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依附類型的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上差異之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不同依附類型的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上差異之討論

早期經驗影響個體未來人際適應的觀點,在過去許多學者的理論當中都可發 現類似的想法。在客體關係理論學者 Klein 即相當重視母親與嬰兒之間的關係,

她認為嬰兒打從一出生開始,即存在「好」與「壞」兩種心理表徵的方式,當客 體能夠滿足嬰兒各方面的需求時,即被嬰兒認為是「好客體」,反之則為「壞客 體」。然而以嬰兒的認知能力,並無法體會為何同一個客體會出現又好又壞的情 形,因此嬰兒會試圖將壞的客體投射(projection)出去,以「測試」是否外在的 世界並不全然是壞的、邪惡的,並依據外在世界回應嬰兒的方式,再由嬰兒內攝

(introjection)回來,此時若主要照顧者給予嬰兒的回應是良好的、滿足其需求 的,嬰兒便能夠跨越「妄想-分裂(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的心智狀態,

並進到「憂鬱(The depression position)」的心智狀態,這個部分對於嬰兒來說是 一個大躍進,因為嬰兒已經開始可以逐漸將好的客體以及壞的客體整合在一起,

並據此發展出良好的互動關係,反之,若嬰兒在投射的過程當中,並未得到滿意 的回應方式,則嬰兒也會依據此回應而「驗證」了自己對「壞客體」的假設,因 此也無法跨越「妄想-分裂的心智狀態」與「憂鬱」之間的藩籬,使得嬰兒會帶 著這種與「壞客體」之間的關係與信念到人際關係的互動當中。若本研究的結果 透過 Klein 對於個體早期經驗的觀點來解讀可發現,當個體所擁有的早期經驗是

不良、不愉快的,個體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經常是負向的,並且影響著個體對他 人的看法,因此一再地採用投射的方式,將自己內在的壞客體投射出去,檢視外 在的世界是否如同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一樣,在這個過程當中,個體不僅對他 人有負向的表徵方式,也對自己有負向的表徵方式,並且透過負向期望的方式,

將自己心中那些與「壞客體」相處的經驗展現出來,因此當大學生擁有不安全的 依附關係時,他們在面對必須提出要求的人際情境則會產生焦慮與不安的情緒,

並且經常透過負向的期望方式,來「驗證」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大學生此種焦 慮與負向期望的行為及情緒表現,即是「拒絕敏感度」這個概念的重要特徵。

而 Horney 的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以及神經質需求的觀點,也可從另一 個不同的角度來說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以及早期經驗對於個體後來的人際關係 所帶來的影響。Horney 認為人天生都有所謂的基本焦慮,而往後能否在人際關 係當中,發展出良好的互動關係,端看個體如何去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以因應外 在的社會關係。然而,個體如何以恰當的態度來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關鍵則在 於個體能否在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當中,得到安全感,足以支持個體能 在安全堡壘當中,放心的向外探索以及學習適應。若個體無法透過良好的早期互 動經驗,與照顧者之間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時,則容易產生不同的神經質需求,

過度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納,想要親近他人,或是採用逃離人群、與人群對立等想 法,來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也會形成過度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一旦自己發現理 想與現實的差距時,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完美,便會開始自我憎恨,形成負向 的自我意象。以本研究的結果來看,不安全依附的大學生可能由於早期互動經驗 的不愉快,或是需求未能被適切的滿足,因而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並且產生 負向的自我意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以 Horney 的觀點來看,其基本焦慮可能 未能得到適當的處理,因此影響大學生在面對人際關係時,產生緊張、焦慮的情 緒反應,想要與人群親近,但又害怕被拒絕,並且表現出對於人際關係的負向期 望,認為自己不可能被接納。

Bowlby 的依附理論是幼兒早期與主要他人的依附關係與往後的人際適應問 題之間的一座重要橋樑,以 Bowlby 的依附理論來看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拒絕敏 感度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觀點。Bowlby 認為在個體早期與主 要他人的互動經驗,會促使個體形成一套內在的運作模式,並且形成對自己以及 對他人的表徵方式,若主要照顧者在此時期並未能適時的滿足個體之需求,則個 體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被拒絕的,因此形成負向的自我表徵,並進而影響到未 來個體的成人依附關係,包括在人際關係以及親密關係當中的互動以及相處模 式。而 Downey 和 Feldman 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的概念,即是依據依附理論 的觀點所延伸而來,認為拒絕敏感度源自於孩提時期被拒絕的經驗,而這些經驗 也構成孩子未來在人際關係上不適應表現的基礎。因此,當大學生在孩提時期與 主要照顧者之互動關係不能夠滿足孩子在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各項需求時,個體如 同被主要照顧者所拒絕一般,並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並進而將這些不安全的 依附關係,展現在人際情境當中,並在人際互動的情境中出現害怕被拒絕的焦慮 情緒以及負向思維模式。

而本研究結果發現,安全依附者不管是在拒絕敏感度,或焦慮程度以及負向 期望方面,均是四種類型當中的最低分,顯示安全依附者在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 間的互動經驗,應該是較為良好的互動關係,主要照顧者能夠敏感於受試者之需 求,並且適時的提供個體所需,促使個體形成一套對自我以及他人的正向評價,

因此不管在拒絕敏感度方面,或是焦慮程度以及負向期望方面,相對於不安全依 附者來說,都得到較低的分數,因此本研究結果似乎與 Bowlby 的依附理論觀點 是很相近的,當個體的依附關係為安全依附時,其內在運作模式相對來說較為正 向,因此幫助個體能夠形成正向的自我表徵以及他人表徵,因此在面對人際互動 的情境時,焦慮程度以及負向期望相對也會較低,因為依據他們過去的經驗可 知,他們認為自己應該不會被拒絕,當面臨被拒絕的情境時,也能以較合理且正 確的態度,賦予被拒絕的事實一個合理的解釋,而較不會出現不理性的信念或期

待,在整體的拒絕敏感度來說,也相對較低。然而,本研究結果也發現,偏執型 依附以及懼怕型依附顯著高於安全依附的大學生,依據依附理論的觀點,似乎也 可得到解答。

以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成人依附的分類方式來看,偏執型與 懼怕型依附者,在對自我的意象上均較為負向,且在互動關係中較為依賴,因此 若個體發現互動的對象並不能如他所預期的滿足其依賴的需求時,其不良的內在 運作模式被啟動,便會開始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反應,以及負向的期望。因此就 自我意象以及依賴程度的向度來看,本研究結果發現偏執型依附者以及懼怕型依 附者在焦慮程度、負向期望以及整體的拒絕敏感度上高於安全型依附以及疏離型 依附者的結果似乎就可得到解釋。若配合 Brennan(1998)以「焦慮」以及「逃 避」兩個取向來將成人依附關係分成四類的觀點,以「焦慮」這個向度的特質來 看,可以發現「焦慮型依附」以及「混亂型依附」兩種依附類型者均屬於焦慮程 度相當高的兩種依附類型,具有焦慮特質的依附類型者,會在關係當中不斷的評 估並且敏感於互動對象的情緒、反應,試著透過這些評估的過程,瞭解自己是否 被對方所接納,若互動對象並不能敏感於他們的需求時,則會促使他們產生焦慮 與矛盾的情感反應,而焦慮型依附者正是此種焦慮反應的典型代表,而混亂型依 附者,雖然有高度焦慮的情緒反應,但也同時具有高度的逃避傾向,認為自己是 被他人所拒絕的,在人際情境中會產生負向的期望以及負向的信念,認為互動的 對象不可能會接納自己或是認為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因而產生抗拒關係的 態度,而這「焦慮型依附」以及「混亂型依附」在定義上似乎與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於偏執型依附以及懼怕型依附兩者的特徵相當接近,焦慮型 依附者與偏執型依附者都相當害怕失去關係,缺乏正向的自我意象,有「你好,

我不好」的信念,因此時常對人際互動的情境有高度的焦慮反應以及負向的期 望;而懼怕型依附以及混亂型依附兩者都處於矛盾與焦慮混雜的情緒反應中,有 著「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想法,對於關係的維持以及需求的滿足既擔心,卻又

想要抗拒,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當中,也同樣具有高度焦慮的情緒反應,因此根 據上述兩種不同的分類方式來解讀本研究的結果,似乎都可以發現合理的解釋。

綜合上述,大學生之所以在面對人際情境時,有較高程度的焦慮反應之外,

也會產生許多負向的期望,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 不良,使得大學生在人際情境當中的拒絕敏感度相對於安全依附關係者低,因此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的是敏於他們需求的互動對象,以及正向的回應方式,

因而使得這些大學生不斷的在「自我驗證」的過程當中,一再加深不良的、非理 性的信念以及焦慮的情緒反應,形成自驗預言以及惡性循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