•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 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研 究 生:李麗晶 指導教授:卓俊伶.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 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研 究 生:李麗晶 指導教授:卓俊伶.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3) i.

(4) 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 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研 究 生:李麗晶. 2012 年 1 月. 指導教授:卓俊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 之影響。採準實驗設計,60 位年齡介於 30-60 歲之成年人(40.2 ± 1.0 歲),分別在生 活型態組、健身運動組及控制組,密集介入三個月,並持續追蹤至第九個月。於研究開 始、介入後及後續追蹤分別給予相同之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等測量。經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及魏氏符號等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生活型態組及健 身運動組的身體活動量介入效果顯著優於控制組,該兩組的行為改變階段亦達顯著進 步; (二)健身運動組的心肺適能介入效果顯著優於生活型態組及控制組; (三)生活型 態組及健身運動組的身體活動量後續追蹤效果同樣的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在行為改變階 段部分,僅生活型態組達顯著進步;而自我效能及決策平衡之後續追蹤效果顯著優於健 身運動組及控制組;(四)生活型態組的肌肉適能在後續追蹤效果顯著優於健身運動組 及控制組。本研究結論是:對成年人而言,(一)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身體活 動量及行為改變階段有提升效果; (二)健身運動介入對心肺適能有提升效果; (三)生 活型態及健身運動介入對身體活動量、行為改變階段於後續追蹤有提升效果;而運動自 我效能及決策平衡僅於生活型態組有提升效果;與(四)生活型態介入對肌肉適能於後 續追蹤有提升效果。 關鍵詞:生活型態、結構式健身運動、身體活動、認知、介入. iii.

(5) Effects of lifestyl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cogn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dults Melody Li-ching Lee Advisor: Hank Junling Jwo, Ph.D.. January, 201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cogn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dults. Quasi design was utilized. A total of 60 middle-age adults, aged 30-60 (mean age 40.2 ± 7.6 years), were assigned to lifestyle, exercise, or control groups. Three months of intervention and six months of follow-up were conducte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cogn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were asses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3 months and again 9 months into the study. Data were analyzed by ANCOVA,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and One Way ANOVA.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physical activity in both lifestyle and exercise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 Stage of change in both lifestyle group and exercise group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2)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in exercis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both lifestyle and control groups; (3) physical activity in both lifestyle and exercise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in the follow-up assessments. Stage of change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lifestyle group only. Furthermore, both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decision balanc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lifestyle group compared to both exercise and control groups; and (4) muscular fitness in lifestyl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follow-up assessments compared to both exercise and control groups.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Among middle-aged adults, (1) both lifestyl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a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and stage of change; (2) exercis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3) both lifestyl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a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and stage of change at the end of the 6-month follow-up period; while self- efficacy and decision balance were enhanced only in th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4)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muscular fitness in the follow-up assessments. Keywords: lifestyle, structured exercise, physical activity, cognition, intervention. iv.

(6) 謝 誌 2003 年,我隻身帶著四歲的女兒,前往英國羅浮堡大學修習博士課程,留下兩歲的 兒子在臺灣,思鄉情愁沒有一天停過。最終感謝我的大姐麗華對我的關心,她說:「家 裡只需要一個媽媽,不須要一個博士,回來吧!」,於是我終結英國之旅。然而這樣的 獨特人生歷練深深影響我日後對人生的新看法。現在我取得博士學位了,感謝大姐,而 大姐正在抗癌,我相信妳可以的,因為家裡更需要你。也感謝我當時的指導教授,也是 歐美知名健身運動心理學家 Stuart Biddle 博士,對我在學術上的啟發,師徒制的求學經 驗讓我習得更多如何獨力研究的能力。我在 2006 年考進臺灣首屈一指的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體育學系,指導教授是卓俊伶博士,卓老師對我在學術上的要求極為嚴謹,然而以 他豐厚的國際學術觀,一步一步引導我在國際和國內的學術之旅,我對指導教授有訴不 盡的感激。 還要感謝我的父母,自幼叮嚀我要做好人,卻堅持不准讀體育系,然而你們後來願 意改變,並實現我到美國完成體育碩士的夢想,我不僅深愛著你們,更感謝你們對我的 不栽培。感謝校外口委黃月桂教授、陳俊忠教授、劉潔心教授、方進隆教授,給我寶貴 的意見,並且肯定我的努力。感謝北體前楊校長忠和教授、前陳校長坤檸教授及現任鄭 校長芳梵教授於我求學期間的關懷與支持。感謝柯天路在統計方面的協助與諮詢;感謝 內湖運動中心執行長鄭虎教授、副執行長陳堅錐教授提供場地給我進行研究,以及中心 體適能部門所有同仁,特別照顧我的研究對象;除此之外,感恩我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 良師益友-柳家琪老師,她時常給我鼓勵與支持,也謝謝我的教學助理姿琦,用心協助 研究資料的文書處理。 感謝臺師大 TGIT 實驗室夥伴的相互勉勵,包括梓楣老師像朋友般的關心,還要謝 謝許多學長姐的鼓勵,包括靜兒、木蘭、國威、嘉音、尚武、及學弟妹的協助,包括季 燕、盈君、惠君、嘉君、嘉彬、嘉昇、長志、丁良、詩薇、安捷、與溫旬。 女兒凱莉的懂事及兒子凱順的窩心是我寫論文過程的最大精神支持,更感謝先生海 山,鼓勵我到英國讀書,以及後來考臺師大拿學位,一直以來,你讓我做自己,五年來 你每天早上帶我的父親外出運動,對我父母的健康照顧無微不至,你的付出,我銘記在 心,謝謝你帶著孩子們用愛填滿我的心。. 李麗晶 v. 謹誌 2012 年 1 月.

(7) 目次. 目. 次 頁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 v. 目次 ……………………………………………………………………. vi. 圖次 ……………………………………………………………………. x. 表次 ……………………………………………………………………. x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假定………………………………. 6.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身體活動的重要性……………………………………. 9. 第二節 健身運動介入的效果…………………………………. 15. vi.

(8) 目次. 第三節 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的效果………………………. 19. 第四節 跨理論模式在身體活動行為改變計畫之應用………. 24. 第五節 文獻小結………………………………………………. 29. 第六節 假說…………………………………………………….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2. 第四節 介入內容………………………………………………. 3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9.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6.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及前測變項描述分析…………………. 46. 第二節 身體活動行為改變及認知的介入效果………………. 48. 第三節 體適能的介入效果……………………………………. 53. 第四節 身體活動行為改變及認知的後續追蹤效果…………. 59. 第五節 體適能的後續追蹤效果………………………………. 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73. 第一節 結論……………………………………………………. 73. 第二節 建議……………………………………………………. 74. vii.

(9) 目次. 引用文獻………………………………………………………………. 76. 附錄 ……………………………………………………………………. 85. 附錄一、健身運動組研究對象召募簡章………………………. 85. 附錄二、生活型態組研究對象召募簡章………………………. 86. 附錄三、參與研究同意書(生活型態組)……………………. 87. 附錄四、參與研究同意書(健身運動組)……………………. 88. 附錄五、參與研究同意書(控制組)…………………………. 89. 附錄六、配適使用同意書………………………………………. 90. 附錄七、配適諮詢相關內容……………………………………. 91. 附錄八、健康體適能檢測紀錄表………………………………. 102. 附錄九、研究對象學員卡………………………………………. 103. 附錄十、運動紀錄表……………………………………………. 104. 附錄十一、運動自覺量表………………………………………. 105. 附錄十二、身體活動準備度調查表……………………………. 106. 附錄十三、七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 107. 附錄十四、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量表………………………. 109. 附錄十五、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110. 附錄十六、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使用同意書……………………. 111. 附錄十七、決策平衡量表………………………………………. 112. viii.

(10) 目次. 附錄十八、三分鐘心肺耐力指數對照表………………………. 113. 附錄十九、坐姿體前彎對照表…………………………………. 115. 附錄二十、一分鐘仰臥起坐對照表……………………………. 117. 附錄二十一、各項統計分析摘要表……………………………. 119. ix.

(11) 圖 次. 圖. 次 頁次. 圖1. 研究架構………………………………………………………. 32. 圖2. 研究流程圖……………………………………………………. 34. 圖3. 介入後運動自我效能改變量…………………………………. 52. 圖4. 介入後決策平衡改變量………………………………………. 53. 圖5. 介入後腰圍改變量……………………………………………. 55. 圖6. 介入後柔軟度改變量…………………………………………. 56. 圖7. 介入後肌肉適能改變量………………………………………. 57. 圖8. 介入後心肺適能改變量………………………………………. 58. 圖9. 後續追蹤之運動自我效能改變量……………………………. 62. 圖 10 運動自我效能改變過程………………………………………. 62. 圖 11 後續追蹤之決策平衡改變量…………………………………. 64. 圖 12 決策平衡改變過程……………………………………………. 64. 圖 13 後續追蹤之腰圍改變量………………………………………. 66. 圖 14 腰圍改變過程…………………………………………………. 66. 圖 15 後續追蹤之柔軟度改變量……………………………………. 68. 圖 16 柔軟度改變過程………………………………………………. 68. 圖 17 後續追蹤之肌肉適能改變量…………………………………. 70. x.

(12) 圖 次. 圖 18 肌肉適能改變過程……………………………………………. 70. 圖 19 後續追蹤之心肺適能改變量…………………………………. 72. 圖 20 心肺適能改變過程……………………………………………. 72. xi.

(13) 表 次. 表. 次 頁次. 表1. 變項前測分數描述統計摘要表………………………………. 119. 表2. 介入後身體活動量及體重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20. 表3. 三組之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分佈摘要表…………………. 121. 表4. 介入後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之魏氏符號等級統計檢定表. 122. 表5. 介入後各變項改變量差異摘要表……………………………. 123. 表6. 後續追蹤身體活動量及體重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7. 後續追蹤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之魏氏符號等級統計檢定. 表8. 表………………………………………………………………. 125. 後續追蹤各變項改變量差異摘要表…………………………. 126. xii.

(14) 第壹章 緒論 1. 第壹章 緒論 身體活動不足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目前許多國際運動與健康相關組織已經將提升身 體活動列為健康促進的議題,為了研擬有效的身體活動策略,具理論基礎之介入研究進 而備受重視,傳統結構式健身運動介入明顯提升體適能,然而持之以恆者卻仍為少數, 有鑑於此,以生活型態為介入來提升身體活動量之效果被證實具有和結構式健身運動之 效果。本章主要分別陳述研究問題背景,接著提出研究問題,同時詳述名詞解釋、研究 範圍、限制與假定,最後說明研究之重要性。. 第一節 問題背景 由於科技日益發達,導致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增加坐式生活的時間;全世界已開 發國家皆面臨多數國人因身體活動不足而引起的許多健康威脅問題,例如肥胖、心血管 疾病、骨質疏鬆症、第二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門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USDHHS], 1996) 指出,僅有 25%的成年人從 事規律且足夠的身體活動,或是進行每週至少三天以上,每次達到 20 分鐘的激烈 (vigorous) 活動,還有 25% 到 30% 的美國人在休閒時間都非常不活躍 (inactive)。臺灣 身體活動量足夠者僅佔 38%,與國際平均相比,差距甚小,但是仍有 38%的人身體活動 不足,高於國際平均值(行政院衛生署,2006) 。因此,相關的身體活動介入 (intervention) 便開始受到重視,設計良好的介入可以有效達到預防疾病與健康促進的效果,身體活動 的介入相關研究是從 1980 之後才開始被重視,而且很快的成為一項相當重要之新興研 究趨勢 (Dunn & Blair, 2002),主要的關鍵點便是來自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1992) 首次發佈身體活動不足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項獨立因子;因.

(15) 第壹章 緒論 2. 應此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嘗試了解身體活動不足的原因,以進一步發展有效介入。許多 臺灣的身體活動行為研究紛紛投入此領域,同時也證實身體活動的介入可以因應此健康 威脅(宋慧君,2003;許宜靜,2007;黃奕清、高毓秀、陳秋蓉、徐儆暉,1993;黃泰 諭、張哲榕、林曼蕙、方進隆,2005;張哲榕,2005)。 此外,各國相關單位紛紛擬定因應身體活動不足之策略或指引,做為國人提昇健康 的手段之一,並且將之應用於不同場合中,以工作職場而言,期望因此能增加員工健康 體能、改善身心狀況、減少職業傷害、降低生病率,而提高供工作效率及生產力;以社 區而言,期望可以因為提升婦女、幼兒及老人的健康,進而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花費,以 學校而言,也同樣的希望能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從事身體活動技巧或良好習慣。早期的策 略或指引,著重於具有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 (mode)、頻率 (frequency)、強度 (intensity) 及時間 (dura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1978a),然而,從最近 2008 年美國人身體活動指引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 所提出的 內容則可以發現有轉變的趨勢,亦即身體活動建議量不再強調固定的型態或持續性時 間,而是強調可以採分段式或累積式的方法 (USDHHS, 2008),每段至少 10 分鐘。另外, ACSM 和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992) 也邀請科學家、醫生、流行 病學家、運動科學家及公共衛生專家,共同研擬一份針對 18 至 65 歲者,提升健康的建 議內容,主要建議每週應有五天,每次至少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 (moderate intensity) 或 是每週三天,至少 20 分鐘的激烈強度 (vigorous intensity) 之身體活動量,或者可以將 此兩者採合併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進行每週兩次的 30 分鐘快走,另外兩天則是慢跑 20 分鐘。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也針對國人體能擬定建議原則,由產官學 領域專家針對不同族群進行身體活動量之型態、頻率、時間擬定與撰寫,其中成年人身 體活動量之建議原則也是與 USDHHS (2008) 之採累積式原則類似。從早期的策略著重.

(16) 第壹章 緒論 3. 具有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至最新的累積式型態之趨勢變化,可以暸解其原因主要來自 於人類的行為實為複雜,而規律運動行為的培養及產生也是一項複雜的過程,因此,身 體活動介入的趨勢也從制式課程的安排,例如由指導員帶領,進行每週固定次數之團體 活動,逐漸增加多元化的介入內容,例如量身訂做 (tailored) ,也就是著重個人的動機、 阻礙等,並將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利個人以方便容易達成為目標之介入。 生活型態的身體活動介入有別於結構式團體運動或有組織的健身運動課程介入。結 構式健身運動課程,係指有計畫、有目的之身體活動,比如社區或工作職場所辦理的有 氧舞蹈、瑜珈或健身俱樂部所開設的飛輪有氧、團體阻力課程或是學校中的體育課等, 這些結構是健身運動的共同特色,是採團體型態的方式進行,所獲得之體適能效益在短 期內都能有效的提昇,然而團體運動課程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交通、環境、設施品質、 指導員專業能力、個人體適能水準等,一但課程結束後,身體活動行為是否持續之議題 卻常被忽略(李麗晶、鄭溫暖,2009)。倘若在健身中心運動,即使擁有完善的器材、 場地或是健身教練在場,可能也會因個人因素,例如交通、經濟、家庭時間,天候等因 素進而影響其意願或是出席率。而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可以減少許多從事身體活動行 為之阻礙因素,如天候因素、運動設施可得性、省略至特定運動場地的交通往返時間等, 或是對於在公共場所運動時感到不自在者,亦可降低心理的困擾,因此,學者建議可以 適當的應用於個人、社區、工作職場中,因此,此類介入成為健康促進者方法中備受重 視。健身運動課程可以提升生理及心理的效果,但是也有許多研究 (Dunn, Andersen, & Jakicic, 1998; Dunn, Marcus, Kampert, Garcia, Kohl III, & Blair, 1999a; Kohl, Dunn, Marcus, & Blair, 1998) 指出以生活型態為身體活動介入的方式,也可以獲得參與健身運動計畫 的效果,例如在生理方面,包括提昇身體活動量,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 在心理方面,則可以提昇自我效能及動機。但是值得重視的是,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 入方式比健身運動計劃介入具有較高成本效益的價值 (Sevick, Dunn, Morrow, Marcus,.

(17) 第壹章 緒論 4. Chen, & Blair, 2000),基於可以獲得同樣的身體及心理上的好處之外,生活型態身體活 動介入卻是以低成本、方便、容易執行方式,得到的效果和以高成本,較複雜過程所進 行的健身運動效果一樣。然而,以生活型態諮詢為身體活動介入方式,必須基於有理論 基礎之行為模式,例如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Prochaska & DiClements, 1983),便是將人類之動機視為行為身體活動改變的重要基礎,不同改變過 程有不同的認知利益及阻礙,因此該理論模式便針對不同行為改變階段提供不同策略, 以提升身體活動改變行為 (Marcus & Forsyth, 2003)。有鑑於此,本研究以 TTM 為理論 基礎,針對健康成年人,以生活型態諮詢之身體活動(以下簡稱生活型態)及結構式健 身運動(以下簡稱健身運動)為介入,探討三個月的身體活動行為改變、認知,以及體 適能介入效果,同時進行六個月的後續追蹤效果。.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身體活動介入之重要性,尤其是生活型態、健身運動之介入似乎都是提升身體 活動之良好策略,因此本研究針對生活型態組、健身運動組及控制組間進行三個月介入 效果比較,並進行六個月之後續追蹤效果,本研究提出四個問題如下: 一、身體活動行為改變及認知之介入效果為何? 二、體適能之介入效果為何? 三、身體活動行為改變及認知之後續追蹤效果為何? 四、體適能之後續追蹤效果為何?.

(18)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由骨骼肌帶動,導致身體產生移動和消耗能量 (Casperso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因此涵蓋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包含休 閒、工作和家務等範疇。本研究身體活動係指研究對象填寫由李碧霞 (2001)參 考 Blair (1984) 及 Sallis et al. (1985) 修訂而成之七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之分數,所 得分數單位是大卡 (Kcal)。 二、身體活動行為改變 (behavioral change of physical activity):身體活動行為改變是跨 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構念之一,由 Prochaska and DiClements (1983) 提出並認為個體開始進行身體活動的行為時會歷經五個行為改變階段:亦即 前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本研究係指研究對象在三個月及第 九個月後,由「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問卷」中所改變之狀況。 三、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依據 ACSM (2006 ) 定義,體適能分為與表現體適能 (performance-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及健康有關體適能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兩種領域,本研究係指與健康有關體適能,其涵蓋要素包括身體組成、柔 軟度、肌肉適能及心肺功能四項,而且每一項要素都必須透過獨特的身體活動型態 訓練才得以提昇。 四、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入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介入是指凡是對 正進行中事件予以干涉,以免事態繼續惡化者(張春興,2002),本研究中,生活 型態之身體活動介入係指研究者採用配適為諮詢工具,進行每週一次個人面對面身 體活動諮詢,並結合居家健身運動指導。該介入以跨理論模式為理論背景,為研究 對象量身訂做之諮詢方式。.

(19) 第壹章 緒論 6. 五、健身運動 (exercise):為有計劃、組織、並且可重複的身體活動,其目的為維持或 增進健康體適能 (Casperson et al., 1985)。 六、健身運動之介入 (exercise intervention):係指研究對象由研究者及運動中心之運動 指導員依據 ACSM (2006) 所建議之運動處方為原則,進行每週至少二至三次之結 構式健身運動指導。 七、運動強度 (exercise intensity):指運動過程中個人感受的心跳、呼吸及血壓加快或是 肌肉、骨骼所承受的用力程度,所測量方式有很多種。在本研究中的運動或是身體 活動強度,是採用最大心跳率百分比、運動自覺量表 (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Borg, 1998) 及談話測試作為評估研究對象身體活動強度。 八、中等強度 (moderate intensity):中等強度約為個人最大心跳率百分比的 60-75%,或 是 RPE 量表的 13-15 之範圍。 九、激烈強度 (vigorous intensity):激烈強度約為個人最大心跳率百分比的 75-90% , 或是 RPE 量表的 15-17 之範圍。 十、健身運動處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系指針對研究對象設計課程,以提昇健康體 適能、降低慢性疾病危險因子以提昇健康,並且確保運動參與過程安全為原則,依 據個人興趣、健康需求或臨床狀況身體活動提供建議 (ACSM, 2006)。本研究係指 研究對象所進行的健身運動型態、頻率、時間及強度。.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假定 一、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範圍為 30-60 歲之健康成年人。 (二)健身運動組於介入期間之運動處方僅適用於運動中心。.

(20) 第壹章 緒論 7. (三)生活型態組諮詢內容採配適中身體活動部份,無包含營養諮詢部分。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限於人力及經費的不足,以及參與對象的研究依附性等因素,無法召 募更多研究對象。 (二)介入為期 12 週,健身運動組須每週至少三次進入運動中心運動,因此有可 能過程中研究對象遭遇生病、出國或是任何因素導致個人無法達到每週三次 出席之頻率而因此中斷或退出此研究。 (三)本研究健身運動組僅召募居住該運動中心附近居民,因此其結果無法推論至 不同運動設施之研究對象。 三、基本假定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三個月之生活型態及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及體適能 的影響,及進行六個月後的後續追蹤,本研究之基本假定 (assumption) 因此有三: (一)研究對象在生活型態介入過程中,皆願意誠實說明及回答研究者之問題,同 時也會盡個人最大能力完成。 (二)研究對象在每次從事健身運動過程中,皆願意依照本研究所建議之運動處方 盡個人最大能力完成。 (三)研究對象皆有追求健康的意圖。.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經由三個月的密集介入,發現生活型態組及健身運動組之身體活動行為及認知效 益皆有提昇,表示兩種介入,在短期內皆有助於身體活動量及行為或認知的提昇。而從 六個月的後續追蹤則發現,似乎一旦介入停止,健身運動組在短期所得效果維持不及生.

(21) 第壹章 緒論 8. 活型態,研究對象因藉由參與身體活動介入提昇健康,表示此研究為一成功健康促進之 可方案。 透過本計畫所建構的社區健康成年人身體活動介入模式,未來可因地制宜運用到其 他社區,轉化成在臺灣因應人口老化政策與健康促進方案的參考。同時利用本研究的結 果應用在社區,藉以降低老化所引起的醫療問題,對於國內健保花費著實是一大節約方 案首推要重點。不僅如此,期望本研究結果不僅能應用在社區,更能擴及至臺灣各相關 機構之健康成年人,尤其是忙碌上班族、家庭主婦或是有任何理由不動的人。.

(2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包括四節,第一節闡述身體活動的重要性,第二節探討健身運動介入的效果, 第三節檢視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的效果,第四節則說明跨理論模式在身體活動行為改 變計畫之應用,第五節為本研究的假說。. 第一節 身體活動的重要性 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可從三部分闡述,第一部分是身體活動、健身運動及體適能內 涵,第二部分是國際身體活動指引及建議發展趨勢,第三部分是身體活動的評估。 一、身體活動、健身運動、體適能的內涵 身體活動、健身運動及體適能三者經常被混合交替,然而,就其定義及內容而論, 三者之間是有明顯的區分,根據 Casperson et al. (1985) ,身體活動是指由骨骼肌帶動, 導致身體產生移動和消耗能量,因此廣泛而言,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休閒、工作和 家務等都是歸屬身體活動的範疇;健身運動 (exercise) 則是指一種有計劃、組織、並且 重複進行的身體活動,其目的為維持或增進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例如20分鐘的健 走、500公尺游泳、或是有氧舞蹈課程,由此可知,健身運動是在身體活動的範疇中, 並且大多數的中等或激烈強度的身體活動即是健身運動。體適能是一種可評估的結果, Clark (1967) 認為體適能是一種能夠以充沛的能力應付一整天的工作以及同時享有休閒 活動,並且能夠應付生活中潛在的緊急能力。Bouchard and Shephard (1994) 進一步將體 適能分為兩種領域,亦即與表現相關的體適能 (performance-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與健 康相關體適能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表現相關的體適能主要評量個體是否有足 夠的能力展現運動表現,其要素包含動作技巧、心肺功能、身體組成、敏捷性、協調性、.

(2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反應時間等;而健康相關體適能則跟個人健康相關有極大關係,Pate (1988) 則認為良好 的健康相關體適能,應該是指能否執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而且此能力必須是一種穩定 並且能長期維持的狀態。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良好的心肺耐力 (cardiorespirtory endurance)、身體組成 (body composition) 、柔軟度 (flexibility)、肌力 (muscular strength) 及肌耐力 (muscular endurance),其中,肌力及肌耐力亦可合稱肌肉 適能 (muscular fitness) 。以上五項要素都可藉由有計劃的運動訓練達到提昇效果,進而 改善健康。所以,身體活動涵蓋範圍最大,而健身運動則是具有目的與有計劃之身體活 動,因此這兩個名詞是不完全相同,另外,體適能則是必須透過有計劃健身運動方可達 到的一種結果,而身體活動量和體適能皆可以採用合適工具,藉以測得其過程變化或結 果。 二、國際身體活動指引及建議發展趨勢 早期的身體活動策略或指引,強調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頻率、強度及時間,ACSM (1978b) 便提出一份宣言,針對健康成年人發展及維持體適能的質與量建議中,強調心 肺耐力及良好體組成的重要性,內容建議身體活動應採有氧性、大肌群,配合節奏性的 型態,如慢跑、走路、游泳或划船、越野滑雪等,每週實施三至五次,每次的運動強度 需達到最大心跳率 (Maximal Heart Rate, MHR) 的 60-90%,每次最好能持續 15-60 分 鐘。ACSM 於 1990 年發佈更新宣言,內容增加肌力及肌耐力兩項體適能要素執行上的 建議,在肌力及肌耐力指引中,建議每週至少實施兩次、每次強化 8-10 個不同肌群, 每個肌群反覆 8-12 次。而在心肺耐力方面的建議,雖然在身體活動型態、時間、強度 看似大同小異,仍然有一些差異,例如心肺適能實施時間從原先 15-60 分鐘,增加為至 少 20-60 分鐘;在 1978 年和 1990 的 ACSM 指引中,最大不同便是目標不再僅是提升 體適能程度,而是著重於強調與健康有關層面的提昇,意即希望以較低的強度,較長的.

(2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持續時間來鼓勵人們參與運動。另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 和 ACSM (Pate, Pratt, Blair, Haskell, Macera, & Bouchard, 1995) 在共同發表的身 體健康與公共健康之建議中,進一步將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從之前的較高強度 (MHR 60-90%) 修改至中強度,但每天實施,至少每週五天,每一天能有累積式的 30 分鐘身 體活動,每次以 8-10 分鐘為單位,之後指引建議不再強調於身體活動強度及時間上的 要求,在執行上也比較容易達成,同時也可以達到健康的基本需求。另外,ACSM 和美 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askell et al., 2007) 綜合醫生、流行病學家、 運動科學家及公共衛生專家共同討論,針對 18 至 65 歲年齡層,提出適合的身體活動建 議量,已達最基本維持健康的身體活動量,內容為每週應有五天,每天至少達 30 分鐘 的中等強度 (moderate intensity) 或是每週三天,至少 20 分鐘的激烈 (vigorous) 之身體 活動量,也可以將此兩者採合併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進行每週兩次的 30 分鐘快走, 另外兩天則是慢跑 20 分鐘,總之,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量也可以採分段式進行,但是 每段必須至少 10 分鐘為一單位。該份報告也強調,這樣的建議僅為達到一般健康基本 需求而擬定,然而如果目標是強化個人體適能,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或是預防不健康的 體重,超過以上的基本身體活動量有必要性。在最新的美國身體活動指引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 中也呼應每日的身體活動採分段或累積式的趨勢;該 指引係由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門」(USDHHS, 2008) 發佈,主要提供給決策者及健 康專家參考,目的是針對全美國六歲以上國民,設計引導達到如何達到足夠的健康效益 之身體活動型態及量;該指引透過 2006 年的「身體活動指引發展之證據適當性」 (adequacy of evidence for physical activity) 研討會的結論中,強調每週的身體活動時間可 採取分段式進行,每段至少 10 分鐘;此份指引針對在兩個重要的概念進行,亦即(一) 「基準活動」(baseline activity),指每日的輕度活動,例如:站立、慢走、舉輕重量之.

(2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物品等 ,以及(二)「提升健康的身體活動」(health-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將身 體活動加入基準活動中,同時將此兩個概念融合為一體,例如快走、跳繩、舉重、攀岩、 瑜珈等,進而產生健康上的好處,該指引對象包括孩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孕婦、 停經後及產後婦女、罹患糖尿病及慢性疾病之患者。相較於 CDC 及 ACSM (Pate et al., 1995) 的指引,Haskell et al. (2007) 和 USDHHS (2008) 發佈最新的美國身體活動指引的 最大差異僅在於,分段式的身體活動從原來的 8-10 分鐘的時間,提升至至少持續 10 分 鐘的時間。然而 ACSM (2011) 最新針對健康成年人維持及發展心肺適能、骨骼肌肉及 神經動作適能 (neuromotor fitness) 之建議和 Haskell et al. (2007) 所發表宣言類似,則認 為,即使是累積的方式,也應該採中等強度之有氧運動,每週至少五天,每天至少三十 分鐘,每週累積至少 150 分鐘,或是從事激烈強度的有氧運動,每週至少三天,每天至 少二十分鐘, 每週累積至少 75 分,亦可採合併之方式,也就是結合中等與激烈強度進 行,以達到每週總能量消耗大於 500-1000 MET 以上。. 由以上許多宣言或指引得知,早期為因應身體活動不足所提出的原則或指引,主要 提供人們如何藉由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強度、頻率、時間來提升體適能為目標,近年 來這樣的指引更具彈性,提供有較多選擇性的方式進行,可以是轉移成融入日常生活較 容易執行的形式以維持基本的身體活動量,或是進行採中度及激烈強度之合併方式亦 可。身體活動量和體適能的程度尚未有相關,也就是個人如果於日常生活當中累積維持 健康基礎所必須之身體活動量其體適能程度未必和良好的心肺適能或是肌肉適能有高 度相關,因為明確的結構式健身運動具有某種程度的運動劑量 (dose) ,可以強化體適 能,例如每天散步 30 分鐘,每週進行五天,維持兩個月之效果是可以消耗熱量並達到 基礎建康門檻,然而如果每天慢跑 30 分鐘,也是每週五天,則效果不僅是消耗熱量, 而且對強化心肺適能具有良好,同時可以更有效達到體重控制效果,對於下半身肌耐力.

(2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也有不錯的效果。 總之,基由專業權威或公部門所提供的建議或指引之目的,是提供人們對於身體活 動執行有目確的方向及目標。然而從全世界球身體活動不足的趨勢來看,身體活動認知 與實際付出行動之間仍然有一段距離,尚待研究者進一步探討,因為人類的行為尚未能 被單一理論或模式所解釋的複雜過程,也因此當人們嘗試達到身體活動指引目標的過程 中,有高比例的退出率 (drop-out rate),有 50% 開始參與身體活動者,於活動進行至不 到六個月便因為許多不同原因而退出 (Dishman, 1982),這些原因便是人們參與或中斷 身體活動的阻礙 (barriers)。 三、身體活動的評估 臨床上經常使用代謝當量 (metabolic equivalent, MET) 來解釋身體活動量或是運動 強度的高低,1 MET 表示安靜時 1 分鐘所消耗的能量,因此假設一個人運動的強度是 5 MET,則表示所消耗的能量是安靜時的五倍。1 MET 相當於 3.5 毫升/公斤.分鐘之耗 氧量,耗氧量與熱量的消耗有緊密關聯,耗氧量與熱量消耗的換算在絕對單位 (L / min) 時,卡路里的消耗為 1 L / min = 5 Kcal / min;若為相對單位 (ml / kg / min) ,卡路里的 消耗為「METs × 3.5 × 體重(公斤)」 ÷ 200 = Kcal / min;而運動強度絕對能量 (absolute energy expenditure) 會因個人體重不同而有差異;體型較大者其安靜時之攝氧量大於個 子較小者 (Harris, Adams, & Keith, 2006)。以一位 70 公斤的人而言,1 MET 代表每分鐘 消耗 1.2 大卡的能量 (Kcal/day)(每日所消耗的能量)。 如此的概念便延伸出許多不同測量身體活動量的評估方法,相關健康體能檢測便是 其中一種,國內外用來評估健康體適能的工具亦有不同,端視場地的可得性、年齡的適 合性以及檢測器材的預算考量等,總之心肺功能被視為體適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評估 方式亦可以採最大 (maximal) 及次大 (submaximal) 心肺功能評估方式,最大測驗的目.

(2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的主要是要計算出研究對象的最大耗氧量 (VO2max) ,請研究對象盡力完成至耗竭或疲 憊為止,例如在跑步機上跑到個人至耗竭程度,其風險較高,ACSM (2005) 針對被篩選 為中度風險族群者 (moderate risk),在進行激烈運動訓練課程前,建議要進行體檢或是 運動測試,而針對最大測驗時則需要醫師在場;如果是高風險族群者 (high risk),則於 運動開始、進行中度或是激烈運動訓練課程前皆建議需要進行體檢或是運動測試,進行 最大或次大測驗時則須有醫師在場,由此可見,針對較高風險族群,進行體能測試所耗 人力及器材費用都比較高。因此,比起最大測驗而言,次大心肺功能評估方式便成為較 常被使用的方法,其目的是預測研究對象最大能力,例如採用三分鐘登階測驗或一英哩 快走的方式,測得結束後之心跳率來推估研究對象的 VO2max,因此風險較小,所需評估 器材也可以依據研研究預算及場地來決定;也因為個人的心跳率會受某些因素影響,例 如測驗過程中說話、緊張等,因此必須適時搭配血壓、運動自覺強度及許多其他相關的 方式來了解研究對象對該項測驗的反應情況 (ACSM, 2010) 。 為了要進行廣泛調查,並將評估風險降低最低,身體活動量的相關問卷調查也被大 量發展並採用,尤其是流行病學的研究更是採用此方法,身體活動量的問卷視研究需求 來決定,有日誌記錄法、三日回憶法及七日回憶法等。其目的為計算出研究對象的熱量 消耗,單位為大卡 (Kcal),請研究對象回憶過去的某幾天身體活動狀況,甚至將睡眠包 括在內。最經常被採用的是七日回憶法,請研究對象回憶七日,包含五個工作日(或上 學日)及一個週末,如此比較能完整了解一週的身體動情形。七日身體活動回憶問卷的 發展最早是由美國 Blair (1984) 所發展,內容包括運動型態、頻率、每次所持續時間, 依據運動型態的描述再對照更細節的對照表以瞭解其運動強度。該問卷將身體活動分為 五類,亦即包括睡眠、輕度運動、中度運動、重度及激烈運動。林旭龍(2000)認為三 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施測較為簡便,而七日身體活動回憶量雖須花費較多的人力與時間.

(2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5. 成本,但與客觀能量消耗數據 (TriTrac-R3D) 較為接近,因此,在時間、人力與物力等 條件的評量下,建議應優先考慮使用七日身體活動回憶量(李亞珊、朱貞儀、林貴福, 2010)。由以上文獻得知,較客觀也較精確評量身體活動或是體適能程度的工具應該採 用體適能測驗方法,而如果考量低風險,取樣方便,則可以採用身體活動回憶法之量表,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任何一種量表都是以自我感受或是回憶的方式,因此也比較主觀。. 第二節 健身運動介入對健康的效果 中年人口佔臺灣總人口相當高的比例,如果能提升此族群的健康品質,則對個人、 社區及社會皆有無限的幫助,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中年人皆面臨不可避免的老化現象, 老化導致身體功能逐漸減退,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機率,再加上失能、單身或守寡、 家庭及社會角色改變、缺少社會支持網絡更容易罹患許多心理疾病 (Singh & Singh, 2000)。為因應老化所引起的問題,提升身體活動量便是重要手段之一,國人規律的參 與身體活動之行為非常低,因此在發展提升規律身體活動策略的同時,鼓勵中年人參與 單次的健身運動有絕對的必要,如果人們在藉由參與單次健身運動中能獲得好的感受, 則能預測此人將來是否有意願培養或維持活躍的生活型態 (Weiss & Gill, 2005),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門 (USDHHS, 1996) 及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2005) 指 出規律的身體活動,不但可以提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更可以促進心理安適程度。而這 樣的好處是可以應用在任何族群、年齡。所謂的規律運動係指每週三至五天,每次能持 續 15-60 分鐘,強度是感覺喘但是不至於到說不出話的程度。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在於 探究長期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結果得到相似的論點,也就是身體活動量高者比 身體活動量低者具有較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施春華、侯淑英、楊明仁、張麗珍、張自 強、黃俊仁,2005;Camacho, Roberts, Lazarus, Kaplan, & Cohen, 1991; Fukukawa,.

(2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6. Nakashima, Tsuboi, Kozakai, Doyo, Niino, et al., 2004; Kritz-Silverstein, Barrett-Connor, & Corbeau, 2001; Strawbridge, Delegs, Robert, & Kaplan, 2002)。不僅如此,身體活動對於罹 患許多癌症的風險也有緊密關聯,Friedenreich, Neilson, and Lynch (2010) 調查身體活動 和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中發現,規律的身體活動對於降低卵巢癌、肺癌及前列腺癌的效 果仍尚未得到證實,但是卻有助於降低罹患直腸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在歐洲, 有 9%- 19%的罹患癌症的原因是因為身體活動不足;因此該研究建議每週從事五天,每 次進行 30-60 分鐘的中等強度或是高強度的運動量,可以預防罹患癌症。除此之外,最 新一份針對臺灣 416,715 位民眾長達八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 (Wen et al., 2011) ,比起 不活躍者而言 (inactive),低身體活動量者即使每週僅活動 96 分鐘或是每天有 15 分鐘的 運動,便可降低 14% 的死亡率,而且延長 3 年的壽命;而每天如果再增加 15 分鐘為一 個單位的身體活動量,則可以再降低 4% 的死亡率,並且減低 1% 罹患癌症的機率。除 了以時間成為身體活動量的重要指標之外,強度也是另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尤其是在 某些疾病上的助益,Johan and Ulrik (2010) 指出以有氧方式進行較高強度之運動訓練, 可以提昇心肌內的幫浦能力,進而對心臟有極大的幫助,對有心臟功能異常或是心臟疾 病者都有極大的助益,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針對有心臟疾病患者擬定安全有效之 運動強度。在 Rahnama, Nouri, Rahmaninia, Damirchi, and Emani (2010) 針對一群停經後 並且為乳癌術後之病患進行為期 15 週之運動訓練介入,每週進行兩次之健走,每次 25-45 分鐘,同時在非健走日亦進行每週兩次之肌力訓練,每次約維持 60 分鐘,結果發現介 入組的最大耗氧量、安靜心跳率、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及腰臀比皆顯著優於控制組,僅 有血壓未達顯著差異。林麗娟、巫靜怡(2010)也有類似的結果,該研究針對 33 名, 平均年齡 62.3 歲、至少一年以上無規律運動習慣之社區健康老年人,進行以健康營造 為策略,為期 20 週,每週至少三次,30 分鐘 3,780 步以上的社區健走運動,結果發現 與控制組比較,健走組在 BMI、腰圍、血壓、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與皆等心血管危險.

(3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7. 因子皆有顯著下降之改變,然而因運動強度不足,對降低心血管發炎指標高敏感 C- 反 應蛋白效果則不明顯。 身體活動的縱貫式研究發現,也就是採用有計畫、有組織的健身運動或身體活動對 於身體活動量及心理層面都有促進效果 (Blumenthal, Babyak, Craighed, Herman, Khatri, Waugh, et al., 1999; Mahendra, 2004 ; Martinsen, Medhus, & Sandvik,1985; McNeil, LeBlance, & Joyner, 1991); Mahendra (2004) 針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為對象,進行 12 週,每週一次的居家 (home based) 有計畫性的身體活動以及行為管理訓練,鼓勵老 人增加人際互動及身體活動量,同時並由醫師及護士提供一般性的建議及照護,結果顯 示,研究對象有提昇健康生活品質及減緩短暫憂鬱症狀之效果。McNiel et al. 則以社區 老人為對象,提供三種不同的介入方式,包括每週二至三次,共計六週有督導的步行、 社會接觸方式以及控制組,結果發現有督導之身體活動組之心理效果獲得改善。 Blumenthal et al. (1999) 針對三種不同的介入對社區老人進行研究,第一組是結合三種 不同的有氧性運動,強度採心跳率保留值 70-85% 進行,包括有督導式的步行、慢跑及 騎固定式腳踏車,第二組是採用藥物治療;第三組則是合併以上兩組,結果發現 16 週 後,此三組的介入對憂鬱症的降低有效果相同,其中 60% 的運動組、69% 的藥物治療 組,及 66% 的合併組之研究對象已經不再出現憂鬱症的症狀,而步行組不僅在身體活 動量提昇之外,表示運動的效果和使用藥物的效果幾乎一樣,運動的重要價值不可忽 略。Martinsen et al. (1985) 則比較有氧運動和非有氧運動之不同型態的身體活動介入的 效果,結果發現研究對象在進行八週的有氧運動和非有氧運動介入後,都有減緩憂鬱的 效果,進一步比較兩組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形,發現有氧運動組的心肺功能顯著高於非有 氧運動組,但是兩組對憂鬱減緩效果相同,然而也有研究 (King, Taylor, & Haskell, 1993) 進行長達 12 個月的不同運動訓練強度(高度、中度、低強度)的介入後,卻無法證實 不同運動強度對心理改善有不同效果。張淑玲(2011)針對共 54 名身心健康正常中年.

(3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8. 婦女,進行每週三天從事規律運動之介入,分別為肚皮舞、瑜珈、有氧運動以及未從事 任何運動訓練組,結果發現有氧運動組的肌肉適能、心肺適能及 BMI 皆明顯優於不運 動組,整體而言,各運動組之生理健康方面、心理與個人信念方面、社會關係方面、生 活品質總分方面、綜合自我評估方面優於不運動組。 Bailey and Wavell (2010) 想要了解運動對骨質的助益為何,在其研究中以 61 位女 性,平均年齡 33.6 歲,進行六個月的研究,研究對象分別被隨機分配到不同頻率,分 別為每週運動兩次、四次、七次及控制組,進行不同的動作及方向設計,結果發現每日 以簡單的跳躍運動,可以增加股骨頸的骨頭礦物質密度,然而如果運動頻率過低卻是沒 有助益,而高衝擊 (high-impact) 運動對降低髖關節骨折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每週應 以較頻繁的次數進行更佳。Carvalho, Marques and Mota (2008) 針對 68.4 歲之年長者,進 行八個月的身體活動訓練,每週兩次,每次 60 分鐘,結果發現上、下肢肌力,及上、 下肢柔軟度、敏捷性皆有明顯進步,但是課程結束後三個月之追蹤結果發現,只有下肢 肌力及柔軟度仍明顯比原先進步,其它皆為退步,可見健身運動課程之持續性有其必要。 總結以上研究得知,有計畫、有組織的健身運動,能有效的提升人們的健康,包括 體適能、心理層面的改善、癌症的預防、骨礦物質密度的提升等,至於運動頻率或持續 時間才能有效的提升以上所提之好處,則尚未有一致性的結論。. 第三節 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的效果 介入 (intervention),亦稱為處置,張春興(2002)將之定義為,凡是對正進行中事 件予以干涉,以免事態繼續惡化者。也因此,為避免個體因身體活動不足所引發許多慢 性疾病之負面健康,或是為提昇健康體適能程度,許多研究紛紛採認知、行為修正或是 教育的介入方式融入用日常生活中,或是進行有組織、有計畫的身體活動課程,期望能.

(3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9. 達到培養或維持身體活動行為。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有很多種方式,主要是由健康促 進者提供較少次的說明或諮詢,或在生活環境中安排快速、明瞭的訊息,讓個人每天能 在生活中有自我選擇的方式,例如多爬一層樓梯,或是中午外出走路用餐取代訂便當, 陪小孩走路上學等方式累積至少 30 分鐘,包括於休閒、工作、或家事活動中,從事至 少中度或高強度之有或無計畫性之身體活動,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這些身體活動的實施 皆是自己選擇,無須由專業人士特別指示或每次帶領進行 (Dunn, Andersen, & Jakicic, 1998),所以不需要投入額外生活資源,就可以將身體活動介入完全融入日常生活型態 中。除了提升身體活動量以外,採用生活型態之介入對於特殊疾病者亦有莫大幫助,, 李淑芳、李麗晶 (2010) 認為針對退化性膝關節患者之建議處方,建立居家運動之規律 運動習慣亦非常重要,因為該族群常因為疼痛、不舒服而停止身體活動,進而導致肌肉 退化等情況,因此採用生活型態之方式,使患者能於家中能提升身體活動量。 Latimer, Brawley, and Bassett (2010) 例用系統回顧 (systematic review) 研究針對何 種訊息可以提升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進行調查,發現生活型態身體活動的介入,從 12 篇 以有效的量身訂作方式以改變身體活動行為的文獻中,發現以簡單的方式,配合低花費 的方式,例如網路平台的使用等值得考量;也發現,有持續收到量身訂做的身體活動指 引者的身體活動行為改變,比沒有收到或是僅收到一般性健康訊息者明顯的提高。然而 研究也指出此方面的研究證據仍然不足,不足以完全支持這樣的結論。 許多為期多年之介入及後續追蹤研究也是採用生活型態方式當作介入之一 (Dunn et al., 1998; Dunn et al., 1999a; Dunn, Marcus, Kampert, Garcia, Kohl III, & Blair, 1999b; Kohl III, Dunn, Marcus, & Blair, 1998; Opdenacker, Boen, Coorevits, & Delecluse, 2008)。 最新研究 (Goodpaster, Delany, Otto, Kuller, Vockley, South-Paul, J. et al., 2010) 針對極度 肥胖者 (severely obese) 進行隨機控制 12 個月,採用生活型態介入方式,其中一組先進 行含營養和身體活動之介入,另一組則先進行六個月的營養諮詢,之後才融入身體活動.

(3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0. 介入,結果發現兩組分別進行 12 個月結束後,兩組之體重、腰圍、腹部肥胖, 血壓、胰 島素皆明顯有下降,表示生活型態介入對心血管新陳代謝風險因子有降低效果 美國為期兩年之大型「活躍計畫」 (Project Active) 之研究 (Kohl III, Dunn, Marcus, & Blair, 1998) 採隨機臨床試驗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CT) 比較生活型態身體活 動介入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以下簡稱生活型態組)和傳統結構式健 身運動處方介入 (traditional structured exercise prescription approach)(以下簡稱健身運動 組)之效果,主要探討身體活動量及心肺功能的改變,同時也檢驗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 (包括體組成、膽固醇、血壓)及認知及行為策略多變項。共 235 位健康、坐式生活者 之成年人,經檢測過心肺功能為中下程度者,男性 116 位,女性 116,年齡介於 30-60 歲 (46.0±6.6) 被隨機分配至生活型態組或健身運動組,前六個月採密集之介入,之後 18 個月則進行事後追蹤紀錄。生活型態組以小團體諮詢方式進行,諮詢技巧主要結合行 為修正 (behavior modification) 及認知行為修正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等技 巧,利用跨理論模式 (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3) 的行為改變階段 (stage of change) 構念中的階段相匹配 (stage-matched) 策略為依據,內容首先檢視個人生活型態中身體 活動阻礙,進而量身訂做,將個人喜好融入日常生活中,並以提升動機為策略。前 16 週期間採每週一次之諮詢,接著為兩週一次至六個月,從六個月之後則漸減為每月一 次,第二年為每三個月一次。健身運動組,是經由專業指導員依據 CDC 及 ACSM 所建 議之身體活動量提供處方,參與者至鄰近健康中心進行六個月的密集健身運動。在研究 開始、六個月及兩年結束時分別施測。Dunn et al. (1998) 發表六個月介入結果,顯示兩 組介入的身體活動量及心肺適能皆達顯著提昇,但兩組之間身體活動量及心肺適能皆未 達顯著提昇。另外 Dunn et al. (1999a) 檢驗六個月後有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改變 中,發現生活型態組的中等強度運動量顯著高於健身運動組,而健身運動組的高強度運.

(3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1. 動量則顯著高於生活型態組,另外也發現 78% 的生活型態組及 85% 的健身運動介入組 皆達到或甚至超過 CDC 及 ACSM 所建議之身體活動量,也就是每日至少累積 30 分鐘 中強度之建議;在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中也發現兩組的體組成、總膽固醇、總膽固醇/ 高密度膽固醇比、血壓皆顯著下降,但兩組之間則無顯著差異。 Dunn, Marcus, Kampert, Garcia, Kohl III, and Blair (1999b) 接著檢驗活躍計畫六個月 後的行為策略的改變中,發現許多的變項皆顯著提昇,包括生活型態組的自我效能、自 我獎賞、選擇替代、社會支持、自我承諾等;以及健身運動組的選擇替代、社會支持。 而在認知策略的改變中,僅知識的提昇一項在健身運動組中達顯著提昇。兩組的自我效 能皆達顯著提昇;而利益/阻礙指數的顯著提昇僅發生在生活型態組。以上所有變項之差 異在兩組間皆未達顯著差異。而兩年的後續追蹤 (Dunn et al., 1999b),發現兩組的研究 對象體重沒有顯著減低,但是身體活動量、心肺適能、血壓、體脂肪皆達顯著改善效果。 Sevick et al. (2000) 評估活躍計畫的成本效益 (cost-effectiveness),至六個月為止,生活 型態組和健身運動組每人每月所需成本分別為 46.5 美元及 190.2 美元,至第 24 個月止, 兩組每人每月所需成本則分別為 17.2 美元及 49.3 美元,由結果得知生活型態組的成本 效益是健身運動組的三倍,無論是在密集介入或是後續追蹤階段,生活型態組的成本效 益皆高於健身運動組。 從活躍計畫之長達兩年的研究結果發現,以行為改變為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入所 得到的提昇身體活動量及心肺適能、降低血壓、改善體組成之正面效果和健身運動的結 果相同,然而從成本效益考量來看,生活型態組則具有高成本效益,對於坐式生活者面 臨參加健身運動所遇到的許多阻礙,例如時間不夠、不喜歡激烈強度或是缺少運動設施 等,此研究結果的意義對於坐式生活者而言,有莫大的貢獻,許多健康照護者在諮詢類 似身體活動不足的個案時,亦可以提供除了健身運動處方的另一種選擇。.

(3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2. Opdenacker, Boen, Coorevits, and Delecluse (2008) 在比利時進行一項類似的研究, 對象為老年人(共 186 位) ,研究對象被隨機分配至生活型態組、結構式健身運動介入, 或是控制組,介入為 11 個月,隨後追蹤至第 23 個月。生活型態介入組是採居家融入身 體活動之方式,研究對象會收到如何運動的宣導手冊,同時也會由運動教練進行數次的 敎導,依照研究對象的個人喜愛選擇適合的運動內容,並敎導如何將這些喜好融入居家 式的心肺、肌力、平衡及柔軟度的訓練,以及如何使用計步器及自我監測心跳率等,另 外也由健身教練進行隔週電話訪問一次,之後漸降為每月一次,至 12 個月共計 16 通電 話訪問。在結構式健身運動介入方面,研究對象以 10 人為一組,由兩位健身指導員進 行每週三次,每次 60-90 分鐘之體適能課程,其課程內容包括耐力、肌力、柔軟度及平 衡訓練,心肺訓練則採跑步機上步行、慢跑、固定式腳踏車或是階梯機之操作,前 24 週進行 10 至 40 分鐘,強度介於心跳率保留值的 70-80%,之後的 20 週則仍維持 40 分 鐘,不過方式改為間歇訓練,結果顯示,11 個月的介入結束時,生活型態組及結構式 健身運動介入之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控制組,而第 23 個月的後續追蹤結果發現生活 型態組在交通及行走步數上皆顯著高於控制組及結構式健身運動介入;而控制組及結構 式健身運動介入之間則無顯著差異。從此份研究發現一年的介入後,生活型態組和結構 式健身運動介入有相同的提升身體活動量之效果,表示居家式的生活型態介入方式對於 不活躍老人具有潛在運動價值。 因應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入,不僅有從面對面方式,也有延 伸為至電腦線上教學或是互動模式,此類介入多是以理論基礎而發展出類的諮詢系統。 便是採行為改變階段 (stage of change) (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3) 理論基礎所發 展,讓健康照護者在簡短幾分鐘內,提供被諮詢者快速、有效的提昇身體活動量方法, 比如「病患為中心的運動及營養評估」(Patient-centered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for.

(3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3. Exercise and Nutrition, PACE) (Patrick, Sallis, Long, Calfas, Wooten, Heath, et al., 1994) 諮 詢系統便是採用面對面或是電話之相關運動或營養評估諮詢系統的一個成功例子。 PACE 近幾年來常被研究認為是非常有效的身體活動介入 (Pinto, Friedman, Marcus, Kelley, Tennstedt, & Gillman, 2002; Proper, Hilderbrandt, van der Beck, & Twisk, 2003)。 Proper et al. (2003) 採用 PACE 為介入,應用於職場員工,進行九個月,229 位參與者隨 機分派至介入組或控制組,介入組接受共七次 PACE 的諮詢,結果發現介入組的能量消 耗及身體活動量皆顯著提昇。Pinto et al. 利用電話諮詢的方式,將坐式生活者隨機分派 為身體活動組及健康飲食組,結果發現三個月後身體活動組的能量消耗顯著高於健康飲 食組,而且幾乎達到中度身體活動量之,然而至第六個月,身體活動組的能量消耗提高 並沒有維持,而且使用電話諮詢的人數也下降;研究認為未能持續效果的原因可能是因 為電話諮詢使用次數減少,此類的介入似乎僅適用於短期。由以上研究結果得到結論, 亦即利用行為改變理論所延伸的身體活動諮詢,對坐式生活者具有簡單、方便又省時的 優點,並且可以達到提昇身體活動的效果,然而此介入無論是採面對面、電腦網路或是 電話諮詢方式都必須持續的執行,才能延續其效果。 有關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入研究中,另一種簡單、方便的介入,就是選擇日常生 活中重要的地點或位置,提供適當的身體活動提示語或警示語,利用常被應利用在工作 職場、火車站、捷運站或是百貨公司或的樓梯、電梯或手扶梯明顯處,張貼美觀的標示 語、鼓勵語或警勵語藉以提醒人們多走樓梯,或者讓人們直接知道多走樓梯的好處 (Blamey, Mutrie, & Aitchison, 2002; Brownell, Stunkard, & Albaum, 1980; Kerr, Eves, & Carroll, 2000;Marshall, Bauman, Patch, Wilson, & Chen, 2002)。最早的研究是 Brownell et al. (1980) 在百貨公司、火車站及公車站的電梯或手扶梯旁張貼「多運動」的大型海報, 調查人們受鼓勵語影響身體活動的情況,總共觀察 45,694 個人次,第一個研究中發現有 張貼海報的期間的兩週內,肥胖者及非肥胖者使用樓梯的人次皆增加兩倍,第二個研究.

(3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4. 則發現在 152 個不同天數張貼海報時,使用樓梯的人數持續增加,但是不張貼海報的一 個月之後使用樓梯的人次則明顯減少,而三個月後使用樓梯人次則漸減至張貼之前的人 次。Blamey et al. (2002) 與 Kerr et al. (2000) 都有類似的研究,以蘇格蘭的大眾運輸系 統以及逛街民眾為對象,在市中心的地鐵樓梯及手扶梯中間處立貼示「保持健康,節省 時間,多走樓梯」的海報,結果發現,介入期間使用樓梯的人次比例增加。 Marshall et al. (2002) 以健康照護中心為地點,嘗試調查該中心工作人員受身體活動 標示語的影響情形,進行共 12 週介入,在第四至五週及第八至九週中提供多爬樓梯的 標示語,結果發現此兩個介入期中爬樓梯的人次顯著增加,但是一但標示語拿掉,爬樓 梯的人次則恢復至介入期之前。而健康照顧中心的工作人員自我回憶顯示,在介入前、 中、後的使用樓梯情形並無差別,表示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行為會不知不覺的受標示語 所影響,身體活動量進而提升。由以上實證性研究得到一致性結論:(一)在人們例行 性的生活中,選擇讓以直接改變身體活動的地點(如手扶梯及樓梯旁),提供適當的提 示語,鼓勵多進行身體活動,則身體活動之行為將隨之增加,與(二)一旦介入結束, 身體活動行為則會消失,有鑒於此,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介入有其必要。身體活動改變的 過程非常複雜,Biddle and Mutrie (2001) 便指出,絕非僅藉由檢視人們是否運動或不運 動即可全面性瞭解行為的改變、維持、中斷等,研究皆需要有理論基礎的支持,才能更 能有效的提昇介入效果。. 第四節 跨理論模式在身體活動行為改變計畫之應用 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最早由 Prochaska and DeCliment (1983) 所發展,被用在了解個人為改變不健康行為的階段、過程、利益、阻礙,例如戒菸,TTM 也是在美國一份官方重要身體活動和健康報告 (General re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3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5. health) (USDHHS, 1996) 被重視的一個理論模式之一,此模式之所以被廣泛應用在個 人、社區、及團體之提升或改變身體活動,主要是因為 TTM 可以針對不同具動機者, 評估其心理及身體之差異,設計出適合個人行為階段的活動或策略;TTM 之所以稱為 跨理論模式,主要是因為此模式包含動機改變及實際行為改變之相關理論,Biddle (1994) 認為很少有一個理論模式能像 TTM 般的成功針對多數人預測其不同身體活動階段。 TTM 主要有四個構念,包括:(一)行為改變階段 (stages of change),(二)改變過程 (process of change), (三)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及(四)決策平衡 (decision balance)。 Prochaska and DiClements (1983) 認為個體開始進行身體活動的行為時會歷經五個行為 改變階段:亦即(一)意圖前期 (precontemplation):指沒有參與任何身體活動,未來六 個月也沒有此意圖,(二)意圖期 (contemplation):指目前沒有參與任何身體活動,但 是未來六個月會參與,(三)準備期 (preparation):目前偶而參與身體行動,但是未能 達到 CDC 和 ASCM (Pate et al., 1995) 所建議之身體活動量,意即未能達到每日累積 30 分鐘之中強度,或每週三天,累積 20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四)行動期 (action),亦即 表示已經進行規律並足夠之身體活動量,但未達六個月,與(五)維持期 (maintenance): 指目前規律持續身體或動行為達六個月以上。此階段採螺旋狀 (cyclical) 而非線性 (liner),表示個體進行至某個階段,都有可能中斷或是回到之前的階段。行為改變階段 解釋人們何時改變,而第 TTM 的第二個構念為改變過程,描述人們如何改變認知及心 理層面的過程,改變過程包含 10 種策略,其中又包括認知及行為兩大部份: 一、. 認知策略 (一)意識覺醒 (consciousness raising):指增加對運動行為的認知、結果和益處, 鼓勵參與者對運動認知的察覺,例如閱讀和思考的活動。 (二)情感喚起 (emotional arousal):指讓參與者在情緒上產生動搖,例如規律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多元智能課 肢體覺動、空間、音樂等小組 P.1-P.6 活動組 校隊及學會 各類體藝校隊及學會(拔尖小組) 體藝尖子 活動組 科主任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品德培育、知 識增潤及體藝 培訓 5個培育 範疇編制,以 檢視學生自我 效能感及全校 生涯規劃教育

「群體免疫」成效。這項寬鬆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雖然較低,卻讓瑞典成為北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