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Copied!
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陳珏汝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

(2) 致謝詞 終於走到畢業的最後一哩路,不覺已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論文,直到寫著 這份致謝詞才驚覺已經走到這一步。細細回首過去這段歷程,同時修習研究所的 課程、擔任服務志工與課堂助教、兼職/全職諮商實習、參與各式工作坊與課程、 球隊訓練等,在不同的身份和責任之間做轉換,才發覺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也 因此格外珍惜與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人。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的指導教授林旻沛老師,謝謝老師辛勤於自身研究 的同時還指導我的論文,在每次卡關的時候,老師似乎擁有魔法、總帶我一同克 服困境,耐心地引導我思考研究變項、理論的選用、結果的解釋與應用等;在我 擔心難以如期完成論文時,同時欲修習負擔不輕的系統取向家族治療課程的猶豫 時刻,更是謝謝老師支持與鼓勵我選擇繼續提升實務能力,讓我照自己的步調完 成論文,這條路上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挫折,而老師如同慈父般陪伴我、協助我、 相信我,幫助我一步一步走到最後,無限的感激溢於言表。 再來,謝謝大葉大學的洪福源老師在統計資料的操作上鼎力相助,悉心解釋 統計概念與數值的合理性,幫助我在理論模型的建構上趨於完整;謝謝博班的秉 勳學長在我困惑於研究架構的合理性與如何選用研究方法時,義不容辭地幫我看 研究計畫並迅速給予我具體的方向和建議;謝謝每一位填寫問卷的研究參與者, 沒有你們耐心和真實的填答無法促成這篇論文的產出;謝謝大學兼碩班同學里祥 與我交流關於成癮的不同想法,並提供多篇關於 The Attuned Representational Model of Self 的文獻,豐富我的思考觀點。 謝謝口試當天幫助我處理各種瑣事的佳郁學姊和宛儒;謝謝桂綿學姊提供我 口試的準備方向,並為焦慮萬分的我加油打氣;謝謝家人始終相信我的能力,比 起論文的進度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吃飯和睡覺,是我最堅定厚實的力量;謝謝好 姊妹樊彥均清楚我苛刻對待自己的個性,亦深知直到完成的那一刻我才會放過自 己,所以總是不多說什麼、給予我輕柔的支持和陪伴;謝謝我的男友,在這段高 i.

(3) 壓的日子裡尊重我所有的選擇,在低潮時分給予最大的包容和體貼,偶爾帶我遠 離文獻的世界、看海紓壓再往前,撫平我無限擴大的焦慮感;最後,謝謝我自己 在這段寫論文的歷程中堅持住並完成目標,祝自己畢業快樂! 陳珏汝 2019 年 夏.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關聯因素,並以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觀點切入,採用該理論之「個體影響因素」之變項,探討 青少年自尊、壓力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關聯與預測關係,並檢 驗拒網自我效能於自尊對網路成癮以及因應型態對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本研究 針對 1,168 位高中與高職學生進行「Rosenberg 自尊量表」、「壓力因應量表」、「拒 網自我效能量表」及「陳氏網路成癮量表」等問卷之施測,而後以描述統計、皮 爾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高中職學生平均每 週上網時間為 25.15 小時(SD = 20.45) ,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每週總時數為 17.92 小時(SD =20.08);(2)自尊與網路成癮呈顯著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 癮; (3)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且可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拒 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可負向預測網路成癮;(5)拒網自我效能部份 中介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6)拒網自我效能部份中介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 路成癮的關係;(7)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可完全中介自尊與拒網自我效能的關係。 本研究建議自尊、壓力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可分別作為網路成癮的遠程、 近程及促發因素,並建議家長、教育及諮商輔導相關人員,可促進青少年的高自 尊、減少於壓力情境下採取逃避或情緒化之因應方式、提升於高風險情境下能夠 拒絕或停止上網之技巧,如此將可有效預防網路成癮之風險。. 關鍵字:三元影響理論、自尊、拒網自我效能、網路成癮、壓力因應型態. iii.

(5)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Internet Refusal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u-Ju Chen.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TTI)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a)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A), (b)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usal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A, and (c)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usal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IA. Us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1,168 participants (1019 females) were recrui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Stress Coping Checklist,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Questionnaire, an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self-esteem, coping style,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and IA. Initial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compiled,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lated variables. Furthermor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diating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weekly Internet use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25.15 hours (SD=20.45),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weekly Internet use via smartphones was 17.92 hours (SD=20.08); (b) self-estee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IA; (c)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IA; (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IA;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A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iv.

(6) use; (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was fully mediated by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nd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could be ultimate, distal, proximal causes of I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pecially, these finding demonstrated that enhancing self-esteem, reducing 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 under the stressful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techniques of refusing to use the Internet may prevent adolescents from IA.. Keywords: coping styles, Internet addiction, 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 self-esteem, 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v.

(7) 目次 致謝詞................................................................................................................................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網路成癮之內涵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4. 第四節.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17. 第五節. 三元影響理論背景、發展與應用………………….…………………19. 第六節. 研究假設………………………………………………………..……...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6 第一節. 研究設計………………...……………………………………………..2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研究程序………………..………………………………….…………..29.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32. vi.

(8)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使用網路之概況………………..………………….……..32. 第二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33. 第三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34. 第四節. 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預測之中介模式分析.3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42 第一節. 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聯……………….42. 第二節. 中介模式之討論………………..………………………………….…..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52. 參考文獻………………..……………………………………………………………...55 中文部分.................................................................................................................55 西文部分………………………………………………………………………….57 附錄…………………………………………………………………………………….68 附錄一. 個人資料表………………..…………………………………………...68. 附錄二. 陳氏網路成癮量表………………..……………………………….…..69. 附錄三. Rosenberg 自尊量表…………………………………………………...70. 附錄四. 壓力因應量表………………..……………………………………..….71. 附錄五. 拒網自我效能量表………………..………………………………..….75. vii.

(9) 表次 表 4-1-1. 高中職生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33. 表 4-2-1. 網路成癮、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相關……………………34. viii.

(10) 圖次 圖 2-5-1. 個體影響因素: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自我效能…………22. 圖 2-5-2. 三元影響理論之架構圖……………………………………………………24. 圖 3-1-1. 研究架構圖…………………………………………………………………26. 圖 4-4-1. 自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37. 圖 4-4-2.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38. 圖 4-4-3. 假設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39. 圖 4-4-4.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中介模式……………40. 圖 4-4-5. 自尊、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中介模式………………….40. 圖 4-4-6. 調整之結構方程模式………………………………………………………41.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尊、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係,因此 本章將論述研究者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 2017 年網路使用統計,全球網路使用人口已經超過 35 億,從 2008 年至 今攀升了兩倍的使用人口,其中青少年和年輕族群為大宗,再加上網路使用的面 向越來越多元,如溝通的方式的新穎與創意性,使得通訊形式從純文字到分享檔 案、語音或視訊,或加上創意效果的相片或影片,甚至從 2015 年開始 Facebook 推出網路直播,進行實地、此刻的連線,讓社交媒體增添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方 式(Meeker, 2016;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2018)。然而,過度的網路使用之定 義為使用網路的行為變得失控、難以控制且花費大量時間,到了幾乎毫無節制的 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全世界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因著不同的 研究工具和測量方法,盛行率介於 1.6%到 18%:南韓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為 10.7%、 希臘為 11%,歐洲青少年處於網路使用的成癮風險則有 10.7 到 13.9%,而美國的 高中生盛行率為 4%(引自 Younes et al., 2016)。 觀臺灣的情況,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 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 調查」顯示(2017) ,國人使用行動上網比例高達 85.3%,相較 2016 年增加 7 個百 分比,且經推估全國 12 歲以上的上網人數達 1,760 萬人,以及全國上網人數已達 1,879 萬,顯示使用行動網路的人數持續上升趨勢。就網路新應用服務部分,在「使 用公車資訊系統」上,北部地區的使用比例為 44.6%,位居各居住地區之冠;而東 部地區則為 19.2%,比例最低。在「使用網路訂票」上,東部地區的使用比例最高、 為 77.1%。此外,在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別中,各年齡層皆以使用 Facebook 的比例 最高,而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類型皆以「Line」的比例最高,而近幾年新起網路社 團類別「Instagram」的使用比例為第三高,使用年齡層以「15-19 歲」比例最高。. 1.

(12) 從網路的普遍性可見得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等已成為這個世代不可或缺的媒介, 由於網路的雙重特性,既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 ,為 青少年帶來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發展的可能性,同時因為網路世界的溝通方 式較多元及較難預知的特性,引發了新的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因此網路 世界除了重現真實世界的問題,亦新增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網路世界的問題(王 智弘,2007) ,網路使用所衍生網路成癮的問題越發受到重視,且被考量放入下一 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由此可知網路成癮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 針對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謝龍卿(2004)指出男性、低學業成績組學生、 社經地位高、網路使用時數高的青少年較容易出現網路成癮行為。此外,一篇研 究針對超過 3000 位的 12 到 18 歲青少年來探討過度上網的行為,指出 15 歲以前 的「青春期前期」是過度上網和學業倦怠問題的最關鍵階段,推翻以往「網路成 癮導致學業倦怠」的觀念,反而是大多青春期前期的青少年認為學校課業太無聊 並降低對學校的投入程度後,才漸漸產生過度使用與依賴網路的狀況(引自倪浩 倫,2016)。Yang 與 Tung(2007)則比較高中生之網路成癮者與非網路成癮者在 網路使用模式和社交愉悅感的差異,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者相對於非成癮者認為網 路對學習、日常生活、健康、親子關係及師生關係有更多負面影響。因此,網路 的確提供許多好處給使用者,包含獲取新知與訊息及娛樂,然而也帶來不少問題, 剛開始網路為溝通和人際互動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帶來病 態的行為(Naseri, Mohamadi, Sayehmiri, & Azizpoor, 2015),包含毫無節制的使用 網路、花過多時間在網路所導致的社交問題、較差的學校/工作表現、不良的健康 後果(如睡眠剝奪) (McNicol & Thorsteinsson, 2017) 、忽略重要的網路活動(如檢 查郵件)、低學業成就等等(Adiele & Olatokun, 2014)。 形成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中,Kim 與 Davis(2009)指出低自尊跟多種的網路 活動之使用問題為顯著正相關;Sun(2018)認為網路成癮與低自尊為交互相關, 亦即成癮者花太多時間於網路及其所導致的課業落差使他們感覺丟臉,另一方面, 網路為成癮者提供一個管道以呈現更好的自己,並且展現出不同於真實世界的自 2.

(13) 己。此外,Yao、He、Ko 與 Pang(2014)發現自尊為影響網路成癮的重要因素, 研究結果指出父母給予的情緒溫暖度會透過自尊中介影響網路成癮的程度,亦即 父母的情緒支持度會提升個體的自尊,進一步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由此可知生 活中的重要他人為自尊的主要來源;最後,Zhang 等人(2015)說明因為自尊是個 體對內在之評估,對個體的自我提升或修復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也可幫助個體抵 抗成癮性行為。 Folkman 與 Lazarus(1980)定義因應型態為個體遇到外在情境或內在衝突時, 採用認知或行為的努力以忍受、克服或減緩衝突,而因應型態又可分為情緒導向 與問題解決導向,採用前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可能會自我控制、尋求社會支持、 避免接觸有關問題的情境或接受責任,而採用後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會藉由定義 問題來將壓力轉換成行為、創造不同的解決方法並選擇最適合的回應(Odacı & Ç elik, 2017) 。Cheng、Sun 與 Mak(2015)發現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的不適應 性行為,Al‐Gamal、Alzayyat 與 Ahmad(2016)也指出以問題解決導向做為因應 策略的話,會經歷較低程度的網路成癮;McNicol 與 Thorsteinsson(2017)亦發現 有問題的網路使用者更容易使用逃避且情緒導向的因應型態,由此可知因應型態 有適應性與不適應之屬性,亦帶出不同的問題解決結果,將於第二章節分別討論。 另一方面,Lin、Ko 與 Wu(2011)檢視網路成癮的相關風險因子,發現網路 成癮跟拒絕自我效能有顯著負相關;而在預測網路成癮的復發中,整體的自我效 能可預測逐漸降低的網路使用,例如:對時間管理的自我效能可有效減輕網路成 癮,特定的治療技巧包括重複打開和關掉一個吸引人的網站,且並沒有實際跟那 個網站的互動,可增加個體控制網路使用的自我效能(Lau, Wu, Gross, Cheng, Lau, 2017) ;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同樣發現透過大量練習來解決各種生活情境問題, 或者尋求其他的休閒活動可增強學生的拒網自我效能,進一步降低過度的網路使 用問題。 綜上所述,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皆與網路成癮有顯著關聯性,並 且,關於「成癮」的健康相關行為,Flay 與 Petraitis 於 1994 年提出三元影響理論 3.

(14) (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 (Flay & Petraitis, 1994) ,整合眾多健康相關行 為的理論,建構出提升健康及預防疾病的統整性理論,其中可分成三個影響健康 相關行為決定的重要影響因素:態度(環境與文化)影響因素、社會影響因素、 個體內影響因素,而這三個因素又分別包含三種時間遠近的影響階層:遠程、近 程、促發因素,且彼此交互影響。由於研究者目前於諮商輔導實務現場中個別諮 商的工作型態為多數,比起態度或社會影響因素著重於大環境或人際系統的改變, 若能針對個體本身而言與網路成癮的關係做更多研究,可提供個別諮商的工作方 向,因此研究者欲探究三元影響理論的「個體內影響因素」 ,著重於「遺傳性的特 質和人格傾向」在健康相關的決定和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當個體能控管自 身的行為和情緒可能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統整較高的自我概念,而他們相對較重 視計畫、調節或限制他們的健康相關行為。此外,三元影響理論亦重視健康相關 行為的自我效能,此理論認為當個體相信自己能執行的健康相關行為就有較高的 健康相關自我效能,因此傾向於採取促進健康的行為,然而,過去的研究鮮少探 究因應型態與拒用自我效能之關係,因此本研究欲以三元影響理論為基礎來檢驗 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關聯。而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這三個變項是否符合 三元影響理論中的發展關聯,若能連結起這三個變項,本研究亦期待建構出可能 的關聯模式,以作為諮商工作中未來預防和處遇介入之參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中,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 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並試圖探索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於自尊和網路成癮 之間的中介關係,因此研究問題為: 一、青少年的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為何? 二、青少年的自尊、因應型態和拒網自我效能對網路成癮的預測為何? 三、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是否扮演中介的角 色?. 4.

(15) 四、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是否扮演中介 的角色?.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提出的四個變項更為明確,此節針對所採用之變項進行名詞釋 義。 一、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疾患一詞(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最早由 Ivan Goldberg (1996) 所提出,定義網路成癮是指網路使用的不適應性模式,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損傷, 包含耐受性、戒斷症狀、每次都使用更多時間、持續無法停止使用網路等等;而 後,不同研究者對於網路成癮亦提出屬於自己的定義,如 Young(1998)認為網路 成癮的病理本質與 DSM-IV 中的病態性賭博最相似,以病態性賭博的準則為模型 設計出八題項的問卷來區辨網路成癮者,又如 Griffiths(1998/2011)提出六項網路 成癮的要素:顯著性、心境改變、耐受性、戒斷症狀、衝突、復發;綜上所述, 研究者整理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定義網路成癮為「個體因過度使用網路或依賴 網路,造成其生心理的負面影響,以及學業、人際、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功能損 傷,即使干擾個體的正常生活,也無法控制自己對於使用網路的渴望和行為」 。而 本研究所指稱的網路成癮,指的是研究參與者在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 懋與楊品鳳(2003)編製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上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越高網路成癮的傾向。 二、自尊 William James(1890)定義自尊為個體持續透過達到或超越他們生命中的重要 目標來發展出正向的自我尊重感受(self-regard) ,其他學者接續對自尊有不同的定 義,Rosenberg(1965)擴充自尊的概念,增加自我尊重和自我接納,因此如果一 個人相信他是有價值的人,則他有高自尊,無關乎他的自我評價是否由他人或外 在標準所證實(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13)。而本研究所稱之自尊,. 5.

(16) 係指研究參與者在 Rosenberg 所編製的自尊量表上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自尊越 高。 三、因應型態 因應型態(coping style)指個體傾向用一組特別的策略去處理壓力,因應型態 可分為正向/趨近因應(positive/approach coping)和逃避因應(Avoidant coping), 面對壓力事件時,前者會採取解決問題、尋找支持、認知重建的方式直接去處理 問題,而後者會採取否認、自我責怪、社交退縮、不涉入的方式(Li et al., 2016); 另一種分類是把因應方式分為問題解決導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緒導向 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問題解決導向者會直接處理問題,包含問題解決、 使用社會支持、認知重建,而情緒導向者會調節壓力所帶來的負向情緒,包含幻 想問題消失、退縮、否認(Skinner, Edge, Altman, & Sherwood, 2003) 。而本研究採 用張宇岱(2003)所修訂之壓力因應量表,來測量研究參與者的壓力因應方式, 分為三種因應型態: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Cognitive/problem-focused coping)、 逃避-情緒導向因應(Avoidance/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及尋求社會支持導向 因應(Seeking social support coping) ;分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個體越常使用該種因 應型態來面對壓力情境。 四、拒網自我效能 根據 Bandura(1997)定義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並執行一 組特定的行為,若一個人對某項任務有高自我效能,則會花充足的努力去達到成 功的結果,反之,低自我效能者則無法堅持下去。而物質相關的拒用自我效能 (Refusal self-efficacy)指的是個體可以成功拒絕物質使用的信念,被廣泛運用在 各項成癮物質及行為的研究上,因此,拒網自我效能的定義即為個體可以成功拒 絕使用網路的信心能力。而本研究所指稱之拒網自我效能,是研究參與者在 Lin、 Hu、Lin 與 Wu(2013)所編制之拒網自我效能量表上的得分,分數越高表示個體 拒絕或停止上網的信心程度越高。. 6.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將以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為基礎來探討網 路成癮的可能成因。首先回顧網路成癮與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效能之內涵, 而後分別了解自尊、拒網自我效能及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最後以三 元影響理論架構來整合性地探討自尊、拒網自我效能及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可 能關聯模式。. 第一節. 網路成癮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歷史背景 20 世紀後期,成癮(addiction)這個詞漸漸用來指涉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 , 直到 20 世紀末,各學者開始探索物質濫用帶來的成癮行為與非物質濫用的相似性, 而 賭 博 疾 患 ( gambling disorder ) 第 一 次 在 DSM-III 的 衝 動 控 制 障 礙 (impulsive-control disorder)中被提到,它的診斷準則呼應成癮的概念,包含耐受 性、戒斷反應、非適應性功能及重複的嘗試失敗,而後在 DSM-5 中,賭博疾患被 歸入「主要診斷部份」的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篇,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化過程, 將 成 癮 納 入 了 行 為 性 的 成 癮 ( 引 自 Carlisle, Carlisle, Polychronopoulos, Goodman-Scott, & Kirk-Jenkins, 2016)。更重要的是 DSM-5 將網路遊戲障礙症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放入「狀況需要深入研究」的章節(施香如、許韶玲, 2016) ,而 2018 年出版的第 11 版的國際疾病診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更直接定義遊戲疾患的診斷標準,並將遊戲疾患/遊戲成癮 (Gaming disorder)納入成癮性疾患中行為成癮的診斷,這代表全球的健康專家認 為過度使用電玩遊戲將產生類似於物質成癮的不利影響(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2018) ,由此可見網路成癮越發受到重視,成為不容小覷的全球 普遍現象。 二、網路成癮的涵義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一詞最早由 Goldberg(1996)定義: 7.

(18) 網路成癮是指網路使用的非適應性模式,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損傷,包含耐受性、 戒斷症狀、每次都使用更多時間、持續無法停止使用網路等等,Goldberg 將網路 成癮視為一種因應機制的成癮行為,並借用物質依賴的診斷準則來說明網路成癮 的特性。Young(1998)認為網路成癮的病理本質與 DSM-IV 中的嗜賭症最相似, 以嗜賭症的準則為模型設計出八題項的問卷來區辨網路成癮者,包含: (1)全神貫注於網路,即使離線仍想著上線的情形。 (2)每次都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才能達到滿足感。 (3)很難控制上網時間,使用網路就幾乎停不下來。 (4)嘗試停止上網時,容易有不安、易怒、沮喪或暴躁心情。 (5)花在網路的時間比原先預期的久。 (6)為了上網,寧願冒失去人際關係、工作與教育機會的風險。 (7)曾經欺騙家人或治療師以掩蓋涉入上網的程度。 (8)將網路視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焦慮、罪惡等情緒的方法。 若受測者有其中五項,則可視為網路成癮者。此外,Griffiths(1998/2011)提 出六項網路成癮的要素:(1)顯著性:網路成癮成為個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 並支配他的思考;(2)心境改變:個體從事成癮行為後,感受到心情的平復與轉 換;(3)耐受性: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以達到先前的滿足感;(4)戒斷症狀:當 停止使用網路時,心理或生理感到不舒服;(5)衝突:網路成癮跟個體其他生活 事件產生衝突;(6)復發:戒除網路使用後,仍不斷復發、回到過去網路成癮的 模式。 綜上所述,過去學者較常以病理性、有問題的角度看待網路成癮行為,試圖 採用物質使用障礙症的診斷準則來建立篩選網路成癮的標準,但是關於網路成癮 的本質,不同學者亦嘗試釐清究竟是網路本身讓使用者成癮,亦或透過網路所接 觸的活動(如:情色活動、購物、遊戲等)所導致的成癮(Carlisle et al., 2016; Kim & Davis, 2009) ,甚至網路使用是否有「成癮」之問題,例如:Wood(2008)反駁 究竟能否將嗜賭症與從事電玩遊戲相提並論,將「『花很多時間在打電玩』定義它 8.

(19) 的成癮性或問題性」?許多人過度從事電玩遊戲是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 技巧,或者是能夠使他們從生活中的某些問題轉移注意力,而非遊戲本身的成癮 特性,因此 Wood(2008)認為成癮的理論應該漸漸從聚焦活動或物質為原因,轉 移到成癮是個體及其文化和環境的互動結果,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成癮是較弱的 因應技能之表現形式,無論是處理創傷經驗或是因應生活壓力 。除此之外, Kardefelt-Winther(2014)亦跳脫過去視網路成癮為衝動與病理性,從補償的概念 來看待網路成癮,將網路成癮視為一種面對生活困難所展現的因應策略,且當網 路成為社會中的普遍存在和現象時,這些被判斷為網路成癮的「症狀」 ,可被重新 詮釋為年輕世代的娛樂和溝通方式之轉變,且網路使用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 非病理化的現象。 再者,DSM-5 與以往版本的不同在於雖然仍以症狀為基礎來界定診斷,但是 它對幾乎所有的診斷都加入嚴重度的評估,減少對個體做類別或有無的分類,而 是程度之差異,可見得 DSM-5 朝向向度分類的評估邁進,也代表著逐漸去病理化、 每個人都只是在各個類別中有程度差異而已,因此本研究以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得 分總分來評估研究參與者網路成癮傾向,與 DSM-5 的發展精神是相近的,亦即不 以有無的角度看網路成癮,而是用連續向度的觀點探討網路成癮程度及其與相關 因素之關聯。 三、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青少年階段是個體經歷許多轉變的時期,包含生理、認知、社會情緒等範疇 的變化(Erikson, 1980),尤其在這個世代裡,網路滲透人類的日常生活,青少年 在生活各面向中經歷了網路影響友誼、家庭關係、學校等層面(Ayaz & Karatas, 2016)。Kuss、Van Rooij、Shorter、Griffiths 與 van de Mheen(2013)列出數個調 查青少年網路成癮盛行率的研究,因著不同的測量工具、盛行率從 1.5%到 11.6% 不等,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聚焦於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以及網路成癮為青少年 帶來的損害(Ç evik & Yildiz, 2017),如:對自我認同之形成帶來負面影響、改變 大腦發展的結構、負向影響認知功能、造成低學業成就或從事風險活動等。由此 9.

(20) 見得網路成癮對青少年有重要的影響力,接著論述網路成癮行為之發展的相關因 素。 1. 發展因素 根據 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階段,若青少年能成功度過此階段危機,將 能更了解自己的智力、興趣、性向、價值觀、生活目標等,也更有勇氣進行選擇 並承諾將選擇實現。相反地,若未達成發展任務,青少年將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 樣的人,做抉擇時猶豫不決,生活缺乏方向和目標。此外,青少年階段正值重要 的「分離-個體化」階段,指的是逐漸脫離家庭影響,發展與統整自我的各部分 特質,以架構出真正的自我,達成自我認同的目的(陳金定,2007) ,因此青少年 找尋家庭以外的參考架構、同儕的影響力提升,其中,網路世界的多元互動性可 滿足青少年的人際需求,例如:線上聊天對青少年相對有吸引力,為網路成癮的 重要風險因子(Xu et al., 2012),陳瑛琪(2013)亦指出青少年上網的前五大目的 為:多認識朋友、抒解生活及課業壓力、討論感興趣的主題、找志同道合朋友, 以及談平時難以啟齒的事,並指出擁有較多網路同儕的青少年,其成癮的機會比 其他人高出 44%。 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也透過網路達到不同目的,如:外向者利用網路來擴大 社交圈和友誼,而內向者交網友以補足他們真實世界的缺失(Prabhakaran, Patel, Ganjiwale, & Nimbalkar, 2016) 。在此可看到網路社交的矛盾本質:一方面,重度使 用者被認為跟社會隔離且擁有不多的社交技巧;一方面,網路做為一個互動性媒 介,網路用來與朋友、家人等等的溝通方式,所以它可以滿足人們被社會認可、 社會支持和歸屬感的需求(Kim & Davis, 2009)。 除了網路社交以外,線上遊戲亦為網路成癮者使用網路的重要活動之一,Ko、 Yen、Yen、Lin 與 Yang(2007)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時間中,若花大 多時間從事網路遊戲有高網路成癮的風險,原因在於線上遊戲提供青少年控制感、 與他人同步互動,以及自由的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網路滿足了青少年尋 10.

(21) 求刺激、親密感、友誼和尊重的需求,並透過網路遊戲的環境來彌補低自尊和低 家庭功能,若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足夠好的因應型態,則這些青少年會更容易沉迷 於網路。 2. 環境因素 廣泛的網路可接近性會提升網路成癮的可能,例如可在廚房、手機或透過 wifi 使用網路的青少年會比沒有廣泛接近性的青少年更容易成癮,亦即取得網路的機 會越高,越容易成為網路成癮者(陳瑛琪,2013;Kuss et al., 2013) 。Griffiths(2000) 研究五位過度使用網路之個案所經歷的生活狀況,歸納出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尤 其是父母管教及對孩子限制的質與量,若家長持續關注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品質, 能防止青少年的網路成癮風險(陳金定,2007)。 網路成癮的其他相關因素包含「情緒壓力」 ,常依賴網路來紓發情緒的使用者, 其網路成癮的機率較其他人多 35.7%,而使用網路來學習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學 習動機」可能為網路成癮的保護因子,因為當學習動機越高時,抗拒網路誘惑的 能力越大(陳瑛琪,2013)。此外,與其他成癮障礙類似,越高程度的憂鬱傾向, 越容易有網路成癮,可能原因在於憂鬱傾向與低自尊、低動機、害怕被拒絕,以 及需要他人的認可有關,透過網路的匿名性來與他人互動,藉此克服現實世界的 社交困難(Young & Rodgers, 1998) 。Griffiths(2000)亦指出因信心不足而藉由網 路社交來增強價值感與信心、重大生活事件導致個案逃離現實生活、網路人際關 係再次增強網路的使用、在網路中有人可以理解網路使用者的深層需求而非責怪 和批評等,這些因素皆會進一步促進網路成癮者的使用。 將網路成癮與其他物質相關成癮作類比,本研究亦搜尋吸菸或飲酒的成癮研 究之相關因素,其中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絕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皆為 重要的關聯變項,Zhai 等人(2015)討論吸菸與非吸菸孕婦的自尊、心理困擾、 焦慮和憂鬱症狀及因應型態,發現自尊顯著預測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且低自尊 跟物質依賴有顯著相關,且吸菸者相對非吸菸者使用較少的問題解決導向因應, 而使用較多的情緒導向因應,而 Petraitis、Flay 與 Miller(1995)檢視青少年物質 11.

(22) 使用的相關理論,特別指出「拒絕自我效能」是指青少年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 抵擋社會壓力、拒絕使用物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且近期研究越來越重視拒絕 自我效能之重要性,例如眾多研究者發現青少年對自己能拒絕抽菸的能力之信念 是預測吸菸的重要因子。除此之外,因應型態跟物質濫用之行為亦有關聯, Jorgensen 與 Dusek(1990)研究青少年的適應性行為,發現使用無效的因應技巧 的青少年多為逃避或不成熟的因應型態,在認知上展現自我責怪,在行為上則出 現對他人的敵意反應及物質濫用(如酒精使用) 。Lin、Wu、You、Hu 與 Yen(2018) 研究 2000 多名台灣的高中職學生,欲找出與網路成癮相關的心理社會危險因子, 也發現網路成癮跟拒網自我效能呈負相關,建議教育人員可藉由提升拒網自我效 能以改善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 第二節. 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自尊之內涵 自尊是心理學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自尊的定義是「個體主觀評價他作為一 個人的價值」 ,換言之,自尊的意思是一個人如何評估自己,以及在大多的情境下 如何感受自己(引自 Younes et al., 2016),如果一個人相信他是有價值的人,則他 有高自尊,無關乎他的自我評價是否由他人或外在標準所證實(Trzesniewski et al., 2013)。而自尊最早是 1890 年由 William James(1890/2012)所提出,指個體持續 透過達到或超越他們生命中的重要目標來發展出正向的自我尊重感受(self-regard) , 其他學者接續對自尊有不同的定義,例如:自尊是個體對自我認識(self-knowledge) 的評價,其中自我認識包含一個人喜歡自己和相信他們多有能力的程度,又如 Morris Rosenberg 擴充自尊的概念、包含自我尊重和自我接納,「當提到高自尊, 我們僅指稱個體尊重自己、認為自己有價值;他不一定認為自己比別人好,但他 必定不認為自己比較差;他不認為自己是完美的,相反的,他清楚自己的限制並 期待成長和進步(Rosenberg, 1965)」。 自尊的發展歷程是由複雜的先天因素及其家庭、社會和文化脈絡所形塑而成,. 12.

(23) 例如:基因影響個體在氣質、智力、外觀、健康等差異,這又會形成不同的社會 互動,個體所尋找的社會情境、他們引發父母、同儕、伴侶等重要他人的反應, 以及他們的能力如何在工作和關係脈絡中達到成功,總體來說,這些人際互動歷 程及環境影響又會反過來影響個體的自尊程度(Zeigler-Hill, 2013)。 那麼自尊跟生命中重要的結果有什麼相關呢?大多學者都同意自尊與自陳的 幸福感和生命整體的滿足感有正相關,在精神病理學方面,自尊常在診斷的脈絡 中被提及(如:過度強調自我的重要性) ,因為低自尊可能為精神病理學中的風險 因子;在身體健康的部份,低自尊常跟較高的身高體重指數、心血管疾病、抽菸 和酗酒有關連;在人際關係方面,低自尊的人相對於高自尊的人處理「社會拒絕」 的方式是不同的,亦即低自尊的人會在社會互動中花較多的注意力資源在可能的 拒絕線索並預期被拒絕,且無法使用相應的策略來防止被拒絕、也對拒絕有較激 烈的反應。此外,高自尊也跟課業表現有正相關並跟犯罪行為有負相關(Zeigler-Hill, 2013)。 二、自尊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在自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不同研究皆證實青少年的自尊與網路成癮 為負相關、是網路成癮的風險因子(陳瑛琪,2013;Kim & Davis, 2009; Prabhakaran et al., 2016)。Armstrong、Phillips 與 Saling(2000)檢視網路成癮的存在性與較佳 的決定因子,發現在這自尊和衝動性這兩個變項中,自尊對網路成癮有較佳的預 測力,且在其他的成癮行為探討中,自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低自尊是因還 是果,未有定論;且因低自尊的人較在意負向評價,懷疑他人的稱讚,解讀評價 性資訊的方式又會增強他們的負向自我評價,這造成他們產生不足和沒有價值的 感受,而成癮物質被用來逃離這些負向評價和人際關係的壓力(Baumeister, 1993) 。 Ko 等人(2007)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發生與復發率及相關預測因子,其中低自 尊與低家庭功能是青少年網路成因的風險因子,而青少年的用網時間中,花大多 時間玩網路遊戲者有更高的網路成癮風險。此外,線上遊戲提供青少年一種控制 感、與他人互動的和諧感,以及自我表現的自由性,所以青少年從網路尋求刺激、 13.

(24) 親密感、友誼和尊重,藉網路遊戲的環境來彌補低自尊和低家庭功能。Stieger 與 Burger(2010)比較內隱與外顯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發現低自尊的人傾向於期 待被拒絕,亦即他們在建立關係時或人際互動中較害怕被拒絕,因此,網路對低 自尊的人來說是一種合適的溝通方法,因為相對於面對面接觸,降低被拒絕的可 能性,可以面對較少的評價性口語或非口語訊息(Fioravanti, Dèttore, & Casale, 2012) ,所以擁有脆弱自尊的個體可能有較高的網路成癮風險。Naseri 等人(2015) 研究女大生、發現低自尊的人較容易受網路成癮的困擾。Younes 等人(2016)研 究醫學院學生的網路成癮跟個人特質之關係,並探索網路成癮、失眠、焦慮、憂 鬱、壓力和自尊之可能相關性,發現低自尊跟網路成癮為負相關。 Wiederhold(2016)回顧各國聚焦於網路成癮和自尊的關係的研究指出:一篇 研究 371 名英國學生的期刊提到「病態的網路使用者的自尊偏低,且較容易社交 封閉。」另一篇研究台灣的 500 多名國中生亦發現低自尊預測網路成癮的出現; 再一篇中國的文獻、研究 2095 位大專生,發現父母的情緒溫暖度會透過自尊中介 而影響網路成癮,亦即父母的情緒支持會提升孩子的自尊,進一步減輕網路成癮 的風險;在土耳其的一篇研究中,亦發現整體自尊、社交自尊、家庭自尊跟網路 成癮呈負相關,結論為網路使用變成一種個體彌補自身認知的缺陷的方式,並且 暫時擁有一個正向評價的自我。Lau 等人(2017)探討網路成癮是否為暫時性或持 續性的現象,發現自尊是改變網路成癮的其中重要因素,它可促進網路成癮的緩 解。綜合各研究結果可知自尊與網路成癮為負向關聯,當個體的自尊程度越高, 網路成癮的可能性越低,是一個保護因子。. 第三節. 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因應型態之內涵 壓力對身心健康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因子,而壓力有不同的定義模式,其 中在心理學中聚焦於「知覺壓力(perceived stress)」,意思是外在事件對個體造成 生理和認知上的困擾,且超過個體在情緒和行為上所能對抗的外在壓力源所造成. 14.

(25) 的有害影響。知覺壓力的概念可對應個體擁有的特定資源,如因應型態,讓他們 經驗外在壓力的同時不損耗功能運作(McNamara, 2000),進一步定義因應型態 (coping style)為個體「評估」目前的情境及個體有什麼資源和選項,持續透過認 知和行為的努力以超越、忍受或減低內在和外在的要求和衝突(Folkman & Lazarus, 1980;Lazarus & Folkman, 1984) ,因應方式可分為正向/趨近因應(positive/approach coping)和逃避因應(avoidant coping) ,面對壓力事件時,採取前者的個體會採取 解決問題、尋找支持、認知重建的方式直接去處理問題,而採取後者的個體會否 認、自我責怪、社交退縮、不涉入(Li et al., 2016) 。而 Jorgensen 與 Dusek(1990) 將因應型態分為「健康的努力(salutary effort)」與「壓力宣洩(stress palliation)」, 使用前者因應型態的個體會發展行動計畫、利用社交資源以得到情緒支持和討論 問題、從事生理、認知、學術活動以自我提升和維持自尊;使用後者因應型態的 個體會做白日夢、聽音樂、睡覺、大吼大叫、宣洩怒氣、責怪他人、透過使用物 質來逃避個人的問題、遠離家中、試圖把問題看得不重要。 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是分為問題解決導向(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情緒導 向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解決導向者會直接處理問題,包含問題解 決、使用社會支持、認知重建,而情緒導向者藉由從事活動以減緩壓力造成的情 緒困擾,如:幻想問題消失、退縮、否認(Lazarus & Folkman, 1984;Skinner et al., 2003)。 Jorgensen 與 Dusek(1990)指出擁有良好的因應型態的個體能:(1)直接處 理壓力源(如:考量多種選擇以達到問題解決的目的) ; (2)從事行為或認知活動 (運動或試著看到情況的正向)以維持幸福感和樂觀態度。而常使用無效的因應 技巧的個體的因應型態多為逃避或不成熟的,例如在認知上自我責怪,在行為表 現上呈現對他人的敵意反應、物質濫用或迴避人群,對壓力情境產生負向效果。 由此可見,因應型態可能反映一個人的整體心理社會適應程度,因適應良好的人 們會使用較健康的因應技巧,可減低壓力也可解決問題,然而,適應較不良好的 人所使用的因應技巧僅能暫時降低緊張和避免壓力(宣洩負向情緒和使用酒精; 15.

(26) 否認壓力源的存在),卻無法轉變壓力源本身。 Suldo、Shaunessy 與 Hardesty(2008)檢視因應型態在高成就高中生所知覺的 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間扮演的角色,發現因應型態跟青少年的整體生活滿意度有高 相關,其中正向評估(如:保持與他人的連結、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交新朋 友)和家庭溝通(如:向父母傾訴困擾、跟家人一起從事活動)跟幸福感呈正相 關,而憤怒因應(如:發怒並對別人吼叫、跟家人或朋友抱怨以發洩怒氣)和負 向逃避(如:使用藥物、飲酒吸菸)跟幸福感呈負相關。此研究亦發現因應型態 跟心理病理的結果亦高相關,例如採用負向迴避因應的學生展現許多內化行為(如 憂鬱和焦慮) ,而使用憤怒因應策略的學生較常經歷外化行為(如攻擊、品行不良) , 總而言之,不論學業成就的高低,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跟社會情緒的運作功能呈 負相關,而使用適應性的策略(如:正向評估)能夠部分緩衝壓力對心理健康的 影響。 二、因應型態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Ç evik 與 Yildiz(2017)指出網路和電腦被當成一種因應壓力的策略,當個體 經歷無聊或焦慮,或者無法解決所面臨家庭關係或友誼的問題時,他們透過花更 多時間在電腦和網路上以轉移注意力,藉此減輕內在經驗問題的嚴重程度。此外, 高程度網路成癮的個體較無法使用有效或有功能的因應策略,因此遭受更多壓力, 且當個體使用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並期待網路可改善心情,那麼他們更可能發展 出網路成癮。 因應型態可中介壓力事件和眾多發展相關結果之關係,包含物質使用、外化 問題和內在問題,各研究皆發現逃避因應與網路成癮為正向關聯,Li、Wang 與 Wang(2009)探討大專生的網路使用問題與生活壓力事件及因應型態之關聯,研 究指出當個體多次經歷壓力事件,貧乏的因應機制會增加個體的非適應性行為, 且因應型態為生活壓力事件及網路使用問題之潛在中介因子,其中研究發現逃避 因應型態為顯著的中介變項,亦即有網路使用問題的大專生較常使用逃避因應型 態而較少使用問題解決導向的因應型態來面對生活壓力事件。Cheng 等人(2015) 16.

(27) 採取前瞻性研究以發掘網路成癮與心理社會上的不適應之心理機制,此研究將因 應型態分為逃避因應及僵化因應(coping inflexibility),其中僵化因應指的是網路 成癮者即使遭受網路行為的嚴重後果,他們仍然繼續從事網路活動,這樣的僵化 缺乏適應性,因為他們沒辦法察覺到自身行為和事件結果的關聯性;此研究結果 歸納出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和接下來的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又可解釋僵 化因應和接下來心理社會不適應的關係,為較重要的預測因素。 Li 等人(2016)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與生活壓力事件之關聯,特別探討心理 需求滿足的中介角色及因應型態的調節角色,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正向因應的青少 年視壓力源為可控制的且為成長的機會,他們會採取直接的行動以解決壓力源, 因此有較好的心理需求滿足感,正向因應可作為青少年復原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此研究亦發現負向因應跟網路成癮為正相關,然而並未發現負向因應作為生活壓 力事件和網路成癮的調節角色,但是不宜妄斷負向因應型態是不重要的。Ç evik 與 Yildiz(2017)欲檢視社會支持、因應型態和孤獨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預測力,研 究發現因應策略中的認知逃避及問題解決可顯著預測網路成癮,也就是青少年使 用網路以逃避問題或減少負向情緒,將網路和電腦當成因應壓力的策略,當他們 無聊或焦慮,他們就透過電腦和網路轉移注意力,又或者當個體面對家庭或友誼 關係的問題,且無法解決問題,他們就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 第四節.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 一、自我效能之定義 Bandura(1997)定義自我效能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並執行一組特定 的行為,包含人們經歷費力的情境時,會如何表現、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所以 對自我效能的信念會影響一個人如何感覺、思考、表現及激勵自己,是行為表現 的重要決定因子。當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難以完成特定任務,那他有可能出現 逃避的行為或轉向其他的任務(引自 Odacı & Ç elik, 2017)。此外,自我效能涉及 「判斷」 ,判斷自己是否能執行一組行為來因應可預期的情境及執行的程度。而自. 17.

(28) 我效能的判斷也會決定人們在面對阻礙或負向經驗時,會花多少力氣和堅持多久。 日復一日,人們需要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且要堅持多久,因此準確的自我評估, 亦即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的概念將帶來功能性的價值(Bandura, 1982)。 二、拒網自我效能之內涵及與網路成癮的相關 物質相關的拒用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成功拒絕 物質使用的信念,被廣泛運用在各項成癮物質及行為的研究上,如 Oei 與 Morawska (2004)探究過量飲酒的認知模式,發現到低拒酒自我效能跟高飲酒量有高相關, 在過量飲酒、復發和治療後回復扮演重要角色,而 Oei 與 Jardim(2007)研究拒酒 自我效能跟飲酒行為的相關,發現無論是亞洲或歐美學生,拒酒自我效能對飲酒 相關行為都是重要的預測因子,自陳有較高拒酒自我效能的學生飲用較少的酒, 自我效能是區分戒酒和復發的重要因素,若能在問題飲酒的治療計畫裡面加入「拒 酒自我效能」將會提升成效。又如 Conrad、Flay 與 Hill(1992)探討學生抽菸的 開端,發現較低程度的拒菸自我效能可預測接下來的抽菸行為,Kim(2001)也發 現韓國學生中,整體自我效能跟抽菸行為是負相關,因此說明自我效能可能在預 測抽菸相關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為國中生設計預防網路沉迷之主題課程,研究 發現此主題課程的介入對拒網自我效能有立即性效果,採用 Bandura(1997)所述, 自我效能的形成來源包含由社會說服、改變個人在面對壓力的情緒與負面的想法, 以及對環境的錯誤解讀,因此學生在課程中透過大量練習與解決生活情境題,尋 求其他替代的休閒活動,可以有效提升拒網自我效能,並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 Lin、Ko 與 Wu(2008)探究 Bandura 社會認知理論中的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y) 和自我效能來解釋成癮行為,結果發現拒網自我效能(Refusal self-efficacy of Internet use)跟網路成癮為負相關,且與 Bandura 的結論相符的是拒網自我效能對 網路使用的正向結果預期和網路成癮程度達到完全中介的效果,而對網路使用的 負向結果預期和網路成癮程度達到部份中介的效果,此研究發現是因為預期結果 仍倚賴自我效能的判斷。王怡文(2010)探討職場中的拒網自我效能如何透過網 18.

(29) 路成癮影響職場適應,研究發現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傾向呈負相關,當個體 的拒網自我效能越高,其網路成癮傾向越低,其中拒網自我效能較高者,其強迫 性上網行為較少、戒斷反應與耐受性較佳,時間管理問題亦較少。林旻沛(2011) 的追蹤研究發現大學生於第一年拒網自我效能越低,第二年網路成癮程度也越嚴 重,是網路成癮的有效預測因子。Lin 等人(2011)檢視 3000 多位全台各地的大 專生(含技職及非技職大專)之網路成癮率及相關心理風險因子,此研究中發現 一些重要的特質跟網路成癮有高相關,其中網路成癮跟拒絕自我效能為顯著負相 關。Lau 等人(2017)認為認知改變有利於網路成癮的減緩,其中建議時間管理 的訓練可有效減輕網路成癮,特定的治療技巧包括重複打開和關掉一個吸引人的 網站,但沒有實際跟此網站互動,可增加控制網路使用的自我效能,可見整體的 自我效能亦與網路成癮有關。. 第五節. 三元影響理論背景、發展與應用. 健康相關行為指的是任何會影響個體身體健康或個體相信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行為(Sutton, 2004),包含維持、提升或恢復健康、預防疾病等行為(Health belief model, 2002) ,而在三元影響理論(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被提出之前, 研究者們已經建立為數不少的健康相關行為(Health-related behaviors, HRBs)的理 論,例如:Lettieri、Sayers與Pearson(1980)指出有43種解釋物質使用之發展過程 的理論,這些理論包含跨學科和跨領域變項的探討健康相關行為,然而眾多變項 及不同方式組織變項而形成的理論,導致了一個現象:缺乏統整性的理論!三元 影響理論則在此背景脈絡下生成(Flay, Snyder, & Petraitis, 2009)。 三元影響理論由Flay與Petraitis於1994年提出(Flay & Petraitis, 1994),是一個 針對健康相關行為提供較高層次的描述和解釋之後設理論觀點,用一個全新及統 整性的角度看健康行為的改變,目的在提升健康和預防疾病。Flay(1999)利用三 元影響理論來論述菸品使用的發展,之後越來越多研究利用三元影響理論來探討 青少年物質使用的開端和改變、青少年的抽菸發展(Defoe, Semon Dubas, Somerville,. 19.

(30) Lugtig, & van Aken, 2016) 、非法使用興奮劑(Bavarian, Flay, Ketcham, & Smit, 2015) 等現象,近期更被使用來檢視其他成癮行為,如賭博、交通的冒險行為(Snyder & Flay, 2012)。 三元影響理論整合了許多理論所提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預測因子,包含:健 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保護動機理論(the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或人格理論等等,故三元影響理論是一個宏觀的理論,融合遠近程的不同 時間變項,包含較遠的背景變項或立即的影響因素。接著將介紹三元影響理論中 的三大影響串流:(1)態度影響因素;(2)社會影響因素;(3)個體影響因素。 一、態度影響因素 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廣大的社會文化或環境因素會藉由健康相關的知識、價值 觀、預期和評估而間接影響健康相關信念和態度。這廣大的文化社會或大環境為 健康相關的資訊提供一個架構,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學校、大眾媒體及個體較少直 接接觸的人會提供許多健康相關的資訊,例如:大眾健康活動可提醒人們抽菸導 致癌症的知識、暴露於陽光下增加皮膚癌的風險等,這些有關健康威脅的知識進 一步影響一個人對於健康相關行為結果的預期。 此外,三元影響理論認為許多文化價值觀會透過政府、新聞媒體、廣告者來 傳達,久而久之,社會文化價值會形塑出個體的健康相關價值觀,進一步影響人 們如何評估健康相關行為的結果。綜上所述,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健康行為相關的 「態度」來自於(1)對一項健康相關行為的健康、財物和社會結果的預期;(2) 對這些結果的評估,最後這些環境影響因素間接地導致一個人如何做出提升健康 或犧牲健康的決定。 二、社會影響因素 相對於態度影響因素,社會情境影響因素透過個體觀察和模仿重要他人的態 度和行為,對個體有更直接的影響。許多實證研究皆認為社會影響因素在健康相 關行為裡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物質使用。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個體所處的社會環 20.

(31) 境會透過兩種方式影響健康相關行為,第一、三元影響理論假定個體所處的社會 脈絡中,其中連結最緊密的人會直接對個體造成影響,接著再影響個體順從與否 的動機;第二、三元影響理論假設個體會受到處在同樣社會情境中的他人之健康 相關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所影響,而這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對於特定行為所知覺 到的規範,例如:一個沒有人抽菸的家庭,身處其中的孩童會傾向認為抽菸是社 會不認可的行為,又或者有經常運動的朋友傾向認為運動是正常的。 綜上所述,執行的動機和所知覺的規範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社會準則信念, 再形塑個體採取健康相關行為的決定。將此運用於健康促進行為中,三元影響理 論建議介入手段應該包含(1)轉變個體的社交網絡或社會支持,例如:強化個體 跟抱持正向健康態度的人們之連結;(2)轉變個體欲順從之對象的行為;(3)改 變個體認為健康相關行為是否符合常規的知覺。 三、個體影響因素 三元影響理論相信即使兩個人在相似的社會情境中,以及對健康相關行為抱 持相似的態度,他們也不會做出一樣的決定,因此,三元影響理論認為「遺傳性 的特質和人格傾向」在健康相關的決定和行為中亦扮演重要角色(見圖 2-5-1) 。三 元影響理論以人格五要素(The Big Five)做為個體內影響因素的理論基礎,三元 影響理論認為一個人控管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會影響自我感或自我概念,亦即 可以控管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的人有可能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統整較高的自我概 念,而他們相對較重視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 ,對於計畫、調節和限制他們 的健康相關行為有較高的興趣。另外, 「外向性/內向性」和「親和性」形塑健康相 關行為的技能,例如:三元影響理論認為內向性和低社交性會負向影響社交能力, 低社交能力進一步影響一個人知覺自己執行健康相關行為的能力。 綜上所述,三元影響理論認為自我決定或控制行為的能力,以及個體知覺控 管健康相關行為的自我能力,兩者會形塑健康相關的自我效能,最後影響個體採 取促進或者犧牲健康的行為。. 21.

(32) 圖 2-5-1. 個體影響因素: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健康相關行為之自我效能. 資料來源:Flay, B. R., & Petraitis, J. (1994).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 A new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Medical Sociology, 4, 32. 四、影響因素之階層 三元影響理論中的影響階層從 1994 年 Flay 與 Petraitis 最原始提出的五階層, 到隔年調整成三階層,演變成三乘三的矩陣(見圖 2-5-2) ,本研究亦以後續的三階 層為基礎探討變項;以下介紹影響階層之內涵。 (一)原始五階層 論述完三大影響因素串流後,再來看三元影響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假設,它將 各影響因素分成五個階層,代表影響因素對個體的最終決定有時間順序之遠近、 不同強度的影響力。最高層為「遠程因素(Ultimate causes)」,代表影響因素的根 本來源,包含個體的遺傳特質、文化社會傳承和一個人生長背景和成長環境。第 二層為「社會-個人連結」 ,這層影響因素是遠程階層與個體相關且廣泛的因素之 互動過程,包含社會關係、知識與價值觀,以及自我感和社交技能。第三層「預 22.

(33) 期-價值觀」比第二層更特定且對個體行為具有較高的預測力,例如:知識如何 影響一個人對特定行為的預期結果。第四層為「認知」 、所有的影響因素都會走向 認知階層,包含社會規範信念、態度和自我效能。社會認知將會決定最終第五層 的單一預測因子「決定」,個體試圖在特定情境中採取某行為。 從這五階層可看到越後面的階層對最後的行為決定具有高預測力,但因為是 最立即的預測因子,難以解釋行為背後更深的原因;相對的,遠程因素雖然對最 終的行為沒有高預測力,但是能清楚的解釋行為的影響來源。 (二)交互影響 雖然分別介紹三大影響串流,但是並不代表這三個影響串流各自運作,三元 影響理論假設在不同串流以及不同階層之間會交互影響,例如:三元影響理論假 設個人特質雖然初始會影響個體的自我感和社交能力,但也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 如何取得知識和價值觀(在態度影響因素中) ,以及如何與他人連結的能力和行為 預期(在社會影響因素中)。 (三)修正之三階層 Petraitis 等人(1995)檢視十四個青少年使用實驗性物質的多變量理論,這些 理論強調物質特定的認知、社會學習歷程、對常規的承諾和對家庭的依附及個體 內的歷程。對比相同與相異之處,統整出三種影響型態與三階層的影響,調整 1994 年的三元影響理論模型。 1. 促發影響因素 促發因素對特定行為有最高的預測力,但僅聚焦在最立即的行為前兆,同樣 的,促發變項較難解釋行為的長期根源,促發變項包含兩部份,第一個是跟特定 物質相關的未來動機和現今決定,以及使用物質後所得到的回饋;第二個部份是 物質特定的常規知覺、態度和自我效能,例如重要他人鼓勵使用物質、對物質使 用抱有正向態度或者感覺能夠使用物質。 2. 近程影響因素 近程因素是相對間接的影響因素,它的影響力可能透過更促發或認知情感因 23.

(34) 素的中介而發揮,因此近程影響因素比促發影響因素的預測力還低,但可幫助我 們瞭解物質使用的中間因素,例如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若楷模鼓勵使用物質會直接 影響青少年的物質相關認知,並間接影響青少年使用物質的行為。 3. 遠程影響因素 遠程影響因素超越青少年的個人控制,但是會將他們放置於長期物質使用的 風險,例如,學校品質、學業和職業機會、鄰里犯罪問題、父母離婚、父母和學 校的增強、父母教養,又或者個體的人格特質,包含攻擊性、衝動控制、氣質、 社交性、個體天生對物質的藥物效果之敏感性等。. 圖 2-5-2. 三元影響理論之架構圖. 資料來源:Petraitis, J., Flay, B. R., & Miller, T. Q. (1995). Reviewing theorie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Organizing pieces in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1), 82. 五、三元影響理論運用於本研究 本研究所探討的三個預測變項著重在三元影響理論的「個體影響因素」架構, 特別聚焦於近程和促發階層,其中本研究的「自尊」與「因應型態」變項為第二 層的近程影響因素,且假設兩者有相關,將共同影響第三層的「拒網自我效能」, 亦即自尊程度越低的青少年,越有可能採用非適應性的因應型態,兩者共同影響 24.

(35) 青少年發展出較低的拒網自我效能,進而促使青少年發展出網路成癮現象。. 第六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文獻回顧與相關推導,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一: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且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 解決導向因應」也與網路成癮為負相關,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則與 網路成癮呈正相關。 1-1 自尊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1-2 因應型態中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1-3 因應型態中的「逃避-情緒導向因應」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 1-4 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呈負相關。 假設二:自尊和拒網自我效能皆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且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而「逃避-情緒導向因應」 則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1 自尊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2-2 因應型態的「認知-問題解決導向因應」能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2-3 因應型態的「逃避-情緒解決導向因應」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4 因應型態的「尋求社會支持導向因應」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5 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假設三: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自尊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 假設四:青少年的拒網自我效能在因應型態和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中也扮演中介 角色。. 25.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蒐集資料,釐清高中職學生自尊、因應型態、拒網自我 效能與網路成癮的關係,並回應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本章分為五節,依序為研 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資料,來探究自尊、因應型 態、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間之關係,並考驗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項研究假設。 根據前述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及假設,本研究研究架構如下圖 3-1-1:. 圖 3-1-1. 第二節. 研究架構圖.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用林旻沛教授所主持之科技部研究計畫: 「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 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研究(第三年)」中的研究參與者做為本研 究的研究對象,並對研究資料進行資料分析;研究者在此計畫中參與部分為:資 料建檔、除錯、督導學弟妹之資料建檔、文獻整理、資料分析及討論。 該科技部計畫以臺灣地區的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與 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意性 取樣,第三年計畫針對預測網路成癮的因素進行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之前測與 後測,以及課程結束後三個月之追蹤施測。本研究使用該科技部計畫之第三年之 課程進行前的前測資料,其中施測之一所高中與一所高職二年級預計施測人數為.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