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競爭力指數

一 國家競爭力指數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逐年公佈的「世界 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備受矚目的是內容中針對不同 國家量測的「國家競爭力指數」。這類指數模型是透過可能影響國家競爭力的 原因與現實狀態設計次指標與權數,次指標可能經由資料蒐集、計算或經由民 調等不同方式取得,最後加權計算總和即產生「國家競爭力指數」。

「國家競爭力指數」計算結果雖然為多數國家所接受,不過仍有許多學者 認為其研究有缺失。首先,其研究單位為國家,實務上一國之中不同產業競爭 力會有所差異。再者,部份資料需由被評選國家自行提供,某些國家不願意配 合無法取得、或提供不正確資料。此外,有些變數對競爭力的影響,在衡量文 化創意產業概念上是否具有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即是否能夠具有幅合 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與區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未能得到證實(黃 恆獎、王仕茹,1997)。

33

二 創意指數

要制定合理適用的政策,就必須找到分析文化創意產業增長和變化的本質 與潛在影響的方法。「創意指數」採用類似「國家競爭力指數」方式針對國家、

地區創意經濟進行量測,最具代表性的是「歐洲創意指數」及「香港創意指數」。

 歐洲創意指數

Florida 2002 年在《創意新貴》一書發表「創意指數」(鄒應瑗譯,2002)。

「創意指數」包含「高科技指數」、「創新指數」、「創意階層指數」以及「綜合 多元文化指數」。「綜合多元文化指數」由「同性戀指數」、「波西米亞指數」、 與「鎔爐指數」組合而成,表達的是由國家或地區現實狀態來判斷其產業競爭 力。其中「同性戀指數」以地區同性戀族群人口多寡來判斷該地區開放和社會 包容的程度;「波希米亞指數」計算地區從事藝術創意工作的人數;「鎔爐指數」

透過當地在外國出生人口的比例得知對移民或外來人士的開放程度,表示移民 或外來人士可被視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04 年 Florida 與 Tinagli 合著《在創意時代的歐洲》(Europe in the Creative Age)一書,發表「歐洲創意指數」(ECI)的完整架構(鄒應瑗譯,2004)。「歐 洲創意指數」由原本創意指數的概念衍生出「經濟發展 3T 指數」-3 個「T」

分別為「歐洲科技指數」(Euro-Technology Index)、「歐洲人才指數」(Euro-Talent Index),及「歐洲包容指數」(Euro-Tolerance Index)。其中人才指數包含受過 高等教育者,及創意人才,占人口比率愈高,愈能促進城市成長;高科技指數 代表將創意價值轉變成經濟價值的能力。

34

表2-10 歐洲創意指數測量內容

指數 次指標

歐洲科技指數 創新指數:每萬人中擁有專利的數目

高科技指數:每萬人中擁有高科技專利的數目 研究和發展指數:研發支出佔 GDP 百分比 歐洲人才指數 創意階層指數:從事創意職業人數比例

創意新貴指數:24-64 歲擁有學士學歷以上人口比例 科學才能指數:每千人科學研究人員與工程師人數比例 歐洲包容指數 態度指數:對少數族群的態度

價值態度:不同面向的價值觀(例如宗教、權威、離婚)

自我表達指數:對自我表達、民主、信任、休閒、娛樂、

文化和生活素質的態度

資料來源: 鄒應瑗譯,2004,Richard Florida & Irene Tinagli合著,在創意時 代的歐洲,台北:寶鼎出版社。

 香港創意指數

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2003 年受委託研究香港創意產業指標的訂定 工作,「著眼於過去我們使用國民產毛額(GDP)、失業率、公共支出等做為基礎 指標來評估世界各國產業的競爭力,但這些指標並不足以彰顯文化創意產業中 潛藏的「知識」、「資訊」或是「創意」的特質,因此,透過可靠的統計數據,

建立一套客觀的、可比較的、明確的指標」。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於 2005 年發表之創意指數研究中,認為在設計 或收集一系列指標去量度香港的創意時,應留意以下各點:

(1) 指標應顯示世界級城市的經濟本質,例如「知識基礎」或「資訊基礎」

的經濟架構

35

(2) 指標應精確地指對世界級城市發展有貢獻的競爭核心

(3) 指標應顯示創意的相關性及創意產業對世界級城市發展的貢獻

(4) 數據的蒐集應建基於國際指數的基準,這樣研究結果才能與國際標準比 較

(5) 指標應適用於鄰近地區及其他亞洲城市(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2005)

參照 Florida 的《創意新貴》、後來與 Tinagli 合作的《在創意時代的歐洲》

之外,加上由《矽谷文化啟動》(Cultural Initiatives Silicon Valley)Kreidler 主 導的「創意社區指數」(Creative Community Index, 2002),研究歐洲創意「3T」

指數、及 2000 年 Inglehart(2000)主導的「世界價值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結合反映香港地區社會、文化狀態區分為所謂「5Cs」,包含創意的成果、結構 /制度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等,再根據每個項目依測量目的 區分後的次指標分別測量,得出結果後組合成「香港創意指數」。

香港創意指數量測內容兼顧了不同層面的社會現象,可說是面面俱到(表 2-11 ),如果內容設計為其他國家亦能夠輕易計算的指標為主則更理想。

表2-11 香港創意指數測量內容

創意的成果 創意的經濟貢獻 1 香港創意產業的總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2 投身創意產業人口佔總就業人數的百分比 3 創意產業產品貿易相對整體出口貿易的分佈 4 創意產業服務貿易相對整體進口貿易的分佈

5 透過電子媒介的產品、服務和資訊銷售的商業收入所佔的百分比 經濟層面富創意的活動

6 本地企業在國際市場出售有品牌產品能力 7 本地企業掌握新科技能力

8 人均專利申請總數

36

37

38

39

承上頁 「香港創意指數測量內容」

量度網絡素質:文化事務的參與 11 年度借用圖書館書本的人均數目

12 向收取版權費之機構按人口繳付的版權費(不包括海外收入)(本地貨幣) 13 每 168 小時花於上網以作個人使用的平均時間百分比

14 參觀政府文化服務提供的博物館的人均數字 15 出席由政府文化服務提供的演出的人均數字

16 出席由政府文化服務提供的電影及錄像藝術的人均數字 資料來源: 創意指數研究,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2005

三 建立國際競爭力指數

產業競爭主要以全球市場為舞台,某項產業在全球市場中是否具有競爭優 勢,可透過國際貿易的表現來衡量。「由競爭的績效與結果面來看,國際競爭 力最主要的展現,是在於該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程度」(許書銘,

2000),經濟學家 Markusen(1992)指出,自由貿易環境中,如果某產業出口 在國內出口總額所佔的比例下降,或者進口額在國內進口總額的比例上升,並 且進口總額在國內市場上佔生產和消費的比例縮小,則該產業缺乏競爭力;如 果一個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出口額下降,或在全球市場中我國該產業產品的進口 總額佔比例上升,則說明該產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循上述理論得知與自由貿易環境中,與產品國際競爭力攸關的資訊為:「市 場佔有率」、「進出口所佔比例」等,過去透過國際貿易資訊做為競爭力評比的 方式主要是以出口能力為量度核心,發展出來的指數可分為利用出口所佔比例、

市場佔有率或出口淨額三種不同方向(圖 2-3 ),本研究自其中挑選較常使用的 貿易競爭力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及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計算結果做為 研判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競爭表現強弱勢的呈現。

貿易競爭力指數(Normalized Trade Blance[NTB])為產業的貿易淨額與進

40

出口總額的比值,計算出來的結果均介於-1 和+1 之間,可做不同時期或不同 地區之比較」(金培,1997)。正值表示出口大於進口,進口大於出口則為負值,

指數等於-1 表示地區或產業該產品只進口不出口。此外貿易競爭力指數可用來 判斷地區的貿易型態、貿易結構與國際分工型態,亦稱「貿易專業化係數」

(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最早 是由 Balassa 提出並採用,Balassa(1965)認為:「由出口市場佔有率,未考慮 各經濟體規模及該產業出口在全球市場的相對重要性,無法看出各國不同產業 間,以及相同產業在不同國家間的比較利益」。因此 Balassa 將一國整體出口規 模以及產業整體出口規模的影響納入考量,提出了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即 RCA 指數

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 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CA])則是來 自 Vollrath(1988)觀點,認為「顯示性比較優勢應扣除進口的比較利益後,

所得的殘差值才能真正代表產業的競爭優勢」。

此三種指數在衡量產業國際競爭力時,對競爭力效果的認定雖然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其涵蓋的範圍由大到小,對競爭力的定義不斷加以限縮,而使表達的 意義更加明確。各指數間可交互參照,以不同角度研判產業國際競爭狀態。

41

圖2-3 透過國際貿易資訊發展的相關指數

資料來源: mba 維基指南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

四 建立產業結構優勢指數

42

離度小於零),表示人力資源配置不足,應尋求新的人力資源投入產業。偏離 度大,表示目前區域投入產業資源過於傾斜導致企業效益偏低,或為過度的技 術/資金 傾向發展,等於零則表示呈均衡狀態。

 規模優勢指數(Scale Advantage Indices[SAI])

規模優勢指數為地區產業平均產值與總產值; 相對於全區域產業平均產 值與總產值之間的比值。當比值大於 1 時表示區域產業生產規模高於全區水準,

具有規模優勢。

效率優勢指數(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EAI])

效率優勢指數是以區域與全區的勞動生產率比值作為效率優勢判定依據,

效率優勢指數 > 1 表示區域地區產業勞動生產效率高於全區水準,具有效率 優勢。

 成長優勢指數(Growth Advantage Indices[GAI])

成長優勢指數計算區域產業平均成長率與全區的成長率比值,當指數> 1 表示區域產業成長速度較快,具有成長優勢。

 綜合優勢指數(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AAI])

 綜合優勢指數(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