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遷移決策-那些留在家鄉的人

一、 在地情感與對土地的依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在第一章中,提到《天下雜誌》在 2009 年曾將這些災區的居民描寫為「善 於遺忘傷痛」及「無法記取歷史教訓」的一群人。但他們不是遺忘了,也不是沒 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而是決定與這些回憶一起生存下去。對山區的居民來說,

他們並不是選擇居住在「高風險生活區」,因為他們並非以都市生活的思維邏輯 來衡量居住風險。可惜的是,媒體常會將這些居民污名化為出於自私、不理性與 無知的一群人,而缺乏對於他們在地所培養出常民知識的肯定與接納。

因此當我們重新回過頭討論這些災區居民對於遷移的考量時,應可以較為理 解他們為何沒有將生命安全的考量放在第一順位。一方面因為以古坑鄉的受災情 況來說較沒有像八八風災的小林村這般嚴重與大規模,也不若其他如南投縣水里 鄉的上安村72、信義鄉的神木村等地區這般高頻率的發生土石流災害;另一方 面,也是因為居民在考量後認為沒有立即性的生命威脅,故影響當地居民遷移選 擇的應為其他因素。

參、選擇留下的考量

一、在地情感與對土地的依存

在這些不曾選擇(及進行)遷移的受訪家庭中,很容易在訪談初始聽到一個 答案:「在地情感」-深厚的在地情感與生活圈的安定感,是許多受訪者不願搬 離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點在老一輩的身上尤其明顯。受訪者 11 的老家在 921 大 地震的當晚因強烈搖晃加上建物老舊,四面牆都塌陷僅剩下房屋的樑柱支撐著,

說可能只是一段不算太好的回憶,一個提醒他們下次地震或豪大雨時要多加注意的警訊。因此 我後續的討論也會較針對有重大財產損失或有親人過世的受訪者家庭,或者是居住於土石流發 生較頻繁的山區居民。

72 自民國 85 年 7 月的賀伯颱風造成陳有蘭溪的上安、郡坑段堤防全部沖毀,部分田地流失,對 外連絡的新中橫沿線則有多處落石坍方。民國 87 年 10 月瑞伯颱風則造成上安村與興隆村之間 道路中斷,新中橫沿線亦是多處坍方落石。民國 88 年 921 大地震,上安村共計有 95 戶全倒,

62 戶半倒的災情。民國 90 年桃芝颱風,造成上安村多處住宅遭土石沖毀,17 人死亡(蔡菁芳 2004:5-6、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住在家中的父親因跑到前面的埕73避難而沒有受傷。就算住家的損失如此慘重,

老父親仍拒絕暫住到受訪者當年斗六市的家中。

當地的高齡者對於遷移的意願非常低落,他們可以接受暫時到外縣市子女的 家中居住,卻不願意長期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因為在那裡有他們的親朋好友、

生活的記憶、以及可以獨立生活的肯定。受訪者 03 向我分析,對於老一輩的居 民而言,就算是沒有了產業,鄉下生活只要有一小塊地或一台車,就可以讓他們 從事簡單的農務工作;平日還可以和鄰居朋友結伴出門、下棋聊天。若失去了這 些生活的重心及朋友,會讓他們感到痛苦、憂愁而無法忍受74

對稍年輕的壯年層而言,所謂的在地情感,具體來說就是生活的回憶。從小 生長在草嶺的當地人,在訪談時還提及了一個在都市生活所甚少提及的考量-當 地公立學校的存廢。

草嶺村因位處山區,在成年受訪者接受國小教育的年代,交通尚未如現代便 利,大家因而都很珍惜上學的機會,位於三個聚落75中央的草嶺國小便是大家共 同的回憶與童年經驗。民國 88 年 921 大地震尚未發生時,草嶺國小就因學區內 就學人口流失嚴重而有廢校之危機,受訪者 15 在閒聊的時候告訴我在 921 大地 震發生後,許多家庭和他一樣家中有即將就讀國小的孩子,為了保障草嶺國小的 學區就學人口數,而不願將戶籍由草嶺村遷出。對他們而言,草嶺國小不僅僅是 一間離他們最近的公立國小,也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這樣具體的情感也表現在對於土地的依戀,20 個接受深度訪談的受訪家庭 中,自家有土地(指非住宅地)有 16 戶,其中自力購買土地者(非家傳)只有 2 戶。決定是否搬遷時,幾乎不意外地也都會提到因為家中還有土地在此,所以

73 指自家門前的廣場/空地。

74 農村社會緊密的地方情感,對於老年人的幫助不僅於此。受訪者 19 的母親年事已高,這幾年 老年健忘的症狀越加明顯,但因為附近的鄰居都熟知其作息,所以平時也會替受訪者多加注意 母親的狀況,在發生問題時可以緊急通知他返家處理。

75 此處是指村之下的單位聚落。圍繞著草嶺國小的三個聚落為草嶺聚落、石壁聚落與公田聚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願意搬離。受訪者 10 的家庭選擇留下就是因為先生的意願,她說:「不是說要 不要搬,因為,因為我們的,田地只有四分多嘛,還有一個是鳳梨公司好像承租 的這樣,那這樣只有那四分六嘛。那他這個人好像,好像離不開他那個要耕作的 地啦,」。由於 921 大地震當年小孩都已經在外工作,家中只剩下兩夫婦一起生 活,平日的生活除了原有的教職工作外還有在這四分六田地上耕作各類水果,雖 然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對於自家土地的依戀,還有想要維持耕作的生活習慣 下,他們選擇了留下來和自己的土地生活。

Preston, Taylor&Hodge(1983)在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漢米敦地區居民,

對於地震後的風險擔憂時也歸結出對當地人而言遷移與生存的風險關聯並不 大,反之,遷移與我們所謂的「社區認同」等因素密不可分。他們發現老年人、

有小孩的人以及擁有自有住宅的人,和對於社區環境感到滿意的人不會有想搬家 的念頭,但是對社區不怎麼留戀的人就會想遷移。地震的風險對他們來說是一個 遙不可及又模糊不清的概念,不足以成為搬家的因素。而當地居民在地震後甚少 遷出,主因是對社區懷著深厚的感情以及當地房價較低所致(Preston, Taylor&

Hodge 1983;Robert Gifford 1991:356)。同樣的在古坑鄉,居民的田地與土地產 權大多是自己的,不同於都市生活的我們,可能在買房屋時無法同時擁有地下產 權,因此對於土地這個不動產,更無法割捨,受訪者 03 說:「幾乎老一輩的你把 他打死他都不賣[土地],幾乎都是少年的。都是因為年輕人,創業失敗然後才不 得已賣地的啦。」。

某些受訪家庭並非依靠這些土地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對於部分受訪者而 言,他們的工作卻必須依存著土地,土地成為他們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樣的 狀況尤其對於現在還依靠著務農維生的家庭來說,甚為重要。土地承載的不僅僅 是他們生活的記憶,還包含了生存的可能性。古語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 沒柴燒。」利用土地耕作、將土地承租給他人經營,或像產業轉型後的華山村一 樣,將自家的土地拿來經營民宿,也成為災區居民的另一種謀生方式。當地民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蔬果,還能夠勉強維持生活。假若離開了古坑鄉,他也不知道該如何生存下去。

當地居民與居住土地之間的連結所包含的不僅僅是一份情感的依戀,還有居民條 件和需求、當地資源與環境、在地社會關係等所融合形成的巧妙平衡鏈。這樣的 平衡鏈不但造就了在地居民的生活與生存方式,也在居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 時,能依據這個平衡鏈以尋求解決之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