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設計手冊共通課題與建議

第三章 現有手冊及標準課題與建議

第一節 國內設計手冊共通課題與建議

壹、 共通課題與建議

一、 設計參考圖示呈現方法不夠清晰或未以建築圖形式提供予手冊使用對象必要資

設計手冊目前定義的使用對象主要有兩種:一為一般大眾,另一則為建築師與景 觀設計師等專業對象。

供一般大眾使用的手冊主要為自宅無障礙改善類的宣導手冊,內容應著重於既有 建築形態常見問題、提供修繕指南,用語需淺顯易懂,文字大小與色彩編排應明亮,

注重閱讀面的通用性,「臺北市居住空間通用設計指南」、「臺北市通用設計出租國宅 大作戰」皆為良好範例。

道路及公園等設計手冊其無障礙化目標設施設備為公領域,使用對象主要為設備 設施設計者及施工者,應以正式圖說、比例尺形式標註細部設計重點事項,但部分手 冊於圖示說明時,僅提供示範照片,或是提供設計圖,但未清楚標示、印刷細部比例,

對於設計者參考上,將產生困擾。

建議手冊編纂可以參考下述設計原則:

(一) 使用較大的字體。最小不小於 3mm(10pt),多為 3.7mm(11pt)

(二) 透過清楚的資訊整理及提高文字與背景間的對比(如白底黑字),加強手冊的易 讀性,讓讀者在閱讀時較為輕鬆。此點將透過黑白影印機來進行對比與文字易 讀性的確認。

(三) 透過清楚的標題引導,讓讀者容易找到所需資訊。

建築、道路與公園無障礙相關法令整合研究

(四) 透過清楚的圖示讓讀者容易理解並掌握現有空間所面臨的關鍵問題。

二、 不同用途的無障礙設計參考手冊主要以「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為出發,

但標準運用上未因地制宜,使設計面只採用單一型態改善或設置方式,未因應可 能情況歸類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乃針對公共建築物空間各項設施設備所制定的無障 礙標準,而道路及公園為截然不同型態的生活空間,建議可依其空間的侷限性或是開 放性,進行標準的調整。本研究所討論的道路面主要會針對人行道及騎樓所銜接層面 進行討論,而臺北市建築管理處騎樓整平工程規劃案,內部歷年皆會產出「騎樓整平 設計參考操作手冊」,整理歷年施作常見課題,歸類後詳細說明對應之施作策略、改 善前後及材料、工法說明,但其內容非對外公開的參考設計手冊,甚為可惜。

而現行人行道設計主要參照「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特別制定無障礙 通路標準,但在未能說明何時何地應採無障礙通路標準的情況下,而以「市區道路人 行道設計手冊」對於人行道的無障礙設計有較為完整的設計說明,但該手冊對於視障 者的定向導引、採用水溝蓋及格柵方向、人行道上樹坑處理方式與樹種挑選15等未作 規劃,建議未來可納入宣傳手冊。

公園一般為開放且較為寬廣空間,建議在空間足夠情況下,坡道、進出口寬度應 可較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要求嚴格,較緩坡道延續、較寬的出入口等應可建議 於公園設計中。

三、 應導入通用化精神,將使用永續性、設計性等面向導入現有參考設計手冊建議的 設施設備設計中

目前各項設施設備改善內容,大多為新增設施的加法,但設施使用對象應針對多 數人的便利性,過度強調對於身障者專用的出發導向已不合時宜。

15避免樹根非向下紮根成長式樹種,長期養植後橫向發展擠壓人行道磚,早秤路面不平及磚塊脫落等 危險情況。

103

建議指引設備在設計上可考量以色彩的對比性、採用適當大小字體,增加對於弱 視者、老年人對於路境的辨識性、休憩區增加輪椅及嬰兒車可停放地點等想法。而使 用材質則應視當考量裝設地點天候、使用者使用方式,作長遠性考量。

最後,無障礙設施設備美觀考量往往非參考設計手冊建議面向,但以通用化設計 精神來看,設計的美觀性也會影響民眾的接受度與使用性,若可仿效、了解國外改善 案例其設計、色彩,引入國內設計採用,除了增進環境無障礙性,對於公共環境的美 觀度也可提升。

四、 過去實務操作經驗,如替代改善方案,應作定期彙整,作為各手冊內涵回饋,使 改善策略與技術可與時漸進

多數手冊已擬定多年,但因技術與材料演進,各個施作或設計方法可因應改變,加 上各縣市皆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備審查小組,歷年針對建築物無障礙環境替代改 善方案進行勘選及審查作業,若可彙整歷年成果,予以分類環境類型,建議初可採用的 改善方式,對於既成環境的改良可有所助益。

另外,在騎樓整平作業面,臺北市政府領先其他縣市推動騎樓整平計畫多年,已有 相當成果,建議中央可向其取經後,列為全國性手冊,作為其他縣市騎樓改善依據。

而人行道改善案例,目前已透過人本交通計畫歷年彙整出各縣市案例,但其彙整專 輯皆為個案形式,建議應將案例型態歸類,選取無障礙及永續概念較佳的設計細節,另 行彙整為設計手冊一環,對於地方政府工程規劃設計上可為借鏡之用。

建築、道路與公園無障礙相關法令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