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的源起,以及由此研究背景及研究動機所發展出來的待答 問題,進而界定本研究的相關名詞。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長久以來,人際關係的議題就被許多研究者不斷的透過各種方式與研究取向 討論著,舉凡學校教育、心理學領域、社會學領域、商業往來、工作場域等,都 是人際關係討論的重要範疇。以心理學領域來說,在教育心理學方面常著重於探 討學生在班級內或校園中的人際互動關係、教師之間的互動,或是師生關係的互 動;在社會心理學方面則是從整個社會運作的鉅觀角度,來探討社會大眾之間的 互動關係,或者從微觀的角度來探討個體之間的互動方式;在人格心理學領域當 中,則可以透過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以及人格形成的過程,從個人過去 所經歷的人際互動經驗以及與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當中,去探究個人的人格特質 對於個體未來在各種社會活動方面的影響。由此可見,人際關係的議題是相當廣 泛且普遍被探討及重視的。 在針對成人的人際關係之研究中, 「成人依附(adult attachment)」是一個相 當關鍵且重要的研究變項。自從 Bowlby(1973)提出親子之間依附(attachment) 的概念以及 Ainsworth(1978)承接其概念並發展陌生情境實驗以來,依附的概 念就受到各研究領域相當程度的重視,包括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 學、工商心理學以及人格心理學等等,均透過依附的概念探討個體與不同心理構 念之間的連結。依附理論原先的內涵,主要在探討兒童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 關係與關係運作的模式,而 Hazan 和 Shaver(1987)所提出的「成人依附」之概. 1.

(2) 念,即是依附理論的延伸,將個體在孩提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互動的經驗與模 式,延伸至成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並且相信過去的互動經驗對於個體來說,會延 續到成人時期與他人在人際關係,甚至是親密關係方面的互動。自此開始,許多 研究者將成人依附的概念應用到不同的人際互動關係當中,試圖窺探成人依附關 係對於人際互動的影響以及成人依附的個別差異情形。 關於成人依附的研究,主要有兩種研究方法,其中一種是將個體予以類型 化,從四種不同的依附類型當中,選擇一種最符合個體情況之類別,作為個體之 依附類型,包括:Hazan 和 Shaver(1987)所發展出來的成人依附量表(AAQ), 以及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所提出之四種類型依附風格,均隸屬於此 研究方法。而另一種研究方法,則是將測量成人依附的量表視為一份大型的測量 工具,並且透過因素分析的方式,尋找最能代表此份量表概念的主軸,並且透過 四種依附關係的得分,計算出主軸的分數,並採用此連續分數來預測個體各方面 之行為表現,例如:Brennan, Clark & Shaver(1998)所發展出來的親密關係體 驗量表(ECR),即是以「逃避」以及「焦慮」兩因素來解釋成人依附的概念, 而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則是發現四種不同的依附關係可用「正負向 自我意象」以及「正負向他人意象」為兩個重要的軸線,並可以計算出兩軸之分 數,進一步用來預測個體各方面的表現。 以 Scharf 和 Mayseless(2007)的研究為例,研究結果發現個人所經歷的親 密關係的經驗,特別是在幼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會促使個體形 成一套與重要他人互動關係的表徵,當個體在未來與他人互動時,則會依據此表 徵來與他人相處,賦予他人以及情境所散發出來的訊息意義,並進而影響未來與 他人發展親密關係的能力,包括友情與愛情。而許多研究也指出依附關係與朋友 或是伴侶之間能否形成親密關係的能力有關(Fraley & Shaver,2000;Shaver & Mikulincer,2002;Thompson,1999) 。由此可見,個體依據早期經驗所形成的內在 表徵,不僅包含著對自己的一套評價與看法,也包含著對他人的想法與評論,並 2.

(3) 且依據此內在表徵,影響著未來人際關係之運作方式。因此再度支持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研究中所提到之「對自我」以及「對他人」的知覺,會影 響個體各方面之外在行為表現的論述。 此外,在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研究中,除了採用「正負向自 我意象」以及「正負向他人意象」兩個指標之連續分數來解釋成人依附關係之外, 也可計算四種不同依附類型之得分,並且將受試者予以類型化,並且能夠進一步 比較不同成人依附關係在各方面表現之差異,研究者認為此種研究方式所得到的 研究結果,相較於過去的研究當中僅採用單一研究方式來說,可以得到更為豐富 的資訊,是一個良好的研究方式。上述兩種研究方式各有優缺點,若以類型學的 方式將個體之依附關係歸類,對於研究上的討論來說較為便利且清楚,但若以連 續分數的方式來討論各種不同依附關係,較符合真實情況,且不易出現歸類困難 的狀況。然而,過去針對依附關係進行的研究中,時常僅採用其中一種方式,因 此各有其不足之處。因此,研究者認為若能兼採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並且比較 此兩種方式是否能得到一致的研究結果,或是進一步比較兩種方式何者較具有統 計上的預測力,這也是本研究在方法選用上的考量依據。 除了依據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所形成的依附關係之外,過去的 研究也發現個體在人際關係的經營與運作上形成差異的原因,除了依附關係之 外,也包括了個體在成長歷程當中所學習到的經驗,不僅影響個體的認知型態, 也會進一步影響個體對於曖昧訊息的處理。而這些可能的影響因素,則包含個人 的因素以及情境的因素。在個人因素方面,如:個人的動機(Maner, Kenrick, Douglas, Becker, Vaughn, 2005) 、情緒(Forgas & Bower,2001;Herbert, Schwarz & Clore,1996) ;而情境因素方面,如:訊息的數量(Pratto & Bargh,1991;Stangor & Duan,1991)等等。因此過去的研究者不僅從個人的角度探討成人依附關係的個 別差異,也試圖從社會心理學以及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不同依附關係的個體 看待世界以及解讀社會訊息的方式,進而瞭解個體在人際關係上的運作模式。 3.

(4) 在上述對於人際關係當中依附行為的研究背景之下, 「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 (Downey&Feldman,1996)這個概念,不僅是承接依附的概念而來, 更是成人依附概念的再延伸,並且在人際關係以及親密關係當中已累積了一些討 論,是近幾年來新興的研究變項之一。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對於拒 絕敏感度所下的定義,所謂「拒絕敏感度」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的一套特殊的思維 模式,對於人際關係當中的互動會有相當高程度的焦慮與緊張,害怕自己被他人 拒絕,並且在心中存在著一種對於拒絕的焦慮期望(anxious expectation of rejection) ,認為他人不會同意自己的想法與要求,認為自己會被他人拒絕,即使 情境當中的拒絕訊息相當模糊曖昧,個體仍然對於社會情境當中拒絕的線索引發 激烈的、過度的反應。由此定義可知,拒絕敏感度的概念不僅包含了焦慮、緊張 等負向的情緒,也包含負向的認知思考方式,而這些特質的產生,不僅跟過去與 主要照顧者之依附關係有關,也與過去的學習經驗有相當程度的關連性。因此, 不僅包含人格心理學的面向,也包含了社會認知、訊息解讀等不同的觀點。有鑑 於此,拒絕敏感度是個複合的概念,勢必不能從單一面向而窺全貌,必須透過多 個領域的探究與深入瞭解,才能夠貼近拒絕敏感度的完整面貌。 然而,即使在 Downey 和 Feldman(1996)以及其後續針對拒絕敏感度的研 究當中,將拒絕敏感度的定義以及可能的外在表現均界定的相當清楚,但過去的 研究當中,對於拒絕敏感度的探討相當有限,仍然有很多問題尚未被釐清,包括: 拒絕敏感度是否存在性別上的差異?不同拒絕敏感程度的受試者是否對於相同 的訊息出現不同的反應?或者拒絕敏感度會隨著不同的情境及對象而有所差 異?抑或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特質?除此之外,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關係以及曖昧訊 息之間,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部分尚未被提出來討論,因此研究者認為有 必要透過研究,針對拒絕敏感度的內涵作進一步的瞭解,另外,研究者也試圖探 討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關係。 在國內,拒絕敏感度的概念仍在發展當中,目前並未有相關文獻針對拒絕敏 4.

(5) 感度的概念進行探討。然而,雖然國外已有許多學者針對拒絕敏感度進行研究, 但部分的國外學者卻僅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拒絕敏感度者在曖昧訊息處理上的認 知偏誤,或者聚焦於拒絕敏感度者的外在情緒及行為的反應,主要採用一種認知 -情感(cognition-affective)的觀點,解釋拒絕敏感度者的行為特質以及拒絕敏 感度模式(rejection sensitivity model) (Downey&Feldman,1994;Downey, Khouri, Feldman,1997)。部分學者則延伸認知情感的觀點,將拒絕敏感度的運作視為一 種防禦性動機系統(Defensive motivational system)(Downey, Feldman, 2004), 認為拒絕敏感度是個體保護自身免於痛苦的機制,然而這些認知-情感的觀點並 未將個體在依附關係上的個別差異納入拒絕敏感度的相關討論當中,因此個體的 早期經驗是否影響著個體往後的人際關係,或者是否影響著個體的外在行為以及 情緒的表現等面向,均無從得知。因此,瞭解拒絕敏感度這個概念,若僅採單一 的角度來解讀,恐怕難以得知拒絕敏感度的運作模式與歷程的全貌,必須結合各 種不同的領域以及觀點,才能貼近於拒絕敏感度的真實情況。 綜合上述,研究者根據拒絕敏感度相關文獻的探討,提出下列幾點不足之 處,期待透過本研究能夠補足此研究缺口,茲分述如下: 一、國內針對「拒絕敏感度」為議題的研究甚為缺乏 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源自於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 模式,目前在國外已累積了一些研究的成果,並且試圖從生理(例如:基因)以 及心理等層面,探討拒絕敏感度可能發生的機制以及運作模式。但國內對於拒絕 敏感度的概念尚在萌芽的階段,目前尚未有研究者針對拒絕敏感度的概念以及內 涵進行相關的探討,然而拒絕敏感度的概念融合了多個領域的知識以及想法,有 助於拓展人格、社會、認知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視野,也對學校教育或諮商實務 工作有所幫助,因此增加國內對於拒絕敏感度的探討與認識,實有其必要性。 二、 過去研究未將個體之依附關係納入拒絕敏感度的相關探討. 5.

(6) 目前國外針對拒絕敏感度在人際關係的探討,主要採用社會認知的觀點來解 讀拒絕敏感度發生的機制,探討個體在過去人際關係當中所學習到的互動經驗如 何型塑個人的認知,或是從當下的情境脈絡去探究個體可能產生的行為反應,卻 很少納入心理動力理論的觀點,並進行根本而深入的探究,有治標而不治本之疑 慮。然而依據心理動力的觀點,很多時候人際互動問題的根源,除了從當下的情 境脈絡去探討之外,必須要加入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採用更 追本溯源的方式,來發現問題的最根本的、核心的問題,才是比較適切的方式。 因此研究者認為,應加入依附關係的探討,並且比較不同依附關係之下,拒絕敏 感度的個別差異情形,瞭解不同程度拒絕敏感度者的認知情感以及行為上的差 別,除此之外,也應檢驗是否具有較多焦慮情緒的依附關係,其拒絕敏感的程度 也越高,並採用心理動力理論的概念與觀點來解讀個體的人際互動模式,結合不 同的角度與視野,來探究相同的概念,也期望能藉此方式,看到影響人際互動模 式的根源,並且窺探結合了早期經驗影響、認知、行為、情感等面向的拒絕敏感 度模式。 三、西方所發展之拒絕敏感度量表恐不適用於國內大學生 拒絕敏感度量係表由 Downey and Feldman(1996)針對國外的大學生經常遭 遇之請求的人際情境所發展出來,基於下列幾項原因,研究者認如要施用於國內 的大學生,實有進一步修訂之必要。第一、由於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 有部分題目可能在國內較少發生,因此較不符合一般大學生的生活狀況,例如: 「邀請班上一位同學去喝咖啡」 、 「參加派對時,你注意到某個人在會場另一端, 然後便邀請他跳舞」 、 「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工作,你請求父母是否可以讓你再住家 裡一陣子」等題目。第二、此份量表的發展背景,主要是在檢視大學生在兩性親 密關係方中的拒絕敏感度,因此原量表的許多題項當中,包含著「男/女朋友」 等詞彙,例如:「向你的男/女朋友提出同居要求」 、「你的男/女朋友今晚想跟朋 友約,但你告訴他你今天晚上想跟他/她一起度過」 、 「問你的男/女朋友是否真的 6.

(7) 很愛你」、「要求你的男/女朋友跟你回家見父母」等題目,然而本研究並未針對 目前是否擁有固定交往的異性朋友之大學生為對象,而是以一般請求的人際情境 為主軸,故與本研究的目的不符。第三、此份研究工具雖然在國外地區已建立良 好的信度以及效度,但基於本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對象與原作者所關注的焦點並 不相同,雖然研究對象同為大學生,然而台灣地區的信、效度指標卻相當缺乏, 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建立此研究工具在台灣地區的信、效度,以作為後續研究 者使用此份量表的參考。第四、在原拒絕敏感度量表中,僅針對同儕團體之間的 互動關係進行測量,並未測量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之間的互動關係,與本研究之研 究目的不符。基於上述幾項原因,發展一份適合國內大學生使用的拒絕敏感度量 表,為本研究之重要目的之一。 四、同儕團體之外的對象,並未納入拒絕敏感度之探討 根據 Doherty 和 Feeney(2004)的研究結果發現,個體一生當中有多位依附 對象,包括:朋友、家人、手足等等,而個體對於同一個依附對象之依附關係, 會在各個人生發展的階段出現不同的依附強度。由此可見,依附關係雖然一直存 在於個體與其依附對象之間,卻會隨著個體因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或面對的不 同依附對象,而產生不同的依附強度。根據此研究結果,既然拒絕敏感度的概念 由依附理論所延伸而來,則拒絕敏感度是否也如同依附關係一樣,會根據不同的 對象或情境而有所改變?關於此問題,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說,尚未能得到合理 的解答,有必要深入進行瞭解與探討。 除此之外,在拒絕敏感度的測量方面,Downey 和 Feldman(1996)首先發 展出拒絕敏感度量表來測量個體的拒絕敏感程度,但此份量表當中所包含的情境 以及互動對象,僅限於同儕之間的互動關係,並未加入其他可能的互動對象,包 括:師長、父母、比自己年紀小的學弟妹等不同的互動對象,因此拒絕敏感度量 表僅能瞭解受試者在與同儕團體互動時之拒絕敏感度,而無法瞭解受試者與其他 對象互動時之拒絕敏感度是否有顯著差異。因此研究者認為應在拒絕敏感度量表 7.

(8) 中納入不同的對象,以增加拒絕敏感度量表之使用範圍。 五、 缺乏檢核曖昧社會訊息的工具 社會當中的訊息相當多元,有些正向有些負向,然而有些卻是處於中間的灰 色地帶,隱誨且曖昧不明,因此不同的個體對於同樣的訊息可能給予不同的解讀 方式。影響個人產生不同解讀方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含訊息呈現的數量 (Pratto, Bargh,1991;Stangor, Duan,1991)、訊息的困難程度(Bodenhausen, Lichtenstein,1987)、當時的情境情境(context)、與互動對象的關係(relational type)、其他因素等。當這些訊息不夠明確或不夠充足時,則可能讓個體無法瞭 解互動對象所要表達的涵意。過去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高拒絕敏感度者傾向於採 用負向歸因的方式來解讀情境當中的曖昧訊息(Harper, Dikson, Welsh,2006; Harper & Welsh,2007Paltin,2007;Thompson,1995;Thompson, Whiffen & Aube,2001;)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透過單字的觸發作業(Ayduk, Ozlem, Downey, Testa, Alessandra, 1999) ,要求受試者看到電腦銀幕呈現單字後立即大聲唸出來, 結果發現,高拒絕敏感度的女性在看到負向的拒絕字眼(如:"reject") ,會比 低拒絕敏感度的女性更快速的唸出該負向單字的發音。並藉由此方式瞭解負向的 信念會促使高拒絕敏感度者產生敵意,並且快速的激發生理反應,唸出該字的發 音。然而這種方式並無法將互動情境以及與互動對象關係等因素納入考慮,且無 法看出高拒絕敏感度者在情境當中的歸因方式,只能瞭解拒絕的線索的確會引發 高拒絕敏感度者的敵意反應,並且發現受試者在注意力上有所偏重的現象。因此 研究者認為有必要編製一個曖昧訊息處理的檢核工具,檢視在一般人所認為曖昧 不明、訊息不清的情境當中,不同依附關係以及不同拒絕敏感程度的受試者,對 於社會訊息的解讀傾向為何,透過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敘述,期待能得到 更貼近真實生活的研究結果。 六、拒絕敏感度在人際依附關係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關係仍不明確 根據過去許多學者的研究得知,不同的依附關係的個體,會對相同的社會訊 8.

(9) 息產生不同的解讀方式(Collins,1996;Dent & Winnet,2005;Gallo & Smith,2001; Leerkes & Siepak, 2006;Mikulincer,1998;Sumer&Cozzarelli, 2004;) 。由此可見, 當個體具有不同的依附關係時,他們對於相同社會訊息的解讀方式也會有所差 異。另一方面,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的研究可知,拒絕敏感度的概 念源自於依附理論,而從拒絕敏感度的定義也可以發現,拒絕敏感程度較高者, 似乎在面對曖昧的訊息時,會有較多負向且帶有敵意的反應出現。在上述研究背 景之下,依附關係與拒絕敏感度之間的連結為何,尚未得到明確的答案,而拒絕 敏感度又在依附關係與社會訊息處理之間所扮演的角色也尚未明朗化,因此研究 者認為有必要再次檢驗不同依附關係者在社會訊息處理上的差異情形,並且針對 拒絕敏感度在兩個變項之間的角色加以界定,以瞭解整個拒絕敏感度模式的運作 歷程與機制。 七、過去之研究未建立大學生拒絕敏感度的模式 雖然過去的研究對於本研究當中所關心的變項,包括:依附關係(依附類型 以及依附取向) 、拒絕敏感度、曖昧訊息的處理等變項已累積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然而卻仍未有研究者釐清這些變項之間可能存在關係以及心理動力的歷程。因 此,研究者根據過去對於依附關係(依附類型以及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以及 曖昧訊息處理的研究結果,以及參考本研究中對於各研究變項之研究結果,將大 學生在負向自我意象以及負向他人意象的得分依據各種依附關係傾向之多寡計 算出來,並且與拒絕敏感度以及大學生對於曖昧社會訊息的處理等變項之間的關 係結合起來,融合心理動力、社會認知等層面的觀點,建立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 模式,以檢驗實際資料與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之拒絕敏感度的概 念是否相符合,並且檢視當研究者採用不同研究方式(依附類型或依附取向)來 檢視依附關係時,研究結果是否一致?或者何種方式較佳?以期能對學術研究以 及實務工作能有所助益。. 9.

(10) 貳、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包括:依附類型、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曖昧訊 息處理之間的關係。 二、發展大學生適用的拒絕敏感度量表以及曖昧訊息處理量表。.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根據上一節所述之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下列待答問題以及研究假設,茲分 述如下:. 壹、研究問題 一、 大學生的依附類型與拒絕敏感度之間的關係為何? 二、 大學生的依附類型與曖昧訊息處理的關係為何? 三、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面臨請求的人際情境時,在拒絕敏感度量表之焦慮程度 分量表上是否有差異? 四、 大學生在與不同對象互動時,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間是否有顯著 相關? 五、 大學生在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其拒絕敏感度、焦慮程度以及負向期望是否 有顯著差異? 六、 大學生的依附取向(包括: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意象)與拒絕敏感度 的關係為何? 七、 大學生的依附取向(包括: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意象)與曖昧訊息處 理之間的關係為何? 八、 拒絕敏感度在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以及曖昧訊息處理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 何?. 10.

(11) 貳、研究假設 一、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上有顯著差異。 1-1 安全型依附者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顯著低於偏執型依附以 及懼怕型依附。 1-2 偏執型依附與懼怕型依附者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較其他依 附類型者高。 二、 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曖昧訊息的處理上有顯著差異。 2-1 安全型依附者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之得分較偏執型依附與懼怕型依附者高。 2-2 偏執型與懼怕型依附者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之得分較其他依附類型低。 三、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請求的人際情境上,在拒絕敏感度量表的焦慮程度分 量表上有顯著差異。 四、 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互動時,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有顯著相關。 五、 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其拒絕敏感度、焦慮程度以及負向期望有顯著 差異。 六、 大學生之依附取向中, 「負向自我意象」與「負向他人意象」可預測「拒絕 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 ,而「拒絕敏感度」也可預測「曖昧訊息處理」 , 因此拒絕敏感度扮演「依附取向」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中介角色。 七、 本研究欲建構「依附取向(負向自我意象、負向他人意象)」 、 「拒絕敏感度」 能預測「曖昧訊息處理」的模式,大學生的依附取向(負向自我意象、負 向他人意象)會影響拒絕敏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而拒絕敏感度會影響 個體對曖昧訊息的處理,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EM) 進行驗證。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將大學生與「同儕團體」以及「學弟(妹) 」 互動之資料分別納入模式二(與同儕互動)以及模式三(與學弟妹互動) 11.

(12) 當中,並比較三個模式之適配程度。本研究假設之模式如圖 1-1:. 焦慮 程度. 負向 期望. 負向自我意象. 負向自我意象. 拒絕敏感度. 負向他人意象. 負向他人意象. 曖昧訊息處理. 曖昧訊息處理. 圖 1-1 大學生依附取向、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假設模式.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指的是嬰兒與依附對象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Bowlby,1969), 本研究所指的「依附關係」,主要採用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式進行探討,第一種是 以「類型化」的方式,將受試者之依附關係歸類,並進行不同依附類型在拒絕敏 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上之差異比較;另一種則是透過「依附取向」(包括負向 自我意象以及負向他人意象),計算出區分依附關係之兩個軸向的連續分數,再 進一步針對拒絕敏感度、曖昧訊息處理進行預測。在依附關係的測量方面,研究 者採用謝玲玉(民89)所翻譯的人際關係問卷,幫助研究者進行受試者依附關係 的分類,不僅可以將受試者之依附關係分類(分為:安全型、偏執型、疏離型以 及懼怕型),也可以採用依附取向進行預測(計算「負向自我意象」以及「負向 他人意象」之得分,再進行預測)。. 12.

(13) 研究者首先進行各種不同依附類型之間的比較,包括:安全型、偏執型、疏 離型以及懼怕型等四種,其特質分述如下: 1.安全型依附者指的是受試者具有較正向的自我意象(對於自我有較多正向的評 價,認為自己是有存在的價值的)以及正向的他人意象(認為他人是友善的、 接受自己且能夠適當的給予回應的),且在人際關係當中不會有過度依賴或是 逃避之情形出現。 2.偏執型依附者指的是受試者具有較為負向之自我意象,並且具有較為正向的他 人意象,認為他人行為、表現總是較好的,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很差, 並且在人際關係當中有高度依賴的傾向。 3.疏離型依附者指的是受試者有「我好,你不好」心理傾向,認為自己是很棒的, 而他人則是較差的,且在人際關係當中有高度逃避的傾向。 4.懼怕型依附者者的是受試者具有負向自我意象,也有負向的他人意象,對於世 界的解讀方式總是帶有敵意,且在人際關係當中具有高度逃避以及高度依賴的傾 向。 除了將受試者類型化之外,此研究工具也可算出受試者的「負向自我意象」 以及「負向他人意象」兩軸的得分代表大學生的依附取向。根據Brennan等人(1998) 及Bartholomew 與Horowitz (1991)對成人依附的概念,在本研究中「負向自我意 象」的計分,主要是由偏執型依附分數+懼怕型依附分數-安全型依附分數-疏 離型依附分數計算得來,得分越高者,代表其負向自我意象越多,對於自身整體 的自我概念越差,反之則越少;而「負向他人意象」的分數,則是透過疏離型依 附分數+懼怕型依附分數-安全型依附分數-偏執型依附分數進行計分,得分越 高者,代表其負向他人意象越多,對於他人的心理表徵也越差,反之則越少。. 二、拒絕敏感度. 13.

(14) 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拒絕敏感 度是指個體具有焦慮的期望傾向(disposition to anxiously expect) ,對於人際情境 當中的「拒絕」線索具有一套既定的知覺傾向,並且過度反應的現象(overreaction to rejection)。在本研究當中,以修訂的拒絕敏感度量表作為測量拒絕敏感度的研 究工具,整份量表包括兩個分量表,分別為(a)焦慮程度分量表,以及(b)負 向期望分量表。其中「焦慮分量表」,主要在測量受試者面臨一個請求的人際情 境(向某個對象提出一種請求)時的焦慮程度,若在此部分的總分越高,則表示 受試者在請求的人際情境的焦慮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而「負向期望分量表」 主要在測量受試者認為在該人際請求的情境中,互動對象會同意自己要求的可能 性,並依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的計分方式,以公式(7-同意 要求的可能性)來計算受試者負向期望之多寡,若經反向計分後的得分越低,則 表示受試者對於該請求的人際情境之負向期望越多,反之則越少。在填答的過程 中,受試者必須針對每一個請求的人際情境,分別回答這兩個分量表之問題,並 參照 Downey 和 Feldman(1996)對於拒絕敏感度量表之計分建議,將兩分量表 (「焦慮程度分量表」以及「負向期望分量表」 )之各題分數兩兩相乘,加總後取 其平均數,即為該受試者之拒絕敏感度。除此之外,研究者再依據不同的人際互 動關係,將互動對象分為「與同儕互動」以及「與學弟妹互動」兩個部份分別計 分,若整體得分越高者,代表拒絕敏感的程度越高;整體得分越低者,代表拒絕 敏感的程度越低。. 三、曖昧訊息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所謂的曖昧(ambiguity)指的是語句或圖形表意不夠 明確,可能使人對於之產生兩種或多種不同解釋的情形。而曖昧刺激(ambiguous stimulus)則可是使人產生多種意義的刺激。由上述可知,可使人產生兩種或多 種不同解釋情形的社會訊息,則稱作「曖昧訊息」。本研究所指的曖昧訊息,是 指某君在情境資訊不夠清楚且與互動對象之間的熟識程度不確定之狀況下,對互 14.

(15) 動對象提出請求,但互動對象並未直接給予明確回應,而是給予一句簡短且非直 接的回答,而該句簡短的回答並不足以判斷某君的要求是否會被接受,必須要靠 受試者自行判斷的情境。研究者依據受試者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上的得分,代表 其在曖昧訊息處理的分數,得分越高者,代表受試者對於曖昧訊息的解讀越偏正 向;得分越低者,代表受試者對於曖昧訊息的解讀越偏負向。. 15.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本章旨在根據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等三個變項進行理論. 與相關文獻的探討,共包含三節:第一節為依附理論與拒絕敏感度;第二節為拒 絕敏感度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社會訊息處理與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依附理論與拒絕敏感度 . 根據 Bowlby(1969)對於依附關係的定義,所謂「依附(attachment)」指的是. 嬰兒與依附對象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在發展心理學上,指嬰幼兒期接近並 依賴父母,唯恐父母離開的情形。而所謂的「依附行為(attachment behavior) 」 指的是嬰幼兒依附母親所表現情感性依賴與親近行為。. 壹、依附理論的源起與基本概念 依附理論最早由 Bowlby(1969,1973,1979,1980)所提出,他認為依附是一 種目標導向的控制系統,當人們自身的需求不能被滿足時,這種無法滿足與匱乏 的感受,會驅使人們產生某些行為表現,以幫助自己達成需求滿足的目標;此外, 人類也具有與他人產生連結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滿足的歷程也存在於嬰兒與主要 照顧者之間,嬰兒會受到先天的需求以及傾向驅使,使得脆弱的嬰兒與強壯的照 顧者之間,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連結。當嬰兒在知覺到環境的威脅時,通常會透 過許多不同的肢體、行為、情緒表現,來維持嬰兒自己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 例如:尋求接近性(proximity-seeking) 、分離焦慮(separation distress) ,或者尋 求肢體上的接觸,來降低自己的焦慮、不安,以維持生存的需求;由此可見依附 理論相當具有演化與生物的基礎。 除了嬰兒自發的向主要照顧者尋求安慰以及保護之外,主要照顧者也必需扮 演一個良好的避風港與安全的堡壘(secure base),保護嬰兒免於受到傷害與威. 16.

(17) 脅,也因為主要照顧者的重要性和生活當中的其他不同的角色有所區別,促使主 要照顧者與嬰兒之間形成更加穩固的依附關係。 然而,依附關係存在著個別差異,因而有不同的依附類型。此概念,由 Mary Anisworth(Ani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1978)所做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加以延伸,並將不同的孩子分為安全型(secure)與不安全型 (insecure)兩大類,再更進一步將不安全型的孩子細分為焦慮-逃避型 (anxiety-avoidant)、焦慮-矛盾型(anxiety-ambivalent),突顯不同的孩子之間 在依附關係上的個別差異情形。 . 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連結,是孩子一生當中最早接觸到的人際關. 係,根據陌生情境實驗可以發現,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主要受到 嬰兒自己本身(self) 、主要照顧者(caregiver)以及環境(situation)三方面的因 素共同影響,除了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外,當他們處於陌生的、 不熟悉的情境時,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行為則會被顯現出來,而這樣的 互動關係,也是在未來的人際關係當中,影響個體與他人互動方式的一個相當重 要的基礎。在 Bowlby 的依附理論當中,即以「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一詞,來描述嬰兒在幼年時期,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環境與自己本身 三個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的心理表徵。此模式的運作包含兩種不同 的方式,包括:「意識」與「潛意識」兩個部分。在意識層次方面,個體能夠透 過認知的、可由自身控制的方式,來掌控個體的行為、情緒以及信念,並且作為 個體應如何展現行為、如何針對不同的事件賦予期待、盼望以及對於曖昧人際訊 息處理引領的指標,不僅影響個體的自尊(陳靜淑,民 95) 、自我效能(Coleman, 、自我概念(周玗霈,民 94) 、社交方面的能力(許月碧,民 93;楊凱 2003) 文,民 95;李靜如,民 95)、情緒智力(蘇逸珊,民 90)、生活適應(黃玉珍, 民 92;孫育智,民 92:謝宜芳,民 95;陳嬿茹,民 96)、信任感(張詩吟,民 93)、孤立感(蔡淑慧,民 94),並且會在個體的一生當中,持續的對個體的人 17.

(18) 際關係產生影響。 由上述可知,由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所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 式,會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影響著個體生活當中的不同面向,包括:認知、行為、 情緒三方面,其運作方式如下圖:. 認知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的機轉(Collins & Read,1994) 嬰兒終究要開始學會獨立,並且學習經營自己的生活與人際關係,經歷不同 的人生發展階段,承擔不同的發展任務,並予主要照顧者以外的對象建立互動關 係。Hazan 與 Shaver(1994)提出「依附轉換模式(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 ,認為成人世界的依附關係,即是個體與主要照顧者在孩提時期互動經 驗的延伸,個體與主要照顧者依附關係的內涵當中所包含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尋求接近(the tendency to seek proximity)等行為表現,會隨著年齡的發 展,逐漸將依附的重心放在同儕的互動,或是與親密伴侶的互動之間。Trinke 和 Bartholomew(1997)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有不同的依附對象,且重要性各異。在 Doherty 和 Feeney(2004)的研究結果也可發現類似的現象,Doherty 和 Feeney 以 16~90 歲的成人為樣本,試圖探討個體一生當中的依附對象以及與不同對象的 依附關係及依附強度,研究結果發現,每一位受試者列出來的依附對象平均有 9.69 個,包括父母、朋友、手足、戀愛對象、伴侶、孩子等等,由此可見依附對 象並非唯一,個體不僅能夠同時擁有多個不同的依附對象,並且在人生的不同階 段當中,與不同的依附對象產生不同的依附強度,而從青春期開始,與同儕團體. 18.

(19) 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便開始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從個體進入青春期開始,個體的依附對象開始逐漸轉 換,生活的重心開始由家庭轉到學校、同儕。而中學時期的同儕互動,由於受到 班級時常團體進行活動的影響,班級內的友誼屬於內團體,而其他個體則屬於外 團體,班級內的同儕關係相對較緊密且穩定。當個體進入大學時期之後,校園當 中各項活動較中小學時期活躍許多,Collins、Gleason 和 Sesma(1997)也提到, 青少年在準備進入成人階段之前,被期待能夠拓展他們的人際網絡,並且與發展 親密關係(包括友誼與戀愛),而此時期與同儕間的關係,也是成人前期的青少 年在情感方面的發展重心;因此,在這樣人際互動頻繁且活躍的時期,為同儕之 間的人際互動增加了許多不同於中小學時期的可能性,包括:溝通協調、互動接 觸、互助合作等方面的機會;除此之外,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更需要靠自己主動 去開創、經營與維持,相較於中小學來說,有更多需要個體主動建立關係的機會。 Furman, Simon, Shaffer 和 Bouchey(2002)的研究發現,安全型依附的青少年較 能夠去享受友伴關係所帶來的好處,包括尋求友伴的安慰與關懷,也能主動關懷 友伴,並與友伴維持緊密以及信任的關係。Scharf(2007)的研究也發現,安全 型依附者在友誼關係以及親密關係當中,能展現較佳的人際親密能力,而不安全 依附者,特別是逃避型依附者,則展現相對較低程度的人際親密能力。由上述研 究結果可知,人際關係的經營與維持,會因為依附關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大 學時期的自由與開放,會是一個探討同儕之間依附關係的良好時期,引此本研究 乃以大學生為對象,來檢視大學生的依附關係以及相關研究變項上的差異情形。. 貳、依附理論與拒絕敏感度的關係 由上述可之,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建立互動關係,會形成一種內在 運作模式,進一步對個體在未來的人際關係當中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而許多 心理學家都相當認同早期經驗的重要性,Erikson(1950)認為人生的不同發展. 19.

(20) 階段當中,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發展任務,在個體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即影響 著個體對於他人信任與否的關鍵。而 Horney(1937)則是提出「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的概念,認為人天生就害怕被遺棄或拒絕,而這樣的焦慮感會讓個體 對於任何程度與型式的拒絕感到敏感與痛苦,因此個體必須採用各種不同的方 式,來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而個體能否有效降低基本焦慮的關鍵,即是早期與 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Sullivan(1953)也認為,個體在孩提時期匱乏與 不滿足,會讓個體感到被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拒絕,進而影響未來個體 對於他人的知覺。 Bowlby(1963)認為,當主要照顧者能夠一致的回應,並且適時的滿足孩 子的需求時,孩子學會相信自己能夠得到主要照顧者的接納與關懷,那麼他人也 會接納並且給予自己支持;反之,則產生不到安全感,並對他人產生懷疑與不信 任,並對於是否會被他人所接受感到焦慮,而這些對於自我以及對於他人的負向 意象,會在孩子未來人際關係中重現。Downey 和 Feldman(1996)以「拒絕敏 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一詞,來描述個體由於孩提時期的需求未能被主要 照顧者所滿足而感到被拒絕的經驗,在長成後對於人際情境的接納與否感到焦慮 的情況。 . 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的定義,所謂的「拒絕敏感度」指的是個. 體對於人際之間拒絕的線索過度敏感、具有焦慮期望(anxious of expectation), 認為自己一定會被拒絕,並且在情緒及行為上有過度反應的現象,即使互動對象 或互動情境當中所散發出來的訊息相當曖昧、模糊,或者拒絕的線索相當渺小, 個體仍然具有強烈被拒絕的感受。 綜上所述,拒絕敏感度是根據依附理論所延伸的概念,而拒絕敏感度的產 生,可能與個體早期和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經驗有關,這些不良的早期經驗,會 促使個體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有過度焦慮與對模糊線索過度反應的現象,並且時 常具有被拒絕的感受。然而拒絕敏感度的概念在國內仍然是一個新興的研究議 20.

(21) 題,相關文獻甚為缺乏,因此尚無法瞭解各種不安全依附者在拒絕敏感度上的差 異情況,除此之外,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關係與個體對於曖昧訊息處理的傾向之間 扮演何種角色均尚未明朗化,是急需深入瞭解的部分。而關於國外針對拒絕敏感 度進行研究的相關文獻,留待第二節再詳細說明。. 參、成人依附的測量 . 成人依附的測量方式發展於 1980 年代中期,主要可以分成兩大主流,分別. 是由 Main, Kaplan 和 Cassidy(1985)所發展出來的成人依附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以及由 Hazan 和 Shaver(1987)所發展出來的自陳式 成人依附問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AAQ),後續的研究者也多半根 據這兩種方法,並針對研究者本身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對象進行修訂。 首先談到屬於外評式(outsider)的測量方法-成人依附訪談,主要是透過 受試者展現對於孩提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互動經驗的記憶,並且探討受試者當 下的心智狀態(current state of mind),來將受試者分為:secure-autonomy、 preoccupied、dismissing-avoidant、disorganized-disorientated 等四個類型,成 人依附訪談的者認支持者為,透過這樣的測量方式,可以讓受試者在未覺察實驗 目的的狀況之下,避免受試者產生抗拒的心態,可以測量到受試者潛意識當中與 主要照顧者在過去的互動經驗,避免自陳式測量當中的反應心向以及社會期許等 問題;除此之外,受試者在成人依附訪談中所得到的分類,也可以預測他們的孩 子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的測驗結果,是個相當優良的成人依附測量方式。儘管成人 依附測量的優點很多,但由於實驗進行的過程相當冗長,且實驗觀察及觀察結果 編碼的工作,都必需由經過長時間的特殊訓練的研究者才能完成,因此在實際執 行上有相當的困難程度。 成人依附測量的另一個主流,則是由 Hazan 和 Shaver(1987)依據 Bowlby 和 Ainsworth 的依附理論及陌生情境實驗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自陳式成人依附 21.

(22) 問卷,主要透過李克特式量表(Likert scale)讓受試者圈選符合自己狀況的選項, 並將受試者分為:安全型(secure) 、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以及逃避型 (avoidant)三類。不同於成人依附訪談關注於個體在幼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互 動的記憶,成依附問卷承襲 Bowlby 的依附理論概念,認為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 者的互動方式,會促使個體發展出一套內在運作模式,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 漸轉換為與他人,包括同儕團體、親密伴侶之間的成人依附模式,影響著個體的 思考方式、對他人行為表現的期望、對於人際訊息的知覺、行為、情緒等個體獨 特的內在心理表徵。因此即使在面對相同的人、事、物、情境、訊息的情境之下, 不同的個體會展現出不同的依附關係,並且認為這樣的個別差異可以透過受試者 自陳的方式,測量出受試者的依附類型。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乃以 Hazan 和 Shaver(1987)的概念為基 礎,更進一步透過多向度量尺分析(multiple dimension scale, MDS)的統計技術 發現,可用「正負向的自我意象」以及「正負向的他人意象」兩個向度,將依附 的類型再細分為四大類,包括:secure、preoccupied、dismissing、fearful 四種若 個體的自我意象以及他人意象方面均較為正向,則歸入安全型依附;若個體的自 我意象較為負向而他人意象較為正向,則歸入偏執型依附;若個體的自我意象較 為正向且他人意象較為負向,則歸入疏離型依附;若個體的自我意象以及他人意 . 象均較為負向,則歸入懼怕型依附。圖示如圖 2-2:. ︵低逃避︶︵高逃避︶ 正向 負向 他人意象︵逃避︶. 自我意象(依賴) 正向(低依賴) 負向(高依賴) 安全型. 偏執型. (secure). (preoccupied). 疏離型. 懼怕型. (dismissing). (fearful). 圖 2-2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22.

(23) 除了 Hazan 和 Shaver(1987)以及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所發展 出來的「成人依附量表」以及「人際關係問卷」之外,仍然有許多學者致力於成 人依附測量工具之發展與編修的工作,包括:Armsden 和 Greenberg(1987)所 發展出來的「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Pottharst 和 Kessler(1990)的「依附歷史問卷(Attachment History Questionnaire, AHQ)」,Collins 和 Read(1990)的「成人依附量表(The 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Fenney et al.(1994)的「依附風格量表(Attachment Style Questionnaire, ASQ)」,以及 West, Sheldon, 以及 Reiffer(1987)所發展出一個 適用於臨床分析的多量尺研究工具,均以 Hazan 和 Shaver(1987)的概念為主軸 編制而成,以李克特式量表來供受試者填答。除了一般成人依附的測量以外, Brennan, Clark & Shaver(1998)以情侶、夫妻為研究對象,並以愛情關係、親 密關係為研究關注的焦點,所發展出來的「親密關係體驗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ECR)」,也在關注於親密關係研究的學者之間備受矚目,此份量表 發現成人依附可依據「焦慮」以及「逃避」兩個向度,來將成人的依附關係分成 四個種類,分別為: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亂型。在 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的研究中,所謂的安全型依附,指的是個體在人際互動的過程當中,具 有較低程度的焦慮以及逃避的傾向,不會過度擔心失去關係,或是認為自己是被 對方所拒絕的;而焦慮矛盾型指的是個體在人際關係的互動當中,具有較高程度 的焦慮傾向,以及較低程度的逃避傾向,時常擔心自己是否會失去目前這段關 係,特別是在遇到壓力的情境之下,更容易展現其焦慮不安的情緒;逃避型依附 指的是個體在人際關係的互動過程當中,具有高度的逃避傾向,以及較低程度的 焦慮傾向,時常認為自己是被對方所拒絕的,因此個體也會表現出不想與對方親 近的表現;在混亂型依附方面,則是指個體在人際關係互動時,兼具有高度焦慮 以及高度逃避兩種特質,非常擔心會失去目前這段關係,但卻也時常認為自己是 為他人所拒絕的,因此時常出現「錯亂」的狀況。其中「焦慮/矛盾型依附」與 「混亂型依附」均會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出現強烈的焦慮情緒,並且害怕失去關 23.

(24) 係。如圖 2-3 所示: 焦慮. 逃 避. B (安全型). C (焦慮/矛盾型). A (逃避型). A/C (混亂型). 圖 2-3 依附風格分類模式(Brennan,Clark, Shaver,1998). 成人依附的測量,不管是在人際依附方面,或是以親密關係為研究焦點的情 侶依附風格、夫妻依附風格,在國內也受到極大的關注,包括:黃于娟(1994) 的「依附風格量表」 ,王慶福(1997)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以及謝玲玉(1990) 所翻譯的「人際關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RQ)」 ,用來測量大學生的 依附類型,讓受試者透過自陳式報告,以李克特式七點量表進行評量,評估自己 與每一種人際模式的相像程度(1為最不像,7為最像),並計算出大學生在「負 向自我意象」以及「負向他人意象」兩軸的分數,來預測大學生的憂鬱傾向(賴 雅純,2006)。由此可見,此量表不僅可以檢視過去將受試者「類型化」的方式 來比較不同依附類型之間在行為表現上之差異,也可以透過對自我以及對他人知 覺的兩個軸向,計算出兩個連續性的分數,以供研究者參考。 基於上述,自陳式問卷的測量方式不同於成人依附訪談著重於受試者在敘述 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記憶,以及受試者在敘述的結構上的一致與可靠的程 度,來將受試者的依附型態作分類,而是透過受試者本身對於個人在認知、行為 以及情緒方面的知覺,以及受試者對於自我的觀察為主軸,著重於受試者與其他 的成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來測量受試者的依附型態,因此在本質上,兩種測量方 法所關注的焦點並不相同。本研究認為,自陳式測量問卷的方法較符合本研究的 24.

(25) 研究目的,除此之外,問卷調查法在實際研究的執行上可行性高,且執行測驗的 過程簡便,是個應用性極高的研究方法。因此,本研究乃以謝玲玉(1990)所翻 譯的中文版「人際關係問卷」作為測量大學生依附關係的研究工具,並以問卷調 查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 第二節 拒絕敏感度與相關研究 壹、拒絕敏感度模式(Rejection Sensitivity Model) 一、內容與定義 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拒絕敏感 度是指個體具有焦慮的期望傾向(disposition to anxiously expect) ,對於人際情境 當中的「拒絕」線索具有一套既定的知覺傾向,並且過度反應的現象(overreaction to rejection)。而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個體對於人際情境當中被拒絕的線索產生 過度敏感現象的原因,可能源於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不良互動。 然而,拒絕敏感度模式不僅將拒絕敏感度視為一項人格特質,還將拒絕敏感 度視為一個動態運作的歷程。嬰兒打從一出生開始,就開始發展「接受」與「拒 絕」的基模,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接觸的人際互動經驗,都會在這些基模當中進 行強化的動作,因此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感受到溫暖與接納,則接 受的基模會不斷的被強化,並且形成一套正向的思維模式,但當孩子一再地遭遇 被拒絕的人際互動經驗時,則孩子會強化拒絕的基模,並且在人際互動的過程當 中,開始產生焦慮的情緒,進而形成焦慮拒絕的期望(anxious expectation of rejection)。 根據 Pietrazak, Downey 和 Ayduk(2005)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式指出, 拒絕敏感度高者會在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開始逐漸累積所接觸到的人 際經驗,並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將此種經驗的正、負向經驗形成一套 25.

(26) 內在的心理基模,當往後在人際關係面臨到類似的情境時,個體最原始的、最初 的被拒絕的經驗就會被喚起,並且在該情境當中引發負向的感受與行為表現,例 如:沮喪、退縮、焦慮、嫉妒,甚至想要控制他人的行為,並且對於不同的人際 事件結果懷有負向的期望,影響個體對於社會訊息的處理方式。當個體懷有對他 人的負向意念以及焦慮的情緒與他人互動時,不僅對於個體本身在情緒、行為、 人際功能等方面有負向的影響,並且可能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當中得到負向的回 饋,進而形成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惡性循環效果,對於個體的 生活以及人際關係都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此一動態的歷程,不只在個體的日常生 活當中可以發現,更可以透過特定的人際關係,甚至是特定的互動情境當中被觀 察的到,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貳、拒絕敏感度的相關理論回顧 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是拒絕敏感度形成的重要關鍵,而 這樣的想法也得到很多理論的支持,包括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Erikson 的發展 階段、Horney 的基本焦慮、Sullivan 的人際關係理論,以及 Bowlby 的依附理論 到近代的客體關係理論等等。這些理論主要關注於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 互動經驗,並且試圖去發現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對於個體在未來的人 際關係互動當中的影響以及個別差異,茲分述如下: 一、Freud 的心理分析論 1.重視本能的發展與不同階段的滿足,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相當強調本能的發展與早期經驗,認為人類的本能源. 自於各種不同身體慾帶(erogenous zones)的焦慮與緊張,因此透過不同的成長 與發展階段將緊張的能量在各種慾帶之間流傳、轉換,因此個體會在不同的時 期,尋求各種方式來滿足不同慾帶所帶來的焦慮感受。當個體在發展的過程當 中,這些基本的、本能的需求未能被滿足時,會產生固著(fixed)與退化 26.

(27) (regression)的現象,並影響到成年後的各種行為表現。 2.人類大部分的行為受潛意識的力量所決定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認為,個體會透過不同的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 把自己所不想要的部分壓入潛意識,來讓自己免於焦慮的痛苦。而這些防衛機轉 當中, 「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拒絕敏感度的概念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有助 於釐清拒絕敏感度者的行為表現與特徵。拒絕敏感度高者,在面對人際情境時, 常常出現高度焦慮的反應,認為自己不會被他人所接受。以心理分析論的觀點來 看,拒絕敏感度近似於防衛機轉的概念,由於個體對於拒絕的線索相當敏感,並 且對於許多曖昧模糊的人際情境感到焦慮不安,並且認為自己一定會被他人所拒 絕,因此當個體怕被拒絕時,便透過投射的方式,將自己不想要的部分(不想被 拒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一定會拒絕我),並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3.潛意識為影響意識經驗以及行為表現 心理分析論也認為,即使人類不想要的部分排除於意識並壓在潛意識當中, 但潛意識的想法仍然在持續的影響著我們的意識經驗,並且透過各種不同的形式 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焦慮、憂鬱等表現。如同拒絕敏感度高者對一般的 人際情境感到較高程度的焦慮不安的狀況,即使這個情境的拒絕線索相當模糊、 曖昧,也可能包含很多種不同的解釋方式,但他們仍然產生被拒絕的感受。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以情侶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發現,拒絕敏感度高 者,容易將他人的模糊訊息做出負向的歸因,且容易將伴侶的行為知覺為冷漠、 拒絕的表現。然而,在拒絕敏感度低的個體身上,這些情況則較少出現,由此可 見拒絕敏感度高者內在的心理機制以及潛意識的想法與信念,包括焦慮不安的情 緒、訊息處理方式等,都在其日常生活當中悄悄發揮影響力。 二、Horny 的基本焦慮與神經質需求 Horney(1937)以「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一詞,來說明個體天生就存 27.

(28) 在的情緒感受,他認為當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對這個世界懷抱著害怕、焦 慮以及敵意的感受。然而,重點不在於基本焦慮,而是個體學會如何去處理自己 的基本焦慮,然而,即使不同類型者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基本焦慮,但 他們的基本需求仍然相同,他們都需要被他人所關注、接納與支持,只是他們在 處理自己的基本焦慮時,採用不同的策略與手段,例如:否認自己的需求、極度 的依賴等不同的方式,來降低焦慮所帶來的不舒服感受,而人際關係之間如何互 動與運作,即是不同類型的人格運作之核心。 除此之外,Horney(1937)的「神經質需求」觀點,也非常強調個體早期經 驗的重要性,他強調個體過度的想要與人親近,或是擺脫他人、與人對立的各種 行為表現,源自於早期經驗中的焦慮、緊張的氣氛,促使孩子在過去的互動經驗 中產生不適應、不協調的的感受,即使他們非常需要溫暖與接納,但環境的氣氛 卻不允許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孩子的內心產生了不協調與不適應的現象, 並透過僵化的方式,例如:過度的想要與人保持親近,或是過度想要遠離、抗拒 人群,或者與人對立的方式,來形成一種防衛的機制,保護自己免於焦慮以及擺 脫內心的不安全感。 .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女性,會在親密關係之中壓抑自己. 的想法與觀點,因為他們認為自我表達或提出要求,會使他們失去親密伴侶以及 他們的親密關係。因此選擇以自我沈默(Self-silencing)的方式來維持關係,然 而持續的壓抑個人的信念以及想法,來避免失去關係。以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 會造成憂鬱、低自尊以及失去自己的聲音(Jack, 1991)。由此可見,高拒絕敏 感度者對於人際互動情境的焦慮與不安,選擇以壓抑自我的方式來降低自己害怕 被拒絕的基本焦慮,並且與人親近,而此種自我沈默(self-silencing)的方式不 同於關係當中的協商(Rusbult, Verette, Whitney, Slovik, & Lipkus,1991)例如: 包容,或是自願的犧牲(Van Lange er al.,1997),會為自己或是人際關係帶來破 壞性的影響。 28.

(29) 基於上述可以發現,Horney(1937)奠基於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之上而非取 而代之,但卻比心理分析理論多了社會與人際取向的觀點,比 Freud 的心理分析 論更重視文化、環境所帶給個體的影響力,認為不管是健康與否的個體,人際關 係的互動,都是人格運作之核心,除此之外,也為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提供了更 多不同的詮釋觀點。 三、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除了 Freud 的心理分析論以外,Erikson 也相當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但 不同於 Freud 強調性、攻擊等本能與驅力的觀點,Erikson 更強調心理社會的重 要性,並將對人類的發展的探討延伸至人生的全程。Erikson 所提出的人類心理 社會發展之八個主要階段中,每個階段都有個體主要的發展任務與發展危機,, 其中第一個發展任務即在於發展對他人的信任,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而母親 在哺乳的過程中,嬰兒即可透過此互動學習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若此過程對 於嬰兒來說是不愉快的經驗,則可能對他人缺乏信任感。這樣的情況與拒絕敏感 度高者所表現的行為與情緒表現不謀而合,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 的研究發現,拒絕敏感度高者相當缺乏安全感,拒絕敏感高者的不安全感會使的 雙方對於關係以及另一半產生不滿意的感受,並出現嫉妒等負向情緒,或意圖控 制另一半,。根據上述,當個體能夠學會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並且與他人建立信 任的關係後,往後的人生各階段發展會奠基於信任的關係上,更認識自己與他 人。但拒絕敏感度高的個體,也由於對於他人採取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方式, 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其人際關係的開展與維持。 四、Sullivan 的人際關係理論 Sullivan(1953)是對於社會、人際關係相當重視的學者,十分強調早期嬰 兒與母親之間的互動關係。Sullivan(1953)認為,嬰兒會從早期與母親互動過 程當中所得到的感受,做為評價自己的一項重要的指標,並形成「好我(good. 29.

(30) me)」、「壞我(bad me)」與「非我(not me)」的心理表徵,而這些對於自我的 概念以及心理表徵,也形成了個體在未來與他人產生關連、對他人知覺方式的基 礎。 根據 Downey 和 Feldman(1996)的研究,高拒絕敏感度者有較低的自尊 (self-esteem) ,且在社會關係當中常常採取逃避的態度。由此可見,高拒絕敏感 度者對於自身的概念是較差的,認為自己是不好的,因此在面對人際的互動情境 時,會選擇採取退縮的方式,去迎接與對方的互動關係,或者有高度焦慮的情緒 反應,來展現個體對於互動情境的不安。由此可見拒絕敏感度較高者,對於自身 的評價偏向於負面的表徵方式。 五、客體關係理論(Objection Relationship Theory, ORT) . 客體關係理論是心理動力理論晚近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包括:Kohut、. Mahler、Winnicott、Kernberg、Klein、Faribarin 等人,都是客體關係理論的支持 者。客體關係理論與過去心理分析理論相同的部分在於同樣的強調早期經驗的重 要性,凡經驗過必留下痕跡,儘管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受限於語言的 發展而無法具體的表達,但這些互動的經驗與帶給嬰兒的感受,都深刻的留存在 嬰兒的記憶當中,並且形塑未來嬰兒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形式、想法、知覺、信念, 也會形成一套對於自己的認識與想法,此概念即所謂的「生命腳本」。並且透過 生命腳本的力量,讓這些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形式,都在未來的人際關 係當中,重新展現出來。 客體關係理論以「客體(object)」一詞來指稱在個體本身之外,卻可以滿足 個體的人、事、物,而主要照顧者即是嬰兒的客體,滿足嬰兒在生理及心理的需 求。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過程當中,嬰兒會將主要照顧者的所帶給嬰兒的感受 加以內攝(projection)與內化(internalized) ,以形成一套內在的客體表徵(objection repressentation),並且形成對自我以及對他人的正負評價與心理意象,協助個體 在未來的人際互動經驗當中的一套處理訊息與事件的模式。在 Klein 的客體關係 30.

(31) 理論中即認為,嬰兒打從一出生開始就在潛意識當中具有「好」與「壞」的心理 表徵,並且透過「妄想-分裂的心智狀態」來反應嬰兒基本生理需求,當這些基 本的生理需求,例如:三餐的溫飽、安全等,都能夠被適當的滿足時,則此提供 其滿足的客體則被嬰兒認為是「好客體」 ,反之則為「壞客體」 ,並且影響著個體 對於自我的評價,當嬰兒的需求能被適切的滿足時,嬰兒認為自己是「好我(good me)」 ,反之,嬰兒則會認為自己是「壞我(bad me)」 。但嬰兒的認知能力不足, 無法認知到一個外在的客體(例如:母親)可能同時包含著好與壞兩種可能,因 此為了避免矛盾以及焦慮的不舒服感受,而採用「全有或全無(all good or all bad)」的心理運作方式來維持自己在認知以及經驗上的一致性,而這樣的心理運 作機制,也成為嬰兒在未來與他人互動時重要的基礎。並且透過「投射」 、 「認同」 等方式,將自己潛藏於潛意識當中的想法投射出去,因此有些人會投射自己潛意 識中負向的感覺到他人身上,當作是一種避免自己被壞客體所毀滅的方法。也有 些人投射自己潛意識裡正向的感覺到另一個人身上,並且認為那個人是完美的而 自己則是一無是處的 (Fiest & Fiest, 1998)。其心理運作的歷程如圖 2-3 所示:. 31.

(32) 父. 母. 重要他人. 父親. 重要他人. 母. 母親. 投射、內射(投射認同) 投射、內射. 父. (投射認同). 內 在 的. 子女. 心. 自體表徵 情感經驗的品質. 客體表徵. (個人的生命腳本). 理 結 構. 內射(投射認同) 投射 外在世界的重要他人. 手足關係. 同儕關係. 師生關係. 兩性交往. 兩性親密關係. 婚姻關係. 圖 2-4: 代間客體關係發展與影響的循環歷程(蔡順良,未出版) 客體關係論者認為,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在於人際關係的互動與建立,因此人 際關係的運作才是客體關係論者所重視的部分,不僅如此,客體關係理論中的「投 射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與「內攝(introjection)」的概念,十分適合 用來詮釋拒絕敏感度的概念。透過圖 2-3 我們可以知道,在嬰兒與主要照顧者在 早期的互動經驗當中,透過相處的過程,嬰兒將在互動當中的感受與知覺內攝, 形成對自己以及對他人(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內在心理表徵,並逐漸形成一套 生命腳本,當個體往後運用偏執的生命腳本面對人際關係時,互動對象也會採用 不友善的方式回應個體,此時個體將這種負向的回應內攝(introjection)到自己 的心理表徵當中,並且印證自己先前對於自己以及他人採取負向意念的假設,形 成「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情況。這樣無限迴圈的狀況,讓個體 32.

(33) 在人際關係當中一直處在不愉快、困擾當中,並可能對個體的精神狀況、生活狀 況以及人際關係帶來破壞性的影響,而無法脫離惡性循環當中。 六、小結 從上述理論可以發現,從 Freud、Erikson、Horney、Sullivan、Bowlby 到近 代的客體關係理論,不僅重視嬰兒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並強調早期的 互動經驗會在未來的人際關係當中,重現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模式,並 且產生個別差異,當個體在幼年的經驗當中,擁有適配性佳的主要照顧者,則正 向的心理表徵,會幫助個體在未來所面臨的人際關係當中,也能與互動對象維持 良好的互動關係,並且展現信任感;反之,則可能危害個體的人際關係。而人際 間的依附關係,為拒絕敏感度形成的重要關鍵,而人際之間的依附關係又源自於 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因此,關於不同的依附類型在拒絕敏感 程度上的差異,以及兩個心理變項之間的關係,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部分。. 貳、過去研究的觀點 檢視國外針對拒絕敏感度的研究發現,拒絕敏感度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 括在人際關係(Downey, Lebolt, Rincon&Freitas,1998;Purdie&Downey, 2000)、 親密關係(Downey&Feldman,1996;Downey, Freitas, Michaelis&Khouri, 1998; Harper, Dickson, Welsh,2006)、諮商實務(Mellon,2008) 、認知神經科學(Kross, Egner, Ochsner, Hirsh&Downey, 2007)等領域,均可發現拒絕敏感度的相關討 論。此外,拒絕敏感度與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包括:憂鬱(Ayduk, Downey& Kim,2001;Mellon, 2008;Harper, Dikson &Welsh,2006)以及自我壓抑等情況, 也在研究者討論的範圍內。不同特質的個體在拒絕敏感度上的差異情形,也是拒 絕敏感度相關討論的重要內容,例如:不同社交地位者之拒絕敏感度(Denton, Downey, Davis, Purdie, Pietrzak, 2002)、以外表吸引力的強弱為基礎的拒絕敏感度 (Park,2007) 、性侵害受害者之拒絕敏感度(Luterek, Harb, Heimberg, Marx, 2004) 33.

(34) 等等。拒絕敏感度在國內仍然是一個新興的議題,目前沒有相關文獻針對拒絕敏 感度的內容以及與其他研究變項之關係進行討論,而檢視國外以拒絕敏感度為主 題的研究結果可發現,國外主要採用下列幾項觀點來詮釋拒絕敏感度,分述如下: 一、認知-情感觀點(Cognition-Affective Perspective) 目前大部分國外的研究者將研究的重心放在拒絕敏感度較高者的情緒以及 外在行為的表現,並且透過社會認知當中的「認知-情感的觀點(cognition- affective perspective)」來詮釋拒絕敏感度,認為個體的認知信念,會影響個體在 面對人際情境時做出何種反應,也探討拒絕敏感度的程度對於個體如何解讀曖昧 的拒絕線索以及歸因上的偏誤。 Downey 和 Feldman(1996)的研究中,讓受試者與一位實驗同盟進行兩階 段的互動,並在第一階段互動過後,告知受試者實驗同盟因某種原因無法繼續進 行第二階段的談話,實驗過後並請受試者報告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研究結果發 現,拒絕敏感度較高者報告較多被拒絕的感受,在實驗前後負向的情緒也較多。 由此可見,過去的研究者關注於高拒絕敏感度者已存在的焦慮拒絕期望(anxious expectation of rejection)如何在實驗情境的操弄之下,給予受試者模糊的拒絕訊 息,並且觀察受試者在情緒反應上的改變,認為個體的認知觀點會影響個體在情 緒上的反應。 二、防禦動機系統(Defensive motivational system) 將拒絕敏感度者的行為反應以及情緒表現視為一種防禦動機系統(Defensive motivational system)是一項由認知-情感觀點所延伸的一種新興的取向。 Pietrazak, Downey 和 Ayduk(2005)認為,人類天生即有隸屬的需求,因此當個 體處於人際情境當中時,能否被互動對象接受,則是個體首要評估的部分,作為 一道防禦的圍牆,來對該情境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評估與檢視,並且在很短的時 間之內,針對該互動情境做出立即的回應。Downey, Mougios, Ayduk,London 和 34.

(35) Shoda(2004)將拒絕敏感度者在面對曖昧模糊人際情境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反 應視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就如同人體在遭遇危險的時候會心跳加快、出汗等 生理反應一樣,目的在於提醒自己目前正處於危險的環境當中,必須更加小心謹 慎的保護自己,防止自己受到傷害。在這種保護機制之下,共包含兩種運作的方 式,包括以生理反應為基礎的部分,以及透過社會學習的過程而習得的部分。 過去的研究指出,當遇到過去的經驗當中所熟悉的危險訊息時,個體會為了 要因應不熟悉的環境,因而產生較大的生理激發狀態;當遇到的潛在危險環境與 過去感受到的威脅線索不一致時,個體的生理反應會下降(Pietrazak, Downey, Ayduk, 2005) 。因此,個體對於威脅情境的反應強度,取決於個體本身對於情境 評估以及覺察的結果。除了對於情境的評估之外,個體也會透過評估的歷程,來 決定要採取攻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等因應策略。 Downey, Mougios, Ayduk,London 和 Shoda(2004)呈現四種不同類型的圖片 給受試者觀看,包括正向的人際情境、負向的人際情境、正向的非人際情境、負 向的非人際情境四種,均為訊息模糊的人際情境,並在某幾張圖片出現後伴隨著 一個很大的雜訊聲音,激發個體當時的生理狀態,配合四種類型圖片的呈現,並 透過生理回饋的裝置來測試受試者在高度生理激發以及一般狀態之下,在不同類 型圖片呈現時的驚跳反射(Startle reflex)以及眨眼強度(Blink magnitude)。研 究結果發現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受試者會對負向人際模糊情境圖片有較多且較大 的眨眼強度。Lang (1998) 認為反射動作可以反映出我們最基本的情緒促發現 象,當個體處於防禦的情緒狀態時,個體的反射動作會會被強化,因此我們可以 發現,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受試者在觀看負向的人際情境圖片時,有較多的眨眼 (eye blink)反應,顯示其正處於防禦的機制之下。 三、小結 從過去的研究者的研究觀點來看,雖然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將拒絕敏感度的概. 35.

(36) 念放入人際關係互動的情境中,並且以認知情感的觀點來檢視個體當下的認知與 情緒等反應,卻未更進一步探索影響個體形成不良認知信念或是認知模式之根 源,而僅將拒絕敏感度放在認知的層次進行討論,然而拒絕敏感度的概念本來即 由過去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經驗延伸而來,若只將討論的重心放在個體在 情境中認知與情緒方面的反應,實有所不足。因此本研究認為,拒絕敏感度的概 念不可單由認知情感的觀點切入,也必須納入人格理論的觀點一起討論,才能貼 近於拒絕敏感度的完整概念,而本研究即欲以此方式探討拒絕敏感度與其他相關 變項之間的關係。. 參、相關研究結果 在拒絕敏感度的研究內容方面,部分研究者探討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在拒絕敏感 度各方面行為表現上的差異情形,部分研究者則傾向透過各種問卷調查或是實驗的 方式,檢視不同拒絕敏感程度的受試者,在情緒、認知、行為等各方面的表現。根 據拒絕敏感度之定義及內容可知,拒絕敏感故高者,不僅會在面對人際互動的情境 產生高度的焦慮以外,對於自己能否為他人所接納也持負向的信念,而 Paltin(2007) 則試圖檢視拒絕敏感度高的男女生,在負向信念的本質上是否有所差異。他主要將 拒絕敏感度的負向信念再細分分為:焦慮的拒絕期望(anxious rejection expectation) 以及生氣的拒絕期望(angry rejection expectation),透過兩個研究的時間點(T1 以 及 T2),以國小六年級的學生為對象,採用社交提名以及配合量表測量的方式,得 知班上被同儕拒絕與排斥的同學,觀察他們在兩個不同時間點的情緒表現。結果發 現,雖然被觀察的對象均為被同儕所排擠者,然而男女生對於此拒絕情境之負向信. 念卻大不相同。其中,女生以焦慮拒絕期望(Anxious rejection expectation)以女 生較多,而男生則是以生氣的拒絕期望(angry rejection expectation)得分較高。 由此可見,雖然均屬於拒絕敏感程度相當高的受試者,然而不同性別之受試者在 負向信念的本質上,有根本的不同。而女生似乎對於被同儕所拒絕的人際情境, 較男生有更多的焦慮而非生氣的情緒反應。然而,此研究結果只能說明受試者在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說明 闡明目的或原因/弄清事物之間的關係/說出原因和/或方式

內容概要: 透過有聲故事書分享及討論,培養學生 考慮別人的感受及需要,並以真誠及關 懷的態度與同學和諧共處。..

 學校選用「對學校的態度」量表,以了解學生對 學校的觀感及學生朋輩之間的關係,探討學生的 發展及成長需要。學校再於 下學年

說明 闡明目的或原因/弄清事物之間的關係/說出原因和/或方式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