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訊的交流和傳遞。」12但是對圖像閱讀涉獵少的孩子,雖然能夠透過圖畫書的書名和有 限的文字,來判斷一本圖畫書的主題,對於該書的圖象表現究竟是好是壞,對於圖文 合作敘事表現是否成功,圖像是否有特色、有創意,是很難做出評斷的。蘇振明在

〈美術導賞的理念與策略〉中指出「圖像符號分為「認知型圖象」和「情意型圖象」,

圖像符號傳播有限制性,這是美術創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需正視的問題。」13所以「視 覺素養的讀圖能力,如同文字讀寫訓練般,必不斷的學習,從注意、觀察、辨識、反 應、思考、詮釋、融入個人經驗、到創造意義,始能發展閱讀圖像的能力。」14 我們 都一直以為給小朋友看圖,他們都看的懂,其實不然,能看懂圖是一種素養,如同文 字讀寫訓練般,必不斷的學習。

第二節 圖畫書的訊息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一書中,提到「人在看 圖畫書裡的圖畫時,要注意圖與文的配合、以及前圖與後圖的關聯……。」15其實圖畫 書的文和圖都一起透露故事訊息,很多人都以為圖畫書的閱讀就是把文字念完,和孩 子討論內容,圖不用解釋,因為孩子本來就看的懂,或是希望孩子快點識字,進入純 文字的閱讀,而忽略了圖像也在表達訊息。若要涵養敏銳的圖文感知能力,必須先了 解圖畫書是什麼特質,閱讀圖畫書的策略,找出圖畫書的訊息。圖畫書如何提供訊 息,我將從圖畫書表現形式、圖像元素和文來探討。

12 Denise I. Matulka(丹尼絲‧I. 馬圖卡),《圖畫書大解密》,王志庚譯,台北市:天衛文化,2018,

p304。

13 蘇振明,〈美術導賞的理念與策略〉,《現代美術雙月刊》,12 月,第 93 期,2000。

14 陳海泓,〈不同視覺化媒體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故事理解和視覺素養的影響〉《兒童文學學刊》2003,

11,p187

15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劉鳳芯、吳宜潔譯,《閱讀兒童文學 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市: 天衛文化,2009 年,P332。

9

一、圖畫書的表現形式

圖畫書是兒童文學中最常見的形式,具備了版式、封面、封底、書名頁、內文等 書的元素,從封面、扉頁、內頁到封底,更有著整體設計的考量,藉由形式的安排穿 針引線,連結所有的訊息,串出整本書的意涵。有些學者會利用文圖表現、主題表 現、或是功能形式來加以分類。

在《圖畫書大解密》16提到,圖畫書分類常用的方法就是「圖畫—文本」的比例關 係。圖畫書、圖畫故事書和插畫書三種類型。

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認為「圖畫書≠插畫書」。他曾提出圖畫 書和插畫書的區別在於,圖畫書本身就是語言,是作為主體表達思想的,而帶插畫的 書沒有敘事功能,只能對故事的某些場景進行描述與輔佐的作用。他提出一組定義圖 畫書的公式:「文字+圖畫=帶插畫的書,文字×圖畫=圖畫書」17。「文字+圖畫=帶插畫 的書」就是以文字為主,圖畫為輔,圖畫只是用來輔助說明文字的意義;而「文字×圖 畫=圖畫書」就是語言×語言,能產生圖文呼應後相乘產生的強大影響力與獨特魅力。

所以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 所產生的故事。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18一書中提到圖畫書是以圖像或圖像搭配文字,並藉由連貫 的頁面來表現內容的書種,依據圖文搭配的設計,圖畫書可以呈現以下形式。

1.有圖無字:整本圖畫書只以圖像呈現內容,沒有文字,透過前、後頁圖像的串聯,組 合成完整的故事意念。

2.圖文搭配:又細分為圖文合頁、圖文分頁、文字圖像化。

3.運用前 2 種方式穿插運用於一圖畫書中。

《繪本之眼》19中提到一般而言,文字和圖像在表現上,是兩個差異極大的符號系

16 丹尼絲‧I. 馬圖卡 (Denise I. Matulka),王志庚譯,《圖畫書大解密》,臺北市:天衛文化,2018。

P18。

17 何三本,《幼兒文學》,臺北市:五南,2003 年,P156。

18 林美琴,《繪本有什麼了不起?》,臺北市:天衛文化,2016 年,p10。

19 林真美,《繪本之眼》,臺北市:天下雜誌,2010,p166。

10

統。它們彼此的關係有「分工合作」、「等價分工」、「圖文不同調」及「偷渡」。

1.分工合作:圖像和文字,各有其特殊性。他們能夠互補、分工,形成相互依存的夥伴 關係。唯有圖文合而為一,一起擔綱說故事的任務,我們才能看到圖畫書的全貌和 它的表現威力。

2. 等價分工:指的是圖文指涉的是同一件事。但由於圖、文兩者表現特性不一,便各 用各的方式,在同一個畫面同步表達。圖文等價雖然有互相翻譯的危險,但不妨將 之看成是「分工」的另一種分支。因為文字說明可以解決圖像在傳達訊息的不確定 性,圖像的加持則使文字的描述不至於讓人覺得過度單調與無味。

3. 圖文不同調:現在有不少圖畫書作家顛覆以往的文圖互唱的規則,文圖各自表述,

帶出新的張力,成為趣味的引爆點。

4.偷渡:是指文與圖彼此合作時,繪者又在書中偷偷放一些角色和物件,有提味效果,

但不影響故事的進行。

還有不少研究者針對文圖關係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圖畫書考》中提到,「史卡 瓦茲提出『一致』(congruency)和『偏離』(deviation)兩種圖文關係。或是尼可拉傑 娃與史考特(Maria Nikolajeva and Carole Scott)分成『插畫書』、『對稱性關係』、

『對位性關係』和『無字圖畫書』。以文圖關係作為分類,有三個問題。第一,若是概 要性分類,雖有助於基本判別,但有過於簡要的缺點。第二詳細的文圖關係的分析,

雖然有助於分析工作,但有可能分類時因太抽象難以掌握。第三、分類未將載體本身 考量在內。」20

總而言之,圖畫書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書 籍,圖文緊密結合具有特別的魅力。但如果圖畫書 以「文和圖」來分類,不是過於簡要,就是過於抽 象,並且書籍形式載體的規劃和設計應該都是圖畫

20 藍劍虹,《圖畫書考圖畫書的五項表現形式分類》,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19 年 7 月,P8。

圖 2-1- 1《MOTION SILHOUETTE》

11

書表現形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圖畫書的載體本身會影響視覺的質感,一些別出心裁設 計的載體設計,讓圖畫書讀起來更有特別味道,加深與讀者的互動與連結。例如

《MOTION SILHOUETTE》(圖 2-1- 1))是由日本設計師 Megumi Kajiwara 以及 Tathuhiko Nijima 共同設計。獲得 2015 年度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書籍大賞」銅牌獎 ,精緻的 立體剪紙透過光影與內頁簡單的插圖合成再一起,構成有創意的畫面。所以圖畫書不 能只有透過文圖來分類,載體的設計,也承載著故事情節。

二、圖像訊息

「大人認為孩子需要書中有圖,大概是因為他們覺得圖比字容易理解,孩子也

需要圖像的訊息來指引他們回應文字訊息。……然而,這並不正確。……之所以認 為兒童比大人更屬視覺取向,其實受到皮亞傑認為年幼小孩會以比較具體的方式所 影響。...但圖畫並不比文字更具體、不會更抽象。符號學家稱圖畫為符號,圖 畫所再現的意義有賴一套習得的策略。」21「事實上圖畫是用來表現故事時,圖中 每一個物件都是透漏故事的訊息,不管物件畫得多美,它的形狀、風格、構圖等,

都是為了傳達讓讀者回應故事的訊息。」22

孩子知道圖像如何傳遞訊息,學習讀圖的策略,培養「圖感」,藉由圖像示意的功 能,發展成為抽象意念,理解其中的意涵,並而應用在生活中,讀懂環境的氛圍,讀 懂人與人之間的肢體動作及眼神也讀懂各種媒體傳播的訊息,這就是圖像素養。

圖像的傳達的方式有許多。我從《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繪本有什麼了不起》、

《圖畫書大解密》中提到的重點整理如下:

1.了解書中呈現的每一個記號都可能蘊含意義,版式、封面、封底、媒材、筆觸、圖 像的基本元素都傳遞訊息。

2.需要認識圖像藝術表達方式以及圖畫書構造等專業術語。了解圖畫中的象徵符號如 何暗示真實世界裡我們所接觸的實體,以及抽象的觀念和經驗。

21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劉鳳芯、吳宜潔譯,《閱讀兒童文學 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市: 天衛文化,2009 年,p329。

22同上註,p332。

12

3.圖畫有 2 種基本的傳達方式,分別是指涉(denotation)和示意(exemplification)。指涉的 意義,呈現某樣東西的圖畫。示意就是圖象需要表達抽象的意念、狀態、想法等利 用暗示手法呈現。示意用的象徵符號具有開放的特性,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

4.了解圖畫藝術的基本元素及構圖。一幅畫由不同的系統組織而成。有以下元素:

(1)線條:線條有細有粗、可虛可實、有直線 ,也有鋸齒線。鋸齒線表達熱情、憤怒 和能量、不安和緊張。曲線傳遞出感性、組織性和節奏感。直線分為水平線、垂直 線和斜線。水平線平靜安定,又能引導讀者的視線從左向右移動。垂直線顯示穩定 和強度。斜線感覺自然和隨意,使畫面充滿動感。圓弧線與柔和或律動相關。

(2)形狀:形象可以是具體的、容易辨認的,也可以是扭曲變形或抽象的。分為不規 則和規則的。不規則的象徵自然物體。規則形狀包括三角形、圓形、矩形等形狀,

通常用來描繪非自然的事物,表現秩序感和設計感。

(3)顏色:表現圖畫書的背景、主題和氣氛。構成顏色三要素包括色調、飽和度和明 亮度。描述真實物體的外觀,也牽動著讀者的感受與情緒共鳴,或藉由色彩認知上 的聯想,理解繪者傳遞的意涵。

(4)空間:是指視覺上的維度效果。

(5)構圖:透過位置、動線、視角、運鏡、比例特殊設計等構圖的認知,可以了解角 色被布局,從角色與空間以及彼此的關係,就能進一步感受角色在環境中的處境。

(6)符碼與象徵:作家運用象徵或符碼來傳達抽象的意念,讀者感知該意像的象徵符 碼,就能掌握繪者傳達的意念。

(7)質感:藝術品的表面特徵。質感會給畫中的事物增加真實的感覺。插畫家可以透

(7)質感:藝術品的表面特徵。質感會給畫中的事物增加真實的感覺。插畫家可以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