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宅男的污名: 台灣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宅男的污名: 台灣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宅男的污名: 台灣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 The Stigmatization of Zhai-Nan (Otaku): A Content Analysis of Taiwanese Journal Reports. 指導教授:高 國 魁 博士 研究生:牛 志 瑋 撰. 中 華 民 國 一○六 年 十二 月.

(2) 謝詞 如何將「宅男」的污名,從個人煩惱的層次延伸到中距層次、媒介建構真 實的面向,對筆者而言是個相當有挑戰的課題,本文的撰寫過程受益於諸多人 士:指導本篇論文雛型的林佳瑩老師;自大學時期便給予學生諸多建議的劉定 綱老師;啟蒙我有關媒介如何與社會聯繫的柯裕棻老師;以及協助完成整篇論 文,同時也是學生指導教授的高國魁老師。另還有所有社會系教授、助教、親 友,以及每堂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經驗等,都是學生完成本文的助力。.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結合了文獻和歷史事件回顧以及內容分析,同時配合上聯合知識庫 與中央社資料庫 2006 至 2016 年新聞資料,檢視宅男一詞(從日本御宅文化挪 用而來)在台灣新聞報導的使用上,是否具備創新的文化意涵,又是否符合污 名的理論觀點。文中並且佐以道德恐慌和刻板印象化的理論觀點,試圖釐清宅 男受到污名的可能成因與後果。研究結果顯示,現今報紙媒體對宅男一詞的使 用的確依循著台灣脈絡發展出多種在地的意涵,而且部分吻合了 Manzo、Link & Phelan 的污名特徵及概念要件。道德恐慌理論比較了宅男一詞的描繪與柯恩論 述搖滾/摩斯族的類同之處。而刻板印象化概念強調了與範疇化的差異所在, 以及脈絡精簡的敘事邏輯如何被應用在報導當中。最後,筆者透過觀察和反思 台灣新聞報導的媒體歷史生態,補充實證與理論分析的不足。從啟發觀點說, 我們甚且提出了不同世代的類同使用方法,試圖指出宅男生活有可能指涉違反 傳統價值,或者是創新文化風格的一種集體行動。. 關鍵字:宅男、御宅文化、內容分析、污名、道德恐慌、刻板印象化.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usages of the term “Zhai-Nai” (a term appropriated from the Japanese Otaku culture) in Taiwanese journal reports based on the review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events, as well as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 data produced from the search results of UDN and CAN Databases between 2006 and 2016. The study aims to find if those news reports with reference to Zhai-Nan contain empirical implications for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reveal theoretical lessons for social stigmatization.. In addition, we apply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moral panic and stereotypingto explicate the possibl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regarding the stigmatization of Zhai-Nai. The research primarily finds that the current reference of the term "Zhai-Nan"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has indeed developed various meanings from the localcontext of Taiwanese society, and does partly fulfill the conceptual criteria of stigma hypothesized by Manzo, Link and Phelan. Then, Cohen’s theory of moral panic leads us to compare the description of Zhai-Nan with that of the Rocks / Mods. Besides, Pickering’s concept of stereotyping allows us to emphasize the distinction of stereotype from categoriz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a reductive logic of narration is deployed in a news report. Finally, the research supplements the limitation of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es by outlining an orber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ical settings of Taiwanese news media., From a heuristic standpoint, we further reminds readers of similar but distinct designations across several generations in a bid to imply that the life of Zhai-Nan could be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collective action defying traditional values and remaking cultural styles. Keywords: Zhai-Nan, Otaku Culture, Content Analysis, Stigma, Moral Panic, Stereotyping.

(5)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宅與御宅 ................................................................................................ 11. 第二節. 污名化 .................................................................................................... 15. 第三節. 道德恐慌 ................................................................................................ 16. 第四節. 刻板印象 ................................................................................................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18. 第一節. 研究脈絡 ................................................................................................ 1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19. 第四章. 結果分析 ..................................................................................................... 21. 第一節. 歷史語意考察 ........................................................................................ 21. 第二節. 報導內容分析 ........................................................................................ 26. 第三節. 理論概念詮釋 ........................................................................................ 39. 第四節. 媒體生態反思 ........................................................................................ 48. 第五節. 小結 ........................................................................................................ 56. 第五章. 結論與限制 ................................................................................................. 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5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59. 參考文獻.................................................................................................................... 61. 1.

(6) 表. 次. 表 1、2016 年的「宅男」網路新聞標題 .............................................................. 3 表 2、從 2006 到 2016 年的「宅男」網路新聞類型 ........................................... 4 表 3、七項適合社會科學分析污名化的特質 ..................................................... 15 表 4、以「御宅」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 26 表 5、以「宅男」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 27 表 6、污名特徵條目比率按關鍵字別 ................................................................. 36 表 7、污名特徵條目比率按年度別 ..................................................................... 37. 2.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 2015 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新聞記者對台北市長柯文哲進行採訪時, 他曾脫口而出「犯案者皆宅男,要心理篩檢」的話語,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即便 市長日後承認了失言,但也反應了宅男一詞在社會部分群眾的觀感上,是一個帶 有負面意義的詞彙。而之後當媒體訪問兇嫌家長時,更引述了其話語,除了強調 兇嫌「很宅」之外,還提到他「沒有朋友」 、 「沒女友」以及「愛玩殺人格鬥遊戲」 等特徵。這似乎是將宅這個詞彙,放入了與主流社會價值相違背的特徵範疇內。 在瀏覽近年社會事件的諸多報導中,有個聳動的標題吸引了筆者的目光。中 時電子報 2015 年的一則新聞標題為「律師:龔重安『宅男崩潰殺人』」。此報導 的對象是 2015 年臺北市文化國小隨機殺人事件,引述委任律師的話,認為嫌犯 是個「標準宅男」、「阿宅」,個性內向不多話。這是一種透過具有公信力,或受 人尊重的人物現身說法,對個案進行評價和宣傳的「佐證法」。雖然並不直接, 但此例與前面北捷殺人案的情況有所類同,亦即同樣是將宅男與孤僻、甚且是犯 罪等負面形象做了連結。 究竟「你是個宅男」這句話有著什麼涵義?是單純地描述了行為、樣貌,或 是一種對群體、異己的連結與指涉?無論在電視、電腦或者報紙中,現今新聞媒 體在宅男一詞的報導使用上,經常超越了「御宅族」一詞的原初想像。這點可自 表一近期的網路新聞搜索中窺見一斑。例如說,宅男女神的廣泛指涉;宅男與理 工學科、科技產品的連結,乃至於延伸到偏差犯罪等行為,以及繭居孤僻等疾病 標籤。這些新興特徵都和「御宅族」一詞剛開始從日本引進台灣時,被專門應用 在動漫電玩的相關領域有了很大的差別。以下表 1 是以「宅男」為關鍵字搜尋近 期網路新聞所得到的初步結果: 表 1、2016 年的「宅男」網路新聞標題 新聞標題. 媒體來源. 發布時間. 大陸宅男宅女熱衷網絡訂餐方便麵失寵. 大紀元. 2016/9/24. 3.

(8) 宅男的反撲,矽谷科技大亨為何熱衷健身?. 數位時代. 2016/9/23. 宅男女帝 Cosplay 蛇姬暴紅林采緹挺 E 奶闖江湖. 蘋果日報. 2016/9/21. 穿格紋衫飄宅味? 顏值鮮肉李易峰、阮經天穿上 ETtoday. 2016/9/19. 超顯帥 歷時兩年 1 個月零 10 天,大齡宅男帶全家移民紐 臺灣新浪. 2016/9/18. 西蘭全歷程 北京瘋「女僕」餐廳動漫.公仔吸引宅男朝聖. 東森新聞. 2016/9/13. Pokemon Go 夯洛杉磯宅男女出籠. 中時電子報. 2016/7/30. 留言要放炸彈逮到宅男「我開玩笑」. 自由電子報. 2016/4/9. 此外,若再根據不同年度別搜尋「宅男」做為關鍵字,也可約略勾勒出一個 國內網路新聞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下表二呈現的是不同年度提及宅男的新 聞大多是何種類: 表 2、從 2006 到 2016 年的「宅男」網路新聞類型 年度(條目). 2006 (3). 主要類型. 電玩迷、單身. 年度(條目) 2010(237). 2007(36). 足不出戶、不擅社交 2011(491). 主要類型. 2012(2180). 2009(68) 宅男女神 2013(5400). 宅男女神. 年度(條目) 2014(8110) 主要類型. 2008(52). 2015(10700) 2016(14700). 合計:41528. 多元並陳. --. 宅男女神. (括號內為新聞的條目總數) 表 2 僅是簡單透過 google 的新聞檢索功能查詢,網頁範圍也包含了各類型網 站的自製新聞,地點限於臺灣。但從中我們似已可以看出越近期的年度,搜尋的 條目結果也越多,而且宅男所指涉的對象、代表的意義也越加衍生差別。在此必 須強調的是,本表格所呈現的主要是佔大多數的新聞標題類型,也就是說前一階 段的內涵並不會因為下一階段的浮現而完全消失,而是會進一步納入後來的意義 與之共存,結果呈現出混合的用法。或許,我們可以將這種情況稱作一種文化「創 新」的使用。以下首先基於筆者初步觀察到創新意涵的出現時間,整理出有關宅 4.

(9) 男一詞的網路新聞週期。 (二) 初現階段(2006~2008): 在 2006 年的新聞搜尋中,宅男一詞首次出現在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的內容 上。文中採用了「誰說電玩迷都是找不到另一半的宅男」來描述電玩迷找到另一 半的故事,從而奠定了宅男象徵單身的身分。2007 年時,有關宅男的新聞大多 是就「宅」的字面意義進行解讀,指涉待在家不出門的生活模式,因而比較偏向 「隱蔽人士」1的概念。與此同時,電視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也出現了 宅男的專題,而且用法非常有趣。該集節目邀請到對火車充滿熱情的「鐵路宅」, 以及鍾愛早安少女組的「偶像宅」。這類宅的表現形式與日本御宅族的用法非常 相近;但是,在節目的新聞稿上卻又出現「這些平時不修邊幅的宅男,就要請來 賓猜猜看,他們變身後哪一位其實是個大帥哥?」等負面預設的特徵描述。因此, 當時另有一篇新聞提到動漫愛好者聚集起來,抗議我猜節目如何污名化了御宅一 族。來到 2008 年,宅男的用法與 07 年類同,但又更貼近生活面向,指的多是日 常生活中不擅社交和打扮的人格特質,同時也出現像是「某名人/成功人士私下 樂當宅男」這類用法,似乎意涵了將宅男視作成功的對立面存在。 (三) 「女神」當道階段(2009~2011): 2009 年時,除了先前的概念外,諸多報導開始在宅男後面加上「女神」 、 「殺 手」,用以強調外貌具吸引力的女性,於是興起一種新的用法。宅男女神最早是 用來稱呼電視節目「數位遊戲王」中的素人主持人,郭書瑤(瑤瑤)。她主要是 透過電視節目和廣告代言展現姣好的身姿,再加上因為她所主持的節目內容與電 玩遊戲的宅文化密切相關故得其名。但是,此處新聞所提及的宅男女神已不再是 與御宅文化密切相關,反倒比較是針對「童顏巨乳」的外貌要求了。自 2010 到 2011 年,絕大多數的報導都與宅男女神有關,但仍是有如「宅男和漫畫人物抱 枕結婚」之類的新聞。由此可見,這時期的使用依然包含有過往動漫迷和單身者 等關連特徵。 1. 「隱蔽人士」意指過著足不出戶,自我封閉的生活,日文稱之為「ひきこもり」或「引き籠も. り」 ,當中意味著退隱、抽離,與社會退縮等涵義。該詞最早是出自於美國趨勢家 Faith Popcorn 對未來的預想著作《爆米花報告》。 5.

(10) (四) 犯罪者想像的階段(2012~2014): 2012 年雖然大部分仍與過去幾年類同,也就是說以宅男女神的用法為主, 其餘為輔。但是,該年中發生了某大學的校花遭到殺害的事件。於是,蘋果日報 以「宅男 16 刀殺死校花」做為主標題,並在內文中引述同學的佐證觀點: 「…林 嫌個性孤僻,是同學眼中的宅男…」。這可算是臺灣將宅男與犯罪者連結在一起 的重要先例。另一則東森新聞的報導則指出〈宅男沉迷電玩變殺人魔. 亞洲大學:. 網路成癮引社會問題〉。該文引用號稱有公信力的學術機構話語,將網路成癮與 犯罪偏差的行為作出醫療化的扣連。但是,宅男與網路成癮的客觀性關連本身則 可能是媒體加諸的詮釋,卻也因此造成了一種宅男與犯罪者的聯想。2013 與 2014 年間,大多也是宅男女神佔據大部分版面,但同時也有零星的新聞採用了「網路 成癮-宅男」等醫療、疾病化的概念,並透過醫療機構給出生活建議與指導。更 有甚者的則是出現了「網路/電玩成癮-宅男—犯罪」的自然連結。同一時間, 正好有幾部名為宅男的電影上映;當時亦有不少新聞為之宣傳,顯見「宅男」形 象逐漸在流行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五) 多元穩定階段(2015 至今): 在歷經了前述的諸多使用面向後,此一時期有關宅男的新聞數量已到了數以 萬計的程度。宅男女神的使用還是最為頻繁,而鄭捷的殺人事件以及前述柯文哲 的失言風波,也讓宅男做為一種「社會問題」被廣泛討論起來。而這樣多元的使 用正可在以上表一的近期搜尋結果中看到,並且大致形成了穩定態勢。綜上所述, 我們首先可以指出,每一種新興的宅男用法都搭配著一個與「過往印象不符」的 報導主題。諸如:宅男的單身特徵可能來自於現代社會年輕世代的低結婚/生育 率;因應經濟衰退以及時空壓縮形成的「宅經濟」逐漸取代了在外工作和休閒的 過往印象;網路部落格、BBS 討論版與電玩代言等宅文化的場域帶出了「宅男 女神比宅男多」的狂熱風潮;公眾場合隨機殺人的行為更是缺乏合理的經驗理 解。 以上,我們初步顯示了臺灣網路新聞媒體對「宅男」的使用,已與自日本流 傳過來的「御宅」概念之間產生了一種不全然的斷裂,亦即部分的特徵受到繼承, 另一部份則顯然出現了變化。但這僅是在直觀上由筆者主觀認定的新聞趨勢。從 簡易的表格及時期分類可以看出,與宅男相關的網路新聞,其在使用中所指涉的 6.

(11) 對象與概念確實已經隨著時間而越趨多元,甚至到中後期漸漸遠離了御宅的原生 概念。.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從日本飄洋過海到了臺灣,御宅文化像是落地生根一般,長出一套屬於臺灣 的使用邏輯。為什麼在日本發展成熟的語彙傳到了臺灣仍然會有這樣多樣的使用 呢?從上一篇章可以看到,這種發展可以從它的原生歷史略窺一二,卻我們仍舊 無法確知往後的情勢會是如何。在臺灣或是漢語文化中,「宅」有著家庭、居室 的意涵,然而在科技發展迅速,無論是在空間、制度或是價值面向,都無法再抱 持著跟過去一樣的想像,也是現代社會急遽變遷需進行思考的一環。或許我們可 以從該角度切入,將宅一詞在新聞報導上的創新使用與快速的社會變遷結合。面 臨科技、性別及家庭的價值變遷,現代社會遭受考驗的失序(Anomie)2狀態, 從而將新興的人事物結合到日文乃至於中文裡宅的轉化意涵。但在這種新型態的 使用中,結構性的價值將會透過污名化等方式再度展現,並經由新聞媒介的平台 來維護自身的權力。 根據以上論述,在此本文提出對宅男一詞於台灣現今新聞媒體的使用,提出 三個主要研究問題: 〈一〉對比御宅族在日本與台灣的發展脈絡,旨在追究台灣為何會演變出宅男一 詞的使用。 (二)梳理宅男一詞的使用創新,並分作兩層面觀察: 1.宅男在臺灣新聞媒體的使用語境上是否被賦予創新意義? 2.比較新聞媒介的不同來源,如(網路新聞和新聞資料庫等),檢視宅男一詞在 不同新聞平台的使用是否有所差異?. 2. 此處使用的失序概念近似於涂爾幹(É mile Durkheim) 《社會分工論》中所指暫時性規則的喪失. 狀態 7.

(12) (三)檢視臺灣的新聞報導中,宅男是否作為一種污名而存在? 更具體說,第一個研究問題是比較觀察御宅在不同文化間的發展。筆者試圖 透過關鍵歷史事件、日本經典文獻、臺灣宅男研究,以及和製漢字的歷史等面向 進行分析比較。第二個研究問題則將視野聚焦在臺灣的新聞報導上,觀察宅男一 詞是否及如何被賦予創新意義。又進一步考量報導平台,我們會區分出一般網路 新聞以及正式新聞資料庫(聯合/中央) ,考察宅男這類新興辭彙是否在較為新穎 迅速的一般網路新聞中有著更多元的使用方式。第三個問題更將目標放在內容層 次,亦即分析在新聞文本的字裡行間,是否及如何承載著如高夫曼提及的污名化 (Stigma)現象,並延伸帶出刻板印象(Stereotype)、道德恐慌(Moral Panic) 等相關說法。總言之,本文要對宅男在台灣新聞報導中飽含的符號象徵乃至於價 值理念的層次上進行深入探討。 除了上述三點主要研究問題外,我們也可將常見的社會議題與宅一詞的創新 使用結合,引導出更多的思考面向: 1. 科技 在對網路新聞報導的爬梳中可看出,科技親近性高的族群經常被貼上宅的標 籤。比如,有則新聞就以<科技宅男的豐富人生>為題(經濟日報,2007),由 此可知宅男在此是被設想為只關心科技、生活單調的群體。換而言之,這類預設 可能也把科技使用與人際互動當作是互斥的特性。這類差別的認知之所以形成可 能是因為傳統的人際溝通往往需要面對面的互動,或是以聲音對談。雖然透過科 技產品產生的人際網絡,與實體人際網絡提供的效果必定有所差異,卻也仍然不 能否認這是種新興的互動模式。此類新聞往往先貼上負面形象的標籤後,再提出 這類可能性,並以一種特例的個案方式論述,結果造成一種狹隘的觀點。 除了聚焦在將科技與宅男較為個體層次的面向外,我們也可能將科技產業的 整體發展與宅進行連結。台灣常被認為是一「科技島」,並在科技產品的硬體代 工上享有盛名;但是,假使宅與科技的關係是如此密切,那為何會對宅一詞烙上 負面的標記呢?進而,做為科技大國的日本,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可說更為先進, 有著更深厚的底蘊,並做為宅文化的發源地。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兩國的產 業文化,來對照出宅一詞在兩地之間發展的差異發展。 8.

(13) 2. 性/別 當關注在宅男的議題時,換個角度想,是否有「宅女」的存在呢?同樣根據 對網路新聞的簡單搜尋與比較,宅女在 2008 至 09 年時,除了與宅男共同使用外, 也通常指待在家裡、不擅打扮,或是愛玩線上遊戲的女性。這點與傳統對御宅族 的想像頗為類似。然而,在此之後卻又無所謂「宅女男神」的出現,同時她們也 較少被當作社會問題的源頭。且依筆者觀察,比起男性,有更高比例「某女性名 人承認自己是宅女」類型的新聞。這或許也間接的顯示在社會觀感上,宅女一詞 較無像宅男那樣的負面形象。 為何性別的因素會影響宅的使用?社會對於性別的期待與宅的想像之間是 否有種潛在的關聯?或許,我們可以從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發想, 探問家庭化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否對於宅表現在新聞報導中,甚至是社會大眾的認 知上施加制約的力量?比如說:「女生理應宅在家中,男生則應出外闖蕩」這類 性別化價值是否暗示了待在家、不出門的宅之內涵,成為一種專屬於男性的貶抑 詞。 3. 家庭 當筆者透過關鍵字「宅男」進行搜尋時,常會遇到一類既麻煩也有趣的狀況, 便是會有:「陳屍民『宅,男』送醫不治」等標題或內文出現。這顯然無法用在 資料的分析上,卻也反映了宅這個字在臺灣或是漢語文化的用法上,是指居所這 類空間面向。當御宅出現在媒體報導後,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新聞出現在同樣的 字彙搜尋裡面,也使人不覺莞爾。然而這類不善交際、不修邊幅或是與隱蔽人士 (繭居族)內涵類同等特徵,並非是御宅的本意,而是其原初行為導致的結果, 例如專注於特定事物,而忽略了生活起居、人際交往等面向。然卻可能因傳入時 的初期傳播者,以及日—漢語彙的親近性,將宅一字以臺灣社會熟知的「家庭」、 「居所」等社會性以及物理性的空間概念結合,而非日文原初的文化興趣取向, 進而形成了一種新型態的使用模式。 同時,家庭也不單只物理空間上的居所,也是了個人接受社會化的初級單位。 隨著台灣社會的人口轉型,家庭形式趨向多元,成員互動激烈改變,可知家庭價 值的認知也在與時並進。不過,比起物品、制度,價值的變遷需要較長久的認識, 9.

(14) 宅一詞在現今的使用也相對反映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類價值觀。只 是,這時的「不出門」並非意指古人指的透過讀書或得道,而是強調利用網路與 社會接軌的生活方式。這與傳統中國文化透過親屬關係的遠近產生社會網絡的差 序格局〈費孝通,1948〉,或者是日本強調宗親世襲的家元主義等理念,都開始 明顯產生衝突甚至矛盾。在東亞社會,親屬雖然仍是最先建立的關係,但似已不 必遵循漣漪模式的被動性、階層化連結,而是主動性、發散化的網絡態樣。 因此我們可假設說,由於現今「宅」男生活與家庭生活的模式之間存在價值 的衝突,而這將使得傳統的維護者可能透過負面標籤、污名等方式來捍衛自身的 理念。 4. 媒體 我們在一開始已簡單列舉台灣新聞媒體是如何報導、描繪宅男形象的案例。 而這樣的概念或價值是否會影響普羅大眾的觀感理所當然要引人好奇。呼應前述 針對家庭結構的變遷論點,在現代社會中,媒體很明顯大幅取代了原先屬於家庭 和學校的教養功能,成為主要的社會化工具或說管道。無論是公開報導的宣告, 或者是潛移默化的傳遞,新聞資訊因應科技的進步無疑可以發揮更加多樣而且迅 速的價值承載和傳播功能。 因此,當我們探討新聞媒體對於宅男的污名化時,除了就新聞報導的文本內 容進行檢驗以外,也需要檢視傳播媒體的環境生態,特別是台灣本土的媒體脈絡, 補充作些反身性思考。換言之,我們可以試圖看待這類使用宅男一詞的方法、觀 點或說印象是如何特殊的媒體環境之下逐漸被建立進而發展至今。. 10.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宅與御宅. (一)何謂御宅族 御宅族(おたく,Otaku) ,原指府上、貴府等敬語。1980 年後,該詞亦指在 特定領域專精,但在其他領域和社會性較弱的族群(引自日本 goo 國語辭書), 例如鐵路宅、模型宅、動漫宅等稱謂。因此,該詞演變至今本身便具有多種意涵。 而素有日本「宅男之父」之稱的岡田斗司夫(2009)便為日本的御宅族發展歷史 做了不同時期的定義與比較: 第一時期:OTAKU 時期 這個時代是對御宅一詞創新使用的開始,將各不同領域專精的族群全部歸作 一群體。縱然彼此間的興趣可能根本無從連結起,但仍被統稱為御宅族。不過, 在連結之中卻也包含了社會性較為低落,慣於獨自生活的人們這一共同意涵。這 或許可以歸因到大眾對不熟悉事物容易產生一種相同感覺—陌生;因此,這樣一 群「怪人」集合體便是該時代下的產物。 第二時期:異常化時期 M 君是在 1988 至 89 年間犯下連續誘拐女童殺人案的宮崎 勤之代稱。由於 宮崎的嗜好、外貌打扮及生活習慣,跟大眾廣泛想像的御宅族相符,所以那段可 謂是御宅族最受污名的日子。諸多新聞以「御宅=犯罪者」的先驗條件進行報導, 但同時也有為其發聲的媒體。岡田斗司夫認為,即便是中立或正向報導,仍舊是 以一種看待珍禽異獸的眼光,而並非視作社會中一般性的行為。 第三時期:常態化時期 在 1990 年後,隨著《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動畫大作發行,並透過傳播技術 的更趨進步,使其得以迅速在全球上映且廣受好評。與此同時,岡田斗司夫(1996) 的著作《御宅學入門》 ,公開將御宅族認定為一種為適應新媒體世代而生的群體。 從而,御宅文化自原先侷限在日本的一種「次文化」 、 「怪人」的標籤,變成了一 種世界性的流行文化象徵。 而東 浩紀(2001)則是以後現代的角度對御宅族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評論。 11.

(16) 他將現代御宅的資料庫消費模式,與日本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歷程做對照, 將該族群比喻做一種動物化的後現代概念。從以上兩種論述可以看出,日本御宅 族的發展是經歷了集體形塑—污名化—去污名的歷程。同時,我們在此也看出媒 介變遷的作用。新聞媒體的形象塑造造成了普羅大眾對御宅族的負面觀感,而全 球化時代的訊息傳遞則讓御宅族逐漸有了正常化的定位。 (二)宅出日本 御宅族傳出日本後,在臺灣的發展可自多個面向延伸。首先,我們從「宅」 一詞的應用及演變進行探討。為什麼宅男一詞會脫離御宅族而獨立成現今的日常 用語呢?日文的漢字系統雖源於中國,但在諸多寫法及字義上有相當的差異。而 在傳入臺灣等習慣中文書寫的社會中,直覺式的漢字解讀可能產生誤解及錯用。 「宅」一字的中文除了意指住所、住處的名詞,也可做存、居的動詞使用,而「御」 則不常出現在日常用語中,主要用以指涉尊貴、特別之物。因此,御宅族在被引 進臺灣之初,仍不像如今的「宅男」一詞具有廣泛指涉的用法,而僅只於偏向 ACG3或科技相關意涵,後者連結與日本傳入時較為類似。另一方面,張冰玉(2015) 則指出漢語吸收外來語時常以意譯為主,並採取大致能表達原語意的漢字來產生 聯想的「漢化」模式。御宅一詞產生詞義理解最後發生變化的原因,以及捨去御 一字而改單用宅的原因也在此。 這類結合不同文化的漢字意涵,即漢語混成語在臺灣早有歷史先例。在日治 時期由於官方對漢語有一定限禁,但民間傳統與中國文化的持續注入,使得漢字 的發展在當時有著意義與使用上的混同。這包含了臺灣傳統語彙、中國白話文體 以及和製漢字等,綜融當代背景與多元文化交織而形成的獨特混成語現象(陳培 豐,2013)。另有學者以競賽的角度,來看待清末民初的中國譯語與和製漢字的 互動。此處也展現和製漢字在近代中國新名詞的發展之強勢,以及在指涉社會變 遷下的新事物時歷經到的場域競爭: 清末的新名詞之戰到民國初年之後已逐漸銷聲匿跡,日譯新名詞取得了 絕對的勝利……今日少有國人會意識到「團體」、「組織」、「膨脹」……. 3. ACG 即將日本動畫(Anime)、漫畫(Comics)與遊戲(Games)的英文字首結合的簡稱。 12.

(17) 等詞彙是從日文來的……所謂「約定俗成」大致上可以解釋日譯的成功, 這些新名詞尤其表現在大眾傳播媒體(各種報刊) 、翻譯書籍、教科書、 百科辭典等出版品中……發揮了鋪天蓋地的影響力(黃克武,2008:34)。 而當今對和製漢字的使用也不僅限於上述提及的詞彙。比如,意指專家的「達 人」 、象徵健康少負擔的食物的「輕食」 、沒有化妝的「素顏」 、 「素人」等等都是 自日文意譯而生。因此,對宅男一詞在臺灣的發展研究不能單純就文字的相似性、 遙遠的歷史脈絡一言以蔽之,而勢必也得將視野帶到對本土文化之涵化、外來文 化之流行,及當代語言場域的競逐等面向做深入思考。 過往國內對於御宅族或宅男的研究主要不是將其歸類成一種消費群體,就是 將之視作一種偏差社群(黃秋萍,2012;吳佳純、蔡吉昌,2014)。前者探討御 宅族在商業、經濟面向的未來發展(洪毓甡,2009;廖文正、何碧蘭,2015), 而後者則將「宅」作為一種病態特徵進行研究,探討御宅族在社群互動中人際疏 離的社會資本(涂銘宏;2008;林宛瑩、張昕之,2012)。此外也有不少與本文 題旨較為相近,亦即和文化研究有關的文獻。比如,吳佳純、蔡吉昌(2014)在 〈探討不當休閒所產生之影響-以御宅族過度沉溺線上遊戲為例〉一文中,便將 御宅文化在臺灣的明顯表徵—電玩,進行連結,並且結合醫療化的問題意識。不 過,這也不免讓人認為沉溺線上遊戲的群體皆可稱做御宅族。與此相似,也有人 以「另類狂熱者」,而不是常用的迷文化角度來稱呼這一族群(I-Ban,2006)。再 與之有別,汪宏儒(2009)則從身為御宅族的主體觀點切入,深度剖析御宅文化 社群,且談到了日本與臺灣對御宅的觀點差異。他引用 R.A. Stebbins「認真休閒」 的概念,來對照迷文化的解釋法,可算是為御宅族做了澄清。而章淵博(2008) 則聯繫上日本漫畫與御宅文化,進行不同時期的深入對照。從上述文獻概述可知, 臺灣學界經常將御宅與漫畫、遊戲這些文化元素放在一起討論,進而延伸至流行 文化的全球化等問題。像是日本漫畫在近代有著全球性的風靡可能正與御宅族對 同人誌的愛好而形成一廣大族群有著一定程度的因果相關,也進一步讓御宅一詞 在為世人所知。然而,如果說臺灣的研究中都將御宅與漫畫、遊戲等休閒文化進 行正向連結,那麼新聞媒體給予宅男的種種標籤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又「宅男女 神」這個臺灣媒體常用的詞彙又為何如此蓬勃發展呢?張約翰(2014)指出阿宅 是身體與符號的操作高手。他引用東 浩紀的資料庫消費概念,談到阿宅會對各 13.

(18) 類屬性,包括外表、性格和人際關係給「萌」到,而宅男女神則將多元要素化約 在身材、臉孔、姿勢的單一面向上,進而給予「刺激-反應」的過程。因此,女 神現象的興盛可說造成了宅男被進一步從敘事-資料庫的動物推向到身體—物 質化的動物意涵。張書維(2015)則從性別氣質的角度出發,指出宅「男」的性 別氣質同樣會在御宅文化的場域中被辨認、再製,透過對這類男性的性別氣質判 斷,顯示即便是有著御宅族這樣的類別劃分,仍具備有族群內的異質性,不應透 過片面了解建立形象。 然而,上述國內研究比較少以污名(Stigma)觀點切入研究,也很少將御宅、 宅男等詞寓意的轉向,以及強烈牽涉到負面特徵的概念形象,直接對應在臺灣的 社會脈絡之中解釋其緣由。這可能是由於御宅族在日本流傳過來的定義下有明確 的指涉對象,但缺乏對其指涉對象伴隨歷史脈絡發展流動性的關注,如從御宅族 到宅男的內涵轉變,也使得現今台灣媒體在使用「宅」或「宅男」時,無法給予 一個明確的定義與樣貌,形成一多元指涉的概念。 而在歐美文獻部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許多圍繞在日本御宅族周邊有關消費 文化與社會連結的探討(Kinsella, 1998; Yang, 2012),並同樣也有認為 Otaku 該 字的用法與時俱進(Tsutsui, 2008)之聲音。但是,這類研究都特別指涉了延用 日本概念下所框構出的「御宅族」也就是 Otaku 這樣的專有名詞。值得一提的是, 在 2011 年 CNN 的評論4中也指出 Otaku 一詞在使用上確有受貶低的意涵。報導 中並且用「一群會和枕頭蒐藏品結婚的男性」來舉例,指出該詞會因所處地域而 指涉不同的面向。這點觀察正好與本論文的問題假設,亦即宅一詞的語意使用轉 變有些許關連性。而若要問到西方文化中的「宅男」是否有類似污名使用的發展 過程,則或許得從 Nerd 或 Homeboy 等字詞著手探討。而事實上,目前已有採用 NGO(Nerd.Geek.Otaku)的詼諧站名出現在社群網站上,進而顯示日本御宅族 在歐美也被認為有怪胎、呆子等意涵。有趣的是,在美國的知識家5網站上有人 提問了 Otaku 和 Nerd 間的差異,而下面則是網友的一則回應:. 4. 引自網站 http://geekout.blogs.cnn.com/2011/09/12/otaku-is-it-a-dirty-word/。取用日期:2017 年. 4 月 28 日。 5. Yahoo 網站所推出,可供一般人公開提問各類問題,給有心人士提出解答,並有各種虛擬獎勵. 制度。 14.

(19) ”Well, an Otaku is an Anime freak...Nerds can be nerdy about anything” (Otaku 是種愛看動畫的怪胎…而 Nerds 可以指稱在任何事情顯得怪異) 這類理解顯示 Otaku 已開始有種強烈侷限的貶抑意味。因此,以 Otaku 在美 國文化的語意發展而言,,似乎都難以有像臺灣對宅男一詞使用上的包容性。雖 然有時可見合併使用,但也難以或較少可見從御宅到宅男的直接應用的模式。. 第二節. 污名化. 有關污名較為人所熟知的論述便是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著作 《污名: 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1963),內文提到: 當陌生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有跡象顯示出他具有某種屬性,使他在他可 能符合的人群類別中有別於其他成員,並且該屬性又是比較不好的那 種……如此一來,他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會從一個完整普通的人,降級到 一個受汙染且貶低的人(高夫曼,2010)。 個人會將初次得悉的陌生人,照其所展現於外的各種屬性進行歸類。他可能 將其「降級」到不同於常人的群體,從其原先被認定的類別轉變到另一種期待的 類別。Thornicroft et al(2007)則進一步將污名定義一種為知識上的無知、態度 上的偏見,以及行為上的歧視現象。而另有學者將高夫曼的論述概念化,Link & Phelan(2001)便提出了四個污名化的具備要件,分別是(一)辨別及標籤差異 (二)與主流負面特徵連結(三)能夠區分「我者」與「他者」,以及(四)具 有地位喪失與歧視的效果。該四項要件加上對整體權力結構運作的依賴,便形塑 了社會中污名的概念。 臺灣有關污名的研究方向多以健康,如愛滋、心理健康;以及性別等觀點為 主,並以身份別,例如國籍、年齡等層面為輔。這些趨勢與國外的污名研究大致 相符(Manzo,2004);同時,Manzo(2004)也提出了七項適合社會科學分析的 污名化特質: 表 3、七項適合社會科學分析污名化的特質 辨認污名的性質. 定義. 主要案例 15.

(20) 辨認污名的性質. 定義. 主要案例. 可見性. 明顯可見. 種族、體重超重、失能. 嚴重性. 致死或衰弱. 愛滋病、肺結核、腦損傷. 傳染性. 有或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愛滋病、其他性傳播疾 病、肺結核. 歸責性. 暗示其責任或違反規範. 愛滋病、其他性傳播疾 病、犯罪、酗酒. 差異. 在特定脈絡下少見. 種族、同性或雙性戀、同 性戀父母. 無能. 體現脆弱,否定和社會互動之 精神疾病,腦損傷,失能 能力. 偏差. 連結了另一種(替代性)的生 同性或雙性戀、犯罪、娼 妓 活風格. 資料來源:譯自 Manzo, 2004: 407 從表 3 可看出,污名化表現的各個特質不僅有多種類型,同時也具有重疊性 質。而國內也有學者以其概念對團體的污名化探討進行應用(羅彥傑,2015)。 依此,我們可將對宅男的相關報導進行整理分析後,試圖得到一個甚至多個性質 的特徵,用以確認這些特徵是否符合本文主張宅男可能落入污名的研究假說。. 第三節. 道德恐慌. 道德恐慌(Moral Panics)的概念來自於柯恩(Stanley Cohen) 的著作《俗 民惡魔與道德恐慌》 (1972) 。恐慌的對象並非意指不存在的神怪事物,而是透過 將社會中特殊群體的部分特徵過度誇飾,並拿來與其他更為嚴重的問題進行類比。 這些標籤大致是為了政治正確的價值,而發揮的主要功能為降低道德的憂慮。柯 恩(2011:vii)並在內文中以青少年犯罪、校園霸凌等案件為例,指出媒體的傳 播力量如何在當時形成了俗民惡魔的社會恐慌,亦即產生一種局部放大並以偏概 全的效果。柯恩也在文中提出了幾個道德恐慌概念的元素,包含(一)關注其潛 在的威脅, (二)敵意—對鑲嵌(embody)於該社會問題中的可能對象抱持道德 16.

(21) 上的義憤, (三)共識性—這類群體在大眾(主要群體)的共識上具有威脅性, (四) 不成比例—它們的嚴重性與風險被過度放大,(五)易變性—具有快速爆發與消 失的特性。根據這類特性組合,我們或許也可以觀察「宅」的新聞使用中,是否 也常有部分特徵被局部放大並塑造恐懼的案例,例如將宅男不善人際交流的特質 過度解釋為社會安全網的漏洞. 第四節. 刻板印象. 皮克林(Michael Pickering)在《刻板印象化的政治》(2001)一書中,首先 將刻板印象化(Stereotyping)與範疇化(Categorization)的概念做出區分,意在 避免以分類之名,合理化了刻板印象所內含的偏見。其次,他再將刻板印象化認 做是一種更為僵化、缺乏彈性的分類模式,透過刻板印象化的再現(Representation) 方式形塑出他者,藉此維護和穩固既有的權力結構。而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s)則意指對特定文化事物有太過僵固的概括看法。Kashima(2000) 即認為,這是一種對正常生活認知過於狹隘的狀況:刻板印象來自於對某事物、 文化印象有一致的穩固性。他在其文中提及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即便印象不一致 的狀況會容易被個人所意識到,但在集體意識上仍會是既有印象的傳承較為有利 嗎?透過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他指出個人在認知構成上需要有合乎邏輯(make sense)的敘事,才使得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狀況雖會被意識到,但容易在記憶過 程中被忽略。此外,在溝通過程的有限訊息下,為了避免訊息接收者只聽到一半 的故事,訊息傳播者經常選擇印象一致化的訊息進行再造(reproduce),而這也 使得刻板印象容易流傳下來並為人所溝通、認知。承上所述,或許我們如今所談 的刻板印象不是來自於對宅、御宅的各種過度概念化的形象,而是對所謂「正常」 的生活型態有其認知的僵固性。而這也可能是媒體進一步透過刻板定型化的方式, 來維護主流的意識型態。 本研究試圖使用污名概念詮釋宅男的新聞內容,並適時輔以道德恐慌和刻板 印象的相關說法。如上述所言,刻板印象將視角擺在特徵認知上的「限縮」,而 道德恐慌則關注於小群體效果的過度「誇大」,而此處偏好使用的污名,則是更 強調了階層「辨別與貶抑」的效果。本文預期,運用此三種概念針對新聞媒體— 宅男文化進行語意考察時,將會有相互點題而且互補的效果。 17.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脈絡. 為何選擇新聞分析—新聞報導的框架如何再現真實:從新聞的產製面向可以 看出,新聞報導的內容並不具備完全的真實性,Chung & Tsang 認為,新聞採訪 是一種目標或假設的導向歷程,意謂記者並不採訪事件,而是不斷驗證事先所蒐 集的資訊及消息來源訪談是否與原先假設吻合。同時,新聞文本是針對特定語言 結構與字詞的選用與排除框架,亦即某種強調與忽略的整理過程,或可說是「將 故事整理為一體(coherent whole)的中心意旨」(臧國仁,1998)。因此,新聞 報導對真實的再現可說是納入了採訪/報導者對該事件的中介觀點之後所產生 的文本,因此部分參雜了主觀個人對於客觀真實的想像。我們若將想像的概念應 用在新聞報導的寫作上,則可將之分作:想像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或想像如何達 成目的「預期想像」 (Anticipatory imagination) ;整理以往經驗並組織使之重現於 記憶的「再生想像」 (Reproductive imagination);人們在記憶中重組過去經驗並 超越以往經驗產生的新構想,也稱「構念想像」 (Constructive imagination)或者 「創造想像」 (Creative imagination) (簡珮如 2006:9)。從以上觀點,我們可以 理解到無論新聞文本的生產者使用了上述何種類型,都或多或少已滲入了自身想 像再現,及預想達成的再現真實。 除了新聞工作者的自我想像,新聞文本的框架也受到更多外在因素的影響。 Wolfsfeld(1993)整理了五個影響因素,分別是: (一)新聞媒體的自主性, (二) 社會事件的訊息提供者(消息來源),(三)新聞組織的流程與常規,(四)新聞 工作者的意識形態, (五)社會事件受原始組織影響的程度(轉引自臧國仁,1998: 37 所整理) 。這類因子都會進一步透過框架的效果,經由新聞文本帶給閱聽人不 同的感受。Entman(1993)也提及了傳播者(Communicators)將會透過有意或 無意的框架評斷決定將訊息如何傳遞,而接收者(Receiver)則有可能對這類框 架有所反應。 因此,新聞內容的研究其實並非指向客觀事實的研究,而是針對所謂事實的 意義與符號分析,及背後的意識形態批判。這主要是因為新聞報導原來就不是事 18.

(23) 實的報導,反而事實是受到界定之後而被生產和再造的,而界定的範圍就是意義 的賦予。因此,新聞的處理是一種對事實的選擇、安排、解釋等「意義化」的過 程 ( 張 錦 華 1995 : P.37 ), 而 廣 義 而 言 的 意 識 型 態 則 是 一 種 具 有 自 然 化 (naturalization)效果的框架(frame)。張錦華(1995)提出了如何從意識形態 觀點考察新聞實踐的三個分析面向,包括(一)意識形態是新聞架構而非內容: 包含了對正反二元論述、強調「客觀」以及「人事時地物」等要求的必要性,可 能作為一種新聞產出的框架限制;(二)意識形態具有自然化的效果:意即將事 實的呈現當作原初事實的「事實效果」 ; (三)意識形態具有政治功能:賦予事件 某種意義是使其得以與社會權力抗衡的方式之一。綜上所述,筆者試圖藉由分析 下層的報導內容,釐清上層的框架意義,進而探問到底是在何種社會情境下,宅 男一詞的意義發生了再製以至於污名化的轉變。.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爬梳過新聞報導的客觀可能性後,本文試圖透過內容分析法,針對聯合知識 庫(包含各聯合報紙體系在內的全文資料庫) 以及中央社新聞全文檢索,進行 新聞報導的資料整理。我們旨在回答前節列舉的三個研究問題。其中對於第一個 問題,在先前文獻回顧內已簡單爬梳了日本的御宅族發展脈絡及臺灣「宅男」一 詞延伸的可能性;第二個問題將利用不同年份,提及御宅、宅男關鍵詞的新聞內 容,觀察其使用上的變化,以及是否帶有使用模式、框架的變遷。第三個問題則 是將新聞文本作了內容之分析後,判斷有無落入 Link & Phelan(2001)所論的 污名概念,以及 Manzo(2004)所言的污名特質。至此,我們將旨在檢視新聞媒 體的報導是否對宅男有著污名的想像。 在游美惠(2000)的討論中,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指針對文本分析的 補充,意在掌握社會及其文本的因素互動。她引用 A. Berger(1995)的概念強 調,社會中的各類文本都具有基於共有文化傳承的關連性,如同在會話時對象之 間話語的呼應。因此,這個方法視角正相符合本文欲探討宅男的發展及使用模式, 與社會情境(在地性、污名化)間的互動關係。文化鑽石(cultural diamond)模 型是由 Griswold(1994)提出的概念。他以此模型指出,文本這類文化客體與社 會間的交互關係必須釐清四個要素-意指社會世界、創造者、文化客體與接收者 19.

(24) 之間的互動(游美惠,2000)。 透過對以上來源的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將 Link & Phelan (2001)將污名概念化以後的第一和第二項要件,亦即將差異貼上標籤及與主流 意識形態下的負面特徵連結,納入我們的研究範疇。這將有助於釐清相關新聞報 導是否透過自我再製,發揮事實效果而誤導了原初的事實,以及是否作為一種維 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力運作,而做出歸責性的污名指認的種種可能。至於第 三、第四點—我者與他者的辨別及使其地位喪失和歧視效果,則需利用相關文獻、 理論的探討。比如說,我們可能以該名詞的歷史脈絡進行回顧與比較,甚至是透 過問卷調查等實證資料,對一般大眾的觀感有初步了解後,才可能發展一套足以 檢證概念的實證論述。. 20.

(25) 第四章 第一節. 結果分析 歷史語意考察. 本章節試圖透過前段文獻回顧以及歷史事件觀察,經由歷史脈絡及語意的詮 釋分析,針對從日本的「御宅」到臺灣的「宅男」的演進或者說跳躍歷程做初步 的描繪。本文認為,有別於專業化的御宅學,在臺灣,大眾媒體可能正在透過宅 男一詞,將已經去污名的御宅重新加以污名化。 1970 年代《宇宙戰艦大和號》(1974)所帶動的科幻動畫熱潮,可以說是促 成了御宅族的雛型。岡田斗司夫將崇尚這部動畫的這群人稱為「御宅原人」(傻 呼嚕同盟,2013) 。由此可知,在 20 世紀後期,御宅的概念已在日本奠基,並透 過國內甚至跨國的媒體傳播,接續形成一種流行文化。而在臺灣,則是要等到 21 世紀初,透過動漫文化的跨國交流,特別是《電車男》(2005)一劇的熱潮, 才廣泛傳佈。 《電車男》一劇是描述一位經常出沒秋葉原、最愛動畫電玩的御宅族, 活了 23 年卻從沒交過女友的電車男,透過網路與素未謀面的網友們分享 一喜一憂,也從網友們得到勇氣與友情的故事……劇中主角-山田剛司 (伊藤淳史. 飾) ,是位人才派遣公司的營業員。最愛動漫電玩,是典型. 的御宅族。從來沒談過戀愛,也自認與愛情無緣。總是先考慮週遭的人, 而把自己擺在後頭,所以顯得性格軟弱,該講的話也說不出口,經常被 別人欺負。(節錄自「緯來電視網」節目介紹). 21.

(26) 電車男. (御)宅男. ACG 因此,臺灣對於御宅族的想像,大約是透過兩種御宅面向的分支而構成。首 先一面是原生的御宅族想像,此處意指在特定領域的專精人士,而在臺灣則尤其 指稱 ACG 人士。另一方面,御宅族則被象徵在《電車男》一劇中的主角形象上。 這或許是在日本已然形成的一種對於御宅族男性的刻板印象,而非經由具體互動 經驗的認識累積而成的御宅文化。 假若 ACG 文化在宅男一詞出現之前已先行進入台灣,並已成為眾所熟知的 預設內涵,那麼我們也許可能從 ACG 發軔的漫畫(Comic)文化切入,比較性 探問自御宅到宅男、從日本到台灣的演變相近性。 陳仲偉(2011)指出,日本的漫畫文化在還未成為全球性的流行文化之時, 更具體說在二次大戰以前或中期,一直被認為是種可能對青少年有不良影響的事 物。基本上,日本漫畫文化歷經了戰後數十年的文化積累,同時與產業、政府以 及「社會」的多方對話才慢慢建構成如今代表日本形象之一的文化產業。與此同 時,他也附帶談到台灣的漫畫文化首先起源於 1950 年代兒童讀物的崛起,然後 在數十載的變化過程上卻由於政府政策和出版通路的整合不佳,以及強烈模仿日 本風格等負面因素,結果才落入過度強調「產業」經濟面的次文化窠臼。 就是生產、代工、生產、代工、生產、代工……這件事情。對台灣而言, 整個漫畫的這個行業裡面,它基本上就完全是商業行為在操作,它不太 有什麼『理想』在裡面,它也不太講什麼『遠景』 ,它也不太討論『未來』 或者『可能性』」(ASMA,2007,轉引自陳仲偉,2011:15) 上述重產業輕文化的經濟至上邏輯雖然尚未直接說明從御宅到宅男的變化 22.

(27) 如何發生,卻也多少可見跨文化的轉變路徑。也就是說,作為宅男更廣泛指涉的 對象物,漫畫代表著一樣日本(外來)的事物,經由台灣(本地)的涵化後,形 成一種與前者有相似卻不相同的新興事物。無論轉變的主因是由於傳入時期過短 而被民間社會誤用,或者是因為主流機構如官方和出版商的利用而發生創新,最 起碼都類同地展現出本文欲探討自御宅到宅男的變化面貌。 而促成從「御宅」到「宅男」稱謂的演變因素,除了媒體使用「御宅男」一 詞來形容《電車男》主角外,也由於「宅」一字在漢語中帶有的意義解讀。此即 張冰玉(2015)所提到透過聯想的「漢化」模式。根據教育部異體字的字典定義, 「御」作動詞時為駕馭車馬之意,又作形容詞時則有天子的、帝王的意涵;進而, 「宅」作名詞時可指住所、住處,作動詞時則為存、居。兩者相較之下,假若試 圖進行日常生活的描述,那麼御字應是更難解釋及不常使用的,並且幾乎無法與 臺灣的御宅族想像連結起來。對照而言,在漢語語境中,宅的意思更加淺白且親 近,因為「居於家中」是種大多數人皆體驗過的活動,並且可與私領域有所連結, 也比較能與《電車男》那樣無交往經驗,在家中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的行為聯 想起來。. (御)宅男. 宅男 宅的漢語意 義 隨著宅男的使用蔚為風行,而且是做為一種遭影射違反主流社會道德的對象 而出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具備專業自我認同的御宅族該如何應對呢?從大眾媒體 上較為著名的歷史事件來看,御宅族對於宅男一詞的「誤用」這個議題,曾經出 現過兩次重大的討論。首先是在 2006 年 6 月開始,中視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 猜猜猜》以電車御宅男的風潮為契機,企劃了多次「臺灣御宅男」的介紹以及素 人改造活動。該系列節目雖是以御宅男為標題,但當中的談話大多是御宅和宅男 23.

(28) 這兩種稱呼的參雜使用,顯見當時的宅男尚且僅只做為一種男性御宅族的口語化 指稱。然而,在 2007 年 9 月份的〈ORZ!!臺灣御宅男—猜誰變身後最受女生喜 愛〉的計畫中,節目來賓黑澀會美眉看過御宅族參加者改造之前的外貌,順口提 出說:「看起來怪怪的」、「這種人不應該生活在世界上」等說法。進而,主持人 吳宗憲又在節目中片段擷取了御宅流行小說的內容,使之閱讀起來像是情色文學 作品。雖然他後來聲稱這些只是為了節目效果,然而這樣的做法已引起廣泛回響, 甚至激發出御宅族的到場抗議。 另一次引起重大討論的事件,便是前言所提在 2015 年 7 月台北捷運中山站 的隨機殺人未遂事件中,柯文哲受採訪時的失言風波。在那時期,台北正好歷經 過了一次捷運隨機殺人事件(2014)6,以及文化國小隨機殺人事件(2015)7; 因此,中山站的事件是兩年內的第三起重大隨機殺人事件。事實上,將重大社會 事件與宅男形象扣連在一起的狀況,並非是由鄭捷首開先例。在 2009 年的黃富 康隨機殺人事件8,便已引用過嫌犯的口供,指稱他是效法日本漫畫中的暴力情 節才會犯案。這種武斷的連結正好會使人聯想到與動漫關連甚深的御宅文化。而 這種情形的未預期後果之一正有可能造成擷取了嫌犯的部份特徵(電玩迷)並將 之擴大解釋為犯罪的主要因子。然而,李茂生(2016)整理日本學界的相關研究, 認為暴力案件的犯人特徵可從兩個屬性進行觀察:(一)社會屬性:包含無業、 家庭不和及居所不定的特徵;(二)性格特徵:社會孤立與思想偏激。若更深入 對隨機殺人案件犯人進行描繪,則更強調與社會為敵,並帶有自殺傾向。接下來 便是透過「長期」、「促進」及「誘發」的階段性因素來理解他們的生命歷程。 長期的因素包含了原生家庭和自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形成一種落差導 致的欲求不滿。促進的因素則是在這樣的性格成形之後,歷經了「破滅性的喪失」 , 例如被異性狠狠拒絕的狀況。誘發的因素則有更廣泛的可能性:由於處於社會孤 立而導致沉浸在網路、漫畫的虛擬世界中,結果造成與社會脫節,或是接觸到媒. 6. 2014 年 5 月 21 日於台北捷運龍山寺到江子翠站的隨機殺人事件。這是臺北捷運自 1996 年通. 車營運以來,首起致命攻擊的犯罪事件。 7. 2015 年 5 月 29 日於台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的女學童割喉案。這是第一起校園隨機殺人案。. 8. 2009 年 3 月 9 日於台北市士林區所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總共造成 1 死 2 傷。此事件為台灣. 社會進入 21 世紀的第一件隨機殺人事件。 24.

(29) 體傳播的犯罪訊息等等皆有可能形成誘發因素(李茂生,2016)。然而,長期的 因素往往難以被發現或明指,因此媒體便可能選擇在易於追溯的誘發因素上面大 做文章。例如,在鄭捷事件中,媒體大肆炒作他掛在胸前的遊戲王卡片「青眼白 龍」9以及所涉入的暴力電玩,卻大幅忽略社會結構性和過程性的複雜因素,比 如說在社會少子化下,造成家庭期望提升;抑或是在升學主義教育中,社交過度 壓抑等。 上述兩個代表性的案例除了可以階段性代表宅男脫離御宅一詞而呈現負面 的意涵以外,它們如何引發以及產生怎樣的公眾議論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論述 至今,我們理應能稍加理解宅男的刻板印象與臺灣社會事件的偶然連結。不過仍 有幾點問題必須釐清:如今的「宅男」究竟指涉什麼社會群體,抑或這個群體只 不過是個媒體神話?又除了承載著「宅」一字的漢語意義,以及把「御宅」一族 混同為、甚且化約成負面的「宅男」想像之外,「宅男」這詞本身還有沒有承載 更多的社會語意?新聞媒體是否為了能夠更加便宜地使用該詞,而任意添加了特 定的用法呢?接著在下節,我們將透過對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來進一步瞭解它的 使用方式。. 9. 該卡片為動漫「遊戲王」的相關商品。此商品的特色是作畫精緻,而且在動漫中是具有高侵略、. 破壞力的卡片代表。 25.

(30) 第二節. 報導內容分析. 下表是針對 2004 至 2016 年間,「宅男」與「御宅」兩詞的新聞搜尋之後所 得的資料。資料呈現按照年度別排序,可以大致從表中看出各關鍵字在新聞報導 的趨勢。首先在御宅為關鍵字的報導中,兩大資料庫都顯示了相關新聞最早出現 在 2004 年,並維持著上升的趨勢直到 2007 年。同時,該年也為報導數量的最高 峰,約占了全年度新聞數的 30%,與 2010 到 2016 年間的新聞數量相當,而後便 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次在宅男為關鍵字的報導中,雖在 2006 年以前鮮少出 現相關搜尋結果,但 2007 年開始到 2013 年的數量皆為御宅的數倍。而且,除了 整體數量明顯較御宅關鍵字更多之外,高峰期也來得更晚。其中,在聯合知識庫 的高峰為 2010 年,而在中央社的高峰則為 2013 年。簡言之,御宅和宅男這兩個 詞彙的報導趨勢呈現了較少重疊性、較多接續性,或可說是取代性的關係。 表 4、以「御宅」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聯合資料庫. 中央社資料庫. 年度.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2004. 3. 3. 1.40%. 1. 1. 2.27%. 2005. 14. 17. 6.54%. 2. 3. 4.55%. 2006. 18. 35. 8.41%. 3. 6. 6.82%. 2007. 74. 109. 34.58%. 11. 17. 25.00%. 2008. 24. 133. 11.21%. 7. 24. 15.91%. 2009. 19. 152. 8.88%. 7. 31. 15.91%. 2010. 14. 166. 6.54%. 4. 35. 9.09%. 2011. 6. 172. 2.80%. 1. 36. 2.27%. 2012. 4. 176. 1.87%. 1. 37. 2.27%. 2013. 10. 186. 4.67%. 1. 38. 2.27%. 2014. 14. 200. 6.54%. 1. 39. 2.27%. 2015. 8. 208. 3.74%. 2. 41. 4.55%. 2016. 6. 214. 2.80%. 3. 44. 6.82%. 26.

(31) 100.00%. 合計. 100.00%. 表 5、以「宅男」為關鍵字的新聞資料庫搜尋結果 聯合資料庫. 中央社資料庫. 年度.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條目數. 累積條目. 百分比. 2004. 0. 0. 0.00%. 0. 0. 0.00%. 2005. 2. 2. 0.06%. 0. 0. 0.00%. 2006. 15. 17. 0.46%. 3. 3. 0.32%. 2007. 234. 251. 7.25%. 62. 65. 6.67%. 2008. 408. 659. 12.65%. 55. 120. 5.92%. 2009. 404. 1063. 12.52%. 87. 207. 9.36%. 2010. 455. 1518. 14.10%. 97. 304. 10.44%. 2011. 368. 1886. 11.41%. 107. 411. 11.52%. 2012. 366. 2252. 11.35%. 86. 497. 9.26%. 2013. 367. 2619. 11.38%. 144. 641. 15.50%. 2014. 278. 2897. 8.62%. 105. 746. 11.30%. 2015. 197. 3094. 6.11%. 100. 846. 10.76%. 2016. 132. 3226. 4.09%. 83. 929. 8.93%. 100.00%. 合計. 100.00%. 接著我們透過系統性抽樣選取了樣本進行更細緻的內容分析10。在兩資料庫 中,我們合計抽取了 441 份樣本。其中,在聯合知識庫內選取了關鍵字為「御宅」 的新聞樣本 21 份,關鍵字為「宅男」的有 322 份;而在中央社資料庫內則分別 選取了 5 份及 93 份。 (一)宅男的意涵 宅男在新聞報導中的意涵包羅萬象,這點從報導的版面可略窺一二。最初 3. 10. 由於「宅男」關鍵字的搜尋結果過多,因此我們是按照日期排序以後,每間隔 10 篇選取一篇. 進行內容分析。 27.

(32) 篇關鍵字為御宅的報導,是來自「國外社會」與 2 篇「國際焦點」的版面。而以 宅男為關鍵字的前 3 篇,則來自於「國際焦點」 、 「地方新聞」與「讀書人」版面。 這種情形初步意味宅男一詞比較具備多義性與在地性。 在此之後,所有提及宅男的新聞樣本,來源依舊是十分多元。又由於後來 出現了宅男女神的流行用詞,以及國外影集「宅男行不行」的得獎新聞,因此影 劇明星類別也佔了一定比例。針對這兩個關鍵字的區別化描述上,御宅的部份大 多都會明確指出符合特定類屬的族群,例如:動漫迷、對特定文化有深刻了解的 人士,或是強調御宅族「聖地」的秋葉原等。不過既使在此處,誤用或混用的狀 況仍然時常出現: 冬天特別容易引發特定疾病,像是素有冬季殺手之稱的腦血管疾病及心 肌梗塞……待在家裡的御宅族也要小心大吃大喝、溫差大誘發心肌梗塞 等疾病(經濟日報,2015/02/02)。 此處的御宅用法便取用了「宅」一字的漢語意義,特別強調在家的概念。無 論這是一種轉借或者簡化的使用,皆明顯脫離了原意,甚至開始偏向現今新聞媒 體對宅男一詞的想像。進言之,因為此則報導是較新的年份,所以我們可以合理 懷疑如今宅男的使用模式,正潛在地回過頭去影響、扭曲了媒體乃至於社會大眾 對於御宅族的認知。 至於宅男這部份,由於報導敘述中出現的場合較為頻繁且多元,因此以下將 節錄各種用法上具有代表性的新聞論述,並採夾敘夾議的方式進行準類型的分 析: 1. 不擅打扮、缺乏戀愛經驗 「宅男改造計畫」是趕搭熱門日劇「電車男」及熱門影集「酷男的異想 世界」風潮,為校園內性格內向且不善於打扮的害羞男同學進行改造。 由畢聯會幹部結合校外專業設計師,將宅男們改頭換面(中央社, 2006/09/17)。 「個性內向且不善於打扮」是內文給宅男的註解,而且強調延用了日劇《電 車男》對御宅族主角的形象塑造。該劇中的主角是位動漫電玩迷,不擅打扮且沒 28.

(33) 有戀愛史。正是這樣的敘述為甫傳入臺灣的御宅一詞奠定了形象基礎。因此可以 推斷,此處的宅男雖然援用了「宅」一字,但其意涵卻非本章開頭所說,單純指 涉待在家這件事,反而是較貼近御宅族的行為和形象。即便如此,這樣的解讀也 不免有倒果為因的模式,例如:不修邊幅、不善交際是其行為(過度專注於某物, 此處為動漫)的結果,算是自日本便存續下來的概念。 2. 在特定領域專精 自稱高中時是鐵道宅男的伸太郎,走的是鐵路環島。對保存良好的車站 印象深刻,更對玩抓娃娃機念念不忘(聯合報,2009/05/09)。 這類「動漫宅」、「鐵路宅」的用法似乎較為貼近日本對御宅族的使用。然 而,報導在此處卻使用「宅男」而非單一宅字,突顯了該詞已有了在地性的發展, 也凸顯了日本御宅族的內涵在臺灣逐漸被宅男一詞所混淆和取代。 3. 純情、容易受騙 彰化縣和美鎮黃姓男子因體重超過一百公斤,不敢真正交女朋友,只敢 上網編織愛的夢想。半年前他認識暱稱「小莉」的女網友,彼此以老公、 老婆相稱;對方以各種名目要錢,他花光廿多萬元積蓄,只換來一堆匯 款收據(聯合報,2007/05/23)。 「純情、容易受騙」的用法往往搭配上內向以及沒有戀愛經驗,因此與前一 特徵看似類同。然而,這兩者之間仍有些許差異。如果前述的未有戀愛經驗比較 偏向微觀層次的個體失能,那麼此處更加強調了中距甚至宏觀層次,意即將「宅」 的個人問題延伸到社會議題的面向。 4. 低調行事 (1)謝長廷昨晚舉行網路記者會說,療傷養病期間過「 宅男」生活(中 央社,2007/10/09)。 (2)由於馬總統上任後行程遽減,加上在水災期間未前往勘災,被媒體 戲稱為「宅男」(中央社,2008/06/18)。 29.

(34) 此處的「低調」多用於政治場域,並且不分政黨背景皆有被使用過,其中大 部分指涉 2008 年馬英九上任後的低調行事作風。由於內文中同樣並未針對為何 使用宅多做解釋,故應可視作最初「個性內向」概念的延伸。若做較負面的解讀, 則可能有鮮少與外界互動、不善於傾聽民意,結果導致「自我感覺良好」等評價 性意涵。 5. 科技、理工產學相關人士 (1)在洪蘭眼中,學資訊工程、長得陽光帥氣的兒子,其實是個名符其 實的「宅男」……總是坐在電腦前,同時盯著兩台電腦螢幕作電腦動畫 (聯合報,2008/09/07)。 (2)首先面試的是 29 歲林姓工程師,他之前在南科園區工作,自稱是 喜歡玩電腦的「宅男」(聯合報,2009/02/17)。 由於日常接觸的多為電腦等「非人」的科技物件,理工產學界的相關人士經 常被認為較少與人互動,從而被貼上性格內向怪異、缺少人際交往等負面標籤。 然而,這同時忽略了他們在內團體當中,甚至是善於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人際互動 的可能。結果便是呈現這種簡化的刻板印象。 6. 溫和、善良 麻生希望改變自己粗魯的形象,努力將自己改造為「御宅男統帥」 ,自誇 一週看 10 本漫畫,並多次與「漫畫迷」同志相見歡(中央社,2009/08/30)。 透過與「粗魯」一詞的對比,可以凸顯宅男具有溫柔的性格特徵。值得一提, 敘述是透過「御宅男」這樣的用詞,而非單純的宅男,因此這種溫和善良的意義 是否先被賦予御宅族的內涵再被延伸應用,甚至可能只存在於御宅之中,仍是值 得商榷的問題。 7. 犯罪預備軍 (1)犯下弒母案的林至豪,在親戚鄰居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大學 畢業後成天窩在家裡上網(聯合報,2012/02/16)。 30.

(35) (2)柯文哲昨天受訪時說,從鄭捷、到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犯案人 都是很孤立的,不跟家人密切來往的所謂「宅男」 。雖然柯文哲隨後解釋, 他所說的「宅男」 ,是指整天不跟人家交往,也不跟家人講話的人,但引 起污名化「宅男」的批評(中央社,2015/07/22)。 此概念乍看是延續了日本在宮崎勤殺人事件之後,御宅族被負面刻板印象化 的那段時期。然而,臺灣卻是要等到 2010 年後發生了各類社會公安事件,加上 宅男一詞被賦予多義性,才將犯罪預備軍的概念納入範疇之中。值得強調,新聞 媒體在使用宅男一詞形容欲指涉對象時,往往會透過「旁人指稱」的手法來撰寫。 此類報導方法可能是為了避免受到「自認遭指涉」的族群(如御宅族)反彈,同 時又能發揮宅男在社會上刻板印象的效果,從而簡便地針對嫌犯進行指認。 8. 待在家中 李源德強調,另一半固然重要,但老人家還是需要朋友,擴大生活圈。 有些人退休之後,變成老宅男、老宅女,整天待在家裡,少與人互動, 這絕非養生之道(聯合晚報,2010/05/16)。 「宅」在家不出門,是所有使用中最廣泛的模式,而且經常搭配體育、健康 等題材的新聞出現。因應宅的漢語意涵易受大眾理解,並更好放大解釋為不與人 互動、不運動等違背當代社會交往的期望行為。而且,大多數這類報導會將該詞 與「陽光」 、 「活力」等特徵對比起來,形成一組對立的辭彙。但是,也有少數像 是「樂於宅在家」的描述,使其趨於中性甚至正面形象,因此又與先前的溫和、 善良概念產生某種親近性。 值得強調,雖然本節以上分別陳立語意的特徵面向,但是在新聞媒體的實際 使用上,常常是混合並具有跨意涵的指涉。這點也呼應到本文前言提及宅男的意 涵會與時並進,但並不會完全消泯,反而是會綜融各個時期的特色。在爬梳過新 聞媒體中宅男的一般用法之後,本節以下將補充描述和詮釋使用上更特殊的狀 況。 (二)宅男女神的時代 在全部的樣本中,約有 17% 的報導內容中提到了宅男女神。這些樣本皆屬 31.

(36) 於在宅男關鍵字中搜尋到的新聞。這類新聞在 2013 到 2015 年間佔了 30% 以上 的比例,因此可謂是宅男女神的全盛期。這類報導大多不會對於宅男女神應具備 的特徵有更進一步描寫,而是將其視作一種可想而知的先驗存在。此情形正好呼 應到了張約翰(2015)所提到,宅男的女神是將各種可以被「萌」到的要素化約 以後所形成的辭彙。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本文前言提及網路新聞的觀察中,宅 男女神的時代是 2009 到 2011 年。但是在新聞資料庫內的樣本統計中則出現了延 遲的狀況。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出於網路新聞的媒介特性,會更迅速反映社會流 行的趨勢。關於這點,我們將會在後面有關媒介生態學的章節中進行補述。 (三)御宅與宅男的重疊使用 樣本中有少部分(10 篇,約佔 3%)報導內的敘事,同時出現了「御宅」與 「宅男」兩個關鍵字,且大多數出現在 2010 年以前。這可能是由於宅男的意義 會隨時間逐漸與御宅分歧的緣故。若進一步細看這幾篇報導的內容,或許能對兩 者間的歧異有更進一步的釐清。 第一篇重疊的樣本,同時也是宅男關鍵字的第一篇報導,出現在 2005 年經 濟日報的國際焦點版面。《一年 4,110 億日圓日本御宅族消費力驚人》一文,將 御宅做為一國外的新興文化介紹,其中提到宅男的段落為: 最近播映的日劇「電車男」大受歡迎。劇情描述一位苦戀的御宅男在電 車上從醉漢之手拯救一位美女後,努力終獲美人心。 這類將御宅和宅男連結在一起的用法,在當時可能僅是試圖強調該御宅族的 性別,然而卻也非意圖開啟了日後純粹使用「宅男」的契機。接續其後的新聞, 除了將兩者視作類同意義的交互運用外,也有刻意提出尋求導正視聽的說法,例 如下述這則報導: 御宅族也好,宅男也罷,在愛好正名的台灣只聞宅字響,卻無多少人了 解。一邊在當「幻想御宅族」 ;另一邊在作「御宅族幻想」 (聯合報,2007)。 文中明確地提到媒體乃至社會的斷章取義,對於宅男與御宅族經常一概而 論的謬誤。另外,也有面臨負面事件的牽連,而試圖為御宅族正名化的挺身發言:. 32.

(37) 綜藝節目曲解「動漫迷」與「御宅族」 ,導致動漫迷上街頭抗議……希望 外界不要再將代表專業的「御宅族」與負面的「宅男」一詞混為一談(中 央社,2007/10/05)。 然而,上述文章除了將宅男與御宅明白區分為兩個群體外,雖從未明指何 種特徵使之不同,同時卻還是將宅男定調為一種負面的辭彙。從此處可知,當御 宅與宅男被並置在一起時,宅男反而會承載特別負面的意涵,以便御宅可被澄清 為中性/正向群體的辭彙。. (四)與其他辭彙意義上的混用 「隱蔽人士」如前所述,表示過著足不出戶、自我封閉生活的人們。 「尼特 族」 (NEET)則是意指非就學(education) 、就業(employment)及訓練(training) 的人士。而此次抽樣也擷取到了不少實際上指涉該詞,但書寫上卻援用宅男來代 替的狀況。比如「足不出戶」 、 「想辦法讓他們出來走走」等形容本應屬於隱蔽人 士的用法。或是有如下述綜合型態的用法: 1. 或許有太多堅持,加上好高騖遠,以致始終找不到工作。最後,他變 得意志消沉,除不修邊幅外,也常窩在家中看電視或玩線上遊戲,成了 所謂的「宅男」。 2. 日本內閣府今天公布,逾半年沒上學、工作的 15 至 39 歲的「宅男宅 女」人數,估計約有 54 萬 1000 人。相較於 6 年前,宅男宅女的 人數減 少,但宅資歷有長期化的情況(中央社,2016/09/17)。 第一則新聞的內容,以非就業、就學及受訓的狀況而言,確實符合尼特族 的特徵。若是只待在家不與人互動,則符合隱蔽人士的想像,但最終卻選用了宅 男一詞借代。然而,除了 ACG 領域相關的線上遊戲外,內文難以找到與御宅有 關的定義。至於第二則新聞中,在其他新聞媒體(日本集合11、熱新聞等)的報. 11. 引自網站 http://www.newsjs.com/url.php?p=http://japhub.com/?c=3359。取用日期:2017 年 8 月. 1 日。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the suggestions collected from the Principal Questionnaire and this questionnaire, feedback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takeholders through meetings and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syllabus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and it integrated mathematical culture to develop game-based lesson plans to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Indeed, in our example the positive effect from higher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default swap spreads on the mean numbers of defaults can be offset by a negative effect from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