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尊、因應型態及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係,因此 本章將論述研究者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 2017 年網路使用統計,全球網路使用人口已經超過 35 億,從 2008 年至 今攀升了兩倍的使用人口,其中青少年和年輕族群為大宗,再加上網路使用的面 向越來越多元,如溝通的方式的新穎與創意性,使得通訊形式從純文字到分享檔 案、語音或視訊,或加上創意效果的相片或影片,甚至從 2015 年開始 Facebook 推出網路直播,進行實地、此刻的連線,讓社交媒體增添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方 式(Meeker, 2016;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2018)。然而,過度的網路使用之定 義為使用網路的行為變得失控、難以控制且花費大量時間,到了幾乎毫無節制的 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全世界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因著不同的 研究工具和測量方法,盛行率介於 1.6%到 18%:南韓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率為 10.7%、

希臘為 11%,歐洲青少年處於網路使用的成癮風險則有 10.7 到 13.9%,而美國的 高中生盛行率為 4%(引自 Younes et al., 2016)。

觀臺灣的情況,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 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 調查」顯示(2017),國人使用行動上網比例高達 85.3%,相較 2016 年增加 7 個百 分比,且經推估全國 12 歲以上的上網人數達 1,760 萬人,以及全國上網人數已達 1,879 萬,顯示使用行動網路的人數持續上升趨勢。就網路新應用服務部分,在「使 用公車資訊系統」上,北部地區的使用比例為 44.6%,位居各居住地區之冠;而東 部地區則為 19.2%,比例最低。在「使用網路訂票」上,東部地區的使用比例最高、

為 77.1%。此外,在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別中,各年齡層皆以使用 Facebook 的比例 最高,而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類型皆以「Line」的比例最高,而近幾年新起網路社 團類別「Instagram」的使用比例為第三高,使用年齡層以「15-19 歲」比例最高。

從網路的普遍性可見得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等已成為這個世代不可或缺的媒介,

由於網路的雙重特性,既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為 青少年帶來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發展的可能性,同時因為網路世界的溝通方 式較多元及較難預知的特性,引發了新的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因此網路 世界除了重現真實世界的問題,亦新增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網路世界的問題(王 智弘,2007),網路使用所衍生網路成癮的問題越發受到重視,且被考量放入下一 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由此可知網路成癮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

針對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現象,謝龍卿(2004)指出男性、低學業成績組學生、

社經地位高、網路使用時數高的青少年較容易出現網路成癮行為。此外,一篇研 究針對超過 3000 位的 12 到 18 歲青少年來探討過度上網的行為,指出 15 歲以前 的「青春期前期」是過度上網和學業倦怠問題的最關鍵階段,推翻以往「網路成 癮導致學業倦怠」的觀念,反而是大多青春期前期的青少年認為學校課業太無聊 並降低對學校的投入程度後,才漸漸產生過度使用與依賴網路的狀況(引自倪浩 倫,2016)。Yang 與 Tung(2007)則比較高中生之網路成癮者與非網路成癮者在 網路使用模式和社交愉悅感的差異,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者相對於非成癮者認為網 路對學習、日常生活、健康、親子關係及師生關係有更多負面影響。因此,網路 的確提供許多好處給使用者,包含獲取新知與訊息及娛樂,然而也帶來不少問題,

剛開始網路為溝通和人際互動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帶來病 態的行為(Naseri, Mohamadi, Sayehmiri, & Azizpoor, 2015),包含毫無節制的使用 網路、花過多時間在網路所導致的社交問題、較差的學校/工作表現、不良的健康 後果(如睡眠剝奪)(McNicol & Thorsteinsson, 2017)、忽略重要的網路活動(如檢 查郵件)、低學業成就等等(Adiele & Olatokun, 2014)。

形成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中,Kim 與 Davis(2009)指出低自尊跟多種的網路 活動之使用問題為顯著正相關;Sun(2018)認為網路成癮與低自尊為交互相關,

亦即成癮者花太多時間於網路及其所導致的課業落差使他們感覺丟臉,另一方面,

網路為成癮者提供一個管道以呈現更好的自己,並且展現出不同於真實世界的自

己。此外,Yao、He、Ko 與 Pang(2014)發現自尊為影響網路成癮的重要因素,

研究結果指出父母給予的情緒溫暖度會透過自尊中介影響網路成癮的程度,亦即 父母的情緒支持度會提升個體的自尊,進一步降低網路成癮的程度,由此可知生 活中的重要他人為自尊的主要來源;最後,Zhang 等人(2015)說明因為自尊是個 體對內在之評估,對個體的自我提升或修復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也可幫助個體抵 抗成癮性行為。

Folkman 與 Lazarus(1980)定義因應型態為個體遇到外在情境或內在衝突時,

採用認知或行為的努力以忍受、克服或減緩衝突,而因應型態又可分為情緒導向 與問題解決導向,採用前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可能會自我控制、尋求社會支持、

避免接觸有關問題的情境或接受責任,而採用後者之因應型態的個體會藉由定義 問題來將壓力轉換成行為、創造不同的解決方法並選擇最適合的回應(Odacı &

Ç elik, 2017)。Cheng、Sun 與 Mak(2015)發現逃避因應可解釋網路成癮的不適應 性行為,Al‐Gamal、Alzayyat 與 Ahmad(2016)也指出以問題解決導向做為因應 策略的話,會經歷較低程度的網路成癮;McNicol 與 Thorsteinsson(2017)亦發現 有問題的網路使用者更容易使用逃避且情緒導向的因應型態,由此可知因應型態 有適應性與不適應之屬性,亦帶出不同的問題解決結果,將於第二章節分別討論。

另一方面,Lin、Ko 與 Wu(2011)檢視網路成癮的相關風險因子,發現網路 成癮跟拒絕自我效能有顯著負相關;而在預測網路成癮的復發中,整體的自我效 能可預測逐漸降低的網路使用,例如:對時間管理的自我效能可有效減輕網路成 癮,特定的治療技巧包括重複打開和關掉一個吸引人的網站,且並沒有實際跟那 個網站的互動,可增加個體控制網路使用的自我效能(Lau, Wu, Gross, Cheng, Lau, 2017);陳麗秋與董貞吟(2010)同樣發現透過大量練習來解決各種生活情境問題,

或者尋求其他的休閒活動可增強學生的拒網自我效能,進一步降低過度的網路使 用問題。

綜上所述,自尊、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皆與網路成癮有顯著關聯性,並 且,關於「成癮」的健康相關行為,Flay 與 Petraitis 於 1994 年提出三元影響理論

(the Theory of Triad Influence, TTI)(Flay & Petraitis, 1994),整合眾多健康相關行 為的理論,建構出提升健康及預防疾病的統整性理論,其中可分成三個影響健康 相關行為決定的重要影響因素:態度(環境與文化)影響因素、社會影響因素、

個體內影響因素,而這三個因素又分別包含三種時間遠近的影響階層:遠程、近 程、促發因素,且彼此交互影響。由於研究者目前於諮商輔導實務現場中個別諮 商的工作型態為多數,比起態度或社會影響因素著重於大環境或人際系統的改變,

若能針對個體本身而言與網路成癮的關係做更多研究,可提供個別諮商的工作方 向,因此研究者欲探究三元影響理論的「個體內影響因素」,著重於「遺傳性的特 質和人格傾向」在健康相關的決定和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當個體能控管自 身的行為和情緒可能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統整較高的自我概念,而他們相對較重 視計畫、調節或限制他們的健康相關行為。此外,三元影響理論亦重視健康相關 行為的自我效能,此理論認為當個體相信自己能執行的健康相關行為就有較高的 健康相關自我效能,因此傾向於採取促進健康的行為,然而,過去的研究鮮少探 究因應型態與拒用自我效能之關係,因此本研究欲以三元影響理論為基礎來檢驗 因應型態與拒網自我效能之關聯。而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這三個變項是否符合 三元影響理論中的發展關聯,若能連結起這三個變項,本研究亦期待建構出可能 的關聯模式,以作為諮商工作中未來預防和處遇介入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