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壓力與因應之定義及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壓力與因應之定義及內涵

壹、壓力之理論與定義

壓力的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學及工程學上的名詞,意指將力量充分施予一物體 或系統上,使其扭曲變形(葉兆祺,1999)。在心理學領域中,Canon (1932) 認 為人在面臨壓力時,會引發「戰或逃」(fight-or-flight)的行為反應適應生活。

後由其學 Selye (1978) 繼承他的壓力理論,發展出壓力的「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引起學界對於壓力的討論,廣泛的運用壓力一 詞。而後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於研究中表明,不僅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

更要視壓力為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反應結果。並進一步將壓力歸納為三種理論取 向。刺激取向觀(stimulus definition)、反應取向觀(response definition)、互動 取向觀(relational definition),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刺激取向觀(stimulus definition) 刺激取向學者認為壓力源自外在環境 刺激,刺激會影響個體內在心理感受,強調造成壓力之「壓力源」(stressor)。

該取向代表 Holmes 與 Rahe (1967) 發展「社會再適應評估量表」(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用以測量因生活事件改變所引起的壓力。例 如:天災、退休、離婚等。每一個生活改變的事件都具有特定分數,事件本身包 括正面與負面,這些事件的加總即為壓力指標。然不同個體面對同樣的壓力源會 有不同的歷程及反應,需要考量壓力的其他層面 (Lazarus & Folkman, 1984)。

二、反應取向觀(response definition) 反應取向學者將探討之重點放在外在 環境刺激所造成個體的生理反應,強調 個體受壓力的整體性反應,作為壓力指 標,例如:生理狀態、情緒喚起等。其中代表性的理論為 Cannon (1932) 的戰 或逃的理論,以及 Selye (1956) 的一般適應 症候群(GAS)。 Selye (1978) 指 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的非特殊化反應(nonspecific response),無論壓 力來源為生理、心理、社會的,皆可引發個體一系列相似的生、心反應。該學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進一步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反應模式,其反應歷程為以下三階段,如圖 2-1-1 所示。

(一)第一階段:警覺期(alarm reaction)是個體對壓力源的第一個反應,個體 突然覺得自己暴露在有害的刺激下,基 於交感神經與腎上腺素交互作用,身體 會開始啟動身體資源。

(二)第二階段:抗拒期(resistance stage)壓力持續,身體進入抗拒階段,此時 生理功能處於動態平衡抵抗壓力。但若壓力太強或持續時間太長,身體便無法抗 壓,會進入耗竭期。

(三)第三階段: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長期的壓力使身體適應能力逐漸衰 退,個體對壓力源的抵抗力會消耗殆盡,身心耗竭,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 疾病,嚴重者甚至死亡。

高 抵抗層次

警覺期 抗拒期 耗竭期 圖 2-1-1 Selye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之反應歷程

三、互動取向觀(relational definition)

刺激取向觀與反應取向觀皆不足以完整解釋壓力歷程,單純以壓力源、反應 作為壓力的解釋有其侷限性,然互動取向融合了上述兩種觀點,視壓力為個體與 外在環境持續互動和適應的歷程,產生的威脅及生理的反應,是個體和環境互動 的結果。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所提出的理論為該取向代表,認為壓力是認 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及壓力因應(coping)的結果。其中評估包含兩個歷 程: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與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初級評估

Parker 與 Endler(1992)之文獻回顧中指出,因應行為之研究大致可分為兩 大取向。其一是個體內取向(intra-individual),通常研究同一個體在面對不同情 境的因應行為及認知反應,重視個體在特定壓力情境下,因應行為的改變,亦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應的歷程(process);個體間取向(inter-individual)著重於測量個體在不同壓 力情境之因應分數,或於同一壓力情境所形成的穩定因應型態,能探討個體間的 差異。前者強調因應行為隨時間及情境不同而改變,視因應為一不穩定、變動的 狀態(state);後者認為因應行為具跨時及跨情境的穩定性,視因應為一種特質 特質(trait)(Lazarus, 1993)。

Lazarus 和 Folkman (1984) 之壓力互動理論(transaction theory)為個體內 取向的代表性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壓力是個體評估事件的動態歷程,當負荷或 相對的資源超過個體所能應付時,便會產生壓力。壓力來臨時,個體透過認知評 估(cognitive appraisal)來選擇合適的壓力因應策略。也就是說壓力是認知評估

(appraisal)及壓力因應(coping)的結果。而評估包含兩個歷程: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與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這部分在前述壓力定義的段落中 已有論述。依據 Lazarus 與 Folkman 論述,因應能區分為兩大類:問題焦點因 應(problem-focused coping)及情緒焦點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焦 點因應是指個體會企圖去處理問題的行為與想法,例如訂立計劃與行動來解決問 題;情緒焦點的因應是個體企圖去管理壓力所造成的負面情緒,減少痛苦。如正 向再評估、壓抑情緒或否認事實等,皆為情緒焦點因應的策略之一 (Folkman &

Lazarus, 1980; Lazarus & Folkman, 1984)。一般而言,個體對壓力的評估會影響因 應策略的選擇,當個體評估情況可能改變時,較容易採取問題焦點因應,當個體 評估壓力源具有傷害性、威脅且情況無法改變時,會傾向使用情緒焦點因應 (Folkman, Lazarus, Dunkel-Schetter, DeLongis, & Gruen, 1986; Lazarus & Folkman, 1984; Moos, 1984)。Carver, Scheier 與 Weintraub (1989) 認為只有問題焦點與情 緒焦點的因應無法解釋所有因應方式,遂以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理論 為基礎,將策略重新分成問題焦點因應、情緒焦點因應以及較無用的因應策略,

並進一步發展成量表。

Roth 與 Cohen (1986) 以面對壓力的兩個基本方向,或指壓力因應的方向,

區分為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逃避因應(avoidance coping)。這兩種模

質或傾向因應策略選擇的影響。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是指當個體面對、

投入壓力源所採取的行為、認知動作,包含主動因應、計畫、接受、使用情緒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oos 與 Schaefer (1993)亦以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壓力理論為基 礎,再重新將因應分為認知趨近因應(cognitive approach coping):以邏輯分析 和積極的再評估,重新審視壓力源,重新定義壓力源。行為趨近因應(behavioral approach coping):個體採取行動直接面對壓力,或尋求引導和支持的資源。認 知逃避因應(cognitive avoidance coping):個體消極地否認壓力存在,自我否定 或認為情勢無法改變。行為迴避因應(behavioral avoidance coping):個體尋求 替代性活動來降低壓力的傷害,同時透過宣洩情緒來降低精神上的緊繃。

Compas, Connor-Smith, Saltzman, Thomsen 與 Wadsworth (2001) 中的投入 式因應(engagement coping)與脫離(disengagement coping)兩種分類。投入是 指「用來面對壓力源或個人情緒及想法的反應」;脫離是指「用來遠離壓力源或 個人情緒及想法的反應」。其中投入式因應的概念類似於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包含尋求解決、情緒調節、接納、認知再建構等。而脫離式因應概念 如同迴避式因應(avoidance coping),包括逃避、否認等方法。

綜合上述,有狀態(state)與特質(trait)論述之爭,亦有強調壓力評估,解 決壓力問題本身或處理其衍生情緒的分類,或為了凸顯面對壓力的方向,區分出 如面對或遠離等因應向度。雖大部分仍是源自於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 理論所衍生出來,建立在問題焦點與情緒焦點因應方式之基本分類上,再根據不 同的研究目的、對象,或要凸顯壓力的某個內涵,將舊有的因應策略建構成新的 向度。

承接上述壓力因應之理論及向度分類方式,本研究針對國內外諸位學者對壓 力因應之定義整理於表2-1-3,進一步提出本研究的壓力因應定義。

Folkman, Lazarus, Gruen 與 Delongis Connor-Smith, Saltzman 與

Thomse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肆、壓力因應的測量

Folkman 與 Lazarus (1980) 發展因應方式檢核表(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WCC)。WCC 為 68 題因應量表,用來測量個體處理壓力源內、外在威脅的行 為與想法。主要分為問題焦點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與情緒焦點因應

(emotion-focused coping)兩大類。WCC 有七個分量表,包含問題因應量表

(Problem-Focused Coping)、希望思考量表(wishful-thinking)、成長量表(growth)、 最小化威脅量表(minimize threat)、尋求社會支持量表(seeks social support)、

自責量表(blamed self)、混合量表(mixed scale)。WCC 是因應量表發展的起 點,同時是將該兩大分類推入實徵研究的證據之一 (Lazarus & Folkman, 1984) 。 除了用來測量社區中年男女日常壓力因應方式之工具外,後續也受到學界的重視 以及不同領域、研究對象的廣泛應用 (Folkman & Lazarus, 1980; Halstead, Johnson,

& Cunningham, 1993; Mishel, Sorenson, Hilbert , & Jacobson, 1993; Troop, Holbrey, Trowler, & Treasure, 1994) 。

然而 WCC 卻被批判發展時所使用的樣本數過少、測量構面過於複雜以及 題目過多等缺點 (Vitaliano, Russo, Carr, Maiuro, & Becker, 1985)。Folkman 與 Lazarus (1985)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修訂舊版的 WCC,改為因應方式量表

(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 WCQ),將原先的是非答題,改為李克特式四點 量表,以因素分析及斜交轉軸法,最後分類為三個向度,八種因應策略,包含問 題焦點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緒焦點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希望思考(wishful thinking)、疏離(distancing)、強調正向面(emphasizing the positive)、自責(self-blame)、減緩緊張(tension-reduction)、自我孤立(self-isolation)。混和式因應(mixed problem-focused coping):尋找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共 66 道題,其中各分量表的信度介於.56至.85之間。

Carver, Scheier and Weintraub (1989) 認為使用 Folkman & Lazarus (1980, 1985) 的WCCL的題目缺乏理論基礎,著手採用 Lazarus 之壓力模型及行為的自 我調節模型為指引 (Scheier & Carver, 1988) ,以 978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製因應量表(coping orientations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scale, COPE),COPE 用 以評估一般人面對特定壓力源的慣用因應方式。分為 13 個分量表,全量表可歸 納成三大類別,包含問題焦點因應: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計畫(planning)、

壓抑其他行動(suppression of competing activities)、克制因應(restraint coping)、

尋求工具性之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instrumental reasons)。情緒焦 點因應:尋求情緒性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emotional reasons)、正 向重釋(positive reinterpretation and growth)、接納(acceptance)、否認(denial)、

尋求宗教慰藉(turning to religion)。較無用的因應策略:專注於情緒及情緒宣洩

(focus on and venting of emotions)、減少行為上投入(behavioral disengagement)、 減少精神上投入(mental disengagement)。每個分量表 4 道題,共 52 道題,

全量表 Cronbach’ s α 介於.45至.92之間。八週的再測信度介於.46至.86之間。因 為該量表因不僅可測量情境性因應,亦可使用於特質性因應而廣泛被利用。

後來由於 COPE 量表的題目過長,施測耗時,考量到方便性,Carver (1997)

後來由於 COPE 量表的題目過長,施測耗時,考量到方便性,Carver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