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美兒童圖畫書的理論研究始自七○年代,一開始討論兒童圖畫書的定義 和其特質,同時以藝術角度分析圖像,並以文化研究的眼光看待圖畫書中反映形 塑的童年觀。八○年代以後,圖像元素、書類設計成為討論重點,更有系統的深 化圖畫書和純藝術及視覺設計的關聯性。至於圖畫書和文學理論的相關研究直到 八○年代後期,才開始出現以符號學角度所做的圖畫書研究,如威廉‧梅比爾斯

(William Moebius)、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莫麗‧邦(Molly Bang)、

珍‧杜南(Jane Doonan)等人的著述。九○年代後除了延續上述研究,更有多 元文化、敘事理論及後現代等思潮併入理論大纛。6

取徑符號學理論的圖畫書研究以諾德曼的著述最具份量,正如他自己所 言:圖畫書研究需要同時由許多不同的理論進路考量。他在 1988 年出版的 Words about Picture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中以符號學為主,結合 讀者反應理論、視覺心理學、文化研究多種理論,嶄露了圖畫書跨學科的研究特 質。7本書目前尚無中譯本出版,但期刊《繪本棒棒堂》自創刊起陸續連載中。

諾德曼另一本重要著作《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則有中譯本。而我將以這本書<圖畫書>一章中,諾德曼所提的「三 個故事說」和探索練習作為本論文第二部份討論圖文如何說故事的基本架構。8

珍‧杜南所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

中譯由雄獅美術出版,風格平易,同樣取徑符號學,因為杜南藝術史出身的背景,

較注重圖畫書造形構成元素,如線條、形狀、色彩、比例等表現作用。全書在整 體概述後,進入實際觀察活動,以兩本幼兒圖畫書《小羊睡不著》(When Sheep Cannot Sleep)和《陰天》(Cloudy)的跨頁觀看演練如何探索圖畫書的圖畫與文

6 參考劉鳳芯<1984~2000 兒童圖畫書在台灣的論述內涵、發展與轉變>兒童文學學刊第十二 期,頁 59-60。

7 同上註,頁 60。

8在諾德曼這兩本書中,都常以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作為舉例說明的圖畫書文本。

字,尤其是圖畫部份。<實用術語摘要>一章更是研究圖畫書的基本工具9。 大衛‧路易士(David Lewis)所著 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 在 2001 年出版,比起上述兩本書約晚了十年,頗有廓清整理符號學諸多研 究的架勢。

這本書的重要性有幾點。首先在導論中,他提出以維克‧華生(Victor Watson)

所使用的複合字 picturebook 取代先前各種用法,如 picture book、picture-book,

以彰顯圖畫書圖文一體的特性。複合字的一體性是他其後所提的「生態系統說」

精神的外顯和形式化表現。

其次在第一章提出圖畫書的圖文多樣性,認為不要受限於形式,設限圖畫書 的邊界。這導出了他運用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強調 因為圖畫書的多樣性,沒有本質上的定義。另一方面,由於它能被許多不同方式 閱讀,其意義也應使用不同方法了解。

這本書最具有顛覆性的論點在於第二章批判性地審視既往學者所做的圖文 分類。首先他以「對位法」(counterpoint)一詞在約瑟夫‧史瓦茲(Joseph Schwarcz ) Ways of the Illustrator ( 1981)和尼可拉捷娃(Maria Nikolajeva)和史考特(Carole Scott)The Dynamic

s

of Picturebook Communication (2000)及 How Picturebooks Work (2001)書中的用法不同為例,指出分類術語使用上的紛歧與混亂。

接著檢視尼可拉捷娃和史考特、丹妮絲‧奧古斯托(Denise Agosto)及瓊安‧

高登(Joanne Golden)三種分類模式,試著說明根據不同形式的圖文互動關係來 歸類圖畫書此一研究方法的優缺點。結論是分類學一旦建立會有一種吸引力促使 圖文個別表現納入分類,但由於圖畫書的多樣性,文本形式極具有彈性,很多情 況下是難以區分的,企圖依據建議的分類為圖畫書貼上標籤,將造成困擾與誤 解。他並不認同將圖文關係分類的作法。

代以圖文關係的分類,路易士提出了「生態系統說」,生態系統是複雜的,

9本篇論文亦將以兩本圖畫書《蘇斯博士 ABC 教室》(Dr. Seuss’s ABC和《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說明所見圖文關係。使用術語也以<實用術語摘要>為準。

生物之間享有複雜的共生關係,猶如文本內有很多不同的脈絡被放在一起,並產 生內在連結。他將生態學有機體的觀念應用在圖畫書裡圖文的互動關係上,提出 了「圖畫和文字的生態學」(The ecology of picture and word):圖文之間相互依賴,

具有相互活化的特性(interanimation),緊鄰的圖像和文字有著微妙的互動,彼 此影響,相互改變,但又有著各自的自由,為彼此帶來生命力10;此外,他們是 靈活多變的,具有彈性(flexibility)、以及複雜性(complexity)。

路易士另外還提出了「閱讀事件的生態學」(The ecology of the reading event)

指出文字與圖像互動時讀者的角色,由於圖畫書必須結合圖文的性質,使兩者得 以結合的讀者的角色就益形重要。「文字藉由圖像才有生命,而圖像的生命也需 來自文字,這些都只有在閱讀經驗中才可能發生。」11為了表現讀者和圖文生態 不可分,書中便不時運用兩個六歲小孩不同的閱讀反應表現他的「閱讀事件的生 態學」。這提示了我們:圖文意義的分析除了符號學系統性的分析外,還必須注 意讀者的感知方式等。

從複合字 picturebook 到「生態系統說」路易士將圖文視為一體,因此他認 為能夠以圖文一體的完整性來理解所有可能產生的意義會比切割成好幾個部份 分別檢視要好,但他也承認這是困難的。12

在本文的圖文討論中,我將採取路易士的觀點,捨棄分類模式分析,以圖 文生態學的觀點,用彈性、多樣化的角度看待圖文關係。但在圖文如何說故事的 討論仍將依諾德曼的三個故事的架構進行。圖畫書的圖文關係確實應一體看待,

但是如果從發生的角度上看,則必然有先後、部分與整體的存在。作者製作時是 分開進行的,而讀者在閱讀上「合奏」,同樣須先後將兩者匯合,無法同步反應。

看來一體的圖文在考量它們之間的運作關係時,切割其實是順理成章的,一體看 待並不自然。

10林德姮,《圖畫故事書中的後設策略》,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頁 55.

11 David Lewis,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 York:Routledge Falmer.2001.p.55

12同上註,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