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籍勞工遷移背景及對台灣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有關台灣產業現況對於外籍勞工工作意願之影響相關量化研究少有論著,較 多以質性、個案研究為主。故本章分別針對外籍勞工相關概念介紹、工作現況、

現有的僱用狀況及流程等相關研究進行探討。首先,於第一節簡略介紹外勞遷移 背景及對台灣之影響探討,並簡略介紹先進國家與台灣外勞政策之迥異,第二節 則探討外籍勞工適應相關研究,最後,於第三節針對影響外籍勞工在台工作意願 之因素、政策的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外籍勞工遷移背景及對台灣之影響

一、外勞引進現況

民國六零、七零年代台灣教育不斷擴張,減少了年輕勞動人口數量,同時也 因經濟的蓬勃發展,帶來國民所得的提昇,消費能力大增,並且在產業結構的轉 變,,服務業迅速擴張、農業人口快速萎縮的情形下,造成某些部份的工業就業 人口比例下降。尤其是民眾對於屬於體力且較具工作危險性之行業,即基層之製 造業與營造業望之卻步,更艱辛、危險的行業更是乏人問津,使得業主更感到基 層勞動短缺的壓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靠近台灣的東南亞國家,因為經濟發展落後,對比於那時 台灣的經濟繁榮,民國七零年代時,即有不少外籍勞工持短期觀光簽證入境台 灣,然後以逾期停留的方式,在台非法工作;其中也有持假護照或偷渡的方式進 入台灣。民國七零年代國內公共工程(如十四項重大公共工程建設與國建六年計 畫)與民間營建業一片欣欣向榮,對於基層體力勞工需求量大增,對於此類勞工 需求壓力尤為明顯。

民國七十八年行政院為了因應國內勞動力短缺,於十月二十七日核定「十四 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開始引進外勞,這是首度有正式政策支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外籍勞工」的出現。進而,行政院又於八十年十月十一日行政院核定「因應當 前人力短缺暫行措施」准予六大行業中之十五種職種專案申請外勞引進。至於真 正有政策明確指示的外勞引進,是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就業服務法』立法通過後,

外勞即堂而皇之的進入了台灣。至目前為止外籍勞工達四十二萬餘人,不可諱 言,外勞的引進是基於國內基層勞動力缺工情形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然引進外 勞以解決勞動力不足,並非長久之計。勞委會也明白指出,對於國內所缺乏之勞 工採取限業限量方式開放引進,「主要是協助事業單位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解決 勞力不足的暫時性措施,而非用來改變或降低國內的勞動條件。」『就業服務法』

第四十一條也規定外國人之聘僱與管理:「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

不得妨礙本國人之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

二、外籍勞工對於台灣之影響

外勞的引進對台灣的影響相當複雜,有負面也有正面,有即時性效果,也有 較深遠的影響。在多數的研究報告中,對於外勞的引進之短期經濟效益,持較肯 定的看法,這包括能暫時紓解台灣地區勞力短缺,抑止不斷上漲的薪資成本,緩 和產業外移的壓力,以維持並增加台灣產品製造業原本在經貿上的競爭力等。此 外,對外籍勞工女傭與家庭看護的需求,也是台灣家庭變遷的一個寫照,雖有助 於外籍婦女就業,但也可能加深家庭之階層化現象。不可否認的,外勞也帶來一 些負面的影響,其中尤其對於延緩產業升級的契機,以及增加社會成本最為詬病。

由於部份勞工密集的產業,在引進外勞一段時日後,因外勞薪資低廉,產業 能維持相當之利潤反而失去謀求技術升級的意願。當然,外勞將在台灣所賺之 錢,大都匯回本國,使得台灣資金也流失了不少!至於外勞引進會增加整體社會 成本,是所有相關研究一致感到憂慮的部份;這包含、犯罪、色情、外勞逃脫和 傳染病等直接看得到的現象,以及一些潛藏現象如、人口階層化、族群衝突、台 灣人口組成的改變等,將對台灣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將外籍勞工可能帶來的經 濟發展、社會問題及國際形象之影響整理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在經濟發展方面:

1.正面影響:

(1)互補性外籍勞工可彌補國內無法供給或不願供給之勞力,本國勞工將因 需求增加而提高就業與工資,亦有助於經濟發展及國民福祉之提升。

(2)成本低廉之外籍勞工有助於改善出口產業。減輕勞動成本,以維持對外 競爭力,並減緩產業外移的腳步。

(3)加速推動重大工程,有助國內經濟景氣回升與提昇國民生活品質。

(4)可刺激國內潛在勞動意願,提升本國勞工的生產力。

(5)外勞的引進也帶來了許多商機,進而增加不少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

2.負面影響:

若引進外勞會使得廠商以勞動取代投資,則未來產業結構必難提升。

(二)在社會問題方面:

1.正面影響:

給予外勞合法地位與合理的勞動條件保障,有助於減少少數僱主與仲介業者 對非法外勞工作的剝削,並導引其尋合法的管道來台,以利政府有效規範管 理。

2.負面影響:

(1)若以外勞取代本勞,有可能會造成國內失業率增加,使得政府社會性支 出增加,導致人民負稅加重。

(2)增加人口密度壓力,影響國人生活品質亦使社會結構複雜化,導致群體 緊張與衝突,亦或因外勞大量的投入低工資工作,將惡化國民所得均等分 配。

(三)在國際形象方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正面影響:

外籍勞工政策若能配合外交政策,當可加強國際關係。

2.負面影響:

外勞低工資政策易被國際批評為對外勞剝削,進而導致不公平貿易之指責。

失業人口的原因,也許是對他目前的工作環境與內容不滿,或某些大環境下 供需不平衡所造成,當然不可否認外勞引進會多少影響一些,但卻不是主因,若 將外勞全部資遣,他們的工作缺額,國人或原住民同胞也不見得會接受,國人工 作意願低落的情形與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地方。

縮減外勞不等於控制失業率,外籍勞工的開放常被一般民眾將其與失業率劃 上等號,我們不可否認,政府引進外勞政策,的確已經造成一些結構性失業問題,

而原來引進外勞的補充性勞力性質,已成為替代性了,本來是希望輔助國內基層 勞動力的不足,由於引進人數越來越多,以致演變成替代國內勞工的地步。

「外勞」問題﹐不能只關起門來思考,而宜從另類新思維,台灣在廉價勞工 的環伺下如何自處,以一個僱主在台灣僱用外勞,和其在國外用外勞,對台灣的 經濟及就業的影響,是完全不同,僱主在台灣也許用了十分之一的外勞,但因「根」

留在台灣,因而保障了十分之九國內人民的工作就業,使他們擔任技術工人或是 管理階層。同時,僱主「根」留在台灣生產、投資,對台灣的 GNP 有其相當程 度的貢獻,而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亦因之增加,但若一味的趕走外勞,使之僱主 的投資、生產移至他國,不但 GNP 下降,整體的就業率會降低,而使失業率相 對的增加、提高。因此,引進外籍勞工造成國內失業率增加,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假如沒有引進外勞,恐怕台灣的製造業外移的更快、更多,而國家的公共工程也 將無法順利的推動、執行。

事實上,大家似應想想台灣的勞工問題,一是中高齡失業者的問題,在當今 產業快速轉移,許多傳統產業被替代,高科技成為產業主流,可是中高齡失業者 欲做職業轉換訓練,有其高難度,再加上專業知識不夠,而造成「結構性失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是原住民工作的習慣問題,由於原住民是喜歡形成一個群體,一起工作、一起 離職,所以對原住民的輔導就業,用給予僱主再多的就業津貼,來鼓勵僱用原住 民,是沒有用的,而應該在原住民居住的地區,以符合該地發展的產業,鼓勵他 們創業,或幫助他們設廠,以適合他們集體工作的天性。

其實國內目前勞動參與率並不高,低於百分之五十八,在整個亞洲國家當中,

以我國為最低,新加坡有百分之六十四,而日本亦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整個 國內經濟環境,依據全國工業總會的調查,最影響投資意願的經濟因素是勞力缺 乏,非經濟因素則是社會治安問題。試看縮短工時案,在政府、團體沒有配套措 施下,而有關勞工團體的推波助瀾,使得製造業缺工的問題,無非雪上加霜,而 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恐怕將引發新一波的大陸投資熱,諸如整個石化業、以及半 導體,都已經準備大批登陸大陸,所以整體來講,台灣的投資環境,一直在惡化 中,而勞力短缺的問題,更是迫在眉睫。要解決國內失業問題,應由勞工團體、

政府及工業團體三方的合作。有失業者就到勞工團體來登記,而產業界需要勞工 到工業總會登記,或者由工業總會調查廠商需要那些人才,政府再想辦法把二者 配合起來,使失業者能覓得工作,在此狀況下若還找不到勞工,就要引進外勞了,

而非一味的「凍結」、「趕走」外勞。

由於所謂外勞政策、問題,基本上是涉及到國家產業政策的訂定,國家為求

「永續經營」,要有明確的產業政策,這樣才有外勞政策及勞工政策,才能讓人

「永續經營」,要有明確的產業政策,這樣才有外勞政策及勞工政策,才能讓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