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夜裡的教堂鐘響》Church Bell at Night

第五章 十首「隱士之歌」的分析與詮釋

第二節 《夜裡的教堂鐘響》Church Bell at Night

一、 歌詞內容 英文:

Sweet little bell, struck on a windy night, I wound liefer keep tryst with thee Than be with light and foolish woman.

中文翻譯:

6. 曲式:通節式(through-composed)

7. 音樂部份:

這首歌曲只有 5 小節,詞與樂曲都很短,音樂的背景在形容在一個夜闌人靜 的晚上,所以音樂的曲速要求非常的緩慢(molto Adagio,q=46),藉此表達夜 晚的寂靜。使用 2/2 與 3/2 拍交替的節拍,音域只有小七度,由 d#1─c#2,是一首 音域窄、樂句短的小曲。

38

音樂被製造一種安靜、陰暗的氛圍,伴奏部分使用了不協和音與協和音的處 理方式,不協和音的合音音響宛如教堂的鐘聲般。音量上的掌控被要求著音量是 弱音(p),自始至終是迴響著(sonore),在一組高音的不協和的琶音和弦之後 緊接一個低沉的低音,彷彿風的吹動,引發甜美的教鐘(高音琶音)發出聲響,

共五次,「音畫」來展現─教堂的鐘因受風的吹動而在寧靜的夜晚持續的發出聲 響。音樂氛圍由此手法貫穿全曲。不僅在聽覺上具有想像的空間,伴奏的雙手在 高低音的交叉彈奏也如同教堂的鐘左右擺動的動向。(譜例 2-1)

譜例 2-1 《夜裡的教堂鐘響》,第 1 至 2 小節

在聲樂的旋律上,第一句以小二度半音下行進行,第二句則是第一句的拓 展,巴伯慣以語韻來安排音符時值的長度,詞與音樂都各只有三句,每一句都是 以半音下行的音程開始,A→G#;E→D#;F→E,音樂中有許多的同音反覆彷彿 是隱士的喃喃自語,也呈現梯型旋律輪廓。除了鐘聲的氛圍外,歌者旋律上因半 音的的走向透露出這天的夜晚是稍帶有寒意的,虔誠的隱士覺得在微涼的夜晚 裡,與天父共度較能獲得心靈上的溫暖。

調性由左手的最低音透露出此曲伴奏部分的調性中心為 F 大調,但聲樂的旋 律卻在 A 與 E 音上游走,聲樂與伴奏各自在自己的調上,陳述出兩者在同時間

39

不同的空間的意境,唱者藉下行半音音程來表現對女性的失望,並配合平和的 F 大調所代表教堂鐘聲,來尋求心靈慰藉。

三、樂曲詮釋

在第一聲清脆響亮的鐘聲響後,以弱音的音量唱出「可愛、甜美的」(sweet)

教鐘,演唱下降的半音時,要更小心掌握音準來點出主角「bell」,一開始 A 音 的三個同音不帶任何表情的,但在第 2 小節的同樣是三個 A 音重複卻必須唱得 流動些,音量上要往前進並做些許的漸強,夜晚的風而不僅吹動教堂的鐘,也吹 動著人的心,原本表示鐘聲的低音一直在F─A─F─A 游走,但是提到「windy night」時,或許作曲家想表達此時吹起的風較先前的風為大,而安排了旋律漸強 來加以強調,同時伴奏進入此曲最低的音 C1,好似受風的動力的牽引而發出不 同於之前的聲響。

「我寧願相信祢」,在這句要以弱音的音量演唱低音域所以要特別注意字詞 的清晰,而在「欣喜」(liefer)以切分音強調,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隨即進入全 曲最高音 c#2「勝過」(Than be),在第 4 小節和聲,在唱者旋律上安排一個 A 大 三和絃,來表達神的力量是穩定的、是不會搖擺不定,所以語氣上要更為肯定的 唱出,不似之後的音樂在「愚昧的婦人」(foolish woman)連用兩個四度下行而 且停在未解決的尾音,若將此音程變化以朗讀方式的唸出時,在語氣上則有一些 高高在上的道學及調侃、輕視塵世般的口吻。(譜例 2-2)

40

譜例 2-2 《夜裡的教堂鐘響》,第 5 小節

41

第三節 《聖伊達的異象》St. Ita’s Vision

一、歌詞內容 英文:

― I will take nothing from my Lord,‖ said she,

―unless He gives me His Son from Heaven In the form of a Baby that I may nurse Him‖.

So that Christ came down to her

In the form of a Baby and then she said:

―Infant Jesus, at my breast, 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true Save, O tiny nursling , You.

Infant Jesus at my breast, By my heart every night, You I nurse are not a churl

But were begot on Mary the Jewess By Heaven’s light.

Infant Jesus at my breast,

What King is there but You who could Give everlasting good?

Wherefor I give my food.

Sing to Him, maidens, sing your best!

There is none that has such right

中文翻譯:

42

To your song as Heaven’s King Who every night

Is Infant Jesus at my breast,at my breast. ‖

有這樣的權利得到你們的歌聲

詠唱調為變化反覆歌(Varied strophic form)。39 7. 音樂部分

40 Secco recitative,乾燥朗誦調:通常放於莊歌劇中,用來模仿即強調語言中的自然音聲調變化,

它的伴奏只由一個頑固低音伴奏。

43

藉由 G 調的導音(f♯2)轉到 B 大調主和弦(B、D、F)上,B 和弦以緩慢的琶 音將音符一顆一顆呈現,如同注視的目光已上達光輝般的「天堂」,歌唱旋律在 鋼琴琶音之後,也以琶音下型唱出,如同耶穌基督已下降人間出現在聖依達的面 前(譜例 3-1)。

譜例 3-1 《聖依達的意象》,第 1 小節

經由同音異名調(F= G,D= E)的特性再轉到 E和絃,調性上的色彩由 激動的、純潔明快的 C 調→明亮大膽的 B 和絃→嚴謹、莊重溫暖的 E和絃(A♭

的屬和絃);音畫手法使用下型的七度(f2→g1)大跳音程↘,如同字義「came down」。朗誦調最後一和弦停在 E7,進入詠唱調。

在詠唱調部分的曲速上,作曲家要求 q= 46,與第二首維持一樣的曲速 q = 46,只是第二首是以二分音符為一單位所以時值較長,而此部分因為要表 現出搖籃曲風所以整個音樂是較流動的。此部分共有 40 小節,這首樂曲在節拍 上使用了三種特別的手法來牽動原本規律的搖籃曲:

(1)聲樂與鋼琴同時使用 6/8 等於 3/4 的特點,以相同的音值在複拍子(三分法)

44

與單拍子(二分法)中變化,鋼琴與聲樂由流動的、搖擺的複拍子(6/8 拍)轉 為果斷、斬釘截鐵的單拍子(3/4 拍),這些小節分別為第 7、13、22 及第 32 小 節。(譜例 3-2)

hemiola 譜例 3-2 《聖依達的意象》,第 5 至 8 小節,搖籃曲風

(2)使用變態拍子(changing meters)41─此曲除了常態 6/8 拍以外,分別為 4/8 拍

(第 8 小節)、3/8 拍(第 33 小節)、9/8 拍(第 17 小節、第 42 小節及第 43 小節)。 (3)使用三比二節奏(hemiola):分別出現在第 26 小節、第 38 小節、第 39 小節 及第 40 小節。

在詠唱調曲式為變化反覆歌(Varied strophic form),共分為三段,調性為 F 調的多里安調式,三段以近似第一段的旋律,各自配合著不同的伴奏出現。三段 的段落如同第一首《聖帕特里克的煉獄》也是屬於對稱性的分配,小節數分別為 15 小節—10 小節—15 小節。

伴奏在各段中各有其明顯的的特徵,第一段,第 5 至 19 小節,伴奏右手為 分散和弦,在 F 調上(包含 F 的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第二段,第 16 至 25 小

41 變態拍子(Changing meters),樂曲在進行時,時時變化拍子。(周理悧等著,1986)

45

節,由十六分音符的音階組成,一連串的音階上行與下行,來來回回流竄在各小 節間,在這些音階的在其上方或下方,堆疊著完全四度,使之與音階平行的上下 移動。上行音型音階線條在外聲部;下行時音階線條在內聲部。在第 22 至 25 小節左手的旋律與聲樂的旋律相同,此段結束在第 29 小節音階反向進行後。(譜 例 3-3)

譜例 3-3 《聖依達的意象》,第 20 至 23 小節

第三段,第 30 至 35 小節,伴奏以琶音彈奏厚重織度的和聲,製造出全曲最 高潮段落,第 36 小節回憶第二段的四度音程音階素材,第 38 小節伴奏回到第一 段分散和弦,音量上逐漸變弱。

整個詠唱調,情緒由安靜的鋪陳,在快速音群的伴奏帶領下,勾起心中悸動 而大聲讚頌,最後收拾心中受攪動波動的心,此反覆歌在鋼琴伴奏的和聲、節奏、

力度上產生的色彩變化下精彩呈現。(表 4)

音階在外聲部 音階在內聲部 伴奏模仿聲樂線

46 與「Pity me on my pilgrimage to Loch Derg」的其中部份,旋律音程是相同的。(譜 例 3-4)

47

全曲為變化反覆歌,詩詞分配各為第一段 7 句;第二段 4 句;第三段 7 句。

第二、第三段的旋律分別是第一段的變化。相同的旋律,但因各段詩詞的長短及 語韻而改變了節奏,明顯的例子,如譜例 3-5 的比較。

(第一段)6/8 拍,第 5 至 8 小節

(第二段),第 20 至 23 小節

(第三段),第 30 小節至 33 小節

譜例 3-5 《聖依達的意象》,三段節拍與韻律之比較

第 38 小節聲樂旋律將原本主旋律增值,作曲家特別在樂譜上標記了「不作 漸慢」(Senza rall.),從一個八分音符(e)時值到第 38 小節四分音符(q)的時 值,在第 42 小節出現附點四分音符(q.)的音值,因音樂上的增值讓人感覺音樂 漸緩下來而結束此曲。(譜例 3-6)

2/4 拍

q9

3/8 拍

48

譜例 3-6 《聖依達的異象》,第 38 至 43 小節,聲樂部分,音樂的增值

三、樂曲詮釋

聖伊達被譽為「培育愛爾蘭聖徒的母親」,43 這首帶有朗誦調的詠唱調,如 同神劇或清唱劇中有敘述者的角色,這位敘述故事的人在朗誦調段落中,說著聖 伊達的貪慾:一顆想要照顧耶穌的心;詠唱調就是以聖伊達的身份來演唱這首具 搖籃曲風的變化反覆歌。

朗誦調掌握語氣轉折與節奏的快慢緩急,是說書者吸引聽眾注目的要點,在 一個如同引人注意的鑼聲般,強而響徹的四度和聲下,聲樂緊接著以朗誦式的口 吻,勢如破竹的氣勢宣示著「我不向主求任何事情」。伴奏配合每個重要的字詞 加進一個塊狀和聲,如「nothing」、「gives」、「Son」,

演唱「Heaven」這個字時,須將 f #2音延長,音量逐漸變弱,綿長的氣息延 續到下一句,「嬰孩」時語氣上轉淡且溫柔,展現出慈愛母姓。「在嬰孩的樣式裏 我要餵養祂」堅強母親的勇氣,整個宣示口吻在這告一段落。一個休止符停頓後,

說書者以極溫柔的口氣形容接下來神蹟的出現。朗誦調部分跳進音程比較多,並 隨即以附點節奏來展現生動地說書的敘述效果。第 3 及第 4 小節的節奏必須謹慎 掌握,才能將字詞恰如其分的展現。在「form of a baby 」以三連音勾起聽眾的 注意,其後在引入重要字詞「Baby」;切入詠唱調之前四個音「and then she said:」, 以拉長、加強每個音的唱法,以強調主題的出現。

詠唱調為變化反覆歌的曲式,搖籃曲形式的樂曲,速度以q.=46,在平穩速

43 G. F.William,〝St. Ita.〞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8,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0. Web.10. Mar. 2009.<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8201c.htm>

49

度的搖籃曲中,時而因組合方式的改變,hemiola 或拍號變動,勾起心情上些許 的不平靜與挑動心中微妙的悸動「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true」,音量控制掌握音 程向上即漸強的原則,反之亦然。「By my heart every night」(每晚在我心旁),

度的搖籃曲中,時而因組合方式的改變,hemiola 或拍號變動,勾起心情上些許 的不平靜與挑動心中微妙的悸動「Nothing in this world is true」,音量控制掌握音 程向上即漸強的原則,反之亦然。「By my heart every night」(每晚在我心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