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

第二節 報導內容分析

下表是針對 2004 至 2016 年間,「宅男」與「御宅」兩詞的新聞搜尋之後所 得的資料。資料呈現按照年度別排序,可以大致從表中看出各關鍵字在新聞報導 的趨勢。首先在御宅為關鍵字的報導中,兩大資料庫都顯示了相關新聞最早出現 在2004 年,並維持著上升的趨勢直到 2007 年。同時,該年也為報導數量的最高 峰,約占了全年度新聞數的30%,與 2010 到 2016 年間的新聞數量相當,而後便 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次在宅男為關鍵字的報導中,雖在 2006 年以前鮮少出 現相關搜尋結果,但2007 年開始到 2013 年的數量皆為御宅的數倍。而且,除了 整體數量明顯較御宅關鍵字更多之外,高峰期也來得更晚。其中,在聯合知識庫 的高峰為2010 年,而在中央社的高峰則為 2013 年。簡言之,御宅和宅男這兩個 詞彙的報導趨勢呈現了較少重疊性、較多接續性,或可說是取代性的關係。

表 4、以「御宅」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聯合資料庫 中央社資料庫

年度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2004 3 3 1.40% 1 1 2.27%

2005 14 17 6.54% 2 3 4.55%

2006 18 35 8.41% 3 6 6.82%

2007 74 109 34.58% 11 17 25.00%

2008 24 133 11.21% 7 24 15.91%

2009 19 152 8.88% 7 31 15.91%

2010 14 166 6.54% 4 35 9.09%

2011 6 172 2.80% 1 36 2.27%

2012 4 176 1.87% 1 37 2.27%

2013 10 186 4.67% 1 38 2.27%

2014 14 200 6.54% 1 39 2.27%

2015 8 208 3.74% 2 41 4.55%

2016 6 214 2.80% 3 44 6.82%

27

合計 100.00% 100.00%

表 5、以「宅男」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聯合資料庫 中央社資料庫

年度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2004 0 0 0.00% 0 0 0.00%

2005 2 2 0.06% 0 0 0.00%

2006 15 17 0.46% 3 3 0.32%

2007 234 251 7.25% 62 65 6.67%

2008 408 659 12.65% 55 120 5.92%

2009 404 1063 12.52% 87 207 9.36%

2010 455 1518 14.10% 97 304 10.44%

2011 368 1886 11.41% 107 411 11.52%

2012 366 2252 11.35% 86 497 9.26%

2013 367 2619 11.38% 144 641 15.50%

2014 278 2897 8.62% 105 746 11.30%

2015 197 3094 6.11% 100 846 10.76%

2016 132 3226 4.09% 83 929 8.93%

合計 100.00% 100.00%

接著我們透過系統性抽樣選取了樣本進行更細緻的內容分析10。在兩資料庫 中,我們合計抽取了441 份樣本。其中,在聯合知識庫內選取了關鍵字為「御宅」

的新聞樣本21 份,關鍵字為「宅男」的有 322 份;而在中央社資料庫內則分別 選取了5 份及 93 份。

(一)宅男的意涵

宅男在新聞報導中的意涵包羅萬象,這點從報導的版面可略窺一二。最初3

10 由於「宅男」關鍵字的搜尋結果過多,因此我們是按照日期排序以後,每間隔 10 篇選取一篇 進行內容分析。

28

篇關鍵字為御宅的報導,是來自「國外社會」與2 篇「國際焦點」的版面。而以 宅男為關鍵字的前3 篇,則來自於「國際焦點」、「地方新聞」與「讀書人」版面。

這種情形初步意味宅男一詞比較具備多義性與在地性。

在此之後,所有提及宅男的新聞樣本,來源依舊是十分多元。又由於後來 出現了宅男女神的流行用詞,以及國外影集「宅男行不行」的得獎新聞,因此影 劇明星類別也佔了一定比例。針對這兩個關鍵字的區別化描述上,御宅的部份大 多都會明確指出符合特定類屬的族群,例如:動漫迷、對特定文化有深刻了解的 人士,或是強調御宅族「聖地」的秋葉原等。不過既使在此處,誤用或混用的狀 況仍然時常出現:

冬天特別容易引發特定疾病,像是素有冬季殺手之稱的腦血管疾病及心 肌梗塞……待在家裡的御宅族也要小心大吃大喝、溫差大誘發心肌梗塞 等疾病(經濟日報,2015/02/02)。

此處的御宅用法便取用了「宅」一字的漢語意義,特別強調在家的概念。無 論這是一種轉借或者簡化的使用,皆明顯脫離了原意,甚至開始偏向現今新聞媒 體對宅男一詞的想像。進言之,因為此則報導是較新的年份,所以我們可以合理 懷疑如今宅男的使用模式,正潛在地回過頭去影響、扭曲了媒體乃至於社會大眾 對於御宅族的認知。

至於宅男這部份,由於報導敘述中出現的場合較為頻繁且多元,因此以下將 節錄各種用法上具有代表性的新聞論述,並採夾敘夾議的方式進行準類型的分 析:

1. 不擅打扮、缺乏戀愛經驗

「宅男改造計畫」是趕搭熱門日劇「電車男」及熱門影集「酷男的異想 世界」風潮,為校園內性格內向且不善於打扮的害羞男同學進行改造。

由畢聯會幹部結合校外專業設計師,將宅男們改頭換面(中央社,

2006/09/17)。

「個性內向且不善於打扮」是內文給宅男的註解,而且強調延用了日劇《電 車男》對御宅族主角的形象塑造。該劇中的主角是位動漫電玩迷,不擅打扮且沒

29

有戀愛史。正是這樣的敘述為甫傳入臺灣的御宅一詞奠定了形象基礎。因此可以 推斷,此處的宅男雖然援用了「宅」一字,但其意涵卻非本章開頭所說,單純指 涉待在家這件事,反而是較貼近御宅族的行為和形象。即便如此,這樣的解讀也 不免有倒果為因的模式,例如:不修邊幅、不善交際是其行為(過度專注於某物,

此處為動漫)的結果,算是自日本便存續下來的概念。

2. 在特定領域專精

自稱高中時是鐵道宅男的伸太郎,走的是鐵路環島。對保存良好的車站 印象深刻,更對玩抓娃娃機念念不忘(聯合報,2009/05/09)。

這類「動漫宅」、「鐵路宅」的用法似乎較為貼近日本對御宅族的使用。然 而,報導在此處卻使用「宅男」而非單一宅字,突顯了該詞已有了在地性的發展,

也凸顯了日本御宅族的內涵在臺灣逐漸被宅男一詞所混淆和取代。

3. 純情、容易受騙

彰化縣和美鎮黃姓男子因體重超過一百公斤,不敢真正交女朋友,只敢 上網編織愛的夢想。半年前他認識暱稱「小莉」的女網友,彼此以老公、

老婆相稱;對方以各種名目要錢,他花光廿多萬元積蓄,只換來一堆匯 款收據(聯合報,2007/05/23)。

「純情、容易受騙」的用法往往搭配上內向以及沒有戀愛經驗,因此與前一 特徵看似類同。然而,這兩者之間仍有些許差異。如果前述的未有戀愛經驗比較 偏向微觀層次的個體失能,那麼此處更加強調了中距甚至宏觀層次,意即將「宅」

的個人問題延伸到社會議題的面向。

4. 低調行事

(1)謝長廷昨晚舉行網路記者會說,療傷養病期間過「 宅男」生活(中 央社,2007/10/09)。

(2)由於馬總統上任後行程遽減,加上在水災期間未前往勘災,被媒體 戲稱為「宅男」(中央社,2008/06/18)。

30

此處的「低調」多用於政治場域,並且不分政黨背景皆有被使用過,其中大 部分指涉2008 年馬英九上任後的低調行事作風。由於內文中同樣並未針對為何 使用宅多做解釋,故應可視作最初「個性內向」概念的延伸。若做較負面的解讀,

則可能有鮮少與外界互動、不善於傾聽民意,結果導致「自我感覺良好」等評價 性意涵。

5. 科技、理工產學相關人士

(1)在洪蘭眼中,學資訊工程、長得陽光帥氣的兒子,其實是個名符其 實的「宅男」……總是坐在電腦前,同時盯著兩台電腦螢幕作電腦動畫

(聯合報,2008/09/07)。

(2)首先面試的是 29 歲林姓工程師,他之前在南科園區工作,自稱是 喜歡玩電腦的「宅男」(聯合報,2009/02/17)。

由於日常接觸的多為電腦等「非人」的科技物件,理工產學界的相關人士經 常被認為較少與人互動,從而被貼上性格內向怪異、缺少人際交往等負面標籤。

然而,這同時忽略了他們在內團體當中,甚至是善於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人際互動 的可能。結果便是呈現這種簡化的刻板印象。

6. 溫和、善良

麻生希望改變自己粗魯的形象,努力將自己改造為「御宅男統帥」,自誇 一週看10 本漫畫,並多次與「漫畫迷」同志相見歡(中央社,2009/08/30)。

透過與「粗魯」一詞的對比,可以凸顯宅男具有溫柔的性格特徵。值得一提,

敘述是透過「御宅男」這樣的用詞,而非單純的宅男,因此這種溫和善良的意義 是否先被賦予御宅族的內涵再被延伸應用,甚至可能只存在於御宅之中,仍是值 得商榷的問題。

7. 犯罪預備軍

(1)犯下弒母案的林至豪,在親戚鄰居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大學 畢業後成天窩在家裡上網(聯合報,2012/02/16)。

31

(2)柯文哲昨天受訪時說,從鄭捷、到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犯案人 都是很孤立的,不跟家人密切來往的所謂「宅男」。雖然柯文哲隨後解釋,

他所說的「宅男」,是指整天不跟人家交往,也不跟家人講話的人,但引 起污名化「宅男」的批評(中央社,2015/07/22)。

此概念乍看是延續了日本在宮崎勤殺人事件之後,御宅族被負面刻板印象化 的那段時期。然而,臺灣卻是要等到2010 年後發生了各類社會公安事件,加上 宅男一詞被賦予多義性,才將犯罪預備軍的概念納入範疇之中。值得強調,新聞 媒體在使用宅男一詞形容欲指涉對象時,往往會透過「旁人指稱」的手法來撰寫。

此類報導方法可能是為了避免受到「自認遭指涉」的族群(如御宅族)反彈,同 時又能發揮宅男在社會上刻板印象的效果,從而簡便地針對嫌犯進行指認。

8. 待在家中

李源德強調,另一半固然重要,但老人家還是需要朋友,擴大生活圈。

有些人退休之後,變成老宅男、老宅女,整天待在家裡,少與人互動,

這絕非養生之道(聯合晚報,2010/05/16)。

「宅」在家不出門,是所有使用中最廣泛的模式,而且經常搭配體育、健康 等題材的新聞出現。因應宅的漢語意涵易受大眾理解,並更好放大解釋為不與人 互動、不運動等違背當代社會交往的期望行為。而且,大多數這類報導會將該詞 與「陽光」、「活力」等特徵對比起來,形成一組對立的辭彙。但是,也有少數像 是「樂於宅在家」的描述,使其趨於中性甚至正面形象,因此又與先前的溫和、

善良概念產生某種親近性。

值得強調,雖然本節以上分別陳立語意的特徵面向,但是在新聞媒體的實際 使用上,常常是混合並具有跨意涵的指涉。這點也呼應到本文前言提及宅男的意 涵會與時並進,但並不會完全消泯,反而是會綜融各個時期的特色。在爬梳過新 聞媒體中宅男的一般用法之後,本節以下將補充描述和詮釋使用上更特殊的狀 況。

(二)宅男女神的時代

在全部的樣本中,約有 17% 的報導內容中提到了宅男女神。這些樣本皆屬

32

於在宅男關鍵字中搜尋到的新聞。這類新聞在2013 到 2015 年間佔了 30% 以上

於在宅男關鍵字中搜尋到的新聞。這類新聞在2013 到 2015 年間佔了 30% 以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