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設置原因的轉化與發展

第二節 學校校址的選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學而設。而國立中學於1941 年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發展,主要為教育部於 1940 年後採取盡量減少設立國立中學的立場。在國立中學不易增設的情況下,

於解決國內戰區學生收容問題上,教育部更傾向以命令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擴 增中學班次、設立省立臨時中學,並由中央給予補助的方式。4而 1941 年後 設置的國立中學,除了由中山中學班改制的十五、十六中,大部分的設置原 因,多是因教育部開了中央辦理中學的先例後,外界開始把國立中學當作解 決其他問題的管道,而要求教育部辦理的結果。針對此論據,本章後段將有 論述。

簡而言之,從表 3-1 及圖 3-1 可看出國立中學在數量成長上可大致分為 兩個時期,第一高峰期(1937-1939 年)國立中學校數的成長,主要是為解決 戰爭所造成的大量流亡員生的續學就業問題,此時期成立的國立中學大多為 教育部派專人或設立國立中學籌備處,從無到有的籌設。第二高峰期(1941-1944 年)國立中學校數的成長,則多是外部要求教育部設立,或接辦原有中 學的結果。為再說明第一高峰期與第二高峰期成立的國立中學,在性質上的 不同,下節將以國立中學校址選定的角度試論之。

第二節 學校校址的選擇

國立中學的校址選擇,實際上反映了其設置目的。舉例來說,早期國立 中學為方便即時收容戰區逃出員生,在校址選擇上,多會選定戰區省分的附 近省分作為國立中學的設置點。另因時值戰爭,國立中學在校址選擇上也會 有為防止被戰火波及的安全性考量。附錄一為本文根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 鑑》,並參照抗戰時期戰區及日軍佔領區演變等資訊,從各國立中學預定收容 的學生別,和戰區發生的年代地點,整理出影響教育部選擇國立中學校址的 主要因素。為更了解影響國立中學校址選擇原因的變化,將附錄一整理如表 3-3:

4 中央社,〈救濟戰區青年教部令設省立臨時中學國立中學仍以收戰區學生為主〉,《大公 報》,重慶,1941 年 9 月 21 日,版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3-3 1940 年前後國立中學校址選擇原因數量統計表 (單位:校)

時間 選址原因

1939 年以前 1940 年以後 合計 %

國內流亡學生集結地 12 1 13 39.4

安全性考量 2 0 2 6.1

前身單位所在處 1 11 12 36.4

保育院生集結處 0 2 2 6.1

華僑學生集結處 1 3 4 12.0

共計 16 17 33 100

附註1:本表僅記入附錄一之選址原因,非遷校原因。

附註2:本表未計入抗戰前設立的國立東北中山中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附錄一整理。

根據表3-3 可知,大多數於 1940 年以前成立的國立中學,校址選擇多以 國內流亡學生集結地,及安全性考量為主。可見此時期戰事的發生地點,成 了影響國立中學校址選擇的重要因素。反觀,1940 年後成立的國立中學,校 址大多不再設置於戰區員生逃出的交會地,而是選擇繼承原接收單位的地址,

以及預收學生(保育生、僑生)方便到達或集結的地點。

根據上述資料,可知國立中學於抗戰時期的發展趨勢大致可分為 1937-1939 年,1940-1945 年兩個階段。而透過國立中學校址選擇原因的分析,可 知1939 年以前設置的國立中學,多是為收容受戰事影響而逃出戰區的中等學 校流亡員生,與戰事發生的地理位置關係較大。1940 年以後設立的國立中學,

在校址選擇上,與戰事發生的地理位置較無關係,而轉以原接收教育單位所 在地址為主。

然而轉折點為何會發生在1940 年呢?若從戰爭背景試論之,以抗戰的軍 事作戰分期來看,1938 年 10 月武漢會戰結束後,日本已無能力繼續大規模 攻勢;武漢會戰也是日軍從「速戰速決」到「持久作戰」戰略轉變的完成期,

此後中日之戰始進入相持階段,直到 1944 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局勢才改 變。5意即戰役發生頻率漸緩,抗日戰爭長期化的形勢逐漸明朗。在此背景下,

賑濟委員會救濟的難民總人數亦逐年減少,1938 年 6 月至 1939 年 6 月,

5 郭岱君編,《重探抗戰史(一)》(臺北:聯經,2015 年),頁 490-4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生人數於1940 年大幅下降,此應與武漢會戰後戰事減緩,流亡學生人數未 再持續激增有直接關係。然為何在難民救濟總數逐年下降的背景下,中等學 校學生救濟人數會在1941 年又大幅攀升呢?

從表 3-4 的附註可知,此表未計入國立中學及中山中學班所招收的戰區 學生。如以此觀念再來看該表,似乎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為更了解國立中 學招收學生對流亡中等學校學生數量的影響,本文參照《第二次中國教育年 鑑》所載各國立中學各學年度學生統計,與表3-4 整理出表 3-5:

表3-5 1938-1941 年國立中學學生人數與戰區中等學校登記人數對照表

(單位:人)

流亡學生分發人數 國立中學學生人數 N % N % 合計

1938 年以前 25,682 57.83 18,726 42.13 44,408 1939 年 10,711 35.53 19,431 64.46 30,142 1940 年 1,8777 7.81 22,176 92.19 24,053 1941 年 12,526 27.18 33,549 72.81 46,075

附註1:國立中學人數原以學年度計算,為轉換為年度,將學年度總人數除 2 後,視為該年 度半年學生數。附註2:小數點採四捨五入。附註 3:國立中學學生人數未計入各國立華僑 中學。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教育部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年,頁376-404)整理。

將表3-5 轉換為折線圖後如圖 3-2:

圖3-2 1938-1941 年中等學校流亡學生人數與國立中學人數關係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表3-5 整理。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1 9 3 8 年 以 前 1 9 3 9 年 1 9 4 0 年 1 9 4 1 年

中等 學校 流 亡 學生人 數 暨國立 中 學 人數關 係表

流亡學生分發人數 國立中學學生人數 合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圖 3-2 可知,1938-1941 年間國立中學的學生人數呈現穩定成長的趨 勢。而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廳局登記分發的中等學校學生數,至1940 年以前 亦呈現穩定下降,代表國立中學有達到收容流亡學生的功能,直至1940 年流 亡學生分發人數降至最低點。然1940 年後,國立中學學生數雖仍持續成長,

流亡學生分發人數卻也呈現成長的趨勢。可見雖然國立中學的學生數1940 年 後仍持續增加,但卻沒有使登記分發的流亡學生人數下降,表示1940 年後國 立中學收容戰區學生人數比例應該有下降的趨勢。由此可知,1940 年後中等 學校流亡學生人數的增加,其實是反映了國立中學招收戰區學生功能逐漸弱 化的表現。

由上可知,1938 年 10 月武漢會戰後,受抗戰局勢影響,使得流亡學生 人數未再像抗戰初期有短期內數量激增的情形,實際上減輕了教育部設置國 立中學的壓力。另外於1940 年左右,教育部在整頓國立中學校務方面的工作 已漸趨完善。像教育部於1939 年 8 月間召開了國立中學校長會議,並進行整 理國立中學設施的工作。10加上1940 年前後,規定國立中學基本校務運作的 法令已大致陸續公布,國立中學在經費運用、組織設置等皆有章可循。11綜上 因素,1940 年後,因抗戰局勢的變化,教育部須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流亡員 生收容問題的壓力,較抗戰初期大幅下降;加上設置國立中學對教育部來說 負擔亦重,故「設置國立中學」不再是教育部處理戰區員生問題的首要選擇。

12另在國立中學規章制度逐漸完善的情況下,教育部也較有餘力處理其他單位 較無急迫性的需求,故1940 年後,在國立中學的設置目的上,教育部受其他 單位影響而設置之國立中學,取代了1939 年以前為即時收容戰區流亡員生而 設立的國立中學,成為了影響1940 年後國立中學設置的主要原因。

10「行政院報告書」(民國28 年 3 月),〈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五次大會案(六)〉,《行政 院》,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14-000301-0037。

11 根據教育部編輯之《教育法令彙編》第一至第六輯。1940 年以前關於國立中學之法規,

依序有《國立中學暫行規程》(1938 年 2 月)、《國立中學課程綱要》(1938 年 2 月)、

《國立中學教職員暫行服務細則》(1938 年 3 月)、《國立中學及中小學教師服務團編製 預算標準》1938 年 3 月)、《國立中學教職員俸給及出差旅費支給暫行辦法》(1938 年 3 月)、《國立中學增設職業科辦法》(1938 年 12 月)、《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1939 3 月)、《規定國立中學公文程序》(1939 年 3 月)、《整理各國立中學辦法》(1939 年 7 月)、《國立中等學校及小學與所在地省市教育行政機關之關係》(1939 年 8 月)、《國 立中學調整經費預算分配標準暨支給特別辦公費標準》1939 年 9 月)、《國立中學戰區 學生貸金暫行辦法》(1940 年 1 月)、《改進國民中等學校學生膳食辦法大綱》(1940 年 9 月)等。

12 中央社,〈救濟戰區青年教部令設省立臨時中學國立中學仍以收戰區學生為主〉,《大公 報》,重慶,1941 年 9 月 21 日,版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透過對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數量成長、創設原因及選定校址的觀察,可 知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發展過程大致是以1940 年為轉折點,其之前設立的國 立中學多為單純收容戰區的流亡員生。其後成立的國立中學則多為接收整併 原有的學校,及為其他的目的而設立或接辦。然於此應注意的是,1940 年後 成立的國立中學,依然有收容戰區學生的功能,只是影響教育部成立國立中 學的要素,已不再是「解決國內流亡員生問題」,而是受外部機關團體、政治、

上級需要等因素的影響。然在此趨勢下,如細究此分歧的開端,其實早在1939 年就已開始。