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有以下研究限制:(1)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橫斷性研究,較難釐清自 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間之可能的因果關聯,故建議未來可進 行追蹤性研究,以探究這些變項間的關聯方向性;(2)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自陳 式量表,可能會受研究參與者是否誠實填答或其他個人因素所影響,造成反應上 有所偏誤,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加入多元衡鑑方式,如邀請研究參與者的重要他 人,對父母、手足、師長、同儕等進行訪談或量表施測,以增加分析的精確性;(3)

本研究所採用張宇岱(2003)的壓力因應量表,其因應型態之題項有所混淆,例 如:「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包含轉變想法、訂出相關解決策略的題項,符合認 知-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策略,卻也包含「藉由投入其他工作、暫時不去想難過的 事情」、「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把難過表現出來」的題項,偏向於情緒-逃避導向 因應的解決策略;而「尋求社會導向因應」量表亦有類似的狀況,問卷設計的題 意不夠貼近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及尋求社會導向因應之定義;此外張宇岱(2003)

發展此壓力因應量表的背景是以酒癮患者為受測對象,不同族群對量表題目的解 讀不同、壓力因應型態之建構內容也可能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重新發展專屬於 青少年的壓力因應量表;(4)本研究目的是瞭解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探討,

然而本研究的施測對象鎖定在高中職學生,建議未來研究可納入不同年齡族群、

如國中生或大學生,以更貼近整體青少年的真實概況;(5)本研究的研究變項僅 限於三元影響理論中的個體影響因素串流部分,且整體模式之總解釋量為 33.6%,

因此建議未來可納入另外兩個串流之變項,例如媒體對網路使用的渲染、網路的 取用性、對成就缺乏渴望;渴求獨立於父母、對他人和自己使用網路的態度、缺 乏父母的溫暖、支持或監督、父母的負評、楷模的行為、順從其他使用者的動機 等,以提升模式的整體解釋力。

在研究建議部分,本研究發現自尊可能是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遠程因素,雖然 自尊程度來自於從小的家庭環境所形塑、較不容易改變,但是老師和同儕亦做為

影響網路成癮學生的自尊的重要來源(Lau et al., 2017);Naseri 等人(2015)說明 低自尊的個體試圖在網路的象徵性空間中尋找他們的自我認同,可暫時擁有一個 正向評價的自我,因此建議從國小階段開始,家長與學校教師以鼓勵替代讚美,

重視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結果,並鼓勵他們把握展現自己的機會,例如:擔任班 級幹部、各科小老師或志工等,當孩童練習承擔重要的事情並學習負責任,他們 可感受到自己可對其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建立自尊;此外家長和老師也可 持續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當個體不斷嘗試自己有 興趣且有能力達成的事務,對自我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正向。到了國高中階段,正 值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之階段,本研究更建議家長、學校教師、輔導人員平時與 青少年互動時可多對他們做正向肯定與鼓勵,也可幫助青少年發展社交支持,與 父母、師長和朋友建立重要的支持系統,並鼓勵參加社交活動,如:社團活動和 運動等,逐漸提升他們的自尊程度、做為網路成癮的保護因子。

除此之外,本研究發現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可正向預測網路成癮傾向程度,因 此可減少青少年在壓力情境下使用逃避-情緒導向因應策略,建議教育與諮商輔導 相關人員,可透過心理教育活動做技巧訓練,讓青少年在壓力情境下更有效的因 應問題並預防他們不以網路作為逃避的手段;在心理諮商的方面,建議可透過正 念(Mindfulnesss)或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來幫助青少年學習接納自我的情緒,包含覺察內在狀態、觀察腦海中不斷浮現的 各式念頭並透過身體感受以覺知情緒,而接納的重點在於允許想法和感覺來來去 去,而不與其奮戰或試圖改變,再者,用開放(openness)、好奇(interest)與接 受(receptiveness)的姿態去經驗當下亦可幫助青少年練習活在當下、增加心理彈 性(蘇益賢,2016);除了接納情緒,諮商輔導人員亦可幫助青少年學習適當表達 情緒而不致壓抑或以非適應性的方式抒發情緒,並幫助青少年在不同情緒情境下 發展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學習與情緒相處、並接受有時候問題可能無法解決的 狀況。

關於拒網自我效能作為網路成癮的促發因素,本研究發現當青少年處於想玩

遊戲和無事可做的情境時,比起目的為獲取訊息的情境時,較難以抗拒上網或停 止上網,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為青少年設計網路成癮預防或介入課程時,可先對 青少年進行衛教、引導其知曉這兩種情境下容易使人使用網路或難以離線,因此 以「辨識情境」為首要任務,可教導青少年上網前暫停一下、思考使用網路的目 的為何,例如:玩遊戲的「當朋友相約打線上遊戲、當有新的遊戲上市時、當有 遊戲破關的壓力下時、當快升等時」等情境,或者無事可做的「當想放鬆時、當 無聊的時候」等情境,與青少年討論其他可能的活動選項、控管自身無聊就只選 擇上網的傾向,提升個體的拒網自我效能。再者,當青少年從事網路活動之後,

可教導他們如何停下來並離線,可採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的精神帶青少年設定具體的使用網路目標,如:當我無所事事而 選擇使用網路時,我希望自己能使用多少分鐘以內就下線, 並使用評量問句

(Scaling question)將每次的進展化為具體的評分,評估自己做到下線的滿意程度,

如果要再多滿意一分會是什麼狀況?將大的願景轉化為可以具體掌握的小步驟

(許維素、鄭惠君,2006),如此可逐步提升拒網自我效能,以有效預防網路成癮。

綜合言之,針對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本研究期望提供後續研究者、教育 界或相關助人工作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做為參考,可從孩童階段開始就穩固和提升 個體的自尊,並促進其遇到壓力時如何抒發與表達自身的情緒、培養適當且有效 能的壓力因應方式,甚至可直接針對拒網自我效能進行衛教和訓練,進而降低青 少年網路成癮之風險。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怡文(2010):拒網自我效能與職場適應間之關係探討:以網路成癮傾向為中介 變項。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國立中正大學主辦青 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

王智弘(2007):網路成癮青少年之家人陪伴與關懷─孩子網路沉迷的可能成因與 因 應 策 略 ( 上 ) 。 取 自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資 訊 網 http://www.heart.net.tw/epaper/211-1.htm,2017 年 4 月 17 日。

林旻沛(2011):性格與認知因素對大學生網路成癮之影響:一年追蹤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醫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旻沛(2014):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 研 究 。 行 政 院 科 技 部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 編 號 : MOST 102-2511-S-003-016-MY3)。

侯其鋒、楊鋯、陳嵐嵐(2013):大學生網路成癮與拒網自我效能及網路自我效能 的關係探討。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40(4),483-488。

施香如、許韶玲(2016):網路成癮的診斷準則與評估工具:發展歷史與未來方向。

教育心理學報,48(1),53-75。

柯 慧貞 (1999): 產 後 憂鬱 症之前 因與 後果 (III)。國科會 研究 報告(編 號:

NSC88-2413-H-006-001)。

柯慧貞(2010):全國國中生的網路成癮盛行率及其相關心理社會模式之追蹤研究。

國科會研究報告(編號:NSC98-2511-S006-002-MY3)

倪浩倫(2016/08/10):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學校課業太無聊!中時電子報。取 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10004685-260405,2017 年 10 月 8 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 TWNIC 財 團 法 人 台 灣 網 路 資 訊 中 心 網 站 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70721e.pdf,2018 年 2 月 7 日。

張宇岱(2003):焦慮合併酒癮與焦慮患者在酒精效果預期、拒酒自我效能及壓力 因應方式上的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桂綿(2106):高中職學生現實和虛擬社會支持、自尊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鄭惠君(2006):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基本技巧的奧妙。諮商與輔導,247,

15-23。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網路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 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瑛琪(2013):青少年網路成癮-現實與虛擬環境間的拉鋸戰。商管科技季刊,

14(2),165-193。

陳麗秋、董貞吟(2010):預防網路沉迷主題課程介入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 育學報,33,47-65。

黃芳銘(2004):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五南。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

(2),19-44。

蘇益賢(2016):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介。

取 自 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網 站 https://contextualscience.org/blog/acceptance_and_commitment_therapy , 2018 年 7 月 12 日。

西文部份

Adiele, I., & Olatokun, W. (2014).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 100-110.

Al‐Gamal, E., Alzayyat, A., & Ahmad, M. M. (2016).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Jordan.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52(1), 49-61. doi:

10.1111/ppc.12102

Armstrong, L., Phillips, J. G., & Saling, L. L. (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53, 537–550.

doi: 10.1006/ijhc.2000.0400

Ayaz, F., M. & Karatas, K. (2016). Examining the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of adolescents in terms of various variables. World Journa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ent Issues, 8(3), 238-244.

Aydm, B., & San, S. V. (2011).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Aydm, B., & San, S. V. (2011).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