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因應型態之內涵

壓力對身心健康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因子,而壓力有不同的定義模式,其 中在心理學中聚焦於「知覺壓力(perceived stress)」,意思是外在事件對個體造成 生理和認知上的困擾,且超過個體在情緒和行為上所能對抗的外在壓力源所造成

的有害影響。知覺壓力的概念可對應個體擁有的特定資源,如因應型態,讓他們 經驗外在壓力的同時不損耗功能運作(McNamara, 2000),進一步定義因應型態

(coping style)為個體「評估」目前的情境及個體有什麼資源和選項,持續透過認 知和行為的努力以超越、忍受或減低內在和外在的要求和衝突(Folkman & Lazarus, 1980;Lazarus & Folkman, 1984),因應方式可分為正向/趨近因應(positive/approach coping)和逃避因應(avoidant coping),面對壓力事件時,採取前者的個體會採取 解決問題、尋找支持、認知重建的方式直接去處理問題,而採取後者的個體會否 認、自我責怪、社交退縮、不涉入(Li et al., 2016)。而 Jorgensen 與 Dusek(1990)

將因應型態分為「健康的努力(salutary effort)」與「壓力宣洩(stress palliation)」,

使用前者因應型態的個體會發展行動計畫、利用社交資源以得到情緒支持和討論 問題、從事生理、認知、學術活動以自我提升和維持自尊;使用後者因應型態的 個體會做白日夢、聽音樂、睡覺、大吼大叫、宣洩怒氣、責怪他人、透過使用物 質來逃避個人的問題、遠離家中、試圖把問題看得不重要。

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是分為問題解決導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緒導 向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解決導向者會直接處理問題,包含問題解 決、使用社會支持、認知重建,而情緒導向者藉由從事活動以減緩壓力造成的情 緒困擾,如:幻想問題消失、退縮、否認(Lazarus & Folkman, 1984;Skinner et al., 2003)。

Jorgensen 與 Dusek(1990)指出擁有良好的因應型態的個體能:(1)直接處 理壓力源(如:考量多種選擇以達到問題解決的目的);(2)從事行為或認知活動

(運動或試著看到情況的正向)以維持幸福感和樂觀態度。而常使用無效的因應 技巧的個體的因應型態多為逃避或不成熟的,例如在認知上自我責怪,在行為表 現上呈現對他人的敵意反應、物質濫用或迴避人群,對壓力情境產生負向效果。

由此可見,因應型態可能反映一個人的整體心理社會適應程度,因適應良好的人 們會使用較健康的因應技巧,可減低壓力也可解決問題,然而,適應較不良好的 人所使用的因應技巧僅能暫時降低緊張和避免壓力(宣洩負向情緒和使用酒精;

否認壓力源的存在),卻無法轉變壓力源本身。

Suldo、Shaunessy 與 Hardesty(2008)檢視因應型態在高成就高中生所知覺的 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間扮演的角色,發現因應型態跟青少年的整體生活滿意度有高 相關,其中正向評估(如:保持與他人的連結、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交新朋 友)和家庭溝通(如:向父母傾訴困擾、跟家人一起從事活動)跟幸福感呈正相 關,而憤怒因應(如:發怒並對別人吼叫、跟家人或朋友抱怨以發洩怒氣)和負 向逃避(如:使用藥物、飲酒吸菸)跟幸福感呈負相關。此研究亦發現因應型態 跟心理病理的結果亦高相關,例如採用負向迴避因應的學生展現許多內化行為(如 憂鬱和焦慮),而使用憤怒因應策略的學生較常經歷外化行為(如攻擊、品行不良), 總而言之,不論學業成就的高低,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跟社會情緒的運作功能呈 負相關,而使用適應性的策略(如:正向評估)能夠部分緩衝壓力對心理健康的 影響。

二、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Ç evik 與 Yildiz(2017)指出網路和電腦被當成一種因應壓力的策略,當個體 經歷無聊或焦慮,或者無法解決所面臨家庭關係或友誼的問題時,他們透過花更 多時間在電腦和網路上以轉移注意力,藉此減輕內在經驗問題的嚴重程度。此外,

高程度網路成癮的個體較無法使用有效或有功能的因應策略,因此遭受更多壓力,

且當個體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並期待網路可改善心情,那麼他們更可能發展 出網路成癮。

因應型態可中介壓力事件和眾多發展相關結果之關係,包含物質使用、外化 問題和內在問題,各研究皆發現逃避因應與網路成癮為正向關聯,Li、Wang 與 Wang(2009)探討大專生的網路使用問題與生活壓力事件及因應型態之關聯,研 究指出當個體多次經歷壓力事件,貧乏的因應機制會增加個體的非適應性行為,

且因應型態為生活壓力事件及網路使用問題之潛在中介因子,其中研究發現逃避 因應型態為顯著的中介變項,亦即有網路使用問題的大專生較常使用逃避因應型 態而較少使用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型態來面對生活壓力事件。Cheng 等人(2015)

採取前瞻性研究以發掘網路成癮與心理社會上的不適應之心理機制,此研究將因 應型態分為逃避因應及僵化因應(coping inflexibility),其中僵化因應指的是網路 成癮者即使遭受網路行為的嚴重後果,他們仍然繼續從事網路活動,這樣的僵化 缺乏適應性,因為他們沒辦法察覺到自身行為和事件結果的關聯性;此研究結果 歸納出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和接下來的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又可解釋僵 化因應和接下來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為較重要的預測因素。

Li 等人(2016)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與生活壓力事件之關聯,特別探討心理 需求滿足的中介角色及因應型態的調節角色,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正向因應的青少 年視壓力源為可控制的且為成長的機會,他們會採取直接的行動以解決壓力源,

因此有較好的心理需求滿足感,正向因應可作為青少年復原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此研究亦發現負向因應跟網路成癮為正相關,然而並未發現負向因應作為生活壓 力事件和網路成癮的調節角色,但是不宜妄斷負向因應型態是不重要的。Ç evik 與 Yildiz(2017)欲檢視社會支持、因應型態和孤獨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預測力,研 究發現因應策略中的認知逃避及問題解決可顯著預測網路成癮,也就是青少年使 用網路以逃避問題或減少負向情緒,將網路和電腦當成因應壓力的策略,當他們 無聊或焦慮,他們就透過電腦和網路轉移注意力,又或者當個體面對家庭或友誼 關係的問題,且無法解決問題,他們就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