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客庄女性創業歷程探究:以新竹北埔哈客愛、竹東阿金姐、新埔柿染坊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客庄女性創業歷程探究:以新竹北埔哈客愛、竹東阿金姐、新埔柿染坊為例"

Copied!
2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客庄女性創業歷程探究:

以新竹北埔哈客愛、竹東阿金姐、新埔柿染坊為例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Hakka Villages Hsinchu Taiwan.

指導教授:林崇偉博士

研究生:彭竹筠

(2)

客庄女性創業歷程探究:

以新竹北埔哈客愛、竹東阿金姐、新埔柿染坊為例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Hakka Villages Hsinchu Taiwan.

研 究 生:彭竹筠 Student:Chu-Yun Peng

指導教授:林崇偉 Advisor:Chong-Wey Lin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July 2012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I

客庄女性創業歷程探究:

以新竹北埔哈客愛、竹東阿金姐、新埔柿染坊為例

研究生:彭竹筠 指導教授:林崇偉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摘要

今日客庄女性創業家成功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什麼?運用「文獻分析法」、「參 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我從「地方與產業」、「家族與人格」和「傳承與 創新」三個構面來探究新竹三個地方的客庄女性創業家。 這三個案例分別是北埔的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竹東的阿金姐工作坊和新埔的 新埔柿染坊,她們都有自己有趣的故事。首先,這三個案例全都不是土生土長的 客家女性,而是三個客家媳婦。此外,第一個案例是夫妻,第二個案例是母女, 第三個案例是一群女性好友,這三個案例跟以往大多以血統來看的客家女性創業 家就大不相同;同時,這三個案例從事三個不同的產業,第一個是擂茶,第二個 是醃製物,第三個是柿染,它們都是屬於食品加工的產品,利用鹽、糖或醋去保 存原始的食材。這三個成功的故事都展現了如何運用傳統的客家技藝在企業創新 的基因中,我認為這正是客庄女性創業家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我的研究,我發現北埔的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展現了和地方產業的緊密結 合,因為地方政府大力推廣擂茶及自身懂得善用地方政府資源學習擂茶技藝,擂 茶產業為地方帶來大量觀光人潮,活絡地方經濟發展,幫助新一代女性創業家; 同時,竹東的阿金姐工作坊展現出家族與人格是客庄女性創業家最重要的創新因 素,因為是家族企業,且技藝習得來自家中長輩,正是家族的愛凝聚了家族和社 區;最後,新埔柿染坊展現出企業的創新與地方產業的文化資產結合最重要,也 就是從柿子到柿餅到柿染工藝,它凝聚了在地人與開啟了一個新的農業經濟轉型 的典範。 關鍵字:客家、客庄女性、創新、創業

(4)

II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Hakka Villages Hsinchu Taiwan.

Student:Chu-Yun Peng Advisor:Chong-Wey Lin PhD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What are the story behind the successful stories of today's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Hakka villages Taiwan? Applying documentary analysis,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 analyzed three local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Hsinchu from three dimensions: locality and industry, family and character, and tradition and creativity.

The studied three examples, Hakka-Love Tea Workshop in Beipu, A-Jin’s Workshop in Chutung and Persimmon Dyeing House in Xinpu, all have their own interesting stories. First, they are not the local Hakka women but the Hakka daughters-in-law. Besides, the first case is a couple, the second case is a mother and a daughter, the third one is a group of female friends. The three case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akka entrepreneur studi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blood and family. Also, the three cases are totally different business. The first is Lei-cha Hakka tea, the second is pickled food and the third is persimmon dyeing skill. They are all food processing products that are added salt, sugar, or vinegar to preserve the raw materials. All the three successful stories are about how to apply the traditional Hakka crafting skill into the gene of innovation of new business. In my thoughts, this is exactly the core competence of Hakka female entrepreneurs.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I found that the case of Beipu Hakka-Love demonstrates the close relation of local industry. Thanks to the local vigorous promotion, Leicha industry successfully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It advances Beipu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elps the new generation female entrepreneurs. On the other hand, Jhudong A-jin's workshop shows that "family and personal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novative factors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Hakka village. Because of family business and the skills learned from the elder generation, it is family's love that connects the ownership and the community. In the end, the Xinpu Persimmon Dying House shows that business innovation is really close related with the local industrial cultural heritage. It bonds the connection of local people and starts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paradigm shif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5)

III

誌謝

還記得兩年前的暑假,我懷著緊張期待的心情到交大客院上第一堂課,上了 一堂台灣族群關係的課,我就知道未來在職求學的生涯充滿了無數的挑戰,老師 是如此認真教學,我要更認真、更努力,否則這條路會走得很艱辛。 一轉眼,兩年就要過去了,慶幸在這路上遇到亦師亦友的指導教授崇偉老 師,在您身上我看見了認真與執著、樂觀與自信、感恩與關懷,相信堅持做對的 事,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在我還在霧裡看花不知論文未來的走向時,感謝您 適時的給予指引和鼓勵,讓我今天才能順利走出霧的迷宮。也真誠感謝輔仁大學 李青松教授及世新大學陳墀吉教授在百忙中,不辭辛勞審閱論文,並給予建議和指 正,您的寶貴意見,將使論文更臻完善,讓我獲益良多。 感謝北埔的哈客愛夫妻(碧芳、瑞霖),在你們熱情的分享下,讓我深刻體會 到創業維艱,在努力打拼往前衝的同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只因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感謝竹東的阿金姐母女(阿金姐、巧嫻),在你們無私的分享下,讓 我有種回家的感覺,是那麼的熟悉與親切,那種濃厚的家族愛早已擴散蔓延,溫暖 週遭無數人的心田,更讓我了解愛是沒有邊界的,應適時把愛散發出去。感謝新埔 柿染坊的一群朋友(夢娟、玲慧、春景、春蘭),在你們細心的分享下,讓我對柿 染從一個門外漢,到有初步的認識,在體驗過柿染DIY活動後,更讓我喜歡上它古 樸、沉穩的特質,它的美百看不厭更勝於藍染。你們是論文的靈魂人物,再次感謝 你們的鼎力相助,論文因你們的故事而精彩。 感謝職場上的同事、主任和校長,不時給予關心與鼓勵;感謝同門學長姐的經 驗傳承和學妹們的鼓勵;感謝學校的同學,家綺、意竹、淑靜、潔君、美玲、艾鈴、 永恩、秋緯在這條路上一起加油打氣,彼此心情交流,紓解寫作壓力,彼此經驗分 享,提升寫作技巧。感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我才能堅持勇敢的走下去。 最感謝的是全心全意支持我的家人。感謝爸爸三不五時的噓寒問暖;感謝媽媽 白天幫我照顧小孩,還常常準備美味的佳餚給我帶回家;感謝公公把家裡打理好, 讓我下班後不用再為晚餐傷腦筋;感謝老公對於家庭和小孩的照顧與包容,且時時 激勵我;感謝一對寶貝兒女的體諒和貼心;感謝妹妹的大力支援。感謝你們的協助 與支持,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最後,感謝自己的堅持,讓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真。

(6)

IV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 II 誌謝... III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 4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4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類別... 5 第二節 女性創業家... 8 一、女性創業家的定義... 8 二、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10 三、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13 四、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15 五、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 17 第三節 地方特色產業... 18 一、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19 二、地方特色產業的類別... 21 三、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 22 第四節 創新... 24 一、創新的定義... 24 二、創新的類別...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7 一、文獻分析法... 27 二、參與觀察法... 27 三、深度訪談法... 28 第二節 研究場域...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1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2 一、地方與產業... 43 二、家族與人格... 43 三、傳承與創新... 44

(7)

V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6 第一節 哈客愛客家庄茶坊- 夫 妻 同 心 ... 46 一、地方與產業... 48 二、家族與人格... 55 三、傳承與創新... 61 第二節 阿金姐工作坊- 母 女 連 心 ... 69 一、家族與人格... 71 二、傳承與創新... 78 三、地方與產業... 91 第三節 新埔柿染坊- 朋 友 齊 心 ... 98 一、傳承與創新... 100 二、地方與產業... 112 三、家族與人格...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4 一、「地方與產業」... 124 二、「家族與人格」... 127 三、「傳承與創新」... 13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8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38 參考書目... 140 附錄... 147 一、訪談大綱... 147 二、訪談資料... 148

(8)

VI

表目錄

表 1- 1:女性企業家分布比率表 ... 1 表 2- 1: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 5 表 2- 2:女性創業家的定義 ... 9 表 2- 3:國外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 11 表 2- 4:國內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 11 表 2- 5:國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 14 表 2- 6:國內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 14 表 2- 7:國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 16 表 2- 8:國內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 16 表 2- 9:國內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 ... 17 表 2- 10: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 19 表 2- 11:地方特色產業的類別 ... 21 表 2- 12:企業轉型的種類 ... 23 表 2- 13:企業轉型的方法 ... 24 表 2- 14:創新的定義 ... 25 表 2- 15:組織創新的種類 ... 26 表 3- 1: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簡介 ... 33 表 3- 2:哈客愛客家庄茶坊榮譽榜 ... 35 表 3- 3:阿金姐工作坊簡介 ... 36 表 3- 4:阿金姐工作坊榮譽榜 ... 37 表 3- 5:新埔柿染坊簡介 ... 38 表 3- 6:柿染資源連結計畫表 ... 40 表 3- 7:受訪人物代號對應表 ... 40 表 4- 1:客家擂茶的形式及變化 ... 54 表 4- 2: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產品 ... 62 表 4- 3:哈客愛客家庄茶坊新產品 ... 63 表 4- 4:阿金姐工作坊產品 ... 79 表 4- 5:阿金姐工作坊新產品 ... 80 表 4- 6:客家醃製物的分類 ... 94 表 4- 7:新埔柿染坊產品 ... 101 表 4- 8:新埔柿染與三峽藍染比較表 ... 104 表 4- 9:新埔柿染坊的發展史 ... 115 表 5- 1:「地方與產業」和三案例的關係表 ... 124 表 5- 2:「家族與人格」和三案例的關係表 ... 128

(9)

VII

表 5- 3:客庄女性創業家人格特質表 ... 129 表 5- 4:「傳承與創新」和三案例的關係表 ... 133

(10)

VIII

圖目錄

圖 2- 1:創意生活產業定義 ... 7 圖 2- 2: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 23 圖 2- 3:創新的種類 ... 26 圖 3- 1:全國客家人口分布圖 ... 29 圖 3- 2:新竹縣行政區域圖 ... 30 圖 3- 3:案例經營型態與經營產業關係圖 ... 31 圖 3- 4:案例店面分布圖 ... 32 圖 3- 5: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地圖 ... 33 圖 3- 6:哈客愛客家庄茶坊發展史 ... 34 圖 3- 7:阿金姐工作坊地圖 ... 35 圖 3- 8:阿金姐工作坊發展史 ... 37 圖 3- 9:新埔柿染坊地圖 ... 38 圖 3- 10:新埔柿染坊發展史 ... 39 圖 4- 1:哈客愛客家庄茶坊門市 ... 46 圖 4- 2:哈客愛客家庄茶坊夫妻圖 ... 48 圖 4- 3:阿金姐工作坊門市 ... 69 圖 4- 4:阿金姐工作坊母女圖 ... 70 圖 4- 5:阿金姐工作坊脆梅製程圖 ... 87 圖 4- 6:阿金姐工作坊紫蘇梅製程圖 ... 88 圖 4- 7:阿金姐工作坊桔醬製程圖 ... 89 圖 4- 8:阿金姐工作坊香桔汁製程圖 ... 90 圖 4- 9:衛味佳柿餅加工廠曬柿餅場景 ... 99 圖 4- 10:新埔柿染坊門市 ... 99 圖 4- 11:新埔柿染朋友圖 ... 100 圖 4- 12:新埔柿染工藝發展史 ... 101 圖 4- 13:新埔柿染坊煮染流程圖 ... 109 圖 4- 14:新埔柿染坊刷染流程圖 ... 110

(11)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 1985 年《創新與創業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書中曾說,美國從「管理型」經濟體系徹底 轉為「創業型」經濟體系,其中工作機會的增加絕大部分來自中小企業(蕭富峰、 李田樹,2005),因此可知,中小企業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覷。現在是 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國的經濟體系也正慢慢的朝美日先進國家管理型的經 濟體系發展,正因如此,台灣會產生許多新的產業與舊的產業互相競爭,而創造 了無數的創業機會。 提到「創業」二字,過去,絕大多數是男性從事創業活動,而現在,隨著經 濟體系的轉型、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上女性意識的抬頭,使得女性的社會地 位大幅提高,也使得女性的角色不再受到強烈的限制,因此,有很多女性為了實 現自己的理想紛紛離開職場選擇自行創業,而產生了無數的女性創業家。 依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1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女性 企業家數占全部企業家數 35.82%,而 2009 年、2008 年女性企業家數占全部企 業家數分別為 35.61%及 35.43%,從長期趨勢來看,女性創業家有逐年增加的現 象。若以企業規模來看,女性中小企業家數占女性企業總家數比率高達 98.87%, 由此顯示出女性創業家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小企業又是社會經濟成長的主要命 脈,因此,女性創業家在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 表 1- 1:女性企業家分布比率表 單位:家;% 年 別 規模別 中小企業 大企業 企業合計 女性中小企業家 /女性企業家 2008 年 家 數 合 計 1,228,285 27,334 1,255,619 女 性企業 家 439,852 4,953 444,805 98.83% 比 率 35.81% 18.12% 35.43% 2009 年 家 數 合 計 1,224,987 24,562 1,249,549 女 性企業 家 440,515 4,391 444,906 99.01% 比 率 35.96% 17.88% 35.61% 2010 年 家 數 合 計 1,240,672 27,749 1,268,421 女 性企業 家 449,156 5,152 454,308 98.87% 比 率 36.20% 18.57% 35.82%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1 年、2010 年、2009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12)

2 隨著經濟體系的轉型,女性成為創業家的比率逐漸提高,女性創業已成為一 股新經濟力量,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女性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李靜采(2008)認 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造成女性創業風氣盛行有三個主要因素:(1)產業結 構的改變:因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女性可以充分發揮的創業環境;(2)網 路創業的風行:因工作時間、地點富有彈性,吸引女性紛紛投入;(3)政府鼓 勵女性創業: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陸續推出多項輔導女性創業政策。例如:行 政院青輔會辦理的「飛雁專案」與勞委會「創業鳳凰計畫」。 現今世界各國無不努力於文化創意產業,都已認知到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產 業升級轉型、創造國家經濟成長的巨大能量,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在提升國家形 象、帶動關聯產業及創造就業的高附加價值(盛治仁,2011)。我國從 2002 年 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相關政策隨之展開;2009 年我國又提 出六大新興產業計畫,而文化創意產業則為六大新興產業項目之一(行政院文建 會,2010)。政府積極致力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希望透過文化創意的產業 化,帶動經濟、創造就業、提升生活品質。由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對於具有 創意及能展現個人特色的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也促使女性創業時 會朝這方向來思考。 我從小在客家鄉鎮長大,處處可見街坊鄰居隨著歲時節令的轉變在竹竿或圍 牆上曬製酸菜、福菜、梅干菜、蘿蔔乾、蘿蔔絲、蘿蔔錢、菜豆乾…等,這些食 品的製作顯現出客家人克勤克儉的性格,將盛產的食材曬乾以利保存,或進一步 入菜,變成一道道佳餚,又或製作成粽子、菜包、大湯圓等應景食品,一起建構 了客家美食的印象,這種烙印深植心中,從小到大品嚐無數滿溢幸福滋味的客家 美食,每每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再次嚐到母親般的好手藝,總會重新勾起回憶,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客家美食早已成為我不可抹煞的鄉愁。 因選修「客家與傳播科技:數位典藏技術與實作」的課程,讓我有機會近距 離親身體驗客家小鎮-「新埔鎮」的美,尤其是一個個黃澄澄的柿餅,靜靜的待 在竹架上,在九降風的吹拂及陽光的洗禮下顯得特別可愛動人,生平第一次看見 柿餅如此壯觀的美景,心中真是為之一震,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和母親一起在屋 前竹竿上曬菜豆的情景,也促使我開始去思考,在現今的社會,客家美食這個產 業除了味美之外,要如何在文化上做傳承?要如何讓更多不分族群的社會大眾喜 歡上它?想當然,地方特色產業勢必要做轉型,也就是朝具有文化特色及創意內 涵的文化創意產業去發展,才能永續經營下去。

(13)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女性創業家的比率逐漸提高,且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家的經濟上占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當客庄女性創業家遇見客家文化創意產業會觸碰出怎樣的火花?客庄文 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又有什麼獨特性?我想知道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 創業家的故事及創業歷程,是什麼樣的經過,讓她成為現在的她。 如果量化的研究,讓我看到了森林的全貌,現在,我將走入森林裏,試圖去 認識這棵樹,並嘗試去知道這棵樹之所以有現在容貌的原因及歷程,因此我採取 質化研究法,去探究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的生命故事。透過深度 訪談法去了解她們創業的人格特質、創業動機、創業困境、創業歷程、經營理念 等。也就是說,我試圖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詮釋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 業家的創業歷程,她們是如何踏上這條創業之路以及在創業路上的遭遇為何?是 如何突破困境?所經營的地方特色產業是如何轉型走到現在?未來又將如何永 續經營? 我選擇了三個各具特色的案例,首先,這三個案例全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客家 女性,而是三個客家媳婦。此外,第一個案例是夫妻,第二個案例是母女,第三 個案例是一群女性好友,這三個案例跟大多以血統來看的客家女性創業家就大不 相同;其次,雖然這三個案例從事三個不同的產業,第一個是擂茶,第二個是醃 製物,第三個是柿染,但是這三個產業有一個共通性,都是加工品,也就是說在 原生的東西上加工,去創造它新的價值。譬如說擂茶,從擂茶的儀式到擂茶粉, 到擂茶的包裝,到伴手禮;譬如說醃製物,從只是醃製到口味的創新,到創意料 理的食譜,到客家意象的融入;譬如說柿染,從柿子到柿餅、到柿染、到多重的 柿染工藝,所以我還是寫三個特殊的文化創意產業;然後,這三個案例是三種不 同的經營型態,也是三個不同的地方的地方特色產業,每個案例都深具獨特性, 因此,我覺得「她們」是值得研究的案例。

(14)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定義 為「結合創作、生產與商業的內容,同時內容的本質具有文化資產與文化概念的 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型式呈現;從內容上來看, 文化產業可以被視為是創意產業,包含書報雜誌、音樂、影片、多媒體、觀光, 及其他靠創意生產的產業。」(袁鶴齡、鄭志成,2011)。

我國對文化創意產業(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的定義是參考各國對文化 產業或創意產業的定義,以及考量台灣產業發展的獨特性,早在「2003 年文化 創意產業發展年報」中則指出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累積,透過智 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 之產業」(行政院文建會,2004);而在 2010 年立法院通過頒布實施的「文化 創意產業發展法」中第一章第三條明文定義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 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 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行政院文建會,2010;賴秋如,2011)。 就文建會於 2004 年與 2010 年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做比較,其前後的差異不 大,唯一不同的在於 2010 年立法所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增加了 「並促進全民美學素質」,由此可見,我國政府有意藉由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促進全民美學素質的提升,讓文創與美學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讓生活中處處可 見它的蹤跡。 綜觀國內外兩者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所提出的定義,我發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中,並沒有提到促進全民美學素養及創造財富與就業機 會,相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我國特別強調這兩點,說明了我國對於創 造財富與就業機會的重視,也因此啟發我探討所謂的女性創業家,尤其是客庄文 化創意產業中的女性創業家,她們的創業不就正好創造了財富,也同時帶動就業 機會的增加。

(15)

5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類別

文建會在2004年公布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有13個類別,而在2010年的「文化創 意產業發展法」中明定文化創意產業包含: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 廣告產業、產品設計產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 業、數位內容產業、創意生活產業、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其他經中央主管 機關指定之產業,共16項的產業,如表2-1(行政院文建會,2010)。 表 2- 1: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編號 產業名稱 主管機關 內容及範圍 1. 視覺藝術產業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會 指從事繪畫、雕塑、其他藝術品創作、藝術 品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 代理、藝術品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行 業。 2. 音樂與表演藝 術產業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會 指從事戲劇、舞蹈相關業務(創作、訓練、 表演等)、音樂劇或歌劇相關業務(樂曲創 作、演奏訓練、表演等)、音樂現場表演或 作詞作曲、表演服裝設計或製作、表演造型 設計、表演舞台燈光設計、表演藝術經紀代 理、表演藝術硬體服務(道具製作與管理、 舞臺搭設、燈光設備、音響工程等)、藝術 節經營等行業。 3. 文化資產應用 及展演設施產 業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會 指從事文化資產利用、展演設施經營管理, 如劇院、音樂廳、露天廣場、美術館、博物 館、藝術館(村)、演藝廳等行業。 4. 工藝產業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會 指從事工藝創作、工藝設計、模具製作、材 料製作、工藝品生產、工藝品展售流通、工 藝品鑑定等行業。 5. 電影產業 行 政 院 新 聞局 指從事電影片創作、發行、映演、電影周邊 產製服務等行業。 6. 廣播電視產業 行 政 院 新 聞局 指利用無線、有線、衛星或其他載具從事節 目播送、製作、發行等行業。 7. 出版產業 行 政 院 新 聞局 指從事新聞、雜誌(期刊)或書籍等紙本創 作、企劃編輯、發行流通等行業。

(16)

6 表2-1(續) 資料來源:〈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行政院文建會,2010.08.30,取自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64 《遠見雜誌》在2009年,針對600多位文創業者,進行台灣第一份「文化創 意產業調查」,這份調查指標包含16項產業,從文創業者角度調查顯示,最有潛 力壯大並走向世界的是創意生活產業,接著是表演藝術產業、設計產業、工藝產 業、數位內容產業等(范榮靖,2009),由此可知,創意生活產業在文化創意產 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8. 廣告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各種媒體宣傳物之設計、繪製、攝 影、模型、製作及裝置、獨立經營分送廣告、 招攬廣告等行業。 9. 產品設計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產品設計企劃、產品外觀設計、機構 設計、原型與模型製作等行業。 10. 視覺傳達設計 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 CIS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品牌形象 設計、平面視覺設計、網頁多媒體設計等行 業。 11. 設計品牌時尚 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以設計師為品牌或由其協助成立品 牌之設計、顧問、製造、流通等行業。 12. 建築設計產業 內政部 指從事建築物設計、室內裝修設計等行業。 13. 數位內容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提供將圖像、文字、影像或語音等資 料,運用資訊科技加以數位化,並整合運用 之產品或服務之行業,如數位遊戲、電腦動 畫、數位學習、數位影音應用、數位出版典 藏等行業。 14. 創意生活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 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行業,如飲食 文化體驗、生活教育體驗、自然生態體驗、 流行時尚體驗、特定文物體驗、工藝文化體 驗等行業。 15. 流行音樂及文 化內容產業 行 政 院 新 聞局 指從事傳統或藝術音樂、文化內容以外,具 有大眾普遍接受特色之創作、展演、經紀、 仲介、流通等行業。 16. 其他經中央主 管機關指定之 產業 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文化創意產業時,得考量下列指標: 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具表達性價值及功用性 價值。文化創意產業具成長潛力,如營業收入、就業人 口數、出口值或產值等指標。

(17)

7 創意生活產業是指「從事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 驗及高質美感之行業,如飲食文化體驗、生活教育體驗、自然生態體驗、流行時 尚體驗、特定文物體驗、工藝文化體驗等行業。」(行政院文建會,2010)。也 就是說透過創意整合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產業,賣的不只是商 品,還包含一種經驗、一種體驗、一種感動,由此可見,創意生活產業的涵蓋範 圍很廣,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成長潛力十分驚人。 圖 2- 1:創意生活產業定義 資料來源:〈創意生活產業的設計觀〉,張維華,2010,《科學發展》,453: 21 我要探討的客庄女性創業家,就是聚焦於從事客家傳統食品販售或是延伸性 產品販售的女性創業家,客家傳統食品經過特殊的包裝及客家文化的融入,販售 的就不再只是食品本身,還販售的是濃濃的客家文化體驗,也就是說此消費行為 不只是滿足消費者口中的味蕾,更讓消費者享受一趟知性的文化饗宴,因此我欲 探討的女性創業家,正是屬於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中創意生活產業的創業家。

(18)

8

第二節 女性創業家

一、女性創業家的定義

因應時代的轉變,現今的創業模式已經和傳統的創業模式大不相同,一般提 到的「創業家」多指男性,對創業家的研究也是多以男性的觀點出發,對於女性 特有的人格特質、思考模式、價值觀等,都少有列入考慮,而且女性創業家大量 的出現也是近幾十年的事,所以對「女性創業家」的定義和相關研究也就不多。 「新女性主義」在 1972 年首次被提出,成為台灣第一個自發性的民間婦女 運動,因女權運動的抬頭,女性不再只是傳統眼光中的賢妻良母,女性已開始大 量走出家庭投入職場,且在職場上發揮長才並擔任要職。現今社會上,女性自我 意識增強,有不少的女性為了實現自我的夢想或擁有經濟的支配權而選擇自行創 業,且女性創業家占總創業家的比例已超過 35%(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1), 由此可見,女性創業家已為數不少,且成功的女性創業家也不勝枚舉。 Lavoie (1985)對女性創業家的定義為:「一位女性開創一項新事業、承受伴 隨而來的風險及財務、行政、社會的責任,並且有效的處理每天的管理工作」。 Moore(1986)對女性創業家的定義為:「女性創業家為一個在企業決策與風險承擔 中採取主動角色的人,而且她擁有該企業的大部分所有權」。Moore& Buttner (1997)將女性創業家界定為:「一位創始企業的女性,積極地涉入各項管理活動, 佔公司至少50%的所有權,且營運達一年或一年以上」。 蔡璧如(1999) 認為女性創業家經常是獨自或與他人共同創立事業,擁有企 業領導人的職銜與工作,並實際參與及決定企業的業務或行政事務者。蔡娟娟 (2000)認為女性創業家應為企業之創始者,並為目前主要的經營者之一,且在企 業發展過程中,能展現自我創業精神,幫助企業解決或突破難關促成企業成長 者。鄭美玲(2001)定義女性創業家,凡女性對事業開創有正面積極之推動,並於 企業內握有實際經營管理權力者,不因其所在職位而有所限制。張曉楨(2003) 認為女性創業家是創立及擁有一家企業並加以組織、管理和營運之女性,在做企 業決策時採取主動角色,且具備創業家精神、能承擔風險及擁有該企業的大部分 所有權。陳文萍(2010)認為女性創業家是凡女性創新事業,擁有創業動機、具 備創新能力、能承擔風險面對挑戰、創新革新改造價值、不斷學習開發新意,能 結合各種資源與生產方式進行管理,以及能負起社會責任,賺取有形與無形的利 潤,與維護公司信譽與社會形象,並能展現女性特質與創業精神的人。各學者對 於女性創業家的定義,整理如表 2-2。

(19)

9 表 2- 2:女性創業家的定義 學者 女性創業家的定義 Lavoie(1985) 一位女性開創一項新事業,承受伴隨而來的風險與財務、 行政、社會的責任,並有效地處理每天的管理工作。 Moore(1986) 一個在企業決策與風險承擔中採取主動角色的人,而且他 /她擁有該企業的大部分所有權。 Moore and Buttner

(1997) 一位創始企業的女性,積極地涉入各項管理活動,佔公司 至少50%的所有權,且營運達一年或一年以上。 蔡璧如(1999) 獨自或與他人(包括丈夫)共同創立事業、擁有企業領導 人(如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職銜與工作,並實際參與及決 定企業的業務或行政事務者。 蔡娟娟(2000) 該企業的創始者,並為目前主要的經營者;在該企業發展 過程中,能展現創業精神幫助企業解決或突破難關促成企 業成長者。 趙亦珍(2001) 具備創新精神、能承擔風險且能成功開創事業,並從中獲 取利潤之人。 鄭美玲(2001) 凡女性對事業開創有正面積極之推動,並於企業內握有實 際經營管理權力者。 蔡淑梨(2003) 女性創業家為獨自或與他人共同創業的女性,並包括自身 有直接參與企業活動的頭家娘。 張曉楨(2003) 創立及擁有一家企業並加以組織、管理和營運之女性,在 做企業決策時採取主動角色,且具備創業家精神、能承擔 風險及擁有該企業的大部分所有權。 李玲梅(2005) 擁有實際經營管理權力,並能幫助企業成長與創造利潤之 女性。 王怡婷(2005) 女性創業家為在企業決策與風險承擔中,握有實際經營管 理權力者且能幫助企業成長及獲取利潤的人。 葉千禎(2007) 獨自或與他人共同開創事業及參與事業開創之過程,並握 有實際經營管理權力者。 褚家雯(2008) 凡女性對事業開創有正面積極之推動,並於企業內握有實 際經營管理權力者。 陳文萍(2010) 凡女性創新事業,擁有創業動機、具備創新能力、能承擔 風險面對挑戰、創新革新改造價值、不斷學習開發新意, 能結合各種資源(資本、物質、人員)與生產方式進行管 理,以及能負起社會責任,賺取有形與無形的利潤,與維 護公司信譽與社會形象,並能展現女性特質(細心、關心、 愛心、毅力)與創業精神的人。 資料來源:葉千禎(2007)、褚家雯(2008)、陳文萍(2010)

(20)

10 由表 2-2 中可以發現,各學者對「女性創業家」的定義,其實和男性創業家 的定義相去不遠,一方面可能男女創業家都具有高度的創業家精神,另一方面也 可能是以前的女性創業家不多,因此針對她們的研究也相對的較少,所以便沿用 對男性創業家的定義。 但是我認為,女性創業家基於女性天性上不同於男性的人格特質,如:細心、 耐心、愛心等,讓女性創業家在創業過程中,仍然會展現出與男性創業家不一樣 的風貌。因此我將女性創業家的定義為:凡女性開創一項新事業,能具備創業家 精神,能勇於承擔風險面對挑戰,能肩負起社會責任,能展現女性特質,且實際 參與促進企業成長和創造利潤的經營者。

二、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女性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大多數是照顧家庭並協助農務的家庭主婦;到了 工商業社會,女性多數已走出家庭投入職場,成為了職業婦女;現在是高科技的 社會,女性意識抬頭,有不少的女性為了實現自我而選擇自行創業,在過去創業 家主要以男性為主,但隨著 20 世紀科技的發達和服務業的興起,正好提供了女 性創業的機會,因此國內外學者針對女性創業家的研究漸漸增加,在研究中發展 出各項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國內外對於女性創業家特質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女性創業家特質」包含: 內在控制、獨立性高、高成就需求、積極主動學習(Bennett & Dann,2000; Priscilla,2000;趙亦珍,2001;張曉楨,2004;張育美,2006)、認真盡責有規 畫、勇於面對挑戰持續解決問題(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李玲梅 2005; 陳文萍 2010)、願承擔適度風險(Bennett & Dann,2000;張庭庭,2001;鄭美 玲,2001;張曉楨,2004;張育美,2006)、有目標、有遠見、企圖心強(Priscilla, 2000;Morrison Breen &Ali,2003;Collins,2007;Sinisalo &Komulainen,2008; 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張育美,2006)自信心高、耐力高、柔韌度(Priscilla, 2000;Sinisalo &Komulainen,2008;張庭庭,2001;李玲梅 2005;張育美,2006) 有感恩心、有同理心、善用回饋機制、(張庭庭,2001;張育美,2006),因此, 女性創業家能善用女性創業家特質,因應社會經濟趨勢及結合個人理想開創新的 事業,成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在面對挫折時,不輕易放棄,有高度的柔韌度及 奮戰的耐力,在獲利的同時,能有同理心讓消費者有愉悅經驗,也能有社會責任 讓社會更祥和。各學者對於女性創業家的特質,整理如表 2-3 和表 2-4。

(21)

11 表 2- 3:國外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 表 2- 4:國內女性創業家的特質 學者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創業家特質 Stanford Oates &Flores(1994) 開放式深度訪 談及半結構式 訪談-個案研 十 位 女 性 創 業 家 及 二 位 女 性 高階主管 會把和員工之間關係奠定 在承諾及尊重之基礎上 Bennett & Dann(2000) 創業需求調查 問卷 創 業 女 性 或 對 女 性 創 業 議 提 有 強 烈 興 趣 之 女性一共為 535 高度內在控型、獨立、成就 需求、承擔風險 Priscilla (2000) 半結構式訪談 及動機量表 20 位女性及 20 位男性創業家 充滿活力、獨立、好愛競 爭、愛好社交、理想化、有 自信、完美主義者、有著的 無窮渴望、具有相當的柔韌 度、目標導向、通才 Morrison Breen &Ali (2003) 創業需求調查 問卷 3570 位企業家 女性創業家具有遠見、幹 勁、及較為機會主義導向 Collins(2007) 問卷及結構式 訪談 110 位 創 業 已 超 過 五 年 的 女 性創業家 企圖心強、善於分析、工作 導向 Sinisalo &Komulainen (2008) 半結構式訪談 法(敘說式研 究個案研究) 一 位 芬 蘭 郊 區 女性創業家 能吃苦、有企圖心、對所選 事業不挑剔、具有領導小企 業之能力及才智 學者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創業家特質 趙亦珍(2001) 半結構式訪談 青輔會提供(創 業 說 明 會 會 員 與友人) 精力旺盛、獨立性、說服 力、持續力、高度的成就感 需求、自主需求、控制需 求、兼具剛性與柔性的人格 特質 張庭庭(2001) 創業需求調查 問卷 青 輔 會 九 十 年 度 婦 女 創 業 活 動學員(含全國 北中南東各區) 自信心、自制力、耐心、驅 策力、目標設定、善用回饋 機制、活用資源、不畏艱 難、勇於對自己負責、持續

(22)

12 表 2-4(續)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 由表 2-3 和表 2-4 中可發現,在選取研究對象上,國內外學者大都傾向具備 相當創業年資或較為資深之女性創業家,卻較少探討特定產業的女性創業家所具 備的創業特質。 在研究方法上,國外學者大都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女性創業家特質,樣本 數相較於國內相關研究多很多,傾向以較多的數據資料,深入分析女性創業家某 向度的人格特質,試圖建立女性創業家特質的群像;國內學者則大都以質化與量 化並存的研究方法,近年來女性創業家的相關研究,有漸漸走向質化的研究方 法,試圖從受訪的女性創業家口述的創業歷程中,了解更多向度的女性創業家特 質。 解決問題、願冒適度風險、 長期奮戰的耐力、積極主動 學習、樂觀進取、向自我設 定標準挑戰、時時存有感恩 之心 鄭美玲(2001) 開放式深度訪 滾 雪 球 方 式 與 陌 生 拜 訪 方 式 取得 承擔風險、能因應趨勢而開 創新局、能結合個人理想與 組織目標創立企業、能因企 業的成長與價值創造而獲 取報償 張曉楨(2004) 結構式問卷與 開放式訪談法 中 小 企 業 之 女 性創業家 內控型人格取向者、A 型 人格取向者、高風險態度 者、高成就動機人格者 李玲梅(2005) 德爾菲法專家 問 卷 訪 談 、 「BPI 基本人 格量表」測量 中 小 企 業 之 女 性創業家 群體特質:溝通能力、自信 心、樂在工作、自我負責等 個人特質:開朗、自在、健 康、自尊、外向、人際和諧 張育美(2006) 深度訪談-個 案研究 張 育 美 女 士 個 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承擔 風險,內控性格,成就動 機,自我效能,正面心理, 逆向思考,客戶同理心,偏 執狂,不滿足於現況,強烈 自信,目標遠大,以及戰略 心智

(23)

13 早期有關女性創業家特質的研究中,大致探討不分產業類別且較為資深的女 性創業家的特質,然而,隨著經濟趨勢的轉變,本研究針對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 女性創業家進行深入訪談,試圖從中明瞭屬於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的 特質與優勢,並且從中發現她們與過往所研究的女性創業家特質的異同,以及探 究這些創業特質對於事業經營是否存在正向的影響力。

三、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每個創業家都有不同的創業動機驅使他創業,郭玉霜(2003)指出女性創業 家的創業動機大多是為了家庭,而男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大多是為了要提升社會 地位。這和傳統社會賦予男女不同的價值觀有密切的關係,女性從小就被灌輸要 以婚姻家庭為重心,所以她們相當重視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而男性創業家從 小就被寄予負起家庭經濟、男人當家的觀念,所以他們會以職業為重。換句話說, 也就是男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是以生涯導向為依歸,而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是 以家庭導向為主,且在創業歷程中,大多將「兼顧家庭與工作」納入創業考量(蕭 雅娟,2008)。 國內外對於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相關研究中發現,「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

機」包含:經濟因素(Bennett & Dann,2000;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Sinisalo &Komulainen,2008;蔡壁如,1999;張庭庭,2001; 鄭美玲,2001;楊淑美,2001;張祐綾,2005)、家庭因素(Priscilla,2000;Bennett & Dann,2000;Browne, Moylan,& Scaife,2004;Sinisalo &Komulainen,2008; 楊敏玲,1993;鄭美玲,2001;趙亦珍,2001)、對原工作不滿、想當自己的老 闆(Chaganti,1986;Bennett & Dann,2000;Katherine,2001;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Browne, Moylan,& Scaife,2004;楊敏玲,1993; 趙亦珍,2001;鄭美玲,2001;張祐綾,2005)、實現自我理想、興趣(Priscilla, 2000;Bennett & Dann,2000;Muriel,2001;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Browne, Moylan,& Scaife,2004;楊敏玲,1993;蔡壁如,1999; 趙亦珍,2001;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楊淑美,2001;劉美蓉,2006)。 而 Dubini(1989)則認為創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是為了出生地的福祉,促進團 體福祉而創業。 隨著經濟體系的轉型,女性創業已蔚風潮,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已經不再 是傳統思維下只受限於家庭因素、經濟因素,而進一步提升到擁有自主權想當自 己的老闆及實現自我理想等更高的層面,因此,國內外對於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 機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受重視,各學者對於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整理如表 2-5 和表 2-6。

(24)

14 表 2- 5:國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學者 創業動機 Chaganti(1986) 避免社會及工作組織的限制、對原有的工作感到挫折、想成 為自己的老闆、賺更多的錢、升遷不易、有新的點子出現 Dubini(1989) 促進團體福祉、具有創新的意圖、為了出生地的福祉、創業 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Priscilla (2000) 家庭因素、創業為生存之道、在事業與丈夫一起打拼、家人 要求、個人成就、大環境因素

Bennett & Dann (2000) 增加收入、夢想、獨立、創業機會辨識、不滿現職、幫助丈 夫、家庭危機、生活品質、家族企業 Katherine (2001) 被解聘、不愉快的工作經驗、被剝削及和雇主有紛爭 Muriel (2001) 獨立、自我實現、提供就業機會、賺錢、想分得經濟成長的 大餅、權能、社會地位 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 (2003) 獨立、想當老板、額外收入、工作經驗、不滿前職、彈性、 給自己工作、興趣、意識型態、領導長才、不想當家庭主婦 Browne, Moylan,& Scaife (2004) 不為他人工作、時間彈性具挑戰、豐厚利潤、被解雇、自我 發展、用自已方式做事、一展長才、獨立、家庭與工作兼顧、 自由、取得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點 Sinisalo &Komulainen (2008) 繼承家業、經濟因素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陳文萍(2010) 表 2- 6:國內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 學者 創業動機 楊敏玲(1993) 機會自主、工作時間自由彈性、興趣、成就感、賺更多錢、 家庭與理想兼顧、原工作沒有得到合理報酬、想當自己的老 闆 蔡壁如(1999) 減輕原生家庭的負擔、實現自我的抱負 趙亦珍(2001) 對原工作不滿、兼顧家庭與事業、個人興趣、證明自我能力、 為了維持或改善生活水準、遇到機會、追求自我實現 張庭庭(2001) 滿足企圖心與成就感、掌握商機致富發財、賺點外快貼補家 用、純為興趣、結交人脈、想二度就業卻找不到工作、打發 時間

(25)

15 表 2-6(續) 鄭美玲(2001) 追求理想與自我的發展、經濟壓力、受雇生涯受挫、閒不住、 家族因素、時間自由、朋友邀約 楊淑美(2001) 因緣際會、對原有工作心生倦怠、先生工作環境改變、追求 自我挑戰、成就感、獨立自主與工作滿足、既定生涯規劃或 圓夢、新的創業點子、工作彈性、時間自主並兼顧家庭、經 濟與財富需求、避免先前夫妻共業的摩擦、利用母職外的空 閒與脫離原先家庭環境 張祐綾(2005) 原生家庭社會化的影響、近期受雇中失業和貧窮的不利 劉美蓉(2006) 追求個人的價值觀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陳文萍(2010) 由表2-5和表2-6中可發現,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動機不外乎在追求兩項價值, 第一是有形的價值(金錢),來改善家中經濟或擁有經濟的自主權,第二是無形 的價值(自我實現、成就感、社會責任),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從中得到成就感 和快樂,並進一步肩負起社會責任,回饋社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以提 升社會上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這兩項價值得獲得,受到個人因素(想當自己的老 闆、興趣)、家庭因素(繼承家業、經濟需求)、社會因素(經濟趨勢、社會環 境)的影響,進而產生創業的動機,但女性創業仍受傳統價值觀的影響,照顧家 庭仍是女性重要的責任,所以在創業的同時,會在工作與家庭找到一個適當的平 衡點。

四、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創業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 改變,創業家所面臨的困境也會有所改變,因兩性創業家特質的差異,男性跟女 性創業家所面臨的困境也會有所不同。 國內外對於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相關研究中發現,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包含:家庭責任的羈絆(Aldrich, Reese, &Dubini,1989;Katherine,2001;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蔡壁如,1999;張庭庭,2001; 楊淑美,2001;張祐綾,2005)、性別刻板印象(Aldrich, Reese, &Dubini ,1989; Carter & Rosa,1998;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蔡 壁如,1999;張庭庭,2001;楊淑美,2001;張祐綾,2005)、資金的不足、缺 乏財務概念(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楊敏玲,1993; 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張祐綾,2005)、專業知識不足(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楊敏玲,1993;張庭庭,2001;楊淑美,2001)、 缺乏人際網絡(Aldrich, Reese, &Dubini,1989;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26)

16 &Nijkamp,2003;張庭庭,2001;楊淑美,2001)。各學者對於女性創業家的 創業困境,整理如表 2-7 和表 2-8。 表 2- 7:國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學者 創業困境 Aldrich, Reese, &Dubini (1989) 一般女性的社會文化地位容易與家務相談並論,並降低婦女 目標之可行性;人脈、資訊、及他人協助,通常是資料搜集 的主要來源,但是經常會因性別而有性別排斥的現象。 Carter & Rosa

(1998) 信貸保證、投資資本、銀行家的態度會有差別待遇。 Katherine (2001) 需為自已的企業投入相當時間及鋪路,但同時也要和他人之 維繫情感關係,如陪家人小孩。 Buttner (2001) 向員工表達關心之意,他們卻很冷漠;員工對「權利下放」 意見分歧;聘雇到工作效率很低的員工。 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 (2003) 管理和經營上的障礙、難取得相關行政法規資訊、缺乏經驗、 資金取得、缺乏資本和信用、缺乏金融和管理知識、因性別 差異所造成之問題、文化和社會價值、思想過度開放、家庭 責任、缺乏管理技能、小額個人資本、人脈網絡、在商場上 「受到男性人脈網絡」的排擠。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 表 2- 8:國內女性創業家的創業困境 學者 創業困境 楊敏玲(1993) 資金、業務、人事、專業知識與市場因素 蔡壁如(1999) 男性的商場文化、婚育責任的牽絆、男性下屬的不信服 張庭庭(2001) 家人支持問題、家務操持羈絆、自信與專業不足、人脈與錢 脈缺乏 鄭美玲(2001) 缺乏財務概念、人事問題、缺乏經驗、被騷擾 楊淑美(2001) 親友的態度、對女性創業者的信心與態度、資金、專業知識 與技術問題、家庭與事業之平衡、合夥人問題、員工管理問 題、學習模仿對象方面、人際網絡問題、應酬文化、傳統觀 念限制問題、法令限制、不景氣、客人無理要求、同業打擊、 心理障礙與經營上的衝突 張祐綾(2005) 創業籌備期:心理層面拉扯、創業服務的負向互動經驗、創 業貸款、主流價值對經濟弱勢女性的污名化與偏見。創業開 展期:事業經營的挑戰、家庭責任的羈絆 資料來源:蕭雅娟(2008)

(27)

17 由表 2-7 和表 2-8 中可發現,女性創業家在傳統社會觀念下,創業的過程非 常艱辛,創業遭遇的困境主要為家庭責任的羈絆、性別刻板印象、資金的不足、 缺乏財務概念、專業知識不足、缺乏人際網絡等,女性創業家在創業過程遇到如 此多的困境,她們是如何衝破難關苦盡甘來的?是什麼力量支持著她們繼續走下 去?是值得我去深思探討的。

五、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

創業歷程是有階段性的,Runka &Young(1987)認為一個新創事業的發展 可分五個階段,分別為種子階段、初始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轉型階段。 而 Holt(1992)從企業的以生命週期來區分創業歷程,共分為四個階段,包括創 業前階段、創業階段、早期成長階段、晚期成長階段。 劉常勇(1997)以企業生命週期的角度,將創業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 種子階段、創建階段、成長階段、擴充階段、成熟階段。他結合 Runka &Young 的五個階段和 Holt 的企業生命週期,將創業歷程分成五個更貼切的階段。 劉美蓉(2006)將創業歷程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創業初期,包括創 業動機、動機醞釀、勇敢的推力、初期目標管理、完成目標管理…等。第二階段 為創業中的階段,包括有創業中遇到的困難、解決困難的方法、壓力管理、領導 風格與影響、創業過程支持系統…等。第三階段則為未來願景,包括未來的目標 與實現、社會責任使命感、成功因素…等。 胡瑜珊(2008)則將創業歷程簡單化,分為創業前期、創業中、未來願景三 個階段。各學者對於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整理如表 2-9。 表 2- 9:國內外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 學者 創業歷程 Runka &Young (1987) 一個新創事業的發展可分五個階段,分別為種子階段、初始 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轉型階段。 Holt(1992) 創業歷程從企業的生命週期來區分,共分為四個階段,包括 (1)創業前階段(2)創業階段(3)早期成長階段(4)晚 期成長階段。 劉常勇(1997) 以企業生命週期的角度,將創業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 種子階段、創建階段、成長階段、擴充階段、成熟階段。 黃暐超(2003) 創業歷程包含:創業的際遇、經營理念與領導風格及重要他 人的影響。 劉美蓉(2006) 將創業歷程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創業初期,包括創

(28)

18 表 2-9(續) 業動機、動機醞釀、勇敢的推力、初期目標管理、完成目標 管理…等。第二階段為創業中的階段,包括有創業中遇到的 困難、解決困難的方法、壓力管理、領導風格與影響、創業 過程支持系統…等。第三階段則為未來願景,包括未來的目 標與實現、社會責任使命感、成功因素等。 胡瑜珊(2008) 將創業歷程簡單化,以創業前期、創業中、未來願景等三個 階段進行探討。 資料來源:陳文萍(2010)、賴秋如(2010) 。 由表 2-9 中可以知道,創業是一種歷程,基本上創業歷程可分為創業前期、 創業中、未來願景三個階段,因為創業的歷程中充滿無數的變數,且每個階段都 存在著艱辛的挑戰,女性創業家要如何去面對、要如何去克服?我所關注的正是 女性創業家在創業歷程中,如何運用方法去解決每個階段所面臨的困境,進而讓 地方特色產業順利轉型,而能永續經營下去。 我所書寫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的生命故事,將以重要事件發 生的時間脈絡依序來書寫創業歷程,並將創業歷程分為創業前期、創業中、未來 願景三個階段,期望能從中看出女性創業家是採取何種策略,來解決每個階段所 面臨的困境,進而成為其它有意創業女性的學習典範。

第三節 地方特色產業

為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府自 1989 年起積極推動「一鄉一產品」 (OTOP,One Town One Product)政策,鼓勵各鄉、鎮、市或社區結合當地具有 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之手工藝或食品之特色產業,以協助地方保存在地文化 特色, 擴展在地產業及活絡地方經濟,至今已經輔導 120 處地方特色產業,並 成功塑造許多地方特色產品,例如新竹玻璃、鶯歌陶瓷、三義木雕、大溪豆乾、 新埔柿餅、三峽藍染、西螺醬油、三民梅醋等商品。(行政院經建會,2010)。

日本是最早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的國家,是在 1979 年由日本大分縣平松守彥 博士所提出的「OVOP」(One Village, One Product)一村一品運動。由於經濟成效 良好,創造出高產值的特色產品,引起眾多國家紛紛學習,台灣也取其概念,制 訂出 OTOP,是指「One Town One Product」一鄉鎮一特產,也就是每個鄉鎮結 合當地特色,發展出具有區隔性手工藝或食品特產的產業。(OTOP 台灣地方特 色網,2012)。

(29)

19

一、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地方特色產業的「地方」,是指以鄉、鎮、市為主要範疇。「特色產業」是指 依據當地氣候、地理資源、歷史故事、傳統技藝、種族風俗所發展的經濟活動, 具有獨特、唯一、歷史、文化的特性。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主要源於當地特有 的人文條件或自然資源,吸引產業群聚並具有特色者;也有經政府單位推廣,成 為地方產業結構中具特殊風格的一環者;至於集中在同一區位如鄉、鎮、市、區、 村、里,甚或社區,多以運用當地的原材料及勞動力為原則,也多屬傳統產業或 勞力密集產業;有些則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或歷史典故,產品以消費性為主。從 政府單位的角度來看,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亦有部分為公部門所間接促成的,多 屬於富有歷史的傳統產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地方特色產業定義為:「包含了生產有形或無形的藝術 與創意性產品之產業,而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產出,需藉由文化資產及知識為主的 產出或服務,並具有創造財富及收入衍生的潛力」(黃慧文,2007)。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的定義較我國為廣泛,而且指出無論有形或無形的藝術與創意性產品都屬 於地方特色產業,還可以從服務中去獲得利潤。 王本壯(2000)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地方生活、文化發展及歷史涵蓋的結果, 也是區域與地方經濟的支柱,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具有歷史性或獨特性、對 地方經濟及社區發展有貢獻、屬消費性且可發展為鄉、鎮、區特色的產業。 曾旭正(2008)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以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為基礎,創造出新 的產業內容,並能有效地切入市場,實現一定的利潤,對區域性經濟發揮振興效 果,同時也對區域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 林嫻如(2009)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是在地性的混合著地方歷史、文化、地理 以及產業等有形特色,並融入在地人的情感、人情與技術等無形價值。各學者對 於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整理如表 2-10。 表 2- 10: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學者 地方特色產業的定義 王本壯(2000) 地方特色產業是地方生活、文化發展及歷史涵蓋的結果,亦是 區域與地方經濟的支柱,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具有歷史性 或獨特性、對地方經濟及社區發展有貢獻、屬消費性且可發展 為鄉、鎮、區特色之產業。 朱子豪(2003) 1.獨特性:獨有的,或是少數地方才具有的

(30)

20 表 2-10(續) 2.最優質:產出較有特色、最優質 3.大規模:產品之生產量顯著較其他地方大或分化品種較多元 李根永(2003) 地方特色產業的形成經由地方特色發展,技術改善、精緻化後 搭配不同的地理環境衍生為地方特色產業或產品 林澤田(2003) 地方特色產業則是將這些文化、價值觀的差異,轉換為應用層 面,漸漸形成產業的型態 陳墀吉(2003) 地方特色而發展出的產業,也就是「地方特色產業」。舉例說明 上述整體的概念: 1.南方由於地形平坦,因此適合栽種甘蔗,而發展出「甘蔗文化」 2.北方由於多丘陵地形,因此盛產茶葉,而發展出「茶的文化」 這就是由於自然環境導致地方的差異,因此形成地方的特色, 而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產業出現。 蔡渭水(2005) 1.歷史性與文化性:通常發展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而且隨著時間 發展出專屬於當地文化的獨特性。 2.地緣性:通常有很強的地緣性,尤其是以農產品為核心的地方 產業,這些產業之發展通常與當地自然條件有極高的依賴性, 其產生的商業價值具有不可移動的特性。 3.規模微小性:一般而言,地方特色產業規模以小型為主。 曾旭正(2008) 以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為基底,創造出新的產業內容,並能有效 地切入市場,實現一定的利潤,對區域性經濟發揮振興效果, 同時也對區域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 林嫻如(2009) 地方特色產業為在地性的混合著地方歷史、文化、地理以及產 業等有形特色,並融入在地人的情感、人情與技術等無形價值。 資料來源: 周碧芳(2006)、許智喨(2011) 由表 2-10 中可以知道,地方特色產業是有區域性的,區域範圍可大可小, 運用當地的天然資源具備生產優勢,融合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因素而具有獨特性和 唯一性,而在這些地方資源及人文條件下所產生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 活動。產業從地方中獲取所需的資源,地方從產業中獲取經濟效益,地方和產業 互為表裡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地方和產業有彼此相互依賴的關係存在。 我所探討的地方特色產業就是以行政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所定義的 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而我書寫的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她們所從 事的客家擂茶、客家醃製物、客家柿染等產業,正是彰顯客庄特色、保有客家精 神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特色產業。

(31)

21

二、地方特色產業的類別

根據 2005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認為地方特色產業所涵蓋的範圍廣泛,包括 食、衣、住、行、育、樂,但若廣義的地方特色產業可依標的大致區分為自然景 觀、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工藝產品、文化藝品及節慶活動四類,整理如表 2-11。 表 2- 11:地方特色產業的類別 類別 意涵 例子 自然 景觀 因特殊的地形作用,而顯得豐富多 變,形成商業活動,發展為一個產 業,成為地方特色。 泛舟、溯溪、溫泉、冷泉、 海水浴場、森林遊樂區等, 如北投、烏來溫泉產業、秀 姑巒溪泛舟產業等。 農產品 及其 加工品 由於氣候或土質的優勢,逐漸發展 出適合生長的農產品,也有利用當 地農畜產品加工之後形成特產。 大甲芋頭、白河蓮花、屏東 椰子、新竹貢丸、金門貢糖、 員林蜜餞等產業。 工藝 產品 利用當地的原材料,所產生、孕育 而出的傳統性工藝品及其產業,也 有為生活與工作的需要而傳承下來 的產物,融入特有的歷史文化涵 養,具有地方文化特質,因此是文 化與藝術的結合體。這類產業多屬 勞力密集兼具特殊藝能型態,無法 大量製造,但具保存或儲藏價值。 鶯歌陶瓷產業、三義木雕產 業、白米木屐產業及美濃紙 傘產業等。 文化藝 品及節 慶活動 利用原有或新開發的文化和藝術活 動或產品作為基礎,促成以文化藝 術活動來進行社區營造和重建,進 一步將文化昇華成為產業開發和地 方發展的資產,藉由文化活動及其 相關產品的銷售,用以振興地方的 各種相關經濟活動,不但保存該文 化資產,也使該文化成為國家發展 目標的重要環節,具體落實文化產 業化。 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05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由表2-11中可以知道,地方特色產業可分為自然景觀、農產品及其加工品、 工藝產品、文化藝品及節慶活動四類,本研究所探訪的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

(32)

22 女性創業家,前兩個案例所從事的客家擂茶及客家醃製物,屬於地方特色產業分 類中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而第三個案例所從事的客家柿染,則屬於地方特色產 業分類中的工藝產品,所以她們所從事的產業都是屬於地方特色產業。

三、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

2002 年台灣加入 WTO 後,面臨關稅調降、貿易自由化、人力成本及產品成 本變高等相關問題,之後,開放大陸商品進口,更對我國相關產業之成長及就業 人口數產生負面影響,尤以食品加工業產品、飲類、菸草業產品、礦業、能源產 品這些產業以及高勞動密集、低資本密集與低技術人力密集等競爭力較低之製造 業影響最為明顯(經建會,2002)。 在全球化競爭壓力下,李文龍(2001)認為地方特色產業遭逢空前的挑戰,面 對經營危機,產業本身急需調整,進而轉變為更具彈性的型態,轉型乃成為產業 存活唯一的途徑,可見產業轉型的重要性。 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是一種歷程,也必定有受到內在條件與外在環境的影 響,為使企業能生存發展而不得做出的改變,改變其組織整體型態或部分之經營 結構,突破經營困境,以提升競爭力,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在面對大環境的改 變,只有突破舊有的思考模式,體認大勢所趨,才能使組織運作安然渡過難關。 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更受限於領導者心態、資金充足等內部資源的因素,轉型 更為艱鉅。 台灣自從加入 WTO 後,地方特色產業面臨轉型壓力與挑戰,地方特色產業 從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傳統產品,轉型為傳統產業的附屬性食品加工再製的二級 產業,再轉型為傳統產業的衍生性服務及導覽觀光與休閒的三級服務產業,最後 轉型為傳統產業的文化心靈體驗及特色工藝的四級文化產業(如圖 2-2);在產業 轉型與升級的過程中,透過有效的產業行銷策略,將會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前來體 驗或旅遊,可以振興地方產業及活絡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在地人的工作機會,獲 得高度的產業附加價值(吳樹南,2006),這也正說明了地方特色產業正悄悄的轉 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中最具潛力的生活創意產業。

(33)

23 圖 2- 2: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資料來源:《地 方 文 化 產 業 永 續 發 展 之 研 究 --以 白 河 蓮 花 產 業 為 例 》(頁 22),吳樹南,2006。 每一家企業因其所處的產業競爭環境不同轉型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日本學 者森口八郎在《開拓中小企業的活路-企業轉型成功實例》一書中,將企業轉型 分成五類,並提出企業轉型的三種方法(涂師孔譯,2000),如表 2-12 和表 2-13。 表 2- 12:企業轉型的種類 企業轉型的種類 內容 產業型態轉型 1. 產業間轉型。 2. 業態之轉換。 3. 其他多角化經營縮小之事業範圍。 經營型態轉型 1. 垂直及水平方式整合。 2. 與其他事業整合、合作開發、策略聯盟。 3. 與其他公司合併或合併其他公司。 4. 獨立加盟店的改變。 產品轉型 1. 產品線結構的調整。 2. 產品品質的提升。 3. 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4. 新產品開發。 市場轉型 品牌、通路、目標市場、目標顧客、銷售方法等行銷方 面的改變。 經營體質轉型 1. 除行銷功能外,企業功能的改善與調整。 2. 生產技術、設備、程序的改善與調整。 3. 研究發展、人事、財務功能之加強與改善。 資料來源:周意婕(2010)

(34)

24 表 2- 13:企業轉型的方法 企業轉型的方法 內容 全面轉型 由某一事業或產品全面轉變為另一事業或產品。 部份轉型 舊事業或產品仍保留一部份,但大幅轉變成新事業或產 品。 多角化經營 持續舊事業或產品的經營,另外增加新事業或新產品。 資料來源:周意婕(2010) 由表 2-12、表 2-13 中可以知道,企業轉型的策略眾多,該如何做選擇才是 最適合企業本身,則考驗著每位創業家的智慧。我正是探討三個客庄文化創意產 業的女性創業家,在強大的競爭壓力籠罩下,她們是採取何種轉型的策略與方 法,讓她們所從事的地方特色產業能突破難關而永續經營下去。

第四節 創新

一、創新的定義

Drucker(1985)認為創新是一個過程,是一項有組織、有系統的且富有理 性的工作,任何改變現存資源、財富創造潛力的方式,可稱之為創新。Holt(1988) 認為創新是一個過程,其過程包含以創造和採用新的、有用的事物之知識或相關 資訊。根據此定義,他將創新分為下列五種:技術性的創新、管理的創新、社會 或組織的創新、金融創新、行銷創新。 Betz(1987)認為創新是必須要將新產品、程序或服務帶到市場上,並進而 產生利益。Afuah(1998)指出創新為使用新技術與市場知識來提供顧客想要的 新產品或服務,並將創新以創新產品(新產品、新服務、低成本、差異化)、創 新資源(競爭力及稟賦)及創新才能(創新知識、新科技知識、新市場知識)三 種層面產出。 胡政源(2005)指出創新(innovation)與發明(invention)常被混淆,後者 係指前未有的發現或是創造,強調「絕對」的新;前者則強調「相對」的新。例 如:晶片是發明,但將晶片用於電腦則是創新。賴忠孝(2005)認為「創新」最 早的觀念是由古典學派經濟學者熊彼得(Schumpeter)提出,他認為創新是利用 有效的資源,以創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及市場的需要,是經濟成長 的原動力,簡單定義「創新」就是一種可讓企業資源增添新附加價值的活動。各 學者對於創新的定義,整理如表2-14。

(35)

25 表 2- 14:創新的定義 學者 創新的定義 Drucker

1985

創新是一個過程,是一項有組織、有系統的且富有理性的工 作。任何改變現存資源、財富創造潛力的方式,可稱之。 Holt(1988) 創新是一個過程,其過程包含以創造和採用新的、有用的事 物之知識或相關資訊。根據此定義,將創新分為下列五種: 1. 技術性的創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透過知識的使用,創造和執行新的技術,其結果可以為 「產品創新」,亦可為「製程創新」。 2. 管理的創新(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系統。

3. 社會或組織的創新(Social or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用新的人際互動型態。 4. 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 保障和運用資金的新方法。 5. 行銷創新(Marketing Innovation): 產品及服務的新行銷方法。 所以創新涉及新思想、新發明的產生、產品設計、試 製、生產、行銷和市場化等活動。 Betz(1987) 創新是必須要將新產品、程序或服務帶到市場上,並進而產 生利益。 Afuah(1998) 創新為「使用新技術與市場知識來提供顧客想要的新產品或 服務」,並將創新以創新產品(新產品、新服務、低成本、 差異化)、創新資源(競爭力及稟賦)及創新才能(創新知 識、新科技知識、新市場知識)三種層面產出。 吳凱琳(2000) 產品創新是資源的顯性表現,資源創新是一體兩面,只有獲 得足夠資金、人員與管理階層注意的新產品開發計畫才可能 成功,故缺乏資源的計畫則會失敗。 胡政源(2005) 創新(innovation)與發明(invention)常被混淆,後者係指 前未有的發現或是創造,強調「絕對」的新;前者則強調「相 對」的新。例如:晶片是發明,但將晶片用於電腦則是創新。 賴忠孝(2005) 「 創 新 」 最 早 的 觀 念 是 由 古 典 學 派 經 濟 學 者 熊 彼 得 (Schumpeter)提出,他認為創新是利用有效的資源,以創 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及市場的需要,是經濟成 長之原動力,我們即可簡單定義「創新」是一種可讓企業資 源增添新附加價值之活動。 資料來源:周意婕(20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六:被訪旅客對住宿服務的評價 表十七: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今年第3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的 滿意程度較高,有73%表示滿意;

所有被訪旅客對本澳的環境衛生及觀光點均有作出評價,2010年第1季的旅客對環境衛生 的滿意程度較高,有75%表示滿意;

訪談時間: 2010 年 9 月 9 日(四)中午 12 點 30 分~13 點 訪談人員:一零四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佳葉副理 訪談對象: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