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

第四節 媒體生態反思

論述至此,本章已經考察了新聞媒體如何形塑宅男的形象。接下來,我們要 反身探討臺灣媒體的結構生態,藉此瞭解宅男的污名化、道德恐慌,或者刻板印 象之建構源頭。

(一)新聞權力展演:建構「他者」印象

在上節理論概念的詮釋中,無論是污名化、道德恐慌乃至於刻板印象,都可 見到「他者」(the other)的蹤影。他者一詞在社會心理學中,會與庫里(Charles Cooley)的鏡中自我關連,強調與自我的映證與對立。然而,本文聚焦在新聞媒 體場域中的權力部署,因此更偏好以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的觀點來瞭 解形塑他者的可能效應。後殖民主義的主要旨趣之一是民族國家到底如何在全球 化帝國主義的歷史背景中建立起來。有別於政治和經濟宰制的直接統治模式,後 殖民主義的觀點在承認跨國企業資本與先進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同時也強調後殖 民區域的世界仍然保有對抗的能動性(Young,2006)。因此,這類論述傾向凸 顯後殖民權力的治理對象如何處在被他者化的形象建構中與之周旋。比如 Said 在《東方主義》(1999)中,強調了東方學者對西方學術認同,如何造就了一種 伊斯蘭式他者的再現。Spivak 也在《後殖民理性批判》(2006)中談到了第三世 界如何因其種族、性別而被奪權、他者化的過程。

那些居住歐洲世界以外的人類,被歐洲以「那邊」(there)、「彼時」(then)

作為與「這裡」(here)「當下」(now)的西方文明對比,這些被建構為 具原始性的他者……用人類學者 Bernard McGrane 的話說:「因為有『進 步』(progress)這個概念,使得將他者視為原始人(other-as-primitive),

或將他者視為活化石(other-as-fossil)的經驗成為可能。沒有『進步』

這個概念,我們不可能在面對差異時,獲得『原始性』的經驗」(倪炎元,

2001:38)。

倪炎元在《再現的政治》(2001)中分析了台灣報紙媒體如何在各領域建構 他者。他觀察到在政治(國民黨內部政爭)、族群(原住民正名歷程)以及性別

49

(政治新聞的女性形象)等議題中,新聞媒體的再現都在型塑他者的印象。在他 者的想像中特別強調了雷同於後殖民主義的價值,凸顯出「進步」(先進)與「原 始」(落後)的區別概念。以不同報紙建構1990 年國民黨政爭的差異論述為例,

當時支持國民黨的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將國民黨視作一個「我類團體」(we group),

但在政爭分裂之後,則會沿著不同的選擇性認同而劃分我群與排斥他群,藉由污 名化(stigmatized)、類別化乃至刻板印象化,強化我群的正當性。

從2 月 12 日出現政爭的新聞開始,非主流人士自由時報加以類目化並命 名的概念計有:擁蔣核心人士、保守派、部分重要核心人士、一些人、

少數別有居心的人、舊勢力(2 月 12 日)……某些不識大體的「反李擁 蔣」人士(2 月 18 日)等,可以說,自由時報先將非主流派客體化、抽 象化為「人士」、「份子」…等集團化概念,再透過新/舊、多數/少數、

我們/他們、進步/保守等二元對立修辭的操縱,將之歸類為負面的、

守舊的、少數的等刻板印象(倪炎元,2001:109)。

上段引文提及新聞業會如何透過價值選擇、排除他群的論述方式,維護我群 利益和形象。若將這裡新聞論述的詮釋操縱連結到現今新聞媒體對於宅男一族的 形塑上,應當不難發現異曲同工之妙。在新聞辭彙的經常選用上,諸如型男(猛 男)/宅男;投入(專業)/沉迷等二元對立的用語,的確為宅男創造出他者的 形象。本文雖然並未針對不同新聞台進行報導立場與公司背景的深入剖析,從而 無法確認各家業者的真實態度,但是在選取宅男新聞的樣本中已然展現了使用的 多元性。況且,我們認為複雜度實際存在於宅男的語意本身,多少反映或複製了 整體社會的主流價值判斷。反言之,宅男因為本身的存在已經與社會的主流價值 相悖,所以經常被看成是一種被常態社會區別的異常他者,而不會只取決於發行 者的個別立場。

從這類他者化的論述案例,我們可以對原先無法解決,Link & Phelan 為污名 所概念化的第三項要件—區辨「我者」與「他者」提出一種說法,亦即「他者」

論述在新聞報導上,所顯示的可能與普遍性,以及從部分用字中,看出宅男做為 一種他者如何被界定、形塑,並確實具備污名的要件之一。接下來,我們將透過 對台灣報業的發展簡單爬梳,試圖釐清其他未盡解答之問題。

50

(二)台灣報業概觀

有關台灣報業的歷史發展,「報禁」可說是最明確的分界點。1950 年代,國 民政府以戰時需求的名義實施了「限證」、「限張」與「限印」等三項主要限制,

藉此控制報證發行、單份報紙張數及跨地區印刷所的設立。因此,當時各報在市 場上具備寡占,甚至是壟斷的地位(林麗雲,2008)。此一階段的新聞報導仍然 建立在威權管制之下,內容反映國民政府反共復國的意識形態。而後,以戰時為 由的禁令終將漸失合法性,迫使1988 年解嚴的頒佈,也一併開放報業解禁。然 而,解禁後的新聞報業發展仍有自身要面臨的問題。

黃順星(2011)從台灣新聞史的研究觀點,指出過往文獻大多透過「輝格式

(保守派)詮釋」(Whig Interpretation)的立場來理解台灣新聞史的發展。其中 的主要特徵是將進步理念與歷史發展連結並置,視新聞史為緩慢但穩定的成長歷 程。這樣的詮釋固然通順並且合乎歷史框架,但是作者更試圖透過典範轉移的觀 點看待台灣新聞史研究。黃順星認為,以單一、進步史觀的角度思考新聞史將會 有所偏誤。他在臺灣新聞編輯的實務分析中,就談到 1960 年代的新聞報導因為 報禁管制甚嚴,編輯的行文必須透過對仗的標題、流利的文筆及良好的國學素養 才得以生存(徐昶,1989;陳順孝,2003)。而在 1988 年解除報禁後至今,圖表 和攝影作品乃至聳動的下標文化等等陸續取代了原先的文雅詞藻,,結果是新聞 編輯的專業認定標準也隨之更動(黃順星,2011)。上述新聞史的演變或許在新 聞自由的價值體現上有其正向發展,然而在編輯行文和字彙的精準度等較細緻的 面向上,可說是發生了新聞典範的「轉移」而非「進步」。

傳統學院中的論述不但已無能為力解決新聞生產的難題,同時也與實際 的新聞生產存在嚴重的脫節。新聞事業的現狀是日益朝向娛樂性資訊

(infotainment)的方向發展,並因這種混雜性的內容與形式讓現代新聞 典範所設立的判準失效(黃順星,2011:204)。

呼應上段引文,為了因應現今新聞編輯專業的典範轉移,單靠傳統官方與機 構化的消息來源已不能滿足新聞內容的獨有性。劉蕙苓(2013)整理了媒體匯流

(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強調現今社會對新聞媒體的新穎思考、產製及傳 播模式。傳媒組織不但會不擇手段達到內容多元的效果,同時也引進新媒體的運

51

52

女的受暴事件為例,提到諸多媒體對於造假照片進行報導的看法。我們或可參考 下列敘述:

台灣媒體報導這則大新聞的前兩天就已經查出照片是假的,媒體記者但 凡有上該網站的習慣,不可能不知道,但顯然所有的記者都沒有這樣做,

仍然把照片公諸大眾。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目前的網路新聞,即時的 不見得全球化,全球化的不見得能即時(吳筱玫 1999:15)。

不只是臺灣的電子報刊,吳筱玫(1999)也指出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也出 現類似的謬誤。其次,網路除了做為媒介平台,也可能做為資訊來源,形成一種 從網路「自產自銷」的製播模式。但問題是,以網路為引用依據的新聞所呈現的 公眾意見來源,經常只是出自「網友」或「網友們」的匿名源頭,但又逕自通過 論述將網友指向全體公眾的代表(楊意菁,2013)。劉蕙苓(2013)也在對新聞 引用素材的研究中指出,「網路取材」的常規化已遍及新聞室的各類新聞:

每個受訪者都可以說出一套平時如何依賴網路搜尋畫面、找尋採訪線索 的經驗。如果遇到沒有畫面或畫面很難表現的新聞時,主管也會要求記 者到網路上找一下有無相關影片可以輔助(劉蕙苓,2013:61)。

這不但凸顯了可信度的爭議,而且反映科技—媒介的互動產物正好與御宅、

宅男帶有的科技內涵不謀而合。在實際的搜尋結果上,數位報導的條目數量的確 比較實體報紙來得更多、更雜,也更可疑。無論如何,透過網路這類新型態的產 製模式,除了訊息傳散的速度提升之外,自公眾反饋至編輯處,再轉達至閱聽人

(公眾)的傳播路徑,更促使文化間的認識。在本文的宅男主題上,這可說是一 種次文化不斷透過媒體的再現,再轉變為通俗文化的案例。然而,如前所述,媒 體的再現往往具備權力維繫的功能。同時,在嚴謹度尚存爭議的網路產製邏輯中,

可能更進一步強化了媒介真實(media reality)的效果。

有關網路在新聞媒體的場域中如何作用的討論在此告一段落。接著,我們將 視角拉回到宅男作為一種他者論述,探問台灣在過去普羅大眾或媒體報導中是否 有其他辭彙的類似論述,以便與現今的宅男意涵加以對照。

53

(四)先於「宅男」的辭彙使用

在先前的篇章,我們把宅男看做是在社會失序下,尚未被常規社群熟知的群 體指涉,或是相對於主流價值的他者。但吾人會說,在宅男一詞出現之前,已有 類似的辭彙以該用途存在:

1. 「N」世代:

由於宅男一詞具備與科技的親近性,而且也常被用來代稱(重度)網路使用 者的群體。在宅男一詞出現之前,針對這種特質的標籤常用「N 世代」(Net

由於宅男一詞具備與科技的親近性,而且也常被用來代稱(重度)網路使用 者的群體。在宅男一詞出現之前,針對這種特質的標籤常用「N 世代」(Net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