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何強化學生閱讀圖畫書之圖像能力—— 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如何強化學生閱讀圖畫書之圖像能力—— 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Copied!
1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如何強化學生閱讀圖畫書之圖像能力——

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研究生:謝春貞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2)

ii

(3)

iii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如何強化學生閱讀圖畫書之圖像能力——

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研究生:謝春貞 撰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4)

iv

(5)

v

(6)

vi

(7)

vii

謝 誌

這趟兒文奇幻旅程,不捨的走到終點了。

兩年前進入了我心中最夢幻學系就讀,如今能完成了最務實的行動研 究論文,特別感謝藍老師,這一年論文的指導,提升我對圖畫書鑑賞能 力,你也鼓勵我嘗試用各種方法來教學,別對孩子設定過多的框架與標 準,讓我在教學歷程有機會修正,有機會看到孩子的更多可能。

非常感謝兒文所每一位指導過我的老師,帶著我探索兒童文學多元的 面貌,又豐厚了我對兒文的範疇。

謝謝相互打氣的同學,一起成長真好。

謝謝我的好友和家人,常常關心我的身體健康 。 謝謝我的親愛老公,支持我進修,讓我全力衝啊!

謝謝穎嘉老師,願意與我合作,讓研究進展順利。

謝謝我親愛的學生,你們認真的表現,讓我更了解你們。

這趟兒文奇幻旅程,不捨的走到終點了,但我依然會頻頻回望,不斷

回憶。

(8)

viii

如何強化學生閱讀圖畫書之圖像能力—以 國小一年級為例

作者:謝春貞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我擔任圖書推動教師,學校低年級的閱讀課程由我任教,教材以圖畫 書為主,我發現會主動閱讀圖畫書插畫的學生不多,過去研究也發現,

「當兒童具識字能力時會專注在認字而忽略圖像」 (Lewis,2001),蘇振明 (1988)提及「5~8 歲的兒童前期,這個階段是繪本最大讀者群,也是教師應 用繪本融入教學最重要時期。」所以我設計系統化的課程,來強化學生讀 圖的能力,藉此行動研究,瞭解「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教學對國小一年 級學童之表現,並分析「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教學歷程,藉由課堂實錄 和省思,提出教學實施成效。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第二章為文獻

探討。第三章研究設計與規劃,此章包含研究方法,圖像閱讀的課程理

念、教材規劃。第四章行動研究的教學歷程,此章記錄了教導與學生學習

如何觀察出四種圖像元素的歷程,分別為特徵找形狀、風的線條、有情緒

的顏色、有趣的象徵,從教學實錄中分析學生表現,教學設計。第伍章總

結研究發現與教學的反思。

(9)

ix

經過這次的行動研究,發現有系統的課程,能夠逐漸幫學生建立了 形狀、色彩、線條和象徵的圖像元素基模。有趣的、生活化的、能激起好 奇的教材可以讓學生的眼光多停留在圖像久一點,並學習到正確的方式進 行觀察圖像,但教材不宜選擇過於另類的風格和隱喻的表現手法。學生於 課程中透過觀察、討論、比較、延伸活動可以刺激他們對圖像的辨別性以 及概括性的理解力。

關鍵詞: 圖像素養、閱讀教學、行動研究

(10)

x

How to Enhance Picture Reading Abilities When Reading Picture Books—an Action Research on

Elementary School First Graders

Chun-Chen, Hsieh

Abstract

As a reading promoting teacher, the researcher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cours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lower graders. It was found that fewer students can actively read the illustrations in the picture books after acquiring literacy.

Previous researches meanwhile indicated that when children are able to read, they tend to put focus on words recognition instead of pictures (Lewis, 2001.) Su (1988) mentioned that children from 5 to 8 years old are the largest target reader group of picture books.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of time when teachers can apply picture books to their teaching.

Based on these researches,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systematic courses to enhance students’ picture-reading abilities. Through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picture-read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books on elementary first graders’ performance, and brought forth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 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icture-read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books, the classroom documentation and the reflections.

There we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d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target and research ques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was about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ird chapter stated the research design a includ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cepts of picture-reading cours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fourth chapter was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hich containe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of how to observe the four picture elements, the searching of shapes for characteristics, the lines of winds, the colors of emotions and the interesting symbolization.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the instruction design through teaching documentation.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d the reflections on results and instruction.

Through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systematic courses can help students gradually form schemata of picture elements. The interesting, down-to-earth, curiosity-rising materials can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picture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nd learning about the correct ways in picture

observation. However, the materials selected should not be of over-alternative

(11)

xi

style, nor metaphoric techniques. Students’ concepts and discrimination toward pictures can thus be stimulated through observation, comparison and extended activities in the courses.

Keywords: Picture awareness, reading instruction, action research

(12)

xii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背景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圖像素養 ... 6

第二節 圖畫書的訊息 ... 8

第三節 讀者反應理論 ... 13

第四節 教學研究與方法 ... 14

第五節 國內相關研究 ... 22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課程規劃 ... 28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8

第二節 課程規劃 ... 32

第肆章 教學歷程 ... 36

第一節 從特徵找形狀 ... 37

第二節 風的線條 ... 70

第三節 有情緒的顏色 ... 84

第四節 有趣的象徵 ... 104

第伍章 結論 ... 140

參考書目 ... 150

附錄 ... 155

(13)

xiii

表目錄

表 1 圖畫書之圖像閱讀教學之相關研究 ... 22

表 2 學生圖畫書閱讀情形調查 ... 29

表 3 閱讀無字圖畫書《一朵小雲》圖像現表 ... 30

表 4 研究進度計畫 ... 31

表 5 資料編碼方式 ... 31

表 6 教材規劃 ... 35

表 7 觀察檢核向度 ... 36

表 8 每一本書的喜歡程度統計 ... 142

(14)

xiv

圖目錄

圖 1-1- 1《小紅帽》阿布拉出版 ... 1

圖 1-1- 2《記事情》p1 ... 2

圖 1-1- 3《記事情》p2 ... 2

圖 2-1- 1《MOTION SILHOUETTE》 ... 10

圖 4-1- 1《咚咚咚》P1 ... 38

圖 4-1- 2《咚咚咚》P2 ... 38

圖 4-1- 3《窗外送來的禮物》第四跨頁 ... 38

圖 4-1- 4《窗外送來的禮物》第五跨頁 ... 38

圖 4-1- 5《這是誰的腳踏車》第二跨頁 ... 38

圖 4-1- 6《這是誰的腳踏車》第三跨頁 ... 38

圖 4-1- 7《咚咚咚》封面 ... 39

圖 4-1- 8《咚咚咚》展開圖 ... 39

圖 4-1- 9《咚咚咚》封面 ... 42

圖 4-1- 10 畫像裡面有烏龜 ... 42

圖 4-1- 11 葉片一一掉落 ... 43

圖 4-1- 12 燈光發亮,小昆蟲能進屋內 ... 43

圖 4-1- 13《窗外送來的禮物》封面 ... 46

圖 4-1- 14《窗外送來的禮物》蝴蝶頁 ... 46

圖 4-1- 15《窗外送來的禮物》封面觀察 ... 50

圖 4-1- 16《窗外送來的禮物》蝴蝶頁 ... 51

圖 4-1- 17 坐直升機來的聖誕老公公 ... 52

圖 4-1- 18 送禮物到貓咪家 ... 52

圖 4-1- 19 是小豬的家 ... 52

圖 4-1- 20 小貓照片 ... 52

圖 4-1- 21 送禮物到斑馬家 ... 53

圖 4-1- 22 原來是天鵝的家 ... 53

圖 4-1- 23 大熊家門牌 ... 53

圖 4-1- 24 大熊家 ... 54

圖 4-1- 25 送禮物到狐狸家 ... 54

圖 4-1- 26 鱷魚的家 ... 54

圖 4-1- 27 送禮物到鯊魚家 ... 54

圖 4-1- 28 兔子的家 ... 55

圖 4-1- 29 送給雙胞胎 ... 56

圖 4-1- 30 小男孩的家 ... 56

圖 4-1- 31 窗戶旁有一隻熊 ... 56

圖 4-1- 32 哥哥是怎樣的人 ... 56

(15)

xv

圖 4-1- 33 S1 作品:刺刺恐龍 ... 57

圖 4-1- 34(老師畫的底圖)學生解釋變化花 ... 57

圖 4-1- 35S8 作品:怪獸 ... 58

圖 4-1- 36 老師畫的底圖)學生解釋一隻蟲和魔鬼 ... 58

圖 4-1- 37S18 作品:美人 ... 58

圖 4-1- 38(老師畫的底圖) ... 58

圖 4-1- 39《這是誰的腳踏車》封面 ... 60

圖 4-1- 40《這是誰的腳踏車》書名頁 ... 60

圖 4-1- 41《這是誰的腳踏車》第一~第三跨頁 ... 61

圖 4-1- 42 封面的腳踏車觀察 ... 64

圖 4-1- 43 長長的腳踏車 ... 64

圖 4-1- 44 特別的腳踏車 ... 65

圖 4-1- 45 S16 描述 ... 66

圖 4-1- 46 S8 描述 ... 66

圖 4-1- 47 S22 描述 ... 66

圖 4-1- 48 S19 描述 ... 66

圖 4-1- 49 S13 描述 ... 67

圖 4-1- 50 S10 作品:海豹腳踏車 ... 67

圖 4-1- 51 S18 作品:鴕鳥腳踏車 ... 68

圖 4-1- 52 S16 作品:智慧發現腳踏車 ... 68

圖 4-1- 53 S6 作品:寶石腳踏車 ... 68

圖 4-1- 54 S7 作品:砲彈腳踏車、地獄腳踏車、飛快腳踏車 ... 69

圖 4-1- 55 S13 作品:生活腳踏車 ... 69

圖 4-2- 1《小象的風中散步》封面 ... 71

圖 4-2- 2《小象的風中散步》第三跨頁 ... 71

圖 4-2- 3《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一跨頁 ... 71

圖 4-2- 4《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二跨頁 ... 71

圖 4-2- 5《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三跨頁 ... 71

圖 4-2- 6《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四跨頁 ... 72

圖 4-2- 7《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六跨頁 ... 72

圖 4-2- 9《小象的風中散步》第十六跨頁 ... 77

圖 4-2- 8《小象的風中散步》封面封底 ... 77

圖 4-2- 10 小象救鱷魚 ... 79

圖 4-2- 11 小象救烏龜 ... 79

圖 4-2- 12 拼圖比賽遊戲,水裡的圖像拼顛倒 ... 79

圖 4-2- 13 強風的陸地和無風的水世界有何不同 ... 80

圖 4-2- 14 從《小象的風中散步》看到那些線條 ... 81

圖 4-2- 15 有順序的看,從左而右看過去 ... 81

(16)

xvi

圖 4-2- 16 小象的風中散步學習單 ... 82

圖 4-2- 17 找出書中的線條及意義 ... 83

圖 4-2- 18 好朋友都被吹到湖裡 ... 83

圖 4-3- 1《幸運的內德》封面 ... 85

圖 4-3- 2《幸運的內德》蝴蝶頁 ... 85

圖 4-3- 3《幸運的內德》書名頁 ... 85

圖 4-3- 4《幸運的內德》版權頁 ... 85

圖 4-3- 5《幸運的內德》第一跨頁 ... 85

圖 4-3- 6《幸運的內德》第二跨頁 ... 85

圖 4-3- 7《幸運的內德》第三跨頁 ... 86

圖 4-3- 8《幸運的內德》第四跨頁 ... 86

圖 4-3- 9《幸運的內德》第五跨頁 ... 86

圖 4-3- 10《幸運的內德》封面 ... 89

圖 4-3- 11《幸運的內德》蝴蝶頁 ... 90

圖 4-3- 12《幸運的內德》書名頁 ... 91

圖 4-3- 13《幸運的內德》版權頁 ... 91

圖 4-3- 14 11 根蠟燭,暗示內德 11 歲 ... 91

圖 4-3- 15《幸運的內德》第八跨頁 ... 92

圖 4-3- 16 S12 和 S14 的排列(圈起來為錯誤之處) ... 93

圖 4-3- 17 S7 和 S24 的排列(圈起來為錯誤之處) ... 94

圖 4-3- 18 S19 和 S11 的排列(圈起來為錯誤之處) ... 94

圖 4-3- 19 S23 和 S1 的排列(圈起來為錯誤之處) ... 95

圖 4-3- 20 S13 和 S22 的排列(圈起來為錯誤之處) ... 95

圖 4-3- 21 S17 和 S6 的排列 ... 96

圖 4-3- 22 S2 S20(排列正確) ... 96

圖 4-3- 23 找出合適的情緒 ... 98

圖 4-3- 24 理解幸運與倒楣會產生的情緒 ... 98

圖 4-3- 25 學生貼上太陽和烏雲的圖案 ... 99

圖 4-3- 26 歸納出內德的性格 ... 100

圖 4-3- 27 S20 作品 ... 101

圖 4-3- 28 S21 作品 ... 102

圖 4-3- 29 學習弱勢習寫之學習單,能夠理解與分辨黑白和彩色代表的情緒 ... 103

圖 4-4- 1《朱家故事》封面 ... 105

圖 4-4- 2《朱家故事》蝴蝶頁 ... 105

圖 4-4- 3《朱家故事》書名頁 ... 105

圖 4-4- 4《朱家故事》第一跨頁 ... 105

圖 4-4- 5《朱家故事》第二跨頁 ... 105

圖 4-4- 6《朱家故事》第三跨頁、第五跨頁 ... 106

(17)

xvii

圖 4-4- 7《朱家故事》第四跨頁 ... 106

圖 4-4- 8《朱家故事》第五跨頁 ... 106

圖 4-4- 9《朱家故事》第六跨頁 ... 106

圖 4-4- 10《朱家故事》第八跨頁 ... 106

圖 4-4- 11《朱家故事》第九、十跨頁 ... 107

圖 4-4- 12《朱家故事》第十一跨頁 ... 107

圖 4-4- 13《朱家故事》八、十、十一跨頁中的插畫 ... 107

圖 4-4- 14《朱家故事》第十四跨頁 ... 108

圖 4-4- 15《朱家故事》第十五跨頁 ... 108

圖 4-4- 16 探索小豬藏在哪 ... 112

圖 4-4- 17 朱太太的影子像誰 ... 114

圖 4-4- 18 都是客廳,但顏色不同 ... 116

圖 4-4- 19 媽媽做家事時,顏色暗黃 ... 117

圖 4-4- 20 S18 寫下觀察圖像的結果 ... 120

圖 4-4- 21 S8 寫下觀察圖像的結果 ... 120

圖 4-4- 22《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封面 ... 121

圖 4-4- 23《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書名頁 ... 121

圖 4-4- 24《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第一跨頁 ... 122

圖 4-4- 25《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第六、七跨頁 ... 122

圖 4-4- 26《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第十一 ~ 十五跨頁 ... 122

圖 4-4- 27《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第十六跨頁 ... 123

圖 4-4- 28《我的老師是怪獸,不!我不是》封面 ... 126

圖 4-4- 29 老師結結巴巴說出小羅….. ... 128

圖 4-4- 30 羅伯特第一次射紙飛機 ... 129

圖 4-4- 31 羅伯特第二次射紙飛機 ... 129

圖 4-4- 32 羅伯特第三次射紙飛機 ... 130

圖 4-4- 33 學生認為羅伯特的性格 ... 130

圖 4-4- 34 學生認為老師的性格 ... 131

圖 4-4- 35 觀察老師的改變,以及羅伯特的心理變化 ... 131

圖 4-4- 36 學生寫下《我的老師是怪獸》的想法 ... 135

圖 4-4- 37 學生寫下《我的老師是怪獸》的想法 ... 135

圖 4-4- 38 學生寫下《我的老師是怪獸》的想法 ... 135

圖 4-4- 39 延伸活動「我是什麼」學生作品 ... 136

圖 4-4- 40 S15 學生作品 ... 136

圖 4-4- 41 提示卡 ... 137

圖 4-4- 42 修圖軟體將老師變為人形的面貌 ... 138

圖 4-4- 43 羅伯特對柯比老師害怕程度 ... 138

圖 4-4- 44 羅伯特和柯比老師三次射紙飛機的情緒和行動 ... 139

(18)

xviii

圖 4-4- 45 學生對羅伯特和柯比老師的個性有正反兩面的想法 ... 139

圖 5-1- 1 問卷(喜歡教材程度) ... 141

圖 5-1- 2 問卷(我對圖畫書了解多少) ... 145

圖 5-1- 3 學生回饋 ... 147

圖 5-1- 4 學生回饋 ... 148

圖 5-1- 5 學生回饋 ... 148

圖 5-1- 6 學生回饋 ... 148

圖 5-1- 7 學生回饋 ... 148

圖 5-1- 8 學生回饋 ... 148

(19)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動機

現今是一個圖像閱讀的時代,大量的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歐美的每年有大量的圖 畫書或是圖像書出版,人們也被鼓勵利用圖像處理大量訊息,圖像素養(visual literacy) 教育一直被重視,反觀國內還停留重文輕圖的思維,

檢視我們的小學 108 新課綱,閱讀被歸類於語文領域 中,然後要學生利用圖來理解文章,語文課本中的插 圖足夠讓學生學習理解或是增加美感經驗值嗎?閱讀議

題中也提及小學生要學習學科基礎知識所具備的字彙,熟悉閱讀策略。雖然藝文教育 中有視覺探索的課程,但教材中卻未跟圖畫書閱讀做連結,似乎一碼歸一碼,很可 惜。現今圖畫書的作家有許多設計背景出生的,為圖畫畫書開創了另一種圖像敘事(圖 1-1- 1),這充滿美感的優質圖畫書,不應只匆匆瀏覽過去,閱讀教育中不應只帶孩子理 解文,應該需還要教學生學會欣賞圖畫書,學習「讀圖」和「解圖」才能感受文圖合 奏的弦外之音。

一、圖像閱讀力會減弱嗎

我於新北市任教,學校位於郊區,是百年老校,擁有 78 班的大校。我擔任小學圖 推教師 6 年,負責圖資利用教育的推動,低年級的閱讀課都是我負責的,我利用許多 圖畫書帶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很多孩子喜歡閱讀,但問題來了,許多孩子一但認識 字,就把圖丟掉了,也就是說,孩子一拿到書,只閱讀文字內容的部分,文字讀完,

就跟老師說:「我讀完了!」我會再要求孩子看一看插畫的部分,但孩子瞄一瞄就過去 了。我覺得太可惜了,圖畫書作家和插畫家花了多年的心血才產出嘔心瀝血的作品,

學生停留的時間卻如此短暫。於是去年我就設計了 3 節課的圖畫書之圖像閱讀的課 程,希望孩子能回到圖象,觀察圖像中的細節,找出趣味,再透過圖像及閱讀理解策

圖 1-1- 1《小紅帽》阿布拉出版

(20)

2

略,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及欣賞。課程結束,部分的孩子會觀察圖像細節,不過一陣 子後,孩子又把讀圖丟一邊。我很疑惑,我讀過許多文章,都提到孩子喜歡看圖,發 現圖中的細節能力,比大人還強,可是在教學現場,卻意外發現並不是如此,我跟許 多老師討論過這個不讀圖的現象,原因有可能是孩子想趕快讀完書就出去玩,也有可 能孩子不知道如何讀圖的技巧,孩子沒有發現圖畫書的巧思。過去研究也發現,當兒 童具識字能力時會專注在認字而忽略圖像 Lewis 提出「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正被鼓勵 大量識字,是否此時孩子的圖象閱讀力開始減弱?」1

二、教師和家長對閱讀的期望是以文字閱讀為主嗎?

著名美國圖畫書作家大衛威斯納在《秀個故書給我看為什麼圖畫書很重要》的序 言中提到:「圖像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相當重要,其重要性與文字閱讀不相伯仲。拿走了 圖畫,且不論那數不清的樂趣,其實也就等於剝奪了孩子得到豐富知識的機會。2」不 過大部分的老師和家長會反映和擔憂學生都不看純文字書,大人們習慣閱讀文字,用 文字思考、學習和理解,又受到讀圖像作文不佳、想像力受阻的觀念影響,所以希望 學生識字後盡快脫離圖畫書,閱讀橋梁書和純文字書,這種現象如何強化學生的圖象 閱讀呢?

三、孩子不會利用圖像來學習嗎?

我們最早的閱讀是從看圖開始,兒童圖畫書中的插圖,都 是為兒童畫的。但我發現學生對於看圖的能力,有時不是想像 中的好,孩子不太會利用圖像來幫助理解。開學至今我對一年 級學生說了一些圖畫書,發現有些孩子不會仔細看角色的表情 動作,或是背景圖像,當出現難的詞語,也不太會從圖中找線 索。例如我說了一本《記事情》3的故事(我共任教 10 個班),這

1 Lewis D.(2001),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New York outledgeFalmer。

2 倫納德.S.馬庫斯(Leonard ‧S‧Marcus)Show Me a Story! : Why Picture Books Matter: Conversations with 21 of the World’s MostCelebrated Illustrators《秀個故事給我看!為什麼圖畫書很重要 與 21 位世界頂尖插 畫家的對談錄》,阿甲譯,台北市:天衛文化,2017 年 3 月。

3 余麗瓊,《記事情》,台北:信誼,2014。

圖 1-1- 3《記事情》p2 圖 1-1- 2《記事情》p1

(21)

3

是一本在說人類從結繩記事到符號記事,最後發明紙張製作成書的記事演變。我和學 生一起討論了封面之後,播放內文第一頁的 PPT(圖 1-1- 3),然後我就問:「古時候,有 人獵到一隻羊。他們要如何記錄事情?」接著放內文第 2 頁(圖 1-1- 2),圖面上畫了一根 繩子、「=」號和一隻羊,我希望學生能夠看了圖之後,能直接回答出繩結,但出乎我 意料之外,學生幾乎不看圖像,直接回答用頭腦記事情,只有幾位孩子回答是繩子。

我心中又納悶了?為什麼他們不會看圖像來尋求答案?難道看不懂?或許這文本太難,原 始人的生活不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

四、解惑

圖畫書中的圖像是一筆一畫構築而來的,如同文字一樣也能傳遞言外之意、弦外 之音。黃愛真在〈翻轉教育〉中的報導,她述說「如果閱讀過大腦相關理論,大概就 會有一些概念,圖像思考和文字思考分散在大腦不同區塊,二者同時都可以做高層次 的抽象思考」4。圖像不需要轉換到文字閱讀,依然可以讀的深刻。

培利.諾德曼在《話圖》中指出「人類學家的報告經常指出,人們在看一些顯而 易的寫實圖像時,會遭遇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難,圖像認知是一種約定(convent ional),必須靠後天學習。也就是說,圖像的辨識,就某個程度而言,是靠後天學習 而來的一種能力。」5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在語文領域中文字上的聽、說、讀、寫,圖像 的閱讀、如何讀懂圖像以及書寫的學習是勢在必行的。如同 Seels 所強調的「教育者必 須用更廣義的定義來看待讀寫能力,讀寫能力不應只是文字的讀寫,更應該包含圖像 的閱讀及書寫,也就是所謂的圖像識讀( visual literacy) 」6 如今是圖像的時代,

圖畫書正是練習圖像識讀的最佳捷徑。

4 黃愛真,〈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875 ,2015 年 12 月 14 日,讀取日期:

2019 年 12 月 1 日。

5 培利.諾德曼 (Perry Nodelman),《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臺東市: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 金,2010 年,P56。

6 Seels, B. A.Visual Literacy: The definition problem. In D. M. Moore & F. M. Dwyer (Eds.), Visual Literacy:

A spectrum of visual learning.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4)。

(22)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蘇振明於《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7提及 5~8 歲的兒童前期,這個階段是圖畫書最 大讀者群,也是教師應用圖畫書融入教學最重要時期。

所以我一直思索,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進入這些賞心悅目的圖畫書,用圖畫書增 廣視野讓孩子學會最基本的讀圖的能力,欣賞圖畫書之美,也從圖畫書中增廣學習視 野。去年我在一二年級的閱讀課中特別加了三節的「看圖」課,教一些圖像的基本概 念,但成效有限,我想應該是課程不夠系統化,學生年紀小,鷹架架的不夠完整,所 以我想再修正調整課程,藉此行動研究,其目的想要了解如下:

1. 設計與發展國小一年級學童之「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課程。

2. 瞭解「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之表現。

3. 分析「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教學歷程,提出教學實施成效。

根據目的其研究問題為

1.如何設計適合一年級學童之「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課程?

2.實施「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學生之表現為何?

3.研究者在「圖畫書圖像閱讀教學」的教學成效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提及的重要名詞,分別如下:

一、 圖像素養

圖像素養的英文名稱是 Visual Literacy,在基礎上,是指人們能解讀畫圖、圖片、

相片、影片、電視等視覺媒體所乘載的資訊的能力,以及欣賞繪畫作品、電影的素 養。圖像素養涵蓋範圍,本論文的教學教材只侷限在圖畫書為主,在此探討學生讀圖 畫書中圖文的歷程與表現。

7 蘇振明,「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2001,P28。

(23)

5

二、 圖畫書

圖畫書,英文為「picture books」,在日本稱為「繪本」,另外有常用的名詞有故事 書和兒童繪本。圖畫書是一種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 的書籍。在美國圖畫書協會訂的標準是:「兒童圖畫書與其他圖文並茂的圖書不同,

它旨在為兒童提供視覺的體驗。它依靠一系列圖畫和文字的互動來呈現完整的故事情 節、主題和思想。」8本研究所指的圖畫書是指以圖文互動之兒童閱讀書籍,來源方 面包括翻譯作品與本土作品。

8 丹尼絲‧I. 馬圖卡 (Denise I. Matulka),王志庚譯,《圖畫書大解密》,臺北市:天衛文化,2018。P15

(24)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許多優質圖畫書的圖文合作是有創意,有特色的,圖畫書創作者讓圖畫書運用特 有的敘事方式來表達圖和文的信息,所以學會認識和運用圖像語言以及讀懂文字意涵 是奠定閱讀力的重要基石。但讀懂信息是要透過學習的。如何幫助學生閱讀字句感知 圖像,並連結生活的經驗,促進思考,觸發感受?。本章分為五小節來探討,第一節圖 像素養,第二節圖畫書的訊息,第三節讀者反應理論,第四節教學研究與方法,第五 節國內相關研究。

第一節 圖像素養

「圖像素養的英文名稱是 Visual Literacy,在國內還有好幾種說法,分別是視覺 素養、圖像辨別能力和圖像識讀。」9 108 新課綱是以素養導向為主軸的課程,其目的 是要學生學習的不只是知識而是素養,希望學生要在真實情境下,可以用出來的能 力。我的研究計畫是探討如何強化學生的讀圖能力,這是一種素養,故在本文將 Visual Literacy 稱為「圖像素養」。

圖像素養是 John Debes 於 1969 年提出的概念。他指出當一個人看見某件物品,

在看見的同一個時間還能夠整合其他感官體驗的這種視覺能力,就叫做 Visual

Literacy。他也認為這些能力的發展及培養是人類學習的根本。當一個人持續培養自己 的視覺素養能力,就不僅只是看見,如果能再以具有創造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能力,

那麼不僅能與人溝通,也不會只是侷限在語言文字上。同時,他也強調這樣的能力能 幫助個人深入理解和欣賞優秀的視覺藝術。也因此有人將 Visual Literacy 譯為圖像辨別 能力。

9陳培瑜,〈培養圖像素養:閱讀滿載真實生活經驗的繪本圖像〉,《台灣出版與閱讀》,2019 年 6 月總號 第6 期,1995 年 12 月。

(25)

7

根據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對圖像素養的定義:

「圖像素養又稱為圖像識讀能力,源自英文名稱 Visual Literacy。就圖像素

養而言,在基礎上,是指人們能解讀畫圖、圖片、相片、影片、電視等視覺媒體 所乘載的資訊的能力,以及欣賞繪畫作品、電影的素養。在較高層次,則指能運 用圖畫、攝影作品、甚或影片、錄影帶已表達自己的思想,傳達訊息的圖像創作 能力。自 20 世紀初期開始,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成為承載資訊、傳播資訊的重要 管道,也漸漸發展出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形成一種視覺語言。人們在經年累月的 長期接觸下,會自然的發展出某種程度的理解視覺語言的能力。但是許多傳播學 者與教育學者均指出,視覺媒體已成為現今社會中的一種重要傳播管道,必須在 中小學的課程中適切加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以培養學童正確的解讀視覺資訊 以及運用視覺媒體能力,始其能具備批判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10

定義中提到中小學課程中適切的加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來培養學童正確的解 讀視覺資訊,以及運用視覺媒體能力,使其能具備批判的視讀技巧。如何提升?鄭明進 老師提到:「對孩子最好的藝術滋養,培養孩子美的眼光和啟發創造力的最佳方式,就 是在中小學的課程中適切加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11捷克插畫大師柯薇塔‧波茲卡 (Kveta Pacovska)曾說:「圖畫書是孩子第一個造訪的美術館。」若能善用良好敘事能力 及優秀藝術表現的圖畫書中,這是一個相對容易的起點。

《圖畫書大解密》提到「透過視覺,人和動物感知外界物體的大小、明暗、顏 色、動靜,獲得對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的各種資訊。視覺是人和動物最重要的感覺。圖 象也能實現資訊交流,圖畫書中的插畫是視覺藝術。那麼視覺素養就是借助圖像進行 思考和資訊轉化為圖象的能力;當人們能夠從視覺圖像中建構意義時,便產生視覺資

10《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0100/,1995 年 12 月,閱讀日期 2019 年10 月 5 日。

11 嚴淑女等,《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繪本賞析》,新北市:閣林文創,2016,p4。

(26)

8

訊的交流和傳遞。」12但是對圖像閱讀涉獵少的孩子,雖然能夠透過圖畫書的書名和有 限的文字,來判斷一本圖畫書的主題,對於該書的圖象表現究竟是好是壞,對於圖文 合作敘事表現是否成功,圖像是否有特色、有創意,是很難做出評斷的。蘇振明在

〈美術導賞的理念與策略〉中指出「圖像符號分為「認知型圖象」和「情意型圖象」,

圖像符號傳播有限制性,這是美術創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需正視的問題。」13所以「視 覺素養的讀圖能力,如同文字讀寫訓練般,必不斷的學習,從注意、觀察、辨識、反 應、思考、詮釋、融入個人經驗、到創造意義,始能發展閱讀圖像的能力。」14 我們 都一直以為給小朋友看圖,他們都看的懂,其實不然,能看懂圖是一種素養,如同文 字讀寫訓練般,必不斷的學習。

第二節 圖畫書的訊息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一書中,提到「人在看 圖畫書裡的圖畫時,要注意圖與文的配合、以及前圖與後圖的關聯……。」15其實圖畫 書的文和圖都一起透露故事訊息,很多人都以為圖畫書的閱讀就是把文字念完,和孩 子討論內容,圖不用解釋,因為孩子本來就看的懂,或是希望孩子快點識字,進入純 文字的閱讀,而忽略了圖像也在表達訊息。若要涵養敏銳的圖文感知能力,必須先了 解圖畫書是什麼特質,閱讀圖畫書的策略,找出圖畫書的訊息。圖畫書如何提供訊 息,我將從圖畫書表現形式、圖像元素和文來探討。

12 Denise I. Matulka(丹尼絲‧I. 馬圖卡),《圖畫書大解密》,王志庚譯,台北市:天衛文化,2018,

p304。

13 蘇振明,〈美術導賞的理念與策略〉,《現代美術雙月刊》,12 月,第 93 期,2000。

14 陳海泓,〈不同視覺化媒體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故事理解和視覺素養的影響〉《兒童文學學刊》2003,

11,p187

15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劉鳳芯、吳宜潔譯,《閱讀兒童文學 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市: 天衛文化,2009 年,P332。

(27)

9

一、圖畫書的表現形式

圖畫書是兒童文學中最常見的形式,具備了版式、封面、封底、書名頁、內文等 書的元素,從封面、扉頁、內頁到封底,更有著整體設計的考量,藉由形式的安排穿 針引線,連結所有的訊息,串出整本書的意涵。有些學者會利用文圖表現、主題表 現、或是功能形式來加以分類。

在《圖畫書大解密》16提到,圖畫書分類常用的方法就是「圖畫—文本」的比例關 係。圖畫書、圖畫故事書和插畫書三種類型。

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認為「圖畫書≠插畫書」。他曾提出圖畫 書和插畫書的區別在於,圖畫書本身就是語言,是作為主體表達思想的,而帶插畫的 書沒有敘事功能,只能對故事的某些場景進行描述與輔佐的作用。他提出一組定義圖 畫書的公式:「文字+圖畫=帶插畫的書,文字×圖畫=圖畫書」17。「文字+圖畫=帶插畫 的書」就是以文字為主,圖畫為輔,圖畫只是用來輔助說明文字的意義;而「文字×圖 畫=圖畫書」就是語言×語言,能產生圖文呼應後相乘產生的強大影響力與獨特魅力。

所以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 所產生的故事。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18一書中提到圖畫書是以圖像或圖像搭配文字,並藉由連貫 的頁面來表現內容的書種,依據圖文搭配的設計,圖畫書可以呈現以下形式。

1.有圖無字:整本圖畫書只以圖像呈現內容,沒有文字,透過前、後頁圖像的串聯,組 合成完整的故事意念。

2.圖文搭配:又細分為圖文合頁、圖文分頁、文字圖像化。

3.運用前 2 種方式穿插運用於一圖畫書中。

《繪本之眼》19中提到一般而言,文字和圖像在表現上,是兩個差異極大的符號系

16 丹尼絲‧I. 馬圖卡 (Denise I. Matulka),王志庚譯,《圖畫書大解密》,臺北市:天衛文化,2018。

P18。

17 何三本,《幼兒文學》,臺北市:五南,2003 年,P156。

18 林美琴,《繪本有什麼了不起?》,臺北市:天衛文化,2016 年,p10。

19 林真美,《繪本之眼》,臺北市:天下雜誌,2010,p166。

(28)

10

統。它們彼此的關係有「分工合作」、「等價分工」、「圖文不同調」及「偷渡」。

1.分工合作:圖像和文字,各有其特殊性。他們能夠互補、分工,形成相互依存的夥伴 關係。唯有圖文合而為一,一起擔綱說故事的任務,我們才能看到圖畫書的全貌和 它的表現威力。

2. 等價分工:指的是圖文指涉的是同一件事。但由於圖、文兩者表現特性不一,便各 用各的方式,在同一個畫面同步表達。圖文等價雖然有互相翻譯的危險,但不妨將 之看成是「分工」的另一種分支。因為文字說明可以解決圖像在傳達訊息的不確定 性,圖像的加持則使文字的描述不至於讓人覺得過度單調與無味。

3. 圖文不同調:現在有不少圖畫書作家顛覆以往的文圖互唱的規則,文圖各自表述,

帶出新的張力,成為趣味的引爆點。

4.偷渡:是指文與圖彼此合作時,繪者又在書中偷偷放一些角色和物件,有提味效果,

但不影響故事的進行。

還有不少研究者針對文圖關係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圖畫書考》中提到,「史卡 瓦茲提出『一致』(congruency)和『偏離』(deviation)兩種圖文關係。或是尼可拉傑 娃與史考特(Maria Nikolajeva and Carole Scott)分成『插畫書』、『對稱性關係』、

『對位性關係』和『無字圖畫書』。以文圖關係作為分類,有三個問題。第一,若是概 要性分類,雖有助於基本判別,但有過於簡要的缺點。第二詳細的文圖關係的分析,

雖然有助於分析工作,但有可能分類時因太抽象難以掌握。第三、分類未將載體本身 考量在內。」20

總而言之,圖畫書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書 籍,圖文緊密結合具有特別的魅力。但如果圖畫書 以「文和圖」來分類,不是過於簡要,就是過於抽 象,並且書籍形式載體的規劃和設計應該都是圖畫

20 藍劍虹,《圖畫書考圖畫書的五項表現形式分類》,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19 年 7 月,P8。

圖 2-1- 1《MOTION SILHOUETTE》

(29)

11

書表現形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圖畫書的載體本身會影響視覺的質感,一些別出心裁設 計的載體設計,讓圖畫書讀起來更有特別味道,加深與讀者的互動與連結。例如

《MOTION SILHOUETTE》(圖 2-1- 1))是由日本設計師 Megumi Kajiwara 以及 Tathuhiko Nijima 共同設計。獲得 2015 年度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書籍大賞」銅牌獎 ,精緻的 立體剪紙透過光影與內頁簡單的插圖合成再一起,構成有創意的畫面。所以圖畫書不 能只有透過文圖來分類,載體的設計,也承載著故事情節。

二、圖像訊息

「大人認為孩子需要書中有圖,大概是因為他們覺得圖比字容易理解,孩子也

需要圖像的訊息來指引他們回應文字訊息。……然而,這並不正確。……之所以認 為兒童比大人更屬視覺取向,其實受到皮亞傑認為年幼小孩會以比較具體的方式所 影響。...但圖畫並不比文字更具體、不會更抽象。符號學家稱圖畫為符號,圖 畫所再現的意義有賴一套習得的策略。」21「事實上圖畫是用來表現故事時,圖中 每一個物件都是透漏故事的訊息,不管物件畫得多美,它的形狀、風格、構圖等,

都是為了傳達讓讀者回應故事的訊息。」22

孩子知道圖像如何傳遞訊息,學習讀圖的策略,培養「圖感」,藉由圖像示意的功 能,發展成為抽象意念,理解其中的意涵,並而應用在生活中,讀懂環境的氛圍,讀 懂人與人之間的肢體動作及眼神也讀懂各種媒體傳播的訊息,這就是圖像素養。

圖像的傳達的方式有許多。我從《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繪本有什麼了不起》、

《圖畫書大解密》中提到的重點整理如下:

1.了解書中呈現的每一個記號都可能蘊含意義,版式、封面、封底、媒材、筆觸、圖 像的基本元素都傳遞訊息。

2.需要認識圖像藝術表達方式以及圖畫書構造等專業術語。了解圖畫中的象徵符號如 何暗示真實世界裡我們所接觸的實體,以及抽象的觀念和經驗。

21 培利.諾德曼、 梅維絲.萊莫(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劉鳳芯、吳宜潔譯,《閱讀兒童文學 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市: 天衛文化,2009 年,p329。

22同上註,p332。

(30)

12

3.圖畫有 2 種基本的傳達方式,分別是指涉(denotation)和示意(exemplification)。指涉的 意義,呈現某樣東西的圖畫。示意就是圖象需要表達抽象的意念、狀態、想法等利 用暗示手法呈現。示意用的象徵符號具有開放的特性,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

4.了解圖畫藝術的基本元素及構圖。一幅畫由不同的系統組織而成。有以下元素:

(1)線條:線條有細有粗、可虛可實、有直線 ,也有鋸齒線。鋸齒線表達熱情、憤怒 和能量、不安和緊張。曲線傳遞出感性、組織性和節奏感。直線分為水平線、垂直 線和斜線。水平線平靜安定,又能引導讀者的視線從左向右移動。垂直線顯示穩定 和強度。斜線感覺自然和隨意,使畫面充滿動感。圓弧線與柔和或律動相關。

(2)形狀:形象可以是具體的、容易辨認的,也可以是扭曲變形或抽象的。分為不規 則和規則的。不規則的象徵自然物體。規則形狀包括三角形、圓形、矩形等形狀,

通常用來描繪非自然的事物,表現秩序感和設計感。

(3)顏色:表現圖畫書的背景、主題和氣氛。構成顏色三要素包括色調、飽和度和明 亮度。描述真實物體的外觀,也牽動著讀者的感受與情緒共鳴,或藉由色彩認知上 的聯想,理解繪者傳遞的意涵。

(4)空間:是指視覺上的維度效果。

(5)構圖:透過位置、動線、視角、運鏡、比例特殊設計等構圖的認知,可以了解角 色被布局,從角色與空間以及彼此的關係,就能進一步感受角色在環境中的處境。

(6)符碼與象徵:作家運用象徵或符碼來傳達抽象的意念,讀者感知該意像的象徵符 碼,就能掌握繪者傳達的意念。

(7)質感:藝術品的表面特徵。質感會給畫中的事物增加真實的感覺。插畫家可以透 過選擇藝術媒材和載體表面來創造不同的質感效果。

5.媒材:插畫家選用的媒材會影響故事述說的意義。許多媒材都與特定的概念或情緒 有關。例如木刻純樸,帶有民俗風;油彩則是雍容華貴;照片傳達歷史。

6.風格:風格是指經過長時間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識別的藝術印象。比如印象派畫風、

超現實主義……等。

7.細節:有時作者繪在書中安排一些小細節,這些細節暗藏於書中的某頁,等待讀者

(31)

13

發現,引發持續閱讀的興趣。

圖像訊息以多樣化的方式傳遞到我們的雙眼,來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需要學習 如何去看見、辨識、解讀圖像的內涵意義。

三、文

圖畫書文和圖是相互補充的,所以文字是圖畫書中另一訊息的來源。《繪本有什麼 了不起》提到「由於圖像是定格畫面,這時,文字就扮演了穿針引線的角色,或描 景、或敘事、或論理、或抒情,藉以交代時空背景,或串聯前後情節的發展,或陳述 畫面的意念或說明角色的思維或感受,有時也透過文字圖像化的表現,生動的傳遞訊 息。」23文字與圖像各有不同的呈現效果,他們並存,彼此分工,也相互和諧,說到恰 到好處,這就是圖畫書的價值所在。我們在教學時,文圖同時需要一起理解賞析,才 能讀出圖畫書的深度與廣度。

由上述可知,圖畫書的每一個部分都在傳達訊息給讀者,影響讀者對圖畫書的理 解,我將試著帶學生來捕抓圖像訊息,透過不同的圖像符號與文字閱讀,並與生活經 驗連結,來感知、想像與思考,讓閱讀更有所感,有所得。

第三節 讀者反應理論

在閱讀時,讀者必然會參與到文字和圖畫書的共同敘事中。在 1983 年 Louise Rosenblatt 提出了「讀者反應理論」,讀者反應學家認為讀者決定文本。「故事的價值和 意義取決於讀者和讀者的理解,而不在於作者和故事的文本,也就是說,是讀者而非 作者決定了故事的意義。當讀者與其他讀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時,故事的意義會不斷的 修正,圖文關係讓不同的讀者對同一個故事產生不同的理解。每個讀者都會根據個人 的知識和經驗建構自己的理解。」24 讀者對文學的反應包括共鳴(evocation)、反應

23 林美琴,《繪本有什麼了不起?》,臺北市: 天衛文化,2016 年,p74。

24 丹尼絲‧I. 馬圖卡 (Denise I. Matulka),王志庚譯,《圖畫書大解密》,臺北市:天衛文化,2018,

P162。

(32)

14

(respone)與反省(reflection),所以從讀者反應理論中,可以知道讀者閱讀作品時,理解不 盡相同,因為讀者的個人因素,如認知程度、想像力、性別、過去的閱讀經驗、閱讀 氛圍情境等將會影響讀者對作品的反應 。

讀者反應論提出了一個我對指導閱讀的思維,在教學時,先喚起孩子的舊經驗,

將經驗跟圖畫書的角色或情節加以連結,再深入的探討圖文裡的情節有哪些觀點與想 法,讓學生引起共鳴,理解書中傳達的概念,自我詮釋、表達觀點,是否認同每個角 色,或是對故事情節的接受度。鼓勵孩子說出不同的觀點與想法,透過大家的共同討 論,激盪更多的火花。

第四節 教學研究與方法

圖畫書是文字和插畫經過整體設計所組成的圖書,是圖文共同合作的。「心理學研

究認為,4 歲左右是圖形認知關鍵,從圖畫中獲取故事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要依 靠在孩子認真閱讀中,逐漸熟悉並理解畫家傳達的藝術語言。加登納就認為兒童經過 恰當的訓練直接指導或給予大量的圖畫接觸之後他們的識別能力會有很大提高」25。所 以不能再側重〝文字〞概念的解說,忽略圖象不能帶給兒童美感的薰陶外,也無法讀 到深度和廣度。要厚植圖像閱讀素養必須要一次又一次的觀看,累積觀想和敏銳度 等,如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基模」的形成,才能觀察出圖象的各種元素,如 色彩、明暗、結構、型態等。

對於接觸最多圖畫書的低年級學生該如何教?我分別整理各種指導方式。

一、如何選材

顏曉燕於〈基於兒童視角的圖畫書賞析與閱讀指導〉26中說出,1.為兒童而繪製的 圖畫書表現在富有童趣的設計裝幀,圖畫書的封面、環襯、內頁及封底等圖書結構的

25 周鶯燕,儿童图画书(Picture Books)感染力研究,2003 ,P25。

26 顏曉燕,〈基於兒童視角的圖畫書賞析與閱讀指導〉,《幼兒教育研究》第 5 期,2018 年。

(33)

15

巧妙設計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2.形象直觀的美術符號。3.以圖解說的表達方式,其 中專為兒童訂製的無字圖畫書或是精煉文字補充或強化圖像畫面的信息的圖畫書,符 合兒童形象思維特點和直觀學習。4.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當下的現實生活,也反映 兒童嚮往的未知世界。5.形象直觀、色彩鮮艷、誇張想像,內容生動的圖畫書為兒童所 喜愛。

〈兒童圖畫書型態與設計研究〉27一文,更進一步指出 6~9 歲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 要求,因此,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但學習關於世界的知識,也學習關於人和社會的知 識,他們已經初步有了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由於他們的知識面、經驗都有限,不 宜選擇過於另類的風格和隱喻的表現手法,簡單直白的風格依然是最好的選擇。這跟 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也是相通的,七、八歲的學童具有「具體運思」能力,這時的 兒童已能瞭解因果關係及數量守恆的可逆性,但需要藉具體事物以協助認知思考,還 不能自己完成抽象的假設,可以依靠概念進行思考,且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所以 選材需與生活結合,不宜過度奇特風格及意喻過深的圖畫書。

「即使到了小學,孩子在開始學習文字閱讀的同時,透過圖畫書精進圖像閱讀能力 的工作仍不能偏」28如何進行圖畫書的圖象閱讀,步步出版編輯總編高明美說明善用哪 幾類圖畫書,可以幫助孩子從學習「讀圖」的階段跨到「解圖」的階段。

1. 民間故事的圖畫書:從圖像中認識該國或民族文化的象徵和符碼。

2. 無字圖畫書:一本好的無字圖畫書,透過圖像提共的視覺訊息,遠遠超過文字所能 敘述,是孩子們探索、解圖的寶庫。

3. 文圖相悖的圖畫書:有些圖畫書的圖與文是互抗的,不只各說各話,甚至還說不同 的話,這類文圖相悖的圖畫書非常適合挑戰較大的孩子。

另外林敏宜在《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中》一書中提及:

一本優良的圖畫書應具有下列特質:1.兒童性 2.藝術性 3.教育性 4.傳達性 5.

趣味性。……其中趣味性是指「大多數的孩子注意力短暫,因此圖畫書的內容必

27 劉麗華,〈兒童圖畫書型態設計研究〉,北京服裝學院,2007 年

28 高明美,〈圖畫書的圖像閱讀〉,https://reurl.cc/W4Y2Zx, 讀取日期:2019 年 12 月 1 日。

(34)

16

須講求趣味性以吸引孩子的目光,使其產生持續閱讀的意願。圖畫書的趣味性展 現在文字的幽默感、插畫的遊戲性、音樂性,以及整體的設計與安排上,使孩子 參與其中,進而得到快樂、想像、情緒紓解,甚至與人互動的樂趣。

因此,兒童文學與趣味性和遊戲性密不可分。

綜觀上述,選擇圖畫書都要以兒童為視角出發,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和 興趣才能喚起探索圖像的興趣。

二、 圖畫書教學

呂燕卿教授指出圖畫書賞析的意義:

「圖畫書賞析的意義是透過和圖畫直接的接觸,以審美的態度融入於圖畫書 中,使我們從觀賞的過程中獲得美感價值,拓展美感經驗的層面,增加對圖畫書形 式和內容的了解並豐富個人的價值經驗;如此一來,在日後面對圖畫作品時,才能 享受圖畫所帶給我們的感受,並做出更正確的評價與分析。」29

圖畫書是精心設計的書籍,兼具文學與藝術,透過賞析,增加可以發現圖畫書的價 值。

「圖畫書的賞析教學,賞析者必須透過「文字」與「插畫」兩種符號系統來探 索作者與繪者的創作意念。」30在文字賞析教學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圖畫書 之美時,除了討論與分享故事內容之外,也要進行故事的欣賞與作者的相關背景等 部分。」31在插畫賞析教學部分「對於圖像於圖像意涵的解說與傳達、圖像視覺元 素的表現、圖像藝術風格的構成,以及圖畫書整體給人的感覺,都能成為圖畫書賞 析教學時的重點。」32

帶學生熟悉圖畫書中的圖像,欣賞圖畫書作者的巧妙圖文合奏,提升經驗值才能 提升閱讀的層次。閱讀圖畫書的圖像就是一種藝術鑑賞,藝術鑑賞是圖象符號的傳通 與譯碼活動,將涉及傳達效應與溝通品質的問題。

29 張妙如,〈「線條總動員」--圖畫書賞析課程之教學實例分享〉,《國教新知》,第 59 卷,第三期,p94。

30 同上註 p96。

31 同上註 p96

32 同上註 p96。

(35)

17

1.問思導賞法

如何帶孩子去鑑賞?根據蘇振明的說法,導賞是指「指引他人親近美的事物」33。蘇振 明提出對於圖畫書的閱讀指導實施歷程,分為「導賞前」、「導賞中」、「導賞後」。「導 賞前」的活動重點在興趣的引發和情境的設計,以順利的引導觀眾切入主題。「導賞 中」可運用「問思導賞法」34,問思導賞法是教師預先設計問題,透過問題的引導,

使學生進行圖像的觀察與思考,一邊觀賞一邊交互討論,來達到美感經驗與文化省思 的審美效益。問題設計原則:(1)問題的形式宜採開放性原則。(2)問題的用字遣詞宜 感性的結合藝術詞彙,來豐富學生的美感語言。(3)問題內含宜包括四大審美歷程:描 述、分析、解釋、評價。(4)問題編輯與呈現採用「編序教學法」。(5)問題的設計要依 年齡及心智能力差異而有別。(6)問題要包含指示觀察、圖像知覺、形式分析與文化省 思的內涵;實施時要配合作品圖像的觀察、戲劇表演、或作品改創等策略合併使用。

「導賞後」的活動重點在於 (1)心得討論 (2)作品評價(3)意象的交流或延伸。在導賞 後安排相關的延伸活動,一方面是為了能將閱讀的心得加以發展應用;另一方面,則 可以驗證導賞的效益。在圖畫導賞之後,若能依主題內容的特性,發展有關「認 知」、「技能」、「情意」……的延伸活動,閱讀的效益將更能彰顯。這個圖畫書賞析方 式完整的呈現圖畫書的備課方式,尤其是提問方法,是個重要策略,可以提供我寫教 案時該注意的課程活動。

2.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圖畫書

蔡慧珊在〈兒童文學中的圖畫書在閱讀教學中的角色〉35提到,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圖 畫書的方向。

(1) 引導孩子閱讀圖畫書的方向:圖畫包括的東西,例如人、動物、自然景物、家具、器 物等,由此衍生場景。上述有關東西的所在位置。畫面上有那些顏色。每一頁的東 西、人物、動物、景物是否有不同的變化,可從穿著、動作、時空背景等方面著

33 紀亭如,〈台灣圖畫書附錄導讀個案現象之研究-以三之三圖畫書出版品為例〉,2008。

34張妙如,〈「線條總動員」--圖畫書賞析課程之教學實例分享〉,《國教新知》,第 59 卷,第三期,p97。

35 蔡蕙珊,兒童文學中的圖畫書在閱讀教學中的角色,《教師之友》第 41 卷,第三期,p40。

(36)

18

手。看圖之後的感受。圖畫所得的知識、觀念及包含的事件,事件可在進一步問原 因、經過、結果。生活習慣及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可以從圖畫引伸出去。

(2) 引導的方式有:邊說邊指邊問問題。說完再發問、討論、重述故事。

我覺得這 2 個引導的方向與方式簡易又清楚明白。

3.提問方式

另外故事活動中就是要幫助小孩多說一點,多想一點。廖怡君在《毛毛蟲通訊》36 中指出提問方式有四。

(1)字面上的提問:直接從故事中找到答案的。

(2)推論式的提問:可以從故事的前後、段落與段落中找出關聯性。可以讓兒童從故事 脈絡中推論,思考為什麼。

(3)詮釋或批判性的問題:自己要提出看法或是批評,結合自己的經驗跟想法,詮釋或 批判聽到的內容,進而提出看法。故事並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兒童思考自己的 經驗後說出來的結果。

(4)創造性的提問:可以留著讓兒童自己去想像,去創造後續的故事。

問出好問題可以幫學生挖取文圖中更深的意義,這四個方式讓我提問可以問到關鍵。

4.八階段的觀賞圖畫書課程

珍‧杜南在《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37中提到,如何進行觀賞圖畫書的課程,分為 八個階段。簡述如下:

(1) 引言:跟學生介紹觀念,就是去詮釋我們看到的東西。藉由看書來發現圖畫書中的 圖畫和文字怎麼說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一邊閱讀,一邊要記得反覆的問幾個 問題:書理提出的價值觀為何?讀者會認同書裡的哪一個角色?你所分享的是誰的生 命歷程。

(2) 想一想符號的系統:教導學生文字和圖像兩種符號之間的差異。符號如何傳達意

36 廖怡君,〈透過故事,引發提問與討論〉,毛毛蟲通訊,2007 年,8 月。

37 珍.杜南 (Jane Doonan) 宋珮譯,《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台北 市:雄獅美術,2006 年。P70-P83。

(37)

19

念。

(3) 學習正確的術語:學生理解符號語言後,要學習書的外型、版式與結構的正確術 語,欣賞藝術家如何在這些頁面上設計出哪些指涉圖像及視覺符號。

(4) 視覺上的探索:畫面上看了那些記號。這些記號是指線條、色彩,引發學生對於這 些記號的聯想。

(5) 繼續視覺上的探索:把空間中的物件,以抽象的組成方式來研究。物件的形狀本身 可顯示一些特質,讓學生找到適當的詞語來形容它的效果。例如線條粗細、形狀樣 式、擺放位置等的暗示與效果。

(6) 為圖加上文字:文字和圖畫彼此相輔相成,沒有明顯的矛盾,圖畫還是會傳達出一 種情感上的氛圍,把簡短的文字沒有說的表達出來。另外要留意有些文圖有反語的 關係。藉此可以思考文學中的散文、詩歌,以及藝術創作是如何運用示意的方式表 情達意。

(7) 閱讀一本圖畫書:適應讀文字和「讀圖」速度不同。讀文字會被故事的推動力驅動 著,會想要繼續往下讀。但讀圖畫卻要停下來,觀賞、搜索、思考,圖畫會間歇的 打斷故事。

(8) 寫一篇關於圖畫書的報告:選擇喜歡的一本書,觀察的版式、圖像和文字呈現的效 果,撰寫成報告。

珍‧杜南提出的這八個階段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教孩子看圖畫書時,應該從封 面、封面裡、扉頁、本文到封底,仔細閱讀每一幅插畫,找出圖像與文字的相關性,

除了預測故事內容,也讀出場景、情節和人物傳遞訊息,才能深度理解文本的意涵。

從以上探討得知,教學前先選擇適合學生程度及興趣的圖畫書,導賞時邊說邊討論,

引導學生觀察書的設計形式和探索圖像,藉由提問方式,讓學生激發感覺,再詮釋圖 像與文字,說出意義。課程結束後,進行延伸活動,讓閱讀歷程更趨完整。

三、觀察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要讓孩子能看出圖像意涵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循序漸進。從 對圖像感興趣,到探究圖像、描述圖像,再到自主識讀圖像,是一個困難的過程。

(38)

20

閱讀圖像需要觀察的能力,觀察力的培養也是有策略的。「研究證明人類有 80%傳 遞到大腦的訊息,是藉由「視覺」傳輸到大腦的,15%則來自聽覺,由此數據看來視覺 感官幾乎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感官。」38讓孩子專注事物,好好的讓眼睛細心的明辨思 維,將所見的形狀、大小、色彩、空間、線條、明暗、圖形等有更深的敏感度是需要 學習的。

鍾代君在〈教師運用教學策略提升幼兒的視覺觀察力〉39的論文提出王唯針對一、

三、五年級做觀察品質的實驗研究,發現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品質(1)精確性較差,無法 全面的表達出觀察的細節,只可表達出局部與個別的。(2)在目的性方面,觀察較沒有 計畫性,較隨性的觀察,很輕易被干擾,注意力持久度低,觀察出現的錯誤資訊也較 多。(3)因低年級尚未經過訓練,觀察的順序性呈隨興觀察,缺乏程序及系統性。(4)判 斷性方面,低年級學生較無法對觀察事物做出整體的概括性呈述,當其在描述觀察事 物的特徵時缺乏其程序系統,容易忽略重點。

學生的觀察力不是天生的,在缺乏指導下是漫無目的的觀察,需經由教師進行有 計畫的,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田苗於〈發展與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提出培養觀察力〉40 的方法有(1)要讓兒童的觀察目的與任務精確(2)要讓兒童有先備知識(3)指導兒童的觀察 方法與培養觀察的技能,例如從整體到局部或從部分到整體,如此一來可建構全面性 的、精緻化的觀察品質。(4)培養兒童高昂的觀察興趣(5)重視觀察後的結果處理,建構 寫觀察紀錄的概念,讓兒童反覆觀察記錄,可以從中發現問題(6)創造觀察條件及豐富 的觀察對象,常帶領兒童到戶外進行觀察,日常隨時提醒注意周遭的小事物,久而久 之可養成觀察的習慣。吳建光、崔華芳在《培養觀察力的 50 種方法》41,也提供觀察 技巧 (1)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2)提供孩子觀察的機會及資源(3)指導孩子觀察技巧(4)教 給孩子一些觀察方法(5)有意識地進行觀察訓練(6)觀察時運用多感官式的觀察(7)培養觀

38吳健光、崔華芳,《培養觀察力的50 種方法》,臺北縣:稻田,2009,P9。

39 鍾代君,〈教師運用教學策略提升幼兒的視覺觀察力〉,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2014,P26。

40 田苗,〈發展與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提出培養觀察力〉。科技信息,第 5 期,2012 年,P421。

41 吳建光、崔華芳,《培養觀察力的 50 種方法》,臺北縣:稻田,2009,P24-P30。

(39)

21

察的態度(8)學習以不同的角度與立場觀察。由以上文獻資料得知,觀察力的培養需要 運用多元適性的較學策略,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房麗媛〈〝動〞中學會審美----如何增強小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42中提到引導學 生心動、眼動、口動、手動出發,闡述提高圖像識讀這一重要素養的方法。讓學生保 持心動的狀態,激發興趣使學生〝想看〞。通過巧設問題,採用比較、討論等方法,引 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使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後,學會從美術作品中獲得較 多的信息,從而增強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讓學生動口描述,是在學生觀察之後,運 用感知、經驗和知識感受、分析、判斷美術作品,從而獲得審美享受過程。圖像識讀 與繪畫、表演教學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在遇到比 較複雜的作品時,如果有繪畫、表演實踐,就能更好的理解與認識藝術作品。

許多東西光看是得不到的,比如各種材質的性能和用途、美術作品的製作程式,

以及圖像中哪些特徵需要誇張、哪些特徵可忽略等等都得通過實際製作才能體驗得 到,心、眼、口和手的五種感官都要使用,這都是讓觀察力提升的方式也符合做中學 的理論,教育與生活結合,親自動手探究,在學習活動中學習反思,加深印象,提升 學習成效。

強化學生閱讀圖像能力,一定要有觀察圖像的能力,教師利用圖畫書指導圖像元 素,並利用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專注觀察,學生是否達到觀察圖像的能力,古忠平 的期刊論文中提出魯慧敏運用的五個向度來評估孩子的觀察力,分別為「 (1)條理 性:具有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觀察活動。(2)精準性:能精確的說出現象的重要特徵。

(3)概括性:在觀察結束後,能將觀察結果利用口頭報告、文字說明來表達。(4)辨別 性: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分類或比較,並會說出如何分辨或說出相同、相異處。(5)恆 常性:能對於事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紀錄重要特徵。」43我將以這五個向度來試著轉化 成觀察圖像的評量表。

42 房麗媛,〈”動”中學會審美—如何增強小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美術教育研究》,22 期 2018 年 1 月。

43 古忠平,〈淺談觀察力教學於教學現場之運用〉,《語文教育論壇》,第十六期,2018 年。

(40)

22

四、情緒卡與性格卡輔具

在四年前聽了溫美玉老師的演講,她推廣利用情緒卡和性格卡來應用於語文教學 及班級經營,可以解決長期以來,師、生為了精準表達情緒相關詞語而腸枯思竭的困 惑。溫美玉老師指出「在教學上我也想藉由這些描述情緒字眼的卡片,讓過往隱晦、

模糊、無法精準的心理狀態,藉由這些具體的詞語,協助孩子指出故事中的人物,或 者自己的情緒為何。」44「性格卡的出現讓師生上課不再困窘,只要提到人物特質,這 些卡片成了精良的武器,尤其還能大大方方出來貼在黑板上,再加上理由或細節的補 充證明,真正擺脫傳統上課方式,形式及實質內涵上都讓孩子成為教室的主人。」45以 往我在上課時常要孩子提出想法,但學生常詞窮,無法完整表達心中想法,這次課程 可以運用情緒卡和性格卡的輔具,讓學生多發表自己感受與想法。

第五節 國內相關研究

本節先列表整理國內圖畫書之圖像閱讀教學之相關研究,再就相關研究之結果與發現 進行分析於下表 1。

表 1 圖畫書之圖像閱讀教學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 研究生 研究對 象

研究結果

兒童圖畫書 的圖像語言 表現賞析教 學對兒童繪 畫表現之影

謝正瑜 2004

6~9 歲 圖畫書的圖像語言之賞析對 6~9 歲兒童的繪 畫表現在畫面上角色的肢體動態表現,角色 的描繪上注重細節、細膩性,能掌握其整體 趣味性,色彩運用能有不同色調及層次的表 現,空間佈局上能營造情境,圖像傳達敘

44 溫美玉,《溫美玉備課趴》,臺北市:親子天下,2016 年。P5。

45 同上註,P6。

(41)

23

響 述,符合主題內容且有想像力的表現上,均

達到顯著差異。

教材:早起的一天、媽媽外面有陽光、跳蚤 市場

透過圖像化 學習提升國 小學童語文 閱讀理解能 力之行動研 究

溫文玲 四年級 在輕鬆自在的圖像化學習活動中,能增進學 童之學習動機。圖像化學習對學童學習能力 的提升,具有積極正面的效果,能提升學童 寫作、語言表達之能力。

將圖像化學習融入語文領域的教學中,能培 養學童自我反省、獨立思考、批判之能力。

「沒有字怎 麼讀?」幼兒 閱讀無字圖 畫書中的圖 象語言

林慧娟 2010

5~6 歲 幼兒對於圖畫書封面觀察細微,但忽略其他 近文本設計內容;幼兒對於顏色、線條、形 狀等多項圖像語言觀察豐富,且在讀後作品 中重現個人對於無字圖畫書內容及構圖的觀 察結果;幼兒對於框架、線條、形狀、肢體 動作等圖像語言有依循故事情節且元的解 讀;幼兒個人生活經驗及閱讀經驗影響其圖 像語言觀察及解讀內涵,且在對圖像語言的 反應上有個別差異。

教材:狼來了、Rainstorm、The Grey Lady and the StrawberrySnatcher

圖畫書的閱 讀教學---以 圖像閱讀為 主軸

鄭美雪 2012

國小 5 年級

選用教材配合同學的喜愛,且印刷清楚、情 節緊湊、生動的不同風格圖畫書進行圖文探 討。學童從圖畫書的圖像教學中,學習到閱 讀圖畫書時聚焦在閱讀圖像上,而且從不斷 的反覆閱讀中,可以提升圖畫書圖像的理解

(42)

24

能力。

教材:圖文皆有言下之意:蜘蛛與蒼蠅 圖畫說的比文字多:三隻小狼和大壞豬 無字圖畫書:海底來的祕密

文字比圖畫詳盡:野貓的研究 圖文不合作:莎莉離水遠一點 兒童閱讀無

字繪本之研 究

陳韻如 2012

高年級 兒童圖像閱讀的理解程度有差異性。經驗是 開啟圖像閱讀的鑰匙。圖象意義承載的特 徵,每一張圖、一段情節,每一個符碼其意 義的承載,都必須經過互動才能發酵。圖象 具有釋放自我的能量的作用。

教材:《海底來的祕密》

幼兒閱讀無 字圖畫書之 表現

唐玉美 2013

滿 4 歲 幼兒閱讀大衛威斯納的《瘋狂星期二》有自 己解讀的能力,展現出語文表達的能力,以 及創造力。

教師運用較 學策略提升 幼兒的視覺 觀察力。

鍾代君 5~6 歲 運用圖畫書封面觀察畫表現及看畫面來找喳 對幼兒進行觀察力表現,發現確實可以提升 幼兒的視覺觀察力。也能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的學習。並且提升了繪畫力及具體表達能 力。

幼兒閱讀圖 畫書蝴蝶頁

王珮慈 2017

5~6 歲 在共讀後,可以透過故事正文獲得對蝴蝶頁 更豐富及多元回應。也能發展出質疑和批判 的聲音,對蝴蝶頁創作呈現了個人對故事內 容感受的表達、設計獨立於文本外的故事或 甚至使用多元的素材表現獨特的立體蝴蝶頁

數據

圖 1-1- 3《記事情》p2 圖 1-1- 2《記事情》p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affection of trading trend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lization and the Acting role and influence on high tech field, the change

The main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kalemia ECG b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potassium concentrations in blood on th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service desk system brought up by this research, could improve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unstable

This research adopts Technology Accepted Model (TAM),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Davis in 1979, to verify the us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eighth-graders using on-line tes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research does a survey on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ife adjustment at school, and studies how the backgrounds of the mothers of

“Multipl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e researcher created four mathematics picture books. Furthermore, she explored the mathematical

數數書(counting books) 科學書(scientific books) 知識書(information books)、. 無字圖畫書(word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