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閱讀材料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庭閱讀材料之研究

家庭閱讀活動裡,人與材料之間的互動是必備,而且不可或缺 的;因此針對家庭閱讀活動,研究者提出家庭閱讀材料之定義,人與 材料的互動關係,和家中閱讀材料之研究。

壹、 家庭閱讀材料之定義

閱讀材料,乃指圖文性出版物,或與文字型式的印刷字體有關之 素材而言。兒童在生活周遭舉凡與書籍、報章、雜誌、電腦等印刷媒 體的接觸,都與閱讀有關(李寶琳,2000),現在電腦上網際網路的 資訊非常普及,是人們新的訊息來源,許多文字或圖表的資訊,都可 以由網路上直接獲得,因此在家庭中,舉凡書籍、報紙、雜誌、兒童 文學、工具書、外文書、圖片、貼圖、字卡、廣告單、名片及電視字 幕、紙條、電腦等,有圖文性印刷字體的刊物,甚至於一個符號,都 是兒童閱讀的材料。

貳、 人與材料的互動關係

閱讀常常是以個體活動的形式出現的,就是人手一冊,默默而 讀,家中成員有閱讀互動時,也是脫離不了社會情境脈絡而獨立存在 的,閱讀者也是作者,讀者每次閱讀,都必須由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

從文中獲得的脈絡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賴於讀者用個人熟 悉的語言,或生活經驗來理解(周慶華,2003),閱讀時讀者以過去 經驗來塑造文本中的意義,從全語言的觀點發展而來的,是重視讀者 對文本意義的詮釋,意義不是客觀的存在於文本中或由教導者決定,

而是由閱讀者主觀建構而得,讀者與文本的關係是動態的互動,而且 是不斷改變的(陳淑敏,2004)。

人與文本交會的一個互動過程中,是閱讀者在與材料做閱讀的互 動時,先將自己的思緒空白,經由文本與脈絡互動,和文本與讀者的 互動後,方對文本做出互為主體性的了解。互動的文本是互動的本 身,是存在的經驗,每一個互動文本都是作者獨一無二的創造,讀者

因瞭解文本,而深入作者的世界之中(陳景莉,2002);讀者由作者 清晰的字義中,或由新字句和詞彙裡的脈絡及線索,得知作者意欲闡 訴的內容與意義(Hillman,1990)。每當孩子用字面觸接字彙、語音 線索意義化、讀圖等自己的方式來思索概念的適當理解之後,其成功 閱讀的經驗,可幫助他們持續閱讀;文本不只是要值得閱讀而已,還 必須是可閱讀的,提供有意義的內容,可以幫助閱讀者在閱讀時容易 登錄,有趣的內容提供了持續閱讀的動力,內容的相似性也使得閱讀 者更容易閱讀(Fields & Spangler,1995)。

人對閱讀意義的汲取,是人與材料互動的結果,材料攸關著閱讀 的進行和理解,給孩子適當的文本做閱讀是必要的,在孩子的基模與 調適中,加入能與先前經驗銜接的材料,使他能夠同化新的知識或調 適舊的知識到組織架構中,此外,家長與子女在閱讀時,彼此以主觀 的態度詮釋文本中的內容,以自己的經驗世界出發,與文本中的內容 做互動,並彼此調整對文本的理解。

參、 家中閱讀材料之研究

家中閱讀材料之研究,分為閱讀材料之範圍,和閱讀材料相關研 究兩部份。閱讀材料之範圍分成七種類別;而閱讀材料相關研究則涵 蓋環境文字與印刷讀本。

一、 閱讀材料之範圍

兒童的讀本包括了圖畫與文字、有聲書和無聲讀物、文學與文 篇、人文跟自然等等;本研究採用王繼坤(1999)以讀物的範圍和特 點,做為劃分的方式,把閱讀材料,也就是讀物,分為六種類別:

(一)以符號看-文字和圖畫 1 文字是讀物的主體符號:

讀物符號分為語言和非語言,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突破了語 音稍縱即逝的局限,促進交流與傳承。文字歷史悠久,能表達抽象的 情感,將之具體化形象化,它也是讀物的主要符號。而標點和款式,

則是書面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幫助讀者了解語詞涵義和格式。

2 圖畫是重要的非語言符號:

一切文字皆源於圖畫,當文字藉表形階段發展到表音表意階段 時,圖畫一面演變為獨立的繪畫技術,一面繼續與文字為伍,充當文 字的輔佐,甚至成為閱讀的主要材料。圖畫種類可分為圖畫、照片與 圖表三種,其功用為對照文字,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配合文字,

幫助讀者明確概念或顯示過程;並彌補文字上的不足之處,呈現清晰 的系統化狀態。

(二)以製作看-無聲和有聲 1 有聲讀物:

將語言信息記錄在發生的物質材料上,是視聽型的讀物,閱讀時 圖文並現,聲情並茂。

2 無聲讀物:

將文字圖畫的符號固化在無聲的物質材料上,主要是指印刷在紙 張上的出版物,如書籍、報紙、地圖、畫冊等。還有不發聲的屏幕讀 物,和利用照相技術,將圖文內容收集在微縮閱讀器上而言。

(三)以語體看-文言和白話 1 文言讀物:

以周秦為基礎的古代漢語書面語言,是文言讀物,它建立在口語 的基礎上,以後逐漸與口語分離;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正是透過文 言典籍,而保留下來的。

2 白話讀物:

五四運動以後的漢語書面文字是白話文,宋明元清各代的詩文,

是文言與白話文的過渡階段,而白話文現今在國內與國際上,正被廣 泛的使用著。

(四)以文體看-文章和文學 1 文章讀物:

文章是表達主觀情感、反應客觀事實、用於社會交際所組成篇章 的書面語言,內容包括自然、社會、思維三大領域。記敘文、說明文、

議論文、報告、教科書、學術論著等都是文章讀物。

2 文學讀物:

文學讀物是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用於社會感化、塑造 形象的語言整體。此類文體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影視 文學與曲藝等。

(五)以結構看-文篇和書刊 1 文篇:

文章是獨立成篇的文字,分為語段、段落、章節、文篇,最小的 文篇也必須是一個語段,一個相對完整的閱讀過程必須以文篇為對 象。獨詞語段、獨語語段、雙句語段可視為「微型文篇」,如一個招 牌、一條標語、一項公告、一則題詞、一副對聯、一句話新聞等。

2 書刊:

書刊是文篇集結的整體,在古代,書刊不是印刷出版的,也不是 以頁計數的,而是文篇集結的。

(六)以內容看-人文和自然 1 人文科學讀物:

哲學原理、哲學經典著作、哲學史、邏輯學、美學、倫理學、心 理學、系統學、控制學、信息學、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

科學、教育、文字、歷史、地理、環境、社會學、人口學、統計學等 都是人文科學讀物的範圍。

2 自然科學讀物:

自然科學是指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和現象的科學。數學、物理 學、化學、天文學、氣象學、海洋學、地質學、生物學是為基礎科學;

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空間科學、醫學科學是為應用科學。

二、 閱讀材料相關研究 (一) 環境文字

外在環境的文字刺激可使孩子習得字彙,閱讀這件事,在家中隨 時都可能發生,家中閱讀的場所可說是無所不在,牆壁上的日曆、桌 上相框上的題字、藥罐上的說明字樣等等,都可能成為孩子學習閱讀 的來源。陳姣伶和龔如菲(2000)認為在幼兒學會寫字之前,閱讀能 力早已由環境中文字的接觸而悄悄的萌芽了,兒童在生活中藉由成人 世界的符號、標誌或文字的刺激,使得他在發展聽與說的同時,讀寫 能力也已經萌芽。Ken Goodman(1998)認為,環境文字是兒童最早 接觸到的文字,充斥在我們生活周圍,時時都可以看到,比如商店的 招牌與交通標誌等文字就是環境文字。這些文字對兒童早期的讀寫能 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與這些文字接觸,兒童開始了解到,

文字是用來做什麼的,我們為什麼使用這些文字?怎麼用?並試著去 了解這些文字的字形、寫法和意義。舉個例來看,美國的小朋友最早 認識的字是停止標誌的「停」字,三、四歲的孩子可能還沒上學,但 他們對「麥當勞」這三個字並不陌生。

孩子是個敏銳的觀察者,在日常生活中,舉凡由銅板至報紙到霓 虹信號等,都是孩子閱讀的材料(Hall & Moats,1999),而且環境中 的書寫文字大多是來自於經驗情境中,例如路標、肥皂包裝、電視廣 告等,有些幼兒會透過這類的公共印刷文字,大量的教自己認字

(Donaldson,1996)。生活周遭的環境,如圖案、文字、符號等,是 人們獲得資訊的重要方法之ㄧ,也是閱讀的一種,因此,人類自對環 境有知覺開始,閱讀活動已在悄悄進行。

Beaty(1994)指出,學前兒的生活中充滿著文字材料,電視節 目、超市、速食餐廳、圖畫書、麥片盒子、襯衫上的標語等,都可以 使孩子感知世界和環境所賦予的意義。研究者認為,孩子是藉由這些

文字刺激,在生活中進行字彙的提取,和閱讀辨認的工作。

閱讀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父母朗讀給孩子聽,或指街道的廣 告招牌給孩子看,都是閱讀的一部分(林安全,2002)。家長在看到 一篇微型文篇,如廣告單、藥單等,若能適時教導孩子注意和認字,

把生活經驗和閱讀融合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時,就可以使孩子熟悉字彙 和符號。Paik(2003)認為,家長與子女在家中的自然情境下,因環 境中的文字而發展成合作式的夥伴關係,在夥伴關係中,父母若能鼓 勵孩子閱讀,則子女的閱讀發展就可得到激勵。

成人和小孩的互動,對孩子學習閱讀非常的重要。以韓國的父母 為例來說,他們相信,子女應該在進入小學前,就獲得閱讀的技能,

父母提供孩子書籍與教育教材的補充,也致力於孩子早期的閱讀。父 母在孩子小時候,就花很多時間與孩子對話,他們使用各種活動來幫

父母提供孩子書籍與教育教材的補充,也致力於孩子早期的閱讀。父 母在孩子小時候,就花很多時間與孩子對話,他們使用各種活動來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