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研究-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果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研究-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果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婉真 博士. 政 治 大. 大學生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研究-心理資 立. ‧ 國. 學. 本的中介效果. ‧.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sit. y. Nat. Participation and Stress Cop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n. al. er. io.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Mediator. Ch. e n g c h i. i Un. v. 研究生:許傑銘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七月.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間的 關係,同時也欲瞭解「心理資本」是否能作為「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中 介變項。研究以 280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含「運動 參與問卷」、「心理資本量表」、「簡明因應量表」為研究工具,並經描述性統 計、獨立樣本 t 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研究分 析結果如下: 1. 在描述性統計結果中發現,大學生運動參與程度低者為數較多,而每週運動次. 政 治 大 平均運動強度介於輕鬆至有點疲累。大學生每次運動強度、時間尚充足,但頻率 立. 數落在每週 2 次至 3 次之間,平均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落在 31 至 90 分鐘之間,. ‧ 國. 學. 較低。. 2.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頻率」與「運動持續時間」有顯著差. ‧. 異,男大生在「運動參與」、「運動頻率」與「運動持續時間」得分上顯著高於. y. sit. al. er. io. 於女大生。. Nat. 女大生;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心理資本」上有顯著差異,男大生之得分顯著高. v. n. 3. 大學生「運動參與」與「心理資本」之間有顯著正相關;「運動持續時間」與 「心理資本」有顯著正相關。. C h. engchi. i Un. 4. 大學生「運動持續時間」與「趨近因應」之間有顯著正相關;「運動平均強度」 與「逃避因應」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5. 大學生「心理資本」與「趨近因應」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6. 「心理資本」對「運動持續時間」及「趨近因應」之間的關係,具有完全中介 效果。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未來研究方向及實務現場提出建議。 關鍵詞:運動參與、心理資本、壓力因應. 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tress cop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aimed to tes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xercise participation and stress coping as well. In this study, the participants were 280 college studen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Exercise Participation Scale”,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 and “Brief COPE”. Moreover,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Pearsons’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立. 政 治 大. And the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國. 學.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more students with low scores in. ‧. exercise participation. The average of exercise frequency was 2-3 times per week. The average of exercise duration was 31-90 mins, and exercise intensity was between easy. y. Nat. er. io. sit. and a little tired. Which means that the exercis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fficient, but the exercise frequency was relatively low.. n. al. Ch. i Un. v. 2. Different genders of the testing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xercise participation,. engchi. exercise frequency and exercise intensity. Male student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females’;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genders of the testing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le student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females’. 3.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xercise participat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exercise du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4. The exercise du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roach coping; The exercise intensity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avoidance coping.. i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4) 5.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roach coping. 6. Psychological capital play full mediator role for exercise duration to approach coping.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advanced discussions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exercise participation, stress cop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ii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5) 謝 辭 研究所求學之路漫漫,尤其為了取得心理師的入場券,得兼顧實習和研 究,更是漫長與辛苦。但想著自己正朝著助人工作者的目標前進,不久的將來 將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以助人工作為業,我想這些辛苦便不算什麼了。 這一路上要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人。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婉真老 師,無論在研究上,或是在諮商實務的學習,都要謝謝您一直以來的督促與指 導,一路有您幫忙,我才有今日的成果和成長。同時,要謝謝我的口委劉宗幸 老師與傅如馨老師,在兩次口試時所給予的寶貴意見,協助我釐清研究上的盲. 政 治 大 謝謝政大輔諮碩的同學欣樺、妤璇、品妤、芳儀學姊,謝謝你們在我研究 立. 點,完善論文的結果。. ‧ 國. 學. 遇上困難時所給予的協助,以及口試當天的幫忙。很感激能一起在碩士生活中 互相扶持、互相鼓勵,祝福你們未來一切順利。還要感謝在問卷施測期間,受. ‧. 我之託,幫我發問卷的古哥、品妤,以及全職實習的夥伴們,多虧你們我才能. sit. y. Nat. 順利的回收問卷。也謝謝每一位幫我填寫研究問卷的受試者,感謝你們順手幫. al. er. io. 忙,也才有本篇論文的產出。. v. n. 謝謝未婚妻盈盈,以及盈盈的家人,謝謝你們強而有力的支持,謝謝你們. Ch. engchi. i Un. 總是對我有信心,甚至在我曾經要放棄時,肯定我的能力,讓我重拾信心。最 後要感謝我爸媽,雖然心裡對我有很多期待,但一直以來都尊重我的選擇,在 我研究所期間也不曾給過我壓力,反而全力支持,謝謝你們。 心裡明白,寫完謝辭就是要送出論文的時候了,抱在手上這麼久的論文終 於要送出去了,其實滿捨不得的。但為了心理師考試,我還是趕緊結尾,送出 論文畢業吧!期許自己謹記初衷,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2020/07/08 許傑銘. iv DOI:10.6814/NCCU202000787.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壓力與因應之定義及內涵 ....................................................................................................... 7 第二節 運動參與之定義及內涵 .......................................................................................................... 19 第三節 心理資本的定義及內涵 .......................................................................................................... 26 第四節 運動參與、心理資本、壓力因應之關係 ........................................................................ 36. 治 政 大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45. ‧.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6. sit. y. Nat.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 46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差異分析 ............... 48. io. n. al. er. 第三節 運動參與、心理資本、壓力因應之間的相關考驗 ..................................................... 52. i Un. v. 第四節 心理資本在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中介效果 ............................................................... 54. Ch. engchi. 第五章 討論 .......................................................................................................................... 56 第一節 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概況探討 ................................................ 56 第二節 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相關結果探討 ....................................... 59 第三節 心理資本在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中介效果 ............................................................ 62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結論 ................................................................................................................................................ 6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65 參考書目/文獻 ....................................................................................................................... 69 中文部分 ....................................................................................................................................................... 69 英文部分 ....................................................................................................................................................... 74 附錄 ........................................................................................................................................ 86 v DOI:10.6814/NCCU202000787.

(7) 附錄一 運動參與量表 ............................................................................................................................. 86 附錄二 心理資本量表 ............................................................................................................................. 87 附錄三 簡明因應量表 ............................................................................................................................. 88 附錄四 量表授權同意書 ........................................................................................................................ 89. 立. ‧ 國. y. sit er. al. n. io. Nat. ‧. 學.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Un. v. v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8) 表次 表 2-1-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之定義整理 ...............................................................................9 表 2-1-2 壓力因應分類(趨近因應與逃避因應) ..............................................................12 表 2-1-3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因應之定義整理 ...................................................................14 表 3-2-1 研究樣本描述 ..............................................................................................................42 表 4-1-1 大學生在各測量變項的描述統計 .......................................................................47 表 4-2-1 性別於各變項之t考驗分析 ....................................................................................49 表 4-2-2 不同年級於各變項得分情形 .................................................................................50. 政 治 大. 表 4-2-3 不同年級於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1. 立. 表 4-3-1 各測量變項間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53. ‧ 國. y. sit er. al. n. io. Nat. ‧. 學. 表 4-4-1 中介模式分析摘要表 ...............................................................................................55. Ch. engchi. i Un. v. vi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9) 圖次 圖 2-1-1 Seley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之反應歷程 ......................................................8 圖 2-3-1 心理資本的四大構面圖 ............................................................................................29 圖 3-1-1 研究架構模式圖 ..........................................................................................................3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viii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大學生是即將步入成年期的發展階段,為逐漸成熟的個體,不少人是初次離家, 離開以往的家庭環境獨自面對新生活,或以不同型態的學習方式、人際交友模式生 活著。踏入新環境,難免會遇上適應的問題,適應新生活所帶來的壓力。過去的研究顯 示,大學生壓力來源,最主要來自於生活適應、課業考試、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與親密 關係等(王琳雅,2006;李金治、陳政友,2004;廖淑梅,2006),當知覺到這些 壓力所帶來的威脅,會造成身、心的負面影響與不適感,勢必會嘗試因應以調適. 政 治 大. 壓力造成的不適。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過去在壓力因應分類方式略有差異。如. 立. 根據個體企圖處理壓力源或壓力源產生的負面情緒,可區分為問題焦點因應、情. ‧ 國. 學. 緒焦點因應兩類。問題焦點因應方式如採取計畫與行動,而情緒焦點因應方式, 如壓抑情緒、否認等 (Lazarus & Folkman, 1984)。亦有強調面對壓力的方向,針. ‧. 對個體面向或遠離壓力源的反應,將因應區分為趨近因應、逃避因應。當個體是. Nat. sit. y. 朝向壓力源,投入行為去面對、處理壓力情境為趨近因應,如主動因應、計畫、. n. al. er. io. 尋求社會支持等;當個體逃離、遠離壓力情境則為逃避因應,對壓力源本身的關. i Un. v. 注與行為投入減少,如:分心、否認等方式 (Roth & Cohen, 1986)。大學生在壓. Ch. engchi. 力當前,所採取的因應方式,有時會直接以問題解決方式面對,或以放鬆、轉移 注意力方式減少壓力的威脅,有時會透過情緒宣洩,或就近尋找社會支持來度 過壓力,也會透過逃避、消極的方式、否認壓力源存在的事實(王春展、潘婉瑜, 2006;Misra, McKean, West & Russo, 2000)。然而,因應方式可能會影響壓力因 應結果,若因應不當,可能造成適應困難,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Endler & Parker, 1990)。所以關注大學生如何因應壓力,以及如何增進大學生因應方式便至 關重要。 運動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早已廣為人知,影響的層面除了生理外,更遍及心理、 社會層面。近二十年來,許多學者已針對運動對心理之益處展開熱烈討論,也逐 1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1) 漸邁開只有談論競技場上的運動心理,更多地討論運動與一般大眾心理健康的關 係,探討規律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如談焦慮、憂鬱情緒的關係,對紓解壓力、 對自尊、自我概念的影響 (Taylor, Sallis & Needle, 1985; Biddle & Mutrie, 2007; O'Connor, Herring, & Caravalho, 2010)。當運動對心理的益處類推到一般大眾時, 同樣也能發揮偌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必須更積極地看待運動在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研究者自大學起開始接觸健身,最初接觸健身運動,僅僅是對於外貌上的追 求,嚮往自己有好看的體態,但逐漸地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轉眼至今已將近 五年的時間。投入在運動的這段期間裡,研究者深刻地感受到運動對心理健康的 效益。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運動對於壓力的影響,運動陪伴研究者經歷了無數. 政 治 大. 的考試與報告。儘管求學路上經歷大大小小的壓力,每當踏進健身房,舉起啞鈴,. 立. 踏上跑步機,心頭上的壓力感頓時消除,而當這些壓力的負面情緒經運動得到抒. ‧ 國. 學. 解後,往往更有餘力面對生活,故引起研究者好奇運動和壓力之間的關係。. ‧. 基於上述背景,回顧運動與壓力的相關文獻後發現,運動能夠降低個體的主 觀壓力知覺,同時使個體較不容易受到壓力源的刺激,有效降低面臨壓力時的生. y. Nat. er. io. sit. 理反應,可見運動扮演了壓力的預防因子,使個體能有效因應壓力 (Crews & Landers, 1987; Holmes & McGilley, 1988; McGilley & Holmes, 1987)。但也發現,. n. al. Ch. i Un. v. 這類型的研究多以生理測量作為壓力指標,如果單憑生理指標來評估個體因應壓. engchi. 力情形,可能會遺漏重要的資訊。又研究者身為諮商與輔導領域之學生,尤其重 視個體身處壓力情境時,是如何處理與面對的。故擬透過本研究瞭解運動與壓力 因應之間的關係,並且著重於個體面對壓力時的因應方式,進而補充過去研究的 不足之處。根據過往的研究結果,運動與壓力因應能力有顯著正向關係,規律參 與運動者,可以發展較好的壓力因應能力。另外,規律的運動參與者比起不參與 運動者,有較多問題解決、尋求幫助因應方式。在逃避因應上,亦有研究指出運 動介入對於抱怨、退縮、壓抑與迴避等逃避的因應策略有明顯的改善,經運動介 入後會減少對壓力源的逃避反應(Iwasaki, Zuzanek & Mannell, 2001;崔冬雪、劉 希佳、何濤,2005;駱積強,2005;孫海艷、顏軍,2013)。顯示運動參與的確 2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2) 可能影響個體因應壓力的方式,會促進個體選擇較為積極地趨近因應方式,減少 遠離壓力源的逃避因應方式。 過去有學者以資源(resources)的概念來解釋壓力與因應的過程。提出資源 保留理論(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COR)( Hobfoll, Dunahoo, & Monnier, 1995) 該理論視壓力為一個資源流失的過程。此處指的資源,除了物體的資源, 如房子、金錢外,同時也包含個人特質或條件,也就是說壓力會消耗個體的心理 資源,最終造成負面結果。個體也會在壓力情境中動員可運用的資源,來因應壓 力,預防更多資源持續流失。 心理資本承襲正向心理學的價值,轉而重視人們心理的正向優勢與成長. 政 治 大.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擁有心理資本的個體,對於挑戰性任務會有. 立. 信心(自我效能),對成功做積極、正向的歸因(樂觀),有決心透過策略去達. ‧ 國. 學. 成目標(希望),遇到挫折和困難能夠堅持(復原力)。鑑於心理資本為一可測. ‧. 量、可訓練的特性,心理資本應當是可被培養的心理優勢,能透過不同途徑來提 升(Luthans, 2007)。因此本研究亦想瞭解,心理資本是否可以做為一個人的內在. y. Nat. er. io. sit. 資源,一個在壓力情境時所能動員的資源,藉以因應壓力,預防資源持續流失, 或者透過累積心理資本,引發正向循環。更進一步而言,心理資源能夠保護個體. n. al. Ch. i Un. v. 免於受到壓力的耗損,故積極地建立正向心理資源作為壓力的保護因子,便顯得. engchi. 重要。研究指出,當個體富有資源時,會傾向採取更多積極的因應方式,當資源 流失的越多時,就可能採取逃避的因應方式(許文耀,2003)。 回顧過去研究,這四個構面在運動領域中也不少應用,如 Joseph, Royse, Benitez 與 Pekmezi (2014)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有規律運動的大學生, 對於自我效能有正向顯著影響。Kavussanu 與 McAuley (1995) 則發現,身體活 動量大者,比起低活動量者,有較高的樂觀分數,其他運動與心理資本相關構念 的研究,亦顯示運動和個體的心理資本具有正向關係,個體可能藉由運動的途徑, 培養正向心理資本 (Curry, Snyder, Cook, Ruby, & Rehm, 1997; Galli & Vealey, 2008)。基於此,本研究除了瞭解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間的直接關係,也擬探討運 3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3) 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中介機制,瞭解心理資本在運動參與,趨近因應、逃避因應 之間的角色。 綜合上述,本研究欲瞭解,運動參與是否能影響大學生對於壓力的因應,促 使大學生選擇較為積極、正向因應方式,減少逃避、消極的因應策略。更進一步 而言,是以正向心理學的積極角度出發,探討心理資本作為一可培養的心理資源, 是否在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個體受壓力身、心影響 的保護因子,試圖提供運動參與影響壓力因應的途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4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及壓力因應之現況。 二、探討運動參與和壓力因應之關係。 三、探討運動參與和心理資本之關係。 四、探討大學生的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關係。 五、驗證心理資本對運動參與及壓力因應之中介效果。. 政 治 大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欲瞭解之問題如下: 立. 貳、待答問題. ‧ 國. 二、探討運動參與和壓力因應之關係為何?. 學. 一、瞭解大學生運動參與、心理資本及壓力因應之現況為何?. ‧. 三、探討運動參與和心理資本之關係為何?. y. sit. Nat. 四、探討大學生的心理資本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為何?. er. io. 五、驗證心理資本對運動參與及壓力因應之中介效果如何?. n. a l第三節 名詞釋義 i v n Ch U engchi 壹、運動參與(exercise participation). 運動參與(exercise participation)是一具有目的性、計畫性的,個體為了增 進身體功能,自願地運用閒暇之餘所從事的身體活動,過程中包含身體的投 入,也包含認知、情感、意志及興趣的投入。本研究之運動參與是依據受試者 的運動頻率(exercise frequency)、運動時間(exercise duration)及運動強度 (exercise intensity)而言。以受試者回憶過去一個月內的運動參與,並採用 Fox(1999)的公式計算。Fox(1999)公式為:運動參與=運動頻率×(平均強度+運 動持續時間)。. 5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5) 貳、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本研究將心理資本視為一種個體具有的積極心理狀態。由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希望(hope)、樂觀(optimism)、復原力(resilience),四種因素 組合而成。其中分別代表表現和付出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戰性任務的信心(自 我效能);對當前和未來的成功做積極、正向地歸因(樂觀);堅持並帶著意志 力,必要時透過實踐策略抵達理想目標(希望);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堅持, 很快能恢復正常繼續前進取得成功(復原力);心理資本具有可測量、可訓練和 發展的特性,進一步影響生活各層面,作為個體競爭的優勢條件。 參、壓力因應(stress coping). 政 治 大. 本研究的壓力因應定義,是指當個體面對壓力情境時,為了去克服壓力或達. 立. 成內外在心理的平衡,而在認知、行為或情緒上所採取的調適歷程。本研究以壓. ‧ 國. 學. 力因應的方向分類壓力因應方式,區分為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與逃避因. ‧. 應(avoidance coping)。趨近因應是指個體去面對壓力源所採取的行為、認知動 作。包含主動因應、計畫、接受、尋找社會支持等方式;逃避因應對問題本身的. y. Nat. n. a l. er. io. sit. 關注較少,有較多遠離壓力源的行為,例如:分心、否認等方式。. Ch. engchi. i Un. v. 6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壓力與因應之定義及內涵 壹、壓力之理論與定義. 壓力的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學及工程學上的名詞,意指將力量充分施予一物體 或系統上,使其扭曲變形(葉兆祺,1999)。在心理學領域中,Canon (1932) 認 為人在面臨壓力時,會引發「戰或逃」(fight-or-flight)的行為反應適應生活。 後由其學 Selye (1978) 繼承他的壓力理論,發展出壓力的「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引起學界對於壓力的討論,廣泛的運用壓力一. 政 治 大. 詞。而後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於研究中表明,不僅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 立. 更要視壓力為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反應結果。並進一步將壓力歸納為三種理論取. ‧ 國. 學. 向。刺激取向觀(stimulus definition)、反應取向觀(response definition)、互動 取向觀(relational definition),以下分別說明之。. ‧. 一、刺激取向觀(stimulus definition) 刺激取向學者認為壓力源自外在環境. Nat. sit. y. 刺激,刺激會影響個體內在心理感受,強調造成壓力之「壓力源」(stressor)。. n. al. er. io. 該取向代表 Holmes 與 Rahe (1967) 發展「社會再適應評估量表」(The Social. i Un. v.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用以測量因生活事件改變所引起的壓力。例. Ch. engchi. 如:天災、退休、離婚等。每一個生活改變的事件都具有特定分數,事件本身包 括正面與負面,這些事件的加總即為壓力指標。然不同個體面對同樣的壓力源會 有不同的歷程及反應,需要考量壓力的其他層面 (Lazarus & Folkman, 1984)。 二、反應取向觀(response definition) 反應取向學者將探討之重點放在外在 環境刺激所造成個體的生理反應,強調 個體受壓力的整體性反應,作為壓力指 標,例如:生理狀態、情緒喚起等。其中代表性的理論為 Cannon (1932) 或逃的理論,以及 Selye (1956). 的戰. 的一般適應 症候群(GAS)。 Selye (1978) 指. 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的非特殊化反應(nonspecific response),無論壓 力來源為生理、心理、社會的,皆可引發個體一系列相似的生、心反應。該學者 7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7) 進一步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反應模式,其反應歷程為以下三階段,如圖 2-1-1 所示。 (一)第一階段:警覺期(alarm reaction)是個體對壓力源的第一個反應,個體 突然覺得自己暴露在有害的刺激下,基 於交感神經與腎上腺素交互作用,身體 會開始啟動身體資源。 (二)第二階段:抗拒期(resistance stage)壓力持續,身體進入抗拒階段,此時 生理功能處於動態平衡抵抗壓力。但若壓力太強或持續時間太長,身體便無法抗 壓,會進入耗竭期。 (三)第三階段: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長期的壓力使身體適應能力逐漸衰. 政 治 大. 退,個體對壓力源的抵抗力會消耗殆盡,身心耗竭,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 疾病,嚴重者甚至死亡。. ‧ 國. ‧. n. al. er. io. sit. y. Nat. 抵抗層次 低. 學. 高. 立. i Un. v. 警覺期 抗拒期 耗竭期 圖 2-1-1 Selye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之反應歷程. Ch. engchi. 三、互動取向觀(relational definition) 刺激取向觀與反應取向觀皆不足以完整解釋壓力歷程,單純以壓力源、反應 作為壓力的解釋有其侷限性,然互動取向融合了上述兩種觀點,視壓力為個體與 外在環境持續互動和適應的歷程,產生的威脅及生理的反應,是個體和環境互動 的結果。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所提出的理論為該取向代表,認為壓力是認 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及壓力因應(coping)的結果。其中評估包含兩個歷 程: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與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初級評估. 8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8) 是個體評估壓力情境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壓力對自身傷害或威脅程度的過程,該 過程影響個體的情緒及行為,包含無關的(irrelevant)、良性及正向的(benignpositive)與壓力的(stressful)三種判斷標準。而次級評估是個體判斷自己是否 有足夠的資源能夠因應壓力的歷程,當評估後發現自我的資源足以應付壓力源時, 壓力對個體的威脅性會相對降低。反之,當評估過後發現威脅遠超過可因應的資 源時,個體則備感壓力。本研究將國內外諸位學者對壓力之定義整理於表 2-1-1, 並進一步提出本研究的壓力定義。 表 2-1-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之定義整理 學者. 年代. 立1966. Lazarus. 象,它可能產生強烈且苦惱的經驗,且明. ‧ 國. 顯地對行為有極大的影響。. 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狀態,使人在情緒上. y. 1978. n. al. Ch 1978. sit. 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壓力源定義為一刺激,壓力是指個體. er. io. Cox. 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感受到威脅時的. ‧. 1970. Nat. Selye. 壓力是普遍存在於動物和人類間的一種現. 學. McGrath. 政 治 大 定義. iv n e壓力是存在於個體所知覺的環境需求與所 ngchi U 面對環境刺激的非特殊化反應。. 知覺的反應能力,因應資源之間的不平衡, 亦即壓力是來自個體對其環境之間關係的 知覺。. Fineman. 1979. 壓力是高度焦慮經驗之心理狀態.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壓力是個體評估事件的動態過程,當負荷 或相對的資源超過個體所能應付時,便會 產生壓力。. 張春興. 1991. 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感受到威脅時的 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狀態,使人在情緒上 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續下頁) 9 DOI:10.6814/NCCU202000787.

(19) 表 2-1-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之定義整理(續) Brown 與 Campell. 1994. 壓力是外在的因素加注於個體,所產生的 不舒適感,且此感受會因個體本身的心理 特質,而產生不同程度生理或心理上的反 應。. 1999. 葉兆祺. 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要求時,造成環境、 心理和生理三方面的失衡狀態。. Greenberg 與 Baron. 2000. 壓力是個體面對壓力源時,於情緒、認知 及生理交互作用的反應模式。. 2003. 周元璋. 治 政體必須面對此一改變個體必須面對此一改 大 變而做出因應的生心理反應,當此改變超. 立. 出個體因應的能力、意願或意志時,生、. ‧ 國. 學. 心感覺負荷、不舒服、甚至難過等種種負 面的情緒或身體反應的情形。 2004. ‧. 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受到外界. y. Nat. 刺激或內在需求的影響,心理或生理上產. io. 的現象。. n. al. Ch. engchi. sit. 生緊張或受到威脅等反應,必須重新調適. er. 郭耀輝. 壓力是個體因為外在主客觀環境改變,個. i Un. v. 根據上述,各學者因研究壓力的主題、切入角度不同,故難有明確統一的壓 力定義和清楚的詮釋。學者對壓力的定義一般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 程,個體透過主觀知覺或評估,引發感受或經驗。根據上述壓力定義及理論基礎, 本研究將採取互動論的觀點,將壓力定義為個體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的經 驗或狀態,當個體知覺到壓力的威脅時,會造成生、心的負面影響與不適感。 貳、壓力因應的理論及向度. Parker 與 Endler(1992)之文獻回顧中指出,因應行為之研究大致可分為兩 大取向。其一是個體內取向(intra-individual),通常研究同一個體在面對不同情 境的因應行為及認知反應,重視個體在特定壓力情境下,因應行為的改變,亦即 10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0) 因應的歷程(process);個體間取向(inter-individual)著重於測量個體在不同壓 力情境之因應分數,或於同一壓力情境所形成的穩定因應型態,能探討個體間的 差異。前者強調因應行為隨時間及情境不同而改變,視因應為一不穩定、變動的 狀態(state);後者認為因應行為具跨時及跨情境的穩定性,視因應為一種特質 特質(trait)(Lazarus, 1993)。 Lazarus 和 Folkman (1984) 之壓力互動理論(transaction theory)為個體內 取向的代表性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壓力是個體評估事件的動態歷程,當負荷或 相對的資源超過個體所能應付時,便會產生壓力。壓力來臨時,個體透過認知評 估(cognitive appraisal)來選擇合適的壓力因應策略。也就是說壓力是認知評估. 政 治 大. (appraisal)及壓力因應(coping)的結果。而評估包含兩個歷程:初級評估(primary. 立. appraisal)與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這部分在前述壓力定義的段落中. ‧ 國. 學. 已有論述。依據 Lazarus 與 Folkman 論述,因應能區分為兩大類:問題焦點因. ‧. 應(problem-focused coping)及情緒焦點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焦 點因應是指個體會企圖去處理問題的行為與想法,例如訂立計劃與行動來解決問. y. Nat. er. io. sit. 題;情緒焦點的因應是個體企圖去管理壓力所造成的負面情緒,減少痛苦。如正 向再評估、壓抑情緒或否認事實等,皆為情緒焦點因應的策略之一 (Folkman &. n. al. Ch. i Un. v. Lazarus, 1980; Lazarus & Folkman, 1984)。一般而言,個體對壓力的評估會影響因. engchi. 應策略的選擇,當個體評估情況可能改變時,較容易採取問題焦點因應,當個體 評估壓力源具有傷害性、威脅且情況無法改變時,會傾向使用情緒焦點因應 (Folkman, Lazarus, Dunkel-Schetter, DeLongis, & Gruen, 1986; Lazarus & Folkman, 1984; Moos, 1984)。Carver, Scheier 與 Weintraub (1989) 認為只有問題焦點與情 緒焦點的因應無法解釋所有因應方式,遂以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理論 為基礎,將策略重新分成問題焦點因應、情緒焦點因應以及較無用的因應策略, 並進一步發展成量表。 Roth 與 Cohen (1986) 以面對壓力的兩個基本方向,或指壓力因應的方向, 區分為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逃避因應(avoidance coping)。這兩種模 11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1) 式基本上是面向及遠離威脅的認知、情緒活動過程的簡寫,更強調個體的人格特 質或傾向因應策略選擇的影響。趨近因應(approach coping)是指當個體面對、 投入壓力源所採取的行為、認知動作,包含主動因應、計畫、接受、使用情緒性 支持、工具性支持等方式。逃避因應(avoidance coping)有較多遠離壓力源的行 為,對壓力源本身的關注與行為投入減少,例如:逃避思考問題、分心、否認等 方式。若個體將壓力評估為挑戰,越容易做出趨近威脅的因應方式;反之,若個 體將威脅評估為危害或損失,則可能選擇遠離威脅的因應策略 (Franks & Roesch, 2006)。整體而言,使用趨近因應時,個體會直接面對壓力源,所以可能會有較適 當問題解決方式,或能採取有效的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再次受傷害。但也須注. 政 治 大. 意,長期的使用積極的、靠近威脅的因應方式,可能會增加不必要的壓力。逃避. 立. 因應雖對解決問題未必有好處,但短期而言能夠降低壓力與焦慮,能夠增加個體. ‧ 國. 學. 的勇氣及希望感。趨近、逃避各有優缺,兩者交替或同時使用,才可能達到最好. io. 效益. 成本. er. 因應方式. al iv 1.帶來較適當的解決行動 可能增加壓力和不必要 n Ch e n g c h i U 的擔心 2.具紓解效果 n. 趨近因應. y. Nat. 壓力因應分類(趨近因應與逃避因應). sit. 表2-1-2. ‧. 的效益 (Roth & Cohen, 1986)。整理如下表2-1-2。. 3.帶來壓力創傷的同化與解決 逃避因應. 1.降低壓力、焦慮. 1.對適當的行動有所干擾. 2.增加希望感和勇氣. 2.情緒麻木 3.受威脅入侵 4.破壞性的迴避行為 5.缺乏對症狀及創傷關係 的認識. 資料來源:Roth & Cohen (1986). 12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2) Moos 與 Schaefer (1993)亦以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壓力理論為基 礎,再重新將因應分為認知趨近因應(cognitive approach coping):以邏輯分析 和積極的再評估,重新審視壓力源,重新定義壓力源。行為趨近因應(behavioral approach coping):個體採取行動直接面對壓力,或尋求引導和支持的資源。認 知逃避因應(cognitive avoidance coping):個體消極地否認壓力存在,自我否定 或認為情勢無法改變。行為迴避因應(behavioral avoidance coping):個體尋求 替代性活動來降低壓力的傷害,同時透過宣洩情緒來降低精神上的緊繃。 Compas, Connor-Smith, Saltzman, Thomsen 與 Wadsworth (2001) 中的投入 式因應(engagement coping)與脫離(disengagement coping)兩種分類。投入是. 政 治 大. 指「用來面對壓力源或個人情緒及想法的反應」;脫離是指「用來遠離壓力源或. 立. 個人情緒及想法的反應」。其中投入式因應的概念類似於趨近因應(approach. ‧ 國. 學. coping),包含尋求解決、情緒調節、接納、認知再建構等。而脫離式因應概念. ‧. 如同迴避式因應(avoidance coping),包括逃避、否認等方法。 綜合上述,有狀態(state)與特質(trait)論述之爭,亦有強調壓力評估,解. y. Nat. er. io. sit. 決壓力問題本身或處理其衍生情緒的分類,或為了凸顯面對壓力的方向,區分出 如面對或遠離等因應向度。雖大部分仍是源自於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的. n. al. Ch. i Un. v. 理論所衍生出來,建立在問題焦點與情緒焦點因應方式之基本分類上,再根據不. engchi. 同的研究目的、對象,或要凸顯壓力的某個內涵,將舊有的因應策略建構成新的 向度。 承接上述壓力因應之理論及向度分類方式,本研究針對國內外諸位學者對壓 力因應之定義整理於表2-1-3,進一步提出本研究的壓力因應定義。. 13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3) 表 2-1-3.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因應之定義整理 學者. 年代. 定義. Pearlin 與 Schooler. 1989. 壓力因應是指能保護個體免於受到社會經 驗帶來的心理損傷的行為,具有重要的調節 功能。. Folkman, Lazarus,. 1986. Gruen 與 Delongis. 壓力因應是指個體透過認知及行為上的努 力,去管理人-境轉換之間,被評估為負擔或 超出個人資源而形成壓力的內外在需求。. Terry. 1994. 個體為了減少壓力所造成的效應而在認知. Watson 與 Hubard. 1996. 和行為上所做的努力。 治 政 大 個體如何對特定事件做出反應 (如壓力源) 。. Dewe, Eiter 與 Cox. 2000. 指認知或行為上的努力,用來減少或容忍這. 立. ‧ 國. 學. 些加諸於個體所能負荷的需求。. Compas, Connor-. 2001. ‧. Smith, Saltzman 與. io. al. 個體在遭遇生活壓力時,為了去除或克服壓. sit. 2000. 力以達心理平衡,所採取的處事態度或方. iv n C h法。 engchi U 2003 個體在感受到生活壓力時,在認知、情緒及. n 林續琴. y. 力事件。. er. 王蓁蓁. 情緒、認知、行為、生理或環境以回應該壓. Nat. Thomsen. 壓力來臨時,個體有意識地且刻意地去調整. 行為上所採取的調適策略。 呂岳霖. 2005. 是指個體在面臨壓力情境時,內外在要求超 出個體能力或資源的負荷,個體為了重建心 理及生理之平衡,所採取的認知評估或行為 改變的一套原則。. 歸納上述,本研究對於壓力因應之定義,是指當個體面對壓力情境時,為了 去克服壓力或達成內外在心理的平衡,而在認知、行為或情緒上所採取的調適歷 程。根據上述對壓力因應理論、向度及定義,將於以下進一步整理學界於因應策 略的測量方式。. 14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4) 肆、壓力因應的測量. Folkman 與 Lazarus (1980) 發展因應方式檢核表(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WCC)。WCC 為 68 題因應量表,用來測量個體處理壓力源內、外在威脅的行 為與想法。主要分為問題焦點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與情緒焦點因應 (emotion-focused coping)兩大類。WCC 有七個分量表,包含問題因應量表 (Problem-Focused Coping) 、希望思考量表(wishful-thinking) 、成長量表(growth) 、 最小化威脅量表(minimize threat)、尋求社會支持量表(seeks social support)、 自責量表(blamed self)、混合量表(mixed scale)。WCC 是因應量表發展的起 點,同時是將該兩大分類推入實徵研究的證據之一 (Lazarus & Folkman, 1984) 。. 政 治 大. 除了用來測量社區中年男女日常壓力因應方式之工具外,後續也受到學界的重視. 立. 以及不同領域、研究對象的廣泛應用 (Folkman & Lazarus, 1980; Halstead, Johnson,. ‧ 國. 學. & Cunningham, 1993; Mishel, Sorenson, Hilbert , & Jacobson, 1993; Troop, Holbrey, Trowler, & Treasure, 1994). ‧. 。. 然而 WCC 卻被批判發展時所使用的樣本數過少、測量構面過於複雜以及. y. Nat. er. io. sit. 題目過多等缺點 (Vitaliano, Russo, Carr, Maiuro, & Becker, 1985)。Folkman 與 Lazarus (1985)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修訂舊版的 WCC,改為因應方式量表. n. al. Ch. i Un. v. (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 WCQ),將原先的是非答題,改為李克特式四點. engchi. 量表,以因素分析及斜交轉軸法,最後分類為三個向度,八種因應策略,包含問 題焦點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緒焦點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希望思考(wishful thinking)、疏離(distancing)、強調正向面(emphasizing the positive)、自責(self-blame)、減緩緊張(tension-reduction)、自我孤立(selfisolation)。混和式因應(mixed problem-focused coping):尋找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共 66 道題,其中各分量表的信度介於.56至.85之間。 Carver, Scheier and Weintraub (1989) 認為使用 Folkman & Lazarus (1980, 1985) 的WCCL的題目缺乏理論基礎,著手採用 Lazarus 之壓力模型及行為的自 我調節模型為指引 (Scheier & Carver, 1988) ,以 978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編 15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5) 製因應量表(coping orientations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scale, COPE),COPE 用 以評估一般人面對特定壓力源的慣用因應方式。分為 13 個分量表,全量表可歸 納成三大類別,包含問題焦點因應: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計畫(planning)、 壓抑其他行動(suppression of competing activities)、克制因應(restraint coping)、 尋求工具性之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instrumental reasons)。情緒焦 點因應:尋求情緒性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emotional reasons)、正 向重釋(positive reinterpretation and growth)、接納(acceptance)、否認(denial)、 尋求宗教慰藉(turning to religion)。較無用的因應策略:專注於情緒及情緒宣洩 (focus on and venting of emotions) 、減少行為上投入(behavioral disengagement) 、. 政 治 大. 減少精神上投入(mental disengagement)。每個分量表 4 道題,共 52 道題,. 立. 全量表 Cronbach’ s α 介於.45至.92之間。八週的再測信度介於.46至.86之間。因. ‧ 國. 學. 為該量表因不僅可測量情境性因應,亦可使用於特質性因應而廣泛被利用。. ‧. 後來由於 COPE 量表的題目過長,施測耗時,考量到方便性,Carver (1997) 發展出簡明因應量表(brief coping orientations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scale, Brief. y. Nat. er. io. sit. COPE),將原本 60 題編修為 28 題, 14 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 2 道題。包 含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計畫(planning)、正向重構(positive reframing)、. n. al. Ch. i Un. v. 接納(acceptance)、幽默(Humor)、宗教(religion)、情緒性支持(using emotional. engchi. support)、工具性支持(using instrumental support)、自我分心(self-distraction)、 否認(denial)、宣洩(venting)、物質使用(substance use)、減少行為上投入 (behavioral disengagement)、自責(self-blame)。刪除 COPE 中的壓抑其他行 動、克制因應兩分量表,將正向重釋修改為正向重構、專注於情緒及情緒宣洩修 改為宣洩,減少精神上投入修改為自我分心,並增加了自責分量表。該研究以斜 交轉軸法萃取出九個特徵值大於 1.0 的因子,總變異量達 72.4%,此樣本形成 的 Brief COPE 因素結構與完整版本的 COPE 結構相似。另外,各個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介於.50至.90之間,除了接納、否認與宣洩分量表落在.60以下, 其餘分量表皆落在還可接受的範圍。 16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6) 綜合 Carver 等人 (1989)、Carver(1997),關於各分量表之重點與內涵如 下: 1.主動因應(active coping):積極排除壓力源,減少其影響。 2.計畫(planning):思考如何採取行動來因應壓力源。 3.正向重構(positive reframing):試以更積極、正面角度看待壓力處境。 4.接納(acceptance):接受壓力情境之事實,影響個體嘗試處理壓力與否。 5.幽默(humor):以輕鬆、玩笑的方式詮釋壓力情境 6.尋求宗教慰藉(religion):經歷壓力時轉而尋求宗教 7.情緒性支持(using emotional support):尋求他人支持、同理或理解。. 政 治 大. 8.工具性支持(using instrumental support):尋求他人協助或建議。. 立. 9.自我分心(self-distraction):藉由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減少對壓力源. ‧ 國. 學. 的關注。. ‧. 10.否認(denial):否定壓力源存在的事實。. 11.宣洩(venting):關注並宣洩所經歷的困擾、不安情緒上。. y. Nat. er. io. sit. 12.物質使用(substance use):使用藥物或酒精等方式來因應壓力。 13.減少行為上投入(behavioral disengagement):減少處理壓力源的努力,或放. n. al. Ch. 棄原先受阻的目標,與無望感有關。. engchi. i Un. v. 14.自責(self-blame):將壓力事件的發生怪罪於自己 Brief COPE 被廣泛運用於健康心理學及其他領域,國內亦有諸多學者取得 原作者同意進行翻譯。如國內賴世華(2006)取得原作者同意,進行量表中文化。 經分析,中文化量表Cronbach’s α為.82,顯示中文化量表之總量表具有高度內部 ㄧ致性,同樣以因素分析萃取出特徵值高於1的因子共九個,總變異量為 65.1%, 顯示量表中文化後仍有良好的信度,陳思臻(2016)亦根據該中文版本題目,修 改為較精確用詞使用之。考量到本研究目的、研究對象、量表的品質與內涵,以 及施測的方便性。將採用該版本之中文版 Brief COPE,作為測量大學生壓力因. 17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7) 應之研究工具。並採 Franks 與 Roesch (2006) 之分類方法,將量表因應策略分 成趨近因應及逃避因應向度。 伍、不同背景變項之壓力因應情形. 就大學生性別而言。過去文獻結果顯示,女性處在壓力情境時,傾向採取更 多逃避因應、情緒因應策略,而男性傾向採取更多主動、面對問題,嘗試解決問 題的因應方式 (Matud, 2004; Brougham et al. 2009; Eaton & Bradley, 2008)。國內 饒家榮(2012)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在趨近因應上有顯著差異,且大學女性採用 趨近因應程度高於大學男性,至於在逃避因應上的差異則不顯著。不過,亦有研 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大學生無論在趨近因應或逃避因應上,皆無顯著差異(陳貴. 政 治 大. 柱,2013;洪培真,2017),而陳瑋婷(2014)以後設分析方式,回顧 124 篇研. 立. 究,探討性別與壓力因應的關聯性,本研究發現在問題解決、逃避延宕與情緒宣. ‧ 國. 學. 洩等使用上均無性別之差異,而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常使用尋求支持因應策略。顯. ‧. 示大學生性別在壓力因應的差異情形,目前尚無定論,也可能還受其他因素影響, 需進一步驗證。. y. Nat. er. io. sit. 就大學生年級而言。過去文獻結果顯示,一年級大學生較常使用社會支持與 問題解決因應策略,而以本研究對於壓力因應的分類而言,尋求社會支持以及問. n. al. Ch. i Un. v. 題解決因應策略,屬趨近因應策略一種(王春展、潘婉瑜,2006)。但駱芳美、. engchi. 郭國禎(2012)認為,大學教育會影響學生壓力因應的成熟度,隨年級越大,高 年級自我認同、情緒管理等方面皆會更加成熟,所以可能傾向採取更多解決問題 的策略。年級是否在個體壓力因應上有顯著差異,研究上意見分歧,需進一步驗 證之。. 18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8) 第二節 運動參與之定義及內涵 壹、運動參與之定義. 本段落先就「運動」一詞的概念討論起,進一步論述「參與」的意義,最後 歸納出本研究對於運動參與的名詞定義。 「運動」一詞,最常使用的定義,是一有計劃、有組織、重複以及有目的性 的身體活動,通常為了維持或改善身體某方面的能力或健康,如心肺能力、肌肉 強度、肌耐力與身體靈活性等,也會為了自己的健康、外表、體重、壓力、情緒 管理或社交等方面而運動,身體活動是透過身體上骨骼肌來促成,過程中造成身. 政 治 大 而「參與」指的是一種行為的投入(involvement),該行為的投入不僅是身體的 立 體能量消耗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 周嘉琪、胡凱揚,2005)。. ‧ 國. 學. 加入過程,也包括心理的投入,包含個體的認知、情感、意志及興趣等心理因素, 這些心理因素的投入,影響著該行為的投入程度(劉海燕、于秀,2005)。故運. ‧. 動參與所指的就是對於運動這項行為的身、心投入。. sit. y. Nat. 學界對於運動參與有諸多定義,章宏智與柏佩蘭(2009)認為運動參與是在. al. er. io. 非競賽情境身體活動的一種參與行為,並且以增進身體適能的任一功能為其主要. v. n. 或次要目的。運動參與一詞的討論已不限定於競技情境當中,逐漸有不少在非競. Ch. engchi. i Un. 賽情境討論運動參與的研究,如此可區分競技情境與非競技情境,區別出競技運 動員與一般大眾,更廣泛地討論一般大眾參與運動情形。 鍾福啟(2013)將運動參與行為定義為在課餘閒暇的時間從事身體活動,功 能性利益為促進或維持體適能。林志豪(2013)認為運動參與是非受迫性地或強 制性地參與的行為,在非競技情境中的身體活動參與行為,以增進體適能各面向 為目的。由此可知運動參與的討論,更著重將運動視為具休閒的特性,參與者參 與運動,是自願的、非受迫性的。. 19 DOI:10.6814/NCCU202000787.

(29) 綜合上述,本研究定義運動參與是一具有目的性、計畫性的,個體為了增進 身體功能,自願地運用閒暇之餘所從事的身體活動,過程中包含身體的投入,也 包含認知、情感、意志及興趣的投入。 貳、運動之心理意涵. 運動影響心理層面廣泛,故在討論運動與壓力因應之前,本小節先透過回顧 運動在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來探討運動之心理意涵,進而推論運動參與對壓力 因應的影響。 過去運動心理學領域多關注在競技場上,如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運動表現等 議題。近年來,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逐漸開始討論運動與一般大眾心理. 政 治 大. 健康的關係,更多地探討規律運動對心理層面的影響。在這些研究中,討論重點. 立. 如焦慮、憂鬱情緒的關係,對紓解壓力、對自尊、自我概念的影響,運動是否帶. ‧ 國. 學. 來主觀幸福感(well-being)等方面 (Taylor, Sallis & Needle, 1985; Berger, 1996;. ‧. Biddle & Mutrie, 2007)。以下分別論述之。. 在運動與情緒的研究中指出,運動能改善憂鬱症、焦慮症狀,且有規律運動. y. Nat. er. io. sit. 習慣者,普遍有較低的憂鬱、焦慮情緒 (O'Connor, Raglin, & Martinsen, 2000; Motl, Birnbaum, Kubik, & Dishman, 2004)。DiLorenzo 等人 (1999) 研究設計一隨機對. n. al. Ch. i Un. v. 照組實驗,透過 12 週有氧運動介入,檢驗健康成年人在實驗介入後,身體心肺. engchi. 功能及心理健康結果。結果指出,運動除了對於心肺功能提升有所幫助外,也對 於焦慮、憂鬱以及自我概念有顯著效益,一年後的追蹤效果仍顯著,顯示運動對 心理健康有有短期、長期效果。在 Goodwin (2003) 橫斷性研究中,研究者試圖 比較規律運動成年人與不運動者之間,於情緒疾患盛行率差異,研究結果指出, 規律運動與憂鬱、焦慮症呈負向關係,亦即規律運動者,憂鬱、焦慮症盛行率較 低,由此可知,運動對於健康成年人情緒疾患,有預防效果 (Ströhle et al., 2007; Ströhle, 2009)。. 過去在臨床、心理治療領域中,以運動做為介入處方似乎不是那麼普遍,原. 因是運動過於指導性,且大多數治療師認為個案來談的是心理疾病,與身體或運 20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0) 動並無關聯,但也忽略了身體與心理的連結 (Faulkner & Biddle, 2001)。然從 1970 年代晚期,運動介入心理治療就開始受到了注意,逐漸重視運動對心理健康的效 益,醫生與相關專業人員也開始建議病人運動 (Rooney, 1993),爾後運動處方就 常被融入在心理治療中,作為治療憂鬱症、焦慮症之治療方法之一。如 Babyak 等人 (2000) 以成年重度憂鬱症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派至有氧運動組 別、抗憂鬱藥物治療組別以及合併兩種介入方法的組別。研究發現,四個月後, 三組的憂鬱情緒均有明顯改善。十個月後的追蹤測量發現,有氧運動組的復發率, 顯著低於單純服用藥物組別,顯示運動是一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 至於在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領域,規律且持續的運動參與或體能性活. 政 治 大. 動,可增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Ruuskanen & Ruoppila, 1995 ; Hassmen, Koivula,. 立. & Uutela, 2000)。而這些運動所帶來的心理幸福感,可能是影響運動者的正面情. ‧ 國. 學. 緒並帶來焦慮、憂鬱情緒的改善的重要因素 (Berger & Mcimman, 1993)。國內陳. ‧. 建瑋、季力康(2009)旨在探討不同運動階段的大學生,其基本心理需求及主觀 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情形。其中一項結論指出,受試者在不同的運動階段中有顯著. y. Nat. er. io. sit. 差異,運動階段越高者,主觀幸福感也越高,也就是透過規律投入於運動,能滿 足個體需求,產生愉悅的成就感與價值感,進一步產生幸福感。Dionigi (2007) 試. n. al. Ch. i Un. v. 圖透過質性研究提供重量訓練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機轉,參與者經十二週重量訓. engchi. 練介入後,並自陳訓練使他們感覺很好(feeling good),富有相當程度的成就感、 以及對健康有控制感,且這些感受能夠類化到日常生活裡頭,增加參與者的心理 幸福感(well-being)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 顯示運動能夠為個體帶來綜合性的心理成長。 運動與自尊間具有正向的關係。若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對自己會有較正面的 評價,尤其是在個體具有較低的自尊時,效果更是明顯,主要是因為運動可以促 進身體的自我效能(physical self-efficacy)、身體勝任感(physical competence) 以及身體接受度(physical acceptance)等身體自我概念的提升,進而影響個體的 自尊 (Sonstroem & Morgan, 1989)。Richman 與 Shaffer (2000) 的研究指出,有 21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1) 規律運動習慣或平時運動參與程度較高的青少年,對於個人的健康、身心狀況或 自尊也會較佳。國內盧俊宏(1999)的研究對女大學生進行十週重量訓練介入。 研究結果發現重量訓練除了提高身體肌力外,亦可促進正面身體自我概念、降低 負面心情及提升正面心情,故運動不僅能增強身體的強度及能力,也使個體對其 身體自我有更正向的認識與覺知,從而影響自尊。該結果和 Ossip-Klein, Doyne, Bowman, Osborn, MeDougall-Wilson 與 Neimeyer (1989) 的研究中一致,運動能 提升自我概念,可能與運動所帶來自身肌肉維度、力量和身材外觀的改變有關, 透過改變身體外觀,個體漸能達成自我理想中的身材,創造理想中的身體自我, 同時也說明每種運動形式影響心理健康的途徑和結果可能不同,卻並非只有一種. 政 治 大. 運動形式才能促成心理健康效益,且皆需受到重視。然而,並非所有研究皆認為. 立. 運動能提升整體自尊的提升(Stein, Fisher, Berkey, & Colditz, 2007)。且運動雖會. ‧ 國. 學. 影響身體自我概念,但這方面的自尊具有領域的特殊性,如運動表現好的人,不. ‧. 一定在學業表現有較高的自尊,所以是否能進一步影響整體自尊,目前還有待討 論,尚需要建立進一步的因果路徑,之中也可能存在調節變項(陳美華,2007)。. y. Nat. er. io. sit. 綜合上述,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越來越重視規律運動、運動參與對於心 理層面的影響,也證實運動對於心理健康效益顯著,在情緒方面,能減緩負面情. n. al. Ch. i Un. v. 緒、對情緒疾患發揮治療、預防效果,同時能增進正向情緒,產生心理上的愉悅. engchi. 感、成就感,進而創造心理幸福感。而規律運動者,有較高身體自尊與自我概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運動強度、頻率,對於個體的心理效益會有不 同程度的影響,過頻繁或強度過高的運動甚至帶來反效果。在Brown 等人 (2000) 的論文中提及,參與中強度的運動所能獲得的心理效益,高於參與強度較低的運 動。類似的結果在 Moses, Steptoe, Mathews 與 Edwards (1989) 的研究中被指出, 中等強度運動參與具有增進情緒的效果,但是高強度的運動則不然。Netz 與 Wu (2005) 以後設分析,綜合 36 篇文獻探討運動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結果認 為,中等強度的運動,有最佳的益處。強度低的運動,對心理幸福感影響最小。 而強度過高、時間過長的運動,個體能知覺到的幸福感會比參與中強度運動者低。 22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2) 這樣的研究結果表示,適度的運動強度對於情緒才具有增進效果,並非越多的運 動就能帶來越多的心理效益。同時,即便運動與不同的心理效益具有相關性,但 卻不是互為因果,需要謹慎的使用結論。由此可知,運動參與的強度及頻率亦為 評估運動重要的環節,故促使本研究將強度及頻率作為研究的目的之一。 參、運動參與之測量. 選擇運動測量方法時,考量到受試者特性、研究可行性、測量方法的信效度 等方面來進行評估。有關運動的測量,於 Laporte, Montoye 與 Casperson (1985) 之研究中,蒐集測量運動參與行為的研究資料,指出評估運動的方法多達三十種 以上,研究進一步將其整理為七大類:熱量測量法(calorimetry)、工作分類法. 政 治 大. (job classification)、調查法(survey)、生理測量法(physiological markers of. 立. physical activity)、行為觀察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機器或電子儀器測量. ‧ 國. 學. 法(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onitoring)、飲食測量法(dietary measures),上. ‧. 述七大類測量方法。. 礙於大部分的研究樣本數較大,同時考量到便利性及經濟,且運動行為的測. y. Nat. er. io. sit. 量儀器並不易,測量運動參與並不一定要使用精密的生理儀器進行,透過主觀報 告、回憶形式的問卷調查法通常會是選擇之一(Saris, 1985; 李政明,2011;劉光. n. al. Ch. i Un. v. 啟,2014)。Sallis 等人 (1985) 發展「七日身體活動回憶法」(seven-day physical. engchi. activity recall, 7-d PAR),用以測量的身體日常活動量。問卷將一星期分為週一 到週五以及週六、週日三個時間點,以每天的卡路里消耗量作為活動的評估指標。 後續 Dishman 與 Steinhardt (1988) 亦曾將調查法中的七日回憶法,作為大學生 身體活動的測量,並評估其信、效度。在相關的研究中,皆得出這類型的問卷調 查與實際的體能消耗有顯著正相關的結論 (Blair et al., 1985; Gionet & Godin, 1989)。 考量本研究目的、施測對象的特性,以簡單、容易,同時具有信、效度的方 式進行,故將以「回憶法」作為測量重量參與行為的調查方法,以紙本和網路問 卷的方式進行,請受試者填寫運動參與的量表。再者,本研究根據 Fox (1987) 所 23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3) 使用之「運動參與公式」。即運動參與=運動參與頻率×(運動平均強度+運動 持續時間),作為測量運動參與的指標和計算方式。其中運動參與頻率,是指每 週參與運動的次數。運動持續時間,表示每次參與運動時,平均花費的時間。 肆、不同背景變項於運動參與差異情形. 由於本研究以運動參與頻率、運動平均強度與運動持續時間綜合計算出大學 生運動參與的程度,故以下分別討論,不同背景變項於運動參與及其計算指標之 差異情形。 就大學生性別而言。運動參與在性別上的差異情形,結果同過去研究。男性 大學生比起女性有較高的運動參與,女性在運動上相較不活躍(王傑賢、方佩欣、. 政 治 大. 楊雪子,2014;陳珮紋,2017)。在運動頻率與運動持續時間方面,過去研究顯. 立. 示在不同性別上有差異,且男性皆大於女性(黃淑貞、洪文綺,2003)。至於運. ‧ 國. 學. 動平均強度,過去研究呈現不同的結果。有些研究顯示不同性別有顯著差異,認. ‧. 為男姓大學生參與較多劇烈運動,如重量訓練,女性則選擇較緩和運動項目,如 有氧運動、跳舞或瑜珈等(Keating et al., 2005)。然而也有研究認為男女在運動強. y. Nat. 是否具有性別差異,需透過本研究進一步驗證。. n. al. Ch. er. io. sit. 度上無顯著差異 (Calfas, Sallis, Lovato, & Campbell, 1994 )。性別在運動平均強度. i Un. v. 就大學生年級而言,根據過去研究,張淑紅(2005)研究顯示,大學生年級. engchi. 越高,運動比率越低。於黃淑貞、洪文綺(2003)中,比較低年級組(大一、大 二)與高年級(大三、大四)之運動頻率、運動時間,亦發現同樣的趨勢。故大 學生運動參與的程度,可能會隨年級越高而降低。 伍、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之關係. 研究證實,運動扮演了壓力因應的預防因子,減緩個體對壓力的生理反應以 及主觀壓力反應,而這些生理指標通常透過個體心率、血壓、膚電反應等方式評 估。Crews 與 Landers (1987) 以後設分析回顧 34 篇有氧運動與壓力的相關研 究,這些研究多以橫斷性方式進行,根據受試者既存的運動情形、身體適能狀況 分組,再使分別暴露於壓力情境中,結果指出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壓力情境中的 24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4) 反應,也能減少身體恢復時間(autonomic recovery time),其中效果量達.48(中 等效果),與控制組達顯著差異。除此之外,在實驗性研究有相同結果,研究參 與者於運動介入後,皆能有效降低參與者在壓力情境中的心血管收縮壓、舒張壓 以 及 心 率 等 生 理 指 標 (McGilley & Holmes, 1987; Holmes & McGilley,1988; Rejeski, Thompson, Brubaker, & Miller, 1992)。顯示運動能夠作為壓力生理反應的 緩衝,使參與者較快於壓力中恢復。Norris, Carroll 與 Cochrane (1999) 以男性警 察為實驗對象,分為有氧訓練組及重量訓練組,進行十週,每週三次,每次 45 分鐘的介入訓練,之後測量心率、血壓及壓力、幸福感的自成報告,結果顯示, 兩個組別均在幸福感及壓力指標上有所改善。由此可知,不同形式的運動都能降. 政 治 大. 低個體面臨壓力情境時的生理指標。. 立. 然而,上述研究多半僅能說明運動參與影響個體因應壓力的生理證據,運動. ‧ 國. 學. 參與與壓力因應中間的心理機制也較少被討論 (Salmon, 2001)。在運動參與與壓. ‧. 力因應方式的證據中,Iwasaki, Zuzanek 與 Mannell (2001) 對加拿大17,626位居 民的進行運動介入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參與能有效紓解生活及工作壓力,. y. Nat. er. io. sit. 降低精神疾病的水平。同時,規律運動的人可以發展較好的壓力因應能力,作為 壓力因應的寶貴資源。沈連魁(2004)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壓力因應能. n. al. Ch. i Un. v. 力與運動參與及體適能之關係。其中研究結果指出,不同壓力因應能力的學童,. engchi. 在運動參與的程度達顯著差異,具有高壓力因應能力的學童,其運動參與的程度 明顯高於低壓力因應者,相反地,壓力因應能力較低者,其運動參與較低,顯示 壓力因應與運動參與的正相關性。根據上述,運動參與者具有較佳的壓力因應能 力,且運動參與的程度越高,壓力因應能力越好,顯示運動參與與壓力因應有顯 著正向關係。 崔冬雪、劉希佳、何濤(2005)的研究亦發現,運動參與能夠改善女大學生 的壓力因應方式,有運動習慣的女大生比起不運動者,在問題解決、尋求幫助方 面優於不參與者。在孫海艷、顏軍(2013)的研究中,以實驗介入方式進行,探 討運動處方對於改善大學新生壓力因應的效果,結果指出中強度的運動對於大學 25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5) 生使用抱怨、退縮、壓抑與迴避等逃避式因應方式有改善效果。駱積強(2005) 為瞭解運動參與與高中生壓力因應關係,以 371 名高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進行 調查分析。研究結果表示,自覺在課外時間參與運動的高中生,比不自覺參與運 動的高中生更傾向於選擇積極的因應方式,但該差異在消極因應策略上則未有不 同。運動參與者認為在運動時會有一段與自我對話的時間,這段時間能去思考自 己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或在運動時得到新的問題解決辦法,進而促使個體積 極因應壓力 (Kim & McKenzie, 2014)。由此可知,除了生理證據外,運動參與也 會改變個體的心境狀態,影響個體壓力因應方式。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對規律運動者而言,運動參與能作為因應壓力的寶. 政 治 大. 貴資源,減緩個體對壓力的生理、心理反應。除此之外,運動參與也能影響個體. 立. 因應壓力的方式,當面臨壓力情境時,促使個體選擇較積極、主動因應方式,減. ‧ 國. 學. 少以消極、逃避的因應方式。. ‧. 第三節 心理資本的定義及內涵. sit. y. Nat. 壹、心理資本的定義. al. er. io. 順應時代的變化,Luthans 和 Youssef (2004) 以組織行為的角度為出發點,. v. n. 嘗試跳脫傳統物質、金融、經濟資本作為一組織競爭有利條件的框架,結合新興. Ch. engchi. i Un. 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提出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ap)一詞,使 得人們開始關注心理資本。認為正向心理資本,才是能夠維持個體競爭的有效資 源。心理資本是一積極之心理狀態,也是承襲著正向心理學一脈的價值,轉而重 視人們心理的正向優勢與發展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心理資本的概念最早出現於經濟學領域當中,由Goldsmith, Veum 與 Darity (1997) 提出,認為心理資本是指一可影響個體工作生產力的人格特質,並以自尊、 自我概念作為測量該性格特質的元素。Letcher (2003) 、 Letcher 與 Niehoff (2004) 則以五大人格特質模式作為心理資本的表示,偏向特質的定義,在此定義裡頭, 心理資本被視為具有「類特質」性(trait-like),是相對穩定且難以改變的特質或. 26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6) 傾向 (Luthans, Avolio, Avey, & Norman, 2007) 。同時亦有將心理資本視為一種 「類狀態」(state-like)(Luthans, 2002) 。與以往理解不同的是,持「類狀態論」 者,認為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學習適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正 向心理特質,具有獨特,並且可測量的、可訓練發展的特性(余民寧、陳柏霖、 湯雅芬,2012)。亦即心理資本是超越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內在心理資源,有 系統的開發便能成為促進個體競爭的優勢條件(Luthans, Luthans, & Luthans 2004; Luthans, Avolio, Walumbwa, & Li, 2005) 。 基於可培養而改變的特性,心理資本無論在經濟、商管、教育或心理等各個 領領域皆有重要的應用,也可能對員工的工作動機、真誠領導有重要的影響. 政 治 大. (Avolio, Gardner, Walumbwa, Luthans, & May, 2004; Gardner, Avolio, Luthans, May,. 立. & Walumbwa, 2005) 。例如在 Luthans , Avolio, Walumbwa 與 Weixing (2005) 的. ‧ 國. 學. 研究中發現,心理資本與工作績效有顯著關係,擁有較高心理資本中國工人,工. ‧. 作績效也較高。單以希望、樂觀及復原力三種因素組合成的心理資本,也對員工 的工作績效、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有正向關聯(仲理峰,2007)。在教育領. y. Nat. er. io. sit. 域中,李新民(2009)探討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研究發現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 與工作其工作表現有顯著正向關聯。江守峻、陳婉真(2017)研究中發現,教師. n. al. Ch. i Un. v. 支持、同儕支持以及家庭凝聚力皆正向並顯著地影響心理資本,三者皆能有效提. engchi. 高經濟弱勢青少年的心理資本程度。 貳、心理資本的內涵. 歸納Luthans等人之研究 (Luthans, 2002; Luthans & Youssef, 2007 ),心理資 本由四個正向心理學構面組合而成,包含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希望(hope) 、 樂觀(optimism)、復原力(resilience)。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心理資本中的自我效能概念,源自心理學家 Bandura (1997) 社會學習理論 中的觀點,指個體對自己具有能力能完成某事的信念。李新民(2010)將自我效 能定義為個體是否能完成某事的判斷,是個人為自己成功達成任務的信念。余民 27 DOI:10.6814/NCCU202000787.

(37) 寧等人(2012)認為自我效能是從付出直到達成目標的一系列過程,個體透過計 畫,加以付出努力及實踐去達成特定目標的能力預期結果。一具有自我效能的個 體,會相信自我有能力完成任務及挑戰,也會進一步選擇較有挑戰性的工作,即 便遇到障礙也能努力不懈 (Luthans, 2002; Luthans & Youssef, 2007; Luthans, Youssef, Avolio, 2007) 。 二、希望(hope) 希望(hope)是一種能夠發展的個人狀態,個體透過動機及途徑來達成期望 的目標(Snyder, 2002),有時也被定義為一種情緒狀態,特質傾向或認知歷程 (Synder, 2000) 。其中包含三個成分,「目標」(goals)、「途徑」(pathway). 政 治 大. 與「動力」(agency)。在追求目標的過程裡,個人的動力、動機會促使自己去. 立. 尋求路徑,同時會激起更多的動力去追尋(Luthans et al, 2007)。Luthans 認為個. ‧ 國. 學. 體受欲達成目標的動力所驅使,提供自我決心和意志去實現目標,所以那些具有. ‧. 高希望感的人,將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去發展自己的方式來得到想要的東西 (Luthans &Youssef,2004;Luthans et al, 2007)。. y. Nat. er. io. sit. 三、樂觀(Optimism). 過去樂觀或悲觀被定義為一種對未知結果的事件做出好壞預期的傾向,或被. n. al. Ch. i Un. v. 稱 作 對 正 面 事 件 及 負 面 事 件 的 解 釋 風 格 (Carver & Scheier, 1985; Seligman,. engchi. 2002) 。余民寧等人(2012)將樂觀定義為一種循環過程,樂觀思考者會因過去 克服障礙的成功經驗,其預期目標就會增加,當預期成功之後,個人的樂觀亦會 增加。樂觀者傾向會對事件做出好的預期,會採主動積極的歸因方式,將正向事 件歸因於內在(internal)、永久(stable)及普遍(global)因素。而把負向事件 歸因於外部(external)、暫時(unstable)及情境(specific)因素 (Gillham, Shatté, Reivich, & Seligman, 2001) 。由於這些歸因或解釋風格的差異 這樣一來能夠相 信生活中的有利事件,並增強他們的信心 (Carver & Scheier, 2002; Luthans et al , 2007) 。 四、復原力(Resiliency) 28 DOI:10.6814/NCCU20200078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excellent teachers, strategy used and promoting factors.. A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