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 「地方與產業」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多偏重在她所從事的產業,及這個產業 對地方帶來的影響,較少談到地方對這個產業帶來的影響,我認為產業不能脫離 地方而生存,地方不能脫離產業而發展,「地方與產業」相依相存,因此我研究 的客庄女性創業家經營的產業都是屬於地方特色產業。

第一個是客家擂茶,第二個是客家醃製物,第三個是客家柿染,這三個產業 有一個共通性,都是加工品,也就是在原生的東西上透過加工,去創造它新的價 值。雖然這三家店所從事的都是地方特色產業且都是做農產品的加工,但是從我 的研究中發現,北埔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在「地方與產業」這個構面,展現了較高 度的關聯性。

表 5- 1:「地方與產業」和三案例的關係表

店家 哈客愛客家庄茶坊 阿金姐工作坊 新埔柿染坊

地方 北埔鄉 竹東鎮 新埔鎮

移墾 道光十四年

(1834)

乾隆三十四年

(1769)

乾隆十二年

(1747)

人口 約一萬人 約九萬七千人 約三萬五千人

產業 茶 梅子、酸桔、紫蘇 柿子

加工 客家擂茶 客家醃製物 客家柿染

125

126

地方經濟有相當大的幫助。

膨風節的效益有目共睹,不但活化了客庄,凝聚了共識,提振了經濟。同年 11 月,農會為了行銷在地綠茶,舉辦「北埔柿季」開始大力推廣擂茶,在享譽 國內外「北埔膨風茶」的加持下,使得作為招待貴賓的客家擂茶,一推出不久就 大受歡迎,擂茶店在老街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為地方帶來大量觀光人潮,活絡 了地方的經濟發展。正如學者認為地方產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翁徐得 1995;陳泰松,2000),之後地方所舉辦的活動(柿餅節、桐花祭、擂茶文化節…

等)都必定會看見擂茶的身影,哈客愛就是在地方政府推波助瀾下接觸到客家擂 茶,自己也主動積極的善用政府資源學習擂茶技藝,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阿金姐工作坊的醃製技藝「傳承」,為農民的農產品找到出路,不至於滯銷;

新埔柿染坊的柿染技藝「發明」,為柿餅產業加值,提升柿子的藝術文化價值,

增添生活藝術氣息;而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的擂茶技藝「推廣」,為地方帶來大量 觀光人潮,活絡地方經濟發展。這三個案例都透過技藝的延續帶來了不同的效 益,其中以地方節慶活動的方式推廣的擂茶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有最大的助益。

阿金姐工作坊,位於竹東中央市場旁,店面不大,雖然有 DIY 的體驗活動,

但是必須特別安排場地,而且農產品有季節性,無法隨時參與體驗活動;而新埔 柿染坊也有 DIY 的體驗活動,但必須事先預約,要二十人以上才可成團體驗,

且工坊不是位在遊客較多的新埔老街上;而北埔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傳統擂茶 DIY 體驗活動則不受時間和人數限制,隨時可以體驗。雖然這三個案例都有 DIY 的 體驗活動,但消費者參與體驗的機會以北埔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的便利性較高。

北埔老街上處處有傳統擂茶 DIY 的體驗活動,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就位在北 埔老街街角,遊客來到熱鬧的北埔老街,欣賞過歷史古蹟和人文風貌,當他們走 累了想找個地方歇歇腳,這時擂茶店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傳統擂茶 DIY 的體 驗活動可以自己獨自體驗,也可以是親朋好友分工合作一同體驗,一邊賣力的輪 流研磨,一邊盡興的談天說地,透過傳統擂茶 DIY 的體驗活動不但品嚐到獨特 的客家飲食文化,感覺它味美而產生滿足,更增添生活樂趣及凝聚親友情感。

約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 )和詹姆斯.吉爾摩(James H. Gilmore)

在《體驗經濟時代》一書中指出,「體驗」是一種創造出令人難忘且無法取代的 經驗活動,當消費過程結束後,體驗的記憶依舊永久存在(夏業良、魯煒,2008)。

有多位學者在研究中發現遊憩體驗與遊憩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而遊憩滿意度與 重遊意願亦呈顯著正相關(李銘權,2010;李明儒、陳雅捷,2010)。也就是說,

有好的遊憩體驗就有好的遊憩滿意度,下次重遊或介紹他人來旅遊的意願會大大 提高,會在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擂茶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北埔的代言人,從此

127

聲名遠播,不僅是消費者的集體記憶,也是在地人的集體記憶。正如魏文彬(2010)

指出北埔客家擂茶是經過客委會和媒體的大力宣導,擂茶就成為客家族群的認同 標誌,也成為一項被建構的客家文化代表的展現。

北埔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就是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廣擂茶,及自己懂得善用地方 政府資源去學擂茶技藝,因此北埔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創業的成功,展現在和「地 方與產業」的緊密結合。

一個從金門嫁到北埔的客家媳婦-莊碧芳小姐,就是在 1998 年地方政府為 了振興茶產業而舉辦節慶活動,大力推廣擂茶,擂茶產業為地方帶來了大量的人 潮,也帶動了地方觀光的時間脈絡下,接觸到客家擂茶。自己也在這時善用地方 政府資源,積極主動去學習擂茶技藝,本來是假日自己在熱鬧的老街廟口擺攤做 擂茶生意,但擂茶技藝的門檻不高,因此在傳統的三種基本食材(綠茶、花生、

芝麻)外,不斷利用所學加入多種養生食材,調配出適合大眾的養生高纖擂茶粉,

講求品質和追求健康是最高原則。後來先生也加入行列,一直到現在成立店面,

為了達到永續經營,他們不斷研發新的產品和新的泡法,在保留住擂茶天然的味 道下做突破,一直堅持使用在地優良的春茶、聘用在地的員工及工廠留在在地。

夫妻同心共同經營客家擂茶,沒有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只有共同為地方、為產業 打拼的情感,讓承載客家飲食文化的擂茶,可以在北埔繼續發光發熱。

二、 「家族與人格」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家,不外乎談她們的人格特質、創業動機、

創業困境、創業歷程及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卻很少把家庭和家人單獨提出來探 討的,而家是人們的避風港,每個人都是在家的庇佑下日益成長茁壯,家族的重 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我深深覺得「家族與人格」兩者都很重要,所以我把家族與 人格放在一起。

我選的這三個案例全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客家女性,而是三個客家媳婦,此 外,第一個案例是夫妻,第二個案例是母女,第三個案例是一群女性的好朋友,

是三種不同的經營型態(夫妻、母女、朋友)。她們都不是單一的個人史,而是 夫妻一起打拼,母女一起打拼,朋友一起打拼,顯現了客家庄那種家的凝聚力、

那種群體的凝聚力。從我的研究中發現,竹東阿金姐工作坊在「家族與人格」這 個構面,展現了較高度的關聯性。

128

129

同時這三個案例家中長輩也都曾從事商品的買賣,無形中受到家中長輩經商 的影響,尤其是阿金姐工作坊祖孫三代都生活在瀰漫商業氛圍的家族中,自然而 然較懂得一些經商的秘訣,而具有較強烈的家族榮譽心和使命感,期望事業在自 己手中能經營的比以前更好、更茁壯。

在創業動機方面,哈客愛夫妻是為了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兼顧家庭與工作和 幫助另一半而創業;阿金姐母女是為了兼顧家庭與工作和繼承家業而創業,這兩 個案例都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創業,也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家庭更美好而創業。就如 同姚慧玉(1987)認為家族企業存在著保護家人和親屬的利益,及維持產業薪火 相傳的優點。

哈客愛客家庄茶坊技藝習得來自於農會輔導推廣,新埔柿染坊技藝習得來自 於染織界陳景林老師教授,而阿金姐工作坊技藝習得則是跟親近的家人婆婆學 習。韓玉奇(2002)認為家族企業能迅速的抓住一切可能的創新機會,以血緣關 係為紐帶形成一致對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阿金姐工作 坊婆媳間因情感的連繫和信任,在技藝的傳授上較能傾囊相授,能和家人學習技 藝是一種幸福,不僅學習到有形的產業技藝,也學習到無形的客家精神與文化,

更重要的是凝聚家人的情感與傳承家業的使命,讓技藝成為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在人格特質方面,透過與三個案例深度訪談之後,我發現客庄女性創業家具 備以下人格特質,整理如表 5-3,接著分三個案例做說明。

表 5- 3:客庄女性創業家人格特質表

高度自我成就 不滿足於現況 感恩心

積極主動學習 良好的溝通力 同理心

勇於面對挑戰(剛性) 認真盡責有規畫 回饋心 接納他人意見(柔性) 有目標有企圖心 要求完美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從表 5-3 可以知道,在人格特質方面,三個案例都呈現出高度自我成就、積 極主動學習、認真盡責有規畫、良好的溝通力和感恩的心。而且做事皆要求完美、

有目標有企圖心、不滿足於現況不斷追求進步,更有如趙亦珍(2001)認為成功 的女性創業家須兼具剛性與柔性的人格特質,能勇敢面對挑戰展現剛性特質,與 人好好溝通接納他人意見展現柔性特質,適時展現她們雙重的特質,並非如過去 學者(Priscilla,2000;Sinisalo &Komulainen,2008;張庭庭,2001;李玲梅 2005;

張育美,2006)大多認為成功的女性創業家必須要堅韌、要堅持,否則創業是遙 不可及。除此之外更進一步將感恩心,昇華為對農民、對消費者設想的同理心,

及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為社會服務的回饋心。正如學者認為一個成功的女性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