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 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 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Copied!
2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李宗文 博士

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 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章淑宜 撰

中華民國一0三年四月研 究 生: 洪苓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三 年 四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 與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章淑宜 撰 指導教授: 郭李宗文 博士

中華民國一 0 三年四月

(4)

I

(5)

II

(6)

III

謝 誌

回首三年暑假進修,這一路走來,讓我不論在課業上、研究論文的 增進及思考性都有成長與改變。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恩師郭李宗文教授,在論文的撰寫上給我 無限的指導,教授是位認真與嚴謹的老師,每當與老師研討論文後,總 是讓我對論文越是了解,也因為老師的用心指導學生,讓我的論文更為 精闢,也感謝鄧蔭萍教授、陳嘉彌教授,給予論文上專業的指導與寶貴 的建議,使得我的論文更加周延與完善。

其次,能順利完成研究所學位,最要感謝的是我父母親、先生以及 三個可愛的小寶貝,感謝我的父母親在求學過程中,幫我照顧三個可愛 的小孩,能讓我安心地念書,感恩先生的支持,你就像是我的避風港,

每當遇到挫折或是有想放棄的念頭,你總是給我最大的鼓勵,你總是會 說:快靠岸了。加油!也謝謝先生在這求學的日子,家裡的家務事都是由 你代勞,真的很感謝你!感謝三個可愛的寶貝(俞葶、艾庭、澤廉),由於 你們的乖巧、聽話,讓媽媽能放心完成我的夢想。

另外,感謝東大學姐張簡時、李玉鏡,也因為有緣跟你相識,讓我 有機會重拾書本,進入東大研讀碩士;同學的鼓勵、支持與協助,也是 形成我論文寫作的一股動力,很感謝雅樺、苓綣、靖婷,有你們一路相 陪、共同研討論文,讓我不感孤獨;最後感謝口試當天淑美、玟潼、宛 曄的幫忙與協助,才能順利完成口考。

也因為有你們,方能成就今日的我,謹以此論文獻給所有幫助過我 的人,感恩您們!

章淑宜 謹誌

民國一○三年六月

(7)

IV

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 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作 者 :章 淑 宜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本 研 究 主 要 探 討 城 (臺 北 市 )、鄉 (臺 東 縣 )4-6 歲 幼 兒 母 親 婚 姻 滿 意 度 、 親 職 效 能 與 教 養 態 度 現 況 及 相 關 情 形 , 並 研 究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母 親 婚 姻 滿 意 度 、 親 職 效 能 與 教 養 態 度 差 異 情 形 。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以「母親婚姻滿意度問卷」 、 「母親親 職效能問卷」及「母親教養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就讀於臺北市、

臺東縣公私立幼兒園滿四歲至六足歲幼兒之母親為研究對象,得 594 份 有效問卷,研究結果及發現歸納如下:

一、幼兒母親對於自身婚姻滿意度偏向滿意程度。「子女教養」在母 親婚姻滿意度各層面的平均數為最高分。

二、幼兒母親親職效能偏向高親職效能。「母職心理功能」在母親親 職效能各層面的平均數為最高分。

三、幼兒母親教養態度屬「高反應」,但在「要求層面」則介於中間 值。

四、幼兒母親之婚姻滿意度能夠顯著預測母親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

五、幼兒母親之親職效能能夠顯著預測母親婚姻滿意度及教養態度。

六、臺東縣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中「性別角色」高於臺北市幼兒母親。

七、臺北市幼兒母親之親職效能高於臺東縣幼兒母親。

八、臺北市幼兒母親之教養態度在「反應層面」高於臺東縣母親。

九、家長背景變項在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方面多數達顯 著差異。

十、幼兒背景變項在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方面多無顯著 性差異,僅在教養態度方面之幼兒排行有顯著差異。

關 鍵 詞 : 城 鄉 地 區 、 婚 姻 滿 意 度 、 親 職 效 能 、 教 養 態 度

(8)

V

A Correlative Study of Maternal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Maternal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among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Author:Shu-Yi Chang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Taipei City) and rural (Taitung County) mothers with young children, about their satisfaction,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under various backgrounds.

By use of questionnaires as the research tool, namely, maternal marital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aternal parenting efficiency questionnaire and maternal parent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 the study randomly sampled the mothers of children aged from 4 to 6 attending Taipei City and Taitung County public and private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ies as study objects. 59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result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was inclined to satisfaction, among which “children parenting” scored highest in average.

2. The parenting efficiency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tended to be high, among which “maternal psychological efficiency” scored highest in average.

3. The parental attitudes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reacted relative high, while the “requirement dimension” fell into medium degree.

4. The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aternal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5. The parenting efficiency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aternal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parental attitude.

6. The “gender role” in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in Taitung Count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aipei City.

7. The parenting efficiency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in Taipei C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aitung County.

8. The “reaction dimension” of parental attitude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in Taipei Cit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aitung County.

9. Most parenting backgroun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rital satisfaction,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10. Most children’s background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rital

satisfaction,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parental attitude of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except that in the children’s birth order under

(9)

VI

parental attitude.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rital satisfaction; parenting efficiency; parental attitude

(10)

V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 7

第二節 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 20

第三節 教養態度意涵與相關研究 ...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8

第五節 研究程序 ...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9

第一節 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之現況……… 69

第二節 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現況分析 ……… 88

第三節 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之相關分析 ………… 93

第四節 城鄉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差異性 ……… 102

第五節 背景變項於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差異分析 …………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49

第二節 具體建議 ... 156

參考文獻 ……… 160

中文文獻 ……… 160

英文文獻 ……… 171

附錄 一……… 172

附錄 二 ……… 175

附錄 三 ……… 180

附錄 四……… 184

附錄 五……… 186

附錄 六……… 188

附錄 七……… 189

(11)

VIII

表次

表2-1-1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的定義與見解 ……… 8

表2-1-2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 10

表2-1-3 家庭生命週期階段與分類 ……… 13

表2-2-1 親職效能的定義 ……… 22

表2-3-1 父母教養態度定義彙整表……… 33

表2-3-2 Baumrind教養型態分析表 ……… 39

表3-3-1 臺北樣本抽樣方法 ……… 56

表3-3-2 臺東樣本抽樣方法 ……… 57

表3-3-3 城鄉行政區抽樣及發放問卷學校所數一覽表……… 57

表3-3-4 臺北市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一覽表 ……… 58

表3-3-5 臺東縣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一覽表 ……… 58

表3-3-6 臺北市、臺東縣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一覽表 ……… 58

表3-4-1 母親教養態度問卷各層面題目分布情形 ……… 59

表3-4-2 母親教養態度正負向題分布情形 ……… 60

表3-4-3 婚姻滿意度問卷各層面題目分布情形 ……… 63

表3-4-4 婚姻滿意度正負向題分布情形 ……… 63

表3-4-5 母親親職效能問卷各層面題目分布情形 ……… 65

表3-4-6 母親親職效能正負向題分布情形 ……… 65

表4-1-1 父親背景變項資料 ……… 73

表4-1-2 合併過後父親背景變項資料 ……… 75

表4-1-3 母親背景變項資料 ……… 78

表4-1-4 合併過後母親背景變項資料 ……… 80

表4-1-5 夫妻婚姻背景變項資料 ……… 83

表4-1-6 合併過後夫妻婚姻背景變項資料 ……… 85

表4-1-7 幼兒背景變項資料 ……… 86

表4-1-8 合併過後幼兒背景變項資料 ……… 87

表4-2-1 全體母親婚姻滿意度現況分析摘要表 ……… 90

表4-2-2 全體母親親職效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 91

表4-2-3 全體母親教養態度現況分析摘要表 ……… 92

表4-3-1 婚姻滿意度各變項對親職效能的多元迴歸估計結果模式摘要表… 94 表4-3-2 親職效能各變項對婚姻滿意度總分之多元迴歸估計結果模式摘要表 ……… 96

表4-3-3 婚姻滿意度各變項對教養態度的多元迴歸估計結果模式摘要表… 98 表4-3-4 親職效能各變項對教養態度的多元迴歸估計結果模式摘要表…… 99

表4-4-1 城鄉婚姻滿意度 ……… 103

表4-4-2 城鄉親職效能 ……… 105

表4-4-3 城鄉教養態度 ……… 106

表4-5-1 父親年齡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 表……… 108

表4-5-2 母親年齡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10 表4-5-3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

(12)

IX

表……… 112 表4-5-4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 表……… 114 表4-5-5 父親職業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16 表4-5-6 母親職業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18 表4-5-7 父親月收入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0 表4-5-8 母親月收入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2 表4-5-9 父親信仰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4 表4-5-10 母親信仰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5 表4-5-11 父親族群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6 表4-5-12 母親族群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7 表4-5-13 母親手足數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29 表4-5-14 母親排行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0 表4-5-15 婚齡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1 表4-5-16 家庭型態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2 表4-5-17 有無參加婚姻教育輔導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 摘要表……… 134 表4-5-18 不同婚姻狀況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5 表4-5-19 不同婚姻理由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6 表4-5-20 不同結婚年齡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38 表4-5-21 不同首胎時間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40 表4-5-22 幼兒年齡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41 表4-5-23 幼兒性別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42 表4-5-24 幼兒手足數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44 表4-5-25 幼兒排行不同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摘要表 ……… 145

(13)

X

表4-5-26 背景變項在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彙整表 ……… 146

(14)

XI

圖次

圖2-2-1 三元交互決定論 ……… 25 圖2-3-1 W.C.Willian(1958)的教養方式 ……… 38 圖3-1-1 研究架構、研究對象及研究工具之說明圖 ……… 50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為參與實踐大學鄧蔭萍教授及臺東大學郭李宗文教授國科會母 親親職效能、婚姻滿意度、教養態度的研究計畫案,旨在探討城鄉地區育 有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相關研究。本章共分為五 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 名詞釋義、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社會經濟結構、家庭型態的轉變,以往「男主外、女主內」的觀 念正逐漸改變,為了讓生活品質、經濟條件更好,臺灣地區已婚婦女的就 業比例逐年增高,使得「雙薪家庭」成為 目前最主要的家庭型態之一;再 者女性教育水準提高,家庭事務方面,夫妻共職分工儼然成為趨勢,而國 內學者田安里、黃財尉、楊素圓(2006)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顯示,兩性 對婚姻的角色期望及分工,仍無多大改變,多期待女性應以家庭為重,男 性則多重視工作方面的投入而較少參與家務;除此之外,隨著孩子的誕生,

家庭加入新的成員後,夫妻之間必須多扮演另一種「父母」的角色與責任,

如果夫妻彼此對家庭沒有達成共識的話,將使得夫妻在婚姻當中容易產生 許多的衝突或壓力。

夫妻結婚形成婚姻關係,孕育下一代開始,除了婚姻關係外,夫妻同 時還須扮演著父母的角色,擔負教養兒女的責任,而依林雅薰 (2004)研究 發現,無子女或是尚無子女的夫妻婚姻滿意度較高,但在子女出生後,造 成了夫妻減少共同參與活動時間,使得夫妻婚姻滿意度降低 (曹中瑋,

1985),顯然身為人母、人父的角色責任會影響婚姻關係,那麼婚姻關係是 否也可能影響父母的親職參與呢?學者 Belsky(曹中瑋,1985)的觀點認 為,婚姻關係是父母角色運作時最主要的支持系統,因此特別強調 婚姻滿 意度對親職參與以及教養態度的影響;研究者服務之公立幼兒園中,常聽 到母親闡述對於自己婚姻上的委屈、困境與壓力, 也發現到常參與孩子學 校活動、指導孩子學習或是接送孩子的工作大都落在母親身上,致使研究

(16)

2

者欲探究母親對於自己婚姻滿意程度以及背後原因,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教養是父母的天職,父母教養方式會直接影響日後幼兒人格 發展方 向,且將影響孩子發展領域,父母所採取教養態度對子女不論是在生理、

心理、情緒與行為等層面發展,尤其是對於性格養成具有影響性 (魏美惠,

2005),而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包含父母 態度、價值、興趣、信念、照 顧和訓練等行為,而以達成子女身心健全發展為目標 (鄧蔭萍,2009);雖 然一些常見的教養行為,例如指導孩子對、錯的觀念或行為,或者是念故 事給孩子聽、與孩子互動等方式,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發展,則家庭 結構是 不是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因為目前臺灣在多元文化衝擊下,社會及家庭結構 起了相當大的變化,尤其家庭功能的改變,傳統 大家庭結構已日漸稀少,

轉而多為小家庭型態,研究者目前服務之公立幼兒園所,平常上課時間與 幼兒園孩子互動,發現幼兒個性或人格行為表現各自不同,子女在成長過 程中的行為,是否與父母的教養態度方式,有很大關聯性呢?其次,幼兒階 段時期,子女最常接觸的人、事、物,即是家庭中父母親,因此母親與父 親之間情感是否良好、配偶的支持 度,以及母親對於婚姻的感受與親職效 能,是否影響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亦是研究者想探究的動機之二。

親職效能(parenting self-efficacy,PSE),是一個心理上的構成,

是家長對自己的教養行為能力評價 (Bandura,1997),多數研究中可發現具 較高親職效能的父母親比起低親職效能的父母親,在與孩子互動表現得 將 更加樂觀、威信,且與孩子的互動具有一致性(Holloway,2010),因此親 職效能是父母教養孩子的先決條件,而高親職效能與支持性的教養行為 具 有正向關聯,研究發現,高效能感的父母會設下高標準的教養目標、較正 向的教養信念與教養行為(陳富美,2005);在教學現場中,有些父母常提 起不知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與孩子的關係緊張, 研究者也發現,通 常在家庭氣氛穩定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父母樂於參與孩子 學校活動,且孩 子與父母相處融洽,孩子也有較多正向行為出現 ;陳富美(2005)強調,父 母要扛起教養的責任,父母對孩子的教養非常重要,若父母親職效能提高,

但沒有伴隨有益孩子的教養方式,反而令人憂心;現代父母較傾向施行何 種教養行為,對孩子影響又如何?為研究者欲想探究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相 關聯性,亦為其三。

(17)

3

綜上所述,婦女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與現今「職業婦女」雙重 角色夾擊下,對婚姻滿意度與親職效能是否具有影響,甚至是否影響母親 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而隨著國內教育水準日益提升,生育率逐年 卻降低的 情況下,母親對子女教養態度的差異,影響親職效能的分工,進而 影響婚 姻滿意度;因此本案 研究目的,冀能比較不同社經背景的母親, 釐清婚姻 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母親教養態度,彼此間的牽引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瞭解母親對於 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 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 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現況。

二、探討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間的相關性。

三、瞭解城鄉地區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差異性。

四、父母親與夫妻婚姻背景變項不同的幼兒母親在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 及教養態度差異性。

五、幼兒背景變項不同的幼兒母親在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及教養態度差 異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檢視前述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主要變項現況:

(一)瞭解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現況為何?

(二)瞭解幼兒母親的親職效能現況為何?

(三)瞭解幼兒母親的教養態度現況為何?

二、變項間的預測力:

(一)探討母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效能的預測力為何?

(二)探討母親親職效能對婚姻滿意度的預測力為何?

(三)探討母親婚姻滿意度對教養態度的預測力為何?

(18)

4

(四)探討母親親職效能對教養態度的預測力為何?

三、城鄉母親變項間差異:

(一)瞭解城鄉母親婚姻滿意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瞭解城鄉母親親職效能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瞭解城鄉母親教養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家長背景變項與主要變項間差異:

(一)不同父母親背景變項(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宗教信仰、

族群、母親手足數、母親排行等)與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親職效 能、教養態度上是否有差異性?

(二)不同夫妻婚姻背景變項(母親婚齡、家庭型態、是否受婚姻教育輔 導、婚姻狀況、婚姻 理由、結婚年齡、第一個孩子結婚多久生)與幼 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教養態度上是否有差異性?

五、幼兒背景變項與主要變項之差異:

不同幼兒背景變項(年齡、性別、手足數、排行)與幼兒母親的婚姻滿 意度、親職效能、教養態度上是否有差異 性?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婚姻滿意度:

婚姻滿意度是指具有 婚姻關係的夫妻,對婚姻生活整體及各個層面的 主觀感受,這種感受是一種由非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的連續狀態 (田安里、

黃財尉、楊素圓,2006);也可以說婚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於婚姻的需求,

期望在婚姻生活中達成的程度;本研究所指的「婚姻滿意度」是採用沈瓊 桃(2002)的「多面向婚姻滿意量表 」共為 58 題,區分為:親密關係、彈性 程度、個人特質、性愛關係、休閒活動、價值觀、財務管理、親友關係、

子女教養、反應心量表量表、婚姻滿意度及性別角色的多面向婚姻滿意量 表;本研究的「母親婚姻滿意度量表」,所得分數越高則滿意度越高,反 之,所得分數越低,則為母親婚姻滿意度越低。

二、親職效能:

親職效能是以班度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應用於父母教養領

(19)

5

域;而本研究的親職效能定義為「家長對於自己親職能力的評價和信心,

而親職能力涉及家長的教養態度和行為」;將以郭李宗文、鄧蔭萍、黃韋翎、

張紝楟所設計的親職效能量表問卷,共包括 母職信念、母職技能表現、母 職堅持度、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母職心理功能 等五個向度,以了解母親 的親職效能;本研究的「母親親職效能量表」,所得分數愈高為母親親職效 能愈高,反之,所得分數越低,則為母親親職效能越低。

三、教養態度:

教養態度是指父母在教導子女時所持之認知、意念和情感;教養行為 則是父母在教導子女時,實際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做法 (黃迺毓,1995:鄧 蔭萍,2009)。本研究將以李宗文(2003)的母職教養型態問卷,共包含了「反 應」與「要求」兩個因素,共為 58 題,區分為「反應」有 39 題,及第二 個因素「要求」有 19 題,以了解幼兒母親在教導或約束孩子時所表現出來 的行為;本研究的「母親教養態度量表」,所得分數越高則表示母親對孩 子越要求反應越高,反之則相反。

四、城鄉地區:

「城」與「鄉」的概念,依經濟活動性質、人口密度、地理位置而定,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定義,「鄉村」是指農業人口比率較高之地區,因此鄉 村與農業可說是一體的兩面,「鄉村」地區 的其他特色是,人口密度較低、

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弱勢族群較多,公共建設相對不足,有賴政府的特別 關照。本研究城鄉地區的定義依據行政區域、人口規模、政府所在地、都 市特徵,主要經濟活動做為劃分; 「城市」,仍以臺北市為城市代表;而

「鄉村」以臺東縣為代表。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臺北市與臺東縣為主要調查範圍。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就讀臺北市與臺東縣公私立幼兒園,4-6 歲幼兒母親為調

(20)

6

查對象。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調查範圍限於 臺北市與臺東縣地區,因此研究結果,無法類 推就讀其他地區公私立幼兒園 4-6 歲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

教養態度現況。

(二)研究對象限制:

本研究僅以公私立幼兒園 4-6 歲幼兒母親為主要調查對象,因此研 究結果無法推論到其他年齡階段幼兒之母親。

(21)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城鄉幼兒母親的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與教養態度的相 關理論及研究,進而分析歸納與比較,並以文獻探討的結果作為研究基礎,

進行研究設計。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 二節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教養態度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婚姻滿意度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一、婚姻的定義:

婚姻的定義在道德層面,「婚姻」是一種責任、形式,但在法理上,

「婚姻」又是一種程序、儀式(詳如表 2-1-1);國內學者(翁桓盛、許孟勤,

2012)歸納出婚姻有四層意義:

(一)婚姻是一種公開宣告最親密兩性關係。

(二)婚姻關係中男女雙方可以享受自我、法律與社會認定的歸屬感,但 是兩人也必須為此歸屬感負責。

(三)婚姻是一種動態關係,男女雙方必須經常學習獨立、相屬平衡,以 及扮演適當角色與行為,好讓彼此間的愛情可以經得起考驗。

(四)相近、相悅與相似條件似乎可增進對方好 感,親密、關懷與眷戀則 可以使男女進入戀愛境界。然而,更重要的是:男女當事人還 需要 顯示相當的誠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處理夫妻間的需求、成全配偶 的理想,以及共同分享生活的成敗,讓兩人在婚姻中不斷的成長。

(22)

8

表 2-1-1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的定義與見解

(接下頁)

人名 年代 定義

蔡文輝 1987 婚姻是兩人經由一種社會認可的儀式而給 予對方誓約的一種共同生活方式。

吳就君 2000

婚姻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組織形 式,它界定家庭制度的起始;婚姻決定家 庭關係的存在,限定家庭關係中的角色權 力與義務,藉以解決人類共同體生存的一 些需要。

江亮演 2008

婚姻是男女結為夫妻的一種社會制度,而 婚姻制度即是男女依當地的多元文化與社 會規範,以公開儀式結為夫妻,而受到社 會所承認,並明示或暗示遵守配偶之間,

以及未來子女間的相互扶養,照顧的權 利,與義務之社會性的一種制度。

李宗派 1996

婚姻係指一對成年男女,經由結婚之社會 契約,結連為社會所公認之夫妻,共同經 營夫妻之生活。

高淑貴 1996 婚姻使得男女得以依照社會風俗或法律的 規定而建立夫妻關係。

彭懷真 2007

是一種社會制度或是社會規範,此種制度 即承認一對男女的關係,並將他們 約束相 互的義務與權利體系中,使家庭生活得以 運作。

我國民法(第九八二 條第一項)

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兩人以上之證人。

(23)

9

表 2-1-1(續)

研究者整理

由表 2-1-1 可得知,許多研究者對婚姻的定義與見解略有不同,本研 究彙整婚姻的定義為:婚姻係經社會認可儀式,規範兩人合法之結合關係。

二、婚姻滿意度的意涵:

(一)婚姻滿意度的定義:

婚姻滿意度係指婚姻關係一方對婚姻整體 各層面及臆測婚姻對方對 婚姻滿意程度的主觀感覺,彙整國內外學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摘陳如下表(詳如表 2-1-2):

人名 年代 定義

Garrett 1982

婚姻存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包含了一種 穩定的、社會認可的夫妻關係,同時也包含 了性關係。婚姻也使子女的出生能夠合法 化。

Giddens 1993

婚姻是對兩個人性關係的社會認可,絕大多 數的社會只允許兩個不同性別的人有性關 係。

Olson & DeFrain 1994

婚姻係指兩人在情緒上及法律上的許諾,而 使他們分享情緒、身體親密、不同任務,以 及經濟資源。

(24)

10

表 2-1-2 國內外學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人名 年代 定義

蔡文輝 1987 認為婚姻滿意度是夫妻對於婚姻滿意程度的 主觀認定。

田安里、黃財尉、楊

素圓 2006

認為婚姻滿意度係具有婚姻關係的夫妻對婚 姻生活整體及各個層面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 是一種由非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的連續狀態。

葉肅科 2004

指出個人在婚姻中的情緒滿意度,應包括配偶 個人對於婚姻生活的主觀感受、夫妻間相互預 測對方對於婚姻生活的客觀評價,以及夫妻雙 方對於其婚姻生活各層面的適應情形。

Olson & McCubbin 1983 認為婚姻滿意度是個人對婚姻的需求與期 望,在婚姻生活中所達成的程度。

研究者整理

由表 2-1-2 可得知,許多研究者對婚姻滿意度定義與見解略有不 同,研究者彙整婚姻滿意度的定義與見解 :婚姻滿意度係針對具婚姻關 係之一方,基於其對婚姻需求、期望與現狀差距之主觀感受程度。

(二)婚姻滿意度的理論內涵:

1.婚姻五經論: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代人婚姻觀也逐漸改變,人們開始對婚姻 有 較多的期待,不再如以往只求經濟安定、家族社會延續、子女教養問 題,而是希望能有個美滿溫馨的幸福婚姻生活,也渴望在婚姻中獲得 滿足。

張美齡(2002)認為婚姻滿意度在社會結構及生活型態不斷演進 下,婚姻內涵不斷調整、婚姻功能亦增加許多,對於婚姻滿意 的觀點,

已不僅是對婚姻雙方能融為一體的期待,同時也注意到個別情緒的滿 足及自我成長的重要,因此婚姻滿意度其實不只是個人心理層面的反 應,還牽涉到相當複雜的社會心理情況 (吳明燁、伊慶春,2003)。

Schumm 等(1986)認為婚姻滿意度應由配偶滿意度、婚姻滿意度及

(25)

11

婚姻關係三方面所構成,其中「配偶滿意度」是指個人對伴侶扮演配 偶角色的滿意程度,「婚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於整體婚姻的滿足感,

「婚姻關係」則是個人與配偶之間的情感交流、相互扶持等親密關係 的滿意程度(引自李怡萱,2009)。

而國內學者張春興針對婚姻生活建立了「婚姻五經論」,此理論 有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是一個真正幸福美滿的婚姻,必須同時重視五 個層面需求的滿足,二是婚姻路中 能共同邁進,不斷開創成長,比婚 前選擇一個適配的伴侶更為重要(引自曹中瑋,1985);婚姻滿意度以 張春興所提之五經論為主,「婚姻五經論」包括生物、經濟、社會、

心理、哲學五個層面,這五個層面也是婚姻生活中的五種需求。

(1)生物層面:

生物學觀點看婚姻,兩性互相吸引,性需求彼此滿足,繁衍子 孫,延續後代目的,構成了婚姻最原始的條件;此觀點是兩性第一 個接觸面,沒有此一接觸,婚姻絕不能成立。

(2)經濟層面:

一般人所謂的經濟基礎,是婚姻、家庭長久生存的基本考慮,

包括經濟生產力、財產多寡、收支的分配運用,食衣住行的滿足等 方面。

(3)社會層面:

在婚姻生活中也需要社會性的滿足,以維持家庭的社會地位、

個人顏面和自尊,包括家庭背景的相似、共同的宗教信仰與活動、

教育程度的適配、職業地位的滿足、朋友親戚的交往、社交活動等。

(4)心理層面: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婚姻,心理互相滿足是婚姻感情的基礎 ,彼 此相愛是因為許多因素而成,可滿足情緒支持、相互關懷與尊重、

彼此信任與依伴等需求,也是構成幸福婚姻很重要的層面。

(5)哲學層面:

就哲學層面而言,「婚姻」是指夫妻倆人是否有共同人生觀、

人生理想、價值觀等 ,及個人與兩人共同生活的成長與實現,亦即 愛的基礎上,兩人存在一種共同的東西,是屬於心靈與心靈的結合,

(26)

12

精神和精神的契合。

因此,婚姻滿意度取決於個人主觀感受及婚姻 生活所帶來幸福程 度,產生來自內心感受滿意的程度;由此可知,婚姻滿意度需同時針 對生理、心理、社會與哲學等各層面的滿足與需求,進而達到婚姻生 活的滿足感(王素燕,2006)。

2.婚姻品質與婚姻穩定相關性(引自林如萍,2010):

(1)經濟資源與婚姻品質:

家庭經濟條件越優渥、社會階層越高、男方具有較高的職業身 分,則婚姻品質越高。

(2)夫妻角色分工與婚姻品質:

夫妻彼此角色互補性越高、越能共同分擔家務,則婚姻品質越 高。

(3)夫妻價值認同與婚姻品質:

夫妻價值觀越一致、彼此越團結,則婚姻品質越高。

(4)夫妻互動與婚姻品質:

夫妻互動越頻繁、和諧,則婚姻品質越高。

(5)社會支持與婚姻品質:

夫妻結合越能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則婚姻品質越高。

(6)夫妻同質性與婚姻品質:

夫妻背景、信仰、收入……等條件越相近,則婚姻品質越高。

3.婚姻關係與性生活關聯性:

有許多證據顯示,婚姻關係的滿意度與性關係的和諧程度,彼此 存在高度正向關聯性,且依據 Trussell 與 Westoff 於 1980 年研究指 出,夫妻間性行為平均每週二至三次,並有逐年下降趨勢,依據 Greenblat 於 1983 年提出下降原因,在於工作疲勞、養育子女等因素 (王以仁,2010)。

另依據臺灣男性醫學會於民國 101 年 12 月 17 日發表「2012 兩性 開心指數」調查及「女性性功能與男性伴侶勃起功能之關聯性」研究,

根據全臺近 2,000 名男女所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性生活不滿意 者,日常生活不開心狀況,較性生活滿意者高出 5 成,且高達 6 成受

(27)

13

訪者對目前的性生活感到不滿意,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總泌尿外科 簡邦平醫師進一步指出,兩性的性生活滿意度與日常生活的開心指數 呈現正相關係,因此提升性生活滿意度可望成為提升幸福感的良藥之 一。

4.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是個人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環,人們絕大多數出生後 即生活於家庭,成長於家庭,並最早接受教育於家庭中,大多數人理 想的一生依循以下的循環方式:出生、長成於原有的父母家庭,長大 獨立後追求個人感情的歸宿,繼而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並生兒育女,

多年後介入、影響兒女們成年後建立的新家庭,最終將完美無憾地走 完人生(王以仁,2010);家庭生命週期階段說明(詳如表 2-1-3):

表 2-1-3 家庭生命週期階段與分類

階段 階段年數 階段說明 基本技能(工作)

一 二年 有小孩的已婚夫婦

1.配偶二人日常生活之適應。

2.建立新的認同。

3.對新親戚之適應。

4.期待孩子來臨,對懷孕之適應。

二 二年半 養育幼兒階段(第一 個孩子未滿30個月)

1.對新父母角色之適應。

2.學習為人父母各種技能適應。

3.夫婦與父母角色之適應。

4.對事業前途之適應。

三 三年半

有學齡前兒童階段 (第一個孩子年齡在2 歲半至5歲之間)

1.撫育兒童新技能。

2.孩子成長、失去隱私之適應。

3.事業與生涯之適應。

4.對可能有第二個孩子降臨適應 (接下頁)

(28)

14

表2-1-3(續)

階段 階段年數 階段說明 基本技能(工作)

四 七年 有學齡前兒童階段 (第一個孩子入學)

1.鼓勵孩子身心之成長。

2.對學校之適應。

3.妻子或丈夫可能重回工作崗位。

4.逐漸參與學校或社區活動。

五 七年 家有青少年階段

1.子女日漸自主階段。

2.計畫夫妻活動或子女離家之準 備。

3.事業可能達到高峰。

4.家庭經濟可能達到高峰階段。

六 八年 步入突飛階段(孩子 分別離家)

1.享受老伴之恩情。

2.對健康狀況之適應。

3.對祖父母角色之適應。

4.增加社區活動或其他休閒活動。

七 十五年 中年父母階段(空巢 階段)

1.享受老伴之恩情。

2.對健康狀況之適應。

3.對祖父母角色之適應。

4.增加社區活動或其他休閒活動。

八 十至十五年 老年階段或鰥寡(自 退休到死亡)

1.對邁入老年及健康衰微之適應。

2.接受老人之認同。

3.對退休及失去社會或工作地位之 適應。

4.在健康許可範圍內參加有意義之 活動。

資料來源:翁桓盛、許孟勤(2012)。婚姻與家庭,臺北:心理

5.家庭組成型態:

依據翁桓盛、許孟勤 (2012)的資料顯示臺灣地區目前的家庭組成 型態有大家庭、三代同堂、小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單親家庭 以及其

(29)

15

他的繼親家庭、夫婦兩人家庭及僅由單人組成的家庭。

由上述可知,隨著時代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又隨著工業化、

現代化的精進,也改變了原有傳統家庭型態,不再是過往認定的主流 家庭,而是父母健在、有親生子女,人口不多也不少的中產階級家庭,

且更趨向於更多元的型態。

6.影響婚姻滿意度之背景因素:

林如萍(2010)針對 Blumel(1991)有關婚姻滿意度的研究,歸納出 幾個發現:

(1)童年的環境其個人日後婚姻滿意有所影響。

(2)父母離異的子女,對於離婚態度較為開放。

(3)訂婚至結婚的適應期,可以預測婚姻滿意。

(4)妻子就業對婚姻的影響,以及夫妻對角色之期待及丈夫的接受 與 否而有差異。

(5)丈夫的教育程度與社經地位屬較高者以及結婚年齡等因素,都和 婚姻滿意有關。

(6)擁有高收入、儲蓄、金錢消費的行為一致;夫妻彼此有良性的溝 通、互相扶持、正向的關懷與充滿熱情 ,彼此也能展現合作和體 貼的態度婚姻較幸福。

(7)幸福美滿的夫妻共通點就是具有共同的興趣、價值觀、社經地 位、強烈的宗教信仰、角色期待、彼此花較多的時間共處外 ,彼 此也能互相忍讓。

(8)夫妻有較高的性生活滿意也能維持忠誠的性關係有較多的承 諾;夫妻彼此期待子女數一致婚姻都較為幸福。

綜合以上論述,婚姻滿意度可包含內在的價值觀念、信仰、興趣及對 彼此期待等範圍,與外在的社經地位、經濟實力、工作性質等範疇, 而內 在與外在之配重如何,又因個人需求與期許而有所差異。

三、婚姻滿意度相關變項研究:

針對婚姻滿意度變項相關研究作探討,分別加以論述如 後:

(一)父母親背景變項:

1.父母親年齡:

(30)

16

曲靜慧(2011)針對國小已婚女教師夫妻溝通、家庭氣氛與婚姻滿 意度的研究及許宜萍(2007)已婚婦女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 向之關係研究顯示,年齡與婚姻滿意度有相關性,孫敏華(1982)研究 也指出已婚職業婦女的年齡越高,其婚姻滿意度越低, Glenn(1990) 研究亦指出,年齡影響婚姻滿意度,年齡較輕的夫妻則婚姻滿意度較 高,反之年齡較長可能因忙於工作與撫養孩子的壓力 ,造成無暇經營 婚姻,蔡仕君(1988)研究同樣顯示,夫妻年齡越大婚姻滿意度就越低;

然李怡萱(2009)針對臺北市已婚男性生活壓力與婚姻滿意度研究指 出,已婚男性不會因年齡因素而影響婚姻滿意度,且吳明燁與伊慶春 (2003)亦發現,年齡與婚姻滿意度未有關聯性。

2.父母親教育程度:

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較高者可擁有較好的職業階層,Renne(1970) 在研究中發現教育程度、職業階層、收入與婚姻滿意度均有正相關 (引 自曹中瑋,1985),且 Bernard(1966)研究發現教育程度、職業階層對 婚姻穩定有正向關係,陳志賢(1997)研究顯示教育程度高的男女較教 育程度低者婚姻滿意度高,何庭芳(2012)針對國民小學已婚女教師在 家分工與婚姻滿意度關係研究,配偶教育程度高者婚姻滿意度也較 高;從幾個研究發現高教育程度者有較高的婚姻滿意度,然另有研究 顯示高學歷不見得較高之婚姻滿意度,如張美齡 (2002)針對家庭教育 中心志工所做研究顯示,低教育程度婚姻滿意度較優於高教育程度。

3.父母親職業:

王恩惠(2006)已婚職業婦女工作家庭衝突與婚姻滿意度的研究顯 示,職業會影響婚姻滿意度,尤其是「職員」的經濟面上較為穩定,

無經濟壓力,因此婚姻滿意度也較穩定;且徐美惠 (2011)參與家務分 工與婚姻滿意度探究,亦顯示職業會影響婚姻滿意度。

4.父母親的收入:

在臺灣以家庭總收入為變項的研究,大多支持收入越高則婚姻滿 意度越高,如陳志賢(1997)的研究顯示家庭收入較高者,則夫妻溝通 良好且婚姻滿意度較高,莊訓當(1996)研究發現收入越好的家庭對於 提升婚姻滿意度確實有實質的幫助;然井敏珠 (1992)在「已婚職業婦

(31)

17

女之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則發現商業組的已婚婦女中,低 收入組的婚姻滿意度高於高收入組。

5.父母親的宗教信仰:

茱萸、唐先梅(2006)於國內外在宗教信仰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發現,並無一致定論,且吳明燁、伊慶春(2003)與林淑娟(2004)高 中職教師婚姻滿意度的研究發現,宗教信仰對於夫妻婚姻滿意度亦沒 有顯著相關性,另朱岑樓(1991)研究發現夫妻有宗教信仰且信仰相 同,對婚姻滿意度影響相當小;然根據沈瓊桃、陳姿勳(2004)研究顯 示,婚姻滿意度會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性,且宗教信仰為影 響婚姻評價之主觀因素;再也有研究顯示宗教信仰對於個人面對婚姻 和生活調適是有幫助的,如張素怡 (2004)研究發現,宗教的支撐力有 助於增添婚姻面對壓力時的調適力量。

6.父母親的族群:

在林淑娟(2004)以屏東縣高中職教師婚姻滿意之探討研究發現,

族群差異在高中職教師的婚姻滿意度並無顯著性差異,然西方學者對 婚姻滿意度研究發現個人特質(性別、年齡等)與夫妻間的相配程度(宗 教信仰、族群、休閒興趣)是影響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引自吳明燁、

伊慶春,2003,頁 74),因國內有關族群與婚姻滿意度研究甚少 ,本 研究為了更加了解族群與婚姻滿意度關係 ,故將本變項納入研究探討 相關性。

7.母親手足數:

早期臺灣多為農業社會,普遍認為手足數多可以幫忙分擔家務 , 家庭的子女數也可能增多,相對也培養出孩子的相互扶助卻又獨立堅 強的性格,而今社會步調緊湊、生活繁忙,生育率 亦逐年下降,與過 往社會形態迥異,因此介於兩種不同世代交替的母親,面對原生家庭 與新生家庭型態的迥異,對母親婚姻滿意影響程度為何,然母親手足 數與婚姻滿意度是否存在相關性研究文獻甚少 ,因此研究者將此變項 納入研究範圍內加以探究。

8.母親的排行:

在臺灣家庭子女的排行與未來成就間具有曲線相關,頭胎比排行

(32)

18

二、三子女表現稍好,但是在大家庭中,排行四、五及後續排行子女 教育成就最好(引自陳永欽,2002,頁,12),而洪惠慈(2012)於新住 民家庭環境與兒童社會能力研究顯示,長子女、手足數是二人的挫折 容忍力較高;因此母親於原生家庭排行與其日後婚姻滿意度是否同樣 具有顯著相關,尚無相關文獻可供參考,故將此項變項納入研究範圍。

(二)夫妻婚姻背景變項:

1.母親婚齡:

根據黃秀珠(1981)研究顯示結婚年數愈短,家庭結構愈小,則丈 夫愈會幫忙家事,可促進婚姻的幸福,若結婚年數愈長,則婚姻滿意 度愈低;蔡詩意與胡淑貞(2001)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在結婚年數方面,

結婚越久,妻子的婚姻滿意度越低,另莊訓當 (1996)研究結果結婚越 久,婚姻滿意度亦有逐漸降低的趨勢。

2.家庭型態:

近年許多家庭研究者,針對婚姻滿意度與家庭型態關係納入探討 範疇,然所得結果卻又多有分歧,如部分研究顯示婚姻滿意度與家庭 型態,並不存在關聯性(陳明穗,1986;邱秀貞,1987;謝銀沙,1992),

及林淑娟(2004)高中職教師婚姻滿意度的研究顯示,家庭型態並不影 響婚姻滿意度,再有針對婦女為研究對象顯示,小家庭婚姻滿意度高 於隨女方父母同住之折衷家庭,另莊訓當 (1996)研究結果三代同堂以 及大家庭,母親的滿意度有較高的趨勢。

3.是否受婚姻教育輔導:

根據李明慧(2008)針對新婚夫妻有無婚前輔導與婚姻滿意度相關 研究發現,結婚前參加婚姻輔導的新婚夫妻,滿意度高於未參加者,

婚前輔導滿意度、婚前輔導對婚姻影響程度及婚姻滿意度是有顯著 性,且呈現中度正相關。

4.婚姻狀況:

吳明燁、伊慶春(2003)在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研究報告中指出,

家庭因素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顯示 ,夫妻同住有利於提升婚姻滿 意度;本研究所指的婚姻狀況係指已婚或同居者及非同居者 ,由於本 變項參考文獻甚少,因此為了瞭解婚姻狀況與婚姻滿意度相關性 ,故

(33)

19

將本變項納入研究。

5.婚姻理由:

依鍾宜吟、蔡明璋(2008)研究結論,男性與女性於婚姻理由上,

男性較女性不在意興趣或相合,且 30-39 歲男性與女性認為愛情、個 性興趣較家族主義重要,反之年齡較長者,會在意家庭的主義較個人 為優先;因本項變項相關參考文獻較少,故列入研究探 討。

6.結婚年齡:

李明慧(2008)於新婚夫妻婚前輔導對婚姻滿意度影響研究顯示,

結婚年齡對婚姻滿意度影響並不大 ,另劉冠吟(2012)對未育兒夫妻的 研究顯示,結婚年齡愈早對夫妻整體婚姻滿意度越好,生活滿意度也 愈佳。

7.第一個孩子結婚多久生:

蔡詩意、胡淑貞(2001)於社會人口特質、家庭生命週期與夫妻婚 姻滿意度及差異研究顯示,婚姻的滿意度在結婚初期最高,且於第一 個孩子出生後明顯下降(引自蔡詩意、胡淑貞,2001,27 頁);因第一 個孩子出生對母親婚姻滿意度影響程度相關研究文獻甚少 ,故將本變 項納入研究驗證。

(三)幼兒背景變項:

1.幼兒年齡:

Campbell(1976)的研究指出,子女年齡越小,母親照顧子女的責 任相對增加,因此子女年齡因素與婚姻滿意度具有正相關 (引自王美 惠,1987,頁,23);然黃宜純、王素華(2010)於美容美髮界已婚婦女 工作、家庭角色衝突與婚姻滿意度探討研究顯示,在美容組中子女年 齡與母親婚姻滿意度並無顯著性差異。

2.幼兒性別:

國內研究方面,王彩婺(2003)以性別偏好對臺灣已婚有偶的婦女 生育動機與所生育新生兒性別研究,結果發現婦女對子女性別差異及 家庭因素會影響生育行為,且林佩琪(2003)研究顯示已婚婦女理想子 女數與性別偏好呈正相關,婦女理想子女數越高,則男孩 偏向傾向越 高(劉亭妤,2010);子女性別與婚姻滿意度相關研究顯示,子女性別

(34)

20

與父母婚姻關係及婚姻幸福感有著部份 相關性,相對於女兒,父母有 兒子更可能結婚且較少離婚;在國外研究方面,White 與 Brinkerhoff (1981)研究顯示,在已婚的夫婦中,當家中有男孩時,夫妻的婚姻滿 意度高於家中有女兒 (引自劉亭妤,2010,12,頁)。

3.幼兒手足數:

一般而言,子女數越多,所負擔的責任與心力也越多,依邱秀貞 (1987)的研究顯示,從整體婚姻的滿意度來看,子女數的多寡並無顯 著差異,但當子女數越多時,生理層面的婚姻滿意度越低,林雅薰 (2004) 研究亦顯示,尚無子女的夫妻婚姻滿意度程度較高,另胡淑貞、蔡詩 薏(2001)的研究結果顯示,子女數或是有無子女是影響婚姻滿意度的 重要因素,然於李怡萱(2009)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子女數與婚姻滿意度 並無差異。

4.幼兒排行:

國內針對幼兒排行與婚姻滿意度相關研究甚少,此次研究欲了解 子女排行與婚姻滿意度關係,故將子女排行列入背景變項驗證。

綜合以上論述發現,女性意識逐漸抬頭,且為獲取較佳經濟能力,婦 女投入職場比率日漸增加,相對家庭組成中男女雙方亦日漸平等,研究者 欲了解身為一位母親不管是有無工作,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並了 解母親對自己的婚姻感受如何,會不會因家庭型態、經濟、信仰、子女數 等家庭的因素或是配偶等因素,而影響婚姻滿意度。

另居住於城市或是鄉村,因環境不同通常在城市的人們生活步調是快 速與忙碌,而在鄉村人們的生活則是較優閒,人與人的互動較為熱情與親 切,因居住地的不同對於母親個人在婚姻的觀念及婚姻滿意度上是否存在 差異性,然而目前相關研究文獻甚少,亦於本次研究中,以驗證相關性。

第二節 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親職效能將以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整理說明有關親職效能的理 論意涵以及相關背景 變項研究。

一、親職效能的理論意涵:

(35)

21

(一)親職效能的定義:

親職效能源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

「自我效能」的概念,對於「自我效能」, Bandura(1994)定義為「個 體對於自己所擁有能力能產生效能的一種信念」,而國內張春興 (1992) 定義為「個人對自己從事某種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能做到的 地步的一種主觀評價」,且高春申則將「自我效能」定義為:是一個與 能力有關的概念,指的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對自己效能感的一種主 體自我判斷,即個體在處理環境事件時,能依其能力,致使成效產生,

作為自我的一方面,它是指個體以自身為對象思維的一種形式,個體對 自己能否在一定層面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 自我把握與感受(Bandura,1986)(引自高春申,2001);國內外學者對 於親職效能的定義歸納如下表(詳如表 2-2-1):

母職,英文為「Motherhood」,中文「職」字的意思代表需要主管 與職務,即指母親對於子女的責任;因此「母職」係指母親對其所具有 的地位或身分表現出之行為模式,即母親對子女應有的職責, 此職責包 含對角色的期待、認知與實際行動,延伸闡述即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透過

「參與」的過程薰陶孩子,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 綜合各學者對 於親職效能的定義解釋,親職效能乃對於父或母是否能勝任或具備親職 能力或信念,以及在扮演親職角色時的自我能力評估 (詳如表 2-2-1),

而本研究將是以母親為對象,採用「母職親職效能」一詞。

(36)

22

表 2-2-1 親職效能的定義

研究者整理

由表 2-2-1 可得知,許多研究者對 親職效能之定義略有不同,彙整 親職效能定義:親職效能係父母親一方對於子女教養方面,行為成果與 能力評估之主觀評量 。

(二)親職效能的理論內涵:

親職效能主要是運用 Bandura(1997)社會理論中的自我效能概念,

因此針對自我效能的理論內涵進行說明:

1.自我效能的個體動機來源:

研究者 年代 定義

馬惠芬 2003 研究父親參與親職時,知覺在親職角色上 能表現的適當且勝任愉快。

陳富美 2005 父母親自覺自己在親職能力上可以達到預 期的信念。

王筱雲、林淑玲 2007

自我效能感強的父母、會主動尋求使用有 效的子女教養方式,積極參與子女的教 育,並設法協助子女解決問題。

吳培源 2009

女性在執行母職行為時,對自己在親職角 色能力的信念,包括對其親職行為結果的 信心、能達此結果的能力評估。

劉百純、陳若琳 2010

父母親在執行親職工作時,對自己養育幼 兒預期信念及評估自己扮演親職角色的能 力及勝任的程度。

DumKa等人 1996 父母能否成功表現親職角色及發揮功能照 顧孩子的生活並解決問題等能力。

Coleman & Karraker 2000

父母親自覺對於具備親職相關能力的信心 及知覺自己能正向的影響孩子的行為及發 展能力。

(37)

23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為個人對自我能力預期的信念,

Bandura(1977)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架構中,有兩個主要因素,即結果 預期(outcom expectation)與效果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結 果預期」是預先經由認知結構評估行為的結果,「效果預期」是衡量 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勝任,並依此決定是否執行此行為;據個人在決 定執行某一行為前,會先預估行為的結果,再衡量自己能力是否足以 勝任,以決定是否執行此一行為;因此,自我效能感較強的人,較能 採取主動積極的行為,以達成預期的行為結果(黃凱霖,1995),依據 Bandura 的觀點,自我效能對個人有著積極正向的作用,自我效能感 有助於個人的積極行為,以及個人在面臨挑戰時的持續行動力。

2.自我效能感的來源:

自我效能感的獲得途徑,依學者高春申根據 Bandura 的理論基 礎,認為個體是從活動當中透過四個主要的訊息獲得 ,而影響自我效 能感的形成:

(1)精熟經驗(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

是個體對自己在實踐活動中所取得成就層面的感知;即個體對 新挑戰成敗承受程度與感知,取決於過往成敗經驗,如時下所謂「草 莓族」,即過往深受尊親屬呵護成長,未曾有面對壓 力的經驗,致 使日後無法承受或逃避壓力。

(2)替代性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觀察能力及人格特徵與自己相同的他人,於活動中取得成功的 案例,能夠使自己相信,處於類似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成功 的結果,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即藉由對等他人成功案例,催化自 己成功的信念,如模範生選拔活動,主係激勵學生從而效之。

(3)言語勸導(verbal persuasion):

接受別人語言鼓勵認為自己具有執行某一任務的能力,從而相 信自己的效能;即相信他人對自己能力的鼓勵與激勵,如師長對學 生正向鼓勵言詞。

(4)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

如面臨生活上的壓力,人們往往會依據自己的血壓、呼吸、心

(38)

24

跳等生理反應來判定自我效能,即個體面臨壓力時,自我潛能的激 發,如學生考前的緊張;Bandura 認為具有自我效能較高者碰到困 難的任務,會傾向繼續堅持下去直至成功,而自我效能較低者很快 就放棄了,因此個體藉由自身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也會增加或降低 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效能感的向度:

國內研究者根據 Bandura 定義了三種不同向度的自我效能感:

(1)程度(level):

又稱難度知覺,指個人面臨情境之困難程度,顯示出不同的自 我效能感;即個人自我效能感,隨面臨情境之困難程度而有所不同。

(2)類化度(generality):

又稱類化程度,指個人面臨情境與過往經驗之類化程度,顯示 出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即個人自我效能感,隨面臨情境於過往經驗 中相似程度而有所不同。

(3)強度(strength):

又稱信心程度,指個人面臨情境時的信心程度,顯示出不同的 自我效能感;即個人自我效能感,隨面臨情境時對自我之信心程度 而有所不同。

4.三元交互決定論:

依據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所主張的「三元交 互決定論」,將環境因素、行為、個人的主體因素三者間為彼此獨立 且相互關聯的關係 (詳如圖 2-2-1);其中「個人的主體因素」,即行 為主體的生理反應能力、認知能力等身心的機能 (高春申,2001);以 幼兒行為為例,幼兒處身的環境因素,影響其行為模式與生理機能表 現,如於學校時,因有師長要求與同儕影響,幼兒行為較易趨向獨立,

然於隔代家庭時,因受長輩呵護,易產生撒嬌、愛哭等行為,進而影 響學習成效;再如幼兒行為差異,亦將影響其處身環境與學習成效,

較文靜、怯懦幼生,於學習期間易選擇隱藏自己,以免引起師長注意,

較活潑、好動幼生,較易引起師長關注,且易主動互動學習;另個人 成長家庭背景,亦會影響幼生所處環境與行為模式,如富裕與家境困

(39)

25

難幼生,其選擇幼兒園選項與行為限制各有不同。

依據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所主張的「三元交 互決定論」,是環境因素、行為、個人的主體因素三者之間的相互決 動關係,而「個人主體因素」乃是行為主體的生理反應能力、認知能 力等身心的機能;所謂「交互決定」乃指環境、行為、人三者之間的 因果關係,彼此之間都互為互動與決定關係 (高春申,2001);自我效 能(self-efficacy) 是個體主體因素的核心,除會決定個體的思維、

情感、行動或動機等模式,也決定個體心理功能活動性質及個體面臨 不同情境刺激所產生的身心反應(林慧卿,2006)。

P

B E 圖 2-2-1 三元交互決定論

註:B 代表行為,P 代表人的主體因素,E 代表環境,箭頭代表因果關係的 作用方向(引自高春申,2001)。

5.自我效能感主體作用機制(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1)選擇歷程(selection Proesses):

自我效能感能促使個人創造有利的環境,並有效的控制與運 用;當個人效能感評估自己能力足以應付環境時,便會選擇面對挑 戰,反之,自我效能感評估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則會選擇逃避挑戰。

(2)認知歷程(cognitive processes):

自我效能感影響個人行為目標設定;當自我效能感程度越高、

強度越強,則個人會設定較高挑戰性之目標 ;反之,自我效能感越 低,則會懷疑自我能力,影響目標選定。

(3)動機過程(motivational processes):

(40)

26

自我效能感會透過因果歸因、結果預期與目標確認三種方式影 響個人動機。

○1 因果歸因:

自我效能感較高者,通常將成功因素歸於自己的能力與努 力,亦將失敗歸因於自己努力不夠;反之,自我效能感較低者,

則將成功因素歸於運氣或他人協助,而將失敗歸因於個人能力有 限。

○2 結果預期:

個人對特定行為產生結果之預期,影響其動機強弱,即個人 對特定行為之結果期待越高,則動機越強;反之,則越弱。

○3 目標確認:

目標越明確,個人行為動機越強, 係因間接受到自我效能感 的影響。

(4)情感歷程(affective processes):

自我效能感影響個人於面臨挫敗情境時,心身感受到壓力和沮 喪程度;自我效能感較高者,面臨困境時,相信自己能夠度過難關,

且不會陷入負面情緒思考模式,亦即能承擔較多壓力與困難;反之,

自我效能感較低者,面臨困境時,無法相信自己具有解決問題的能 力,執著於負面情緒思考漩渦,且擔憂未知的困難,致影響個人原 有功能。

綜上述,自我效能感較高者,會強化內在動機,認為預期目標與目 標確認,為其積極努力來源;反之,自我效能感較低者,不相信自己具 有成功的能力,其行為動機則易受成功結果低預期性與未知情勢低掌握 性所影響。

二、親職效能相關變項研究:

(一)父母親背景變項:

1.父母親年齡:

國內研究發現,父母親年齡與親職效能有顯著相關,如葉婉真 (2008)研究顯示,母親年齡於 36-42 歲者在親子關係、溝通表達上,

親職效能高於年齡於 31-35 歲者,且潘怡彣(2006)研究顯示,母親在

(41)

27

協助子女發展自信程度之親職效能,40 歲母親高於 30 歲以下母親;

另有不同的研究,如陳富美(2005)、范美珍(1996)、吳培源(2009),

父母親年齡跟親職效能並未達顯著差異,以及 林宜芳(2010)整理出國 內外研究顯示,父母親年齡於親職效能並無相關。

2.父母親教育程度:

根據 Bandura(1997)研究提到,精熟經驗為自我效能的重來源之 一,精熟經驗係指個人於學習上成功表現的結果,教育程度較高者在 學習上有較多的成功經驗,因此自我效能感發揮於教養方面,表現也 較佳;且 Coleman 與 Karraker(2000)研究顯示,如果母親的家庭收入 和教育程度皆高,那麼父母親的自我效能感也高 。

國內方面研究情況亦得出相似結論,潘怡彣(2006)針對國小學童 母親親職效能研究顯示,家長教育程度和親職效能有關;葉婉真(2008) 研究顯示,教育程度在研究所以上 母親,在情感交流及溝通表達上親 職效能高於國、高中畢業;許靜芳(2005)研究顯示,高社經地位家長 之父母親職效能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家長;陳凱仁(2009)研究亦發 現,父母親的教育皆為大學(專科)或研究所以上程度,親職效能顯著 高於國(初)中;黃美惠(2007)研究同樣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高 社經地位的父母在自我效能感上比低社經地位的父母好;另 陳富美 (2005)研究同樣指出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親,親職效能也較高;馬惠 芬(2003)與林翠玲(2006)探討父職自我效能感,也發現父親教育程度 越高,自我效能亦較高。

3.父母親職業:

葉婉真(2008)研究顯示,母親親職效能因職業不同而有差異,呂 真嬅(2007)研究結果同樣顯示,父母親職業類別較高,則親職效能會 隨之提升;然另有不同研究結果論述,如陳富美 (2005)研究顯示家長 工作性質不會影響效能感,又陳鳳珠(2007)的配偶親職及子女親職支 持研究顯示,母親職業在親職效能尚無顯著差異。

4.父母親的收入:

呂真嬅(2007)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的父親在親職效能有顯著 性差異,不同收入的母親在親職效能則無顯著差異,許靜芳(2005)研

(42)

28

究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兒童家長之父母效能感,同樣顯示家庭收入高 者親職效能也較高。

陳富美(2005)根據西方有關親職效能的研究顯示,經濟壓力對親 職效能的影響(Brodyet al.,1999; Elder, Eccles, Ardelt &

Lord,1995; Luster & Kain,1987; Mirowsky & Ross,1989),研究發 現面臨經濟壓力,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父母親較易對環境產生無力 感,而這樣的無力感也會展現在他們的 親職效能上,如新中產階級的 日本家庭,因經濟衰退影響許多人的日常生活,經濟問題變成許多家 庭的主要議題,一般認為女性應待在家照顧小孩,尤其是小孩還小時,

負擔家計對女性就產生了壓力,她們只能藉由省錢而非在外工作賺 錢,且根據研究顯示,只有 15%有小孩的女性有全職的工作,而經濟 考量也是日本夫婦放棄再生小孩的原因。

5.父母親的宗教信仰:

父母親的宗教信仰是否影響母親親職效能,由於相關研究甚少,

因此本研究欲了解與母親親職效能關係,故將宗教信仰列入背景變項 驗證。

6.父母親的族群:

周禧慧(2011)研究發現,平地與原住民幼兒母親在「整體 親職效 能」並無顯著性差異,然黃韋翎(2012)研究結果,母親非原住民者在 親職效能高於原住民母親;由於族群背景變項是否影響幼兒母親親職 效能相關文獻甚少,因此研究者將族群納入研究範圍探究。

7.母親手足數:

早期臺灣多為農業社會,基於多子多孫多福氣觀念,普遍認為手 足數多可以幫忙分擔家務,而今社會步調緊湊、生活繁忙 、出生率逐 年下降,對母親親職效能影響程度為何,然母親手足數與 親職效能是 否存在相關性研究文獻甚少,因此研究者將此變項納入研究範圍內加 以探究。

8.母親的排行:

洪惠慈(2012)於新住民家庭環境與兒童社會能力的研究 ,顯示長 子女、手足數是二人的挫折容忍力較高;因此原生家庭的排行可能也

(43)

29

會影響日後身為母親時之親職效能,然相關研究文獻甚少,因此研究 者將此變項納入探討。

(二)夫妻婚姻背景變項:

1.母親婚齡:

結婚年數的長短是否影響其母親親職效能,由於相關研究甚少,

因此將婚齡列入背景變項以驗證相關性。

2.家庭型態:

林振隆(2005)研究顯示家庭型態與新移民的親職效能有關 ,且三 代同堂高於小家庭及大家庭,另李幸連 (2012)針對臺北市國中特教班 學生家長參與現況與親職效能的研究結果,家庭結構會影響親職效能。

3.是否受婚姻教育輔導:

葉高方(1980)將婚前輔導定義為:凡屬於適婚年齡, 有固定交往 對象且快要結婚的未婚男女,在舉辦婚禮之前由專業人員給予實施之 輔導;而林蕙瑛(2000)將婚姻輔導定義為在婚前準備的過程中,內心 產生疑惑或困難等時和伴侶一起尋找婚姻輔導專家,藉此釐清看到彼 此的盲點及溝通與協調(引自李明慧,2008,頁,14);然由於婚姻輔 導或諮商與母親親職效能相關文獻甚少, 故研究者將此變項納入研究 範圍探究。

4.婚姻狀況:

部分文獻顯示婚姻狀況或是配偶互動方式影響母親親職效能 ,如 林佩琪(2003)、陳富美(2002)以及蘇淑芳(2007)研究發現,夫妻如果 能在婚姻中相互扶持 ,那麼家庭氣氛也就更好。

5.婚姻理由:

早期臺灣婚姻多為媒妁之言或者是親友介紹,但隨著現代觀念的 開放,現在的婚姻多半是男女自由戀愛,甚或透過傳媒影響,奉子成 婚的婚姻亦有方興未艾之勢;然而結婚理由與母親親職效能是否具有 相關性,由於相關文獻甚少,故研究者將此變項納入研究範圍探究。

6.結婚年齡:

年齡代表個體的成熟度之一,也與生活能力有密切相關(鄭惠娟,

2002),因此年齡也可視為人生經驗的重要指標之一,而結婚生子是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Biases in Pricing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ptions with Monte Carlo (continued).. • If all of the sampled prices are below the barrier, this sample path pays max(S(t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