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原始時代流傳的傳說、神話、民間故事是奇幻文學的起源,奇幻文學含有 豐富的幻想色彩,恐怖文學為其中的支流。在理性與科技發達的時代,幻想文學 不被時代的洪流淹沒,反而更加蓬勃發展,過去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恐怖文學,

也能成為受歡迎的文類。傅林統認為奇幻文類的小說在理性主義盛行的時代更加 蓬勃是因為:「被嚴格因果規律控制的時代,人們愈想在這種制式的思想規則中,

找出它的縫隙脫身而出,翱翔在漫無邊記得幻想世界中,或許這種尋求自由想像 的欲求,不僅是怪奇小說發展的基礎,更是人類思想發達的酵母!」44

現在社會人們內心的壓抑,遠比十九世紀更沈重,於是人們更希望藉由奇幻 文學來讓自己思緒脫離現實世界,《向達倫大冒險》系列小說就在這股思潮的推波 助瀾之下,成為廣受全球青少年讀者歡迎的著作。比起過去的青少年小說,《向達 倫大冒險》書中以令人心生恐懼的吸血鬼為主要角色,探討的主題是以身為青少 年的向達倫為出發點所面臨的問題為主,讓青少年的讀者可以產生共鳴,因而提 供了青少年認識自己、體會人生、觀察世界的機會。

不同於一般的恐怖文類,吸血鬼轉變成正義的形象,但卻可以擁有邪惡的本 質,符合年輕人追求刺激的特性,從青少年喜好電玩的遊戲可以得知,血腥暴力 的情節,更能獲得認同。讀者可以藉由向達倫獲得吸血鬼的力量,於是,主角不 再是恐怖故事中的被害者,而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加害人。在重視物質生活的影響 下,作家筆下的人物不需要是絕對的善類,人們不喜歡被動的角色,相信自我心 靈的追求遠比受命運擺佈更來的可貴,「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衝動是允許的,

宗教式的道德規範無法約束人的行為,唯有自我覺醒,才能讓置身於恐懼之外。

從向達倫和史提的發展,會發現恐怖與邪惡來自於人對權力慾望的渴望,永 無止盡的貪念帶來的憎恨,殺戮的產生只是開始剝奪生命。人都有原始的攻擊性,

這股獸性被社會的道德觀掩蓋住,也是人們最不願意被揭開的一面,當黑暗的心

從潛意識底層被挖掘出來,人類將成為虎視眈眈的猛獸,在角落等待獵物!

許多文類的小說都有恐怖的元素,只是多與寡而已。從過去的冒險小說中,

也可以找到許多恐怖情節,作者達倫‧歐沙納希認為,一部好的冒險小說的境界 應該是:既不能完全脫離黑暗,但要懂得如何凝視黑暗面。文學發展中,恐怖文 學向來就不被主流重視,只被當成低俗的消遣文學,但隨著時代變遷,愈來愈多 的作家投入這塊領域,使得恐怖文學成為一種流行產物,在坊間書局,都可以看 到特別為恐怖文類設的專區。作品眾多之中,也有出現許多良莠不齊的作品,為 了刺激銷售,有些書籍充斥情色、暴力、血腥情節,法律對文字的容許多遠比影 像來的高,所以兒童及青少年容易取得這一類的作品,在台灣,任何一家連鎖的 便利商店都有販賣便於攜帶的恐怖小說,就像言情小說一樣,恐怖小說已經過於 浮濫。

在一片紅海的市場,如何開創新的契機,是許多作家亟欲突破的困境。《向達 倫大冒險》系列小說是英國年輕作家達倫‧歐沙納希(Darren O'Shaughnessy)以 筆名為主角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故事內容及寫作手法新穎,雖然尚未達到可以 在文壇上成為屹立不搖之作,但該系列小說帶有未來預言式的恐懼,結合時下流 行的奇幻冒險內容,都能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故事中,現實與幻想交錯,掠取 靈魂似的恐懼感瀰漫在字裡行間,處處充滿驚奇的情節,使讀者愛不釋手。

社會快速變遷,不受傳統道德羈絆的人類,心靈處於焦慮不安,對未來的發 展充滿絕望,脆弱的人性,是當代恐怖文學企圖撕裂的一環。恐怖文學可以反映 出社會黑暗的一面,當人們處於單純快樂的同時,隱藏在心中的恐懼已悄悄的在 恐怖文類中滋生蔓延,中國人敬畏鬼神,但對此類的文本鮮少太多的關注。歐美 日這些國家的恐怖文學研究已經有一套脈絡系統,或許是受到「子不語怪力亂神」

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台灣對恐怖文學研究相對弱勢。可期待的是,台灣對恐怖文 學研究已經開始萌芽,雖然還是與恐怖電影、電玩連結在一起,並以外國恐怖文 類為研究對象,小說創作者也是相當多,但仍舊脫離不離迷信與血腥成分,期盼 未來的日子,台灣的恐怖文學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路,造福愈來愈多的恐怖迷!

參考書目

一、研究文本:

1. 向達倫著。荷西譯。《怪奇馬戲團》。台北:皇冠。2000 年。

2. 向達倫著。荷西譯。《鬼不裡的助手》。台北:皇冠。2005 年。

3. 向達倫著。荷西譯。《地下血道》。台北:皇冠。2005 年。

4. 向達倫著。荷西譯。《魔山印石》。台北:皇冠。2005 年。

5. 向達倫著。荷西譯。《死亡審判》。台北:皇冠。2005 年。

6.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吸血鬼王子》。台北:皇冠。2004 年。

7. 向達倫著。雷藍多譯。《薄暮獵人》。台北:皇冠。2005 年。

8.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暗夜盟友》。台北:皇冠。2005 年。

9.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黎明殺手》。台北:皇冠。2004 年。

10.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靈魂之湖》。台北:皇冠。2005 年。

11.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暗黑之王》。台北:皇冠。2005 年。

12. 向達倫著。吳俊宏譯。《命運之子》。台北:皇冠。2005 年。

二、中文專書:(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列)

1. 王樹人著。《歷史的哲學反思-關於「精神現象學」的研究》。台北:淑馨。1989 年。

2. 方祖燊著。《小說結構》。台北市:東大圖書。1995 年。

3. 李惠加著。《青少年發展》。台北市:心理。1999 年。

4. 何欣著。《西洋文學史》。台北市:五南。1996 年。

5. 呂應鐘、吳岩著。《科幻文學概論》。台北市:五南。2001 年。

6. 林守為著。《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1991 年。

7. 林政華著。《兒童少年文學》。台北市:富春。1991 年。

8. 林政華著。《瓶頸與突破:兒童少年文學觀念論集》。台北市:富春。1995 年。

9. 洪凌著。《魔鬼筆記-科幻、魔幻、恐怖、怪胎文本的混血論述》。台北:萬象。

1996 年。

11. 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市:天衛。1999 年。

12. 傅林統著。《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市:富春。1998 年二版。

13. 傅林統著。《少年小說初探》。台北市:富春。1994 年。

14. 彭懿著。《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年。

15. 彭懿著。《世界幻想兒童文學》。上海:天衛。1998 年。

16. 楊昌年著。《現代小說》台北:三民。1997 年。

17. 劉世劍著。《小說概說》高雄:麗文。1994 年。

18. 鄭明娳著。《通俗文學》台北:揚智。1997 年。

19. 鍾肇政著。《西洋文學欣賞》。台北:志文。1975 年。

三、中文編著:

1. 朱乃長,朱海宏編譯。《外國鬼怪文學名著大觀》。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年。

2. 奇幻基地編輯部編。《恐怖總動員》。台北市:奇幻基地出版。2003 年。

四、中譯著作:(依外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 Bartstow, Anne Llewellyn(安‧勒維琳‧巴斯托)著。嚴韻譯。《獵‧殺‧女巫》。 台北市:女書。1991 年。

2. Buckingham, David 著。楊雅婷譯。《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台 北市:巨流。2004 年。

3. Colbert, David(大衛‧寇伯特)著。鍾友珊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台北 市:貓頭鷹。2002 年。

4. Defoe, Daniel(丹尼爾‧狄福)著。《魯賓遜漂流記》。台北縣:華文。2003 年。

5. Escarpit, Denise著。黃雪嚴譯。《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台北:遠流。

1989 年。

6. Escarpit, Robert 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小知堂。2005 年。

7. Freud, Sigmund 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1998 年。

8. Freud, Sigmund 著。熊凱莉譯。《論文明》。台北:華城。2003 年。

1989 年。

10. Kristeva, Julia 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3 年。

11. Le Fanu, J. Sheridan 等著。王若英譯。《世界恐怖小說選 I》。台北:遠流。1990 年。

12. Lorenz, Konrado 著。王守珍譯。《攻擊與人性-從演化論的觀點看攻擊性》。台北:

遠。1990 年。

13. Marigny, Jean 著。吳岳添譯。《吸血鬼-暗夜裡尋找生命》。台北:時報。1995 年。

14. Mordell, Albert 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台北:遠流。1987 年。

15. Newman , Paul(保羅‧紐曼)著。趙康、余洋譯。《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6. Phillips, Adam 著。王麗娟譯。《恐懼與專家-亞當‧菲立普論精神分析中的互動 關係》。台北市:究竟。2000 年。

17. Postman, Neil 著。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1994 年。

18. Rice, Anne O’bren 等。陳玉鳳譯。《親愛的德古拉-終極吸血鬼》。台北:躍昇。

1994 年。

19. Skal, David J.著。吳杰譯。《魔鬼 SHOW 恐怖電影寫真》。台北:書泉。2007 年。

20. Smith, Lillian H.著。傅林統編譯。《歡欣歲月-李利安‧H‧史密斯的兒童文學觀》。 台北縣:富春。1999 年。

21. Stoker, Bram 著。劉鐵虎譯。《卓九勒》(Dracula)。台北:大塊,2007 年。

22. Wells, Herbert George(威爾斯)。章燕編譯。《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

台北縣:大步。2001 年。

23. William Golding(高汀)著。楊耐冬譯。《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台北:

志文。1998 年。

24. Writer’s Digest Books(作者文摘出版社編輯部)編。林以舜譯。《幻想文學寫 作的 10 堂課》。台北市:奇幻基地。2003 年。

25. 段義孚著。潘桂成等譯。《恐懼-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恐懼感》。台北:立緒。

2008 年。

27. 桐生操著。周素芬譯。《揭開殘虐人物的恐怖面紗》。台北:旗品。2000 年。

28. 山北篤、佐藤俊之、桂令夫、田中天、遙遠志、牧山昌弘等著。高胤喨、劉子 嘉、林哲逸等譯。《惡魔事典》。台北:奇幻基地。2007 年。

29. 荒悮宏。劉名揚譯。《歐洲怪談奇幻導覽-女巫與妖精之旅》。台北:尖端。2004 年。

30. 廚川白村。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學思潮》。台北:志文。1996 年。

五、相關論文:(依出版年排列)

1. 游婷喻。《日本恐怖漫畫之恐怖元素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2003 年。

2. 梅慧玲。《英雄的旅程-《向達倫大冒險》系列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