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中訓導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

國父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二講曾提到:「軍人、公務員及學生的自由 應受限制」及儒家所强調之「尊師重道」的準親子倫理關係如「一日為師,終身 為父」之觀念,現今不管在教學或學生事務工作上,皆漸受到挑戰與爭議(林佳 範,2003)。在時代的變遷,法令的更動下,生活教育不再是單純的「不打不成 器」的觀念,尤其在2006年零體罰立法後,雖重視學生的權益,但同時在教師管 教輔導的方式上,更是有著大幅度的改變,過往教師視為最有效益的手段突然的 消失,茫然無措的感覺頓上心頭,主要不是不願給學生更好的權益維護環境,而 是以往立竿見影的管教方式已不可使用,但卻又不知還能執行何種管教措施,學 生的生活問題也隨著社會的多元,而變得更加複雜,不論是校外的誘惑,或是與 家長的溝通,甚或是高風險家庭比例的增加,都像一顆顆隨時爆炸的不定時炸彈,

另訓導人員時時處於警戒狀態,研究者以自己擔任六年生教組長的經驗認為,訓 導人員業務涵蓋面雖然廣,但在有計畫的執行下,漸漸都能得心應手按部就班的 處理,但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所產生的壓力是最大的;也是這六年生教組長擔任 中最大的恐懼,甚或一件事的疏忽,即會令自己惹上官司,因此將針對訓導人員 在職務上會面臨的壓力,做一深入的探討。

「訓導」二字之「訓戒導正」,中國字拆開,分別為「言、川」與「道、寸」,

言簡意賅的說明出訓導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醒之言語如河川綿延不斷,及將道 理一寸一寸的灌溉至孩子心靈深處。「訓導」之意涵有以下幾種:一是教訓勸導 之意,如:《國語‧楚語》上:「必誦志而納之,以訓導我。」二是訓導為中國 古代文官官職名,在清朝之位階為正八品。訓導職能通常為輔佐地方知府,為基 層官員編制之一,主要功能為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 官職廢除。(孫文良,中國官制史,1993年,臺北,文津出版社。)三為大學及

27

學院以下各級學校負責管理學生生活教育的部門或主管。民國100年「國民教育 法」修正後,各級學校多已改稱「學生事務」。

研究者所研究的內容著重在國中階段的學生,此階段學生亦處於青少年的叛 逆時期,國內李梅芬之「國中生的社會連結與偏差行為之研究」研究結果中:「國 中學生最常見的偏差行為是考試作弊,其次是上課違規,再其次是儀容不整,其 它偏差行為依序是對異性不禮貌、頂撞師長、看色情書刊、破壞公物、無照駕駛、

出入不良場所、打架、抽菸、飲酒過量、逃家、吃檳榔、發生性關係等。」

學者Quay亦指出青少年最容易產生的偏差行為,可分為六大類:

一、注意力問題:笨拙、協調性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二、動作過度:過動、神經敏感、愛說話、製造噪音。

三、社會性攻擊:逃學、交壞朋友、逃家、參加幫派。

四、行為問題:打架、不服從、破壞性、脾氣暴躁。

五、焦慮及退縮:緊張、害羞、膽怯、自卑。

六、精神狀況:不說話、眼神呆滯、困惑。

由以上觀之,中外研究青少年易產生之問題皆相同,在生理上快速生長的青 少年,心智的成長跟不上生理發育的不協調情況下,最容易產生這些偏差行為,

同時這些行為也是最令家長與老師困擾的,在學校中,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即是導 師,導師若是無法適當的處理,訓導人員亦須責無旁貸的一肩扛下,接手管教之 責。行筆至此,想起前訓導主任曾說過:「如果一天當中,一個班級出現一個不 受導師管教的學生,訓導處就必須處理60位偏差行為之學生。」此語與現實狀況 或稍有誇張,但亦顯現訓導人員需時時處於待命的狀態。且在「少子化」的趨勢 中,家長容易過度寵愛孩子,因此學校人員處理學生稍一有不慎,便很容易產生 家長到校為學生出頭,最常見的即是到校關切,或是親自到校,或是協同民代一 同到校,視家長的背景不同,偶有甫一到校,即怒氣沖沖大聲咆哮的家長,研究 者學校曾發生家長持刀至輔導室理論,訓導處立即啟動危機處理小組,訓導處各 組長立即到場視情況排除危險;亦曾發生家長為了學生被記過,一到訓導處便出 言要學校小心處理,否則便上法院見。由此可知,訓導人員在處理突發狀況所承

28

受之壓力可見一斑。

訓導人員本質為教師所兼任,因此本節將依序對工作壓力之理論與研究作一 深入的探討:

壹、工作壓力之內涵 一、壓力之定義

最早針對壓力而作下定義的學者為 Seley(1956),他將壓力定義為個人面對 刺激時,為重新恢復正常狀況所做的反應,不論該刺激是否超過個人負荷程度,

凡有此反應均表示其正處於壓力之下。他亦將「壓力」依性質不同分為三類:第 一為優壓:對個體有利的壓力,在適當的壓力下,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第二為 中壓:中性的壓力,個體可以忍受的壓力,但其對個體的負面影響不大。第三為 劣壓:對個體有害的壓力,過度的壓力會使個體產生不適或其他不良的影響。

美國生理學家 Cannon(1932)提出:動物(包括人)在面對外界挑戰下,會 產生「戰或逃」(fight-or-flight)的反應; Holmes 與 Rahe 於 1967 年發表了社 會再適應量表(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計算「重要生活事件」

做為壓力指標(引自邱兆宏,2004);Lazarus 與 Folkman 於 1984 年提出認知評 估(cognitive appraisal)的理論,闡述個人面臨壓力情境時所進行的心智評估歷 程 (邱兆宏,2004)。

李玫玲(2004)認為壓力係指個體與環境互動下,個體在面對威脅性的要求 或刺激情境時,其既有經驗、人格特質、認知歷程無法有效因應之下,進而產生 之生理或心理上的負向情緒感受與緊張狀態。

郭耀輝(2004)認為壓力是由於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受到外界刺 激或內在需求的影響,心理或生理上產生緊張或受到威脅等反應,必須重新調適 的現象。

莊淑灣(2005)則認為壓力是當個體面對內在心理需求與外在環境變化等壓 力源時,因個人能力無法應變與資源不足而導致身體疾病或心理上挫折、緊張、

衝突、與壓迫的反應。

以下為其他國外學者對壓力的看法:

29

Martin 和 Schermerhorn(1983)指出壓力是個人對於環境中的要求、限制與 機會所產生的主觀知覺,進而發生之正向或負向反應的狀態。

Greenberg 和 Baron(1997)認為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源時,情緒、

認知和生理三方面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

Robbins (2003)指出壓力是一種動態的條件,當個人面對機會、強迫或需 求時,個人知覺其結果是不確定且重要的。

綜合以上中外學者對壓力的定義,大致可歸類為以下三類:

(一)壓力是一種刺激

此觀點認為壓力是由於外在的壓力源(stressors)所激發,壓力源是客觀存 在的外在事件,會使人產生身心不舒適的一種感受。依 Selye(1956)的觀點,

壓力源的變化即為壓力,事件的刺激就是一種壓力,如:生活發生的事件、心理 的困擾、環境的改變、重大災害事件、長期社會事件等,都是壓力源。換言之,

強調會造成個人有負荷感受的環境情境下,使個人產生不舒適的感受,即為壓力。

此理論模式如圖2-2-1所示。

圖2-2-1 刺激型壓力模式圖 資料來源:出自林玉鳳(2002)。

(二)壓力是一種生理反應

此一時期主要在說明壓力為個體在面對內、外不同刺激時所產生之反應。

Selye認為,不同的壓力源或相同的壓力源,可能對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影響

(陳秀卿,2000)。追溯起來,有關壓力最早的研究是屬於反應取向觀點之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理論就是Cannon(1932)最早提出的概念:壓力是指個人受寒冷、

缺乏氧氣及其他環境壓力源下尚能抵擋,但是在高強度或持續的生理壓力源下,

則產生妨害,長期下去會導致生物系統的崩潰,也就是「戰」與「逃」理論。和

30

Selye提出的一般適應症侯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簡稱GAS。但因僅強 調生理層面,無法了解刺激、壓力源或個人因素的關係,因此,近來已逐漸式微

(張郁芬,2001)。同時將生理反應過程分為警覺反應期(stage ofalarm reaction)、

抗拒期(stage of sistance)、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等三期。

1.警覺反應期:個體受到無法預測的緊急壓力時,如遭到強敵攻擊、突然發 生火災、地震,首先承受本身將呈現受擊狀態稱為震撼期;接著便採取積 極的防衛姿態,這稱為反擊期。

2.抗拒期:當壓力因長久持續時,個體的抵抗力亦隨之增強,本時期的特徵 是高血壓持續居高不下,偶而會引起胃潰瘍。人類具有身體及心理方面的 壓力,不同於其他動物。實際上,兩者多重疊引起,所以將造成極為複雜 的壓力反應。此階段個體會嘗試去修補創傷,有效適應壓力,如果個體持 續在壓力環境下生活, 抗拒期便會出現。

3.耗竭期:此階段如果創傷無法復原,且壓力繼續存在,失去對壓力的適應 力,身心機能逐漸衰退。獲得的抵抗力亦消失,則會導致個體身心的耗竭,

甚至死亡。如圖2-2-2所示。

圖2-2-2 反應型壓力模式圖 資料來源:出自林玉鳳(2002)。

(三)壓力是刺激與反應的互動

由於刺激的觀點與反應的觀點常會讓人產生以下的疑問:為什麼同樣的事件,

有的人感到有壓力,有的人卻不覺得是壓力?為什麼同程度的壓力情境,有的人

31

反應程度較高,有的人反應程度卻較低?為什麼同樣的一個人,面對同樣的事件 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卻有不同的反應與壓力。此觀點則是強調人與環境是不可分割

反應程度較高,有的人反應程度卻較低?為什麼同樣的一個人,面對同樣的事件 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卻有不同的反應與壓力。此觀點則是強調人與環境是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