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普丁總統第一任期俄喬關係(2000-2004 年)-漸行漸遠

第二節 喬治亞政權替換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表聲明並堅持認為阿布哈茲人民仍然是喬治亞的公民,並認定俄羅斯此舉為非法 行為。由於阿布哈茲國籍不被國際承認,因此阿布哈茲人民因各種原因申請俄羅 斯護照,有些人希望能得到俄羅斯的養老金,有些人則是因為不想成為沒有國籍 的人,藉此得以出國旅遊。阿布哈茲當局甚至視當地居民獲得俄羅斯國籍的行為 是共和國獲得合法性的第一步。113多數阿布哈茲與南奧賽提亞居民擁有俄羅斯國 籍和護照,尤其是南奧賽提亞人藉此移民到俄羅斯。114

第二節 喬治亞政權替換之影響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五年期間,謝瓦德納澤擔任喬治亞共產黨的第一總 書記;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擔任喬治亞國會主席和國家領導人;一九九五年 至二○○三年擔任喬治亞總統。在謝瓦德納澤執政時期,雖然喬治亞積極與西方 發展友好關係,但因為忌憚俄羅斯官方之感受,因此始終與西方保持著一定距離。

謝瓦德納澤曾表示,喬治亞所處的位置,使它必須奉行「平衡發展與美國、西方 國家、以及俄羅斯的關係」,避免喬治亞成為大國對抗和衝突的地區。115雖然自 一九九○年代後期,謝瓦德納澤開始實行偏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不斷擴大與美國、

北約的軍事安全合作,並在裏海石油管線計畫與美國配合,但謝瓦德納澤並沒有 因為奉行親美政策而獲得華盛頓青睞,美國一直視謝瓦德納澤政府貪汙腐敗、威 權專制、親俄色彩濃厚。因此美國選擇在喬治亞扶持更加親西方的反對派,計畫 在喬治亞建立更符合美國利益的政權。由於不受美國之青睞和國內迎面而來的反 謝瓦德納澤聲浪,最終引爆了玫瑰革命,以致喬治亞政權更替。

一、 玫瑰革命發展始末

自二○○一年開始,喬治亞的經濟持續衰退,貪腐問題日益擴大。由於喬治

113Inal Khashig,“Abkhaz Rush For Russian Passports,”Institute for war&peace reporting,<

https://iwpr.net/global-voices/abkhaz-rush-russian-passports>(檢索日期:2015/04/15)

114Stefan Wolff,“Georgia:Abkhazia and South Ossetia”Encyclopedia Princetoniensis,<

http://pesd.princeton.edu/?q=node/274>(檢索日期:2015/06/02)

115丁曉星,<俄格衝突的深層原因及影響>,《現代國際關係》,2006 年第 11 期,頁 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亞政府的無能,公眾對於政府施政的失望情緒持續高漲,導致了以非暴力方式推 翻謝瓦德納澤政權的玫瑰革命因而發生。

二○○三年十一月二日,喬治亞進行國會改選,然而,卻於十一月六日傳出 選舉舞弊行為,反對派領袖薩卡希維利抗議選舉不公,部分媒體開始報導政府選 舉舞弊新聞,上萬民眾於十一月八日上街抗議,並且要求謝瓦德納澤下台、重新 選舉。由於獨立媒體積極地批判謝瓦德納澤政權,因此群眾對於現有政權的不滿 日益高漲。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喬治亞議會選舉結果,謝瓦德納澤所率領 的「新喬治亞黨」(For a New Georgia)與其盟黨「喬治亞民主復興聯盟」(Union of Georgia’s Democratic Revival)分別獲得第一、第二高票,而薩卡希維利所領導的

「民族團結運動黨」(United National Movement)得票僅居第三。然而,此次喬治 亞國會選舉約有八千名來自國內外的選舉觀察員,並有橫跨五百個選區的二萬名 投票人被認為有舞弊嫌疑,觀察結果與官方所公布的數據無法吻合,因此報告結 果顯示舞弊行為嚴重。116反對派領導人薩卡希維利於十一月二十二日發起大規模 的示威遊行運動,並率領支持群眾衝進了正在舉行會議的喬治亞議會大樓,打斷 了謝瓦德納澤的演說。這場革命使得時任喬治亞總統的謝瓦德納澤被迫於二○○

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宣布辭去總統一職。俄羅斯體認到在謝瓦德納澤執政下,俄 喬關係難有所進展,因此當喬治亞發生玫瑰革命時,俄羅斯採取了表面中立,實 則傾向於反對派的立場。俄羅斯當局派遣外交部長伊凡諾夫(Igor Ivanov)抵達 第比利斯,並在這場抗爭中居中調解,最後促成了謝瓦德納澤的和平辭職。117

玫瑰革命是後蘇聯時期,喬治亞人民首次參與的革命遊行運動,並且推翻執 政當局。謝瓦德納澤告訴抗議者,他在第比利斯街頭部署了上千名士兵,因此,

116Michael McFaul, “Transitions From Postcommunism,”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6,No.3.

(2005),p.12.

117Cornell Svante E. & S. Frederick Starr,The Guns of August 2008 : Russia's War in Georgia (Armonk, N.Y. : M.E. Sharpe,2009)p.46.

下了手裡的槍,因此這場革命亦被稱作「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118麥克 弗(Michael McFaul)分析喬治亞「玫瑰革命」成功之因,認為促成政權替換原 因主要有七:一、半威權政體;二、不 受歡迎的領導者;三、反對派的團結;

四、選舉監督能力;五、有足夠的獨立媒體得以將事件報導給民眾;六、反對派 的動員力量;七、強力部門的分裂。119惠特利(Jonathan Wheatley)和蘇黎世

(Christoph Zürcher)則認為,玫瑰革命發生時,獨立媒體發揮很大功勞,尤其

118Georgeta Pourchot,Eurasia Rising:Democracy and Independence in the Post-Soviet Space(London:

Greenwood,2008),p.69.“How the Rose revolution happened”,BBC NEWS,<

http://news.bbc.co.uk/2/hi/4532539.stm>(檢索日期:2015/04/12)

119Michael McFaul,“Transitions from Postcommunism”,Journal of Democracy,Vol.16,No.3(2005),p.7.

120Jonathan Wheatley and Christoph Zürcher,“On the Origin and Consolidation of Hybrid Regimes:

The State of Democracy in the Caucasus”,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Vol.4(2008),p.10.

121吳宏傳,《俄美新較量-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衝突》,吉林:長春出版社,2009 年,頁 30~31。

122Lincoln A. Mitchell,“Compromising democracy:state building in Saakashvili’s Georgia,”Central Asian Survey,Vol.28,No.2(2009),p.175.

123Jonathan Wheatley,“Managing ethnic diversity in Georgia:one step forward,two steps back,”Central Asian Survey,Vol.28,No.2(2009),p.127.

124Lincoln A. Mitchell,“Compromising democracy:state building in Saakashvili’s Georgia,”Central Asian Survey,Vol.28,No.2(2009),p.176.

125IMF data,<http://www.imf.org/external/country/GEO/index.htm>(檢索日期:2015/05/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利將目標轉移至南奧塞提亞,為了拉攏南奧賽提亞人民,他向農村人口免費供應 化肥和允諾提供奧賽提亞居民國家養老金,以動員民眾反抗分離主義政府。薩卡 希維利除了運用紅蘿蔔,也使用了棍棒政策。二○○四年六月,喬治亞關閉了位 於南奧賽提亞與喬治亞邊境的而內提市場(Ergneti),該市場以走私俄喬違禁品 維生,是南奧賽提亞政治菁英致富的來源之一,關閉該市場不僅影響了當地官員,

甚至進一步使當地居民的生計遭受影響。喬治亞和南奧塞提亞因而爆發了為期六 週的衝突,17 名喬治亞人和 5 名奧賽提亞人因而死亡。由於二○○四年夏天的 這場衝突,喬治亞與南奧賽提亞人極度不信任彼此,俄羅斯被視為南奧賽提亞利 益的捍衛者,南奧賽提亞的政府官員和居民團結一致表達希望加入俄羅斯之意願。

126

雖然薩卡希維利強調將修補俄喬關係,然而,喬治亞政府在不久之後卻堅決 要求俄羅斯關閉兩個位於喬治亞境內的軍事基地,並恢復喬治亞境內的領土完整,

加強對阿布哈茲與南奧賽提亞地區的控制。薩卡希維利首次嘗試在南奧賽提亞地 區打擊走私活動,據喬治亞當局表示,俄羅斯在該地區走私商品,因此在二○○

四年為了限制進入南奧賽提亞的流量而在戈里(Gori)設立了路障。薩卡希維利 執政期間,喬治亞的外交路線產生了變化,發展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成為了喬治亞 的外交重點,特別是美國和歐盟國家;俄羅斯則在喬治亞的外交戰略地位中逐漸 下降。美國和歐盟認為玫瑰革命是喬治亞重要的民主突破,並向喬治亞新任領導 人保證將盡可能提供支持,以鞏固喬治亞的民主發展。127喬治亞在許多方面表現 出「去俄羅斯化」的現象:政治上不再唯俄羅斯馬首是瞻,而是逐漸接受西方價 值觀進行政治改革;經濟方面不再害怕俄羅斯的制裁,大力發展與西方的經濟合 作,並且支援經過境內建設繞開俄羅斯通向歐洲的能源管道;在安全上放棄對俄

126Jonathan Wheatley,“Managing ethnic diversity in Georgia:one step forward,two steps back,”Central Asian Survey,Vol.28,No.2(2009),p.128.

127Mitchell, Lincoln Abraham,Uncertain Democracy : U.S. Foreign Policy and

Georgia's Rose Revolution(Philadelphia, P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羅斯的依賴,選擇尋求與西方合作。128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一九九一年至二○

○一年間,美國向喬治亞提供了 15 億美元的援助,並且在二○○四年一月的喬 治亞總統選舉期間,親美勢力得到了西方的大力援助。129

薩卡希維利執政期間,努力認真鞏固喬治亞的權威性,包括了重新整合阿布 哈茲和南奧賽提亞的分離地區,他要求駐紮於四個喬治亞軍事基地上的俄羅斯軍 隊撤退,並且警告俄羅斯支持分離地區一事。該時期喬治亞與北約和歐盟的關係 得到了進展,喬治亞亦在二○○四年向北約表達欲加入該組織之意願。這個舉動 使得喬治亞在歐洲-大西洋一體化中前進至第二個階段,亦使得克里姆林宮開始 關注西方在該地區取得的進步和其傳統利益範圍。130對於喬治亞的新政權,俄羅 斯最初希望能與薩卡希維利政府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然而,薩卡希維利政府 卻選擇傾向西方。

第三節 小結

普丁總統的第一任期,俄羅斯加強了與喬治亞的外交關係。然而,潘基西峽

谷問題再次使兩國關係交惡。自一九九九年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以來,潘基西峽 谷問題便長期困擾著俄羅斯和喬治亞。俄羅斯認為潘基西峽谷藏匿著車臣非法武 裝份子,並且希望喬治亞能採取行動加以打擊,或者與俄羅斯一同進行反恐行動,

但喬治亞始終以維護本國安全利益為由,拒絕與俄羅斯在潘基西峽谷舉行聯合反 恐行動。九一一恐怖事件發生前,喬治亞基本上否認潘基西峽谷藏有車臣非法恐 怖份子。然而,在九一一事件後,喬治亞希望借助美國和西方的力量,削弱俄羅 斯在喬治亞和整個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因此逐漸承認潘基西峽谷確實存在一些

128 楊進,<小國大角色-地緣政治中的格魯吉亞>,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網:

<http://euroasia.cass.cn/news/747275.htm>(檢索日期:2015/02/10)。

129李抒音,<外高加索形勢對俄羅斯安全環境影響分析>,《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06 年第 3 期,頁 75。

130Georgeta Pourchot,Eurasia RisingDemocracy and Independence in the Post-Soviet Space(London:

Greenwood,2008),p.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車臣非法武裝份子,喬治亞甚至主動邀請美國特種部隊教官到喬治亞,協助其特 種部隊之培訓。喬治亞與美國在反恐和安全問題的合作,被俄羅斯視為美國對高

車臣非法武裝份子,喬治亞甚至主動邀請美國特種部隊教官到喬治亞,協助其特 種部隊之培訓。喬治亞與美國在反恐和安全問題的合作,被俄羅斯視為美國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