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演唱詮釋與技巧

第十節 《夜曲》

Nocturne

六、 歌詞翻譯

Süß duftende Lindenblüte 我聞到菩提樹甜甜地綻放花香,

in quellender Juninacht. 流動在六月的夜裡。

Eine Wonne aus meinem Gemüte 那狂喜的記憶,

ist mir in Sinnen erwacht. 因此被喚醒了。

Als klänge vor meinen Ohren 在我的耳朵裡聽到,

leise das Lied vom Glück, 寧靜幸福的歌曲,

als töne, die lange verloren, die Jugend, 是迴響,是長久以來遺失的年輕,

die Jugend leise zurück. 被溫柔的喚起了。

Süß duftende Lindenblüte 我聞到菩提樹甜甜地綻放花香,

in quellender Juninacht. 流動在六月的夜裡。

Eine Wonne aus meinem Gemüte 那幸福的記憶,

ist mir zu Schmerzen erwacht. 還有創傷也被喚醒了。

二、詩人生平與作品特色

奧托.艾瑞西.哈特雷本(Otto Erich Hartleben, 1864-1905)是德國詩人和劇 作家。哈特雷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他在漢諾威(Hanover)被祖父 的就是哈爾克優耐學院(Halkyone Academy),1900 年他的悲劇劇本《星期一的狂 歡》(Rosenmontag)獲得了熱烈的迴響,讓他獲得龐大的收益,因此他利用這些 收益在義大利的加達(Garda)湖畔買了一棟別墅,成立了哈爾克優耐學院,這個 為了學術而成立的學院,裡面的成員除了哈特雷本,還有建築師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作家奧托.尤利烏斯.比爾鮑姆(Otto Julius Bierbaum)、 佛蘭茲.布 萊(Franz Blei)、葛哈特.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艾佛列德.庫賓(Alfred

Kubin)和畫家艾密爾.奧立克(Emil Orlik)等人,他們自豪於學院內的一切皆依 創立精神執行。他製作的《青年》(Jugend)週刊,可看出他對當代社會現象和道 德給予的幽默諷刺,此週刊也對當代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由於哈特雷本的德文翻譯往往提高詩歌原著的層次,因此現今他因翻譯而聞 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比利時詩人亞伯特.吉羅的詩篇《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音樂家荀白克在 1912 年譜曲後,更成他的代表作品之一;1909 年,馬 克斯也曾從《月光小丑》中選擇了三首詩篇譜曲:《像那鴿子》(Kolumbine)、《小 丑丹尼》(Pierro Dandy)和《蕭邦圓舞曲》(Valse de Chopin)。此外,馬克斯和荀 白克這兩位曲風迥異的作曲家,也都曾採用哈特雷本的原創詩篇譜曲;詩篇《幸 福之夜》(Selige Nacht)則同時讓馬克斯和阿班.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

採用譜曲。

速度或表情指示 以流暢的推動(In fließender Bewegung)

曲式結構 三段式(Ternary Form)

降 A 調的調性中心在 A 與 A’非常地顯著,延伸性的半音階造成 B 段調性模 糊,且無真正的功能和聲出現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第十九小節的間奏,

才確立至 E 大調,而這段間奏的半音階則較有和弦性,最後 A’又轉回調性明確的 降 A 大調。

此曲的鋼琴伴奏地位與聲樂部份相當,全曲 40 個小節的音樂中,有 17 個小 節是給鋼琴單獨彈奏的,鋼琴最初以分解和弦的快速音群貫穿全曲,B 段第十八小 節開始的間奏中複雜的半音階,加上了許多裝飾奏和和聲外音,這樣的技巧被用 來營造一種自由即興的感覺,非常有狂想曲的風格,像是鋼琴獨奏曲一般的精彩。

其他像多音的音階琶音樂段,則令人聯想起聯想到弗雷德烈克‧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的夜曲風格。(例 3-10-1)

例 3-10-1 《夜曲》第七至第八小節

聲樂的音域雖然寬廣,但與馬克斯其他的歌曲相較下,雖然低音至 e¹,但整 體而言曲音域是偏高的,似乎是特別寫來展現高而廣闊的音域。由於聲樂與鋼琴

皆有相當的難度,是一首深具挑戰性的聲樂演唱曲目。

四、演唱詮釋與技巧

這首歌曲不論對聲樂或鋼琴而言,都是一首精神抖擻的作品,全曲的聲樂線 條以廣闊的圓滑線和持續的高音,巧妙地暗示詩中狂熱入迷的情緒,跟馬克斯其 他歌曲相較之下,因為注重於旋律的優美和線條,在旋律和詩詞的關係,沒有像 其他明顯受到沃爾夫影響的歌曲這麼精確,因此並不是從頭到尾都很完美的配合 上文字的節奏和語調。30

在廣闊的旋律線條之下,歌者需注意氣息在長樂句中的穩定,還有母音的維 持,尤其是拍子較長的單字,應靠氣息的穩定將母音維持在同一位置上,才能創 造聲音的持續綿密感,而在音量上,演唱者也需留意在持續音時,鋼琴伴奏的力 度變化。(例 3-10-2)

例 3-10-2 《夜曲》第三小節

此外,歌唱時 B 段的層次應與前後兩段大不相同,在音樂上加入了許多了臨

30 Meyers, Joseph Kenneth 1971, 71.

時升降記號,為表達詩人內心真摯的回憶,馬克斯特別在此段樂譜上標示了許多 的表情記號,較難演唱的樂句是“als töne, die lange verloren, die Jugend,”(是迴 響,是長久以來遺失的年輕,)樂譜上在“lange”(使足夠)上標示了“breiter

werden”(更加寬廣),緊接著漸弱演唱半音階的下降至“verloren”(失去),需 明顯的將兩個字強弱的區別,達到樂曲的張力,且小心處理 f²的音高,並唱出內心 深層的遺憾,與“Jugend”(年輕)的升 f²音響,有不同的音響色彩,歌者第一次 演唱“Jugend” (年輕)之後,作曲家又馬上讓這個單字重複了一次,並且在兩次

「年輕」皆標示上“Langsamer”(慢)的演唱術語,第二次更使用“frei im Vortrag”

(自由地講)讓歌者對詩詞有更多的處理空間,為的就是使聽眾瞭解「年輕」對 詩人是多麼的彌足珍貴,因此歌者必須清楚地而富感情地吐字,並小心地將歌曲 帶入歲月的感念。(例 3-10-3)

例 3-10-3《夜曲》第十二至二十小節

如鋼琴曲般的鋼琴伴奏在本曲是高難度的,不僅音符細碎而眾多,在節奏的 掌握上也非常的不容易,馬克斯在聲樂的部份標示了四四拍子和六八拍子兩種譜 號,而在鋼琴伴奏的譜號上又多了八八拍子,甚至在樂譜插入了下列註解來表明 如何演奏樂譜指示的節拍:

在這個創作裡,可以看到節拍的雙重分配(先不論所有任意速度的自由詮釋),

最開始的八分之三(或四)的音符在後半小節裡都有對應到大約相等的時間,

因此 2/2 拍不能變成 7/8 拍。演奏時任意速度和漸慢都不能影響這樣的表達。

31

可見馬克斯也認為此曲的鋼琴伴奏是困難的。建議伴奏者先像練習曲一般慢慢練 習,再逐漸加快速度,最後達到作曲家所要求的流暢感,而間奏樂段則應像獨奏 般發揮情感,與聲樂相互呼應。

31 “In diesem Stück ist die metrische Doppelgliederung(bei aller Rubato-Freiheit des Vortrags)derart zu berücksichttigen, dass den ersten 3 (oder 4) Achteln immer eine entsprecheched lange Zeitstrecke inder zweiten Tackthälfte entspricht, also nicht etwa aus dem 2/2 ein 7/8 Takt wird. Von dieser Feststellung warden Vortrags-Rubatos und Ritardandos nicht mit beroffen. ”Joseph Marx, Nocture. 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