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

第三節 理論概念詮釋

本節將在上節討論的成果上,進一步觀察宅男的新聞報導在內容上是否符合 Link & Phelan 論污名概念化的幾個要件,然後再透過柯恩的道德恐慌,以及皮 克林、Kashima 的刻板印象化等理論觀點,重新省視有關宅、宅男等詞語的使用 轉變在台灣社會脈絡中的意涵。

(一) 宅男如何處在污名化的理論框架下

承前節所述,除了「宅男女神」的相關新聞,會將宅男視作一種可想而知的 先驗存在以外,實際上另外有些報導將宅男作為「純情」、「待在家中」等概念時,

也可能在未明確定義的狀況下便直接使用。純情的意義或許可從宅男女神的想像 推演出來,也就是說由於他們的純情,所以容易被「萌」到。待在家中的意義則 是借用了漢文的親近性,透過宅使得閱聽人作出直接聯想。這除了顯示宅男在新 聞報導上是以通稱而被泛用以外,在某些狀況中也很容易被視為一個有具體指涉 的社會群體,成為「不證自明」的集體存在。與此同時,這類屬性的集合卻又不 足以標示一個明確的群體,而是可能指向一或數個向度,諸如前節所述的多種使 用方法,各個暗示著不同的特徵。在此處,我們試著將這些特徵或屬性,納入高 夫曼與Link & Phelan 的污名概念稍作討論。

污名一詞最早來自於希臘人所設置的身體標記,本意是指異於常人,或者因 不良而被禁止接觸的象徵;在今日社會,污名已演變成為某種恥辱本身。作為社 會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污名可以追溯至社會身份之間的認知落差,代表社會大眾 對於某一種人屬性的預期認知,甚至進而成規範評價。而當虛擬(virtual)與真 實(actual)的社會身份有所不同時,即便僅是一項特徵也會使人們對該特徵產 生厭惡(未得到虛擬社會身份應有的對待)。因此,污名固然首先指涉具有強烈 貶抑的人類屬性(attributes),但更應該將其視做一種社會「關係」(relationships)。

在高夫曼的分析中,污名可大致區分成三種類型,包含身體缺陷、個人性格,以 及涵蓋血緣和宗教等族類(tribal)的污名化(高夫曼,2010:2-6)。又值得強調,

並非所有負面屬性都會造成污名,而是對個人應屬類別的刻板印象發生不合時,

便會納入污名的討論。

40

從理論應用到經驗的層次,Link & Phelan(2001)對污名提出了幾個概念化 的要件。首先是具有辨別與標籤差異的功能。此處意指的差異並非是非關社會的

(socially irrelevant)差異,諸如髮色、腳掌大小等,反而是社會如何透過人的 差異來產生區別的社會選擇(social selection),比如膚色外表象徵人種內涵等。

因此在報導內容中需要找尋的不單是指常人框架之外的各種特質,也需要明瞭此 要件,亦即「與負面特徵關連」,同時涉及了標籤(label)與刻板印象(stereotype)

的概念。並且他們強調,這類概念會藉由認知效率(cognitive efficiency)與自動 化(automatic)的促進,影響人們產生「無意識」的偏見。

宅男一詞富有多種涵義,其中也有不少看似無害,但卻可能因為與主流的意

41

諸如擅打扮的「型男」、身材健碩的「猛男」等等,均被認為是社會主流認可乃 至於應然追求的男性特質。更有甚者,儘管並未指明,內文中也會將宅男與退縮 逃避、形貌邋遢等概念進行連結。這點延伸了第一要件,亦即辨別、標記差異的 功能,意在強調宅男在報導中的使用,不只標記出差別,更有意無意地將負面特 徵加諸其上。

你希望擴大生活圈?內心深處喜歡與人互動?如果是,你的英語學習才 能真正起步。否則背了一大堆英文,碰到人卻說不出口,最後只能退到 電腦前當宅男宅女,豈不浪費時間與金錢(聯合報,2006/09/17)?

上文是一篇替英文教學產業作工商服務的報導。在擷取的段落中,僅文末部 份提到了「宅男宅女」的相關內容。若呼應前節的分類,則其用法是指長時間的 電腦使用者。然而,若再就內容做反向推論,則這些宅男宅女所指的其實是「生 活圈狹小」、「不與人互動」且「難以溝通」的一群人。從商業角度而言,這些人 被指出是需要透過購買其商品和服務,才能獲得形象改善、進步的潛在矯正對 象。

中興大學有感於現在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近年宣導「網路成癮」問題;

諮商中心主任白慧娟說,網路沉迷學生求助率低,需要同儕和師長的力 量,提醒學生回到現實人際(聯合報,2012/09/13)。

在其他辭彙上,包括「失業」、「詐騙」(6 次)、「足不出戶」(4 次)、「孤立」、

「網路成癮」、「犯案」(3 次)等等更直接地標記了與主流社會價值,或是秩序 規範相違背的負面概念,結果是呈現出一種即便是意涵多元,但無論情節輕重,

皆有可能使得閱聽人將宅男和與負面形象連結的趨勢。由於本文僅對新聞報導的 內容進行分析,因此Link & Phelan 談污名概念化的另兩個條件,亦即「能夠區 分『我者』與『他者』」以及「具有地位喪失與歧視的效果」只好仰賴其他理論 文獻的補述,才能做實質的檢視。

42

(二) 宅男如何成為俗民惡魔

在應用道德恐慌理論來檢驗台灣新聞報導宅男的狀況之前,我們也許可先釐 清柯恩如何解釋美國六零年代的摩斯族(Mod)和搖滾族(Rockers)青年被凸 顯為社會問題的符號化過程:

在符號化(symbolization)中有三個過程:將一個字詞(Mod)變成一 個特定狀態(違法或不當)的象徵;以對象物(objects)(髮型,衣服)

象徵該詞;最終,對象物本身成為地位的標誌(以及與地位相關的情感)。 經由這三個過程積累的效果,使得 Mods 和 Rockers 從原先的中性文字 標籤(例如,不同消費族群的象徵)中被撕下來,獲得了完全負面的意 義(柯恩,2011:37)。

上段引文說明了符號化的過程可以從長期脈絡積累生成的次文化中,擷取一 個或少數特定狀態,轉變為負面意義的代表群體。同時,柯恩也在文章裡提到,

將一項事物視作潛在威脅,以及對之抱持敵意,是道德恐慌必備的幾個要素。藉 此,我們從選取新聞樣本的內容中,可以進行敘事脈絡的分析,檢視宅男是否符 合柯恩書中的概念。與前一節內容分析不同的是,我們在此處更加著重推論論述 引起的恐慌想像,尤其是探討被過度放大的風險,而不僅只於字面上的意義:

南投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洪家原說,這是一起沉迷線上遊戲釀成的悲劇,

沒工作的年輕人長時間在家打線上遊戲,打到天昏地暗,連虛擬世界和 現實社會都搞混了,像是上網打妖怪一樣,連自己母親也打下去,終於 闖下大禍(聯合報,2012/02/16)。

上述內文出自 2012 年南投埔里林至豪弒母案的報導。其中與宅男的連結在 先前討論宅男作為犯罪預備軍概念時已有提及。而在此處,記者引述檢察官的話 語更強調該起事件與線上遊戲成癮的關聯。姑且不論此處對宅男的用法與理解,

以及媒體報導過度關注近期誘發成因的視角,這樣一套「遊戲成癮—現實脫離—

暴力犯罪」的邏輯推導,無疑顯示社會體制的代言者(即檢察官)對此類行為的 歸責。如此官方言論和社會恐慌的關係,應用柯恩的說法,正是為了端正社會價 值的政治治理,意即透過將玩線上遊戲的群體(宅男)給貼上標籤,將負面的行

43

為(暴力犯罪)進行歸責,試圖發揮降低社會恐慌的功能。在報導中,檢察官利 用宅男與ACG 的親近性,將犯人「與線上遊戲有關」這樣的的線索,擴大解讀 為兇嫌即是宅男,呈現出「宅男即可能行兇」的聯想模式。

2014 年的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使得臺灣社會一度陷入集體恐慌的氛圍。除 了對捷運系統的公安問題重新審視外,兇嫌鄭捷的犯案動機與目的也為人大幅探 討。而新聞媒體更有很多對鄭捷生平「起底」的相關報導。由於我們在此關注的 是鄭捷與宅男的關聯,所以針對北捷事件而且內文有提及「宅男」的新聞進行檢 索,試圖更細緻釐清此間的聯繫。

2014 事件發生後直到 2016 年間,若以鄭捷為關鍵字可搜索出中央社資料庫 有737 份,聯合知識庫有 499 份,總共 1236 份資料。這其中有 10 篇內文同時提 及宅男的報導。而兩個資料庫的相關新聞都出現在2014 年 5 月份(北捷事件期 間),以及2015 年 7 月份(柯文哲失言風波期間),顯示了此種連結與特定社會 事件的發生有關,並且不會出現在後續的追蹤報導中,因此可以說是在社會失序 的當下用來應急的「替罪羔羊」。

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知識庫的6 篇報導中,有半數是刊載於社會各方專業 人士的意見發表和對話的《民意論壇》版面,比如下文的例子:

對照此次捷運殺人案,我當然不信服該「以暴制暴」,但是幾乎可以想到 的是「電玩宅男」最缺乏的是「體驗的生命經驗」。看看代表大學生的電 視節目,也幾乎嗅得到流於「坐而言」的人生經驗,沒有了真實體驗,

何由升起生命中感同身受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給下一代 怎樣的教育方式,手指與眼睛的互動,過度消耗下的人生畫面,只剩幾 個框框—手機、電腦、電視(聯合報,2015/07/23)。

此類報導較少對人物和事件進行一手的採訪,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人士的 看法。此處幾篇報導中的作者多是大學教授和資深記者,仰賴他們在社會中的較 高地位和聲望,形成一種對閱聽人有影響力的論述。內文中將宅男與電玩結合,

形成「電玩宅男」的用法,既包含了原意(專精領域),同時又給予負面評價(沉 迷活動)的用法,然後再透過「缺乏生命經驗」的說辭,間接貼上不善交際的標

形成「電玩宅男」的用法,既包含了原意(專精領域),同時又給予負面評價(沉 迷活動)的用法,然後再透過「缺乏生命經驗」的說辭,間接貼上不善交際的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