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課程設計理念

林真美於《繪本之眼》指出「他們不是太過『大人本位』就是『矮化孩子』。」46 由於許多大人未受過圖畫書的賞析課程的培訓,所以選擇圖畫書並未站在孩子的角度 去想。我反思自己在選擇圖畫書教學時,也曾犯過這種錯誤,而今會考量學生的理解 和經驗,以及圖畫書的質地,設計循序漸進的課程,增添他們的美感經驗,從中積累

「圖象閱讀素養」。課程要如何循序漸進?我根據相關研究結果、相關文獻來做課程設 計。

1.選擇教材方向

先要讓孩子覺得有趣味有興趣。學生常在圖書館問我迷宮、佐羅利、屁屁偵探、

100 層樓的家……這些圖畫書放在哪裡?有沒有被借走之類的問題,如果他們有借到這 些書,一臉笑容,也會彼此推薦。這些充滿趣味的圖畫書,真的抓住小讀者的心。林 敏宜也在《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中》一書中提及:

「大多數的孩子注意力短暫,因此圖畫書的內容必須講求趣味性以吸引孩子的目 光,使其產生持續閱讀的意願。圖畫書的趣味性展現在文字的幽默感、插畫的遊 戲性、音樂性,以及整體的設計與安排上,使孩子參與其中,進而得到快樂、想 像、情緒紓解,甚至與人互動的樂趣。」47

由上述得知教材有趣味是必要條件。

可預測性文本可提升學習興趣。國內的研究顯示,「可預測性圖畫書可讓年齡較小 的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使他們更愛看書。」48「可預測性圖畫書具有重複的情節,可 以讓兒童準確的預測故事的發展,在設計上特別強調線索,它們的共通點是圖像和文字

46 林真美,《繪本之眼》,臺北市:天下雜誌,2010,p148。

47 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2000 年,p8。

48 陳碧玉、黃麗鳳〈運用可運測性圖畫書提升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探索〉,《2012 年「一圖千言—

圖畫書的繽紛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 年,p190。

33

或故事情節,都依著明顯的模式安排,可增加讀者的可預測度和樂趣。」49可預測性文 本故事情節簡單,從圖文線索中容易成功預測內容,提高學生的信心,誘發孩子想要繼 續閱讀的意願,所以預測性圖畫書,可以列為入門教材。

〈兒童圖畫書型態與設計研究〉50 一文,更進一步指出 6~9 歲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 要求,因此,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但學習關於世界的知識,也學習關於人和社會的知 識,他們已經初步有了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由於他們的知識面、經驗都有限,封 面不宜選擇過於另類的風格和隱喻的表現手法,簡單直白的風格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這跟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也是相通的,七、八歲的學童具有「具體運思」能力,這 時的兒童已能瞭解因果關係及數量守恆的可逆性,但需要藉具體事物以協助認知思 考,還不能自己完成抽象的假設,可以依靠概念進行思考,且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問 題。所以選材需與生活結合,不宜過度奇特風格及意喻過深的圖畫書。

綜觀上述,選擇圖畫書都要以兒童為視角出發,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 理和興趣才能喚起探索圖像的興趣。另外之前文獻中提升孩子閱讀圖像,讀無字讀畫 書也是很好的教材,但我在此課程進行之前先讓全班孩子試讀了《一朵小雲》,大部分 的孩子可以看圖說故事,但說的很攏統簡要,我想如果圖像元素的概念再加入可能會 讓故事說得更豐富,後來找了許多無字書,圖像元素豐富,全都融入於同一本書,我 想要找一些圖畫書的圖像元素是比較明顯,例如《幸運的內德》可以清楚看出是色彩 為主的圖畫書。圖畫書。所以我只好將無字圖畫書去除。

2.學習那些圖像元素

圖像的範圍很大,哪些圖像元素可以讓國小一年級接受與注意,我從文獻理論中 獲得一些想法。

王秀雄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對美術的教育啟示為:「藝術的學習發展是 一種認知,先有概念知識的建立,也就是「基模」的形成,才能觀察出對像的各種性

49 陳碧玉〈運用可運測性圖畫書提升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探索〉,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9,p7。

50 劉麗華,〈兒童圖畫書型態設計研究〉,北京服裝學院,2007 年。

34

質,如色彩、明暗、結構、型態等。新的學習依賴舊經驗的基模,所以需要設計有順 序的課程及教材。」51皮亞傑又指出,「幼兒對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最為注意。」52 從上述理論,要讓學生建立基模,先從孩子最為注意的顏色、形狀、大小為學習起 點,每一繼起的經驗建立在前一經驗上,課程內容需要排列妥當。

松居直說:「我一直強調,不做僅僅『有用』的繪本,而要做『快樂的、有趣的、

能激起好奇心的』繪本。」53。「在 3~12 歲這年齡層的兒童,偏愛鮮明的色彩,……,

何以如此?因活潑好動的兒童,注意力相對的短暫,而色彩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較 能吸引注意、甚至達到學習成效的目的。」54

根據林慧娟與周婉的研究發現,「幼兒對圖像元素觀察豐富,對顏色及線條有最多 的反應。」55

從上述理論及研究結果,發現色彩、形狀 、線條這三種圖像元素,能吸引學生注意及 反應。

「角色是文學作品中最易引起小朋友興趣的一個要素,因為每一個讀者都希望知 道書中的角色最後面臨的情況。」56每個人看故事時都想要知道結局如何,角色是圖畫 書的靈魂,為了讓學生掌握故事內容角色的特質,試著讓學生從色彩和象徵中,看出 角色獨特的圖像設計,並推論出性格及處事態度等。

我的選材以有趣、快樂以及能激起好奇心的圖畫書為主,從文字簡短,故事情節 類似,圖象豐富的預測性文本開始,以避免學生在重複觀察圖象時,產生不耐煩之情 況。再選擇以色彩表現強的圖畫書,以及可以傳達鮮明個性的角色圖畫書,最後選擇 文圖相呼應,可以利用圖像來補白文字的圖畫書培養學生對圖像的敏感度,引導學生 發現圖象是利用色彩、線條、細節、具有隱喻的象徵,試著讓學生能讀出弦外之音。

51 王秀雄,《美術與教育》,臺北市:市立美術館,1990。

52 天下雜誌編輯群,《天下雜誌》,臺北市:天下雜誌,2000,p323。

53松居直,《如何给孩子读绘本》,林靜譯,北京市:中國計量出版社,2017,P114。

54 陳怡蓉〈繪本國度你遊了嗎?〉,《美育》,第 196 期,102 年,11 月。

55 林慧娟,周婉,〈「沒有字怎麼讀?」:幼兒閱讀無字圖畫書中之圖像語言〉,《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2012 年 3 月,p29。

56 方淑貞,《FUN 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臺北市:心理,2010,P109。

35

2011,P54。

36

魯慧敏提出的五項觀察力為58

(1) 條理性:具有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觀察活動。

(2) 精準性:能精確的說出現象的重要特徵。

(3) 概括性:在觀察結束後,能將觀察結果力用口頭報告、文字說明來表達。

(4) 辨別性: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分類或比較,並會說出如何分辨或說出相同、相異 處。

(5) 恆常性:能對於事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紀錄重要特徵。

視覺素養的讀寫能力,如同文字讀寫訓練般,必不斷的學習,從注意、觀察、辨識、

反應、思考、詮釋、融入個人經驗、到創造意義,始能發展閱讀影像的能力。我以魯 慧敏提出的五項觀察力項目當基準,轉化後制定圖像觀察的檢核規準。檢核規準如 下:

表 7 觀察檢核向度

觀察檢核向度 向度規準簡述

條理性 能夠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觀察活動。

精確性 能精確的說出圖像的特徵或元素,並解讀其原因。

辨別性 能判別斷定自己觀察的事物,並說出如何分辨或說出相同、相異 處。

恆常性 能對圖像進行持續性的觀察。

概括性 觀察結束後,從圖與文中,推論前因後果,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第肆章 教學歷程

本章節為行動研究的教學歷程,此章記錄了教導與學生學習如何觀察出四種圖像 元素以及角色的歷程,分別為特徵找形狀、風的線條、有情緒的顏色、有趣的象徵,

從教學實錄中分析學生表現,以及我的教學成果。

58 古忠平,〈淺談觀察力教學於教學現場之運用〉,《語文教育論壇》,第十六期,2018 年。

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