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對象與概念確實已經隨著時間而越趨多元,甚至到中後期漸漸遠離了御宅的原生 概念。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從日本飄洋過海到了臺灣,御宅文化像是落地生根一般,長出一套屬於臺灣 的使用邏輯。為什麼在日本發展成熟的語彙傳到了臺灣仍然會有這樣多樣的使用 呢?從上一篇章可以看到,這種發展可以從它的原生歷史略窺一二,卻我們仍舊 無法確知往後的情勢會是如何。在臺灣或是漢語文化中,「宅」有著家庭、居室 的意涵,然而在科技發展迅速,無論是在空間、制度或是價值面向,都無法再抱 持著跟過去一樣的想像,也是現代社會急遽變遷需進行思考的一環。或許我們可 以從該角度切入,將宅一詞在新聞報導上的創新使用與快速的社會變遷結合。面 臨科技、性別及家庭的價值變遷,現代社會遭受考驗的失序(Anomie)2狀態,

從而將新興的人事物結合到日文乃至於中文裡宅的轉化意涵。但在這種新型態的 使用中,結構性的價值將會透過污名化等方式再度展現,並經由新聞媒介的平台 來維護自身的權力。

根據以上論述,在此本文提出對宅男一詞於台灣現今新聞媒體的使用,提出 三個主要研究問題:

〈一〉對比御宅族在日本與台灣的發展脈絡,旨在追究台灣為何會演變出宅男一 詞的使用。

(二)梳理宅男一詞的使用創新,並分作兩層面觀察:

1.宅男在臺灣新聞媒體的使用語境上是否被賦予創新意義?

2.比較新聞媒介的不同來源,如(網路新聞和新聞資料庫等),檢視宅男一詞在 不同新聞平台的使用是否有所差異?

2 此處使用的失序概念近似於涂爾幹(É 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中所指暫時性規則的喪失 狀態

8

(三)檢視臺灣的新聞報導中,宅男是否作為一種污名而存在?

更具體說,第一個研究問題是比較觀察御宅在不同文化間的發展。筆者試圖 透過關鍵歷史事件、日本經典文獻、臺灣宅男研究,以及和製漢字的歷史等面向 進行分析比較。第二個研究問題則將視野聚焦在臺灣的新聞報導上,觀察宅男一 詞是否及如何被賦予創新意義。又進一步考量報導平台,我們會區分出一般網路 新聞以及正式新聞資料庫(聯合/中央),考察宅男這類新興辭彙是否在較為新穎 迅速的一般網路新聞中有著更多元的使用方式。第三個問題更將目標放在內容層 次,亦即分析在新聞文本的字裡行間,是否及如何承載著如高夫曼提及的污名化

(Stigma)現象,並延伸帶出刻板印象(Stereotype)、道德恐慌(Moral Panic)

等相關說法。總言之,本文要對宅男在台灣新聞報導中飽含的符號象徵乃至於價 值理念的層次上進行深入探討。

除了上述三點主要研究問題外,我們也可將常見的社會議題與宅一詞的創新 使用結合,引導出更多的思考面向:

1. 科技

在對網路新聞報導的爬梳中可看出,科技親近性高的族群經常被貼上宅的標 籤。比如,有則新聞就以<科技宅男的豐富人生>為題(經濟日報,2007),由 此可知宅男在此是被設想為只關心科技、生活單調的群體。換而言之,這類預設 可能也把科技使用與人際互動當作是互斥的特性。這類差別的認知之所以形成可 能是因為傳統的人際溝通往往需要面對面的互動,或是以聲音對談。雖然透過科 技產品產生的人際網絡,與實體人際網絡提供的效果必定有所差異,卻也仍然不 能否認這是種新興的互動模式。此類新聞往往先貼上負面形象的標籤後,再提出 這類可能性,並以一種特例的個案方式論述,結果造成一種狹隘的觀點。

除了聚焦在將科技與宅男較為個體層次的面向外,我們也可能將科技產業的 整體發展與宅進行連結。台灣常被認為是一「科技島」,並在科技產品的硬體代 工上享有盛名;但是,假使宅與科技的關係是如此密切,那為何會對宅一詞烙上 負面的標記呢?進而,做為科技大國的日本,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可說更為先進,

有著更深厚的底蘊,並做為宅文化的發源地。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兩國的產 業文化,來對照出宅一詞在兩地之間發展的差異發展。

9

2. 性/別

當關注在宅男的議題時,換個角度想,是否有「宅女」的存在呢?同樣根據 對網路新聞的簡單搜尋與比較,宅女在2008 至 09 年時,除了與宅男共同使用外,

也通常指待在家裡、不擅打扮,或是愛玩線上遊戲的女性。這點與傳統對御宅族 的想像頗為類似。然而,在此之後卻又無所謂「宅女男神」的出現,同時她們也 較少被當作社會問題的源頭。且依筆者觀察,比起男性,有更高比例「某女性名 人承認自己是宅女」類型的新聞。這或許也間接的顯示在社會觀感上,宅女一詞 較無像宅男那樣的負面形象。

為何性別的因素會影響宅的使用?社會對於性別的期待與宅的想像之間是 否有種潛在的關聯?或許,我們可以從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發想,

探問家庭化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否對於宅表現在新聞報導中,甚至是社會大眾的認 知上施加制約的力量?比如說:「女生理應宅在家中,男生則應出外闖蕩」這類 性別化價值是否暗示了待在家、不出門的宅之內涵,成為一種專屬於男性的貶抑 詞。

3. 家庭

當筆者透過關鍵字「宅男」進行搜尋時,常會遇到一類既麻煩也有趣的狀況,

便是會有:「陳屍民『宅,男』送醫不治」等標題或內文出現。這顯然無法用在 資料的分析上,卻也反映了宅這個字在臺灣或是漢語文化的用法上,是指居所這 類空間面向。當御宅出現在媒體報導後,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新聞出現在同樣的 字彙搜尋裡面,也使人不覺莞爾。然而這類不善交際、不修邊幅或是與隱蔽人士

(繭居族)內涵類同等特徵,並非是御宅的本意,而是其原初行為導致的結果,

例如專注於特定事物,而忽略了生活起居、人際交往等面向。然卻可能因傳入時 的初期傳播者,以及日—漢語彙的親近性,將宅一字以臺灣社會熟知的「家庭」、

「居所」等社會性以及物理性的空間概念結合,而非日文原初的文化興趣取向,

進而形成了一種新型態的使用模式。

同時,家庭也不單只物理空間上的居所,也是了個人接受社會化的初級單位。

隨著台灣社會的人口轉型,家庭形式趨向多元,成員互動激烈改變,可知家庭價 值的認知也在與時並進。不過,比起物品、制度,價值的變遷需要較長久的認識,

10

宅一詞在現今的使用也相對反映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類價值觀。只 是,這時的「不出門」並非意指古人指的透過讀書或得道,而是強調利用網路與 社會接軌的生活方式。這與傳統中國文化透過親屬關係的遠近產生社會網絡的差 序格局〈費孝通,1948〉,或者是日本強調宗親世襲的家元主義等理念,都開始 明顯產生衝突甚至矛盾。在東亞社會,親屬雖然仍是最先建立的關係,但似已不 必遵循漣漪模式的被動性、階層化連結,而是主動性、發散化的網絡態樣。

因此我們可假設說,由於現今「宅」男生活與家庭生活的模式之間存在價值 的衝突,而這將使得傳統的維護者可能透過負面標籤、污名等方式來捍衛自身的 理念。

4. 媒體

我們在一開始已簡單列舉台灣新聞媒體是如何報導、描繪宅男形象的案例。

而這樣的概念或價值是否會影響普羅大眾的觀感理所當然要引人好奇。呼應前述 針對家庭結構的變遷論點,在現代社會中,媒體很明顯大幅取代了原先屬於家庭 和學校的教養功能,成為主要的社會化工具或說管道。無論是公開報導的宣告,

或者是潛移默化的傳遞,新聞資訊因應科技的進步無疑可以發揮更加多樣而且迅 速的價值承載和傳播功能。

因此,當我們探討新聞媒體對於宅男的污名化時,除了就新聞報導的文本內 容進行檢驗以外,也需要檢視傳播媒體的環境生態,特別是台灣本土的媒體脈絡,

補充作些反身性思考。換言之,我們可以試圖看待這類使用宅男一詞的方法、觀 點或說印象是如何特殊的媒體環境之下逐漸被建立進而發展至今。

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