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地方特色產業

為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府自 1989 年起積極推動「一鄉一產品」

(OTOP,One Town One Product)政策,鼓勵各鄉、鎮、市或社區結合當地具有 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之手工藝或食品之特色產業,以協助地方保存在地文化 特色, 擴展在地產業及活絡地方經濟,至今已經輔導 120 處地方特色產業,並 成功塑造許多地方特色產品,例如新竹玻璃、鶯歌陶瓷、三義木雕、大溪豆乾、

新埔柿餅、三峽藍染、西螺醬油、三民梅醋等商品。(行政院經建會,2010)。

日本是最早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的國家,是在 1979 年由日本大分縣平松守彥 博士所提出的「OVOP」(One Village, One Product)一村一品運動。由於經濟成效 良好,創造出高產值的特色產品,引起眾多國家紛紛學習,台灣也取其概念,制 訂出 OTOP,是指「One Town One Product」一鄉鎮一特產,也就是每個鄉鎮結 合當地特色,發展出具有區隔性手工藝或食品特產的產業。(OTOP 台灣地方特 色網,2012)。

19

一、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地方特色產業的「地方」,是指以鄉、鎮、市為主要範疇。「特色產業」是指 依據當地氣候、地理資源、歷史故事、傳統技藝、種族風俗所發展的經濟活動,

具有獨特、唯一、歷史、文化的特性。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主要源於當地特有 的人文條件或自然資源,吸引產業群聚並具有特色者;也有經政府單位推廣,成 為地方產業結構中具特殊風格的一環者;至於集中在同一區位如鄉、鎮、市、區、

村、里,甚或社區,多以運用當地的原材料及勞動力為原則,也多屬傳統產業或 勞力密集產業;有些則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或歷史典故,產品以消費性為主。從 政府單位的角度來看,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亦有部分為公部門所間接促成的,多 屬於富有歷史的傳統產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地方特色產業定義為:「包含了生產有形或無形的藝術 與創意性產品之產業,而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產出,需藉由文化資產及知識為主的 產出或服務,並具有創造財富及收入衍生的潛力」(黃慧文,2007)。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的定義較我國為廣泛,而且指出無論有形或無形的藝術與創意性產品都屬 於地方特色產業,還可以從服務中去獲得利潤。

王本壯(2000)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地方生活、文化發展及歷史涵蓋的結果,

也是區域與地方經濟的支柱,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具有歷史性或獨特性、對 地方經濟及社區發展有貢獻、屬消費性且可發展為鄉、鎮、區特色的產業。

曾旭正(2008)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以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為基礎,創造出新

的產業內容,並能有效地切入市場,實現一定的利潤,對區域性經濟發揮振興效 果,同時也對區域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

林嫻如(2009)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在地性的混合著地方歷史、文化、地理 以及產業等有形特色,並融入在地人的情感、人情與技術等無形價值。各學者對 於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整理如表 2-10。

表 2- 10: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學者 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王本壯(2000) 地方特色產業是地方生活、文化發展及歷史涵蓋的結果,亦是 區域與地方經濟的支柱,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具有歷史性 或獨特性、對地方經濟及社區發展有貢獻、屬消費性且可發展 為鄉、鎮、區特色之產業。

朱子豪(2003) 1.獨特性:獨有的,或是少數地方才具有的

20

表 2-10(續)

2.最優質:產出較有特色、最優質

3.大規模:產品之生產量顯著較其他地方大或分化品種較多元 李根永(2003) 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經由地方特色發展,技術改善、精緻化後

搭配不同的地理環境衍生為地方特色產業或產品

林澤田(2003) 地方特色產業則是將這些文化、價值觀的差異,轉換為應用層 面,漸漸形成產業的型態

陳墀吉(2003) 地方特色而發展出的產業,也就是「地方特色產業」。舉例說明 上述整體的概念:

1.南方由於地形平坦,因此適合栽種甘蔗,而發展出「甘蔗文化」

2.北方由於多丘陵地形,因此盛產茶葉,而發展出「茶的文化」

這就是由於自然環境導致地方的差異,因此形成地方的特色,

而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產業出現。

蔡渭水(2005) 1.歷史性與文化性:通常發展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而且隨著時間 發展出專屬於當地文化的獨特性。

2.地緣性:通常有很強的地緣性,尤其是以農產品為核心的地方 產業,這些產業之發展通常與當地自然條件有極高的依賴性,

其產生的商業價值具有不可移動的特性。

3.規模微小性:一般而言,地方特色產業規模以小型為主。

曾旭正(2008) 以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為基底,創造出新的產業內容,並能有效 地切入市場,實現一定的利潤,對區域性經濟發揮振興效果,

同時也對區域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

林嫻如(2009) 地方特色產業為在地性的混合著地方歷史、文化、地理以及產 業等有形特色,並融入在地人的情感、人情與技術等無形價值。

資料來源: 周碧芳(2006)、許智喨(2011)

由表 2-10 中可以知道,地方特色產業是有區域性的,區域範圍可大可小,

運用當地的天然資源具備生產優勢,融合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因素而具有獨特性和 唯一性,而在這些地方資源及人文條件下所產生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 活動。產業從地方中獲取所需的資源,地方從產業中獲取經濟效益,地方和產業 互為表裡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地方和產業有彼此相互依賴的關係存在。

我所探討的地方特色產業就是以行政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所定義的 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而我書寫的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她們所從 事的客家擂茶、客家醃製物、客家柿染等產業,正是彰顯客庄特色、保有客家精 神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特色產業。

21

22

女性創業家,前兩個案例所從事的客家擂茶及客家醃製物,屬於地方特色產業分 類中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而第三個案例所從事的客家柿染,則屬於地方特色產 業分類中的工藝產品,所以她們所從事的產業都是屬於地方特色產業。

三、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

2002 年台灣加入 WTO 後,面臨關稅調降、貿易自由化、人力成本及產品成 本變高等相關問題,之後,開放大陸商品進口,更對我國相關產業之成長及就業 人口數產生負面影響,尤以食品加工業產品、飲類、菸草業產品、礦業、能源產 品這些產業以及高勞動密集、低資本密集與低技術人力密集等競爭力較低之製造 業影響最為明顯(經建會,2002)。

在全球化競爭壓力下,李文龍(2001)認為地方特色產業遭逢空前的挑戰,面 對經營危機,產業本身急需調整,進而轉變為更具彈性的型態,轉型乃成為產業 存活唯一的途徑,可見產業轉型的重要性。

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是一種歷程,也必定有受到內在條件與外在環境的影 響,為使企業能生存發展而不得做出的改變,改變其組織整體型態或部分之經營 結構,突破經營困境,以提升競爭力,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在面對大環境的改 變,只有突破舊有的思考模式,體認大勢所趨,才能使組織運作安然渡過難關。

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更受限於領導者心態、資金充足等內部資源的因素,轉型 更為艱鉅。

台灣自從加入 WTO 後,地方特色產業面臨轉型壓力與挑戰,地方特色產業 從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傳統產品,轉型為傳統產業的附屬性食品加工再製的二級 產業,再轉型為傳統產業的衍生性服務及導覽觀光與休閒的三級服務產業,最後 轉型為傳統產業的文化心靈體驗及特色工藝的四級文化產業(如圖 2-2);在產業 轉型與升級的過程中,透過有效的產業行銷策略,將會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前來體 驗或旅遊,可以振興地方產業及活絡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在地人的工作機會,獲 得高度的產業附加價值(吳樹南,2006),這也正說明了地方特色產業正悄悄的轉 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中最具潛力的生活創意產業。

23

圖 2- 2: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資料來源:《地 方 文 化 產 業 永 續 發 展 之 研 究 --以 白 河 蓮 花 產 業 為 例 》(頁 22),吳樹南,2006。

每一家企業因其所處的產業競爭環境不同轉型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日本學 者森口八郎在《開拓中小企業的活路-企業轉型成功實例》一書中,將企業轉型 分成五類,並提出企業轉型的三種方法(涂師孔譯,2000),如表 2-12 和表 2-13。

表 2- 12:企業轉型的種類 企業轉型的種類 內容

產業型態轉型 1. 產業間轉型。

2. 業態之轉換。

3. 其他多角化經營縮小之事業範圍。

經營型態轉型 1. 垂直及水平方式整合。

2. 與其他事業整合、合作開發、策略聯盟。

3. 與其他公司合併或合併其他公司。

4. 獨立加盟店的改變。

產品轉型 1. 產品線結構的調整。

2. 產品品質的提升。

3. 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4. 新產品開發。

市場轉型 品牌、通路、目標市場、目標顧客、銷售方法等行銷方 面的改變。

經營體質轉型 1. 除行銷功能外,企業功能的改善與調整。

2. 生產技術、設備、程序的改善與調整。

3. 研究發展、人事、財務功能之加強與改善。

資料來源:周意婕(2010)

24

表 2- 13:企業轉型的方法 企業轉型的方法 內容

全面轉型 由某一事業或產品全面轉變為另一事業或產品。

部份轉型 舊事業或產品仍保留一部份,但大幅轉變成新事業或產 品。

多角化經營 持續舊事業或產品的經營,另外增加新事業或新產品。

資料來源:周意婕(2010)

由表 2-12、表 2-13 中可以知道,企業轉型的策略眾多,該如何做選擇才是

由表 2-12、表 2-13 中可以知道,企業轉型的策略眾多,該如何做選擇才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