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根據我的研究動機和文獻回顧,提出研究架構。研究架構包括「地方與產 業」、「家族與人格」和「傳承與創新」三部份,研究架構如圖 3-3。

圖 3-3: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整理

43

文獻做歸納後,我發現以前談女性創業家,大多是談她所從事的「產業」或 談她的「人格」抑或是談她的「創新」,可是現在我補上了她的「地方感」,我補 上了她的「家」,我補上了她的「傳承」,我將從「地方與產業」、「家族與人格」

和「傳承與創新」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探究三位新竹縣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 創業家創業的動人故事,相信透過更多元的視角,將會更完整的洞悉女性創業家 不為人知的一面。

一、地方與產業

談到「產業」,在過去的研究當中,翁徐得(1995)認為地方產業是地方經 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從地方所孕育出的傳統性工藝品及其產業,是地方文化發展 的精華,可做為地方建設發展的核心。陳泰松(2000)指出地方產業是地方生活、

文化和歷史的呈現,且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這說明了地方產業發展會活 絡地方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因此,地方產業興衰與地方經濟發展有著密切 的關係。

談到「地方」,是指集中在同一區位如鄉、鎮、市、區、村、里或社區,多 以運用當地的原物料及勞動力為主,所形成的產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

地方產業為了能永續經營,就必須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且須獲得地方的認同,也 就是說此產業必須有濃厚的地方感且保有它的獨特性。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多偏重在她所從事的產業,及這個產業 對地方帶來的影響,較少談到地方對這個產業帶來的影響,我認為產業不能脫離 地方而生存,地方不能脫離產業而發展,「地方與產業」相依相存,因此我探究 的客庄女性創業家經營的都是地方特色產業。因此,我找了一個案例:北埔鄉的 哈客愛這對夫妻。

二、家族與人格

談到「人格」,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的人格特質時,有多位國 內外學者認為(Priscilla,2000;Sinisalo &Komulainen,2008;張庭庭,2001;

李玲梅 2005;張育美,2006),一位成功的女性創業家,在面對挫折時,不輕易 放棄,有高度的柔韌度及奮戰的耐力,女性創業家擁有耐力和柔韌度的人格特 質,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學者認為(張庭庭,2001;張育美,2006),一 位成功的女性創業家,擁有感恩的心,在獲利的同時,能有同理心讓消費者有愉 悅經驗,也能肩負起社會責任去回饋社會,女性創業家擁有感恩心、同理心、回 饋心的人格特質,是企業能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因素;另外還有多位國內外學者 認為(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楊敏玲,1993;趙

44

亦珍,2001;張庭庭,2001),談到女性創業的動機時,有些女性創業家會考慮 到個人興趣的因素,因此這些女性創業家在創業的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及成就感,

相對的也比較多。

談到「家族」,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的動機時,有多位國內外 學者認為是對原工作不滿、想當自己的老闆(Chaganti,1986;Bennett & Dann,

2000;Katherine,2001;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

Browne, Moylan,& Scaife,2004;楊敏玲,1993;趙亦珍,2001;鄭美玲,2001;

張祐綾,2005);有多位國內外學者則認為是為了實現自我理想及興趣才創業

(Priscilla,2000;Bennett & Dann,2000;Muriel,2001;Tuzin Baycan Levent, Enno Masurel, &Nijkamp,2003;Browne, Moylan,& Scaife,2004;楊敏玲,1993;蔡 壁如,1999;趙亦珍,2001;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楊淑美,2001;劉 美蓉,2006);而有不少國內外學者則特別強調家庭和家人的重要,其中有些學 者認為是為了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而 創 業 (Bennett & Dann ,2000;Sinisalo Komulainen,2008;蔡壁如,1999;張庭庭,2001;鄭美玲,2001;楊淑美,2001;

張祐綾,2005),而有些學者認為是為了幫助丈夫或繼承家業而創業(Priscilla , 2000;Bennett & Dann,2000;Sinisalo &Komulainen,2008;鄭美玲,2001;張 祐綾,2005),還有些學者認為是為了兼顧家庭與工作而創業(Browne, Moylan,&

Scaife,2004;楊敏玲,1993;趙亦珍,2001;楊淑美,2001),不管為何而創 業,在在說明了,家庭和家人在女性創業歷程中占重要的地位。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女性創業家,不外乎談她們的人格特質、創業動機、

創業困境、創業歷程及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卻很少把家庭和家人單獨提出來探 討的,而家是人們的避風港,每個人都是在家的庇佑下日益成長茁壯,家族的重 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我深深覺得「家族與人格」兩者都很重要,所以我把家族與 人格放在一起,因此,我又找了一個案例:竹東鎮的阿金姐這對母女。

三、傳承與創新

談到「傳承」,是指傳接繼承,除了傳承實質的產業,更要傳承產業背後所 蘊含的文化意義和象徵,由此可知,一個地方特色產業永續經營的最終目的,不 在於獲得物質層面的高額利潤,而是在於感動精神層面的文化洗滌。

談到「創新」, Schumpeter(1934)就提出「創新」一詞,他認為創新是經 濟成長的原動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突破經濟困境的最佳方式;

Drucker(1985)認為創新是一個過程,是一項有組織、有系統的且富有理性的 工作,是任何改變現存資源、財富創造潛力的方式;Betz(1993)認為創新是必 須要將新產品、新程序或新服務帶到市場上,並進而產生利益;而 Afuah(1998)

45

認為創新是使用新技術與市場知識來提供顧客想要的新產品或服務,並將創新以 創新產品、創新資源及創新才能三種層面產出。所以說創新是利用有效的資源,

以創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消費者及市場的需求,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談到企業的永續經營,就必須不斷的創新,創新需要人 脈,創新需要資源,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不二法門,創新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但 卻鮮少談到傳承這部分,一個地方特色產業為了能永續經營,就不能忽視有形的 技藝傳承,更不能忽視無形的文化傳承,且傳承這件事是客家的一個重要議題,

「傳承與創新」兩者缺一不可,從柿子到柿餅到柿染,我再找了一個案例:新埔 鎮的柿染三女性。

綜合以上,我提出一個觀點,我將運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 度訪談法」,在「地方與產業」、「家族與人格」和「傳承與創新」三個構面的研 究架構下,去探索三位客庄文化創意產業的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故事,她們是遭遇 怎樣的困難,為什麼讓過去的她成為現在的她? 這三個女性其實全都不是傳統的 客家人,她們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地方特色產業,而且是三種不同的經營型態。第 一個案例是北埔的「哈客愛」,處理的是熱鬧的北埔老街、擂茶、夫妻;第二個 案例是竹東的「阿金姐」,處理的是醃製物、母女;第三個案例是新埔的「柿染 坊」,處理的是柿染、朋友(一群女性),每個案例都有她的獨特性,所以我的研 究要看見的是客庄文創女性創業家的創業歷程,而我用下面三個故事來書寫與探 究。

4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