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畫書與情緒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圖畫書與情緒的相關研究

圖畫書能提升幼兒的認知,滿足親身經歷不多的幼兒許多想像空間,甚至 在圖畫書中的角色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文字敘述等圖畫與文字的安排下,幼 兒能夠觀察書中人物的情緒表達或轉變。研究者在本節分為三個部分敘述,其 一為圖畫書的意義,其二為圖畫書在情緒教育上的價值,其三為圖畫書與情緒 的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圖畫書的意義

在台灣,圖畫書也被稱為「繪本」,主要原因為引進的源頭不同,自西方引 進沿用的 picture book 的直譯「圖畫書」,而來自日本的稱謂為「繪本」,然而,

後因推廣者的頻繁使用,與報章媒體的傳播,以及便於說明、利於行銷的出版 經營商業機制,「繪本」則逐漸成為一個與「圖畫書」分庭抗禮、交互混用的名 詞。

在兒童文學辭典中,對圖畫書的定義為,是以學齡前幼兒為主要對象,透 過連續的畫面表達完整的主題,以圖畫為主,並搭配有必要的、及簡潔有趣的 文字互為補充,以加強表現力 (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 )。而以推廣圖畫 書多年的鄭明進 ( 2000 ) 認為圖畫書是以優美的、富創意的圖畫為主,以淺易 的文字為輔的兒童讀物;是一種以圖畫符號來傳達思想、知識、文化、習俗的、

好玩的書。

何三本 ( 1995 ) 對圖畫書舉出定義,他認為所謂的「圖畫書」,在文與畫 之間有獨特的關係。圖畫書是文章在說話,圖畫也在說話,兩者以不同的方式 在說話,表現同一主題。彼此間說的內容,互不重疊,且具有一般書籍所缺乏 的機能,例如書籍的表現性、動態性,或翻書頁的效果等,這些機能被充分利 用,在結構中充分的變化運用和展開,使主題豐富,此為圖畫書之意義。林德 姮 ( 2004 ) 提出「圖畫書」這個術語通常就是指圖畫故事書,有簡單的情節內 容,平均字數約在 200 個字,故事的內容是寫給兒童,而且在最初是由大人分 享給孩子的。另外,他也提到有國外學者為圖畫書下的定義為,圖畫書是提供 趣味、啟蒙、創造性的審美經驗等功能的書;圖畫書包含文字、插圖、以及整 體設計,它是一種人為製品與商品,是社會、文化與歷史的記錄,最重要的,

它也是孩子的一種經驗。

綜上所述各個圖畫書的定義,圖畫書簡單來說,主要以圖文相互配合,並 以連續的畫面來表達主題或作者想傳遞給讀者的概念。其中含有創造性、有趣 味、色彩豐富,且文字簡潔,每本圖畫書依情節而有不同的表現性、動態性等 等,也各含有不同的概念,故事性、教育性等,是以學齡前幼兒為對象。

二、圖畫書在情緒教育的價值

在日常生活上,幼兒會碰到不少情緒體驗,例如生氣、嫉妒、悲傷、快樂、

興奮等種種不同情緒,而圖畫書能夠引導幼兒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在幼兒的 成長過程中,會經歷某些問題、事件,例如與朋友吵架、母親剛生了弟弟或妹 妹、親人過世等,這些事件能夠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由書中角色的面部表情、

肢體動作、文字描述可讓幼兒觀察主角的情緒表現,或在教師引導下,幫助幼 兒面對自己的情緒。陳怡芬 ( 2007 ) 認為藉由圖畫書中故事主角所經歷的事 件,幼兒也會隨著主角喜怒哀樂,從中體驗與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情緒表達,

而透過故事的內容,幼兒也能學會情緒的表達,同時也宣洩自我的情緒。方素 珍等 ( 1997 ) 指出童書具有提升幼兒情緒發展之功能,例如促進人格成長、培 養主動求知的動力、社會性自我的發展、情緒自我的發展等功能 ( 引自陳怡 芬,2007 )。

方淑貞 ( 2003 ) 認為對年幼的幼兒而言,圖畫書在幼兒生活上扮演很重要 的角色,因此若教師能慎選圖畫書,除了有助於各方面的發展,圖畫書在情緒 方面能為幼兒提供情緒認同與紓解的管道,而此在情緒上的發展也能有所助 益。李連珠 ( 2001 ) 提到圖畫書能夠幫助幼兒了解情緒、控制情緒,因為在自 我的概念型成過程中,了解並接納自己的情緒卻是必要的。幼兒圖畫書常常能 提供沒有威脅性的情境,讓幼兒可以藉由再次經歷某種情緒,一方面體驗別人 與自己的相似之處,進而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並感覺獲得認同感,一方面透 過整理過去類似的經驗,而能發展出因應類似情緒的新策略 ( 引自林孟蕾,

2004 )。

綜上所述,圖畫書內涵了許多概念,當幼兒在閱讀時,內容中主角的生活

本閱讀教

學研究─

( 2008 ) 幼

黃淑婉 ( 2006 ) 一項由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以圖畫書為主的情緒教育方 案,對於提升兒童情緒智慧之效果的研究,在研究中發現,情緒教育實驗方案 對國小五年級兒童的情緒智慧有提升的效果;在「情緒表達分量表」、「情緒反 省分量表」、「情緒效能分量表」的得分上不具有顯著差異;其實驗組兒童對於 本方案是持肯定的態度,表示十次的方案介入具有正面的影響。

陳怡芬 ( 2007 ) 在一項為幼兒設計情緒中心課程,藉此來了解該課程對幼 兒情緒能力發展的影響之研究當中,該研究者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情 緒表達」和「情緒調適」作為課程架構之發展課程。其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幼 兒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比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要高;在發展課程的過程中發現 幼兒從圖畫書的討論中,能了解自己的情緒,而扮演遊戲,也有助於讓幼兒表 達情緒,另研究也顯示出,該情緒中心課程在增進幼兒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情緒表達與情緒調適的能力方面有顯著效果。

陳汶沂 ( 2007 ) 在以圖畫書為教材,進行情緒主題教育,該研究者採讀書 治療的引導式討論,以某國小的三年級共三十四位的學童進行研究,發現其學 童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緒的表達與紓發」、「處理他人的情緒」和

「情緒的應用」等四項教學單元,情緒智慧均有提升的效果。

許雅清 ( 2008 ) 以情緒課程的設計再穿插圖畫書的討論,進行情緒教育,

研究者以錄影錄音、觀察記錄、訪談、省思的方式進行對中班幼兒的行動研究,

結果發現在進行了情緒教育課程後,幼兒的情緒察覺、情緒表達和調節能力都 有提升,較有辨識正向情緒的能力,在情緒詞彙的運用也漸漸多元。

張雅茹 ( 2009 ) 為了引導兒童適當的表達情緒,藉由圖畫書設計課程,以 各種質性資料,針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共四十五位兒童進行準實驗研究設計,發 現研究對學童生氣的情緒表達有正向的影響效果,同時也能引導兒童建設性的 表達及適當抒發生氣情緒。

綜觀以上研究,上述的研究皆以圖畫書為主來規劃情緒教育課程,來引導 幼兒或兒童的情緒能力,根據以上結果顯示可看出,其共同點都在於以圖畫書 來引導幼兒的情緒察覺、理解、表達及調適能力,對於他們的情緒能力均有正 向的提昇,甚至在情緒表達的詞彙也漸多元。可見圖畫書對幼兒來說,對於情 緒能力有良好的影響,同時也表示圖畫書是被幼兒與兒童所接受度最高,因此 上述的所有研究也將能趨向呈現正向的效果。例如陳美姿 ( 2000 ) 的研究顯示 圖畫書可協助幼兒表達內心感受;陳怡芬 ( 2007 ) 研究出圖畫書能讓幼兒了解 自己的情緒,並且在情緒理解與表達上的能力呈現顯著;林孟蕾 ( 2004 ) 也發 現圖畫書使孩子較能增進自我的了解,並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陳汶沂( 2007 ) 在研究中則發現透過圖畫書教材的情緒教育,學生在情緒能力之察覺與辨識、

情緒理解、情緒表達、情緒調節四項中,學生的情緒智慧均有提升;而黃淑婉 ( 2006 ) 也同樣在以圖畫書的情緒教育中,發現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情緒能力;

許雅清 ( 2008 ) 在進行情緒教育課程後,幼兒的情緒察覺、情緒表達和調節能 力以及情緒詞彙上都有提升;而張雅茹 ( 2009 ) 以圖畫書為主,也發現對於兒 童的情緒表達有正面的影響效果。

從以上研究的各個結果,顯出圖畫書有促進學生在情緒上的表達、理解、

察覺等能力的功能,而依據這一點,對於教師為幼兒引導圖畫書增進情緒能力 的良好影響,能夠支持研究者在本研究中針對各情緒種類圖畫書中情緒表達與 情緒理解內容分析的研究,希望能夠達到當教師為幼兒做此方面教學時,能有 所參照的目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