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城鄉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的相 關理論及研究,進而分析歸納與比較,並以文獻探討的結果作為研究基礎,

進行研究設計。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 二節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教養態度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一、婚姻的定義:

婚姻的定義在道德層面,「婚姻」是一種責任、形式,但在法理上,

「婚姻」又是一種程序、儀式(詳如表 2-1-1);國內學者(翁桓盛、許孟勤,

2012)歸納出婚姻有四層意義:

(一)婚姻是一種公開宣告最親密兩性關係。

(二)婚姻關係中男女雙方可以享受自我、法律與社會認定的歸屬感,但 是兩人也必須為此歸屬感負責。

(三)婚姻是一種動態關係,男女雙方必須經常學習獨立、相屬平衡,以 及扮演適當角色與行為,好讓彼此間的愛情可以經得起考驗。

(四)相近、相悅與相似條件似乎可增進對方好 感,親密、關懷與眷戀則 可以使男女進入戀愛境界。然而,更重要的是:男女當事人還 需要 顯示相當的誠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處理夫妻間的需求、成全配偶 的理想,以及共同分享生活的成敗,讓兩人在婚姻中不斷的成長。

8

表 2-1-1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的定義與見解

(接下頁)

人名 年代 定義

蔡文輝 1987 婚姻是兩人經由一種社會認可的儀式而給 予對方誓約的一種共同生活方式。

吳就君 2000

婚姻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組織形 式,它界定家庭制度的起始;婚姻決定家 庭關係的存在,限定家庭關係中的角色權 力與義務,藉以解決人類共同體生存的一 些需要。

江亮演 2008

婚姻是男女結為夫妻的一種社會制度,而 婚姻制度即是男女依當地的多元文化與社 會規範,以公開儀式結為夫妻,而受到社 會所承認,並明示或暗示遵守配偶之間,

以及未來子女間的相互扶養,照顧的權 利,與義務之社會性的一種制度。

李宗派 1996

婚姻係指一對成年男女,經由結婚之社會 契約,結連為社會所公認之夫妻,共同經 營夫妻之生活。

高淑貴 1996 婚姻使得男女得以依照社會風俗或法律的 規定而建立夫妻關係。

彭懷真 2007

是一種社會制度或是社會規範,此種制度 即承認一對男女的關係,並將他們 約束相 互的義務與權利體系中,使家庭生活得以 運作。

我國民法(第九八二 條第一項)

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兩人以上之證人。

9

表 2-1-1(續)

研究者整理

由表 2-1-1 可得知,許多研究者對婚姻的定義與見解略有不同,本研 究彙整婚姻的定義為:婚姻係經社會認可儀式,規範兩人合法之結合關係。

二、婚姻滿意度的意涵:

(一)婚姻滿意度的定義:

婚姻滿意度係指婚姻關係一方對婚姻整體 各層面及臆測婚姻對方對 婚姻滿意程度的主觀感覺,彙整國內外學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摘陳如下表(詳如表 2-1-2):

人名 年代 定義

Garrett 1982

婚姻存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包含了一種 穩定的、社會認可的夫妻關係,同時也包含 了性關係。婚姻也使子女的出生能夠合法 化。

Giddens 1993

婚姻是對兩個人性關係的社會認可,絕大多 數的社會只允許兩個不同性別的人有性關 係。

Olson & DeFrain 1994

婚姻係指兩人在情緒上及法律上的許諾,而 使他們分享情緒、身體親密、不同任務,以 及經濟資源。

10

表 2-1-2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人名 年代 定義

蔡文輝 1987 認為婚姻滿意度是夫妻對於婚姻滿意程度的 主觀認定。

田安里、黃財尉、楊

素圓 2006

認為婚姻滿意度係具有婚姻關係的夫妻對婚 姻生活整體及各個層面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 是一種由非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的連續狀態。

葉肅科 2004

指出個人在婚姻中的情緒滿意度,應包括配偶 個人對於婚姻生活的主觀感受、夫妻間相互預 測對方對於婚姻生活的客觀評價,以及夫妻雙 方對於其婚姻生活各層面的適應情形。

Olson & McCubbin 1983 認為婚姻滿意度是個人對婚姻的需求與期 望,在婚姻生活中所達成的程度。

研究者整理

由表 2-1-2 可得知,許多研究者對婚姻滿意度定義與見解略有不 同,研究者彙整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婚姻滿意度係針對具婚姻關 係之一方,基於其對婚姻需求、期望與現狀差距之主觀感受程度。

(二)婚姻滿意度的理論內涵:

1.婚姻五經論: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代人婚姻觀也逐漸改變,人們開始對婚姻 有 較多的期待,不再如以往只求經濟安定、家族社會延續、子女教養問 題,而是希望能有個美滿溫馨的幸福婚姻生活,也渴望在婚姻中獲得 滿足。

張美齡(2002)認為婚姻滿意度在社會結構及生活型態不斷演進 下,婚姻內涵不斷調整、婚姻功能亦增加許多,對於婚姻滿意 的觀點,

已不僅是對婚姻雙方能融為一體的期待,同時也注意到個別情緒的滿 足及自我成長的重要,因此婚姻滿意度其實不只是個人心理層面的反 應,還牽涉到相當複雜的社會心理情況 (吳明燁、伊慶春,2003)。

Schumm 等(1986)認為婚姻滿意度應由配偶滿意度、婚姻滿意度及

11

婚姻關係三方面所構成,其中「配偶滿意度」是指個人對伴侶扮演配 偶角色的滿意程度,「婚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於整體婚姻的滿足感,

「婚姻關係」則是個人與配偶之間的情感交流、相互扶持等親密關係 的滿意程度(引自李怡萱,2009)。

而國內學者張春興針對婚姻生活建立了「婚姻五經論」,此理論 有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是一個真正幸福美滿的婚姻,必須同時重視五 個層面需求的滿足,二是婚姻路中 能共同邁進,不斷開創成長,比婚 前選擇一個適配的伴侶更為重要(引自曹中瑋,1985);婚姻滿意度以 張春興所提之五經論為主,「婚姻五經論」包括生物、經濟、社會、

心理、哲學五個層面,這五個層面也是婚姻生活中的五種需求。

(1)生物層面:

生物學觀點看婚姻,兩性互相吸引,性需求彼此滿足,繁衍子 孫,延續後代目的,構成了婚姻最原始的條件;此觀點是兩性第一 個接觸面,沒有此一接觸,婚姻絕不能成立。

(2)經濟層面:

一般人所謂的經濟基礎,是婚姻、家庭長久生存的基本考慮,

包括經濟生產力、財產多寡、收支的分配運用,食衣住行的滿足等 方面。

(3)社會層面:

在婚姻生活中也需要社會性的滿足,以維持家庭的社會地位、

個人顏面和自尊,包括家庭背景的相似、共同的宗教信仰與活動、

教育程度的適配、職業地位的滿足、朋友親戚的交往、社交活動等。

(4)心理層面: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婚姻,心理互相滿足是婚姻感情的基礎 ,彼 此相愛是因為許多因素而成,可滿足情緒支持、相互關懷與尊重、

彼此信任與依伴等需求,也是構成幸福婚姻很重要的層面。

(5)哲學層面:

就哲學層面而言,「婚姻」是指夫妻倆人是否有共同人生觀、

人生理想、價值觀等 ,及個人與兩人共同生活的成長與實現,亦即 愛的基礎上,兩人存在一種共同的東西,是屬於心靈與心靈的結合,

12

精神和精神的契合。

因此,婚姻滿意度取決於個人主觀感受及婚姻 生活所帶來幸福程 度,產生來自內心感受滿意的程度;由此可知,婚姻滿意度需同時針 對生理、心理、社會與哲學等各層面的滿足與需求,進而達到婚姻生 活的滿足感(王素燕,2006)。

2.婚姻品質與婚姻穩定相關性(引自林如萍,2010):

(1)經濟資源與婚姻品質:

家庭經濟條件越優渥、社會階層越高、男方具有較高的職業身 分,則婚姻品質越高。

(2)夫妻角色分工與婚姻品質:

夫妻彼此角色互補性越高、越能共同分擔家務,則婚姻品質越 高。

(3)夫妻價值認同與婚姻品質:

夫妻價值觀越一致、彼此越團結,則婚姻品質越高。

(4)夫妻互動與婚姻品質:

夫妻互動越頻繁、和諧,則婚姻品質越高。

(5)社會支持與婚姻品質:

夫妻結合越能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則婚姻品質越高。

(6)夫妻同質性與婚姻品質:

夫妻背景、信仰、收入……等條件越相近,則婚姻品質越高。

3.婚姻關係與性生活關聯性:

有許多證據顯示,婚姻關係的滿意度與性關係的和諧程度,彼此 存在高度正向關聯性,且依據 Trussell 與 Westoff 於 1980 年研究指 出,夫妻間性行為平均每週二至三次,並有逐年下降趨勢,依據 Greenblat 於 1983 年提出下降原因,在於工作疲勞、養育子女等因素 (王以仁,2010)。

另依據臺灣男性醫學會於民國 101 年 12 月 17 日發表「2012 兩性 開心指數」調查及「女性性功能與男性伴侶勃起功能之關聯性」研究,

根據全臺近 2,000 名男女所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性生活不滿意 者,日常生活不開心狀況,較性生活滿意者高出 5 成,且高達 6 成受

13

訪者對目前的性生活感到不滿意,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總泌尿外科 簡邦平醫師進一步指出,兩性的性生活滿意度與日常生活的開心指數 呈現正相關係,因此提升性生活滿意度可望成為提升幸福感的良藥之 一。

4.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是個人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環,人們絕大多數出生後 即生活於家庭,成長於家庭,並最早接受教育於家庭中,大多數人理 想的一生依循以下的循環方式:出生、長成於原有的父母家庭,長大 獨立後追求個人感情的歸宿,繼而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並生兒育女,

多年後介入、影響兒女們成年後建立的新家庭,最終將完美無憾地走 完人生(王以仁,2010);家庭生命週期階段說明(詳如表 2-1-3):

表 2-1-3 家庭生命週期階段與分類

階段 階段年數 階段說明 基本技能(工作)

一 二年 有小孩的已婚夫婦

1.配偶二人日常生活之適應。

2.建立新的認同。

2.建立新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