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壓力管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8 壓力管理

1964 年,R. L. Kahn 率先將壓力管理(Management by Stress)

引進企業管理的範疇,探討工作時可能產生的壓力問題。引自顏 瑞伶【49】

反 應 模 式 行 為 反 應

搜 集 情 報 直 接 反 應 逃 避

工 作 壓 力 刺 激 因 子

新 的 人 事 安 排 或 變 動 工 作 量 之 增 減 換 班 或 輪 班 之 改 變 時 限 的 變 化 冗 長 的 工 作 時 間 危 險 或 不 良 的 工 作 環 境 單 調 重 覆 性 的 工 作 上 司 督 導 方 式 組 織 內 部 氣 氛 工 作 上 突 發 事 件

心 理 反 應

緊 張 不 安 焦 慮 神 經 過 敏

生 理 反 應

血 壓 上 升 胃 腸 消 化 不 良 心 跳 加 速 呼 吸 加 快

手 心 冒 汗 , 四 肢 抖 動

Lazarus【61】認為要因應壓力,需做到下列四項:(一)面 對壓力的容忍或放鬆;(二)遇挫折,也要維持自我價值感;(三) 保持人際互動與回饋;(四)配合工作的特殊要求或利用機會去完 成工作的任何一小部分。

Lazarus 和 Folkman【60】提出八種不同因應策略:(一)

面對問題(如站穩立場、爭取想要的、試圖改變對方);(二)

疏遠(如繼續過自己的生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不去想那件 事);(三)自我控制(隱藏自己的情感不讓別人知道);(四)

尋 求 社 會 支 持 ( 如 找 對 事 情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幫 忙 、 接 受 他 人 的 同 情、讓別人瞭解與支持);(五)接受責任(如自省、瞭解是自 己惹來的麻煩);(六)逃避(藉吃、喝酒、抽煙、服藥物使自 己 好 過 些 ) ; ( 七 ) 有計劃的解決問題(擬一個行動計劃並 確 實遵循);(八)正向再評估(尋找新信念)等。其研究結果為 認 知 能 力 較 高 者 , 對 壓 力 的 知 覺 較 高 , 也 較 能 形 成 結 構 式 的 知 覺,因此會傾向處理問題的因應策略;反之,認知能力較差者,

較不易掌握壓力刺激的關係,故傾向選擇「逃避問題」的策略,

但兩者均影響健康和福祉。

Justice【59】以「因應矩陣」(coping matrix)來說明因應的方 式,(見表 2.1)。橫軸為因應取向,分為問題取向(指改變問題的 強度來源)與情緒取向(指緩和問題所帶來的痛苦與困擾)。縱 軸是個體所使用的因應方式或策略,有三種方式,包括:直接行 動、間接行動及抑制行動,最後說明個體因應資源的存在與否,

則是阻礙或促進個體成功因應的重要因素。以下就問題取向因應 及情緒取向因應再加以說明:

一、問題取向因應

Justice【59】「因應矩陣」指出針對問題的因應方式可有 效減少後續問題的發生。問題取向因應指個體主動或直接去做 一些事來解決或紓解壓力感受及壓力威脅感,可能採取許多形 式策略,包括分析探討壓力事件發生的原因,改變個人預期的 想法;設定目標,擬定行動計畫並確實執行;尋求相關訊息,

思考一些變通的辨法去處理問題;分析不良的後果做最壞的打 算或尋求協助;熟悉新技能以增進自我控制,包括先前防範措 施、攻擊和冷漠。有些形式是獨特的,例如參加體重控制、醫 學食療法,或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到處旅行,目的均在改變導致 困擾的人與環境之關係。引自陳素惠【37】

二、情緒取向因應

Baumet al 提出情緒的因應方式可有效降低情緒的苦惱,但 對環境與現實問題並無直接助益,處理情緒的功能目的在調整 因壓力所引起的情緒,改變個人的主觀認知,使個人能紓解壓 力所造成的情緒或身體上的衝擊。當個人感覺必須去忍受壓力 刺激時,較易採取情緒取向因應方式,是一種防衛機轉,以緩 和問題所帶來的痛苦與困擾。此種因應策略是以行動或思考的 方式去調整或降低伴隨壓力情境而來的情緒問題,如妄想壓力 情境已消失、對整個壓力情境置之不理、不與人接觸或不讓人

知道事情有多糟糕、或自責、抽煙、喝酒、用藥等。在面對無 法解決的壓力來源時,必須求助於情緒焦點的因應方法,包括 練習放鬆技巧,利用運動來減輕身體上的不舒服,學習分辨感 覺與釋放痛苦的情緒,阻止那種只會助長壓力的壓力性想法,

努力去接受不可避免的事情,以能夠減低痛苦的方式來重新塑 造情況。王美華譯【2】

2.1「因應矩陣」(coping matrix)

問 題 取 向 情 緒 取 向 取 向

方 式

針 對 外 在 環 境 針 對 內 在 環 境 針 對 身 體 層 面 針 對 情 緒 層 面

直 接 行 動

問 題 解 決 技 巧 、 獨 斷 、 磋 商 、 說 服 、 攻 擊 、 運 用 資 訊 、 尋 求 他 人 協 助

認 知 重 建 、 修 正 認 知 偏 差 、 改 變 內 在 對 話

運 動 、 鬆 弛 、 洗 熱 水 澡 、 喝 酒 或 服 鎮 定 劑

討 論 壓 力 源 、 參 加 聚 會 、 看 電 影 、 渡 假

間 接 行 動

逃 避 、 置 之 不 理 、 離 開

保 持 樂 觀 喝 酒 、 吃 東 西 、 抽 煙

運 用 防 衛 機 轉 、 聊 天 、 做 有 興 趣 的 事 、 放 棄

抑 制 行 動

警 戒 與 等 待 、 不 採 取 行 動 、 保 留 反 應 、 休 息 與 期 待

資 源

支 持 、 訊 息 、 信 念 態 度 、 技 巧 、 幽 默 、 挑 戰 感 、 新 奇 感 、 沉 默 、 健 康 、 物 質 資 源

資料來源:Justice(1988)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