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本研究主要在於分析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閱讀活動,本章的第一

節乃闡述研究的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的目的,第三 節依研究的目的形成研究問題,第四節則是針對研究中所使用的名詞 加以界定與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家庭閱讀活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家庭可以說是幼兒閱讀萌芽 的主要場所,兒童出生後,接觸閱讀的第一個場域是在家庭之中;在 家庭中隨處可見的文字、圖案或符號,充實了孩子的生活,給了孩子 一個自然的學習環境;幼年的這段時期也是兒童發展閱讀的關鍵期,

孩子由日常生活中的包裝盒、圖案、圖畫與書籍等各種不同性質與類 型的閱讀素材裡,認識了印刷字體,藉由辨識文字的活動,而了解符 號是有意義的;當幼兒與環境中的文字有了不間斷的互動之後,他對 周遭的圖畫、文字與符號也就產生了注意與好奇,當他試著要去了解 文字的形式與內容,與辨認出真實生活情境中出現的普遍性文字的時 候,閱讀就已經開始了(引自林安全,2002;Ricci,2004)。

家長在家庭閱讀活動裡,占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家長是孩子生命 裡的第一位啟蒙教師,也是孩子的重要他人(陳美惠,2001),父母 提供給子女的閱讀環境,對子女來說非常的重要。Trelease(2002)

指出喜愛閱讀的人,是因為家長重視閱讀,在家中提供給他閱讀的素 材與環境,與他一同閱讀,所以他在幼年時期,就很喜愛看書。從事 早期閱讀的人,父母會為他們解釋文本上的文字,閱讀是他們日常生 活中的一部份,子女在父母的引導下,不斷持續閱讀後,會有較優越 的閱讀成就,而那些優秀的閱讀者,大多本身的父母也是閱讀者,家 長會為了快樂而閱讀,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個閱讀示範的楷模,而且父 母在休閒時,快樂的閱讀書刊雜誌,也會影響孩子閱讀(謝美寶,

2003)。

研究顯示,有經歷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在進入學校後,會有較 好的自我概念,而且家長也希望孩子學習閱讀,因為閱讀技能是兒童 在學校裡成功的關鍵,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者,在學校學習也比較容易 成功(McEwan,1999)。為孩子早期閱讀鋪路的家長,平時會為孩子講 床邊故事,跟孩子說話,唸書給孩子聽,為了要替孩子播下閱讀的種 子而付出心力。Lancy(1994)認為,孩子倘使在家中有經驗家庭對 話與使用字彙的機會的話,他閱讀能力的發展就可得到幫助,晚餐前 的對話與床邊故事的互動,帶領孩子參與閱讀,這種經驗可充實、成 長並改變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萌芽也就在這些閱讀的相關活動中進 行著。孩子在家庭中,經常性閱讀和優質的閱讀是很重要的,家中的 閱讀、書籍的提供、書本的對話,對有早期閱讀經驗的孩子而言,此 活動和閱讀萌發是相關而且重要的(Boyce,Cook,Roggman,Innocen- ti,Jump, & Akers,2004)。

注重親子閱讀的父母,若平常能解釋書中的情境給孩子聽,和孩 子討論書中的插圖,並且從事說讀故事的話,可以延伸孩子的知識;

希望孩子有閱讀能力的家長,他們在平時就會使用短篇故事、詩、歌 本等閱讀材料來帶領孩子使用和經驗字彙,當父母致力於這些材料的 閱讀活動時,孩子會開始認識書中的印刷字體(Beaty,1994;Lee, 2004),父母利用家中喜帖、名片、包裝盒、圖畫書、廣告單等呈現 出來的文字,教導孩子認識字體,而字彙的累積和字句的熟練,是孩 子閱讀的基礎,他可藉此而深入探索文本中的意義,劉漢玲(2003)

也認為隨著經驗的累積,孩子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時,他就能夠唸書給 別人聽了。

孩子能夠閱讀,是家長平日辛勤參與子女閱讀的結果,家庭所具 有的閱讀功能是無可取代的,注重閱讀的家長會為孩子準備豐富的閱 讀材料,使孩子在家庭裡就能持續從事閱讀的相關活動。而且,父母

愛護子女,教化子女,提供生長環境,塑造閱讀空間,使子女在父母 有意或無意的身教影響下成長與學習,是世界上多數家庭共同的現 象,即使外籍配偶子女的母親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但是在研究 者的理念中,她對子女的愛護與提攜是不會隨著國別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的。家庭與閱讀對子女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了解外籍配偶子女的家 庭閱讀活動便是必須而且不容忽視的了。

陳康宜(2004)指出,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顯示,到九十二 年為止,平均每八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是由外籍配偶所生。在地球 村國際化的今日,外籍配偶不斷藉由各種管道移居至台灣來,其子女 也在增加中,由教育部(2004)的教育統計資料顯示,大陸或外籍配 偶子女的就學人數,在民國九十一年時只有 15090 人,到民國九十二 年是 30040 人,至民國九十三年為 46411 人;另外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九十二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民國八十七年至九十二年為止,東南亞 的外籍子女成長速率約為本籍新娘子女出生數的兩倍!截至 2002 年 底為止,其子女出生數佔台閩地區嬰兒出生數的 12.46%(薛丹琦,

2004),有十二萬餘人之多(林慧芬,2003),由以上的數據顯示出,

外籍配偶子女的人口數正在快速的成長中。

當一位外籍配偶進入我們的社會架構中時,滿足了整體社會再生 產的功能,外籍配偶在生育、為人妻母與媳婦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 色(王宏仁,2001),她們定居台灣後便落地生根,養育他們的下一 代(李玫臻,2002),在現實生活中,外籍配偶在教養上存在著語言 隔閡與不識字的問題,使得孩子接觸閱讀的機會降低,間接影響孩子 學習的成果。因此許多人便誤認為外籍配偶的小孩有學習問題,並且 需要額外的輔導(Cody ,2004),因為東南亞的外籍女性,以年輕與 低學歷者居多(王宏仁,2001),他們有的沒學過注音符號(郭靜晃,

2004),不認識中文字體,使得本身要閱讀時遇到困難,造成有一部 份的外籍母親無法指導子女學習注音符號與讀寫國字(吳秀照,

2004),這種閱讀的難題在不懂中文的外籍配偶中是普遍存在的現 象。加上本土菁英少子化,外籍配偶的增加形成了新的弱勢族群(鄭 崇趁,2004),被冠上了弱勢族群名詞的外籍配偶,使得社會對其也 產生了偏見,認為其子女的學習和閱讀不如人。

外籍配偶通常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顧者,然而由於母親在中文閱讀 上的困境,間接影響子女的學習與閱讀;研究發現,東南亞外籍配偶 子女使用的字詞,比同年齡相對的還要來得少(李湘凌、洪瑞楓,

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詞彙累積不多,較難適應大量閱讀地需求,

在國字閱讀上,顯得較為緩慢。因此在子女發展的關鍵期,家庭中的 閱讀活動顯得相當重要,此時若缺乏母親的支持、教導與參與,勢必 對其閱讀產生不良影響;反之,家長對家庭閱讀活動的重視將使孩子 成為閱讀中的佼佼者。子女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父母須培育子女閱 讀,使其有與外在世界連結的能力,所以重視外籍配偶子女的閱讀議 題是刻不容緩之事。

關於外籍配偶子女的研究,在學術方面,多數是研究學業和適應 方面的問題,如子女入學後的母職經驗、外籍配偶對學習障礙子女的 參與、外籍配偶子女數感表現、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家庭環境與學 習適應、依附關係、學業成就、學校適應、國語學習、同儕關係、智 力語文能力、課後輔導、學習態度之相關探討等研究(王光宗,2004;

王雅萍,2003;李怡慧,2003;吳柏姍,2004;翁慧雯,2004;許殷 誠,2004;張慧貞,2004;張淑猜,2004;陳湘淇,2003;陳金蓮,

2004;黃婉玲,2004;蔡奇璋,2004;錢宗忻,2004;謝慶皇,2003;

鍾文悌,2004),然而對子女極其重要的家庭閱讀活動,如家庭中閱 讀材料的提供是什麼?家長和子女閱讀互動的情況怎樣?至今仍缺 乏相關的資訊和研究!所以藉由此研究,冀望能對外籍配偶子女的異 文化家庭中的閱讀活動做深入的了解,此乃是本研究的宗旨與目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