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在工業革命之前,工作即是生活的重心,而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機器文 明,由於工時固定,下班後的時間即為休閒時間,至此工作與休閒正式二元化(陳 彰儀,1990)。Sessoms 認為如果以時間序列的觀點來探討工作與休閒之間的關係,

可將之分成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等三個階段(引自陳葦諭,2003):

一、前工業社會

在此一時代,工作與休閒微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連續且不可分割的活 動;不論是經濟、家庭、教育、宗教等,其中皆含有休閒的成分。

二、工業社會

工業革命將工作時間固定化,就時間的分配而言,工作與休閒是絕對不 相關的兩件事。

三、後工業社會

此階段認為休閒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甚至可以影響工作的效率,因此 休閒在此階段更形重要。

Kraus(1990)的研究認為從事各種休閒活動,可以獲得鬆弛、自我充實、愉悅 及滿足感。Hancock 指出休閒與心理健康存在著正向關係;而 Chaney 指出休閒與 壓力之間則存在著負向關係,即休閒的滿意度愈低,工作壓力愈高(引自陳葦諭,

2003)。

Vertovec(1984)研究發現,身體性休閒滿意度愈低,其身體方面壓力愈大;

心理性休閒滿意度愈低,其心理方面壓力愈大;心理性、社會性、放鬆性及身體 方面的休閒滿意度愈低,其整體壓力愈大。Coleman 與 Iso-Ahola (1993)指出 休閒扮演了緩衝者(buffer)的角色以減緩壓力;1994 年Caltabiano 說明參與以休 閒為主的休閒活動的確是可以減輕壓力(引自Iwasaki,2003)。這幾位學者的研究 得以說明休閒與工作壓力之關係,從這些研究可發現,透過休閒參與的確有助於 壓力的減低與緩和壓力對健康的影響。

藉由辦理休閒活動減少工作壓力所產生的相關疾病,可以減少人力資源及財物 上的損失(Codes and Ibrahim, 1999);而在個人壓力管理方面也提及:可以藉由休閒 活動來平衡壓力、瞭解自我、練習對壓力的因應方式、引發潛能等等(林美羽,1991;

Braham, 1999)。已經有相當多的理論與研究說明休閒的確是可以降低或是解除壓 力,由休閒定義中即可知道休閒行為具有娛樂、放鬆的效果(涂淑芳譯,1996),

所以未來以休閒行為作為壓力調適的研究更是重要的趨勢。

李晶(2003)以包含農林漁牧業、工業及服務業三種,共 11 種職業為研究對 象,探討紓解工作壓力的休閒活動參與特性與工作壓力感受之關係,研究結果顯 示,整體職工之休閒知覺參與頻率、實際參與時間及知覺參與時間,越少者其工 作壓力有顯著較高的情形;研究也證實紓解個人工作壓力的休閒活動參與特性與 個人工作壓力感受有所影響,建議由觀察員工的休閒活動參與特性,來評估並設

法紓解其工作壓力。

表 2-8(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蔡佩宜

(2009)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

休閒調適策略、調適 結果與健康相關生活

品質之相關研究

1.國小教師的休閒調適策略以「提昇正面情緒」的 認同度最高,以「壓力減輕」的調適結果最為良好。

2.國小教師的休閒調適策略能緩衝工作壓力對健 康相關生活品質的影響。

黃義良

(2000)

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 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

方式之研究

國小兼任行政之教師在壓力調適上,較常採用的休 閒活動類型區分依次為「運動類」、「交誼類」、

「藝文活動類」與「家居養生類」。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教師的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 性;休閒對於壓力俱有仲介功能,透過休閒行為確實可以紓解工作壓力、舒緩疲 憊及緊張的身心,對於個體與組織而言皆能發揮實質的效益,展現雙贏的結果。

因此本研究以屏東縣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其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的相關 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