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運動參與之定義及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運動參與之定義及內涵

壹、運動參與之定義

本段落先就「運動」一詞的概念討論起,進一步論述「參與」的意義,最後 歸納出本研究對於運動參與的名詞定義。

「運動」一詞,最常使用的定義,是一有計劃、有組織、重複以及有目的性 的身體活動,通常為了維持或改善身體某方面的能力或健康,如心肺能力、肌肉 強度、肌耐力與身體靈活性等,也會為了自己的健康、外表、體重、壓力、情緒 管理或社交等方面而運動,身體活動是透過身體上骨骼肌來促成,過程中造成身 體能量消耗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 周嘉琪、胡凱揚,2005)。

而「參與」指的是一種行為的投入(involvement),該行為的投入不僅是身體的 加入過程,也包括心理的投入,包含個體的認知、情感、意志及興趣等心理因素,

這些心理因素的投入,影響著該行為的投入程度(劉海燕、于秀,2005)。故運 動參與所指的就是對於運動這項行為的身、心投入。

學界對於運動參與有諸多定義,章宏智與柏佩蘭(2009)認為運動參與是在 非競賽情境身體活動的一種參與行為,並且以增進身體適能的任一功能為其主要 或次要目的。運動參與一詞的討論已不限定於競技情境當中,逐漸有不少在非競 賽情境討論運動參與的研究,如此可區分競技情境與非競技情境,區別出競技運 動員與一般大眾,更廣泛地討論一般大眾參與運動情形。

鍾福啟(2013)將運動參與行為定義為在課餘閒暇的時間從事身體活動,功 能性利益為促進或維持體適能。林志豪(2013)認為運動參與是非受迫性地或強 制性地參與的行為,在非競技情境中的身體活動參與行為,以增進體適能各面向 為目的。由此可知運動參與的討論,更著重將運動視為具休閒的特性,參與者參 與運動,是自願的、非受迫性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本研究定義運動參與是一具有目的性、計畫性的,個體為了增進 身體功能,自願地運用閒暇之餘所從事的身體活動,過程中包含身體的投入,也 包含認知、情感、意志及興趣的投入。

貳、運動之心理意涵

運動影響心理層面廣泛,故在討論運動與壓力因應之前,本小節先透過回顧 運動在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來探討運動之心理意涵,進而推論運動參與對壓力 因應的影響。

過去運動心理學領域多關注在競技場上,如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運動表現等 議題。近年來,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逐漸開始討論運動與一般大眾心理 健康的關係,更多地探討規律運動對心理層面的影響。在這些研究中,討論重點 如焦慮、憂鬱情緒的關係,對紓解壓力、對自尊、自我概念的影響,運動是否帶 來主觀幸福感(well-being)等方面 (Taylor, Sallis & Needle, 1985; Berger, 1996;

Biddle & Mutrie, 2007)。以下分別論述之。

在運動與情緒的研究中指出,運動能改善憂鬱症、焦慮症狀,且有規律運動 習慣者,普遍有較低的憂鬱、焦慮情緒 (O'Connor, Raglin, & Martinsen, 2000; Motl, Birnbaum, Kubik, & Dishman, 2004)。DiLorenzo 等人 (1999) 研究設計一隨機對 照組實驗,透過 12 週有氧運動介入,檢驗健康成年人在實驗介入後,身體心肺 功能及心理健康結果。結果指出,運動除了對於心肺功能提升有所幫助外,也對 於焦慮、憂鬱以及自我概念有顯著效益,一年後的追蹤效果仍顯著,顯示運動對 心理健康有有短期、長期效果。在 Goodwin (2003) 橫斷性研究中,研究者試圖 比較規律運動成年人與不運動者之間,於情緒疾患盛行率差異,研究結果指出,

規律運動與憂鬱、焦慮症呈負向關係,亦即規律運動者,憂鬱、焦慮症盛行率較 低,由此可知,運動對於健康成年人情緒疾患,有預防效果 (Ströhle et al., 2007;

Ströhle, 2009)。

過去在臨床、心理治療領域中,以運動做為介入處方似乎不是那麼普遍,原 因是運動過於指導性,且大多數治療師認為個案來談的是心理疾病,與身體或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並無關聯,但也忽略了身體與心理的連結 (Faulkner & Biddle, 2001)。然從 1970 年代晚期,運動介入心理治療就開始受到了注意,逐漸重視運動對心理健康的效 益,醫生與相關專業人員也開始建議病人運動 (Rooney, 1993),爾後運動處方就 常被融入在心理治療中,作為治療憂鬱症、焦慮症之治療方法之一。如 Babyak 等人 (2000) 以成年重度憂鬱症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派至有氧運動組 別、抗憂鬱藥物治療組別以及合併兩種介入方法的組別。研究發現,四個月後,

三組的憂鬱情緒均有明顯改善。十個月後的追蹤測量發現,有氧運動組的復發率,

顯著低於單純服用藥物組別,顯示運動是一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

至於在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領域,規律且持續的運動參與或體能性活 動,可增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Ruuskanen & Ruoppila, 1995 ; Hassmen, Koivula,

& Uutela, 2000)。而這些運動所帶來的心理幸福感,可能是影響運動者的正面情 緒並帶來焦慮、憂鬱情緒的改善的重要因素 (Berger & Mcimman, 1993)。國內陳 建瑋、季力康(2009)旨在探討不同運動階段的大學生,其基本心理需求及主觀 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情形。其中一項結論指出,受試者在不同的運動階段中有顯著 差異,運動階段越高者,主觀幸福感也越高,也就是透過規律投入於運動,能滿 足個體需求,產生愉悅的成就感與價值感,進一步產生幸福感。Dionigi (2007) 試 圖透過質性研究提供重量訓練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機轉,參與者經十二週重量訓 練介入後,並自陳訓練使他們感覺很好(feeling good),富有相當程度的成就感、

以及對健康有控制感,且這些感受能夠類化到日常生活裡頭,增加參與者的心理 幸福感(well-being)、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顯示運動能夠為個體帶來綜合性的心理成長。

運動與自尊間具有正向的關係。若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對自己會有較正面的 評價,尤其是在個體具有較低的自尊時,效果更是明顯,主要是因為運動可以促 進身體的自我效能(physical self-efficacy)、身體勝任感(physical competence)

以及身體接受度(physical acceptance)等身體自我概念的提升,進而影響個體的 自尊 (Sonstroem & Morgan, 1989)。Richman 與 Shaffer (2000) 的研究指出,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規律運動習慣或平時運動參與程度較高的青少年,對於個人的健康、身心狀況或 自尊也會較佳。國內盧俊宏(1999)的研究對女大學生進行十週重量訓練介入。

研究結果發現重量訓練除了提高身體肌力外,亦可促進正面身體自我概念、降低 負面心情及提升正面心情,故運動不僅能增強身體的強度及能力,也使個體對其 身體自我有更正向的認識與覺知,從而影響自尊。該結果和 Ossip-Klein, Doyne, Bowman, Osborn, MeDougall-Wilson 與 Neimeyer (1989) 的研究中一致,運動能 提升自我概念,可能與運動所帶來自身肌肉維度、力量和身材外觀的改變有關,

透過改變身體外觀,個體漸能達成自我理想中的身材,創造理想中的身體自我,

同時也說明每種運動形式影響心理健康的途徑和結果可能不同,卻並非只有一種 運動形式才能促成心理健康效益,且皆需受到重視。然而,並非所有研究皆認為 運動能提升整體自尊的提升(Stein, Fisher, Berkey, & Colditz, 2007)。且運動雖會 影響身體自我概念,但這方面的自尊具有領域的特殊性,如運動表現好的人,不 一定在學業表現有較高的自尊,所以是否能進一步影響整體自尊,目前還有待討 論,尚需要建立進一步的因果路徑,之中也可能存在調節變項(陳美華,2007)。

綜合上述,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越來越重視規律運動、運動參與對於心 理層面的影響,也證實運動對於心理健康效益顯著,在情緒方面,能減緩負面情 緒、對情緒疾患發揮治療、預防效果,同時能增進正向情緒,產生心理上的愉悅 感、成就感,進而創造心理幸福感。而規律運動者,有較高身體自尊與自我概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運動強度、頻率,對於個體的心理效益會有不 同程度的影響,過頻繁或強度過高的運動甚至帶來反效果。在Brown 等人 (2000) 的論文中提及,參與中強度的運動所能獲得的心理效益,高於參與強度較低的運 動。類似的結果在 Moses, Steptoe, Mathews 與 Edwards (1989) 的研究中被指出,

中等強度運動參與具有增進情緒的效果,但是高強度的運動則不然。Netz 與 Wu (2005) 以後設分析,綜合 36 篇文獻探討運動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結果認 為,中等強度的運動,有最佳的益處。強度低的運動,對心理幸福感影響最小。

而強度過高、時間過長的運動,個體能知覺到的幸福感會比參與中強度運動者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樣的研究結果表示,適度的運動強度對於情緒才具有增進效果,並非越多的運 動就能帶來越多的心理效益。同時,即便運動與不同的心理效益具有相關性,但 卻不是互為因果,需要謹慎的使用結論。由此可知,運動參與的強度及頻率亦為 評估運動重要的環節,故促使本研究將強度及頻率作為研究的目的之一。

參、運動參與之測量

選擇運動測量方法時,考量到受試者特性、研究可行性、測量方法的信效度 等方面來進行評估。有關運動的測量,於 Laporte, Montoye 與 Casperson (1985) 之研究中,蒐集測量運動參與行為的研究資料,指出評估運動的方法多達三十種 以上,研究進一步將其整理為七大類:熱量測量法(calorimetry)、工作分類法

(job classification)、調查法(survey)、生理測量法(physiological markers of physical activity)、行為觀察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機器或電子儀器測量 法(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onitoring)、飲食測量法(dietary measures),上 述七大類測量方法。

礙於大部分的研究樣本數較大,同時考量到便利性及經濟,且運動行為的測

礙於大部分的研究樣本數較大,同時考量到便利性及經濟,且運動行為的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