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第二節 國外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國外文獻

目前社會服務和健康服務使用之預測因素研究中,Andersen 的健康行為 模式是最常被引用的研究架構,係從綜合性多角度面向來詮釋個人的醫療服 務使用行為,主要將行為預測因素分為前傾、促使及需要等三個層面:

第一類為前傾因素(predisposing characteristic),係指健康問題發生前即 已存在或不易改變的特性,包括人口特徵變項,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以及社會結構及健康信念等。

第二類因素是促使因素(enabling factor),係指促使或妨礙服務使用的社 會與經濟因素,包括收入、服務費用、服務輸送之便利,以及家庭和社區資 源之可獲得性。

第三類是需求因素(need factor),包括對健康問題之主觀感覺與健康問 題的評估診斷。上述三類變項可謂是服務使用研究中眾所關注的焦點,亦是 多項研究探討正式健康照顧服務的參考架構。

Andersen 模式自 1970 年代蓬勃興起,於 1980 年代後,用於解釋高齡人 口醫療利用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而後應用範圍從醫療服務擴及長期照護服 務(曾淑芬,2005)。而Krause(1990)的研究指出,「健康狀況惡化」及「年 齡遞增」是老人需求或依賴程度提高的重要指標;而長期照護需求亦受到「社 經條件」變項影響,如:教育程度即可能影響民眾對服務使用的態度或對服 務可獲得性的察覺程度。

「性別」有時也是預測服務使用的指引,不過雖然國外有關性別差異的 實證研究指出,相對於男性,女性有較高的機構使用機會(Miller and William G. , 2000);但我國相關研究卻指出,男性使用機構比例高於女性(簡齊,

2000),顯然使用者本身性別對服務使用的影響有不同國家、文化之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再者,許多研究亦運用居住地區來預測服務的使用;相對於城市,鄉村 地區所提供的服務較有限,意謂服務的可近性是服務使用障礙主要因素之一

(Spitze and Logan, 1989)。

陳正芬、吳淑瓊(2006)指出,Andersen 模式的特點是其能系統性地提 供人們為何使用正式照顧服務的分析路徑,但除了功能障礙者本身需求相關 因素會影響服務的使用意願外,主要照顧者本身的特質亦是長期照護服務使 用的關鍵,這亦是Andersen 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影響因子研究中所忽略之處

(Bass and Noelker)。Bass 及 Noelker(1987)參考 Andersen 的研究架構,同 時探討老人及家庭對居家式服務使用的預測因素,其發現照顧者的部分變 項,如:活動受限、健康狀況惡化,以及壓力等因素,都是其使用正式居家 服務的關鍵因素。

另外,照顧者健康狀況已被許多研究視為服務使用的重要指標,如 Gill

(1998)發現,當照顧者健康狀況不佳時,較為傾向居家式服務;同樣地,

Penning(1995)及 Houde(1998)也觀察到,照顧者的健康狀況是使用較多 正式服務的重要預測因子。此一研究假設亦於機構式服務的使用獲得驗證,

照顧者是否可持續提供照顧,與其面臨的壓力強烈相關,當照顧者的心理壓 力增加、個人時間受限,或功能障礙者出現問題行為時,其使用護理之家的 比率顯著提升;Miller(1991)及 McFall(1992)指出,照顧者主觀負荷程度 也會顯著影響服務的使用意願,當照顧者的主觀感受負荷程度越高時,功能 障礙者使用護理之家的比率也越高。Badger(1998)亦發現,有輕微及嚴重 憂鬱傾向的照顧者會使用較多的醫療及居家照顧服務。

此外,民眾對正式與非正式服務的價值判斷亦可能影響其對長期照顧服 務方案的選用意願;若民眾認為應由家庭負照護責任者,其對各項服務方案 之使用意願可能不高,認為照顧不應僅是家庭的責任,政府亦應相對承擔照 護弱勢者,則較可能對各項長期照護服務方案持正向使用態度(Brubak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89)。因此,探討影響老人服務使用的決定因素時,應將老人之主要照顧者,

或重要他人(如配偶、成年子女)的需求與態度等因素納入考量。

收入因素對服務使用的影響,也受到政府社會安全或福利政策的作用,

而表現出不同的照護需求。特別是低收入戶組受到福利補助措施介入後,使 個人在照護服務使用的財務障礙被解除,而使服務使用提高。Aykan(2002)

的研究即顯示,美國州政府實施Medicaid 之後,失能老人在醫院附設護理之 家的入住率從1987 年的 5.7%增加到 1996 年的 11.4%,顯示在社會安全或福 利制度下,個人所得效果所產生的差異現象也漸被弭平。

而以區域發展狀況來衡量者,Martin(1990)對東亞各國所做的比較顯示,

工業化程度愈高的社會,其父母與子女共同居住的機會下降,但子代對親代 的照顧責任影響並不明顯。

在Reher(1998)的研究中,以歐洲民族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北歐與西 歐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個人自主性強,其多代同住比率較少,且家 庭成員間的關係較弱;相對的南歐地中海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較低者、集 體意識較高,常見三代或多代共居模式,家庭間關係也較緊密。

Miller &

William

(2000)

調查研究 性別 國外有關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指出,相 對於男性,女性有較高的機構使用機 會,然與國內研究結果相反。

Spitze &

Logan

Brubaker

(19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