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緒與情緒種類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與情緒種類

一、情緒的定義

情緒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心情起伏、

身心健康、人際關係等都跟情緒有莫大的關聯 ( 劉秀娟,2004 ) ,而其中所謂 的「心情」( mood ) 又與情緒有所關聯,但在強度上有其差別。情緒的一般常 識性定義為主觀體驗到的、較為強烈的、評價性的,例如當我們說愛、恨、驚 恐、害怕、憤怒等,便是指「情緒」一詞;而「心情」則是比較持久而微弱的 情緒狀態,具有彌散性的特點,往往在一段長時間內影響人的言行和情緒,且 心情的形式多樣,也帶有兩極性,例如愉快與憂愁、憤怒與安靜等 ( 袁之琦、

游恒山,1990 )。本研究將在以下闡述學者們對情緒的定義。

根據張春興 ( 1989 ) 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的解釋,情緒是指由某種刺激 ( 外在刺激或內在的身體狀況 ) 所引起的個體自覺的心理失衡狀態,而在情緒 狀態下,除了個體會有主觀的感受之外,在身體上也隨著出現生理變化 ( 如憤 怒或恐懼時會心跳加速 ) 。

Skinner ( 1953 ) 認為情緒只是虛構的起因,人們把通常應該歸因於行為 的,說成是情緒的作用。他認為所謂情緒這個字眼只是用來歸類行為,指出行 為與影響其出現機率的環境之間的關係。美國心理學家 Drever ( 1952 ) 描述情 緒是有機體的一種複雜狀態,涉及身體各部分發生的變化;在心理上,它伴隨 著強烈的情感以及想以某種特定方式去行動的衝動 ( 引自 Strongman,1993 )。

Goleman ( 2006 ) 在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書中提出情緒是指感覺及其特 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及相關的行為傾向。

Nairne ( 2000 ) 解釋情緒是一個心理事件,它是生理反應,通常是一種激 發,是某種表達性反應,也是某種主觀經驗。王海捷 ( 1998 ) 認為情緒是一種 主觀意識,具有獨特性、流動性與易變性,它會透過生理、心理反應出來一種 激動狀態,而此激動狀態往往是驅向行為的動力。

Strongman ( 1993 ) 解釋情緒是一組複雜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之間的交 互作用,受到神經系統和荷爾蒙系統的調節,它可以 ( 1 ) 引起感情經驗,諸 如警覺、愉悅或不快樂等情感;( 2 ) 可以產生認知歷程,諸如與情緒有關的知 覺作用、評價和分類的工作;( 3 ) 活化一般的生理適應為警覺狀態;( 4 ) 導致 行為,這些行為通常是表達的、目標導向的及適應的。

綜上所述,情緒是因個體對內外在刺激,所產生的複雜的生理與心理反應,

並且擁有促使人類行動的驅力,特色是具有主觀性、個體性以及變化性的。

二、情緒種類之定義

本節在探討人類情緒中,各種情緒種類的定義解釋,茲分述如下。

(一) 生氣 ( Anger )

張春興 ( 1989 ) 指出生氣情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起因是個體遭遇強 烈的刺激,諸如受到攻擊、威脅、羞辱等,使個體的活動受到挫折,尊嚴受到 傷害時,將會表現憤怒生氣的反應,該情緒表現時,除了臉部表情外,也伴隨 著身體上生理的變化。

張春興 ( 2006 ) 解釋生氣情緒為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是人的慾望和需求 被阻抑時產生的否定性的情緒體驗。是因遭遇到與自己願望相違背或願望不能 達到,且一再的受到阻礙,從而逐漸累積起緊張而產生的。

林秀玲 ( 1991 ) 提出生氣情緒是指個體對嫌惡事件產生之情感性壓力反 應,經由認知過程及行為表現衍生的交互作用。

Averill 說明生氣情緒是一種衝突性的情緒,生氣情緒在生物水平上與攻擊 系統有關,也與社會生存、象徵化和自我覺知有關 (引自 K.T. Strongman,

2002 )。

理情治療學派指出生氣是當個體以要求接近完美的信念期望自己或他人達 到某些標準,一但期望落空,或強求目標無法達成時,在遭受挫折之下而產生 的情緒。而行為學派生氣情緒是因制約條件下所學習得來的緊張反應 ( 李選,

2003 )。

綜上所述,生氣是指當個體受到刺激,或活動遭到阻礙等與願望相違背的 事情時,所產生的否定性情緒經驗。

(二) 害怕 ( fear )

張春興 ( 2006 ) 解釋害怕情緒為當人遇到危險或回想、想像危險時所產生 的情緒。由於缺乏應付或擺脫可怕情景的力量或能力,往往易造成恐懼,其該 情緒的外部表現是全身僵直,面色蒼白,呼吸急迫,心跳加快等等。

害怕是人類基本情緒中的一種,它屬於負面情緒,由人們感知與自身相關 或顯著的威脅所引起,並且經常伴隨著高度的情緒喚起,以及防禦逃避的動機,

害怕情緒的表現包含了不安、擔心、緊張等心理反應 ( 引自鄒亞權,2001 )。

害怕情緒指個體感受到某件事情對自己具有潛藏性的危險或威脅存在。像 是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失去某種東西、被拒絕或失敗的事件,都會使個體感 到恐懼、害怕 ( 劉方,2000 )。

綜合以上,害怕是指個體遇到危險或想像危險情境時而產生的情緒,因為 無法應付、擺脫可怕情景的能力時而造成,此種情緒與個體自身感知到的威脅 有關,會產生逃避防禦的動機或行動出現。

(三) 嫉妒 ( jealousy )

Smith、Kim 與 Parrott (1988) 對嫉妒的解釋為,當個體可能將失去對自己 重要的某個人的感情時,而此人的感情是偏向另一人的時候,所面對的威脅就 是嫉妒情緒,且嫉妒情緒是建立在可能失去既存關係之上,該情緒是熱烈的,

並含有排斥、敵意、憤怒、害怕失去、猜忌與傷害等情緒感受組合之。

袁之琦、游恒山 (1990) 提出嫉妒是主觀性的情緒,該情緒是建立在失去 既存關係的可能性上,意為當人們在一種真實的、自認有價值或希望達成的感 情,被他人所威脅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

牛津辭典中對嫉妒情緒的定義是當個體內在一種真實的、自認有價值或希 望達成的感情,被他人所威脅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 ( 引自李選,2003 ) 。而李 選 ( 2003 ) 認為嫉妒是建立在失去既存關係的可能性上,它常起源於社會強烈 比較下,產生的不滿感受。

曹中瑋 ( 1995 ) 對於嫉妒情緒的解釋為是社會關係的嫉妒,此種情緒包含 了自卑、生氣、難過、猜疑、排斥、害怕失去等等特質。

綜合以上各個學者說法,嫉妒是指當個體自認有價值,但可能將失去與某 人之間的既存關係的威脅情況時,因而產生排斥、敵意、生氣、害怕失去、猜 疑、難過、傷害等主觀性情緒。

(四) 難過 ( sadness )

難過情緒是與喪失所熱愛的事物和所盼望的東西幻滅有關,該情緒的強度 依存於失去事物的價值 ( 張春興,2006 )。或是指當個體所擔心、害怕的事情 一旦成為事實 ( 如親人的過世、遭人排斥、與人決裂等 ),所產生的悲傷、難 過的情緒 ( 劉方,2000 )。難過情緒也是指個體在遭遇失落、或被剝奪心愛的 人或物時,在生理、認知、情緒、行為表現上所產生的失落、憂傷、悼念的自 然且主觀的反應( 楊雅愉,2002 ) 。

綜合以上,難過是指個體失去喜愛的人或物時,在認知、情緒及行為上產 生的幻滅、憂傷、悼念的情緒,而難過情緒產生的強度依存於所失去事物的價

值。

(五) 愛 ( love )

張春興 ( 2006 ) 於《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愛是個體對人事物在主觀上 存有的深厚感情,愛的感情作用,較之喜好、欣賞更深一層。平常所說的愛多 指人際之間的感情,有親子之愛、師生之愛、同胞之愛,愛的性質純屬個人的 主觀經驗。

Arthur S. Reber ( 2002 ) 的《心理學辭典》將愛分為二種說法: ( 1 ) 指一 種極喜歡或喜歡某個特殊事物或人的強烈情感。( 2 ) 指一種指向某人的持久情 操,產生一種與該人相處的欲望,並關心該人的幸福與快樂。第一項解釋通常 是與寵物、物件、教師或學科有關,第二項解釋通常與父母或孩子有關。

袁之琦與游恒山 ( 1990 ) 在《心理學名詞辭典》中解釋愛是人類基本的情 緒之一,它是對人或對物表示喜歡時產生的情緒。愛產生的原因是滿足人的需 要的事物引起人的肯定性的體驗,而愛與其他情緒也有密切的關係,當人有了 愛的情緒,若見到愛的對象時,將會表現出和藹的情緒等。

綜合以上,愛的解釋是指個體在人事物上產生的主觀性感情,比喜好、欣 賞更為強烈、持久,且個體將會對使其產生愛的情感的對象表現和藹的情緒,

一般指的愛多為親子之愛、師生之愛、同胞之愛等。

(六) 快樂 ( happiness )

為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對於喜歡的事物,產生期待感與喜悅心,亦指當 個體感覺器官(視聽嗅味觸)分別接受到適度的興奮刺激時所產生的一種愉快情 緒,其心理狀態為滿足、安寧、舒適的 ( 張春興,2006 )。另外,快樂的定義 也可解釋為當個體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並朝實際目標一步步前進時,所感受到 的愉快感覺 ( 劉方,2000 )。

綜合以上,快樂是指個體對於喜愛的事物產生期待、喜悅、滿足與安寧的 心理,或是當個體獲得想要的東西,並朝目標前進時而產生的愉快感。

(七) 寂寞 ( loneliness )

寂寞是一種主觀、獨特的情緒狀態,個體因期望獲得與目前不同的互動形 式而產生的情緒,常是由於無法獲得人際間的親密需求時,而產生的不愉快的 感受 ( 莊元妤,2001 )。鄭秋紅 ( 1993 ) 提出寂寞是個體對人際關係所渴望的 親合需求無法維持、獲得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不愉快的感受。

依據上述,寂寞是指當個體人際間的親合需求與期望獲得的互動形式不同 時,所產生的主觀性、且不愉快的情緒。

(八) 擔心 ( worry )

當個體面對結果不確定的事件,會預期可能會有一個或數個不好的結果,

這時會引發一連串與負向情緒相關且無法控制的思想 ( Brokovec、Robinson、

Pruzinsky & DePree,1983 )。

張春興 ( 1989 ) 的解釋有三 ( 1 ) 經由感官對事務獲得初步認識的心理歷 程,只到察覺的層面,尚未到洞澈了解的地步;( 2 ) 是一種焦慮不安的心態,

擔心未來會有什麼事件將發生;( 3 ) 指面對不確定情境時,所產生的輕度焦慮 心態。

依上述,擔心是指當個體在面對結果不確定的事件或情境時,便產生輕度 的焦慮心理,並會自行預期一個以上的負面結果,而引發對未知事件的擔憂與 負向的情緒。

(九) 緊張 ( tension )

在動覺狀態上,當身體運動肌肉拉緊時,即產生緊張感覺。在心理狀態上,

在動覺狀態上,當身體運動肌肉拉緊時,即產生緊張感覺。在心理狀態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