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 1985 年《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書中曾說,美國從「管理型」經濟體系徹底 轉為「創業型」經濟體系,其中工作機會的增加絕大部分來自中小企業(蕭富峰、

李田樹,2005),因此可知,中小企業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覷。現在是 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國的經濟體系也正慢慢的朝美日先進國家管理型的經 濟體系發展,正因如此,台灣會產生許多新的產業與舊的產業互相競爭,而創造 了無數的創業機會。

提到「創業」二字,過去,絕大多數是男性從事創業活動,而現在,隨著經 濟體系的轉型、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上女性意識的抬頭,使得女性的社會地 位大幅提高,也使得女性的角色不再受到強烈的限制,因此,有很多女性為了實 現自己的理想紛紛離開職場選擇自行創業,而產生了無數的女性創業家。

依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1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女性 企業家數占全部企業家數 35.82%,而 2009 年、2008 年女性企業家數占全部企 業家數分別為 35.61%及 35.43%,從長期趨勢來看,女性創業家有逐年增加的現 象。若以企業規模來看,女性中小企業家數占女性企業總家數比率高達 98.87%,

由此顯示出女性創業家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小企業又是社會經濟成長的主要命 脈,因此,女性創業家在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

表 1- 1:女性企業家分布比率表 單位:家;%

年 別 規模別 中小企業 大企業 企業合計 女性中小企業家

/女性企業家

2008 年 家 數 合 計 1,228,285 27,334 1,255,619

女 性企業 家 439,852 4,953 444,805 98.83%

比 率 35.81% 18.12% 35.43%

2009 年 家 數 合 計 1,224,987 24,562 1,249,549

女 性企業 家 440,515 4,391 444,906 99.01%

比 率 35.96% 17.88% 35.61%

2010 年 家 數 合 計 1,240,672 27,749 1,268,421

女 性企業 家 449,156 5,152 454,308 98.87%

比 率 36.20% 18.57% 35.82%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1 年、2010 年、2009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

隨著經濟體系的轉型,女性成為創業家的比率逐漸提高,女性創業已成為一 股新經濟力量,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女性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李靜采(2008)認 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造成女性創業風氣盛行有三個主要因素:(1)產業結 構的改變:因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女性可以充分發揮的創業環境;(2)網 路創業的風行:因工作時間、地點富有彈性,吸引女性紛紛投入;(3)政府鼓 勵女性創業: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陸續推出多項輔導女性創業政策。例如:行 政院青輔會辦理的「飛雁專案」與勞委會「創業鳳凰計畫」。

現今世界各國無不努力於文化創意產業,都已認知到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產 業升級轉型、創造國家經濟成長的巨大能量,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在提升國家形 象、帶動關聯產業及創造就業的高附加價值(盛治仁,2011)。我國從 2002 年 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相關政策隨之展開;2009 年我國又提 出六大新興產業計畫,而文化創意產業則為六大新興產業項目之一(行政院文建 會,2010)。政府積極致力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希望透過文化創意的產業 化,帶動經濟、創造就業、提升生活品質。由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對於具有 創意及能展現個人特色的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也促使女性創業時 會朝這方向來思考。

我從小在客家鄉鎮長大,處處可見街坊鄰居隨著歲時節令的轉變在竹竿或圍 牆上曬製酸菜、福菜、梅干菜、蘿蔔乾、蘿蔔絲、蘿蔔錢、菜豆乾…等,這些食 品的製作顯現出客家人克勤克儉的性格,將盛產的食材曬乾以利保存,或進一步 入菜,變成一道道佳餚,又或製作成粽子、菜包、大湯圓等應景食品,一起建構 了客家美食的印象,這種烙印深植心中,從小到大品嚐無數滿溢幸福滋味的客家 美食,每每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再次嚐到母親般的好手藝,總會重新勾起回憶,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客家美食早已成為我不可抹煞的鄉愁。

因選修「客家與傳播科技:數位典藏技術與實作」的課程,讓我有機會近距 離親身體驗客家小鎮-「新埔鎮」的美,尤其是一個個黃澄澄的柿餅,靜靜的待 在竹架上,在九降風的吹拂及陽光的洗禮下顯得特別可愛動人,生平第一次看見 柿餅如此壯觀的美景,心中真是為之一震,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和母親一起在屋 前竹竿上曬菜豆的情景,也促使我開始去思考,在現今的社會,客家美食這個產 業除了味美之外,要如何在文化上做傳承?要如何讓更多不分族群的社會大眾喜 歡上它?想當然,地方特色產業勢必要做轉型,也就是朝具有文化特色及創意內 涵的文化創意產業去發展,才能永續經營下去。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女性創業家的比率逐漸提高,且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家的經濟上占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當客庄女性創業家遇見客家文化創意產業會觸碰出怎樣的火花?客庄文 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又有什麼獨特性?我想知道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 創業家的故事及創業歷程,是什麼樣的經過,讓她成為現在的她。

如果量化的研究,讓我看到了森林的全貌,現在,我將走入森林裏,試圖去 認識這棵樹,並嘗試去知道這棵樹之所以有現在容貌的原因及歷程,因此我採取 質化研究法,去探究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的生命故事。透過深度 訪談法去了解她們創業的人格特質、創業動機、創業困境、創業歷程、經營理念 等。也就是說,我試圖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詮釋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 業家的創業歷程,她們是如何踏上這條創業之路以及在創業路上的遭遇為何?是 如何突破困境?所經營的地方特色產業是如何轉型走到現在?未來又將如何永 續經營?

我選擇了三個各具特色的案例,首先,這三個案例全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客家 女性,而是三個客家媳婦。此外,第一個案例是夫妻,第二個案例是母女,第三 個案例是一群女性好友,這三個案例跟大多以血統來看的客家女性創業家就大不 相同;其次,雖然這三個案例從事三個不同的產業,第一個是擂茶,第二個是醃 製物,第三個是柿染,但是這三個產業有一個共通性,都是加工品,也就是說在 原生的東西上加工,去創造它新的價值。譬如說擂茶,從擂茶的儀式到擂茶粉,

到擂茶的包裝,到伴手禮;譬如說醃製物,從只是醃製到口味的創新,到創意料 理的食譜,到客家意象的融入;譬如說柿染,從柿子到柿餅、到柿染、到多重的 柿染工藝,所以我還是寫三個特殊的文化創意產業;然後,這三個案例是三種不 同的經營型態,也是三個不同的地方的地方特色產業,每個案例都深具獨特性,

因此,我覺得「她們」是值得研究的案例。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