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拒絕敏感度模式(Rejection Sensitivity Model)

一、內容與定義

根據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拒絕敏感 度是指個體具有焦慮的期望傾向(disposition to anxiously expect),對於人際情境 當中的「拒絕」線索具有一套既定的知覺傾向,並且過度反應的現象(overreaction to rejection)。而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個體對於人際情境當中被拒絕的線索產生 過度敏感現象的原因,可能源於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不良互動。

然而,拒絕敏感度模式不僅將拒絕敏感度視為一項人格特質,還將拒絕敏感 度視為一個動態運作的歷程。嬰兒打從一出生開始,就開始發展「接受」與「拒 絕」的基模,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接觸的人際互動經驗,都會在這些基模當中進 行強化的動作,因此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感受到溫暖與接納,則接 受的基模會不斷的被強化,並且形成一套正向的思維模式,但當孩子一再地遭遇 被拒絕的人際互動經驗時,則孩子會強化拒絕的基模,並且在人際互動的過程當 中,開始產生焦慮的情緒,進而形成焦慮拒絕的期望(anxious expectation of rejection)。

根據Pietrazak, Downey 和 Ayduk(2005)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

拒絕敏感度高者會在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開始逐漸累積所接觸到的人 際經驗,並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將此種經驗的正、負向經驗形成一套

內在的心理基模,當往後在人際關係面臨到類似的情境時,個體最原始的、最初 的被拒絕的經驗就會被喚起,並且在該情境當中引發負向的感受與行為表現,例 如:沮喪、退縮、焦慮、嫉妒,甚至想要控制他人的行為,並且對於不同的人際 事件結果懷有負向的期望,影響個體對於社會訊息的處理方式。當個體懷有對他 人的負向意念以及焦慮的情緒與他人互動時,不僅對於個體本身在情緒、行為、

人際功能等方面有負向的影響,並且可能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當中得到負向的回 饋,進而形成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惡性循環效果,對於個體的 生活以及人際關係都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此一動態的歷程,不只在個體的日常生 活當中可以發現,更可以透過特定的人際關係,甚至是特定的互動情境當中被觀 察的到,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貳、拒絕敏感度的相關理論回顧

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是拒絕敏感度形成的重要關鍵,而 這樣的想法也得到很多理論的支持,包括Freud 的心理分析論、Erikson 的發展 階段、Horney 的基本焦慮、Sullivan 的人際關係理論,以及 Bowlby 的依附理論 到近代的客體關係理論等等。這些理論主要關注於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 互動經驗,並且試圖去發現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對於個體在未來的人 際關係互動當中的影響以及個別差異,茲分述如下:

一、Freud 的心理分析論

1.重視本能的發展與不同階段的滿足,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相當強調本能的發展與早期經驗,認為人類的本能源 自於各種不同身體慾帶(erogenous zones)的焦慮與緊張,因此透過不同的成長 與發展階段將緊張的能量在各種慾帶之間流傳、轉換,因此個體會在不同的時 期,尋求各種方式來滿足不同慾帶所帶來的焦慮感受。當個體在發展的過程當 中,這些基本的、本能的需求未能被滿足時,會產生固著(fixed)與退化

(regression)的現象,並影響到成年後的各種行為表現。

2.人類大部分的行為受潛意識的力量所決定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認為,個體會透過不同的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

把自己所不想要的部分壓入潛意識,來讓自己免於焦慮的痛苦。而這些防衛機轉 當中,「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拒絕敏感度的概念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有助 於釐清拒絕敏感度者的行為表現與特徵。拒絕敏感度高者,在面對人際情境時,

常常出現高度焦慮的反應,認為自己不會被他人所接受。以心理分析論的觀點來 看,拒絕敏感度近似於防衛機轉的概念,由於個體對於拒絕的線索相當敏感,並 且對於許多曖昧模糊的人際情境感到焦慮不安,並且認為自己一定會被他人所拒 絕,因此當個體怕被拒絕時,便透過投射的方式,將自己不想要的部分(不想被 拒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一定會拒絕我),並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3.潛意識為影響意識經驗以及行為表現

心理分析論也認為,即使人類不想要的部分排除於意識並壓在潛意識當中,

但潛意識的想法仍然在持續的影響著我們的意識經驗,並且透過各種不同的形式 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焦慮、憂鬱等表現。如同拒絕敏感度高者對一般的 人際情境感到較高程度的焦慮不安的狀況,即使這個情境的拒絕線索相當模糊、

曖昧,也可能包含很多種不同的解釋方式,但他們仍然產生被拒絕的感受。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以情侶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發現,拒絕敏感度高 者,容易將他人的模糊訊息做出負向的歸因,且容易將伴侶的行為知覺為冷漠、

拒絕的表現。然而,在拒絕敏感度低的個體身上,這些情況則較少出現,由此可 見拒絕敏感度高者內在的心理機制以及潛意識的想法與信念,包括焦慮不安的情 緒、訊息處理方式等,都在其日常生活當中悄悄發揮影響力。

二、Horny 的基本焦慮與神經質需求

Horney(1937)以「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一詞,來說明個體天生就存

在的情緒感受,他認為當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對這個世界懷抱著害怕、焦 慮以及敵意的感受。然而,重點不在於基本焦慮,而是個體學會如何去處理自己 的基本焦慮,然而,即使不同類型者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基本焦慮,但 他們的基本需求仍然相同,他們都需要被他人所關注、接納與支持,只是他們在 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時,採用不同的策略與手段,例如:否認自己的需求、極度 的依賴等不同的方式,來降低焦慮所帶來的不舒服感受,而人際關係之間如何互 動與運作,即是不同類型的人格運作之核心。

除此之外,Horney(1937)的「神經質需求」觀點,也非常強調個體早期經 驗的重要性,他強調個體過度的想要與人親近,或是擺脫他人、與人對立的各種 行為表現,源自於早期經驗中的焦慮、緊張的氣氛,促使孩子在過去的互動經驗 中產生不適應、不協調的的感受,即使他們非常需要溫暖與接納,但環境的氣氛 卻不允許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孩子的內心產生了不協調與不適應的現象,

並透過僵化的方式,例如:過度的想要與人保持親近,或是過度想要遠離、抗拒 人群,或者與人對立的方式,來形成一種防衛的機制,保護自己免於焦慮以及擺 脫內心的不安全感。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女性,會在親密關係之中壓抑自己 的想法與觀點,因為他們認為自我表達或提出要求,會使他們失去親密伴侶以及 他們的親密關係。因此選擇以自我沈默(Self-silencing)的方式來維持關係,然 而持續的壓抑個人的信念以及想法,來避免失去關係。以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

會造成憂鬱、低自尊以及失去自己的聲音(Jack, 1991)。由此可見,高拒絕敏 感度者對於人際互動情境的焦慮與不安,選擇以壓抑自我的方式來降低自己害怕 被拒絕的基本焦慮,並且與人親近,而此種自我沈默(self-silencing)的方式不 同於關係當中的協商(Rusbult, Verette, Whitney, Slovik, & Lipkus,1991)例如:

包容,或是自願的犧牲(Van Lange er al.,1997),會為自己或是人際關係帶來破 壞性的影響。

基於上述可以發現,Horney(1937)奠基於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之上而非取 而代之,但卻比心理分析理論多了社會與人際取向的觀點,比Freud 的心理分析 論更重視文化、環境所帶給個體的影響力,認為不管是健康與否的個體,人際關 係的互動,都是人格運作之核心,除此之外,也為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提供了更 多不同的詮釋觀點。

三、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除了Freud 的心理分析論以外,Erikson 也相當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但 不同於Freud 強調性、攻擊等本能與驅力的觀點,Erikson 更強調心理社會的重 要性,並將對人類的發展的探討延伸至人生的全程。Erikson 所提出的人類心理 社會發展之八個主要階段中,每個階段都有個體主要的發展任務與發展危機,,

其中第一個發展任務即在於發展對他人的信任,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而母親 在哺乳的過程中,嬰兒即可透過此互動學習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若此過程對 於嬰兒來說是不愉快的經驗,則可能對他人缺乏信任感。這樣的情況與拒絕敏感 度高者所表現的行為與情緒表現不謀而合,根據Downey 和 Feldman。(1996)

的研究發現,拒絕敏感度高者相當缺乏安全感,拒絕敏感高者的不安全感會使的 雙方對於關係以及另一半產生不滿意的感受,並出現嫉妒等負向情緒,或意圖控 制另一半,。根據上述,當個體能夠學會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並且與他人建立信 任的關係後,往後的人生各階段發展會奠基於信任的關係上,更認識自己與他 人。但拒絕敏感度高的個體,也由於對於他人採取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方式,

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其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維持。

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其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