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子教育的發展與變革

第二章 時代背景概述

第二節 女子教育的發展與變革

清代的女子教育大抵承襲明代,並有逐漸嚴格與不理性的趨勢。在傳統禮教 與父權社會的制約下,女子受到的束縛與壓迫日益沉重,陳東原曾言:「清代兩 百餘年的婦女生活,是取此前兩千餘年的婦女生活,倒而繅演之,如登刀山,愈

21

登而刀愈尖;如掃落葉,愈掃而堆愈厚。中國婦女的非人生活,到了清代,算是

『登峰造極』了!『蔑以加矣』了!不能不回頭了。」41此語生動體現清代女子 的掙扎與屈辱。及至晚清,隨著西學傳入,帶來許多現代科技與思潮,中國傳統 思想受到強烈衝擊,諸如三從四德、解放纏足、婚姻自主、知識教育等議題也不 斷衝擊傳統女子教育,女性地位開始受到重視,女子教育逐漸展開一系列的變革。

壹、清代前期女子教育的概況

清代前期,中國社會持續走向傳統儒學的深淵,此時期的女子教育亦在固有 的四德基礎上,更為政權、父權、夫權、族權所限制,逐漸走向教條化與制度化。

42不僅許多女教書提倡女子所應遵守的三從四德,民間更透過宗族規範與戲曲演 出來約束女子的言行舉止。以宗族規範而言,其主要是透過宗族自行訂定各種家 範、家規、家禮、族約等家法來規範宗族內的女子,旨在使女子通曉各種禮法,

無論未嫁、出嫁、嫁入宗族的女子,言行舉止皆不致失當,如著名的《鄭氏規範》

即載:「娶婦三日,婦則見於祠堂,男則拜於中堂,行受家規之禮。……。諸婦 初來,何可便責以吾家之禮,限半年皆要通曉家規大意,或有不教者,罰其失。」

43以戲曲演出而言,其雖作為民間主要的娛樂項目與社會教化的輔助手段,但因 其對女子亦頗具吸引力,不少傳統儒家學者因此建議禁止女子觀賞戲曲,然而,

也有人認為,若能掌握戲曲的表演內容,就能使戲曲發揮最大的社會教化功能,

清代各地逐漸增加的節婦烈女,或許就是受到當時民間許多巡迴演出的戲曲內容 的影響。此外,當時政府大力褒獎寡婦守節,賜以貞節牌坊表揚;44時人崇尚皮 膚白皙、眉目端正、手嫩指尖、三寸金蓮等對女子嚴格且不合理的審美標準,帶 起娼妓興盛的風氣;45民間更流傳許多惡婦遭到報應的故事,甚至發生當眾羞辱

41 參見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頁 221。

42 參見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頁 135。

43 參見元‧鄭太和,《鄭氏規範》(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16。

44 參見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35。

45 參見雷良波、陳陽風、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 (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3) ,頁 165-169。

22

不守貞節的女子的情形,凡此皆顯示當時女子教育對女子的各種束縛與壓迫,女 子幾乎沒有自主與喘息的餘地。

除了基本的三從四德外,清代前期的女子教育尚重貞節觀與才德觀的教化。

以貞節觀而言,隨著傳統禮教日趨嚴苛,貞節觀亦逐漸成為民間普遍的風俗迷 信,不僅將夫死守節視為理所當然,就連未婚夫死,女子亦須為其盡節,在室女 子則須和室守志,若是偶為男子調戲,便會被認為是玷汙貞節,甚至應當尋死,

以全節義。46此種導向使貞節成為廣大女子的第一生命,不僅許多女教書收錄女 子守節盡志的故事,民間亦透過政府褒獎、地方佈告、勸誡故事等方式宣傳女子 所應遵守的貞節觀。47

政府褒獎主要藉由旌表終生嚴守貞節的女子,宣傳所欲倡導的女子言行與價 值觀的標準,賦予貞節觀合理性與正當性,《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即載:「孝女以 父母未有子姪,終身不嫁,照孝子一例旌表。」48《清史‧列女傳上》亦載:「禮 部掌旌格孝婦、孝女、烈婦、烈女、守節、殉節、未婚守節,歲會而上,都數千 人。」49足見其影響之深廣。地方佈告主要是由地方官府或鄉里仕紳,以條約規 定的方式,公佈貞節觀的內容與獎懲,進而使女子的言行舉止合於標準,清人余 治所輯《得一錄》〈宣講鄉約新訂條規〉即載:

一約正每到一鄉,先訪問該鄉利弊,與同人議立禁約,次訪地方孝子、悌弟、貞女、

節婦事實送總局,以便匯齊請旌。……。一鄉約局門首,署鄉約總局匾額,旁用簽 貼大字。書本局奉憲採訪孝子、悌弟、貞女、節婦事實,另一行書本局奉憲收毀淫 書淫畫,吊銷板片,酌量給價。另立一碑,奉憲永禁花鼓攤簧演戲,並禁誨盜誨淫 等戲。如違,立提嚴辦,遏邪扶正,允宜實力奉行。50

此外,陝西省亦有村民相約,規定孀婦再醮必須按禮繳納各種規費,否則成婚時 將有村民喧嘩阻撓,以致不能成禮,足見其所形成的強大輿論壓力與政令宣傳難

46 參見雷良波、陳陽風、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71-172。

47 參見雷良波、陳陽風、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73-174。

48 參見《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49。

49 參見《清史‧列女傳上》,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49。

50 參見余治,《得一錄》,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48。

23

以達到的約束效果。

以才德觀而言,女子教育逐漸重德勝於重才,才德比例逐漸失衡的結果,終 於發展成「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才德觀。此語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由王相編纂的《女 四書》中,此書收錄其母生前編撰的《女範捷錄》,其中,〈才德篇〉云:「男子 有德便是才,斯言猶可,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非,蓋不知才德之經與正邪之 辨也。夫德以達才,才以成德,故女子之有德者,固不必有才,而有才者必貴乎 有德。」51王相並於其後註解,認為女子教育應以德為重,以才為輕,但非完全 棄才不顧,因此,此語後來既有以王相註解為主的「尚德不尚才」之意,亦有民 間普遍認為「女子無須有才」之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的女子文學教育頗為興盛,其中尤以詩詞為最,

陳東原曾言:「清代學術之盛,為前此所未有,婦女也得沾餘澤。文學之盛,為 前此所未有。」52這些受過文學教育的女子,無論是組織聚會、出遊、交換詩作 的女性社團,還是擔任職業的女塾師,皆為傳統女子教育增添不少豐富的色彩,

尤以江南地區的才女最為著名。美籍學者高彥頤曾對明清時期的女塾師進行深入 的研究,這些女塾師大都出身傳統的文人家庭,接受良好的知識教育,藉由教授 儒家經典、詩詞創作、藝術繪畫謀生,對象通常是高官或貴族人家的女兒或妾,

很少是妻,主題通常是詩歌創作,但有時也可能只是基礎的識字與繪畫。53除了 文學教育外,此時期的女子藝術教育亦頗有成果,舉凡書法、繪畫、戲曲、音樂,

不少女子都能在此習得一技之長。這些詩詞技藝滿身的女子,不僅與當時「女子 無才便是德」的才德觀相違背,更因此引起許多傳統儒家學者的不安,袁枚與章 學誠即為此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

袁枚提倡以「性靈」為主的女學,認為教育不應男女有別,反對禮教對女子 的種種限制與戒律,鼓勵女子接受知識教育,勇於表達內心情感,不僅公開招收

51 參見劉氏,《女範捷錄》,收入王相,《女四書》,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

頁 135。

52 參見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頁 257。

53 參見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頁 135。

24

女弟子,更將女弟子的詩作編集印行,其女弟子的詩作內容大都以抒發女子的痛 苦生活為主,反映女子對幸福美滿生活的追求,可謂勇於挑戰傳統女子教育的理 念框架。54章學誠對此大為反對,認為女子一旦有才,言行舉止便會不加節制,

進而造成禮教崩壞的嚴重後果,因此,其不僅抨擊那些鼓勵女子學詩作文的文人 士子,更倡導以「德、言、容、功」四德教育為宗旨的傳統女學,強調女子惟須

「酒食是議」,無須讀書識字,其於《婦學》中云:

古之婦學,如女史女祝女巫,各以職業為學,略如男子之專藝而守官矣。至於通方 之學,要於德言容功。德隱難名,必如任姒之聖,方稱德之全體;功粗易舉,蠶績 之類,通乎士庶;至其學近於文者,言容二事焉,最重也。……。是婦容之必習於 禮,後世大儒,且不得有聞也。至於婦言,主於辭命,古者內言不出於閫,所謂辭 命,亦必禮文之所須也。……。後世婦學失傳,其秀穎而知文者,方自謂女兼士業,

德色見於面矣。不知婦人本自有學,學必以禮為本,舍其本業,而妄托於詩,而詩 又非古人之所謂習辭命而善婦言也。……。古之婦學,必由禮以通詩,今之婦學,

轉因詩而敗禮。禮防決,而人心風俗不可復言矣。55

由此可知,章學誠對女子教育的才德觀主要是以德代才,女子若是德行不修,即 使擁有出眾的文學才華亦是枉然,何況女子本就不宜學習詩詞文章,「徵刻詩稿,

標榜聲名,無復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矣。」56

除了章學誠外,清代前期,許多傳統儒家學者亦皆大力倡導此種保守的才德 觀。陸世儀認為「教女子只可使之識字,不可使之知書義。蓋識字則可理家政,

治貨財,代夫之勞;若書義則無所用之。」57李仲麟提出「子弟欲上知千古,下 明當世,然後胸中有所得;婦女則不然,除勤儉和順、女紅、中饋之外,不必另 有學識。」58藍鼎元認為「夫女子之學與丈夫不同。丈夫一生皆為學之日,故能

54 參見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36。

55 參見章學誠,《婦學》,收入《史通通釋‧文史通義》(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 年 影印版),頁 124。

56 參見章學誠,《丁巳札記》,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36。

57 參見陸世儀,《思辨錄》,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37。

58 參見李仲麟,《增訂願體集》,轉引自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頁 137。

25

出入經史,淹貫百家;女子入學,不過十年,則將任人家事,百務交責,非得專

出入經史,淹貫百家;女子入學,不過十年,則將任人家事,百務交責,非得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