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限制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然而,本文仍有許多明顯的限制,以下分點敘述之:

(一)研究樣本的選擇偏誤

兩大資料庫的新聞篩選很有可能受到新聞庫本身的政治立場、報導取向等等 影響而造成潛在的偏誤。

(二)媒體報導的框架限制

從本研究做出的結論皆是由報導的內容推論出來,並且僅是援引研究方法中 對媒體再現的論述來推導社會認知的可能情況。因此,即便研究結果符合了Link

& Phelan 對污名的前兩樣要件,仍然不能夠斷定說這類論述是否在社會生活中產 生了區分異己,甚至使其地位喪失的現實效果,頂多只能再轉向理論觀點針對再 現的訊息和媒介機制進行補充論證。

(三)國外文獻的引用不足

由於御宅族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但是本研究只選用了兩本代表性的翻譯文 獻,而且在資料分析中也僅取用了台灣新聞的資料庫,因此難以進行系統性的跨 國比較。此外,我們在結構性的問題考察中也僅止於反身觀察台灣媒體的特殊生 態環境,相對缺乏現代社會中的系統分化觀點。

對於宅男新聞之所以如此蓬勃發展的探索性研究仍然需要透過對新聞報導

60

更深入的分析,或是探討網路風潮的網路模因(Internet meme)。又或者,吾人 可能透過問卷或深入訪談的方式更實際地驗證本文提出的污名標記、刻板印象是 否確實存在於社會大眾的認知當中,還是只有在新聞報導上的表面效果而已。

61

參考文獻

Cohen, S. 2011. 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 Taylor & Francis.

Corey, F. C. 1996. "Personal narratives and young men in prison: Labeling the outside inside."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1):57-75.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51-58.

Goffman, Erving. 2010. 污名 : 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臺北市: 群學.

Goto, Stanford T. 1997. "Nerds, Normal People, and Homeboys: Accommodation and Resistance among Chinese American Student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8(1):70-84.

Griswold, Wendy.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lif.] London Pine Forge Press.

I-Ban. 2006. "御宅族-另類狂熱者." 新使者 (97):42-44.

Kashima, Yoshihisa, Anthony Lyons, and Anna Clark. 2013. "The maintenance of cultural stereotypes in the conversational retelling of narrativ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6(1):60-70.

Kinsella, S. 1998. "Japanese subculture in the 1990s: Otaku and the amateur manga movement."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24(2):289-316.

Link, Bruce G., and Jo C. Phelan. 2001. "Conceptualizing Stigm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363-85.

Manzo, John F. 2004. "On the Sociology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tigma: Some Ethnomethodological Insights." Human Studies 27(4):401-16.

Pickering, M. 2001. Stereotyping: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62

Said, Edward W. 1999. "東方主義." 立緒.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2006.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

Tapscott, Don. 1998. "N 世代:主導 21 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

Thornicroft, G., D. Rose, A. Kassam, and N. Sartorius. 2007. "Stigma: ignorance, 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0:192-93.

Tsutsui, William M. 2008. "Nerd Nation: Otaku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Contemporary Japan." Teaching About Asia through Youth Culture Winter 2008: Volume 13, Number 3:12-18.

Unit, Great Britain. Cabinet Office. Social Exclusion. 1999. "Bridging the gap: new opportunities for 16-18 year olds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Yang, M. 2012. "Impact of OTAKU phenomenon on undergraduates' living attitude and st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732-32.

Young, Robert J. C. 2006. "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

Zhongdang, Pan, and Gerald M. Kosicki.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1):55-75.

王佩廸/主編,2015,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 司。

王甍,2013,御宅詞源釋義及宅文化之演進。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年 03):401-04。

吳佩璇、Pei Shuan,2010,日台御宅文化之比較研究

The Otaku Comparison of Japan and Taiwan。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 究所。

吳佳純, 蔡吉昌、許志豪,2014,探討不當休閒所產生之影響-以御宅族過度沉

63

溺線上遊戲為例。 運動健康休閒學報 (5):95-109。

吳筱玫,1999,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 新聞型塑。 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李茂生,2016,隨機殺人事件的成因與對策初探-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犯罪 與刑事司法研究 (26):113-23。

李誼,2012,ACG 文化背景下「禦宅」一詞的嬗變。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12 年 01):102-08。

岡田斗司夫,2009,阿宅,你已經死了! 臺北市: 時報文化。

東浩紀,2012,動物化的後現代 : 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臺北市: 大鴻藝術。

東浩紀,2013,後 311 之日本的思想:由倒錯至實踐。 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 6(2):113-33。

林宛瑩、張昕之,2012,「隱形少年」現形記:香港御宅族網際網路使用與社會 資本建構初探。 新聞學研究 (112):233-70。

林麗雲,2008,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 新聞學研究 (95):183-212。

邱楷恩、Kai En Chiu,2013,「草莓世代」的建構與想像 Construction and Imagination of Strawberry Generation。

洪升呈、辛麗華,2010,大專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調查研究。 運動與遊憩研 究 4(4):17-36。

洪毓甡,2009,亞洲消費新趨勢 「御宅消費」。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2(3):64-70。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 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 韋伯文化國 際出版有限公司。

徐昶,1989,《新聞編輯學》。 臺北:三民。

64

涂 銘 宏 ,2008 , Stranger on a Train: Denshaotoko, Serialization 、 Otaku Cosmopolitanism。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9):35-59。

高嵐嵐,2010,日語御宅族=漢語宅男/宅女?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10 年 01):66-67+71。

張文彬,2017,2009 至 2016 年隨機殺人事件對臺灣死刑存廢的反省。 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 11(1):33-61。

張約翰,2014,從身體到符號,再回到身體-由宅男女神看宅男的消失。 文化 研究雙月報 (143):37-46。

張書維,2015,宅男性別氣質的異想世界: 元智大學 The Image World of Otaku’s Gender Consciousness。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 意識形態與女性: 理論與實例: 正中書局。

梁直青, 王鈺婷, 朱翊綺, 林曉涵、陳怡倩,2015,初探大學生御宅族衝動性購 買行為。 行銷評論 12(2):139-60。

章淵博、Yuan-po Chang,2008,日本漫畫與御宅文化

Japanese Manga and Otaku Culture。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

陳仲偉,2011,論文化產業的社會基礎及需求:台日漫畫產業之比較,庶民文化 研究(3): 1-39。

陳百齡,2016,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

新聞學研究 (127):75-117。

陳培豐,2013,想像和界限 : 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新北市 :: 群學出版。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 「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 五南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65

陳鴻嘉、蔡蕙如,2015,新聞自由文獻在台灣:書目分析,1987-2014。 新聞學 研究 (123):193-236。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調查研究 (8):5-42。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 觀察社。

黃克武,2008,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 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 62:1-42。

黃 秋 萍 ,2012 , 從 畏 避 型 人 格 疾 患 看 社 會 的 御 宅 族 現 象 。 諮 商 與 輔 導 (314):16-19。

黃順星 ,2011,舊聞新史:對臺灣新聞史研究的思考。 傳播研究與實踐 1(2):179-209。

傻呼嚕同盟,2013,御宅學:影響人類科技、創意、經濟,改變世界的新興文化 潮流!。 平裝本。

廖文正, 何碧蘭、謝雅梅,2009,區域性御宅族市場類型與特徵之實證分析。 南 亞學報 (29):205-30。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 傳播研究集刊 (3):1-102。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 新聞學 研究 (121):41-87。

蔡琰、臧國仁,2014,新聞記者的想像思維:再論想像與新聞報導的關聯。 中 華傳播學刊 (26):267-300。

蔡璧如, 莊苑仙、黃之盈,2009,御宅族與一般消費者於網際網路之訊息溝通效 果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7(3):289-312。

66

鄭怡卉,2013,新聞中的「偽科學」內容分析研究。 新聞學研究 (116):47-90。

簡珮如,2006,記憶‧直覺‧想像─「時間系列」水墨創作研究。 台南大學視 覺藝術研究所論文。

羅彥傑,2015,老人、失智與污名:新聞報導如何建構受損身分 中華傳播學會 年會論文。

譙燕、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傳媒新詞御宅族分析。 新聞愛好者 (2012 年 03):5-6。

網路資源

電車男節目介紹。引用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densha/default_002.asp

游曉薇、陳姿香、廖純怡,2005,Net-generation、網路世代。引用網址: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9/49-05.htm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