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國際競爭力

一 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的國際貿易理論:「社會各經濟主體按自己 的特長實行分工,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通過市場進行交易,從而在總體上實 現社會福利最大化。顯然,交易活動一旦越出本國範圍,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就出現了」(張小蒂、李曉鐘,2002)。這樣的概念其實並不完整,產業國際化,

以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透過貿易或直接投資,滿足拓展市場或延續生產的需

28

求,但是當產業進行國際分工及國際貿易,供給端及需求端同時國際化,例如 國際化使得某個市場進入障礙與集中度下降,但同時需面對來自不同地區競爭 者,結果並非絕對有利。而且以國家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經濟與技 術優勢,似乎就無法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活動了。

英國政治經濟學家 David Ricardo 提出「比較優勢理論」(The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修正了這個問題。「Ricardo 認為一個國家無論經濟狀 況、技術能力如何,既使總體處於劣勢,也能找到相對優勢,透過國際分工和 貿易將優勢轉換實現獲利」(周宜魁,1976)。

然而,比較優勢理論必須滿足靜態條件才得以成立,包括各國的匯率穩定、

供給及生產條件不可改變、資源及勞動力不能在國際間流動等等,實際的經濟 發展過程其實並不致產生這些侷限。當市場在完全競爭的狀態下,產品是同質 的,非價格競爭不存在,因此價格競爭優勢為比較優勢的體現,也就沒有比較 優勢與競爭優勢的差別。然而現實世界中的交易多是在不完全競爭市場進行,

價格競爭優勢不但源自比較優勢,還可能來自於規模經濟、產品差異等因素,

於是有「競爭優勢」的概念產生。

所謂「競爭優勢理論」,即為針對比較優勢做「市場的不完全競爭」與「規 模經濟」的修正。Michael Porter 可說是競爭優勢理論代表性人物,他綜合經 濟與管理的創見,從成本和差異化的角度提出競爭優勢整體概念。

二 產業競爭力

「競爭力」延續「競爭優勢」的概念而來,「競爭優勢」通常指企業的優 勢,而「競爭力」所探討的層次則比較廣泛,分為企業、產業及國家競爭力三 個層級。「企業競爭力」指的是的是企業長期獲利能力,可經由企業營運的獲

29

利率、市場佔有率或每股盈餘等數字來衡量。「國家競爭力」原本泛指國族政 體之間所有事物比較的相對優勢,但在此指經濟範疇之內,也就是國家與國家 間所有產業經濟價值總合比較的優劣勢。「產業競爭力」指一國特定產業內所 生產的各項產品或服務,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在全球市場上競爭時其產品或 服務為市場所接受的優勢程度。產業的群聚、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供應 鏈是否完整、技術發展狀態、經營環境等都會對產業競爭力產生影響。

企業、國家競爭力與產業競爭力往往是連動的,對企業及國家競爭力造成 影響的因素,同時亦會對產業競爭力產生影響。Porter(1990)《國家競爭優勢》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書中將國家競爭力定義為:「國家為 其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成長環境,進而使該國企業具備競爭優勢,產業亦擁有 國際競爭力之能力」,此定義內容其實與產業競爭力相似(許書銘,2000)。而無 論何種層次的競爭力,「其所強調的都是一種持久性的優勢,亦是一個長期的 觀念,經過了長時間努力經驗與技術的累積,競爭力才得以建立與維持」

(Dunning, 1993)。「競爭力最終的目的在於取得優勢,競爭力也必然會反映在 最後的競爭結果上,相較於原因與過程,績效和結果可視為是競爭下的最終產 物」(許書銘,2000)。

三 鑽石模型

Porter 1990 年發表的鑽石模型理論(Diamond model),是一種偏重描述性 的方式,探討影響競爭力的因素或組成內涵。

鑽石模型表達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事實上結合了企業、產業和國家層次,

將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各主要因素納入理論模型中,包含生產要素、需求條 件、相關及支援產業表現、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等四項關鍵因數,加上 機會與政府兩項變數:

30

圖2-2 鑽石模型

資料來源:Porter, 1990

 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指為了生產產品而投入的資源狀態,Porter 將生產要素劃分為初 級及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生產要素是指土地、天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非 技術勞工、資金等,高級生產要素則包含現代通訊、資訊、交通等基礎設施、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機構等。全球化後初級生產要素可自外部取得,除 了對農業仍相當重要外,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逐漸降低。而高級生產要素必須 內部自己投入人力及資金,透過開發和培育的方式產生。

國際貿易理論十分重視各國間生產要素相對的優勢,認為生產要素是促使 國際間產生貿易活動的主要原因。Porter 則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其實可以 從不利的生產要素中形成,在實際競爭中,豐富的資源或廉價的成本因素往往 造成沒有效率的資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資源 不足、地理氣候條件惡 劣等不利因素,反而會形成一股刺激產業創新的壓力,驅動產業升級而形成競 爭優勢。使得這些生素有些是先天決定的,有些是需要靠長期的開發與培育的,

顯然以 Porter 的觀點認為後者的重要性較高,也是形成競爭力的主要來源。

政府 機會

生產要素 需求條件

相關與支援產業 企業策略、企業 結構與競爭態勢

31

 需求條件

國內市場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是產業競爭的第二個關鍵要素。

Porter 指出,本地客戶的影響相當關鍵,特別是內行而挑剔的客戶。假如 本地客戶對產品、服務的要求或挑剔程 度高,就會激發出該國企業的競爭優勢,

也就是說如果能滿足最難纏的顧客,其它的客戶要求就能夠輕易解決。另一層 面的意義是預期性需求,若本地顧客需求 領先於其他國家,亦將成為本地企業 的競爭優勢。

 相關與支援產業

相關產業及上下游產業發展健全,協調、合作機制完整,則此將 更具有競 爭優勢。此外,Porter 指出,企業內部資源與國家環境做適當的整合,會使得 產業產生競爭優勢,但增長速度緩慢,因此提出 了集群 (Clusters) 的概念:產 業上下游、相關企業、供應商及研究機構等將豐沛的資源和產能匯聚在某一地 區,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位置,形成區域甚至全球範圍內獨特的競爭優勢。

 企業策略、企業結構與競爭態勢

企業在國家中的基礎建立、組織與管理方面的表現、競爭者的表現等,例 如企業不斷的變革,改進各種技術或創新,會使企業在無形中強化競爭優勢。

 機會

機會表示外部環境變數,具有改變競爭狀態的不連續特性 (discontinuities),

也就是它能夠破壞競爭者目前已建立的優勢地位,並創造對本身有利的競爭環 境與條件。

32

 政府

政府的角色是雙向的,一方面可制定政策影響其他四個要素;另一方面,

政府政策也會受到決定要素的影響,包含內容有政府管制與法規對產業結構與 競爭力產生的影響。近代衡量國家競爭力時包含開放程度、總體經濟穩定、法 規、政策、貪污或 腐敗、政府效率、企業複雜度、市場規模、市場效率等概念,

大部分因素與政府執政品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