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五節 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

88

根據表 4-5-1 之結果可獲知:

一、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攻擊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親子依附關係中之「逃避混亂」及「矛盾」兩個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幼兒的「攻 擊行為」表現,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17%,其中以「逃避混亂」的解釋力最大,β 值為.43,解釋變異量為 11%;其次為「矛盾」型,β 值為-.39,解釋變異量為 6%。表示親子依附關係之「逃避混亂」程度越高,幼兒會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

親子依附關係之「矛盾」程度越高,幼兒表現的「攻擊行為」越少。親子依附關 係中「逃避混亂」的高低,尤其會對幼兒「攻擊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二、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退縮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親子依附關係中之「逃避混亂」及「矛盾」兩個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幼兒的「退 縮行為」表現,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19%,其中以「逃避混亂」的解釋力最大,β 值為-.40,解釋變異量為 12%;其次為「矛盾」,β 值為.46,解釋變異量為 7%。

表示親子依附關係之「逃避混亂」程度越高,幼兒會表現較少的「退縮行為」;

親子依附關係之「矛盾」程度越高,幼兒表現的「退縮行為」越多。親子依附關 係中「逃避混亂」的高低,尤其會對幼兒「退縮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三、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分心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親子依附關係中之「逃避混亂」及「矛盾」、母親的「反應」管教方式三個 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幼兒的「分心行為」表現,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17%,其中以「逃 避混亂」的解釋力最大,β 值為.39,解釋變異量為 6%;「反應」之管教方式的 解釋變異量亦為 6%,β 值為.25;「矛盾」的解釋力略小,β 值為-.26,解釋 變異量為 5%。表示親子依附關係之「逃避混亂」程度越高,幼兒會表現較多的

「分心行為」;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越多,幼兒會表現較多「分心行為」;

親子依附關係之「矛盾」程度越高,幼兒表現的「分心行為」越少。親子依附關 係中「逃避混亂」及「反應」之管教方式的高低,尤其會對幼兒「分心行為」表 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89

四、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利社會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可以有效預測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解 釋總變異量為 8%,β 值為.28。表現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越多,幼兒會 有較多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的多寡,尤其會對 幼兒「攻擊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五、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親和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中之「矛盾」型及「逃避混亂」

三個變項可以有效預測幼兒的「親和行為」表現,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20%,其中 以「要求」之管教方式的解釋力最大,β 值為.27,解釋變異量為 11%;其次為 親子依附關係之「矛盾」,其解釋變異量為 5%,β 值為-.36;「逃避混亂」的 解釋力最小,β 值為.23,解釋變異量為 4%。表示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 越多,幼兒會表現較多「親和行為」;親子依附關係之「矛盾」程度越高,幼兒 會表現較少的「親和行為」;親子依附關係之「逃避混亂」程度越高,幼兒表現 的「親和行為」較多。換言之,母親採用「要求」管教方式之多寡,尤其會對幼 兒「親和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六、 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對幼兒「獨立行為」表現之預測力 母親的管教方式及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幼兒之「獨立行為」表現,

換言之,母親管教方式及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對幼兒「獨立行為」表現帶來顯著 影響。

90

91

根據表 5-2-1 的研究分析,可得到以下的結果:

一、 負向社會行為 (一) 母親教育程度

1. 教育程度較低母親

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專科學校的母親,其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無 法有效預測幼兒負向社會行為。表示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時,母親管教方式與親 子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影響幼兒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2. 教育程度較高母親

教育程度為大學、研究所或以上的母親,其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 預測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解釋力為 9%,β 值為.30。表示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 時,其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愈多,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母親採用

「反應」之管教方式之多寡,尤其會對母親教育程度較高之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 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3. 教育程度較低母親 vs.教育程度較高母親

教育程度較低的母親,其採用的管教方式和親子依附關係無法有效預測幼兒 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但母親採用「反應」管教方式可有效預測母親教育程度較 高之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二) 母親就業狀況 1. 全職家庭主婦

全職家庭主婦的母親,其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幼兒的負向社 會行為,解釋力為 10%,β 值為.31。表示當母親為全職家庭主婦,其採用「反 應」之管教方式愈多,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 方式之多寡,尤其會對全職家庭主婦之幼兒的負向行為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2. 全職工作

全職工作的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幼兒負向社

92

會行為。表示全職工作的母親,其採用的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 影響幼兒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3. 全職家庭主婦 vs.全職工作

全職家庭主婦的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幼兒的負向社會行 為;然而,全職工作的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幼兒 負向社會行為。

(三) 幼兒性別 1. 男孩

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男孩的負向社會行為。

表示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影響男生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2. 女孩

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女孩的負向社會行為,解釋力為 7%,β 值為.26。表示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愈多,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 表現愈多。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之多寡,尤其會對女孩的負向社會行為 表現的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3. 男孩 vs.女孩

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男孩的負向社會行為,

然而,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卻能有效預測女孩的負向社會行為。

(四) 家中子女數 1. 家中 1 個子女

家中有 1 個孩子時,親子依附關係為「安全依附」能有效預測幼兒負向社會 行為表現,解釋力為 22%,β 值為-.47。表示當家中有 1 個孩子時,親子依附關 係為「安全依附」愈高,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少。家中有 1 個孩子,親子 依附關係為「安全依附」之高低,尤其會對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 顯著影響。

93

2. 家中 2 個子女

家中有 2 個孩子時,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幼兒負向社會 行為表現,解釋力為 8%,β 值為.28。表示當家中有 2 個孩子時,母親採用「反 應」之管教方式愈多,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家中有 2 個孩子,母親採 用「反應」之管教方式之多寡,尤其會對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的多寡帶來顯 著影響。

3. 家中 3 個或以上子女

當家中有 3 個或以上子女時,母親的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 測幼兒之負向社會行為表現。表示家中有 3 個或以上子女,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 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影響幼兒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4. 家中 1 個子女 vs. 家中 2 個子女 vs. 家中 3 個或以上子女

家中有 1 個孩子時,親子依附關係為「安全依附」能有效預測幼兒負向社會 行為表現;但當家中有 2 個孩子時,母親採用「反應」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幼 兒負向社會行為表現;而當家中有 3 個或以上子女時,母親的管教方式與親子依 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幼兒之負向社會行為表現。

二、 正向社會行為 (一) 母親教育程度

1. 教育程度較低母親

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專科學校的母親,其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無 法有效預測幼兒正向社會行為。表示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時,母親管教方式與親 子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影響幼兒正向社會行為表現。

2. 教育程度較高母親

教育程度為大學、研究所或以上的母親,其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能有效 預測幼兒正向社會行為,解釋力為 17%,β 值為.41。表示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 時,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愈多,幼兒正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母親採用「要

94

求」之管教方式之多寡,對母親教育程度較高之幼兒正向社會行為多寡帶來顯著 影響。

3. 教育程度較低母親 vs.教育程度較高母親

教育程度較低的母親,其採用的管教方式和親子依附關係無法有效預測幼兒 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但母親採用「要求」管教方式可有效預測母親教育程度較 高之幼兒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

(二) 母親就業狀況 1. 全職家庭主婦

全職家庭主婦採用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有效預測幼兒正向社會 行為。表示全職家庭主婦採用的管教方式與親子依附關係,均無法顯著影響幼兒 正向社會行為表現。

2. 全職工作

全職工作的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幼兒的正向社會行為,

解釋力為 25%,β 值為.50。表示當母親為全職工作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愈 多,幼兒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母親採用「要求」之管教方式之多寡,尤其 會對全職工作之幼兒的正向行為多寡帶來顯著影響。

3. 全職家庭主婦 vs.全職工作

3. 全職家庭主婦 vs.全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