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些產業十分必要38。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無疆界文化交流 為必然之趨勢,國家擔任「守門員」(Gate Keeping)的角色固然可 保護本國文化,但開放的態度與完善的法制方能讓影視產業蓬勃茁 壯,進而開拓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市場。

中國政府近年來亦體認到影視產業這種「軟實力」的重要性和未 來性,尤其韓國的影視作品近十年成功行銷全球,儼然成為亞洲新影 視重鎮,幾乎取代香港原有的地位,讓經濟已高度發展的中國政府更 有決心改善影視產業環境,隨著市場經濟的脈動開始調整相關法律政 策方針和經營模式。舉凡國外影片進口放映、外資在中國當地設立製 作公司、拍攝題材內容的審核等,均制定相關法令。本章將一系列探 討中國影視產業的相關法令,分別針對三個重點:其一是外資在中國 從事投資中國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法,其二是外資從事影視產業的相 關法令,最後則為中國獨特的影視產業作品之審批許可制度,至於影 視版權交易的著作權法則將於第四章探討。

第一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之簡介

70 年代後期,大陸的經貿趨向開放,積極吸引外資熱錢,當時

38  郭玉軍、王卿,我國文化產業利用外資的法律思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1 年 第 4 期,頁 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中國尚未制定公司法,於是於 1979 年起先後頒布《中外合資經營企 業法》、《外資企業法》和 1988 年《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一般通稱 為「三資企業法」39。中國於 1993 年 12 月頒布《公司法》並於隔年 7 月施行,該法第 18 條特別規定「外商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 有限公司適用本法,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另有規定,適用其規定。」

據此,外商雖然亦適用大陸公司法的規定,但「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 另有規定」者,即不得適用。以上三大外商投資企業法為大陸《公司 法》的特別法,是外商進入中國最重要法律依據。

2001 年底,中國正式加入 WTO,所做的相關承諾以及所要參加的 協定,將影響著大陸新一波引進外國投資的作法。對於大陸而言,成 為 WTO 成員意味著將由有範圍、有限制領域的局部開放轉向全方位、

多層次的對外開放,由以國內規則為基礎的開放,轉向以國際規則為 基礎的開放;由試點型、政府主導型的計劃經濟為主體的開放格局,

走向以市場經濟、以企業家為本位和法律為框架的對外開放;由單方 面自主,及按自己的時間表對外開放,走向與 WTO 成員、世界經濟全

39  對於外資到中國所設立企業的主體法律,國內或中國一般報章媒體習慣以「三資企業」作為 統稱,此一稱呼為本文所不採。中國關於外商投資企業的立法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 合作經營企業法》和《外資企業法》三個單行法律主體,關於外商投資的稱呼不一而足。1986 年 10 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首次出現「外商投資企業」,並陸續出現在後 續的正式官方檔與公報之上,形成一專有名詞。外資在中國發展亦逐漸多元,例如股份有限公司 型態的出現,「三資企業」的言敘無法準確概括此一內涵。參見王文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 資企業法的發展新動態」,月旦法學,第 14 期,1996 年 6 月,頁 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球化、經濟改革一體化的對外開放;由所謂以「中國國情」、「中國特 殊性」的對外開放,走向以國際通行的規範對外開放;由過去用改革 來推動對外開放,走向已開放來促進改革。這也鮮明地展現在加入 WTO 以前對於三個外商投資企業法的修法之上,這些修法內容很大程 度影響著外商對於大陸投資的佈局40。以下將分別簡介三法之定義與 其重要規範。

一、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一) 定義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又稱中外合資企業,一般是由中方與外方公 司、企業共同進行投資開設的企業,合作基礎為合營者「共同經營、

共用利潤、共擔風險、共負盈虧」。第一條即明文其宗旨「為了擴大 國際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允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或個 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共同舉辦合營企業」。

(二) 重要規範

40  王文杰,大陸外商投資企業法之變遷與進入 WTO 後之調整,全國律師,2000 年 9 月,頁 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1、公司組織:中外合資企業必然為有限責任公司41,必須取得法 人資格,投資人承擔有限責任,股東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公司以 其全部資產為限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2、盈虧分配:合營各方無論以何種投資形式,必須以貨幣計算 股權比例,嚴格按照投資比例分攤風險和盈虧42

3、權力機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不設股東會,以董事會為最高 權力機構43,執行機構是總經理及各部門。

4、投資比例:在合資經營公司的註冊資本方面,外國合營者的 投資比例一般不得低於 25%44,至於投資比例上限則無明文規定,但 對於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註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比例有特別規定45。 5、出資期限:關於合資企業的出資期限,若約定一次繳清出資 者為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六個月內;分期繳付出資者,第一期不得低 於各自應繳的 15%,並應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三個月內繳清46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 4 條第 1 款「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4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 4 條第 3 款「合營各方按註冊資本比例分享利潤和 分攤風險及虧損」 

4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 30 條「董事會是合營企業的最高權力機 構,決定合營企業的一切重大問題。」 

4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 4 條第 2 款「在合營企業的註冊資本中,外國合營 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五。」 

45《關於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註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的暫行規定》第 3 條。 

46《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第 4 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二、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一)定義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又稱中外合營企業,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 和技術交流,促進外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 則,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47。在合作企業契約中約定投資或合作條件、收益 或産品的分配、風險和虧損的分擔、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業終止 時財産的歸屬等事項48

(二)重要規範

1、公司組織:可以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也可以是為實施某 一項目或共同進行某一經濟活動而形成的非法人組織。

2、盈虧分配:關於利潤盈虧的分配、合作各方權利和義務必須 在明確在契約裡,一般不以合作各方的投資額計算股權分配利潤,合 作各方之收益分配和風險、債務分攤、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各方提供 的合作條件以及合作期滿的清算方法等,皆依契約之約定49

3、權力結構:合作經營企業具備中國法人條件者,為有限責任 公司,以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不具中國法人條件者,設聯合管理

4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 1 條。 

4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 2 條。 

4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 21 條第 1 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機構50。合作企業的董事會或聯合管理機構為最高權力機關,不設股 東會。

4、投資比例:在合營企業的註冊資本方面,外國合營者的投資 比例並無強制規定,悉依雙方契約之約定。一般是由中國合作者提供 土地使用權、自然資源、勞動力或現有廠房、設備和相應的水電設施 等;外國合作者則提供資金、先進設備和技術、材料等。在契約中約 定合作期滿時,合作企業的全部固定資產歸中國合作者所有的,可約 定外國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內先行回收投資的辦法。而外國合作者在繳 納所得稅前回收投資的,必須向財政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由財政稅務 機機關依照國家相關稅收規定審查批准51。這種外國投資者可以先行 回收投資之制度,是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所特有。

5、出資期限:悉依中外合作經營者之契約的約定,如一方不按 期繳納出資,應承擔違約責任。

三、 外資企業法

(一)定義

外資企業,又叫外商獨資企業,指在中國境內設立,全部資本由 外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投資的企業,並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

5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 12 條。 

5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 21 條第 2 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的,管制的思維仍十分強烈,所以行政審批如影隨形。中國對於外資 的特有審批制度,根據一定的程序、標準和特定外資、外資項目的性 質,依據本國法律、政策和特定時期的發展水準、重點目標和能力,

對外資進行審查,並決定給予許可與否。然而,大陸實行開放改革之 後,逐漸朝向市場經濟發展,行政審批太過介入外國投資關係,反而 顯得不合時宜,甚至成為絆腳石56。而這種「以審代管」的手段,也 體現在外資進入中國影視產業的相關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