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假設 模式驗證之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五節  大學生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假設 模式驗證之討論

本研究欲建立大學生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模式,以釐清拒 絕敏感度影響曖昧訊息處理的整體運作機制,包含早期與主要他人的互動經驗所 形成的依附取向對於拒絕敏感度的影響,以及往後在面對曖昧模糊的社會訊息 時,大學生的反應情形以及在曖昧訊息處理上的傾向,結合人格心理學當中依附 的概念,並且透過社會認知的角度,來瞭解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本研究當中的假 設模式驗證結果顯示假設模式與實際資料之間的適配程度尚可接受,除了負向自 我意象以及負向他人意象對曖昧訊息處理的直接效果未達顯著以外,其餘均

達.05 之統計顯著水準。除此之外,在拒絕敏感度的整體模式所呈現的結果,也 與過去 Downey 和 Feldman 在 1996 年之後陸續提出的拒絕敏感度之概念、模式 的研究結果一致,因此拒絕敏感度與依附取向之間的連結,以及與曖昧訊息上的 處理方式等變項之間的關係獲得支持。除此之外,檢視本研究採用不同的研究方 式(依附類型以及依附取向)所進行的研究結果發現,兩種不同研究方式所呈現 的結果是相同的,其中不管是依附類型或是依附取向(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 意象),均可以看出不同依附關係者在拒絕敏感度上的差異,但在曖昧訊息的處 理上,則均沒有發現顯著的差異。另外,若以拒絕敏感度為自變項,曖昧訊息處 理為依變項時,均可以發現不同拒絕敏感程度的受試者在曖昧訊息上之差異。由 此可見,儘管採用不同的研究方式但仍然得到相同的研究結果,因此未來的研究 者可依據本身之研究目的,來選取適合的研究方式。

以依附取向(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意象)來進行拒絕敏感度、曖昧訊息 處理預測之研究結果發現,負向自我意象以及負向他人意象均可預測拒絕敏感 度,根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以「正負向自我意象」以及「正負向 他人意象」兩個軸向來將檢視不同依附關係者的行為表現等各方面特質,是一個 可行的方式,當受試者對自己表徵以及對他人的表徵中,呈現較多的負向表徵 時,個體對於世界的解讀方式是充滿敵意與不友善的情緒,若以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於依附關係的分類方式來看,屬於偏執型或是懼怕型依附,

而根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這兩種依附類型之定義又可發現,此 兩種依附類型者相較於其他兩種依附類型(安全型以及疏離型)來說,似乎在面 對人際關係時有著較高的焦慮情緒,擔心會失去目前這段關係,並且時常認為自 己是較差的、不好的,或者是會被他人所拒絕的,由此態度以及對於人際關係的 信念來看,似乎與「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有雷同之處,因此研究者才會在不同的 研究結果當中,均發現不同依附關係者均可以預測拒絕敏感度,並且在「類型化」

的研究方式當中,發現偏執型依附以及懼怕型依附兩者在整體的拒絕敏感度、焦

慮程度以及負向信念方面,均顯著的高於其他兩種依附類型。

在拒絕敏感度預測曖昧訊息處理的關係中,不管是採用「類型化」的研究方 式,或是採用依附取向(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意象)來進行預測,均可以發 現兩變項之間的顯著關係。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對於拒絕敏感度者 的定義中指出,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個體,對於生活當中「拒絕」的線索有著過度 反應且敏感的現象產生,即使這些拒絕的線索根本不存在,或是相當的模糊,但 仍然可以發現這些受試者過度激動的情緒反應。由此定義來看,本研究在此部分 之研究結果正好為這樣的說法提供了一個可靠的證據,當個體的拒絕敏感程度不 相同時,對於生活當中各種資訊的解讀方式、敏感程度等等,自然也會不相同,

他們看待人際關係的態度應該也有所差異,當個體的拒絕敏感程度很高時,他們 對於生活當中的各種線索都呈現即為焦慮、緊張的狀態,深怕自己被他人所拒 絕、排斥,因此當不同拒絕敏感度的個體在面對所謂曖昧模糊的訊息時,訊息處 理的方式自然不相同。

而本研究與過去研究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研究者依照大學生在校園當中不 同的人際互動對象,將拒絕敏感度的測量分數分成兩個部分,並且進行相同假設 模式的驗證,結果發現模式三(與學弟妹互動),在模式與資料的適配程度方面,

是三個模式當中適配性最佳的一個,顯示。造成此模與學弟(妹)互動情境的資 料與假設模式的適配程度最好,而與同儕團體互動情境的資料在三個模式中,適 配性較差。除了模式二(與同儕團體相處)的適配性較差以外,模式一(兩種對 象均納入分析)以及模式三(與學弟妹相處)的模式適配程度都還算不錯,這個 研究發現似乎可以跟前述「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互動時的拒絕敏感度也有所差異」

的研究結果相呼應。

如同在第四章針對大學生因不同的互動對象,而會產生不同程度之拒絕敏感 度的研究結果可知,拒絕敏感度的呈現,可能並非一個普遍存在的狀況,端視個 體互動的對象之身分而決定。當個體所互動的對象為年紀比自己輕,或是在身份

地位的考量上,比個體本身的資歷淺時,個體在面對此情境時的拒絕敏感度會低 於與同儕互動的情境。由此可知,與不同的互動對象之間的社會互動本質上並不 相同,因此當兩種不同人際互動情境被分開檢視時,可能與原先假設模式的適配 程度較差。由此結果顯示,大學生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的假設 模式,必須考慮到人際互動當中的多種可能性,在本研究當中則包括同儕團體以 及學弟(妹),無法從單一的互動對象當中看見在拒絕敏感度的動態歷程當中看 見其運作的方式。儘管如此,在本研究當中尚無法得知其他的互動對象是否有其 他不同的路徑?路徑為何?是否有其他的相關變項存在?留待後續的研究者繼 續探討,以建立適用於特定互動對象之拒絕敏感度模式。

在本研究的假設模式當中也發現,「拒絕敏感度」的概念,似乎在依附取向 與曖昧訊息的處理之間,扮演著中介變項的角色,由研究結果可之,由受試者在 不同依附關係敘述句上的得分所計算出來的「負向他人意象」以及「負向自我意 象」的分數,在預測「曖昧訊息處理」的路徑上,並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水準,然 而,在以「負向他人意象」以及「負向自我意象」為預測變項,並以「拒絕敏感 度」為效標變項的預測路徑上,卻達統計的顯著水準。除此之外,以「拒絕敏感 度」為自變項,並且以「曖昧訊息處理」為效標變項的預測路徑上,也達統計上 的顯著水準。由此可見,雖然「負向他人意象」以及「負向自我意象」沒辦法直 接預測大學生在「曖昧訊息處理」上的傾向,卻可透過「拒絕敏感度」的概念,

間接的影響不同依附關係的大學生對於曖昧訊息的解讀方式此研究結果,雖然並 未完全符合 Baron 與 Kenny(1986)對於中介變項條件的界定,然而,透過路徑係 數的顯著性,我們仍然可以發現變項之間仍然出現兩個不同的層次,亦即先由負 向自我概念影響拒絕敏感度的高低,再由拒絕敏感的程度影響大學生對於曖昧訊 息的處理,儘管負向自我意象未能預測大學生在曖昧訊息上的處理,然而由其在 直接預測效果較間接效果弱的情況來看,仍然可以發現拒絕敏感度扮演著不可忽 視的功能。

由整個模式的運作歷程與機制來看,大學生受到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 動經驗所影響,形成個體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對自我以及他人產生正 負向的評價,並發展出一套內在的運作模式,作為個體在未來面對各種人際關係 時指引的指標。當個體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是不愉快的,個體會對 自我以及他人產生負向的心理表徵,並影響個體的行為以及情緒的表現,對人際 關係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因此,在負向心理表徵較多的大學生與他人互動的過程 中,會試圖將自己過去不良的早期互動經驗投射到互動對象或是目前的互動情境 中,並且產生如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謂的「焦慮的期望或假設」,如果在 對方的生命腳本中有類似的經驗元素,則對方很可能會接收另一方的投射,並以 此為線索激發自己內在潛藏的客體關係經驗,並表現出如同不安全依附者所投射 的反應(蔡順良,未出版)。此時,大學生會將互動對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內攝

(introjection),並且比較自己的期望與對方的反應是否相一致。而不安全依附 關係者對於自我以及他人的負向心理表徵較多,除此之外,依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對於拒絕敏感度的定義可之,早期互動經驗不良的個體,面對 人際關係時也會有較多的焦慮反應以及負向期望,然而當個體的不良期望以及信 念較多時,投射出去的自然是負向的期望,並且可能充滿焦慮與不安,當互動對 象並沒有敏感於個體的需求時,自然而然的也會認同(identification)了個體所 投射出來的內涵,並且以負向的反應方式回應個體,此時個體內攝了互動對象的

(introjection),並且比較自己的期望與對方的反應是否相一致。而不安全依附 關係者對於自我以及他人的負向心理表徵較多,除此之外,依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對於拒絕敏感度的定義可之,早期互動經驗不良的個體,面對 人際關係時也會有較多的焦慮反應以及負向期望,然而當個體的不良期望以及信 念較多時,投射出去的自然是負向的期望,並且可能充滿焦慮與不安,當互動對 象並沒有敏感於個體的需求時,自然而然的也會認同(identification)了個體所 投射出來的內涵,並且以負向的反應方式回應個體,此時個體內攝了互動對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